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温的武侠小说作家
沧海 这本可以么?是武侠的。网游武侠看不看,网游之金庸奇侠传。。哦!对了,还有大旗英雄传啊!古龙的七种武器看过了?那就看看名剑风流叭,或者看看,萍踪侠影。。。我记得有个武侠作家姓温的,他名头也大和金庸不是一条线路的,可以去搜搜。手机打字无复制。。给个辛苦分叭,求满意
② 温柔是哪部武侠小说中的
温柔
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作品《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小说人物。出身岭南「老字号」温家,外号「小寒山燕」,红袖神尼弟子。
名曰温柔实则脾气火爆,本领低微却又好管闲事,迷恋白愁飞,王小石却偏偏喜欢上他,两人不打不相识,结成了一对欢喜冤家。
【姓名】:温柔
【父亲】:「洛阳王」温晚
【出身】:岭南「老字号」温家
【门派】:「小寒山派」
【师承】:红袖神尼
【师兄】:「红袖刀」苏梦枕
【结义兄弟】:沈虎禅、唐宝牛、方恨少、幸不辱命、狗狗、陈老板
【身份】:「七大寇」之一
【武功】:「星星刀法」、「瞬息千里」
③ 武侠小说作家的四大宗师是谁
一、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有:《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
二、古龙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主要作品有:《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萧十一郎》、《绝代双骄》、
《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
三、梁羽生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为人正派,创作了三十余部武侠佳作,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主要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
四、温瑞安
温瑞安(原名温凉玉),1954年1月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港台武侠小说作家,也是新武侠四大宗师(金、古、梁、温)之一,马来西亚华侨,香港户籍。
1973年赴台湾留学,1976年其创立的社团遭检举“为匪宣传”,拘留3个月后,被台湾政府驱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发展,1990年转至中国大陆。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铃草等。
主要作品有:《四大名捕》、《逆水寒》、《少年无情》等。
④ 我想知道温兆仑的具体资料
姓名:温兆伦
本名:温兆麟
英文名:DERIC
花名:表哥、温Sir
性别 男
生日 1964.11.18
星座 天蝎座
籍贯:广东、中山
出生地:香港
生肖:龙
血型:B
身高:1.73M
体重:70KG
兴趣:唱歌、演戏、创作、看书
喜欢的季节:秋季
喜欢的食物:雪糕、烤香肠、海鲜、汉堡等
喜欢的动物:狗
喜欢的颜色:黑、白
喜欢的运动:钓鱼、游泳、打羽毛球
收集品:手表、鞋子
喜欢的歌手:玉置浩二、迈克尔·杰克逊、张学友
喜欢的演员:尊龙、周润发、沙朗·斯通
歌曲专辑十大热门单曲《随缘》《说谎》《台北的机场》《你把我的女人带走》《天地情缘》《没有你之后》《感谢你》《情结》《我本善良》《随风缘》
专辑列表:
《风雪前尘》
《感觉》
《还能爱我多久》
《今生无悔》
《恋爱故事》
《没有你之后》
《你把我的女人带走》
《情结》
《仍是深爱你》
《说谎》
《随缘》
《天降奇缘》
《投入生命》
《我本善良》
《我得到什么》
《我们之间两个世界》
电视合作剧集:
1.罗嘉良
合作剧集:
1986《城市故事》
温兆伦的第一部电视剧,他在里面的名字叫许志立。
因为没有看过该剧,所以不知道罗嘉良在里面演什么角色,据说角色也是斯斯文文木独佬乖仔角色,这部剧同样也是罗嘉良的第一部电视剧。
也是这部剧奠定了温兆伦和罗嘉良的友谊。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剧除了是温兆伦和罗嘉良的第一部电视剧以外,还是郭晋安的第一部电视剧,所以很有意义(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看到这部剧了)
