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间故事网络小说
A. 福建的民间故事或传说(30字以内)
《此的无银三百两》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他积攒了三百俩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那里都不方便。
他捧着银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最好 的方法。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 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 了一个办法。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 然后,出去贴在坑边的墙上。他感到这样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觉了。
张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已经被邻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听到 屋外有挖坑的声音,感到十分奇怪。就在张三回屋睡觉时,王二去了屋后,借 月光,看到墙角上贴着纸条,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王二一切都明 白了。他轻手轻脚把银子挖出来后,再把坑填好。
王二回到自己的家里,见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高兴极了,但又害怕 了起来。他一想,如果明天张三发现银子丢了,怀疑是我怎么办?于是,他也 灵机一动,自作聪明拿起笔,在纸上写到"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也贴在 坑边的墙角上。
〔注〕: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把这句话"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 二不曾偷"当作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自作聪明,想要隐瞒,掩饰所干的事情, 结果反而更加暴露明显了。
现在这句成语,被简化为"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此地无银三百两”,本来的意思就是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由于做事愚蠢,想隐瞒的事情反而被彻底暴露。
B. 有哪些好看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播的虚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总称。
1、孟姜女哭长城
以戏剧、民谣、诗歌、说唱等形式广泛传播。传说秦始皇年间,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被迫出发建造长城。孟姜女背着冰冷的衣服,吃苦耐劳,千里迢迢地寻找她的丈夫,走到长城边上。三天三夜后,这座城市分崩离析,暴露了范喜良的遗骸。孟姜女绝望地跳入大海,死了。
2、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伪装成一个男人去旅行,遇见了梁文武,一见钟情。两个人一起读书后,兄弟,感情深厚。分手时,英台以“九妹”的名义答应梁兄终身。朱先生在外面强迫女儿嫁给马文才的儿子,英属台湾没有跟着,但是山波错了英台的心路,郁闷而死了。梁山伯墓,祝英台在仙女的帮助下悲痛欲绝,两个人飞在一起,娶了一对幸福的夫妻。
3、白蛇传
白蛇传历史悠久,广为人知。它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清代成熟流行的“白蛇传”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它描述了蛇的灵魂和人类之间扭曲的爱情故事。故事包括封面船借伞、白衣女贼灵芝仙草、水淹金山、断桥、雷凤塔、许仙的儿子石林祭祀塔、法海则藏蟹腹逃死等。它表达了人们对男女自由爱情的钦佩,对封建势力不合理束缚的仇恨。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4、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是福建福州一个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故事告诉我们,天皇知道谢端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很孤独。她为他感到难过,看到他勤劳、节俭、和平,于是就派田螺姑娘去帮助他。四川省罗湖县也有类似的情况。
5、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牛郎和织女的事被王后母亲察觉了,拔出了金才的头,在牛郎和织女之间排起了一排,立刻出现了波涛,白浪高耸着银河,从现在起,一条河向东,一条河向西,相距很远,却无法相见。
