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大宗师金庸
『壹』 金庸哪几部小说最出名
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理由很简单哪部剧情长剧情复杂又多就越好看!天龙八部三个角色,剧情好长,武林高手又多,打斗又热闹!
『贰』 中国三大武侠小说家是金庸,古龙和
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梁羽生;大宗师金庸,怪材古龙;奇材温瑞安.象黄易属于后来的.
『叁』 金庸一共有几部作品他写的第一部小说叫什么最满意的是哪一部!
金庸先生一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每一部都堪称经典。这十五部金庸武侠小说分别是:《 书剑恩仇录》、《 碧血剑》、《 射雕英雄传》、《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鸳鸯刀》、《 越女剑》。
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此时的金庸江湖中还没有“内功”这个概念,陈家洛闯荡江湖靠的是招式和速度。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越女剑》,写于1970年。这是一部短篇小说,书中的越女阿青最后一人一剑挑翻了两千重甲侍卫,其武功已经接近仙侠水准。
《鹿鼎记》是金庸武侠中文学价值最高的巅峰之作,也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金庸曾说过:小说反映社会,现实中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而《鹿鼎记》则更为真实,更像现实社会。
我们很难对鹿鼎记做出精准的评价,却可以去看看一些文学大家对金庸《鹿鼎记》的评价:
倪匡:《鹿鼎记》可以视为金庸创作的最高峰、最顶点。
严家炎:《鹿鼎记》就是现代主义,它是武侠小说里边的一种现代主义,可以说是很特别的。
陈墨:有点武,有点侠,像是史,像是奇,是谓“四不像”,正是《鹿鼎记》的独创,亦正是《鹿鼎记》的精妙之诀。
“鹿鼎记”中确实少了很多“武侠风格”,但其实是金庸先生的一种回归和感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说的最高境界,就是接近于真实。在武侠世界中,武林高手虽然厉害,但其实最还是人心、城府、运筹帷幄等,也因此,鹿鼎记中的主角韦小宝虽然武功低微,但却是混得最好的一个男主角。
因此,若是从文学价值层面来说,《鹿鼎记》绝对是金庸的巅峰之作。也正是因此,金庸写了鹿鼎记后,觉得再写也很难超越,或是重复,这才封笔退武。
『肆』 金庸有哪些小说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伍』 金庸和古龙谁是真正的武林盟主
金庸是真正的武林盟主。
金庸小说的成功,除了金庸自身独有的文学才华和文化功底外,丰富的社会知识和阅历,给金庸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知道金庸厉害在哪里了吧?作家除了才华,还要有社会角色的锻炼。古龙与金庸在这方面的差距,体现在了作品上,注定他们无法相提并论,所以,真正的武林盟主就是金庸!
『陆』 武侠小说大宗师金庸是谁
曾向一位洋人介绍金庸,说:“这是一位名作家。”洋人追根究底,问:“有名到何等程度?”进一步介绍:“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金庸的小说,风靡了港、台、南洋、欧美,不知使得多少人因为读他的作品而废寝忘食,这种情形,一直到今天不变。金庸的小说能吸引每一个人,上至大学教授,国家元首,下至贩夫走卒,仆役小厮,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堪称是中国近代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小说家。
这位大小说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金庸,姓查,名良镛,浙江省海宁县人。金庸的家世显赫,但是他的成功,却和“祖荫”全然无关,全是靠他本身的才能、学识、苦学和勤奋,完全是赤手空拳打出来的天下。其实可以写一本传记,记金庸作为成功人物的一种典型。
金庸的少年时期,在家乡附近就读,中学是著名的杭州高中,“杭高”是中国有数的好中学之一。中学毕业之后,适逢乱世,当时日寇侵华,金庸就在这时候离开了家乡,远走他方。据他自己的忆述,在离开了自己家乡之后,曾在湖南省西部住过一个时期,寄居在一个富裕的同学家中,这一段青年时期的生活当然相当清苦。再以后,金庸进入国立政治大学就读,读的是外文系。金庸在政治大学并未毕业,原因不明,可能是那时他虽然年轻,但已才气纵横,觉得传统的大学教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之故。使得金庸和报业发生关系的是当年《大公报》招考记者。当年,《大公报》是中国最有地位的一份报纸,影响深远,它在全中国范围内招聘记者两名,应征者超过三千人。在这三千人之中,金庸显示出他卓越的才华,被《大公报》录取。
自此,金庸就进入了报界。而在不久之后,便被派去香港。金庸在香港的《大公报》工作了很久,担任的是翻译工作。在这个时期,金庸对电影工作有了兴趣。这种兴趣的由来,大抵是由于他在报上撰写影评之故。金庸曾用一个相当女性化的笔名写过影评,也用“林欢”的笔名写过影评。他所写的影评,只怕已全散失不可追寻了,但曾读过的人都说他的文笔委婉,见解清醒。以后,金庸直接参加了电影工作,做过导演。
