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的计谋
①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绝学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称
降龙十八掌第一式——亢龙有悔:
降龙十八掌第二式——飞龙在天:
降龙十八掌第三式——龙战于野
降龙十八掌第四式——潜龙勿用
降龙十八掌第五、六式——利涉大川、鸿渐于陆:
这两招乃郭靖与梅超风在归云庄比武时,所用的招式。此两招是一种技术性的逼退敌人之招式,用意在于使敌人勿近其身,以为自保。
降龙十八掌第七、八式——突如其来、震惊百里:
这两招却是郭靖被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所伤之后,为逼梅超风交出解药时所用之术,可见此二招术必然是近身肉搏时所用的拼命之招,其威力自然可想知。
降龙十八掌第九式——或跃在渊:
降龙十八掌第十式——神龙摆尾:
降龙十八掌第十一式——鱼越于渊:
降龙十八掌第十二式——见龙在田:
降龙十八掌第十三式——双龙取水:
降龙十八掌第十四、十五、十六式——时乘六龙、密云不雨、损则有孚:
降龙十八掌第十七式——履霜冰至:
降龙十八掌第十八式——抵羊触藩:
② 三十六计中诸葛亮都用过哪些计谋
1、欲擒故纵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
225年3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叛乱。参军马谡为诸葛亮送行时候提出平定叛乱要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
诸葛亮亦接纳此建议,遂分兵三路,他率主力大军,作为西路,从成都由水路出发,进军越巂郡(今四川西昌),讨伐高定;
东路又派马忠由僰道(今四川宜宾)出发,进攻牂柯郡(今贵州福泉),攻击朱褒;中路由李恢从平夷(今贵州毕节),攻向建宁(今云南曲靖)。
李恢军深入昆明,用计大破益州郡叛军。而马忠军则顺利在且兰打败朱褒,与李恢军会合。另一方面,诸葛亮大军到达南中后数战皆胜,先斩杀高定,然后与其他两路大军汇合。三路大军声势相连,准备迎战孟获。
诸葛亮听到孟获为当地人所信服,便想通过生擒迫使他归顺,从而达到收服南中民心的目的。五月,大军渡过泸水,与孟获军战,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
“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我之前不知你军虚实,所以才战败。现今蒙赐观看营阵,原来只是如此,必定可以胜利了。)”
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要孟获心服口服。因此便笑着将他放走再战。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后,仍要继续放他走。孟获及其他土著首领终于对诸葛亮彻底信服了,不肯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您代表着天上的神威,南中人不会再反叛了。)”
于是带领蜀汉大军到滇池,与诸葛亮盟誓,蜀军成功平定南中。
孟获后来迁为御史中丞。蜀军归还后,因诸葛亮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惯例,采取“不留兵,不运粮”,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的政策。
任用马忠、吕凯等人采取怀柔政策治理南方,大量起用当地少数族的上层分子,此后南中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叛乱。
2、借刀杀人
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
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到许昌城下。
不久,西凉兵被曹操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
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
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
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
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指出,曹之,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
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
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韩遂告诉马超:曹操派人送来书信,以封西凉侯为诱饵,让韩遂擒拿马超。韩遂还向马超表示:既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与马超一起联军进击曹操,以报仇雪恨。
韩遂杀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调手下8部兵马,合自己与马超共计10部,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曹军的南下,救了孙权的大驾。
诸葛亮借马超西凉兵马(借刀杀人),来阻止曹操南下(围魏救赵),两计。
3、浑水摸鱼
赤壁大战,曹操大败。为了防止孙权北进,曹操派大将曹仁驻守南郡(今湖北公安县)。这时,孙权、刘备都在打南郡的主意。周瑜因赤壁大战,气势如虹,下令进兵,攻取南郡。
刘备也把部队调到油江口驻扎,眼睛死死地盯住南郡。周瑜说:“为了攻打南郡,我东吴花多大的代价,南郡垂手可得。刘备休想做夺取南郡的美梦!”