喜鹊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真爱,每年的夏天和秋天,利用银河的平静时间,聚在河上,张口相间,搭建一座喜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聚在一起。“翠翠鬼河湾,芝麻夜相会”据说,在中国情人节之后,喜鹊的羽毛会脱落很多,这是因为建造一座桥的艰苦工作。
C. 田螺姑娘的作者是谁
《老故事:田螺姑娘》是2020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扬光。
书名
老故事:田螺姑娘
作者
扬光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
28981906
图书购买
老故事:田螺姑娘
¥12.9
服务由京东提供
去购买
快速
导航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商务印书馆
《非洲民间故事:曼丁之狮》-商务印书馆
《欧洲民间故事:聪明的牧羊人》-商务印书馆[1]
作者简介
扬光,毕业于武汉大学,主修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类图书策划编辑和译者。从事编辑工作多年,专注儿童文学领域。
尚金格(1984- )河南许昌人,自由撰稿人、记者、非洲葡语文学翻译。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哥拉国家报》记者。2009年初旅居安哥拉。2012年10月,开始着手安哥拉诗歌作品翻译工作。
伊塔洛 卡尔维诺(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意大利著名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等。其作品以独到的精美构思、深刻隽永的思维方式,对现代小说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198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
D. 福州有什么历史故事
故事一:“三山”由来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
“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故事二:五次定都---无诸定冶城、闽国定都福州、南宋赵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临时王都、中华共和国临时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2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宋末北方动乱,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键,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兴府,又称福京,使福州先后两度成为临时京都。明清两代福建省为福州府府治。从民国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福州均为福建省省会,其中1933年,福建事变时期,曾一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政府的“国都”。
故事三:六次建城---无诸建冶城、严高建子城、唐建罗城、梁建夹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福州历史悠久。首先,距今5000多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已寓居于今平潭县壳丘头。随后,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青铜时期,原始民族部落在闽江下游沿岸的昙石山、黄土仑等地长期定居。其土著居民为“闽人”。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国所败,王族南奔,进入福建与闽族人结合,史称“闽越人”。又传七代至无诸,自立为闽越王;秦时将其降为君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助汉灭楚有功,复封为闽越王,建立闽越国,都东冶,在今福州冶山一带创“冶城”,至今2200周年。经过晋代“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唐末五代“十八姓从王”,宋代“政治中心南移”等3次中原人与闽越人的大融合,福州经济、文化日益发展,城池不断扩大。晋代修“子城”,唐末五代连续筑“罗城”和“夹城”,宋朝拓“外城”,明初砌“府城”。这前后6城,奠定了福州城区“三山鼎立、两塔对峙”的传统格局。其次,福州从秦代设闽中郡,而后一直是福建的政治中心。自晋代起屡作郡城、州城,至元朝确立了省城的地位。特别是先后5度建过帝王都,其中古代有闽越国都,闽王王审知王都和宋末、明末的两次临时京都;1933年“福建事变”中,又定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国都。第三,福州从汉代起即有海外贸易。三国吴开始建立造船基地。唐朝,这里与泉州并成为国际贸易港。宋代为全国造船中心。明朝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累次在这里候风、补给、增员,然后扬帆远航。戚继光抗倭,在这里创下光辉业迹。近代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成为中国东南的重要港口