1988《吉星报喜》
温兆伦饰演陈梦吉,和周海媚以及曾华倩合作。
罗嘉良在里面出演了一个清朝大官,同样是大配角一名。
同样没看过,也是温兆伦前期比较有名的剧集,希望有机会可以看一看。
1989《义不容情》(Looking Back In Anger)(50集 时装写实)
温兆伦在剧中饰演无恶不作的反派丁有康,“丁有康”也是港剧中的经典反派形象。此剧乃港剧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温兆伦演艺事业的转折点。
罗嘉良在剧中饰演和倪楚君相亲的国基,戏份不多。
这部剧的经典应该勿庸置疑了吧,温sir的表演是在出彩,也是韦家辉慧眼识英雄发掘了温兆伦。
1992《火玫瑰》
温兆伦饰演乔立,Uncle Rain的形象深入人心,与温碧霞合作,并演唱了该剧的插曲《愿倾出心里爱》。
罗嘉良开始饰演一个大反派乔力,是温兆伦的弟弟,无恶不作,据说在香港时也曾受过关注,不过不能够持续。
听说这部剧开始还是温sir饰演反派,后来罗嘉良也想转型,二人一拍即和,对换了角色,以至于达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主题曲是温碧霞唱的,也算说得过去,不过我更希望温sir唱。
1992《群星会》(Kuan Xing Wui)(电影 超越时空)
温兆伦饰演出租车司机谭阿伦,穿越时空
罗嘉良在剧中饰演其中一个清末民初时代的一个场景中的一个大臣。
这部无线的经典台庆电影汇集了像刘德华,郭富城,陈玉莲,关礼杰,周星驰,郑少秋,刘松仁,夏雨,吴孟达等,另外还有不少今日的红星,包括罗嘉良,林家栋,蔡少芬,郭晋安都是几乎看不见的角色。这是无线25周年台庆的台庆电影,非常值得一看,串连了很多无线80年代的精品之作。女主角何婉盈是落选港姐,听闻曾经和魏俊杰谈过恋爱,去年的港姐什么特辑好像还出来的。
2001《流金岁月》(Golden faith)(45集台庆电视剧)
温兆伦饰演第二男主角钟守康,十年以后的合作是角色大对调,温兆伦开始演弟弟了。
罗嘉良饰演第一男主角丁善本,表演相当出彩,因此获得了2002年最受欢迎的男演员。
虽然这部剧在香港的收视最后一周取得了年度最高收视,罗嘉良演技倍受赞赏,外界对温兆伦的角色好评如潮,温兆伦因而有机会和无线续约。主题曲和插曲都相当的好听,可惜温sir虽然重返无线拍剧了,但是却没有演唱该剧的歌曲,实在遗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度听到温兆伦唱的好听的主题曲了。
总结:本来2002的巡礼里面有部《狄仁杰》二人再度合作,但听闻罗嘉良即将离开无线,看来以后很难有机会再合作了。我满喜欢二人的几次合作的,特别是最近的《流金》,感觉二人非常的默契,很有兄弟的感觉。但是出于温sir将来的发展来看,还是尽量避免与这些无线一哥合作,这样作第一主角的机会比较多,也有助于提升地位。
2.李家声:
合作剧集:
1990《零点出击》
温兆伦饰演警察卓岚,和杨宝玲合作,感觉二人还是很和称的,可惜杨早早退出娱乐圈,以后没机会合作了。
李家声饰演向升,最后死的满惨的,在剧中的表演相当出色。
在这部剧中温sir算的上是李家声的姐夫,像照顾弟弟一样的感觉。
2002《点指贼贼贼捉贼》(Good against evil)
温兆伦饰演警察华克和大盗刘蛟龙,第一个角色第一集就死了,但是表演相当的好,第二个角色虽然是本剧的主角,但我却认为没有什么过于精彩的表现。
李家声饰演余壁虎,演技有了明显的提高,贴上了胡子,出场腿就瘸了,最后硬生生的和吴美衍凑成一对,是在不是很和称,也许是李家声的娃娃脸让人觉得他很小吧。
这部剧中温兆伦算是李家声的徒弟,而且是李家声带大的,好像和《零点》正好反过来了,呵呵。
总结:李家声在无线多年,一直是处于二三线的角色,而且大多带点搞笑,很有意思。以前的李家声好像在一些电影里面当过第一男主角,现在估计在无线不会有什么作为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温sir合作了。
3.胡越山
合作剧集:
1991《武林幸运星》
温兆伦饰演主角屈炭,憨直的青年,傻傻的感觉,正如大家说的有点像郭靖。和周慧敏的对手戏总感觉像纯纯的初恋一般的感觉。可惜也是没机会再合作了。
胡越山饰演反派龙在天,造型非常的英俊潇洒。我一直想问一下,和他对手的那个女的叫什么,她在温兆伦的剧集中出现次数非常多,就是《魔刀侠情》中的古霜霜,《今生无悔》中的越南难民,《火玫瑰》中海潮的朋友的,她现在是不是退出娱乐圈了?
