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表现

武侠小说表现

发布时间: 2022-08-19 22:53:56

1.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故事情节吸引人;描写的侠士有血有肉,给人感觉较真实;表现力强,内容积极向上

2.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成就体现在那些方面

金庸武侠小说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通俗而不媚俗.他的小说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 绘,深入地写出了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

3. 新武侠小说的特点

A、有清晰的历史背景,有新的、强烈的个人历史观。B、重视中国武侠小说的写实传统,亦向西方小说吸收新手法。
C、比旧武侠小说更注重“文学”内涵,在写作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语言的提炼、文字的把握、结构的严谨等方面更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从写实到写意发展,同时,把“侠”的形象提升了,认为“侠”比武更重要。
新武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章回小说)为躯壳,叙事重在“时、地、人”三方面,时间大都选择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浒》的传统),地点——以“边疆”(沙漠、天山、塞外),内陆则以“北京”、“江南”为主。人物——“侠士VS美女”。语言——新武侠小说有其语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间,制诗填词,偏重文学知识。古龙虽以白话语言为主,但也别有其一种独到而鲜明的风格。
新武侠文学诞生已有五十一年了,这一大型小说作品群的出现,可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梁羽生、金庸的改造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是香港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新武侠三大家相继谢幕之后,其文学作品一版再版。同时在香港写作武侠小说的还有倪匡、蹄风、张梦还、高峰等,以及后起的温瑞安等,台湾有上官鼎、高庸、易容等。在改编为其他文化产品上,新武侠文学比起其他文学作品似乎更具生命力。尤其是自九十年代后半以来,中央电视台开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以来,更掀起一股热潮。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化创造性产业勃兴,影视、流行音乐之外,加上手机、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数码娱乐艺术等成为年青人追求的时尚。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可以预见,新武侠文学将较其他纯文学或流行文学更易于被改造为文化产品及具创意的艺术作品,这是新武侠文学的一个天然优势。 一、港台武侠时期
即所谓的“新武侠”时期或者大武侠时代。20世纪50年代,武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写虚构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指新文化运动后,武侠小说在新文学的影响下,开始白话创作后新一种的文学样式。这个时代名家辈出,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温瑞安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龙、梁羽生还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
关于此时武侠中“侠”的定义,梁羽生讲“旧武侠小说中的侠,多属统治阶级的鹰犬,新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为社会除害的英雄;侠指的是正义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行为就是侠的行为,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此时武侠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小说的剑仙斗法、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仇杀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剔除了旧武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迹严格限制在“人体潜能”的范围内。新武侠的缺陷在于侠客英雄超人化,他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现实主义的深度,屈从于商业需要,稗出赘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时期,梁金时期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2年生,广西蒙山人)在1954年发表的《龙虎斗京华》,以口语写作,所述史实,所绘山川,均经严格考据,人生性格与心理活动刻划入微,文笔细腻而有文采,旧武侠小说难以与其比肩,从此奠定声名,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动之作。梁羽生国学根底深厚,他的武侠小说带有许多自己作的诗词,每每传诵一时。他的小说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开始写《七剑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写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武当一剑》初刊于1980年5月9日的《大公报》上,完结于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七剑下天山》、《塞外奇侠传》、《龙虎斗京华》、《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宁)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写作于1955年中。《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至1958年之间,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侠小说。“射雕”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认的经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写完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又用十年把这十五部小说全部重新修订了一遍。金庸写作至1972年文革未结束封笔。
