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刺客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刺客

发布时间: 2022-08-09 06:16:14

A. 中国古代对刺客的解释是什么

刺客在古代被称之为“侠之大者”。

B. 中国历史上著名剑客

1:聂政(战国时期刺客)

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

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

2:盖聂(中国战国末年剑客)

盖聂,战国末年剑客。卫国人荆轲曾游历经过榆次,与盖聂讲论剑术,不和而散。卫国人荆轲曾与盖聂讲论剑术。盖聂发怒,瞪着眼看荆轲,荆轲便离开了。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讲论剑术,有不合之处,我用眼瞪了他。”派人到荆轲寄宿的主人那里,发现荆轲已经驾车离开。使者回来报告,盖聂说:“他当然要离开,刚才我用眼瞪了他,使他害怕了!”

3:越女(春秋时期剑术名家)

越女,是春秋时女剑术家,越国人。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就之术“。其剑法天成,居于山林,授剑法以士兵,助越王勾践灭吴。越王称其“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4:王越(东汉末年侠客)

王越(生卒年不详),辽东燕山人,东汉末年知名武术家,擅使剑术,三国史阿的师父,曹丕的师公,虎贲将军。在史书《典论》中有记载。桓、灵二帝在位期间,王越为虎贲将军。因为擅长剑术,而在京师有极高名望。河南史阿过去和王越游历,学会了王越的剑法。

5:韩龙(汉末三国时期刺客)

韩龙,东汉太和二年生人,汉末三国时期刺客。韩龙使得魏国北方边得到数十年的安宁,减少魏国的军政压力,得以休养生息。魏幽州刺史王雄使勇士韩龙刺轲比能于漠北。轲比能一死,鲜卑各部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边陲遂安……

6:裴旻(唐代剑客)

裴旻,祖籍河东闻喜,唐代开元时期的人物,曾镇守北平郡,曾先后参与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据记载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唐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唐代三绝”,世人称“剑圣”。裴并以善射著名。任北平守时,北平多虎,他一日射虎三十一头。

7:雷被(西汉剑客)

雷被,西汉时期人物,本为江湖游侠,后被淮南王刘安招入门下。雷被剑艺精湛,素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淮南王太子刘迁听闻此事后不服,便和雷被较量。由于雷被失手击中了刘迁,从此刘迁怀恨在心,处处为难。后来雷被向刘安请求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打匈奴。没想到刘安听后,反倒认为雷被起了叛心,并将其免了职。

C. 位列古代四大刺客之首的荆轲,为什么最后行刺却失败了

提起刺客,您想必会想起武侠小说中飞檐走壁、见血封喉的那些人,但现实中真的有吗?有些人会怀疑,但您别说,还真的有。

有这么四个人,就被称为“古代四大刺客”,他们分别是荆轲、要离、专诸、聂政。其中荆轲向来被称为四大刺客之首,那么荆轲凭什么可以排在首位呢?难道是因为他武艺高强?这可不一定!



就这样,要离取得了庆忌的信任,并在关键的时刻杀了庆忌。庆忌的仆从要杀要离,却被庆忌阻拦。要离渡江离开,但因对妻子和儿子还有庆忌的愧疚,要离在殿上拒绝了公子姬光的封赏并自杀。

纵观四位刺客,因未曾在一起比试,很难知道谁武艺更胜一筹,但荆轲之所以名列首位,恐怕是因为别人刺杀的都是大臣,而他刺杀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虽然失败了,但这种勇气和忠义却为后人所称许。

D. 帮忙起个刺客的名字(最好是人名),武侠小说里厉害的刺客,杀手叫什么名字

空空儿

网络 http://ke..com/view/1774126.htm

E. 金庸小说中有哪些可以被称为刺客的人物

游坦之(天龙八部中刺杀萧峰)
裘千仞(射雕英雄传中刺杀铁木真)
武氏兄弟(神雕侠侣中刺杀忽必烈)
假圆业(倚天屠龙记里刺杀张三丰)
范兴汉(暗算苗人凤)
袁承志(刺杀皇太极)
归辛树归二娘归钟(刺杀康熙)

