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不同老师相同模样
A. 金庸和古龙两位武侠大师各有什么特点
一、两位大师武侠小说的总体风格不同,金庸气象沉雄,莽莽苍苍,法度谨然;古龙却剔脱空灵,飘逸脱俗,常如天外陨石,流星破空,不知其所来。
二、二人的写作背景相差甚大,金庸多数作品的人物系列及故事构型多置于广阔的历史大背景下,使情节发展有纵深感,产生一种波澜壮阔的效果,比如郭靖处在宋蒙之争的历史背景之下,故事发生地有襄阳等真实的地点。古龙则与金庸不同,他的故事及人物绝少有具体的限制,古龙的创造的是人生孤岛上的独立王国,既无繁复的历史背景,也无实在地域的依托。
三、二人塑造的人物风格不同,金庸的萧峰、张无忌等人,都是悲天悯人的“大侠”,有家国情怀、可以为了大局,牺牲自己。而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傅红雪、小鱼儿,以及楚留香、陆小凤等,无不或厚或淡地带有浪子色彩。他们孤傲不群,感情深沉,无畏而自负,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三、写作语言风格迥然不同,金庸的语言传统文化浓厚,从人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周芷若,名字来历可以从《离骚》里找到渊源,而古龙语言犀利、干脆,如铁画银钩,毫不拖泥带水,比如,“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他打破了以往武侠以段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按古龙自己的说法:“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
四、二人的写作技巧不同,金庸是将传统文化,比如围棋、酒、诗词等文化融入到叙事中,让人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
五、二人对“武功”的描写不同,金庸的人物,多是历经磨难,逐渐成长起来的,比如郭靖,多少老师,被他的智商气得哭笑不得,而古龙的人物,武功是突出间长足发展的,比如李寻欢的飞刀。
六、二人的小说有很大不同,但是如果仔细回味,二人的写作精神是一致的,比如金庸小说里有很多佛教人物,但是这些人物,有充足的儒家的出世思想和精神,而古龙小说里的人物,“虽万千人吾往矣”,同样也是儒家的出世思想和精神。可能这也是读者喜欢二人小说的原因,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儒家文化的根基。
B. 找本武侠小说主角有两个师傅一个用剑一个用刀 好像有点YY其中一个女主角是什么凤凰书院的
天剑绝刀
C. 找一本武侠小说,他师父是一个采花贼,但在一半的时候他变成好人了,类似的武侠小说...
李逍遥的吧 好像是江山如此??多?娇
D. 新派武侠作家中,有没有谁的文学造诣比金庸更好的呢
金庸老师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老师洋洋洒洒的给我们留下了15部作品,金庸老师的小说非常受欢迎,有人曾说过,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先生的作品,我国的新派武侠小说作者有很多,小编个人感觉还没有哪位作者的文学造诣能超过金庸老师,和金庸老师同时期的古龙老师,后期的孙晓老师两人是最接近金庸老师的作者。
小编个人认为金庸老师才华横溢,其文学造诣在武侠小说界无人能出其左右,唯有古龙和孙晓老师猛与之媲美。
E. 高分!!!像《神雕侠侣》一样的师徒恋小说,要古代的
我来介绍几本
流光 作者:风靡
他有养育之恩的她,
居然不是他想象中的恩人,
反而在相见之初,对他已经动了杀机,
上苍究竟开了怎样的玩笑?
他终于明白自己是天命所归的帝王星,
日后可以夺得帝位,掌控天下。
也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
从劫难中救他留他,
并带他隐居避世只是为了改变他的命运。
江山与她,孰轻孰重?
他笑!江山与他何干?
没有她,他万念俱灰,生无牵
<忆风舞,情一诺> 还在连载中,VIP文
七岁那年,他救了她,教她习武,从此,她称他为师,如影随形。
十七岁那年,他救了她,授她武功,从此,护她如宝,不离不弃。
静谧的夜里,他轻搂着她,轻轻的覆住她的唇,流泻出无尽的轻怜蜜爱,那声呢哝的“丫头”她至今都忘不掉,那时,她还是个被他呵护着未经世事的小女孩。
时光荏苒,当风住尘香花已尽……
她已不是那个窝在他怀里贪恋温暖的单纯的她,他也已经不是那个会宠溺的摸着她的发唤她“丫头”的他......
他们以后的路,会怎样……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寇,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娶师为夫
那一年,他为心爱的她摘下面具,
那一年,他亦为她亮出容颜,
那一年,她则望倾慕已久的他,轻解罗衫,露出肩膀明艳的梅花印记,却不曾想他居然离她而去。
当年叱咤风云的花谷门四公子,为一女子消弭于江湖。
我,从出生时就被疾病缠身,纵使大脑清醒,身体却始终被控制,梦中出现的男子挥抹不去,直到那位大师说:“这本不是你的世界,是时候回去了。”
穿越,我是丞相府丫鬟李清婉!
大师伯:“真是个调皮的小丫头!”
二师伯:“我会把武功都教你,到时候可别让我失望!”
师父慢慢回身,明澈的眸子锁住我:“我不能容许自己再犯错,你能明白么?”
小师叔:“你把师叔放在什么位置?!!”
笠辰:“如果不是你,我是断然不会从皇宫逃出来的,这份恩情,我一定会报答!”
白袭远:“呵!你这个女人!一直都在骗朕对不对?为何当我问你爱不爱我时,你不说话?因为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朕,从没有!!”
面对师父隐忍的爱,小师叔直率的爱,笠辰默默的爱,白袭远霸道的爱,我该如何抉择?