2.第二时期,古龙时期
古龙1960年开始尝试写武侠小说,初期的《苍穹神剑》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剑录》等声名鹊起。1965至1966年间是他创作的丰收期,他写作了《大旗英雄传》、《名剑风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1967年创作的《铁血传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后一直写了六十一部共计28册。古龙其人才华横溢但用心不专,从他的小说就可以看出来。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关节处突出奇兵。早年古龙并没有自己特出的风格,在台湾的武侠圈子里不算太耀眼;至于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显是江郎才尽、力不从心了。
3.第三时期,温黄时期
温瑞安(出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作《四大名捕会京师》,1981年作《神州奇侠》、《血河车》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继封笔,1985年古龙去世之后,港台武侠小说一片凋零。出于“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心理,温瑞安从1986年底开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侠”,或称“现代派武侠”,把大量主流文学的东西引入了武侠小说。曹正文在1989年将其列为第三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而与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龙并称。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1989年黄易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90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双龙传等作品。黄易的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写上显得过于草率,说服力不足。另外,黄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个历史大时代,而不是将历史作为背景。这是其优点,但也受到了历史的限制。
港台武侠时期港台的其他作家于香港方面有:蹄风、金锋、张梦还、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楼主、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台湾方面,有:郎红浣、成铁吾、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即吴楼居士)、诸葛青云、孙玉鑫、龙井天、墨余生、天风楼主、醉仙楼主、独抱楼主、蛊上九、陆鱼、上官鼎、东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萧逸、古如风、向梦葵、陈青云、柳残阳、司马紫烟、独孤红、奇儒、秋梦痕、于东楼、东方英、雪雁、秦红、墨余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武侠作家极少。
二、大陆武侠时期
1.第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大陆“武林小说”
武林(武林,与武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说的内容十有八九还是表现历史上的武侠剑客或从武侠的角度表现历史上的义军斗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表现武术技击为主要斗争手段的近代、现代革命斗争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说”实际上是以武侠小说为主。
在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触发的武侠小说浪潮在国内掀起,武侠小说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1981年,湖北曲艺协会的任清等创办了《今古传奇》,连载了欧阳学忠的《武当山传奇》,聂云的《玉娇龙》。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侠女》,是为80年代武侠的开山之作。1984年,武侠小说逐渐被武林小说一词取代,并形成浪潮。
20世纪80年代武侠的精品极少,比较好的作品有:《白衣侠女》等率先灾破了大陆侠义题材的禁区,为八十年代武林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柳溪的《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冯骥才的《神鞭》,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时期,20世纪90年代大陆武侠
