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小说对文学的发展
A. 网络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利与弊
一、网络发展对文学的利:
1、网络搭建了文学传播新的平台。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介质,以其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无疑对文学的发展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正是基于此,才产生了不少网络写手和网络小说。
2、网络实现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网络以自身的固有特点,使不少文学作品受人青睐,名著经典也可随时阅读,还通过点击率,获得价值的肯定,也还能产生一定的物质利益。
网络发展对文学的弊:
1、网络降低了文学准入门槛。网络以非常低廉的成本,非常高的传播速度使得各类作品充斥网络,鱼龙混杂,其中不少涉嫌淫秽、暴力、迷信,降低了文学作品的准入门槛,使得网络平台本身不好监管,读者和各类社会关系也深受其害。
B. 网络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对文学交流的帮助等方面来谈,正方比较简单,我写一下反方的,反方难一点,给你3点。因为网络的零起点,使得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无病呻吟的作品,而这泥沙俱下的局面,必然会影响到文学的纯洁性,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品味和阅读兴趣,对于文学的繁荣起到牵制的作用。由于网络的发展产生的便利,写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少象传统的纸质媒体时代那样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是追求创作的高效率和自由发挥,对待写作的态度不如以前严谨,甚至于充斥着很多的网络语言,这也会淡化文学的光芒。由于网络的发展,创作者的版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随随便便的转载甚至于肢解原著,对创作者的劳动没有起码的尊重,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创作者的积极性,使文学创作的动力大打折扣。
C. 网络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看到你的题目,我想到了我们的考试题有篇文章:
《网络写作与国家文化战略》
马季
目前,中国网民接近4亿人口,在线阅读人群和宽带拥有量均占世界第一位。2004年博客出现之后,网络写作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在网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无法确切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的人数已突破百万,约5000万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值得重视的是,民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其广泛性超越上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这一现象说明,网络写作的影响力已经由文学而进入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毫无疑问,调整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正摆在我们面前。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文化格局悄悄发生了变化,各具特色的东亚三国崭露头角,日本动漫产业全球领先,韩国电脑游戏迅速崛起,中国以举世无双的网络文学震惊世人。但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都及时抓住了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尤其是日本,2003年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日本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开展“漫画外交”,不仅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大帮助。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象。
当然,网络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的发展尚未进入产业化的高峰时期,也正因此,需要我们对它的未来做一个远景规划。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那么,网络写作到底在哪些方面体现出这一全民文化新姿态的呢?
互联网在传统的文学艺术与真实的世界之间构建起一个仿真的世界,它既大大地满足了人们企图通过想象扩展自己现实世界的欲望,又以其比传统传媒艺术更加可感的特性,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梦想成真”的意愿。这无疑是时代特征的最新体现。而网络小说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历史架空类、玄幻科幻类、都市青春类、官场职场类、游戏竞技类、灵异惊悚类、新军事类和新武侠类等。事实上,网络类型小说作为一股新的文学力量,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以“转换表达方式”推动文学表现形式创新机制的产生,进而丰富当代中国文学谱系。
由于网络写作者的身份千差万别,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多样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写作与以往的体制外写作,在书写方式和人群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依靠网络写作生存的网络职业写作者队伍已经超过了各地作协的专业作家队伍。网络写作的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写作者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不菲的收入,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时代进步的结果。百万业余写作者不断耕耘、相互切磋,在传播文化和推进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网络写作实现了文学的多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逐渐退出了文学的中心舞台,对于一个诗歌大国来讲,这或多或少让人惋惜和感叹。然而,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写作,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差距最大,作者数量最多,网络上每年产生大约20万首诗歌作品,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1万家,每年的出版物有近百种。在国学热的推动下,网络古体诗词写作也出现全新局面,其发展态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
网络作品目前已经成为新兴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来看,网络文学在线阅读的收费模式已经初步建成,作品的影视、舞台剧改编和游戏改编方兴未艾。由于网络文学的版权维护未能有效解决,流失比较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有序发展,具有百亿规模的行业目前每年只能产生1亿5千万,可见其潜能巨大。
满意请采纳,如有不明可以追问。
D.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网络文学偏向轻阅读,是人们碎片化时间阅读的消遣,注重对热点事件的解剖,发泄读者情绪,时效性较短,但传播力度非常惊人。
传统文学是严肃的,而且更注重文学性,两者存在根本的区别,无所谓谁好谁好,我们应该抱着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传统文学开始逐渐被人遗忘,但传统文学依然是文化之根本。
要写好网络文学,我们必须反复咀嚼传统文学,学习名师著作的笔法之妙,取长补短,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所以两者是应该共存的,并且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E. 网络对文学发展利大于弊二辩陈词
第一,对文学创造者来说,网络不仅使他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查阅资料、寄送文稿、与编辑读者沟通交流,更给他们提供了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作品发表平台和评论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太过于稚嫩,但即使稚嫩如《小学生作文选》,不也曾是多少大文学家们的成长摇篮吗?为文学的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吗?