F. 中国五大刺客是谁

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

一、即兴表演——刺客曹沫

司马迁对刺客情有独衷,在《史记》中专为列传,开篇第一位即曹沫。鲁国大将曹沫虽有“勇力”,却三战三败,吓得鲁庄公赶紧向齐割地求和。然而,两国会盟时,曹沫却突然“执匕首劫齐恒公”,要他归还土地,恒公只得答应,于是,“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在这里,曹沫算不上真正的刺客,最多只能算半个刺客,他并不想把齐恒公杀死,只是想拿匕首吓唬吓唬人罢了,他的用意只在为自己消除国土沦丧之耻,说到底还是出于自私的个人目的。看他的理由:“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强者有强者的逻辑,弱者有弱者的逻辑。曹沫表面显得勇猛,执行的却是弱者逻辑。当游戏的双方的实力过分悬殊时,弱者便会大义凛然地破坏游戏规则,他们自己会觉得顺理成章,旁观者也会觉得情有可原,这时弱者的逻辑实为无赖逻辑。至于强者,只能无条件地遵守被破坏的游戏规则,以示强者的尊严。大人不计小人怪,强者不跟弱者一般见识。所以,曹沫耍完无赖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齐恒公虽怒,为了不“失天下之援”,也只得装孙子,“既已言”,就要言必行,行必果。

正是:无赖因无赖得天下,英雄因英雄失天下。其后刘邦与项羽即如是。

二、行货的下场——刺客专诸

伍子胥劝吴王僚伐楚,吴公子光说他“欲自为报私仇也”,伍子胥则看出公子光“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所谓“内志”,就是杀吴王僚取而代之。伍以公掩私,光则以私掩私,二人的出发点都是自己。既各有所图,就可达成“一致”,互为利用,伍子胥要利用吴国报家仇,公子光要利用伍子胥得到吴国,为了各自的目的,他们走到一起来了。

在他们两人中间,专诸成了工具。伍子胥把专诸送给公子光,专诸替公子光了杀吴王僚。且听专诸行刺前所作的一番利害分析:“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也就是说,他抓住了吴国处于内忧外困的“绝好时机”而大功告成,于是公子光成了吴王,伍子胥成了权臣,专诸成了烈士。私心的力量是强大的,为成一己之私,他们对国家兴亡已全然不顾。私与私联合成的“公”是可怕的,私与私媾和出的“同”是可怕的,他们对外称公义,对内称同志,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一个“私”!

公子光对专诸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听听,说得多感人啊,说着“我就是你”,目的却是让人家去死。可专诸也不是傻瓜呀,他为什么就听从伍子胥的,听公子光的,心甘情愿去献身呢?个中原因太史公也没交代,但最后有一句“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莫非专诸拼了命就是为了给儿子换个官做?若为此,或还说得过去。如果仅为名,我只能当他是傻蛋:明摆着伍子胥公子光只是把他当成了“行货”。这样的刺客够也可怜的。

三、行为艺术——刺客豫让

豫让是一个执着的刺客。最初豫让追从范氏、中行氏,但“无所知名”,后来“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后来智伯被赵襄子等人诛杀,豫让的复仇事业也便悄然开张。

“士为知己者死,女灵悦己者荣。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也。”从豫让的话里可以看到,在未行动之前,他已判定自己“必为……而死”,这样才可“报智伯”,至于“报仇雠”与否,反倒不怎么重要,他需要的只是一死。

第一次行刺,豫让看中了厕所,更名改姓为“刑人”,在那臭哄哄的地方等着赵襄子如厕,谁知赵襄子心眼太多,识破了他的企图,这当口豫让只有死的份了,然而赵襄子偏偏没有成全这位刺客的美意,反而夸他为义人、贤人,“卒释之去”——把他放了。不过,赵襄子的宽赦并未熄灭豫让复仇/赴死的欲念。有人劝他佯装归服赵襄子,骗取信任后再“为所欲”。可是豫让却给自己划了一道底线,他不愿做一个“怀二心以事其君”的卑鄙小人,他要做个让“天下后世”那些“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感到羞愧的正人君子。天下——空间、后世——时间,难得豫让将复仇/死难之事思虑得如此阔大,再联系到他“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的举动,直觉得豫让是一位很有头脑的行为艺术家,对他来说行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是他的自残肉体,是他的拒绝和坚守。