即是大陆“新派武侠”,是大陆作家对港台武侠的模仿。从沧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迹。沧浪客,原名姚霏,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攻古典文学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剑平江湖》,这可以看作是大陆新派武侠的第一部作品。这个时期的武侠,总体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识,主要沿着港台新武侠的路子讲故事,作品的实际影响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还有:青莲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龙邪凤记》及其续集《青猿白虎功》两部。火梨,上海知识分子,1995年写成一部《舞叶惊花》。张宝瑞,新华社记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长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张三爷》、《形意游侠录》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为《骷髅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侠盗》。周郎,代表作《鸳鸯血》。 即所谓的“新新武侠”、“新世纪武侠”、“网络武侠”、“大陆新武侠”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黄易武侠高潮渐渐平息,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武侠写手们在网络读者阅读选择越来越多,阅读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传统作家的实力靠拢,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1999年上海《大侠与名探》、2001年武汉《今古传奇武侠版》、2002年郑州《武侠故事》等杂志的创刊,促进了武侠的发展。
2004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半月刊创刊,主编郑保纯提出了“21世纪大陆新武侠”的概念,简称为“大陆新武侠”,主要总结了大陆上一些武侠写手的创作。6月,《新武侠》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白桦林杂志社推出。同时期,港台地区特别是台湾岛的创作亦不容忽视。大陆新武侠具备明确的智性氛围和主体意识。郑保纯讲,“我觉得新武侠这个概念,不应拘泥于杂志与图书出版,而应指一种文化潮流!”。
这些武侠被分成四类:青春武侠(搞笑和无厘头),如《游侠秀秀》。奇幻武侠,如《诛仙》、《搜神记》。女性武侠(类言情),如《血薇》、《镜·双城》。类传统武侠,如《昆仑》、《江山如此多娇》。
此时的大陆作家有:小椴,原名段银,1976年生,湖北随州人氏。著有《杯雪》、《青丝井的传说》等。时未寒,男,四川人,著有《碎空刀》、《偷天换日》等。江南,籍贯安徽,著有《春风柳上原》、《瀚海龙吟》、《烈火焚琴》、《此间的少年》等。步非烟,原名辛晓娟,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著有《剑侠情缘》、华音系列:《紫诏天音》、《风月连城》、《彼岸天都》、《海之妖》(附外传《蜀道闻铃》)、《曼荼罗》(附步非烟COS写真集)、《天剑伦》《雪嫁衣》《梵花坠影》(2008年9月修订再版后将不再收录外传《凤仪》)等。沧月,原名王洋,1979生于浙江台州,著有《幻世》、《听雪楼·血薇》等。小非,闽南人,著有《游侠秀秀》等。凤歌,本名向麒钢,重庆奉节人氏,大陆武侠著名作家,今古传奇暨黄易武侠文学一等奖得主。代表作品《昆仑前传》、《昆仑》、《沧海》。沈璎璎,南方人,著有《琉璃变》等。泥人,著有《江山如此多娇》等。王展飞,1972年4月生于山东省平度市,13岁迁居新疆阿勒泰市。著有《剑啸西风》等。方白羽,九十年代初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著有《憨侠》、《侠之歪者》等。燕垒生,浙江余杭人氏,著有《明月照山河》、《烈火之城》等。其中尤以凤歌的《沧海》为最,其大胆的创新和对武侠世界的构造,有不失金庸武侠的厚重,将现代武侠带到了一个新的广阔平台。
进入二十一世纪,武侠小说逐渐被人们冷落,在这段时间,还有大量作品出手的只有寥寥几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步非烟和平平凡凡,他们分别在短短的几年内,写出了几十部武侠作品。步非烟以其作品大气磅礴,汪洋恣肆,想象力神奇诡谲,笔风变化万端,极大突破了女性写作的局限,开启武侠界中性主张的风气,得到了“百变天后”的美誉,人称新武侠宗师。而平平凡凡,虽然他写的武侠小说极多,但大多数作品实际上很不入流。他的前期作品显得非常幼稚,虽然构思新颖,但文笔较差,内容甚至有些不伦不类,这种情况一直到《成功之后再来求爱》才有所改进。2011年,一度退出文坛的平平凡凡重新执笔发表新作《武侠演义》,这部小说构思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文笔老练,加入许多现代元素,发表之后,一时洛阳纸贵,大受读者欢迎,许多人都惊呼新的武侠宗师终于出现!不过,此书还未完结,以平平凡凡并不严肃的写作态度,只怕会虎头蛇尾。不管如何,若论二十一世纪武侠小说产量最多的作家,步非烟和平平凡凡二人将以数十部作品位居前列!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部让无数挑剔的武侠迷们交口称赞的传统武侠小说《英雄志》,该书目前未完结. 作者孙晓,现年三十七岁,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现于企业界任职,2000年与以人合资创办“讲武堂”,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侠小说和教授人们写武侠小说,并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英雄志》 ,现仍持续于武侠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网上盛传: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虽然金庸、古龙等大师不再有新作问世,但他们的作品对后辈有着深厚的影响,许多年轻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他们进行模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前辈们的尊敬。例如《武当宋青书》、《大侠风清扬》,其中以《梁金古温诀》达到最高点。在《梁金古温诀》一书中,作者对武侠宗师们的钦佩之情贯穿整部小说。可见金庸等人对后辈影响之巨!

