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堂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天龙八部》想象力汪洋恣肆,场面宏大,剧情诡谲,我认为是金书第一
射雕三部曲,金庸巅峰的开始,使他从当时一众武侠小说家中脱颖而出,真正的使武侠小说登堂入室,成为小说的一个流派,无论是《射雕》里互补和谐的郭黄、还是《神雕》里天残地缺的杨龙,抑或是《倚天》里的一票明教英雄,都算得上是武侠小说技巧的一个巅峰
《鹿鼎记》,融史于书,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与其说是武侠小说,毋宁说是一部历史小说
《笑傲江湖》,金氏三奇峰之一,但我个人不是太喜欢
后面的就不细分了
如满意请采纳,营造良好问答环境,谢谢:-)
B. 请问大家~武侠小说中常出现的少林寺“罗汉堂、达摩堂、般若院”这三大庭院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过呢
1929年之前存在。北伐战争中,少林寺僧曾协助北伐军打击过北洋军阀孙殿英部;孙殿英投诚后,一直对少林寺僧怀恨在心,于1929年出兵包围嵩山,炮轰少林寺,僧人伤亡惨重,幸存者分散四方。
如今少林寺的殿堂是后来重建的。
C. 十部必看经典武侠小说
十部必看经典武侠小说如下:
1.《雪中悍刀行》
作者:烽火戏诸侯
烽火之武侠再封神。有个白狐儿脸,佩双刀绣冬春雷,要做那天下第一。湖底有白发老魁爱吃荤。缺门牙老仆背剑匣。山上有个骑青牛的年轻师叔祖,不敢下山。有个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这个江湖,高人出行要注重出尘装扮,女侠行走江湖要注意培养人气,宗派要跟庙堂打好关系。而主角,则潇洒带刀,把江湖捅了一个通透。
D. 武侠小说中堂主,舵主,香主
《鹿鼎记》中的陈近南即:天地会的总舵主;韦小宝为天地会下青木堂堂主,而弟子们尊称他为香主(韦香主)。
E. 武侠小说作家的四大宗师是谁
一、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有:《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
二、古龙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主要作品有:《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萧十一郎》、《绝代双骄》、
《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
三、梁羽生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为人正派,创作了三十余部武侠佳作,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主要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
四、温瑞安
温瑞安(原名温凉玉),1954年1月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港台武侠小说作家,也是新武侠四大宗师(金、古、梁、温)之一,马来西亚华侨,香港户籍。
1973年赴台湾留学,1976年其创立的社团遭检举“为匪宣传”,拘留3个月后,被台湾政府驱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发展,1990年转至中国大陆。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铃草等。
主要作品有:《四大名捕》、《逆水寒》、《少年无情》等。
F. 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什么难登大雅之堂
武侠小说艺术性和主流文学相差太远
首先,武侠小说作为一个流派,在整个文学体系中,本身以通俗娱乐为主,深刻发掘人性和社会方面,它跟主流文学相差太遥远。作品展示的,又是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不相干,很难得到文学主流的认同。何况武侠小说本身就是通俗小说,街头文学,而诺奖评选的是大雅文学,精英文学。
虽然金庸的作品已经是同类武侠小说中登峰造极的水平,但是,他们的文字功底,他们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力展现力,文学作品的逻辑能力,文学深度,都与顶尖文学有明显差距。哪怕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跟张爱玲、郁达夫们都没法比。武侠小说永远只能是通俗消遣小说,更何况诺奖,还有哲学和文化高度的问题。更不用说金庸的很多桥段都是套用传统演义小说的内容。
好看的、好吃的东西一般是没有营养的,还有可能是有毒的,要知道,任何一位负责人的老师和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去读武侠小说,这点相信大家在学生时代都有经历,毕竟武侠小说一类出版物是出于商业性目的,所以故事确实很引人入胜,但是空洞没有营养,至少对成长和学习阶段而言,是不值得浪费时间的。
题材所限,太过于边缘性,与诺奖无缘
同样,英国畅销书作家JK罗琳,也不可能靠哈利波特这一类的作品拿诺奖。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文笔比大多数畅销书好,但是内核相对诺奖那些还是浅,而且,金庸写长篇就跟起点的路数差不多??报纸连载,心情好了就写写,忙了还找人代笔,他工作的重心是弄好《明报》,退休后一看自己的书这么火,才开始认真修订一下。再看看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是怎么写的,简直是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作。从一开始就搭好框架,天赋再高不下点心血能轻易拿诺奖?