刘备为了稳住周瑜,首先派人到周瑜营中祝贺。周瑜心想,我一定要见见刘备,看他有何打算。
第二天,周瑜亲自到刘备营中回谢,在酒席之中,周瑜单刀直入问刘备驻扎油江口,是不是要取南郡?刘备说:听说都督要攻打南郡,特来相助。如果都督不取,那我就去占领。
周瑜大笑,说南郡指日可下,如何不取?刘备说:都督不可轻敌,曹仁勇不可挡,能不能攻下南郡,话还不敢说。
周瑜一贯骄傲自负,听刘备这么一说,很不高兴,他脱口而出:“我若攻不下南郡,就听任豫州(即刘备)去取。”
刘备盼的就是这句话,马上说:“都督说得好,子敬(即鲁肃)、孔明都在场作证。我先让你去取南郡,如果取不下,我就去取。你可千万不能反悔啊。”周瑜一笑,哪里会把刘备放在心上。
周瑜走后,诸葛亮建议按兵不动,让周瑜先去与曹兵厮杀。 瑜发兵,首先攻下彝陵(今湖北宜昌)。然后乘胜攻打南郡,,却中了曹仁诱敌之计,自己中箭而返。
曹仁见周瑜中了毒箭受伤,非常高兴,每日派人到周瑜营前叫战。周瑜只是坚守营门,不肯出战。一天,曹仁亲自带领大军,前来挑战。周瑜带领数百骑兵冲出营门大战曹军。
开战不多时,忽听周瑜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坠于马下,被众将救回营中,原来这是周瑜定下的欺骗敌人的计谋,一时传出周瑜箭疮大发而死的消息。
周瑜营中奏起哀乐,士兵们都戴了孝,曹仁闻讯,大喜过望,决定趁周瑜刚死,东吴没有准备的时机前去劫营,割下周瑜的首级,到曹操那里去诸赏。
当天晚上,曹仁亲率大军杏劫营,城中只留下陈矫带少数士兵护城。曹仁大军趁着黑夜冲进周瑜大营,只见营中寂静无声,空无一人。曹仁情知中计,急忙退兵,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一声炮响,周瑜率兵从四面八方杀出。曹仁好不容易从包围中冲出,返南,又遇东吴伏兵阻截,只得往北逃去。 周瑜大胜曹仁,立即率兵直奔南郡。
等周瑜率部赶到南郡,只见南郡城头布满旌旗。原来赵云已奉诸慕亮之命,乘周瑜、曹仁激战正酣之时,轻易地攻取了南郡。
诸葛亮利用搜得的兵符,又连夜派人冒充曹仁救援,轻易地诈取了荆州、襄阳。周瑜这一回自知上了诸葛亮的大当,气得昏了过去。
4、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5、声东击西
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兵至祁山,扎下三个大寨,专候魏军。司马懿(字仲达)得知,率张郃、戴陵并十万军前往祁山迎敌。
司马懿来到,先搞调查研究,问前线部将郭淮与孙礼:“前线情况如何”。郭、孙二人答说:“尚未与蜀军交锋”。司马懿又问其它各路情况。郭淮说只有武都、阴平尚未得到消息。
司马懿经过思考,指示郭淮和孙礼:“明日我亲自领兵与孔明交战,你二人可急从小路前往增援武都和阴平,并从背后偷袭蜀军,我军可胜。”
郭淮于路谓孙礼曰:“仲达比孔明如何?”礼曰:“孔明胜仲达多矣。”淮曰:“孔明虽胜,此一计足显仲达有过人之智。蜀兵如正攻两郡,我等从后抄到,彼岂不自乱乎?”
正言间,忽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前离蜀兵不远。”礼曰:“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陈兵于外?必有诈也。不如速退。”
郭淮从之。——方传令教军退时,忽然一声炮响,山背后闪出一枝军马来,旗上大书:“汉丞相诸葛亮”,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于上;左有关兴,右有张苞。孙、郭二人见之,大惊。
孔明大笑曰:“郭淮、孙礼休走!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吾?他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汝等袭吾军后。武都、阴平吾已取了。汝二人不早来降,欲驱兵与吾决战耶?”