4.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主要的作家作品有哪些,他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主要的作家有梁羽生,金庸,古龙,他们都具有侠义精神

5. 求武侠文学的文学特征!

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 (文/桂蔚 刊登于《厦门日报》 兴起于70年代港台地区的新武侠小说,在它的代表人物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的推动下,在通俗文学界炙手可热。提起武侠小说,有一种广为人接受的观点,即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在对武侠小说的诸多评论中,梁燕城的观点甚为中肯,他认为武侠小说是“中国特有的流行文学作品”,但若要以学术眼光定位金、古、梁、温等人的武侠作品,则存在相当难度。“若说之是一般通俗流行小说,则其又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其气魄之大,描述技巧之奇,反映人性之深,均可登文学的门墙,不能只谓之为通俗流行小说;但若说之是纯文学作品,则其又具有某些通俗和吸引大众的因素,如怪异的情节和探险历奇故事等;说之是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则它又不纯是民间流传故事的结集,而具有作者独创的人物、故事和现代的文学表现特色。” 作为“成人童话”的武侠小说,是汉语文学的特色,透过它能窥视中国社会的民族文化和民众心理。武侠小说体现人类社会“成人仪式”模式,反映人类“重返伊甸园”情结。前者是人类个体成年史、世俗生活状态的说明与写照,后者是人类对理想家园、美好人格的向往和诉求,两者的统合,便是人类既入世又出世的精神状态的表现。 以武侠小说为蓝本的电脑及网络游戏或本身就是武侠角色扮演游戏(如《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金庸群侠传》、《楚留香新传》、《绝代双骄》、《剑灵》、《剑侠情缘》、《蜀山剑侠传》、《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更为直截了当地体现了武侠小说为“现实生活乌托邦”的特点,在游戏里,你就是令狐冲,你就是楚留香,你可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武侠小说也因此与游戏走到了一起。 一、武侠小说的“成人仪式” 武侠小说的“成人仪式”根据普洛普“按照故事中的人物的功能来研究民间故事”的观点来考察武侠小说,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些常见情节: 复仇(为父母)/练(除魔卫道)/寻宝(获得财富)—一遭难(中毒、重伤无人可治或被困绝境)—一高人相助(治好伤病、脱出困境并习得武艺)—一除魔卫道(与敌决战)—一与爱人携手归隐或爱人已逝独自浪迹天涯(往往是人迹罕至处,或干脆不知所终) 首先,来看看过程,即归隐之前的情节。我们可以将这概括为历练。先来看看人物。主人公绝大多数为涉世不深的少年人(大多数为男性),本身即非普通人:武艺高强,智慧超群,品格高尚,且通常外表俊美,受异**慕(仇家之女往往也包含在内,并在危 冉看看他们经历的事件或必须完成的任务,也非普通事:A、多有生命危险。对手强劲,多为原一方霸主或武林巨枭,即为原先意义上一定范围内的“王”或统治者。B、意义重大,关系到整个武林、国家、民族的大事。C、如果达到目的,则可以成为大英雄、大豪杰,得到名声、地位、财富或可独步天下的武艺。历练的过程不但为了增长本身阅历、武艺,还有一个客观目的就是“扬名立万”—一获得名声,并以侠义之行获得他人爱戴与拥护。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要素:年轻不知世事险恶、人中龙凤资质超群、经受一系列生死攸关的考验、得到身份确认,成就一番功业。 从这些要素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成人仪式”的模式。这种威胁身体或生命的考虑不仅为了考验要求成人者(涉世未深的少年人)的智力、勇气和耐性,还有更深一层的动机。这类动机类似于未开化部族社会中在成人仪式上对适龄青年所进行的考验。 过去,小伙子到了可以成为部族成员的年龄时,为了取得当部族成员的资格,他们必须从长者或长辈那里接受各种教育,并且经过种种神裁的、严酷的考验。一方面,这种考验要求必须具有生活上必备的全部常识,另一方面,这些考试或考验多半会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痛苦。这种死亡考验象征性地反映着成人仪式本身所含有的“死亡”和“再生”的意义。正如吉奈普和艾利亚德等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成人仪式是“生命仪式”的一种。成人仪式的本质是让年轻人在举行仪式期间“死”去一次,然后他作为成年人“再生”。