第二,对文学作品来说,网络的自由性和兼容性使其从高高在上逐渐回归民间,平民化、大众化、人性化趋势明显。不过,它的这些特点也带来了垃圾文学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但这不更说明网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吗?
第三,对文学传播渠道来说,网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超链接、多媒体等带来的渠道的多样化,即时通讯、快速传播带来的传播快捷化,超越地域限制带来的影响广泛化,电子传输带来的价格低廉化,可谓是多快好省。
第四,对文学受众来说,即能足不出户 阅读到海量信息,亦可迅速从中摘选出有用的,还可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感想,或者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作者,甚至加入到创作的行列中去。
第五,对文学传播效果来说,从最初的BBS到现在的博客,从断断续续不成篇章到挥洒自如自成体系,我们已惊奇地发现网络在朝着更适应文学创作规律地方向发展,其传播效果日渐彰显。
F. 辩论题“网络文字对文学发展的利与弊”有哪些要点
第一,对方辩友可能会无视发展二字,把今天的辩题变成“网络对文学的影响”,而举出大量的极具感染力的例子,告诉我们现在网络的问题是如何如何的严重。
第二,就算对方辩友谈到网络的发展,可能也会把它解释为单纯的技术型的发展,而忽略发展中更为重要的制度和规范的完善。
第三,把因为过分商业化给人所带来的浮躁、媚俗以及浅薄等现象归咎于网络的发展。
第四,把网络文学的通俗故意曲解为庸俗、低俗甚至恶俗。对方辩友还可能脱离人类在文学中的能动作用,告诉我们非网络文学追求真善美,而网络文学追求假恶丑。
反方猜测正方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凡事皆有利弊,而今天正方势必大谈网络发展之利,我猜测正方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立论:
第一,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而网络的发展必将是个不断扩大,更加迅速的过程。
第二,对方基于语言文字是文学的基础,从而推导出语言文字的丰富必定是文学的进步,而网络发展让人们的耳边充斥着大量的新鲜词语,这些网络用语为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正方可能会片面的强调,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的机会,平民化的网络似乎为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G. 网络小说是否有力于中国文学的进步
虽然。。。网络小说大部分的质量还是很差的。
但是,记住,有那么一小部分仍然致于文坛的进步。有这一小部分就够了。
网络小说的成就其实相当高的。
创立新体系,玄幻,网游。当然,估计玄幻无法入传统文学的殿堂。。。。。当前的玄幻小说水平。。。。。实在是无法恭维。网游类。。。有所好转。。。
开发出新题材:重生、变身、异能、穿越、架空……最重要是。。。网络时代的小说作品打上了YY的烙印。
风格一改传统的严肃,更加放松,更加平和的与读者进行实时交流,在创作中听取读者的有用意见……
H. 网络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这种快速发展,自然会对传统文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大的影响是让传统文学作家意识到了网络是文学作品传播的新平台,它的影响力巨大,对它的漠视会影响到自己作品在读者中的传播广度。
所以很多传统文学作家开始重视对网络传播平台的利用,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交给网络公司制作成网络电子版在网上供读者点击阅读,或是交给他们制作成音频、视频节目在网络上播放。应该说,传统文学作品被大量地上传到网上供读者阅读,是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力催生出来的。
网络文学的题材指向特别丰富。用穿越之法再现过往的历史,用玄幻手段展示对未来的希望,用造物主一样的视角俯视当下的生活,用妖一样的本领进入鬼魅的活动空间,用仙一样的能力展现神灵世界,这些会或多或少地提醒传统文学作家,还有太多的题材领域传统文学没有抵达,而那些地方是可能写出好作品的。这种提醒对于传统文学的发展应该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