这部剧二人一开始是朋友,后来变成敌对,剧情也很老套,不过幸好这套剧是一部喜剧,再加上这部剧的主题曲《幸运福星》很好听,所以我也是非常喜欢这部戏。
总结:相信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好像很早就退出娱乐圈了,只看过他演的《武林幸运星》和1994何宝生蔡少芬版本《白发魔女传》里面的王照希,和张延演一对。其实胡越山外表真的很不错,退出是在是可惜。
4.黄日华:
1989《义不容情》(Looking Back In Anger)(50集 时装写实)
上面已经说过温兆伦饰演丁有康。
黄日华在剧中饰演第一主角丁有健,以前的长剧和现在不一样,以前的戏分很集中在第一主角的身上,黄日华在剧中的戏分相当吃重,演技相当好。
这部剧中二人是兄弟身份(奇怪温sir的大哥那么多),感觉一开始就注定了要走那么一条路,撞死刘锡铭也不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发展,感觉这部剧里面丁有健活得很累,最后还要资助有康。
总结:黄日华绝对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义不容情》中和温兆伦是兄弟,当时黄日华应该是很大牌的明星,但黄日华丝毫没有架子,也是在这部剧中温兆伦和黄日华的名字被人们连在一起,以至于十年后内地拍摄《别无选择》又瞄准了他们,当时温兆伦作这部戏的监制,黄日华曾经说过:“阿伦作监制我很放心。”但是可惜后来因为和约纠纷,导致这次合作流产,说流产再合适不过,温sir出现了十集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出来个邵兵顶替,最可恶的是这部戏监制的名字好像没写温兆伦。如今温兆伦回无线,然而黄日华却又离开了无线,开来是无缘合作啦。最近中凯出了《义不容情》的碟,相信又会勾起大家的回忆了。
5.姜大卫:
合作剧集:
1995《天降奇缘》(A good match from heaven)
温兆伦饰演丁长安,这个角色也是属于喜剧角色,并且在剧中的形象很青春朝气,最后虽然结局是和郭蔼明,也许很多人认为未必是最佳结局,但我却认为是很不错。
姜大卫在剧中饰演丁长安的大哥,和商天娥是一对,商在《义不容情》中可是和温兆伦演夫妻哦,没想到94年《笑看风云》中和郑少秋合作,95年升级为温sir的大嫂了。
总结:二人在剧中好像没有过多的对手戏,兄弟之情好像没有过多表现,不过以姜大卫的气质来看,绝对有大哥的风范。
现在不知道姜大卫在干什么,很久没看到他了,他好像演的电视剧也不算多,和温sir再合作的几率也不大了。
6.吴启华:
合作剧集:
1996《900重案追凶》
温兆伦在剧中饰演朱承开,是一个机智与幽默并重的人,和宣萱以及张凤妮合作(去年的港姐特辑张凤妮有出来哦,真是好久不见了)。
吴启华饰演王一正,是一个警察。
值得一谈的是,这部剧的爱情戏算比较与众不同的,朱承开和王一正总是喜欢同一个女人,但两个人朋友关系却还是很好,并且十分的“民主”(剧中高仁说的)。
总结:吴启华凭借这部剧翻身,后来又得到邓特希赏识,出演了《壹号皇庭5》,再凭《妙手》成功奠定了当家小生的地位。温兆伦拍完这部戏就离开了无线,如今回来相信是有机会再合作的,不过吴启华好像改签部头了,合作的可能也不是很高。如今全国正在热播《900》,希望凭此剧可以使得温兆伦的人气再度提升。
7.吴家乐:
合作剧集:
1996《900重案追兄》
吴家乐在第一个案子中有出现,就是射箭的那个案子,里面的角色是温sir的一个下属,叫蒋风,那时候还很年轻,算满英俊的。
2001《流金岁月》(Golden faith)(45集台庆电视剧)
吴家乐在剧中饰演温sir的下属杨光亮,和温sir有不少对手戏,最后还赢得美人归(程小雨)。
总结:两次合作都是温sir的下属,满有意思的,感觉合作十分亲切,也许和吴家乐的外形有关吧。吴家乐在无线的日子也不算短了,出演的角色大多是傻傻的,有点搞笑的,不知道以后无线会不会捧他,相信以后还有合作机会。
8.罗乐林:
合作剧集:
1990《我本善良》
温兆伦饰演亦正亦邪的齐浩男,这也是温兆伦作第一主角的经典人物了,已经买了压缩碟,还没有时间回味,相信过几个星期就可以再度欣赏当年温sir的风采了。
罗乐林饰演温sir的亲身父亲,好像是个警察吧。
1993《魔刀侠情》(All about tim)
温兆伦饰演聂抗天,罗乐林饰演逆天唯我(这个名字感觉很酷)。
根据温瑞安的武侠小说改编,从今天来看,这部剧拍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就是服饰方面不算太好,显不出温sir的帅气,女装方面也不是很好,还有就是有些剧情处理的过于草率,节奏好像快了一点,其实这部剧完全可以拍20集以上,现在拍绝对不会有18集这种集数吧。十分喜欢主题曲《仍是深爱你》和插曲《想你的日子》。
1993《武尊少林》
温兆伦饰演白世芬,最后出家了。
罗乐林饰演雍正(不记得了,一点印象而已)。
以前看的不全,准备过一些时候买来重看,当时电视台播的时候将剧名改成《少林风云》,这也就罢了,没想到连主题曲都换掉,实在可惜了《投入生命》这首歌,唱的非常有气势。
2001《流金岁月》(Golden faith)(45集台庆电视剧)
温兆伦饰演钟守康,罗乐林客串了一两集,饰演廖碧儿的爸爸。
2002《点指贼贼贼捉贼》(Good against evil)
罗乐林饰演巢诞诞的爸爸,和温sir饰演的华克和刘蛟龙都有少许对手戏
总结:严格意义上来说,罗乐林算不上一个拍档,是一个父辈级别的人物,但是《魔刀》《我本》《武尊》都有对手戏,是在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罗乐林年轻的时候也是一线小生,尤其喜欢他演的逆天唯我。以后和温sir合作的机会多的是。不知道温sir老了以后会不会像他一样仍然在无线演父亲的角色呢?