郭淮、孙礼听毕,大慌。忽然背后喊杀连天,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兴、苞二将又引军从前面杀来。两下夹攻,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蜀军大胜。
司马懿本想给诸葛亮来个声东击西,打乱蜀军的大营,不料此计被孔明识破,反给司马懿来个声东击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欲擒故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借刀杀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浑水摸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空城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声东击西
③ 连城诀里梅念笙的三个徒弟谁计谋高
狄云的师父 铁锁横江:戚长发是计谋最高的
戚长发是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人物。湘中武林名宿铁骨墨萼梅念笙的三徒弟,绰号“铁索横江”。为人阴险歹毒,最后死于涂满剧毒的珠宝之上。
戚长发外表老实,像个大字识不得几个的乡下人,事实上他的心机深不可测,当年他与二位师兄联手狙杀自己的师傅梅念笙,夺得隐藏了宝藏秘密的连城诀,而三人又互不相信,但最后还是被他夺得秘本。
④ 网络小说里有哪些智谋,布局让人拍手叫绝
你们看过观棋写的小说吗,基本一整本小说都在一个大局里,里面还有各种局中局
⑤ 古龙武侠小说里面,都有哪些未解之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古龙先生的武侠,情节跌宕起伏,诡谲难测,奇思构想,巧妙绝伦,而其中也藏着很多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今天就跟大家谈谈古龙武侠小说里的五大未解之谜。
第五大未解之谜:阿飞的身世
这应该是萦绕在心头多年的谜题,这个武林中四百年来,最大的跨省,跨区域的连锁经营帮会,其背后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青龙会拥有三百六十五处分舵,又从属于十二分堂,兼有青龙十二煞作护法。
有朋友从李白的诗被化用为切入点: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认为龙头老大就是白玉京。还有人人认为龙五也是极有可能的,甚至有人从所谓的未发表的古龙文字中,得到叶开是背后BOSS的惊天结论。
⑥ 求推荐一些书,关于一些计谋,算计,推理逻辑的,小说之类的,不要网书
琅琊榜——海晏(计谋、权谋)
千门系列(正传《千门之门》、《千门之花》、《千门之雄》、《千门之威》、《千门之心》、《千门之圣》;外传《千门公子》)——方白羽(计谋、算计)
回到明朝当王爷——月关(李观鱼)(计谋、算计)
吉祥纹莲花楼——藤萍(武侠逻辑推理)
华夏之赜——张敛秋(武侠逻辑推理,强推其中的一篇《蛱·侠·铗》)
⑦ 武侠小说里由易经而来的功法有哪些
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金庸先生对《周易》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把握,并将《周易》学说融入到他武侠世界的武功、生活和理想之中,融入到对历史和现实、人性和人生、社会与文化、英雄与人格等的思考之中。
一、武侠小说中的招式很多和易经相关
金庸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对《周易》学说都非常推崇。《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不喜欢学习武功,却对《易经》情有独钟,推崇备至。
《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一生精研易理,将易理学说运用于对敌之中。他布置的桃花岛更是阴阳变化、乾坤倒置,即便是欧阳锋、洪七公等人到桃花岛,也要黄药师派人引路才能出入岛内。就连他弟子陆乘风的归云庄,也是按照伏羲六十四卦方位设计的,寻常人根本无法进出。
金庸还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设计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使之互相牵制,对立统一。《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虽各处一方,武功各擅胜场,但又相生相克。南方火克西方金,西毒欧阳锋最怕的人就是南帝段皇爷;北方水克南方火,因此南帝段皇爷最佩服的人是北丐洪七公;西方金克东方木,所以西毒欧阳锋老是算计东邪黄药师……
⑧ 跪求武林绝技的名称,武侠小说里的。比如九阴真经、葵花宝典, 越多愈好啊
《天龙八部》是我认为金庸15部小说中最具有感染力、最有气魄的一部长篇巨制。我想先从武学篇方面来谈谈自己对它的感受,用以抛砖引玉。
