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云南的叫什么
『壹』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大理段氏真的存在吗
大理段氏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并且更理人感到意外的是,大理国竟然在历史上存在了约300年左右。在公元937年某一个平凡的一天,段氏先祖段思平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并且获得了神的启示(开个玩笑,烘托一下气氛) ,他向当地的三十七蛮部借兵,一举打败了当时大义宁国,然后再根据仅有的地理和文化常常识,把首都建在了大理,成为了大理国的首席执行官。这位大理国第一位皇帝确实有勇有谋,但不是所有的大理国黄帝都像他一样优秀。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喜爱战争,也不是所有的小国最后都能在战争中笑到最后,在古代所有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繁荣都掌握在少数精英统治者手里,所以大理国选择作为附属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谁不想过着安宁和衣食富足的生活。
『贰』 金庸写的几部小说及其大概内容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鹿鼎记》 此书是金庸小说的封笔之作,也是武侠小说中的“四不象”作品。它超出了江湖恩怨、武林夺宝的旧模式,通过壮阔的画面与多彩的人物个性,运用调侃的语言,去表现中国“国民的悲剧”与“文化悲剧”,并将韦小宝的机智、油滑以及无赖的本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荡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等地的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伦的对白及逆向思考的事件,多读几遍搞不好可以“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呢!韦小宝笑称自己“不学无术却处处有术”,却靠着这不学之术在太监、钦命大臣、帮会堂主、和尚、甚至七个美女的共同老公这些职务上胜任愉快。这样的人挑战了真实的人性,证明武功和权利不是这世上唯一可取之道,并大大推翻前面几部那样摧心裂肺的爱情观念,来了个七美大团圆,人人都有奖! 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紧密结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的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其实,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这是金先生最后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 《笑傲江湖》 本书成功的塑造了武林中最出众而最平凡、最诚实而又最聪明的大英雄——令狐冲。他武功不是最高、外貌不是最俊、气度不是最高贵、智谋不是最出众,但他却超越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又不为道教的清规戒律所束缚,于是,他在自由自在中体现了武学的最高境界。 令狐冲是一个很可爱的人物,他虽然和采花贼、魔教中人做朋友,嗜酒懒惰我行我素,但是他依着自己的天性行事,不理别人的想法、议论,为自己而活。他的气质飞扬佻达,但情感真挚热烈、豪迈任性,是君子眼中的邪徒,却又是邪徒眼中的真君子,生性活泼,却又意志坚定。他对小师妹岳灵珊情真爱挚,但因误会而让师妹被林平之那个伪君子抢走,可不改潇洒本性的他却赢得恒山派小尼姑对他的信任、五毒教蓝凤凰的倾心及魔教公主任盈盈对他的爱,虽然身处险境,却还是处之泰然。 书中的人物刻划出中国人最丑陋真实的嘴脸,如一路假装的伪君子岳不群、自私自大的任我行及害人反害已的东方不败等人,还有形形色色、表里不一的武林人物。他们不仅各自有正面的冲突斗争,更有私底下的矛盾纠葛,首先为辟邪剑谱勾心斗角,又为葵花宝典争权夺利,谁都想一统江湖、千秋万载,但又没有广阔的胸襟。 令狐冲在被关思过时习得荡气回肠的独孤九剑,在江湖飘泊时得到《笑傲江湖》曲谱,这两样是与他最相配的东西了。书中将各人的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除了上述可怕的野心人士挥刀自宫,冷面奸诈的性格,也有很滑稽胡闹的桃谷六仙,更有为知己而死的魔教长老曲洋及正派人士刘正风,还有目前最流行的话题:同性恋的存在。此外,梅庄四友的黄钟公、黑白子、丹青生、秃笔翁几位古代艺术家也很有看头。 