9.张兆辉:
合作剧集:
1993《魔刀侠情》(All about tim)
张兆辉饰演曲忍,是曲兰陵的父亲,以当时张兆辉的年级来说,实在是不适合演这个角色,显得过于年轻了,不过当时的张兆辉还是满帅的。
里面有几段和温sir的对手戏,印象较深的是在少林的藏经阁里面下棋,感觉明明是同辈的人,却要装成是两个不同辈份的人,实在有点不适应。
1993《武尊少林》
由于看的不全,实在记不起张兆辉在里面演什么角色了,只记得里面有他,而且好像和温sir有不少对手戏。
总结:张兆辉在无线多年做过主角,也做过配角,但好像始终没有真正的红过,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张兆辉现在基本上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了,也许从商是更好的出路也不一定,最新看到他应该是《云海玉弓缘》了,已经升级做李沁梅的父亲,和冯晓文是一对了,相信将来和温sir的合作几率也不会太大。
10.黎明:
合作剧集:
1991《今生无悔》
温兆伦饰演反派高天俊,与丁有康不同,开始高天俊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好人,但是一旦他失去了,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最后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值得一提的是饰演程虹的杨美仪在里面扮相很漂亮,可惜好像现在也退出了娱乐圈,也无缘合作了。
黎明饰演第一主角程朗,戏分相当集中在他身上,虽然温sir的戏分已经算可以了,但和黎明比,仍然差的很有,相信这套剧也是为里面量身定做的。
这是无线十大经典剧集里面的一部,监制是梅小青,梅小青好像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戏哦,现在拍长剧一般比较少了吧。在这部剧里面开始部分温sir和黎明是友好关系,有几场出海钓鱼的戏,显得老友鬼鬼,后半部分则是对立的戏,温sir演的很好,黎明的演技也算说得过去吧。插曲《从未试过拥有》很好听。
总结:以黎明今天的身份来说是不可能到无线拍剧了,所以更没有机会和温sir合作了,除非是在电影上,但温sir如果到电影上做大配角露个面有什么意思呢?不如安心在无线拍戏更好。
11.吴镇宇:
合作剧集:
1991《灰网》
温兆伦饰演姚嘉诚,对这部剧完全没有印象了,好像是小学时候看的,只知道这么多了,如今想找来看,也找不到了,就指望中凯出碟了。至于吴镇宇演什么角色更是记不起了,那时的吴镇宇应该还没有现在有名吧。主题曲《随缘》也是经典之作。
总结:虽然现在吴镇宇和无线关系缓和了,而且还接拍了无线大戏《冲上云霄》,但是毕竟他还是会以电影为主的,我都希望他们可以再度合作,因为吴镇宇也是
⑤ 四大武侠小说家“金古温梁”,“温”是谁又有什么作品
温瑞安(1954年1月1日-),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武侠小说作家。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有小说、诗、散文、评论各类著作100多种。1973年赴台湾留学,1976年其创立的社团遭检举“为匪宣传”,拘留3个月后,被台湾政府驱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发展,1990年转至中国。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其代表作《惊艳一枪》、《布衣神相》、《四大名捕》等被多间电视公司多次改编。
⑥ 武侠小说有哪些大师
姓名:柳残阳
简介:柳残阳,本名高见几,山东青岛人,武侠小说家。代表作有《玉面修罗》、《天佛掌》等。尤其在《枭霸》、《枭中雄》兄弟作出版后,其阳刚铁血的写作风格展露无遗。
还有很多著名武侠小说大师级人物,例如:独孤红、慕容美、司马紫烟、诸葛青云、秦红、司马翎等。
⑦ 浅析温瑞安武侠小说诗意风格的体现
题记: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温瑞安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武侠作家的特点,尤其在文字与风格上独树一帜。在如今新派武侠作家所剩无几的境况下,温瑞安的作品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于其风格,大多数人都会用“诗意”二字来形容。温氏善用诗词曲赋、散文笔法装扮自己的武侠作品,在无形之间展示了一种新的武侠小说的写作方法,以诗意的笔触来表现人们普遍印象中本应粗犷的武侠小说。本文通过对温氏作品中体现出“诗意”这一风格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从温氏作品中人物名字、武功招式及兵器和对战场面的描写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找到解读温书风格的钥匙。
引言:
武侠小说的定义为:中国通俗旧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武侠梦一直是中国人不变的追求,无论是武侠小说的滥觞期和发展期,还是现在步入新世纪网络化社会,武侠的侠义思想仍旧没有消逝,反而有越来越发展的趋势。这一点从现在武侠作品拍成的电影、电视剧频频获奖、武侠主题的游戏受人追捧、新的武侠小说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作者都能够看出。而随着金庸封笔、古龙早逝,前不久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先生的去世,新派武侠小说奇才温瑞安的作品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期待。温氏的代表作品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和《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等。其作品《逆水寒》、《布衣神相》、《惊艳一枪》等被拍摄成影视作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温氏作品早期受古龙影响,有些奇幻素材中又有些还珠楼主的影子,而温氏在吸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又求变求新,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以有力的笔触、简洁精炼的对白、严谨的结构、出人意表的情节、明快的节奏、电影转换镜头的多重角度表现事物人情的演进技巧,共同烘托出雄伟的文章风格”(1)而温氏作品艺术风格中最值得人称道的,莫过于他作品中那些诗意化的语言了。温氏作品的诗意风格究竟是如何体现的?本文对此开展了探讨,希望可以更加清晰的领悟到温瑞安作品的诗意魅力。
一、温氏作品中人物名字所表现的诗意风格
自读温书以来,每每都被温氏所构思的人物姓名所陶醉。温氏有着深厚的诗词散文功力,对中国文化造诣颇深,因而塑造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姓名皆非凡品,现拣选几个系列中的人物名称,分别做一些浅析,有助于对温氏作品诗意风格的了解。
首先说一下温氏的代表作《神州奇侠》系列中的人物名字。比如“萧秋水”这个名字就有着浓厚的诗意风格。萧秋水作为整个《神州奇侠》系列里的第一主角,名字出自《庄子》的《秋水》,非常大气磅礴。而另外比较常见的一句含有“秋水”二字的诗句,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正代表着广阔的江湖,而《神州奇侠》系列,概括来说,也就是萧秋水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故事,所以他的名字里,蕴含着深意。再如“柳随风”这个名字,细数其中的诗意,首先要看温氏为柳随风这个人物做的人设。他是江南人氏,因在帮派中排行第五,所以人称柳五公子。喜着青衣,正应和了“柳”这个姓氏,而柳枝随风轻摇,自是一派江南烟雨迷蒙之色,非常应和人物性格。而《神州奇侠》中的另一主要人物的名字“李沉舟”,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歌表现了诗人沉郁却豪放的心情,既是勉励友人亦是与友人共勉,因此非常有气势。而作为《神州奇侠》中最大的帮派“权利帮”的帮主,有着“君临天下”之称的李沉舟,也担得起这个名号。
然后我们分析一下《四大名捕》系列中的人物名字。比如“戚少商”,少商为一经穴名称,位置在大指内侧,指甲角外一分,当我们竖起大拇指表示叫好、夸赞等含义的时候,便可以看到少商穴。所以这个名字也含蓄的表现出温瑞安的学识之渊博,在他的作品前期几乎可算是配角的戚少商,到了后期,突然成为京师武林中的群龙之首,成为第一主角。很多读者都觉得突兀,但其实细细品味,则可以发现温氏在戚少商的名字中早已藏了伏笔。我们知道,武侠小说中喜爱运用的一个标志就是,武林盟主的大拇指上总爱戴着一个表示独一无二身份的玉扳指,正好套住少商穴,由此可以看到,温氏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给这位后期的群龙之首的原因了。说到戚少商,就不能不提他的对手顾惜朝:“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惜朝,惜取今朝,只争朝夕。顾惜朝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温氏所有被拍成影像的作品中最成功的一个。四大名捕之《逆水寒》在2004年被拍摄成为电视剧,顾惜朝这一角色由香港著名演员钟汉良先生扮演,他认真的把握了角色的性格,成功的扮演了这一亦正亦邪的人物,直到2010年的现在,顾惜朝这一人物的魅力仍旧不减。