也就是说,年轻人的大量流血,和接受长老的教育,是意味着他与被母亲等妇女养育至今的未成年生活永别,即未成年阶段已经死去,然后在成年人社会中复活。一句话,“成人仪式”象征着年轻人的“死亡”与“再生”。 反观武侠小说,主人公由涉世未深的少年男子,通过在险恶江湖中的历练,经过种种生死考验,面对种种情理斗争,抵制种种诱惑,最终铲除先“王”,获得身份确认、也即通过成人仪式,进人成人世界,也有了一个终身伴侣,可以像成人那样结婚。为数不少的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一个情节,主人公被迫服下毒药或被打成重伤,只有几十日的生命,必须找到特定的某人某物才可以保住性命,而这某人某物往往都极端难求,但一旦求得则不仅可以保住性命,还呼以将自身素质、修行作一个大的提升,这里 “死亡”和“再生”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了。 二、武侠小说与重返伊甸园 再来看看武侠小说的结局——归隐。武侠小说的主人公几乎清一色在平定江湖、完成任务、通过了“成人仪式”后,选择了与爱侣携手同隐。作者也往往只用一句类似于童话“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的不知所终的结语,对主人公的去向作了一个模糊的表述。狄云最终回到了雪山,与等待他的水笙归隐偕老(《连城诀》);杨过与小龙女则回到古墓,只留“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的传说(《神雕侠侣》);萧峰由于本身的悲剧性格,使他与阿朱的归隐只能是“塞上牛羊空许约”(《天龙八部》);张无忌憧憬的为赵敏画眉却得到了实现(《倚天屠龙记》);袁承志与青青隐居海外(《碧血剑》);令狐冲与盈盈琴箫和鸣,隐于江湖莫名之处(《笑傲江湖》);连韦小宝这种地痞流氓也选择了带着七位夫人隐于扬州不知名处(《鹿鼎记》)。这不得不令人惊奇了。为什么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们在通过了“成人仪式”的严苛考验后,不是醉心于建功立业,而是退出江湖?为什么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们往往是与爱侣携手同隐,而不是与友同隐,或独自归隐?前一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看破红尘,心愿达成,回归生命本真,找寻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但如果与后一个问题联系起来看,就没那么容易了。为什么一定要与爱人(一个或多少),两性同隐? 看看他们的隐居之处,往往是人迹罕至处,或干脆是不知所终,可以说武侠小说家们为侠士们选择了一处玄奇神秘之所作为他们的最终归宿。不论是人迹罕至处或者不知所终,这些地方在归隐者的心中都是乐园,是实现他们“回归”心愿的乐园。武侠小说中的归隐,不同于佛、道两家所开启的“出家”之路,即回到寺庙、道观等经典意义上的避难所,它喻示的是一种自我放逐和对个人感情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温情脉脉的逃避,而这一放逐地的不可确定性,则让这种自我放逐有了更大的心灵自由度。 由“精神的乌托邦”到“自我放逐方可回归的乐园”,再加上两性的和谐关系,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一主题和“重返伊甸园”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 伊甸园(由于中国神话中没有像它那么贴切的定义,此处先借用)是人类最初的乐园,是不怀原罪的纯洁的人类的居所,在那里,万物兴旺,两性和谐,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类所永远无法达到,而只能靠幻想达到的极乐世界。人类的先祖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因而被逐出了伊甸园,而从被逐出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无时不想着要“重返伊甸园”。在这里,人类遭到了第一次放逐。于是怀有原罪的人类,要经受种种磨难,作为惩罚。于是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们接受了种种残酷的考验,种种非人的磨难,那么,在他们经过“成人仪式”,得到确认后,他们试图自我放逐,以回归已失的乐园——在那里,人(两性)已经通过血与磨练涤尽了罪恶(种种贪欲),回复到最初被放逐前的纯洁。因为被放逐时是男女同时被放逐,所以回归时也要一同回归,并且男女两性和谐,才是最完满的世界。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武侠小说的长盛不衰、之所以被称为“成人的童话”的原因了。我无意将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提到一个过分的高度,但它的长盛不衰背后蕴含的深意却是值得深思的。