不妨将金庸15部小说中,按照朝代排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的顺序:
《越女剑》:春秋战国时期
《天龙八部》:宋辽对峙时期
《射雕英雄传》:宋金对峙时期
《神雕侠侣》:宋、蒙古对峙时期
《倚天屠龙记》:元末明初时期
《笑傲江湖》:明朝中叶
《侠客行》:明朝,(因为有武当派,且书中无民族矛盾,书上插图中的男人没蓄辫子)
《碧血剑》:明末清初时期
《鹿鼎记》:清初康熙时期
《书剑恩仇录》:清初乾隆时期
《飞狐外传》:清初乾隆时期
《雪山飞狐》:清初乾隆时期
《鸳鸯刀》:清朝,书上写道“满清皇帝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
《连城诀》:清朝,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有辫子,而且从官职、地名上也可以看出
《白马啸西风》:清朝,原因和前面的一样,书上插图中的男人有辫子
按照以上的排序,不难发现,年代越往前,书中的功夫越高,像《越女剑》中的小青,剑挑三千越甲,左手剑端的是厉害无比,她本人的武功也到了收发自如、炉火纯青的地步。最后结局中刺杀西施,猛然被回眸的西施的美色镇住,收剑鱼跃门窗而出,但凌厉剑气也伤到了西施的胸口,自此“西子捧心”是时间最美丽的画面,由于时间间隔相当久远,在此我就不将她作为讨论范围。
到了宋朝,人的武学修为大为进步,《天龙八部》中的种种武功,如丐帮的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慕容家的斗转星移、参合指、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易筋经等等诸如此类,都是武学中的精品,从这一方面来说,《天龙八部》中的武功是金庸所有描写的武功中最厉害的。现在我将按照以上年代的排序用反证法来证明:
1. 《越女剑》由于时间间隔久远,在一开始就已经将其列入排除的范围,但小青的功夫即便很厉害,可以剑挑三千越甲,萧峰、段誉之流也未尝没有这个本事,相信读者的眼光是雪亮的。
2. 《射雕英雄传》中,武功最高者当然是黄裳或王重阳,其余厉害的还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在加上郭靖裘千尺全真七子等人。黄裳是《九阴真经》的创造者,其武功可谓出神入化,他的功夫从道家的书本出领悟而来,在天龙八部中,可和逍遥派鼻祖无涯子、少林寺扫地僧有一拼,姑且不论这几人的高低,且看王重阳。王重阳是全真教创始人,自创先天神功、全真剑法等绝世武功,是天下第一。但是他练功夫还倚仗童子之身,并且当年华山论剑之时,洪七公大有夺魁之势:(想那降龙十八掌,乃洪七公毕生绝学:一半得自师长,一半自行参悟出来,第一次华山论武之际,洪七公若是已会这套掌法,大可得到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其威力可知(这段文字是的读者可以查看三联书店版《射雕英雄传》484页)。
照这样来看,王重阳的功夫并不比其余四绝高出多少,其余四绝,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虽然厉害,毕竟有几掌还是自行参悟的,而郭靖的又是洪七公教的,又少了几分,当然比不上乔峰的全面精绝;黄药师五行八卦、琴棋书画、星相医卜,无所不精,无所不通,毕竟在武学方面也只能和洪七公欧阳锋等人伯仲之间,当然比不过乔峰虚竹等人;南帝一灯大师一阳指颇为厉害,但《射雕》一书中反复强调,一阳指非常之耗内力,以至于洪七公受欧阳锋暗算,奄奄一息之时,也不愿做那种“损人不利己”的勾当,意指不愿意耗费一灯大师的内力救自己,毕竟很耗真元,《天龙八部》中,段正淳到处留情,可谓夜夜笙歌,用起一阳指来是潇洒自如,丝毫没有大耗真元的迹象,这比一灯大师的修为又高多了;欧阳锋的蛤蟆功刚猛无比,但这种刚猛的套路最猛也不过和降龙十八掌伯仲之间,或许还比不过,更为要命的是,蛤蟆功的克星就是类似于像一阳指的指力功夫,先天神功是,一阳指是,更不用说是六脉神剑或参合指了;此外,裘千尺的铁掌连刚出道的郭靖都拍不死,怎么和人家玄慈方丈的大力金刚掌或袈裟伏魔功比;全真七子剑法在好,只怕连剑神卓不凡的剑屁影子也闻不着,就更不用说江南七怪、梅超风、刘英之流了。
3. 《神雕侠侣》中功夫有很多种,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和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不相上下,自然和都走刚猛一路的降龙十八掌一般厉害,像杨过金轮法王刚开始功夫之强,令人发指,却仍需借助利剑或五轮等兵器,和乔峰段誉虚竹相比,这几人不用兵器,五甚倚仗,段誉甚至是以无形剑气代替利剑,更胜一筹。小龙女轻工固然漂亮,比不上裘千尺的水上漂,更别说凌波微步等精妙步法,黄蓉、李莫愁之流武功无甚原创之处,不足为奇,而且纵观《射雕》或《神雕》,高手数量极为有限,不似《天龙八部》中高手,随手一捞,像段延庆、慕容复、萧远山、慕容博、玄慈、玄苦、鸠摩智等,都可和其他人比肩。《神雕》中修习内功往往还要借助寒玉床这种难得一见的宝物,可见当时的人在修习武功时比之《天龙八部》中的人要有优势一些,《天》中游坦之练易筋经,丝毫不费力,完全自学,鸠摩智借助小无相功,可以强练少林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更是神奇。