而谈到顾惜朝的成功,很多影迷都表示过,一个好听而又符合人物性格的诗意名字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温氏的文采通过这些人物名字已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笔者通过对温氏武侠的读者朋友们做的一些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对温氏作品中的人物名字留下深刻印象,认为其所赋予的人物姓名充溢着一种诗情画意,并且与人物性格十分相称。为什么温氏会构思出这些充满了诗意的名字,我们可以从其经历中探寻原因。温瑞安195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5岁时尚未入学,已念遍了家中藏书,并写了第一部以少量文字作为说明的连环图故事《三只驴子》,从此开始尝试用所知的少量文字写信、作文、日记。温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温氏从小天资聪颖,又非常好学,对文学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性,这为其以后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温氏自高中起,便开始在新马文坛重要文学刊物《蕉风》及《学报》频频发表作品,专攻现代诗、纯散文及新批评,并开始为外间刊物执编《诗专号》、《评论专号》等。这些成绩促使温氏更加专注于文学,并激发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其文字中的诗意风格,至此开始显露。一九七三年,温氏正式创办了天狼星诗社,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而在此时他的武术也越习越纯熟,并常常构思武侠小说的情节。青年时期的这些经历,对温氏文章风格有着巨大的影响,几乎可以肯定,若无幼时的书墨浸染,若无青年时的诗歌社团活动,温氏未必可以形成现如今的诗意风格,风靡一众读者。
二、温氏作品中武功(兵器、招式)名称所表现的诗意风格
温氏作品中不仅仅只是人物名字诗意流露,连其中的武功、兵器和招式等也尽显一派诗情。如上文提到过的萧秋水,作为温氏武侠小说第一高手、第一大侠,他所拥有的武功自然也是以气势磅礴为主。温氏赋予他一些极其大气的武功名称,如天下最佳攻招“玉石俱焚”、天下最佳守招“海天一线”、天下最佳快招“闪电惊鸿”、天下最佳慢招“老牛破车”。而萧秋水的两招剑法“剑气飞纵”与“惊天一剑”更是有着万夫莫当的气概。读者读到这些武功名称,都深感其气势恢宏,足以与萧秋水这温氏作品第一主角相称。再如柳随风:作为温氏武侠中最具有江南公子气质的人物,不论从人物名字还是武功名字来说,都呼应了他“江南柳五”这个称号。柳随风的刀法是五瓣兰,而使用的镖法则是客舍青青镖,客舍青青柳色新,江南柳色迷蒙,宛若柳五公子此人一般,充满了忧伤而神秘的气质,读来令人齿颊留香,感慨中华文字的魅力,亦对温氏的诗意风格与博学感到佩服。
再举《说英雄》系列中的几例,如王小石,作为《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中的主角,王小石人如其名,憨厚、朴实,像一颗小石头那样令人觉得踏实,值得交往。王小石的性格是健康、乐观,又带有一点浪漫情怀,这一点从他的感情经历上也可以看出,他“从七岁开始恋爱,到二十三岁已失恋15次;每一次都是自作多情,空自情伤”。(2)而王小石的武器是刀剑合一,名为“挽留”的剑其奇妙之处在于剑柄处还是一把小刀,而王小石的武功则是“隔空相思刀”与“凌空销魂剑”,这个名字非常映衬王小石浪漫的性格。温氏描写王小石的刀法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闻高堂明镜悲白发”的相思的刀,而王小石的剑则是“带着三分惊艳三分潇洒三分惆怅和一分不可一世”销魂的剑。温氏对武功名称的命名,侧面向我们展现,原来武侠小说亦可以这样来描写。而苏梦枕的刀,叫作“红袖刀”,原著中是这样描写这把刀的,从中可以窥见温氏武侠的诗意风格,“多么美的刀。像美丽女子的一声轻吟,动魄动心。刀锋是透明的,刀身绯红,像透明的玻璃镶裹着绯红色的骨脊,以至刀光漾映一片水红。刀略短,刀弯处如绝代佳人的纤腰,刀挥动时还带着一种像和天籁一般的清吟,还掠起微微的香气。这是柄让人一见钟情的刀”。(3)而刀法则是“黄昏细雨红袖刀法”,凄艳诡谲。从这些描写中,已足以看出温氏对于武侠的写法,是自成一派的诗情画意。
对于武功招式名称来说,许多武侠作家起名字时都是刚硬有余、美妙不足。似乎武侠的定义就是粗犷,就是血腥的打打杀杀,硬气十足。而温氏显然是对这一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武侠同样可以有其柔情的一面,而诗词曲赋的运用,各种诗情画意的意象的添加,无疑使其文字更增添了画面感,读来使人觉得美不胜收。温氏早年是以诗名进入文坛的,直到后期还一直没有停下诗文的创作,比如《大悲十九首》就是笔者十分喜爱的作品,认为其诗歌功力完全不逊于那些比温氏名头响亮的诗人。后来温氏开始出版武侠作品,文坛非常重视,著名小说家倪匡就说过:“现在的武侠小说只剩下温瑞安在独撑大局了。”(4)