E. 简要介绍一位福州的传说人物故事
1.金鸡山
福州晋安区有座山,叫“金鸡山”。据记载开拓于秦代。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是,上八洞大仙李铁拐驾祥云东行,欲同吕纯宾等7位大仙过海。路经邹鲁之邦的福州东关城外的易俗里时,只见有一山冒出一股望气,铁拐子心觉有异,便坠下云头,登山跟踪寻找,只见山峰下面突出一块又长又大的岩石,形似“状元帽”,俗称“金鸡洞”。
他发现了山上有金鸡(雉鸡)成群在这块岩石附近飞翔,“金鸡三唱,天色黎明”。他情不自禁地拄着拐杖在山顶一块状若棋盘巨石上一跺,对周围的山川景色赞不绝口。留连良久,才驾起祥云飞向东海而去。到今,山上还留下李铁拐的脚印及其拐杖拄地的痕迹。这个优美的故事,就是“金鸡山”山名的起因啊!
2.塔头街
福州东门塔头街,原名“抖头街”,这个街名记载了明朝戚家军抗倭卫国的英雄事迹,直至清末民国初期,才改称为“塔头街”。
相传,明世宗嘉靖43年(1564年),倭寇不甘心宁德横屿之役的惨败,又纠合新倭1万多人来犯福州,爱国抗倭名将戚继光奉令赶来剿倭。有一天凌晨,倭寇突然进犯福州城,敌我两军在东关城外遭遇,展开浴血大搏斗。搏斗中,戚军中头队的举旗战士的头被倭寇砍了一刀,抖来抖去血花四溅,而这个战士依然一手高举着戚家军的大旗,向前冲锋;一手挥刀逢倭就砍,连杀了好多个,敌军望之胆战心惊。戚家军的战士在旗手的鼓舞下,奋起追击,杀得倭寇“尸横满城野,血染晋安河”。这次的胜利,为东郊卅六乡村群众争得了多年安宁。当战斗结束时,那个挂头冲锋的举旗战士,其“身”倒在街前,这一带故称抖头街,而其“头”横在另一条街,人谓横头街。
传说,这个举旗的战士,乃姓江,名叫依水,连江县人氏,渔民出身,其父母讨海为生,均遭倭寇杀害,家破人亡,逃生到福州城东门一家店铺当伙计。当戚家军进驻福州后,他毅然从军,担负举旗重任。为了纪念他和戚家军平倭功绩,当地父老把他献身的这条街,命名为“抖头街”,今称“塔头街”。又在晋安河畔,建起一座庙宇“三神殿”,主神乃民族英雄、爱国抗倭名将戚继光等,每逢春秋祭祀。
3.福州春卷
福州春卷,历史悠久,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相传宋朝年间,有一个书生名叫陈皓,年方十八,才貌出众。他有一个非常聪明、贤惠、漂亮的妻子,叫阿玉。两人你敬我爱,情投意合。
陈皓有志气,有抱负,读书专心致志,常常日以继夜,通宵达旦。贤惠的阿玉眼看着自己丈夫消瘦下去,心里好不难受。为了照顾陈皓,她总是伴随着他起五更,睡半夜,每餐给他送去香美可口的饭菜。但陈皓读书实在太专心了,经常总是忘记了吃,阿玉只好拿去热了一次又一次。阿玉想:老这样下去,丈夫的身体累垮了,怎么好啊!她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阿玉用米磨成粉,制成皮,包上肉和菜,加上佐料作为馅,然后用油一炸,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好啊!既能当饭,又能当莱,既省时间,吃起来也方便。陈皓从心里感激贤惠的妻子对自己的体贴关怀,从此他餐餐吃得香,吃得饱,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不久,陈皓进京赶考,一路上除了带去应试的用品外,携带的干粮,就是妻子特地给他制作的这种食品。
三场试毕,陈皓得中头名状元。红榜一出,他高兴得把自己带来的干粮送给考官先生品尝。先生一吃,赞不绝口,便问陈皓是从哪家名师的饭铺里买的。陈皓笑着告诉他,是自己的妻子做的。先生一听,诗兴大发,顿时写诗作文,一时纷纷传闻,并称这干粮为“春卷”。从此,福州春卷名声大振,后来竟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进贡的上等礼品。
4.关于祭灶的传说
传说之一
吉庇巷的由来:宋代,福州有个叫郑性之的落魄书生。祭灶时他没有可以祭供的东西,他就把人家砍掉的甘蔗尾捡回去作为供品。祭灶时,他写了一首诗:“一只乌骓一条鞭,送你灶王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就道文章不值钱。”后来此人当了高官,曾经欺负他的人在他衣锦还乡时,急忙躲避,三坊七巷中的“吉庇(急避)巷”由此得名。
传说之二
“阿凡提”劈棺材:明代,住在朱紫坊的郑堂被称为“福州的阿凡提”,传说在祭灶这天,曾被他戏弄的富人给他送了口棺材想让他晦气一下。没想到郑堂把棺材劈开,一块块地丢进火里烧掉,边烧边唱:“郑堂劈棺材,除死(意指一生)无大灾。”这句话一直流传到现在。
5.福州温泉的传说
传说一是: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龙王龙母看上了东南沿海这块宝地,下凡到今之福州,
F. 福州有哪些传说
1郑唐传
第十二回半夜贴联恶作剧谁知惹火自烧身
话说郑唐恢复秀才身分,乡里人对他褒贬不一,尤其是左右邻舍,像是眼中钉,恨不得尽快拿掉。郑家左邻是郭依银,右舍是高天天。此两家人一见郑唐回来就关门。各位看官,乡里邻舍的关系到了这等地步实是没趣。应说彼此都不晓得“金厝边,银乡里,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一个巴掌拍不响,好人要两人做啊!
