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取个好听的乐器名

武侠小说取个好听的乐器名

发布时间: 2022-08-14 12:57:41

Ⅰ 为我的武侠小说里面的武器、兵器取名 不要太玄幻的感觉 我写的是传统武侠~

女主角--莲霜剑,暗器芙蓉花瓣
男主角--凝光冷血刀
女二--云霄飞环
男二--碧海潮心
女三--弓或弩
男三--斩 破千军

Ⅱ 帮我给乐器取个名

梅兰竹菊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笛--听晓
箫--澜珊
瑶琴--孤月、和雅
竖琴--泉华

笛--春莺幻
箫--静夜姝
瑶琴--桃源归、桃花源
竖琴--花雨夜

笛--清泉流心
箫--雪声傍竹
瑶琴--高山流水、入云心处
竖琴--紫陌春风

Ⅲ 好听的冷兵器和乐器名

十大好听的乐器

西洋乐器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小号,长号,竖琴,木琴,吉他。

民族乐器是:二胡,琵琶,三弦,扬琴,京胡,板胡,月琴,竹笛,洞箫,唢呐。

其他:

柳琴

贝斯

长笛

口笛

二胡

萨克斯



口琴

短笛

古筝

电子琴

葫芦丝

。。。。。。。。。。。。

【还有很多】

冷兵器:

长兵器:

戟刀

如腰刀

柳叶刀

环刀

朴刀

笔刀

凤嘴刀

偃月刀

眉尖刀

三尖两刃刀

春秋大刀

钩镰刀

乾坤日月刀

长枪:

古矛枪

绿沉枪

鸦角抢

虎头枪

提卢抢

倒马枪

钩镰枪

花枪

单牙月

九曲戟

短兵器:

九环刀

大砍刀

马刀

连环刀

七星剑

龙泉剑

方节鞭

达摩杖

铁扇子

少林板斧

软兵器:

九节鞭

大扫子

三节棍

软鞭

流星枪

绳镖

龙头杆棒

链子剑

剑鞭

流星锤

双兵器:

鸳鸯刀

乾坤日月轮刀

龙凤双剑

双棍

板斧

双板斧

少林双戟

梅花匕

子母鸳鸯钺

奇门兵器:

判官笔

宫天梳

峨嵋刺

子母刀

鸳鸯钺

日月轮

龙凤扇

双拐

月牙刀

铁扫帚

暗器:

摔手箭

金钱镖

梅花针

飞蝗石

血滴子

铁莲花

飞铊

铁鸳鸯

喷筒

如意珠

飞铙

梅花袖箭

袖弩

镖刀

袖圈

袖蛋

折凳

母铁胆

远程兵器:







请求 采纳 and 赞!!!!!!!

本人想升级! 还差一个 采纳数!!!!!

谢谢大家了!!!!!

Ⅳ 写小说用的乐器名

伏羲琴乱

Ⅳ 有哪些乐器适合做武侠小说中的武器

琴、箫、笛、琵琶、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古筝

Ⅵ 武侠小说 兵器取名

隐鸢拙影

鸢乃指鸟意,而凤凰谓之神鸟,究其一生难以相见,故有隐者之态,隐者神也,都经天纬地之才,才谓之【隐鸢】。
而拙影乃说的是神器是医之神器,全非力攻之魔器,血气乃医者之磬香,非血腥之象,故出招处处留情,而凤凰之影隐约其中,才故名【拙影】

起四字之名过于於肿 剑,求清逸,求简明,求绝代 不求气势,气势为刀意

劝君可考虑二三字之剑名

你可以把那四个字啊,裁开用~本人无聊,搞点文言文,也不尽是对的,不过
我想要看得懂也不难~
我不想多介绍,因为一把武器,我只会用一个名字,我是觉得它好我才告诉你,并不是让你去挑,那就不是神器了,
你说呢?