很难想象豫让扮作乞丐会有接近赵襄子的机会,当然也很难想象他埋伏在赵襄子“所当过之桥下”会有什么奇迹,暴露是必然的,这次“行刺”的结果又是未曾出手便成囚。在赵襄子眼里,豫让的执迷不悟有些不可理喻了,所以他没有再一次予以表扬,而是不无嘲讽地提了起陈年旧事:想当年范氏、中行氏可都是被智伯灭掉的,你非但没为他们报雠反而“委质”于仇人智伯,现在为什么单单非要为智伯报雠?假如这时豫让不开口,他的表演可能会更有深度,谁知他偏偏说出了理由,这一说不要紧,使得这位行为艺术家大大跌份了:范氏、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说来说去,原来还是为了他自己,看来如果智伯没有给他开小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委质于赵襄子。他的做人原则何尝不是“有奶便是娘”的实用主义?这也叫义?这也叫贤?说到底,不过私心而已。他的事非标准就是自己的荣辱得失,给他好处的就是好,对他好的就是好,不管那“好”有什么背景和缘由。在这点上,一千多年后的武松正是以豫让为榜样的,那“施恩”略施恩惠,就把这位打虎英雄收伏了,就能窜掇着他去打人行凶。这也叫“义举”?这种为一人计的报恩、报仇,岂不可悲、可怕?没有白吃的午餐,所谓“施恩”,明摆着带有目的性、功利性,一方面是“施”,一方面是“恩”,施恩者在给予之前就已预算好了回报,只是为了获得加倍的偿还。

在我看来,赵襄子对豫让有过一次不杀之恩,并夸他为义人、贤人,也算得一位知己,他若杀了赵襄子,便是不义之人,若归属赵襄子,亦是不义之人,报恩与报仇拧在一起,可见,无论他怎么做都有悖于“士”的标准,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继续行刺?在赵襄子看来,豫让有一次行刺的表现就足够了,自己有了一次宽宏大量的表示也足够了:“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寡人赦子,亦已足矣”。所以当豫让再次行刺时,赵襄子便有些不耐烦了,他当然不会想到豫让也有他的苦衷,他不知道正是他的所谓宽赦,把豫让推进了复仇的牛角尖,作为一名刺客,豫让只能把行刺进行到底。

豫让再次行刺的结果注定了要“失败”,且看他临终前的慷慨陈辞:“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顾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人是杀不了了,于是退而求其次,要杀人家的衣服,且是“拔剑三跃而击之”,在这一刻,行为艺术家豫让的行为艺术达到高潮,从形式上完成了他的“死士”之旅。即便这样,赵襄子还“大义之”。他自杀了,赵国志士还“皆为涕泣”。由此可见,豫让的行为艺术没有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要是拿到现在,他的这一表演肯定没有市场,不光引人发笑,还会有人骂他傻B。

豫让,可能是最早为行为艺术献身的人,这位行为艺术的先驱,以他的死完成了对“义”的诠释。

四、为杀而杀——刺客聂政

豫让是“为知己者死”,聂政是“为知己者用”。豫让视智伯为知己,是因为知伯给他“国士”的待遇,那么聂政是因为什么引严仲子为知己的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金钱,因为素不相识的严仲子不远千里给他送来了“黄金百溢”。从这点看,这两位同时代的刺客倒有共通之处。

我这样说也许有点俗,也有点损,事实上人家聂政并没有收下严仲子送来的钱,单从这一点看,他的风格要比我们当代的某些漫天要价的杀手高多了,人心不古由此可见一斑。既然聂政没被收买,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走上替人行刺的不归路呢?因为严仲子发掘并放大了他的人生价值。聂政本来就是一个在逃的杀人犯,一个“降志辱身”混迹于市井的屠夫,忽一日有人上门拜望/送礼,还夸他“义甚高”,怎么不令他受宠若惊?虽然聂政当时并未慷慨应允,而是以老母需奉养为由,推说“政身未敢许人也”,但是内心深处已被严仲子征服。所以,当老母辞世后,聂政立刻找到严仲子门上,主动要求“为知己者用”。原来严仲子是从两个方面打动了这位勇敢之士:一严仲子乃“诸侯卿相”,却能礼贤下士,亲自拜会一个小小的屠夫;二是因为聂政“未有大功可以称者”,严仲子却能亲自送上黄金百溢,真乃“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聂政从精神上得到了极大满足,既然人家这样看得起他,他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你的仇人是谁?让我去干掉他!不问缘由,不问善恶,只问是谁,只管去杀,这就是知己之用!