光阴已挨到正德十三年(1518年)腊月,郑唐已年近不惑,两个儿子也将成人(闽中旧俗16岁成人)。郑准、郑济兄弟俩见父亲回来十分高兴。按理说这么大年纪的孩子已很懂事,可郑唐少管教,加上其母陈氏的纵容,故此还是不知他(幼稚,不懂事)。郑济吵着喊:“爹,快过年了,别人家都有橘,就我们家没。”郑准也吵着要这要那。郑唐心想,确实难为儿子了,过年了要几个橘都做不到,我还做什么父亲?想到这,从袖中摸出一个铜钱说:“拿去买一个橘。”郑准、郑济懵了,“爹,买一个橘做什么?”兄弟俩齐声喊道。郑唐说:“你们去买就是。”兄弟俩没法,只好去买橘。
橘买回来,郑唐拿着橘向门外扔去,还大声喊:“开门掷橘!”诸位,福州方言“橘”与“吉”、“掷”与“大”同音,乡里邻居听起来就成了“开门大吉”。快过年了,这吉利的话格外惹人喜欢。先是左邻右舍郭依银和高天天学着做,也都掷出一个橘喊道:“开门大吉!”紧接着远近乡里都学着做,朱紫坊家家户户门前就都有橘了。
天黑时,郑唐拿两个竹篮,对两个儿子说:“去,将他们门前的橘拣回来。”不一会,两个“孩溪”(小孩)掼()了满满两篮红彤彤的橘子回来,这时兄弟俩才明白父亲的用意。郑唐见橘已到手,双手将门关上,又大喊一声:“关门进橘!”乡里邻舍听此言,觉得又是一句吉利话,遂纷纷出门,想将橘拣回,也来个“进橘”,可所有的橘都不翼而飞,才知又上郑唐的当了。
各位看官,福州方言“进橘”和“真急”同音,郑唐此滑稽之举,真将乡里人惹急了。郭依银和高天天特别不愉快。“郑唐撩我们乡里,我们也要撩他一下。”郭依银说。高天天在郭依银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你看如何?”郭依银连声称赞:“高明,不愧姓高!”此妙计要写字,他们都不善笔墨,遂找对面邱元泉写。
腊月廿四祭灶夜,各家各户祭完灶公灶妈都关门安歇。郑唐一夜没睡好,他正苦于无法备足年货让妻小过个好年,故此鸡叫头遍就起床,想出去走走。猛回头一看,见大门上贴着一副白纸对联,左边写“拍黄病”(类似今之黄胆性肝炎),右边写“五帝搦”(搦即抓或捉)。郑唐看了心里一震,像是当头一棒,但他很快镇静下来。暗暗发誓:哪个“钱道”(不三不四的人)敢在“老婿”(老子)头上筑窝,老婿不叫你自作自受不姓郑!
此时陈氏也起床了,到门口一看,她虽然识字不多,但那6个字的意思是晓得的。“我三番五次对你说,不要在外面惹蜂叮头,你偏不听,害得我们母子在乡里难做人。”陈氏说着眼泪夺眶而出。郑唐安慰说:“不要难过,人生在世,难免有几个对头。兵来将挡,水到土掩。来者不还非礼也,你看我吧。”正说着,郑准、郑济也听到了,郑准骂道:“哪路野种,让我知道是谁与他没便宜!”说着去撕那两张白纸,郑唐忙拖住:“不要撕,我叫贴的人自己来撕。”说罢忙进屋拿出笔墨砚,提笔在白纸下端空白处各添上两字,一边添“对面”,成了“拍黄病对面”,一边添“隔壁”,成了“五帝搦隔壁”。添罢进屋暖了一(半斤)青红酒,坐在厅中独酌,还吟几句唐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各位看官,郑唐这人实在精明。他最能察言观色,谁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能看出你骨子里是什么货色。凭左右郭依银、高天天和对面邱元泉平时对他什么都看不顺眼,连日来交头接耳、鬼鬼祟祟的样子,料定这事是他们做的,故此一箭三雕,都打着了。
一早,郑唐门前白纸对联引得许多行人驻足,大家见上下字体不同,已猜到了八九成,而且来看的人越来越多,到了辰时,朱紫坊竟被塞得水泄不通。这可将对面和隔壁三家害苦了,郭、高、邱三人急得像热锅中的蚂蚁。这叫做掏(拿)杖打自头,惹火自烧身,彼此乞食骂猴,猴骂乞食,尤其是邱元泉这“平直”(老实人)后悔不该写字。最后三人商量决定,由郭依银出面去和这件事。
郭依银来到郑唐厅中,脸上像“熟犬头”(似笑非笑)一样:“郑……郑秀才,乡里开门相见,门口这字不知哪个野种贴的,年关岁末不太好看,可否……”郭依银结结巴巴,半天才说明来意。“字要分两截讲,上面6字是野种写的,下面4字是我写的,为了与对面和隔壁亲热,很好嘛,这用不得可否呀。”郑唐说着仍酌着青红酒,郭依银知道不将底数托出是不行了,故此又说:“郑秀才,我们对面、隔壁为你送年,糖一甑、柄(猪蹄)一只、索面5斤、鸡角(公鸡)一头、大草鱼一双,等下就送来。”郑唐听了暗暗好笑,心想:这差不多是女儿送年的礼节,想不到我郑唐不生女儿也有柄吃。人道话不可讲死,事不要做绝,既然惹事者自搬楼梯了就让人家下来吧,于是点头答应。三家各出一份年货,将白纸对联撕下,还将郑家的门板洗刷干净。