温氏作品这种诗意风格的形成笔者在上面做过一些分析,早期确实与其家庭的熏陶离不开。他的父亲温伟民当过记者、教员,后来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而且非常喜好武术,这些无疑对年少的温瑞安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其母周淑琴是一个端庄贤淑的女子,在品行上是温瑞安做人的榜样。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温瑞安,他五岁时就把幼小心灵里幻想中的东西组成故事,画的是一些卡通式的英雄人物,可见,温瑞安从小就崇拜英雄,并且具有极高的文学创作天赋。而成为武侠作家之后,温氏自然会将自己的诗情画意与英雄崇拜情结联系在一起,绘出他心目中的侠之江湖。
温氏在台湾求学,却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这一点在他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也正是因为他对中国的爱,使他想要将这种感情凝注于笔尖。而对祖国的爱,诗人温瑞安用一种充满了浓厚深情的诗一般的语言写在了他的作品里,温氏的江湖是一个诗意的江湖,虽然他从不避讳丑恶,有些甚至血淋淋的揭露了丑恶,可是在关于“情”的描写中,仍旧可以看出他的一颗赤诚之心。他曾写过:“打开稿纸,几乎毫不犹豫地就要写下:中国,这两个我魂牵梦绕,荡气回肠的名字。我知道我不顾一切写下她的后果,也许引起别人的诧异、误解或怀疑、不满,但她却是我终生努力的方向。”(5)
三、温氏作品中对战场面描写所表现的诗意风格
在《一怒拔剑》中,温氏是这样描写王小石与齐文六(此处也要提到温氏笔下一个武术组合“六合青龙”六位人物的名字,“鲁书一、燕诗二、顾铁三、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其名字变化自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徐渭徐文长的自称,徐渭自称其“吾书第一,诗二,文三, 画四 ”,由此亦可看出温氏对于中华诗词文化的浸染之浓厚)对战的场面:
“青衣文士冷哼一声:‘好,你再看这个。’他一面长吟,手底下却没闲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实,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这写文章的六大诀要,而今却成了天衣无缝、丝丝入扣、无瑕可袭、绵延不绝的六记剑招。”
温氏描写的青衣文士以写文章的诀窍来驾驭剑法的场面中的词句,正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神思篇》的主旨是说明心神的修养,以及分析神思与外物的交感,从而构成文章意象。可是,这些做文章的道理,在青衣文士手上使来,就完全变成了武功招式。实乃构思精巧,出神入化。
再如“他一口气使出‘踏、破、贺、兰、山、缺’六刀。六刀一出,仍冲不开剑网,逃不过剑劫。他立即又使六剑。‘满、座、衣、冠、似、雪。’随却,他右手使:‘梦、断、故、国、山、川’六刀,左手施:‘细、看、涛、生、云、灭’六剑。二十四式刚刚使过,刀剑合运,运出‘今、古、几、人、曾、会’和‘一、时、多、少、豪、杰’!”
温氏这一段王小石的武功描写,这六六三十六刀剑并用的绝美武功,合起来便是“满座衣冠似雪,踏破贺兰山缺;一时多少豪杰,梦断故国山川,今古几人曾会,细看涛生云灭”。在王小石手上使来,以六句六位当朝名将的词作为剑诀,而又以刀剑合并,逼出六词的意境气势,读来令人惊艳万分,仿若身临其境。
在这一战中,作为六合青龙中的高手齐文六,以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作为剑招,写文章的六大诀窍却与武功剑法天衣无缝,丝丝入扣。而王小石的武功则分别用了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贺新郎》、苏轼的《念奴娇》、陆游的《双头莲》、陈亮的《念奴娇》、文天祥的《酹江月》这六位当朝名将写的名词,将诗词曲赋与武学招式结合在一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事,令读者读来却没有丝毫违和之感,实乃是令人拍案叫绝。可以说在新派武侠小说甚至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都是独具一格的。
再如《英雄好汉》中柳随风斩杀和尚大师一战,柳随风作为一个武功绝顶的人物,是一派翩翩公子的形象,更是温氏书中最具有江南气质的角色,在《英雄好汉》中,温氏是这样描写柳随风凭一己之力斩杀当世高手和尚大师之前的表现的:
“她侧过头去,只见柳随风在笑。杨柳在飞。云在飘。水流。柳五恨不得化作流水,长长流去。但是人生里有些战役,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可逃避的。逃,纵逃出重天,但也没了信心,缺了勇气,毁了声誉。”
“柳五笑。他齿白如贝。眼光温柔若春水。忽然闪电般连点萧雪鱼身上三处穴道,一扳一推,已推至莫艳霞那一头。”