就因为人家给他戴了个高帽子,屠者聂政就豁出了身家性命,甘愿为之献身,这样的刺客与屠夫何异?人家明明就是冲着你是亡命之徒来找你的,人家明明就是来收买你的生命的,为什么你还感激涕零,把那不怀好意的人视为知己,视为恩人?难道古代的杀手脑子里都缺水?难道真的像武侠小说写的那样,杀手们只是为杀人活着?

五、谁是英雄?——刺客荆轲

五刺客中,荆轲是最后一位,也是最出名的一位。虽然他失败了,却被看作失败的英雄,荣耀身后两千年。先前我只知道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知道他与秦王拼死逐斗时的激烈,而读过《史记》,才知道了荆轲些许底细,才知道在未成英雄之前,荆轲不过是一个挂剑游荡的投机分子。在榆次,盖聂一瞪眼就把他吓跑了;在邯郸,鲁句践一声怒叱他就“嘿而逃去”;只是到了燕国,这位“逃跑大侠”才算找到了感觉,和杀狗的屠夫及乐手高渐离交上了朋友,成天和他们喝酒耍闹。“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这就是荆卿,接着太史公话锋一转,又说他虽然爱喝酒,但为人“沈深好书”,在各诸侯国游历时,结交的都是些“贤豪长者”,燕国处士田光先生也对荆卿另眼相看(“善待之”),认为他“非庸人也”。

做完以上铺垫后,太史公又开始铺陈荆轲这一人才浮出水面的过程。虽然荆轲非同一般,也只是“圈内”知名人士,如果不是燕太丹“求为报秦王者”(谁让他“遇太子丹不善”呢),荆卿就不可能成为名载史籍的荆轲。太子丹求问太傅鞠武,鞠武向他引荐田光先生,田光先生又向他推荐荆轲——田光“自杀以激荆卿”——荆轲还未出场,已先担上一条人命,他还有什么理由退却?可是当太子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荆轲却说:“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这话说得够谦虚,也够委婉,然而太子已看准了他,所以“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许什么诺?当然是给他好处,把他尊为“上卿”,让他住在“上舍”,“太子日照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为了让荆轲死心塌地地为自己卖命,太子丹确是伺候得毕恭毕敬体贴入微。太史公把个“恣”字用得太毒,试想荆卿定然是风光透顶,得意得一塌糊涂,有些人一辈子想也不敢想的幸福生活,他就这样轻易得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样死而无撼了……谁知时间长了,荆轲竟一点也不自觉,“未有行意”,于是太子急了,便拐弯抹角地提醒荆轲:秦兵马上就要渡过易水,就算我想继续好好侍奉,恐怕也不可能了。荆轲当然会意,白吃人家的,白住人家的,。提出要借在燕国避难的秦将樊於期的人头用用——樊於期也是刚烈之士,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头割了——荆轲还没出发,便又背了一条人命。之后易水送别,其间又见细处:荆轲想等一个人同行,太子却疑他反悔,便要先派副手秦舞阳先行,这下把荆轲气坏了,你当我害怕了?这一去本来就凶多吉少,我只所以迟迟不走,是因为要等一个可以联手的同人。既然太子这样说,那咱们就诀别吧!

与他的刺客前辈们相比,荆轲称得上一个理智冷静的人,比起聂政来,他要现实得多,聂政拒收“百金”,直做杀手,荆轲则是来者不拒, 尽享人间欢乐,聂政是因精神上的满足为知己而死,荆轲是因肉体上的满足为主顾而死,这样一比似乎显得荆轲庸俗了,不过对于一个杀手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G. 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和名妓。