金庸参加电影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其成就和他写作方面的成就比起来,也相去甚远。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实际参加过电影工作,当过编导了。
金庸的小说创作生涯,可以说开始得相当迟,但是一开始就石破天惊,震烁文坛。他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才发表到一半,武侠小说读者已经惊为天人。再接下来的《碧血剑》《雪山飞狐》,更是声名大振,人手一册。等到《射雕英雄传》一发表,更是惊天动地,在1957年,若是看小说的人不看《射雕英雄传》,简直是笑话。
《射雕英雄传》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人人公认,吸引了无数读者。在《射雕英雄传》之后,金庸就脱离了《大公报》,和他中学时期的同学沈宝新先生合创《明报》。《明报》在香港销数不是第一,但是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之中,它是第一大报,在国际地位上,是第一大报。连美国国务院都会三番五次请主持人金庸去商议国家大事。《明报》草创之初,金庸在《明报》上撰《神雕侠侣》,接下来,大部分小说也全在《明报》上发表,一直到《鹿鼎记》。在《鹿鼎记》之后,金庸就未再撰写小说而专注刊《明报》的社评。《明报》社评,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九)由金庸亲自执笔,见解之精辟,文字之生动,深入浅出,坚守原则,人人称颂。就算和他意见完全相反的人,也不能不佩服他的社评写得好,这是金庸在写小说才能之外的另一种才华的表现。
由金庸执笔的《明报》社评,其影响已可与当年的《大公报》相媲美。由于坚持民主、自由的思想原则,金庸曾和《大公报》发生过一次极为剧烈的笔战。这次笔战,金庸所写的几篇文字之精彩,真令人叹为观止,只可惜这些文字,竟未曾结集出书。
以上所写的,是金庸在事业上成就的简单素描。
金庸的苦学精神更令人叹服。当初,他自己觉得英文不够好,就进修英文,家里有一个一人高的铁柜,抽屉拉开来,全是一张一张的小卡片,上面写满了英文的单句、短句,每天限定自己记忆多少字。据沈宝新先生说,金庸在年轻时,每天限定自己要读若干小时的书,绝不松懈。一个人能成功绝非幸事,天分固然重要,苦学更不可或缺。
金庸……毕竟不是写传,只是简笔素描,金庸是怎样的?金庸就是金庸,是天皇巨星,是真正的作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柒』 同为武侠小说的大宗师,古龙的影响力为什么比不上金庸
金庸与古龙,在武侠文坛颇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两人算是同期的武侠写作大家,作品都风靡了好几代华人。但严格来说,论知名度跟影响力,古龙还是比不上金庸的,一是因为古龙出道晚;二是因为金庸除了写小说外,还是新闻工作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跟公众接触比较多,而古龙却是个比较纯粹的作家;
最后说第三点。古龙比较倒霉,很早便去世了,去世时才47岁,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还没来得及完成续写修改,这就造成他留下的很多作品都是“虎头蛇尾”现象。另外,因为他的早逝,出版社便找来很多人给他代笔,这难免也降低了古龙作品的质量。而金庸却在相同的年龄,创作出了《鹿鼎记》封笔,而且在退休中还时不时修订自己以前的作品,几番修改下来,作品也就更完善了。
『捌』 同为武侠小说的两大宗师,古龙的影响力为什么比不上金庸你怎么看
事实上,你的情节非常微妙。所以这本书很吸引人,也很耸人听闻,但是当它在电视上播出时,就没有什么可拍的了。在我看来,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看到的金庸小说基本上是金庸的修订版或本世纪的新版,但我们没有看到金庸小说的连载版。
古龙最好的小说是《边城浪子》和《刀锋天涯明月》。傅鸿学是古龙作品中最杰出的一位。其他的古龙像李绪奴、叶凯和楚留香。金庸像郭靖和杨果。这些主角从小就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郭靖爱着江南七怪,杨果爱着郭伯伯,爱着小龙女。综观所有的武术,只有傅宏学活在童年。很少有傅宏学心中还有爱和正义。他的性格并不完美,但这就是为什么他像个男人。古龙小说中让我改变的是傅洪学的性格。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玖』 金庸写了那么多小说,他的文学成就如何
金庸的文学成就,在近代文坛也是鲜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的,堪称“大宗师”。谈及武侠小说作家,我们心中第一个想到的,没有别人,必然就是躬耕武侠创作事业一生,著名的金庸大师。
纵观他的创作生涯,着实撰写了不少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经典武侠小说。像《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这些长篇作品,更是影视界改编,翻拍的常客。金庸小说,已经成了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回忆。
在世界文学殿堂中,必然有通俗文学的一席之地;在通俗文学的殿堂里,就必然有金庸的一席之地。世界上的作品,就表达人世间苦难的,自然也有武侠这种体现出我们的幻想和追求的。
因此,我认为金庸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和法国的大仲马媲美。他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