郑唐不花分毫过了个丰盛的年,但他的心情仍不很舒畅;虽然恢复了秀才名分,对钱宁之流仍耿耿于怀,总想伺机再撩他一下。
2女神陈靖姑
陈靖姑是福建的一位民间女神,与海上保护神天后妈祖林默娘齐名。民间对其信仰从福州、闽江流域扩展到闽东、闽北、台湾并流传海外,其庙宇遍布各地,历千年而不衰,从民间传说到小说、戏剧、评话、地方志,形成了民间文化,今天仍有研究价值。
陈靖姑不是神话人物,确有其人。《闽都别记》、《福州府志》、《闽侯乡土志》等和古田、罗源、长乐、闽侯等县志都有记载。
陈靖姑是闽侯藤山下渡人(现属福州市仓山区)。出生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正月十五日,其父陈昌,母葛氏,陈昌偕妻弟葛如川,设馆教书。陈靖姑自幼聪慧,信奉观音大士,朝夕参拜,三岁能念观世音经咒,七岁就读家馆,与古田刘杞莲同学,亲如兄妹,并由双方父母议定婚约,陈靖姑十四岁时,为避婚事,入“闾山大法院”学道,由许真君传授闾山正法,因不想出嫁,拒学护胎救产法。许真人叮嘱其二十四岁不能动法器,因不遵师嘱,脱胎祈雨而仙逝。
陈靖姑由人变成神,由于她降妖灭怪,祈雨救灾,护胎救产,保护妇幼,造福人民,才深受人民爱戴,信奉为神,这是一种信仰、文化。关于她的传说至今仍被传诵:
传说古田临水洞内白蛇精,与长坑鬼勾结,将山洞变为华屋,蛇精变为美女,诱青年入洞加以杀害。适刘杞莲会文回家,路过此地,被骗入洞,逼婚不从,被绑到吊梁上。欲加害时,陈靖姑赶到,破洞救夫,在双方家长要求下,念与杞莲数载同窗,遂改变初衷,在古田与刘杞莲成婚,后将临水洞改为临水宫。
白蛇精逃往福州皇宫,变为陈金凤皇后,真皇后被长坑鬼关在长坑山洞,白蛇精在宫内残害三十六位宫娥,又迷惑闽王王延钧,欲取陈靖姑之心以治病。靖姑将计就计,入宫除妖,将白蛇精斩为三段,分别埋在开元寺铁佛古井内、井楼门七星井内与龙潭角龙潭中。并破长坑洞府,救回陈皇后,救活三十六位宫娥。闽王感德,敕封慈济临水陈夫人,下令修建临水宫。
陈靖姑还用闾山正法破袁广智茅山邪法,灭蝴蝶精,平定叛乱,避免屠城之祸,挽救将士百姓。闽王王璘甚为感德,复封陈靖姑为崇福临水陈夫人。
陈靖姑在除妖灭怪过程中,对顽固不化、残害人民者,如白蛇精、蝴蝶精、长坑鬼则坚决消灭之,而对愿意改邪归正者,如丹霞石猴等,则收归正果,协助除妖。
陈靖姑二十四岁时,福州大旱,若不下雨,将颗粒无收。闽王令陈守元等道士设坛祈雨,因法力不够,越祈越晴,闽王发怒,责令五日内再祈无雨,则用柴塔烧死诸道士。陈守元无法,只好恳请陈靖姑祈雨。陈靖姑当时怀孕,脱胎祈雨,自身十分危险。为了兄长守元及诸道士,更是为了广大灾民,毅然答应施法祈雨致遭产厄。
相传陈靖姑死后英灵回至闾山,深悔当年不学护胎救产之法,许真人于是又教其护胎救产之法,故成为民间儿童妇女之保护神。
3贻顺哥烛蒂
船工陈春生代父友德离家远航,中途覆舟,误传死讯。福州市三保有个小商人马贻顺,以经营丝线店为生,吝啬成性,中年未娶。他早慕春生妻林春香貌美,又闻知她善持家计,能写会算。更加赏识,春香新寡。贻顺乘她家中困难之时,暗中以高利贷谋娶。友德竟误认贻顺有恩于已,反逼春香改嫁马家。 婚夜,春香与贻顺约三桩事,其中一事:如前夫生还,仍回陈家,贻顺不得刁难。否则,宁死不嫁。贻顺深怕人财两空,故予允诺。春生覆舟遇救,十年后回到福州,路过丝线店,巧遇春香,得悉改嫁原由,深感春香孝道,愿出重金让贻顺另娶,接回春香。贻顺不肯履约,控于海防分府王绍兰。春生请求按原约判断,贻顺否认有约在先。春香坚持“前夫有情,后夫有义”,难以自决。王绍兰深感难判,白恭人为夫出谋,让春香假死,公堂上考验陈春生与马贻顺,谁愿领“尸”回去者,领回春香;不愿领者,另赏红包。陈春生重情,情愿领“尸”;马贻顺贪财,愿受红包。最终春生夫妻重聚,马贻顺重财失妻,最后仅得一截烛蒂(蜡烛头)。马贻顺的形象类似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形象。《贻顺哥烛蒂》也被称为中国的《吝啬鬼》。