6. 简单说说金庸武侠小说特点

首先,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
其次,金庸小说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
再次,金庸小说潜移默化的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杰出的武侠小说家,写武侠,写出的是人世的众生相;敏锐的读者,读武侠,读出的是人间的沧桑和百态。

7. 中华武侠小说特点及其文化分析

中国武侠和外国的武侠小说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中国武侠小说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道德水准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被认可,而外国武侠小说的内容建立在对帝王的尊重和纯粹力量的对比上。在《史记·刺客列传》(不好意思,我一直将这部分当武侠看)以及我们所知道的《虬髯客》、《大铁锥传》(这两部出自那里我忘记了)还有《七侠五义》等等都比较注重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被公众认可的道德准则,这种状况在可能一直延续到了上个世纪5、60年代,从司马麟的武侠小说就可以看出来。外国武侠小说从《奥赛罗》、《三个火枪手》(在以前的我没有看过了)那样的作品来看,大多比较注重力量的对比,纯粹是一种为贵族服务的小说和戏剧,可以认为它们是文字角斗场,但是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在商业上价值激增在19世纪、20世纪的欧美武侠(甚至于不能叫武侠只能叫侠客小说)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我看要属《佐罗》了,《佐罗》的受欢迎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主义的衰落使得象美国那样的文化逐渐占据了美洲大陆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文化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东方的文化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活托托的一个奥赛罗)。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武侠小说的作者逐步将在西方小说中的逻辑推理等人所众知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因素加入到小说当中(如古龙的《陆小凤》、温瑞安的《四大名捕》),更有甚者看到了由于美苏太空争霸而引发的太空争夺战在商业上的利用价值,在国外他们着重探险,在中国我们着重和外星生物的争夺,或者根本就把战场开辟到太空上去。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武侠的概念已经很广泛了,特别是中国的武侠的概念。

中国的武侠有三层含义:一是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格斗技术高超;二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标准下被广泛接受的道德体现的精华(如郭靖之守襄阳不若文天祥乎?);三是,个人修养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这比较符合中国近5000年的文化的遗传,这一点在武侠小说中不是以某一个主角体现出来的,而是由一部书中的一个群体体现出来的——个人认为这一点个人认为梁雨生做的很不错——所以中国的武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个人认为广义上讲武侠小说应该包涵所有那些反映通过武技来体现人类潜能的小说,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抽空我会看看有网友所说的那部《狞皇武霸》的,但是就中国的文化含义来说,最孔武有力的人并非是武功最强的人:) 另外,小李飞刀,我一直认为那是暗器:)所以在刀的评论里面我没有考虑他,有句话我很赞同就是“刀的好坏还是在于用刀的人”(燕南天之剑可比倚天、青虹更利乎?)
武学至上境界,乃即武学而超武学之境界,武学与非武学,本性一如之境界。如此境界,无佛家武学,无道家武学,亦无俗家武学,无佛家、道家、俗家分别之相,乃至亦无无分别之相,佛陀所言离一切分别无分别是也,亦可谓真如自性,大道之实性,此为一切武学非武学之源,不可思议,妙不可言之境界也。此不可言说,假而言之,曰武学之无极境界可也。对应于非阴非阳或无剑境界。

此无上妙境自性起用,自体自然生发而分别生出三相,即通常所谓佛家武学、道家武学与俗家武学是也。此三相初生,故尚未分离,分而未分。三相即一相,一相即三相,三而一,一而三,介于无与有之间,武学之太乙境界也。具体而言,九阳真经、九阴真经、独孤九剑[木剑境界(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系统化]即此境界也。九阳真经是佛而非佛:佛,是因为此武学圣典乃从佛学至上大乘禅宗正宗真传达摩祖师所传之无上佛法而化来,故一切佛门武功皆归于九阳真经;非佛,是因为此武学圣典含摄、超越天下一切武学,不止限于佛家武学也。九阴真经乃道而非道:道,乃由于此武学圣典为道家大宗师黄裳由道学渊薮道藏中化来,故一切道家武功皆归于九阴真经;非道,乃由于此武学圣典亦含摄、超越天下一切武学,不止限于道家武学也。独孤九剑则是俗而非俗:俗,是因为此武林绝学乃俗家千古奇人独孤求败以易经为总根源而化来,故一切俗家武功皆归于独孤九剑;非俗,是因为此武林绝学亦含摄、超越天下一切武学,不止限于俗家武学也。故天下一切武功皆以万流归宗之势融汇于以上三大武学,此三大武学又以九九归一之势归于自然无为的绝顶境界。故三大宗师,达摩祖师、黄裳真人和独孤大侠,虽假借佛门武学、道家武学和俗家武学之方便,而实际心中并无佛家、道家和俗家武学之分也。