“柳随风敛袖向和尚大师一拱道:‘感谢大师不吝赐教。’随而云停岳峙,又错开几步,走到下首,完全是以后辈请前辈赐正之礼数。”
短短数笔,一个谦恭的、儒雅的、带着江南气息的翩翩公子形象跃然纸上,描写柳随风的眼光,是“温柔若春水”,而笑起来则是“齿白如贝”,丝毫没有那些彪悍或者粗鲁的江湖人士的样子,而是可以入诗入画的儒侠。对战之前,本应剑拔弩张,互相灭他人威风,而柳随风却是如此的温文尔雅,甚至是恭敬的,仿佛他不是与人对战,而只是一个学生,来请教武功的。这样谦和而优雅的战前准备,呈现出一个诗意的柳随风,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不改色的江南公子,迷煞人也。而温书中类似的描写非常多,各有其优雅之处,着实吸引人的眼球。纵观诸多名家,也很少看到这种风格的描述。黄汉立先生曾对温氏这样的写作风格做过一语中的的评价,“温氏精通武术,又能以超现实浪漫笔触处理其书中打斗场面,所以既神奇精彩,又不悖乎拳理。”(6)
四、结语
纵观新派武侠小说各家,金庸以写史的笔法写武侠,大气磅礴;古龙以浪子的情怀写武侠,有着令人欲罢不能的感觉;梁羽生文笔了得,有着浓浓的民族风情,同样善用诗词曲赋。而如今金庸封笔,古龙与梁羽生已逝,我们对温瑞安的作品,则充满了更大的期望。金庸曾是温氏的良师益友,古龙的情节架构温氏从中借鉴了不少,而梁羽生的文笔也与温氏有着相通之处。温氏吸取百家之长,又能脱出其蹊径,自成一家。“集诸家之大成、百尺竿头更进数步,完成自己更伟大的风格和成就”(7)本文对温瑞安武侠小说的探究,则侧重于他文字中诗意的一面,从温书人物名字、武功招式及兵器名称和对战场面三大方面进行探讨,解读温书中的诗意风格,希冀可以窥得温氏作品最重要的风格的一面。
注释:
(1)引用自黄汉立先生于1986年3月为温氏作品《逆水寒》所作的序言中总结的温氏写作七大风格的第六点。
(2)引用自《说英雄,谁是英雄》之《温柔一刀》中对王小石的介绍。
(3)引用自《说英雄,谁是英雄》之《温柔一刀》对苏梦枕的“红袖刀”的描写。
(4)引用自《将军剑壹凄惨的刀口》(21世纪出版社,2007年1月1日出版)封底的编辑推荐中倪匡先生对温氏作品的评价。
(5)引用自温瑞安创建的神州社主笔的刊物《坦荡神州》出版时温瑞安所作的序言。
(6)引用自黄汉立先生于1986年3月为温氏作品《逆水寒》所作的序言中总结的温氏写作七大风格的第五点。
(7)引用自黄汉立先生于1986年3月为温氏作品《逆水寒》所作的序言中总结的温氏写作七大风格的第二点。
参考文献:
(1)温瑞安著:《神州奇侠》系列,花城出版社,1994。
(2)温瑞安著:《四大名捕会京师》,花城出版社,1994。
(3)温瑞安著:《逆水寒》,敦煌出版社,1995.
(4)温瑞安著:《将军令》,天狼星出版社,1975
(5)叶洪生著:《论当代武侠小说的『成人童话』世界》,2009,小书楼。
(6)叶洪生著:《中国武侠小说史论》,2009,小书楼。
(7)钟英良整理:《温瑞安(武侠)作品创作年表日志》,2007,六分半堂。
(8 ) 沈庆均:《血河车》代序之《编辑断语》,中国友谊出版社,1993。
(9)笑商:《温书南顿——卷上五节之神州子弟今安在》,2006,网络温瑞安吧。
(10)笑商:《温书南顿——卷上六节血马兵车入梦来》
(11)朱近墨:《从温瑞安的<寂寞高手>说开去》,2004,六分半堂。
(12)《新生活报》专栏《剑挑温瑞安》,1985年12月
(13)黄汉立,《近代武侠小说的发展——兼论温瑞安作品的特色》,1986.3.
(14)神州社主笔、温瑞安主编《坦荡神州》,1978。
(15)南航:《温瑞安武侠人物起名艺术》,2010,六分半堂。
⑧ 温衍为什么叫温客行
温客行的“客行”两个字就是“衍”字解开,在外漂泊是客,一个人行走是行。
剧中温客行、阿絮、叶白衣和张成岭一起来见龙渊阁阁主龙雀,一行人本就是为了追究当年的事情真相,老温的身世也自然是瞒不下去了!
原来他的真名叫做甄衍,或者说是温衍也行,因为他爸温如玉也叫甄如玉(甄如玉原名是姓温,后来被神医谷老谷主收为义子,跟着老谷主的姓甄,后来因为琉璃甲被迫离开神医谷,又回到温如玉。
剧集评价
《山河令》属于“国风新武侠”,该剧中充满美感的打戏、颇具文化含量的台词,以及复杂生动的情感刻画,让人在这部“新武侠”作品中,窥见年轻观众喜欢的江湖世界。剧里的大侠,与传统的武侠故事并不相同,甚至于,剧中的主角,本身就是需要被拯救的对象。
该剧更注重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传统武侠的家国大爱至少不会作为前景显现,取而代之的是周子舒、温客行对于周边人与物,对于武林之事从旁观到参与的积极转变。在内容上,《山河令》转向主角内心世界的剖白,让大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感觉。
而在画面呈现上,该剧也尽最大可能地力求“唯美”。剧中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里的古典诗词,在看剧的同时也弘扬、展现和继承了中华古典之美。
⑨ 寻找一篇短篇的武侠小说,里面有个姓温的捕头,还有一个会类似于玄冰烈火掌武功的神医
貌似是紫辰道人写的《天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