开闽王拜剑定乾坤 皇后宰相陈金凤 吴瑶琴金蝉脱壳 缺哥望小姐 荔枝换绛桃 方广岩蛇娘恋书生 蛇郎哥破镜重圆 水蛙精水遁招灾 柳七娘与罗星塔 叶向高救灾 市井传说 王成龙别气 李登官卖(女么) 尚书庙躲债 情殉双抛桥 桐油煮粉干 林则徐少小应对 马铎一日君 此地能补天 乡人乐道孝义巷 葛秀才巧对相思联 曹学俭与徐五 思儿亭与惨恻桥 郑性之的传说 螺洲与螺女江 乌龙江的由来 一字救万民 鳝溪与白马王 桂香街和梅仙街的传说 塔头街的传说 韩克忠与与韩月娘 泰山爷娶亲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酒神吴颜爷 下渡尾迎神 陈修园和狗皮膏药 皇帝要吃公鸡蛋 黄瓜井里孝顺鱼 林汝光度鸡度鸡口 乾隆帝田黄石祭天 日溪皇帝洞哑巴登基 王法助断旨造桥 许悠罚添油 朱元璋夜宿芙蓉洞
G. 福州的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1、节俗
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拗九节”却渐渐被“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
2、食俗
福州菜是闽菜的代表,闽菜有“福州菜香飘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致,刀工严密谨慎;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著名汤品如历史悠久的佛跳墙,有“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
福州五大代表菜是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五碗代表是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肉燕。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面筋、豆腐皮、豆腐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为原料。名素菜有“南海金莲”、“半月沉江”、“石鼓三鲜”、“涌泉三丝”等30多种。
3、婚俗
福州结婚习俗分为订婚仪式、男方下聘礼、女方回礼、女方置办嫁妆、接亲、吃太平面、铺床、见长辈、酒店设酒宴、回门。“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4、传统技艺
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民国十三年(1924年),郑振铎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
H. 田螺姑娘的结局
后来,历经千辛万苦的田螺来到了神灵的面前,它祈求,愿用所有的来生换取与恩人相守相望的缘分,尽管他们的相遇是在遥远的未来。神答应了。
水中的岁月并不安宁,大雨冲刷,干涸龟裂。小田螺一次次迁徙。它保存了一个完整的生命,静待日月,静待真情。缤纷的花朵点亮了原野,依旧是一个无比炎热的午后,他踏着阳光树影而来,掬一捧清冽的溪水送入口中,他终于看见水里的田螺。他把它带回去,放在水缸里。
当他发现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原来是一只田螺时无比惊讶,她羞涩地倾诉着自己的爱恋,眼里闪着幸福的泪花。这对于田螺姑娘来说太不容易了,一万年方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终于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
比喻人勤劳善良
13
相关问题
寻找田螺姑娘的事迹
农民和他们伙伴为救田螺姑娘去蚂蝗精的洞中却被蚂蝗精打败,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用盐撒在蚂蝗精身上,蚂蝗精最怕就是盐了,终于痛苦的死去。 幸福的结局 田螺姑娘和农民过...