三大宗师之分别:就最终意义而言,独孤大侠,黄裳真人,达摩祖师三大宗师当究竟无别,皆可称绝顶境界,然细论仍可分出高下:达摩祖师当下直承,纯以自心为源而生无上武学,武学只是明心见性之方便,也就是说, 达摩祖师对武学的境界是本来超越,本来无武;黄裳真人是假借道藏为缘,以自心为因而生至上武学之果,终究有所凭借,故虽最终超越了武学,尚非本来超越之境界,不过极其接近此境界,独孤大侠则经过一生极其艰苦的修习之后,直到最后才超越了武学,踏入武学和人生乃至天道证悟的至上境界,比之于以上两位稍逊一筹.达摩祖师乃无为境界,黄裳真人乃类于无为境界,独孤大侠则是由有为而归于无为的境界.达摩祖师是当下无极,黄裳真人是由太乙而无极,独孤大侠是遍历一切有形而无极[基本上经历了剑道修习过程中的所有阶段,经历最全],不过最终无异,都是体用一如之境界:达摩祖师以真如为体,以博大无边的无量武学为用;黄裳真人九阴真经上卷明大道微妙本体,下卷为破尽天下一切武学之法门;独孤大侠的无剑境界,既是内力的无所施而不可,又是剑招的变化无穷。

8. 武侠小说的经典之处体现在哪些地方

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什么金庸的小说会成为经典的武侠小说,明明在我们现在写武侠小说的人非常多,但是很难再见到像金庸那么经典的小说。那么到底为什么金庸的武侠小说会成为经典,而现在的武侠小说却没有成为经典呢?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不是为了描绘武侠而写武侠,花哨的机遇、招式以及武器,不是一本武侠小说必备的,只是点缀,锦上添花的用途,一本武侠小说的必备的应该还是他的武侠魂,表达的思想与内涵。

9. 新武侠小说有哪些特点

A、有清晰的历史背景,有新的、强烈的个人历史观。
新武侠小说
B、重视中国武侠小说的写实传统,亦向西方小说吸收新手法。
C、比旧武侠小说更注重“文学”内涵,在写作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语言的提炼、文字的把握、结构的严谨等方面更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从写实到写意发展,同时,把“侠”的形象提升了,认为“侠”比武更重要。
新武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章回小说)为躯壳,叙事重在“时、地、人”三方面,时间大都选择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浒》的传统),地点——以“边疆”(沙漠、天山、塞外),内陆则以“北京”、“江南”为主。人物——“侠士VS美女”。语言——新武侠小说有其语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间,制诗填词,偏重文学知识。古龙虽以白话语言为主,但也别有其一种独到而鲜明的风格。

热点内容
文笔好的赌石小说推荐 发布:2025-09-10 03:05:47 浏览:195
沈忱的小说哪本好看 发布:2025-09-10 03:05:36 浏览:175
美人难做听书 发布:2025-09-10 02:58:33 浏览:398
英国最美的大学校园小说 发布:2025-09-10 02:37:30 浏览:102
科技系统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0 02:15:43 浏览:580
免费小说疯狂军火王 发布:2025-09-10 02:09:34 浏览:281
好看的男男的小说 发布:2025-09-10 01:54:18 浏览:238
苹果精品小说推荐在哪里 发布:2025-09-10 01:52:09 浏览:24
先婚小说推荐 发布:2025-09-10 01:46:32 浏览:235
电子小说软件排行榜2015 发布:2025-09-10 01:45:04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