前面说过,本身武侠小说基本上在世界各国文学史里处于边缘性,稍微有点文学欣赏入门的人,也不会把它当做正面文学。告诫大家如果真要了解文学,感受文学,就得抛开武侠之类的小说。就好比你听金属乐,决不能从凤凰传奇的农业重金属启蒙一样......况且从专业角度讲,金庸的武侠小说文笔太粗糙了,各种bug,情节推动全靠打架,人物性格脸谱化严重,有些看似先进的写作手法也是西方玩滥的。
文学艺术跟畅销书差别是很大的,一解释起来又有网友说你开始装逼了,最后就说老外看不懂中文瞧不起中国人自我安慰,其实,骑士小说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就终结了,如果武侠小说在21世纪还能拿诺奖,完全是开历史倒车。
金庸的成名作品全部虚拟武侠,没有一部写实,而世界性的诺奖,文学不单单要看可读性了,需要一定的哲学性,或者对人性,对社会等等的一些探讨和深入,要展现作者的思想,文学永远不会是某一个文体,小说只是一部分。
有人说因为翻译的问题,导致金庸无法得诺奖,这一条理由更站不住脚
莫言的书都能翻译,孔子的《论语》乃至“四大名著”都可以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金庸的小说还翻译不了?
且不说金庸能不能拿到茅盾文学奖,武侠其实一点都不难翻译,国外很多老外对中华文化研究的非常透彻,什么五行相克、奇门遁甲研究的很清楚,不信的话,大家回忆下前些年美国拍的电影《功夫熊猫》,里面展现非常多的中华元素和文化理念,可悲的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欣赏不来,只知道故事剧情很精彩。
诺奖是专业的评委评,不存在文化的理解性问题
可能很多中国人不信,国外有汉学家其实比中国人还要懂中国文化,当年美国人研究日本人,研究出来的成果让日本人自己都震惊了,比如著名的《菊与刀》这本书可不是日本人写的,是地道的美国人写的,据说作者也从来没去过日本。中国文化再怎么博大精深也是在可以研究的范围之内,如果有人觉得西方的评委只懂自己的文化,那么作为诺奖所在国,瑞典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人难道就不参加了,不然诺奖也不像现在这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而且莫言的小说明显更能体现中国文化,人家写的乡土文学就是根治在中国。
诺贝尔文学奖宣扬的是普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普世的悲天悯人和人文关怀。而金庸以及其他所有的武侠小说题材对世界观的影响力只局限于华人圈。并且武侠小说内核对世界观的传播和社会的披露,相比诺奖的作品是难以企及的。论传颂度,金庸还是比不上村树的,不能因为人家是日本人就否认他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金庸的作品还是限制在华人圈,普适性差太多。
简言之,武侠小说离现实太远,就是段位不够??中国不是没有得诺奖的人,早在莫言得诺奖之前,鲁迅和老舍就差点得了诺奖,一个是因为没长篇,另一个是病故。
G. 《武侠小说集》txt全集下载
武侠小说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雷家剑气堂是江南显赫的武林世家,向以灵幻剑法名着江湖。传闻剑气堂始祖雷神本是华山弟子,因不满华山剑派各种派规的约束而脱离华山独自闯荡江湖,更以自创的灵幻剑法,尽会大江南北各派高手,黑白两道高手无不辟易,晚年之时在金陵亮出剑气堂的旗号,买宅置地,广收门徒。自四十年前天剑山庄没落之后,剑气堂已隐隐然有领袖武林之势。三十年前剑气堂堂主雷仲殷在一役中以一招乾坤茫茫击败河北柳家堡堡主柳无极之后,剑气堂更是名声大震,风行中原,与少林、昆仑鼎足而三,如中天之日。