— ————昉

Ⅶ 泪求!好听的古代人名、武器名、乐器名、衣裳名

古代人名:柳依雅, 凤飞冷清秋雨倩婉柔 紫荆 灵惜 甜湘 菲菲

若然 依晴 媚仪 偌遥 舒璎 黛眉 凌织 梦伶 微音 苏凝儿 梳云
枕月 紫幽 娆苒 芊芊 姒儿 洁银 瑶佼 凝溅 丽芬 秦柳萱 樊锦诗
媚姚 佳期 碧莲 之兮 芷兮 梦兮 妙兮 宛如 灵菲 柔香 晴茵
含嫣 偌惜 雨嫣 若然 冰凝 麝月 婵颖 素素 师师 易可 凌波
碧痕 雨情 紫凝 冰凌 婉晴 若然 清幽 江蓠霜 西翎雪 泠芷
南慕吟 北掠影 郁羡儿 冰星 紫枫 吟雪 紫凝 诗雨 采依 净初
忧怜 紫竹 紫灵 程绯染 落茗雪 安素清 杨云落 冬灵 夏喧 秋静 春娆 嘉萝 碧天 幽竹 水嫣 雨柔 雪玉 风清 寒烟 紫罗 韵诗
秋愁 桑柔 清璇 凝轩 颖兰 闵竹 斐菊 抱琴 舒萌 沛菲 沁岚
羡芙 凤纭 馨玥 馨彤 步非烟 雨羲 残月 子莹 丝颖 思涵 雨烟
秀儿 雅尘 若兮 依然 巧儿 缘梦 幽然 飘絮 白飞飞 冷飞霜 若兰 秀儿 玉雪 雪蝶 戚寒露 惜燕 湘荀 梨落 飘雪 兰轩 百合 雨欣
仙儿 洛冰 月彤 宸惜 雅淳 幽柔 缇萦 紫霏 可芯 水如烟
南宫琉璃 慕容璎珞 夏岸芷 柳汀兰 白冉冉 蓝纤纤 宁夕汐 汐云泪 欧阳月夏 上官烟儿 柳若衣 梦雨晴 秦椒凌 舒姞儿 苏淡如
叶挽霜 周梦烟 秋若水 白羽仙赞同7| 评论 武器名:剑:碧波剑、绝涛剑、雕锦剑、雕碧剑、雕花剑、风渊剑、风掣剑、风华剑、
枪:巡风枪、疾风枪、御风枪、幻辰枪、幻云枪、幻绝枪、震星枪、乘龙枪、蟠凤枪、
甲:天堑甲、御神甲、逸尘甲、狼牙战甲、浮风甲、陨星甲、龙鳞甲、雁翎铠
刀:陷风刀、裂风刀、斩风刀、鸳鸯刀
盔:狼牙战盔、虎面盔、金刚盔 衣裳名:古阳夕子服,珍珠水纹衫,月日缎绣云龙夹朝袍
石青实地纱彩绣片金单朝服
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
大红金钱蟒靠背
石青金钱蟒引枕
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
松花撒花绫裤腿
锦边弹墨袜
厚底大红鞋
蜜合色棉袄
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
葱黄绫棉裙
丝嵌宝紫金冠
二龙抢珠金抹额
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
五色蝴蝶鸾绦
大红羽缎对衿褂子
曲柄七凤黄金伞
金顶金黄绣凤版舆
金心绿闪缎大坐褥
秋板貂鼠昭君套
桃红撒花袄
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
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
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
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
青哆罗呢对襟褂子
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Е丝的鹤氅
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挖云鹅**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
大貂鼠风领
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Ё小袖掩衿银鼠短袄
水红装缎狐肷褶子

Ⅷ 求玄幻小说的古琴名称

琴帝中:五大名琴

九宵环佩·伏羲式
大圣遗音琴·伏羲式
枯木龙吟琴
鸣凤琴
春雷琴·连珠式

古代:

飞泉
秋波琴
玉玲珑
松雪琴
风雷琴
蕉叶琴
九霄雷琴
大圣遗音
沧海龙吟琴
九天珠玉琴
九霄环佩琴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证,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绕梁”琴之命名,源于《列子》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王妃樊姬异常焦虑,以“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杀身之祸,失去了江山社稷”来规劝楚庄王。楚庄王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以至于“绿绮”成了古琴的别称。后来,司马相如抚“绿绮”琴歌《凤求凰》向才女卓文君求爱,缔结良缘,被传为千古佳话。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音色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从古至今,古琴都受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许多外国朋友也很喜爱古琴——1977年,美国发射到宇宙中探访航天员类的“航行者二号”宇宙飞船上,就有一张由外国音乐专家精选出的27首“地球音乐”喷金铜唱片,其中就收录了管平湖先生弹奏的《流水》)。当今,古琴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许多朋友(包括一些少年儿童)都想学习弹奏古琴。纵观琴史,历朝历代的琴界前辈编印出过各种优秀的关于古琴的书,近代琴家管平湖、吴景略、查阜西、刘少椿等琴家为古琴的发展与传播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1. 周/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春秋/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汉/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4.东汉/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5.唐/春雷
    长126cm 高10.8cm 肩宽22.1cm 尾宽17.2cm
    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圆」;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6.唐/九霄环佩
    琴为伏羲式,杉木斩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髹朱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虬,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势成纳音。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隶书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迹。比照海内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大圣遗音”和北京琴家锡宝臣旧藏之“大圣遗音”,均有“至德丙申”款;辽宁省博物馆藏之“九霄环佩”、中央音乐学院藏之“太古遗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之“枯木龙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二方,篆刻时间略晚于唐代。此琴弦长112.5厘米,音质苍古,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沈迈士先生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处藏,早年流失海外。
    7.唐/大圣遗音
    这架唐代大圣遗音琴为神农式,桐木斫,髹栗壳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补,纯鹿角灰胎,发蛇腹间牛毛断纹。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圆形龙池、径7.6厘米,扁圆凤沼为12厘米长,1.2米宽,龙池上刻寸许行草“大圣遗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许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两旁刻隶书铭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俱系旧刻填以金漆。腹内纳音微隆起,其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响亮松透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生动,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8.唐/独幽 独幽琴 晚唐 长120.5cm 肩宽20cm 尾宽14cm 湖南省博物馆藏凤嗉式。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龙池上方刻“独幽”,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李静题款。此琴于明末清初为王船山所用,民国时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静珍藏。

    9.唐/太古遗音

    太古遗音琴 晚唐 长122cm 额宽22cm 尾宽14cm 中央音乐学院藏师旷式。原黑漆,大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曾由已故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
    10.明/奔雷
    奔雷琴 明 长127.6cm 肩宽19cm 尾宽15.6cm 故宫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11.其他
    1>蛇腹
    古代名琴,它的断纹很像蛇腹下的花纹。
    宋·何远《春渚纪闻·古声遗制》:“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无华饰,以最古蛇腹文为奇。”
    2>断纹
    古代名琴。琴以古旧为佳,琴身崩裂成纹则证明年代久远,故名断纹。
    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琴辨》:“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凡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为弦所激。”
    3>峄阳
    古代名琴,以峄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南坡(山之南面为阳)所产桐木制成,故名。
    《格古要论》:“古琴有阴阳材。盖桐木面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此可验也。”
    《尚书·禹贡》:“峄山孤桐”,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孤桐,中琴瑟。”后以“峄阳”为琴之别称。
    4>冰弦
    古代名琴,以冰蚕丝为琴弦。
    王嘉《拾遗记》卷十“员峤山”云:“员峤山,一名环邱山……有木,名猗桑,煎椹以为蜜。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载,寺人白季贞使蜀还,献给杨妃琵琶,“弦乃末诃弥罗国永泰元年所贡者,渌冰蚕丝也,光莹如贯珠瑟瑟。”
    一说冰弦为一种素质丝弦,明·项元汴《蕉窗九录·琴弦》:“今只用白色柘丝为上,秋蚕次之。弦取冰者,以素质有天然之妙,若朱弦则微色新滞稍浊,而失其本真也。”


热点内容
恋爱轻小说腾讯推荐 发布:2025-09-11 05:00:31 浏览:622
男强女更强的小说言情 发布:2025-09-11 04:50:55 浏览:531
都市重生暗黑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1 04:48:58 浏览:618
心理罪第一部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9-11 04:09:51 浏览:309
污小说好看 发布:2025-09-11 04:09:49 浏览:904
校园第一废材小说网 发布:2025-09-11 03:56:58 浏览:391
又污又甜的校园小说 发布:2025-09-11 03:49:40 浏览:736
女装伪娘攻小说推荐 发布:2025-09-11 03:26:21 浏览:28
小说推荐浅情人不知 发布:2025-09-11 03:07:40 浏览:832
军旅题材小说排行 发布:2025-09-11 03:01:18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