4.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身负几种神功,可谓难得一见的人才。他的乾坤大挪移,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家的斗转星移,比这不知高明了多少倍,《九阳真经》,再厉害顶多和《易筋经》伯仲,太极初传柔克刚,在周伯通时代他就已经领悟到了,空名拳可以说的上 是它的前身,至于太极剑,以慢打快,以柔克刚,六脉神剑无形剑气,令人防不胜防,不可比拟。张三丰的功夫在高,和王重阳一比,差不多,内力在深厚,也最多超过他的师傅觉远大师,和无涯子一比,又降低了一个级别。所谓的西域少林高手阿大,阿二和阿三,再厉害绝不会比鸠摩智强。
5.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剑术超群,独孤九剑所向披靡,然而独孤九剑本身就没有要求要有内力辅助,只求以静制动,找出破绽,后发制人,所有令狐冲在没有一丝内力的情况之一使用剑法炉火纯青。再者,在江南梅庄里,老大黄钟公欲用瑶琴之音引其内力,以达到取胜的目的,如果令狐冲可以运功的话,必输无疑,他自己也承认了 。但是他本人要是离开了剑,如同废人一个,一般的武林高手都可以对付得了他,小说中《迫娶》一章正说明了这一点,东方不败武功有多高,谁有说不清,倒是个人物,但是他的《葵花宝典》练得再好,也只是前人留下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见,在年代越久远,功夫越神的论点还是站得住脚的。至于向问天、任我行、方正、冲虚等,不会比《天龙八部》中的决定高手强到哪里。况且,里面的“吸星大法”人人闻之变色,十分恐怖,只不过是北冥神功的一小部分,任我行令狐冲的修为甚至还没达到丁春秋的程度,只能化去别人的功力,距离纳为己用还存在不小的困难。
6. 《侠客行》中的功夫稀松平常,完全没有武学上那种应有的渊停若峙的气势,龙木二岛主的功夫厉害,石破天的功夫也还不赖,但一看起来总觉得和高手相差甚远。和逍遥派的功夫相比,蝌蚪文上功夫在厉害,总不过如此。
7. 《碧血剑》、《鹿鼎记》中的功夫算是到了武学的尽头。那时候西方已经是冷兵器时代了,虽然西方在剑术等方面不如咱中国,但是他们的火药很厉害,铁罗汉中了一枪还疼的哇哇大叫,马上丧失战斗力,功夫最高袁承志也需借助桌椅板凳躲避子弹,《天龙八部》中的六脉神剑、参合指、无相劫指等,可以以无形剑气伤人,速度和火药相比,各有千秋,袁承志的功夫远不如郭靖杨过令狐冲等人了,他剑法不如令狐冲,内力不及郭靖,智谋不及杨过。
在《鹿鼎记》中,内力、功夫数一数二的神拳无敌归心树一家在皇宫被众清兵杀死,就意味着使用功夫或是内力行走江湖的成功率不像先前了,所以韦小宝不会任何功夫,却比任何人都吃得开。所以小说背景中体现在清朝中,功夫都不重要了,故没有任何竞争力和《天龙八部》中的功夫比肩。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修炼功夫的难易程度年代越往前,越容易修炼。
时间距我们越远,小说中的武功似乎越高,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古年代神乎其技的武功逐步在遗失、在失传,颇有鲁迅小说中九斤老太之论“一代不如一代”。
年代越往前,习武的门户思想观念越开放。
功夫越高的人,越不用借助兵器等物胜出对手。
内力、剑法、轻功、拳脚等功夫可以用一条抛物线表示,在北宋时期达到最顶峰,南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在元末明初达到一次中兴,到其成就远不如北宋时期的辉煌,直至清朝达到抛物线的最低点。
《天龙八部》里的功夫所向披靡,无人出其右,不亏为金庸小说中武学最猛、最屌、最强的一部小说。
⑨ 历史武侠剧中“唯快不破”的武功秘籍是真的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最早出于古代著名武侠小说《小李刀》,书中写到: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只出一刀,无人能挡,只因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意思是说天下的众多武功里,只有“快”找不到克制它的方法。当武功的速度达到极致的时候,有时候不需要复杂招式,只是简单的一招就可以克敌。然后如何练就这“唯快不破”的功夫,不仅是力量还有技巧和思维上的结合。
神经思维反应速度快,还要身体动作速度快,
总而言之,就是反应速度与力量和技巧的巧妙结合,动作速度属于力量和技巧的组合。具体占比,很难量化。再加上力量的使用又有发力技巧,帮助发力;技巧又需要力量打出,差不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力量可以加快速度,技巧也可以加快速度,因此快应该是两者都有。
⑩ 谁能告诉我武侠小说或片中的招式名称,要搞笑,游戏中的也可以。
猴子偷桃、抓奶龙抓手、缩阳入腹(鹿鼎记周星驰版) 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 (笑傲江湖)
王霸之拳(长生界) 千年杀(火影忍者) 天外飞仙(大内密探零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