这一日,雷仲殷在剑气堂大厅聚集了雷家众人议事,正说间,一个家丁走进大堂,捧着一个上置有一书信的檀香木盒子,匆匆走到雷仲殷身旁,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雷仲殷拿起盒上的书信,封上直书“致江南剑气堂堂主雷公仲殷”,署名“鸣鹤拜上”,字体遒劲中又带有一股飘逸之气。劲处如剑戟森森,飘忽处又似流水行云,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雷仲殷脸色微变,把信交给送信……
H. 好看的武侠小说完本推荐
推荐些非常优秀的:
《缺月梧桐》, 这个是一种创新武侠,现实主义和黑暗系武侠开山之作,也很少见到超越它的作品,虽然文笔一般,但是内容优秀啊。很多人觉得它超越了金古的水准,个人觉得唯一的一点点遗憾是主角没有始终保持一点堂吉柯德式的简单的对善的向往和追求。那样就接近一个普通人了,并且灵魂的矛盾是人进步的根源,如果做到了这个,那就是我看过所有小说中的No.1了,哪怕文笔不够出色。
《昆仑》,凤歌是新一代武侠作家中的佼佼者了,昆仑够大气也够武侠原味,一流作品。他的其他作品都不错。
《连城诀》,金庸的这部小说受关注度不够高,但是我觉得是他所有小说里最深刻的一部。它已经不算童话了,但是强的是保持了善的一面。
《龙蛇演义》,这个是讲国术的,一流作品,长见识,但谈不上多少武侠气,这个更多是一个真实的武林。
《英雄志》,也许有些人觉得虐心,但是那种百折不挠的正气才是灵魂所在,四个主角算是我仅见的武侠了,并且每个都个性鲜明,爽,智慧,等等。我最终没有看最后的一卷。觉得已经足够完美了,解决了矛盾冲突就不再是冲突了。
加上九把刀的《猎命师》,创新是第一,激情第二,各种爽,有点看漫画的味道,人物鲜活。但这个虽然侠气十足,应该不算武侠了。
I. 武侠小说中的堂名称
武侠小说中的堂名称比如:《射雕英雄传》桃花岛、《神雕侠侣》绝情谷、《诛仙》天音寺,焚香谷、《笑傲江湖》桃谷六仙等
武侠小说是中国旧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武侠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
J. 武侠小说中舵主,堂主等称谓的等级制度关系是怎样的
一般情况下(我只说一般情况),看你的门派或者帮会的制度性质。
比如,我这个帮派叫会,那么最大的就是总舵主,然后会下有某某堂,就是堂主。
但假如,我这个门派叫霹雳堂,那么老大就是堂主,然后堂下有某某分舵,那么就是舵主。
准确说,这些【称谓】不是以【地位高低】来区分,而是以【管辖】来区分。
先看看你的总帮派或门派叫什么?
如果叫寺或庵,就是主持;观,观主;派,掌门;门,门主;宫,宫主;会,会长或总舵主;堂,堂主;教,教主。
我之前举过霹雳堂,霹雳堂是一个【独立】的门派,所以老大叫堂主。
明教老大叫教主,假设,明教下面有一个分堂,叫xx堂,那么就是xx堂堂主。
按江湖地位,教主和霹雳堂堂主是平等地位,而分堂堂主地位就低一点。
这是横向比较,那么重向比较。
首先,中国是一个靠资历吃饭的国度,很多时候,主要看领导重视程度。
像红花会或者丐帮,就是有严格的秩序,十袋九袋八袋等,不过很多门派,都是不分这个的。
那我们就讲讲具体的分法。
比如香主和堂主。
就是要看一个帮派具体的设定。
香主管的地方比堂主大,香主就大,具体如何设定,基本都是创始人设定,然后后入可能修进。
从名称讲,具体是没有高下之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