2014-07-09
田螺姑娘是哪国的神话
韩国人不要脸啊,看咱中国好文化,好故事,教育深刻,就搬到他们头上,贬的统统丢到别处去,把自己搞得好像光辉的救世主一样,《牛郎织女》、《精卫填海》、甚至连龙的传人都...
2013-11-02
田螺姑娘民间故事
田螺姑娘的故事
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故事
田螺姑娘的传说
田螺姑娘的寓意
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中国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主要写了什么
农民和他们伙伴为救田螺姑娘去蚂蝗精的洞中却被蚂蝗精打败,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用盐撒在蚂蝗精身上,蚂蝗精最怕就是盐了,终于痛苦的死去。 幸福的结局 田螺姑娘和农民...
2014-04-09
田螺姑娘主要写了什么
田螺姑娘于假扮算命先瞎眼婆婆骗田螺壳田螺壳田螺姑娘蚂蝗精收洞内农民伙伴救田螺姑娘蚂蝗精洞却蚂蝗精打败想办用盐撒蚂蝗精身蚂蝗精怕盐终于痛苦死 幸福结局 田螺...
2014-08-17
田螺姑娘的寓意
因而,在这篇小说里,我没有读到田螺怎样变成田螺姑娘的过程,也没读到田螺姑娘与小伙子相亲相爱的场面,更没读到那个传说原有的一丝丝的寓意,田螺姑娘的结局在他那里显得...
2013-04-24
蛇的传说故事
蛇仙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
白蛇传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田螺姑娘
民间故事公狐狸精
<田螺姑娘>是民间故事还是神话故事?
按大纲来说属于民间故事,但是也有人认为是神话,不过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怀着美好的心愿以丰富的想像力所创作的,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应该属于民间
2013-02-23
谁有言情小说 高干文 结局好d 类似《八点半》 《田螺姑娘》这...
已发
2013-04-07
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等你来答
e4d6e0是什么颜色
22分钟前
有谁知道XDG品牌是做什么的
昨天
急急急!地磅传感器配接线盒传感器坏了一个购买需要知道灵敏度吗?
2019.12.02
通常来说,船舶到达泊位码头的时间是随机的,码头为每条船舶提供装卸服务的时间长度也是随机的。
2019.12.01
今日热点
“招财旺运”的绿植!被称作“辟邪大王”!多子多福寓意好
20小时前
老婆装修的房子,一个客厅简洁大气,门槛都要被邻居踏破了!
16小时前
M777榴弹炮印度来了个炸膛记?国产炮弹威力惊人
22小时前
滨湖保利和光尘樾七大户型图曝光,预计2月份首开
22小时前
街拍:美女腰上的腰带是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处
1天前
奇瑞和吉利发动机谁更好?下面是修车师傅的分析,不愧为老司机
18小时前
且于通幅之留空白处,尤当审慎
17小时前
“不担心”就业的大学专业,毕业不愁找工作,待遇好,前景好
20小时前
奇瑞增资扩股项目落槌赋能“奇瑞2025战略”
22小时前
潘石屹花1500万美金让儿子上哈佛,美国国籍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17小时前
被网友恶搞的海贼王,青雉骑车掉水,山治、索隆、路飞画风突变!
17小时前
欧洲第1个对我国免签的国家,中文随处可见,一天花费不到200元
1天前
破案!辽篮客场不敌浙江,郭士强被推到风口浪尖,郭艾伦忍不住了
1天前
67岁农民大爷100多年三辈老手艺快要失传了,曾一集卖1千元
1天前
女人这三个方面越突出,代表生育能力越强,即使只占一个也很幸运
1天前
糖尿病的“元凶”终于找到了,吃糖多不算啥,排首位的常被人忽视
18小时前
为何从来没人敢动雍正的泰陵?看完才明白,这是盗墓界公认的规矩
1天前
为什么女人没有对你“动情”?只因你没有用3种方式称呼她
7小时前
透过鱼鳞斑的晚霞和云,拍摄早冬的桂林
16小时前
单枪匹马你别怕,一腔孤勇又如何,这一路,你可以哭,但不能怂
14小时前
问答首页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