虚无的世界,我注定会孤独一人么?
坚强的自己终于说出:“呵呵,我会努力变强,强到不再需要照顾的那一天!”
可我,能做到么?
道骨:(连载中)
刘卓本是一个普通人,穿越之后凭着记忆中上百首唐诗,当了数年风流才子已心满意足。不成想一次外出访友,竟意外得了一柄怪异的仙剑!紧接着神奇的法宝接踵而至,更天赐一个冷艳绝伦的仙子师父。从此开始了他精彩而彪悍的修真之旅。
以上这些我觉得都挺符合的。现在男师傅比较多,女师傅不好找啊
F. 师出同门是指同一个老师吗,不是同一个老师但是同一个门派能叫师出同
综述:师出同门的意思就是同一个门派出来的意思,不一定是出自一个老师,甚至不一定辈份相同。
武术拳种和派别的合称。门派来源多样,门派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称之为武林门派,较出名的有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丐帮,峨嵋派。
少林派
武林第一门派,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武侠小说中都被视为中华武学的泰斗。少林寺僧众习武源远流长。早在北魏年间少林建寺初期,即有武装僧众保卫寺庙财产。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混战,割据洛阳的王世充与占据关中的李世民在嵩山一带厮杀。
少林寺洞察时局,决定站在李世民一边。寺僧率众以拒伪师,帮了一代英主的大忙。李家天下坐稳后,少林寺“屡被恩宠”,还被特准建立武装僧兵。从此,少林寺形成育经拜佛与练武并重的传统。
G. 三大宗师的14幅武侠小说分别是什么
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金庸、梁羽生、古龙
金庸(1924- ),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
唐朝:(共4部)《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其中《大》《龙》《慧》三部为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其中《武》《狂》有冲突,《狂》《鸣》联系紧密,《翰》《风》联系紧密,宋朝年代与情节混乱。
明朝:(共8部)1)《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按: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2)《武当一剑》【按: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3)正宗天山系列: (计14部)《白发魔女传》 (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1)天山系列:《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2)《剑网尘丝》——《幻剑灵旗》【按: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3)《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按: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第一部:《苍穹神剑》(1959-1960)。
一、武侠经典系列1.流星蝴蝶剑 2.武林外史3.名剑风流4.绝代双骄
二、小李飞刀系列1.多情剑客无情剑2.边城浪子3.天涯明月刀4.九月鹰飞5.飞刀又见飞刀
三、楚留香传奇系列 1.血海飘香2.大沙漠3.画眉鸟
四、楚留香新传系列1.鬼恋侠情2.蝙蝠传奇3.桃花传奇4.新月传奇5.午夜兰花
五、陆小凤传奇系列1.陆小凤传奇2.绣花大盗3.决战前后 4.银钩赌坊
5.幽灵山庄6.凤舞九天7.剑神一笑
六、萧十一郎系列1.萧十一郎2.火并萧十一郎
七、七种武器系列1.长生剑2.孔雀翎3.碧玉刀4.霸王枪5.多情环6.离别钩 7.拳头
八、中期名作系列1.大旗英雄传2.浣花洗剑录3.情人箭4.湘妃剑5.孤星传
九、早期名作系列1.彩环曲2.护花铃3.失魂引4.游侠录5.剑客行6.苍穹神剑7.月异星邪 8.残金缺玉 9.飘香剑雨10.剑毒梅香
十、江湖人系列1.三少爷的剑2.白玉老虎3.剑.花.烟雨江南4.大地飞鹰5.英雄无泪
十一、另类侠情系列1.欢乐英雄2.风铃中的刀声3.碧血洗银枪4.大人物5.七星龙王6.猎鹰7.赌局 8.愤怒的小马 9.绝不低头10.圆月弯刀11.血鹦鹉
【古龙小说·诗集】
江南烟雨春光好,把酒疏狂畅寻欢
月异苍穹湘妃引,护花失魂缺玉环
一曲神来留香久,铁血铮骨大旗翩
风云惊现英雄处,欢乐剑来凤凰天
流星蝴蝶七杀手,天涯明月不低头
长生碧玉多情箭,离别霸王志难酬
九月边城鹰展翅,碧血银枪暮天幽
弯刀无泪风铃怒,狂华但舞七星留
孔雀舟上绣鹦鹉,大沙漠里斗蝙蝠
情人午夜殇血海,侠客今朝轻史录
拳震鼎玄真赌局,盗猎孤梅风情赋
兰桃飘香画眉鸟,京城决战传奇书
武林名士推三少,绝代风流看双骄
十一郎前雕玉虎,大人物上啸归潮
古道尘风才思远,龙行天下情更高
回头不见浪子笑,长忆先生泪如刀
H. 主角姓罗,老师是个双头怪人的武侠小说
上官鼎的《金童倩女》,后接续集《剑底飞狐》。主角“罗天赐”,师父为“戚左、戚右”。《金童倩女》在网上找得到,但是《剑底飞狐》就难了。
I. 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武侠小说名家的写作风格
==以作品内容而论
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就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
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情、经历有关。
==小说情节
谈到小说情节,古龙武侠小说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
梁羽生武侠小说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武侠小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主干巍峨,枝叶繁茂,宏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
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服。
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小说武功的描写
至于小说武功的描写,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
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 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
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
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 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精神,即叶飞老师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的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界——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手的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功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已成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对面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一击之下,毁灭敌手。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小说的语言技巧
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
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
古龙小说的语言句式短,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
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的绝顶人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离藻,笑傲“江湖”,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