就说说我认为的吧。
专诸
帮助阖闾(就是夫差他爹,也就是孙武和伍子胥的老板,还是很有才华和气度的)刺了吴王,用的是稀世名剑鱼肠,也就是藏在鱼的肚子里,献菜击杀吴王,自己身负重伤而亡。
要离
也是帮的阖闾,刺杀的庆忌,也就是吴王的儿子。他是用的苦肉计,让阖闾把自己全家杀了,再把自己的一条手臂砍断,投靠庆忌,在船上刺死了庆忌,庆忌临死前说,能杀我的,一定是个义士,放他走吧,但是他没走,跳江自杀,刺杀庆忌,是为了忠君,自杀是为了报答庆忌(庆忌为人还是不错的)
荆轲
这不用多说了,看完了关于他的记载,我倒是觉得,他的图穷匕首见,是跟专诸学的,只不过他是藏在图里,而且匕首用毒药淬过,据说只要沾到人的衣服边,人就死了
还有一个,没名字,就是张良雇佣的,秦始皇出巡,有人扔了个大铁球,把车砸的粉碎,但是秦始皇可不是好对付的,每次出巡都是一群一样的马车,你也不知道他在哪个里面,结果没砸中。能扔大铁球,还挺准,肯定是个身手了得的刺客,可惜没有详细记载。
后面的我就不说了。
名妓
知道的不多,毕竟没什么人喜欢给她们作传,只是参与过重大事件的才有记载。
卫子夫,歌舞伎出身,后来成为了汉武帝的皇后,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青
卞氏,也没记载名字,曹操的正室,也是歌舞伎出身,生了两个有才的儿子,但是,是一对夺储的死敌,就是曹丕和曹植,我是觉得曹植的朋友太偏重诗词,虽然有才,但是,都是明招,曹丕可不是,司马懿,贾诩都是绝世谋臣,不赢才怪。
李师师,这不用说了,水浒传里的,最后跟燕青跑了。
还有一位,不得不说,梁红玉,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官妓出身,一般我都拿他们的爱情来教育那些处女论的人,古人都不避讳这些,在他们那个年代更看重这些,他们都不在乎,足可以说明,真正的爱情是没有条件的。她一直在抗金的第一线,后来中伏身亡,金人对她十分敬重,厚葬。
陈圆圆,不多说,电视电影的故事都有很多,是真是假也没人知道。
小凤仙,也不多说,影视作品也很多,和蔡锷将军的爱情,也是经典。

码字就是累,但是,他们这些人值得我累

H. 武侠小说中的七侠都是谁他们真的存在吗

《三侠五义》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被称作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它的作者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石玉昆。很多人一看书名就认为书中只有三侠,实则有南侠御猫展昭展、北侠紫髯伯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合为一侠,为四侠才对。但是传说中有七侠,南侠是众所众知的御猫展昭,那么其他六侠到底是谁呢?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常常游走于江湖之中,行侠仗义、惩凶除恶,做出一些让百姓称颂敬仰。他们在古代是大英雄,替天行道,一呼百应,在民众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被百姓视为英雄,但是被统治者们视为异类、不安分子,受到打压,逐渐消亡。

我们从小都受金庸和古龙等武侠大师小说的影响,一直都有一个武侠梦,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那有小说中的江湖,只有一个梦罢了,只能在武侠小说中过一过武侠梦。

《三侠五义》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可谓真正的经典之作,百读不厌。今天,不妨我们一起继续重拾儿时的武侠梦,重温经典!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I. 武侠小说 四大杀手,谁知道那有

网络知道 > 交通/旅游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求李煜诗词全集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3 天 22 小时
我要按时间排序的,别贴网站,多谢了 !

提问者: _小_样_ - 助理 三级

我来回答:

如果需要图片来说明回答内容,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4 条
李煜诗词全集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J.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刺客,游侠有哪些啊

你好!
刺客有专诸,刺杀吴王僚,聂政刺杀侠累。曹沫,用匕首威胁齐桓公。
荆轲,刺杀秦王,以上均是出自史记,高渐离也曾经刺杀秦王,但是也失败。游侠郭解、田仲均出自史记。李白诗曰:“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热点内容
美女为我吹小说阅读 发布:2025-09-12 01:52:09 浏览:458
04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2 01:40:58 浏览:757
好看的清朝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2 01:23:51 浏览:554
好看的杨家将小说 发布:2025-09-12 01:09:56 浏览:141
道士练级打装备小说名字 发布:2025-09-12 01:09:50 浏览:165
现在言情小说都什么类型的 发布:2025-09-12 01:07:47 浏览:197
快手推荐鬼小说的男的 发布:2025-09-12 00:36:53 浏览:884
豪门言情重生小说 发布:2025-09-12 00:31:12 浏览:731
爱上离婚男人台湾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2 00:29:52 浏览:395
男妃嫁到风云小说阅读网 发布:2025-09-12 00:28:48 浏览: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