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评书
㈠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是不是抄袭了评书《侠侣情仇》后者有东魔西尼南骑北丐,有
我晕死!
怎么可能抄袭啊。《射雕英雄传》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那时候单田芳还没人知道。
侠侣情仇是现代人写的武侠小说,单田芳觉得他不错就说了,写《侠侣情仇》的作者有射雕英雄传的时候是否出生还是个未知数啊,怎么可能抄袭金庸先生?
要超也是《侠侣情仇》超《射雕英雄传》
㈡ 急求:谁有以前评书吧里金庸全集的有声小说
【金庸小说有声版】
115网盘礼包码:5lbb2n3lyi41
http://115.com/lb/5lbb2n3lyi41
㈢ 金庸有声小说的播讲者,桑晓琳(这三个字是猜的),赵语英(也是猜的)谁知道!
我有一套金庸的作品,有几部是桑小玲
㈣ 有没有金庸小说的评书
有,张少佐改编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
连丽如说过《鹿鼎记》《笑傲江湖》李少鹏也说过
㈤ 麻烦谁有张悦楷的书剑恩仇录评书MP3百度云下载啊要全集的102回,谢谢分享一下
可以在笔趣阁APP里面长,或者在有道小说里面找,里面应该有
㈥ 评书 单田芳 金庸
听惯了老武侠,再听港台武侠就没味。没办法,作者改不了自己出生的年代。
你实在要听,可以听广东的讲古,就是用广东方言说书,那里改编港台武侠比较早,年纪比较老的说书人也有一部分参与这种事。全国各地都有说书人的,只不过方言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
㈦ 有关射雕英雄传的评书有哪些
射雕英雄传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巨著,也是他所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在华人世界里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改编的作品也很多,不仅仅是电影电视剧,评书的改编也有许多。
㈧ 求金庸著作的时间年表
1、1955年 《书剑恩仇录》
1955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一年,奠定武侠文学基业。
2、1956年 《碧血剑》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3、1957年—1959年 《射雕英雄传》
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
4、1959年 《雪山飞狐》
1959年始连载于香港《新晚报》。英译本由莫锦屏翻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推出。
5、1959年—1961年 《神雕侠侣》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59—1961年连载于香港《明报》,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6、1960年—1961年 《飞狐外传》
1960年—1961年首次连载于《武侠与历史》杂志。该书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却写于其后,二者互相关联,却不完全统一。
7、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白马啸西风》
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
8、1961年 《倚天屠龙记》
连载于1961—1962年的香港《明报》,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把读者的眼光和注意力吸引和固定在了《明报》上。
9、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鸳鸯刀》
最初连载于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报》。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
10、1963年《连城诀》,又名《素心剑》
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
11、1963年—1966年 《天龙八部》
这部小说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12、1965年 《侠客行》
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
13、1967年 《笑傲江湖》
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
14、1969年—1972年 《鹿鼎记》
这部小说创作于1969年-1972年间。2015年,金庸授权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将《鹿鼎记》改编为评书,由“连派评书”唯一继承人连丽如及其弟子播讲。
15、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
发表于1970年1月《明报晚报》上。小说借助历史上的传说和事实,不但抒发了历史情怀,还表现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国之仇与个人的爱结合在一起。
㈨ 单田芳为什么不讲 金庸的书
据我所知,单老之所以不说金庸的书,有两个原因啊,一是:金庸的书结构很紧凑,说书主要是重在自由发挥,而金庸的书在自由发挥方面不好发挥;二是:金庸的书大部分被搬上了荧屏,排成了电视剧,内容大家都很熟悉,没有必要再大说特说,没法说出新意来!
㈩ 单田芳说过很多武侠类评书,但金庸那种武侠书,他驾驭不了,真的吗
在所有的评书演员中,单田芳表演的评书相当多,总计超过100本,包括传统的旧书如《三侠五义》,以及新书如《随大流》。然而,单田芳从未表演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其实不仅他不表演,他们这一代的说书人太多了,从来没有表演过金庸的作品。这一方面与金庸武侠和评书武侠的区别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未经授权有关。
而且金庸小说改编成评书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化利为弊,恐怕会失去很多精彩的作品,然后再加上不那么精彩的内容。在人们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时代,讲故事属于教育人向善的高平台。进入新时代后,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阅读量的增加,讲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过去吸引人的特点。
这样,金庸小说不改编成评书也不是坏事。小说的魅力一直在,等着没读过的读者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