正未必正,邪亦非邪,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而已。本书没有任何历史背景,金庸先生以完全的创作才华,水落石出的道出一连串曲折的奸谋,并很适时适地的掀开了伪君子的真面目。有时候,觉得真小人还比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来得不可怕! 《书剑恩仇录》 此书为金庸武侠小说之处女作。通过描写书与剑的冲突,江山与江湖的对抗,史实与艺术的结合,武学与奇情的交融,显出金庸的出手不凡。其语言之生动流畅、人物群像之多姿多采,都超出了一般旧派武侠小说的水准。要认识新派武侠小说的本来面目,此书不可不读。 这本书中最令人扼腕浩叹的就是“爱”,就是香香公主为了陈家洛而自我牺牲,以及霍青桐为了成全他人而伤了自己的勇气。还有金笛书生余鱼同对骆冰的那段痴傻单恋,以至后来毁容亦无悔。之中的千回百折,让人觉得爱情实在是一种残酷至极的甜蜜。 另外,乾隆的身世之谜也是书中的一段争辩不已的悬案。所谓的“换太子”悬案在野史中的历历描绘,与乾隆皇帝喜着汉装等等记载,更让这段历史的疑问清楚地浮现台面。 当然,红花会众当家武功高强、智计百出、为民除害、反清复明等英勇壮烈的事迹,在书中也有极江湖与戏剧性的说法。大反派张召重的贯穿全场,朝廷高官的女儿李沅芷为情为义,宁愿放弃安适生活,投身于江湖之中,更是将宫廷与江湖、派系与师门之间的恩怨清楚显现。 主角陈家洛往来中原及回疆、翻覆朝廷及民间的故事,在本书中的数场打斗中后带到最高点。数不尽的民族情结及爱恨纠缠,造就了这个最广为流传的满汉故事。这就是金庸作品集的第一部着作——《书剑恩仇录》。
『叁』 求金庸的资料和文籍。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位文学家的作品,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真正道尽了中国人的人生: 一位是曹雪芹写成一部《红楼梦》,后人读红楼,感慨系之,生出了数百部“红学”研究丛书和专著,红楼小说迈向世界文学之林。 另一位便是金庸写成一部《金庸作品集》,读者读金庸,感慨系之,生出了数以千计的评论和报刊文章,出版了百余部“金学”研究丛书和专著,金庸小说迈向世界文学之林。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将他十四部书名取首字组成楹联所代表的武侠小说,献给人民,给20世纪中国文学史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金庸是一位道道地地继承、创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学家,他的《金庸作品全集》,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领域,使武侠小说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老文学形式奇迹般地大放异彩。他写的新武侠小说“俗极而雅,奇而致真”,深受国内外各个阶层的读者喜爱和称颂。正如法国著名文学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所言:“ 作家之所以获得文学意义,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作家,那是在事后,在一个站在读者立场的观察者能够察觉他像一个作家的时候”。 早在三十六年前(一九六六年),世界著名文学评论家、学者、美籍华人陈世骧教授对金庸小说给予高度评价,曾写道: 弟尝以为其精英之出,可与元剧之异军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关世运。所不同者今世犹又见此一人而已。此意及与同学析言之,使深为考索,不徒以清闲为事。谈及鉴赏,亦借先贤论元剧之名言立意,即王静安先生所谓“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于意境王先生复定其义曰,“写情则沁人心脾,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此语非泛泛,宜与其他任何小说比而验之,即传统名作亦非常见,而见于武侠中为尤难。盖武侠中情、景、述事以离奇为本,能不使之滥易,而复能沁心在目,如出其口,非才运识博而意高超者不办矣。艺术天才,在不断克服文类与材料之困难,金庸小说之大成,此予所以折服也。 [1] 事隔三十二年(一九九八年),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以金庸武侠小说普普通通的读者身份,在云南大理州举行的“金庸小说学术研讨会”上与到会学者、专家会面时,畅谈自己对金庸作品的看法,说: 我觉得文坛,就像我们这个社会一样,千姿百态,是很丰富的一个社会,像我们云南26个民族,各有各的文化,交相辉映,才使我们整个中华文化更加辉煌灿烂。文坛也是一样,需要各种流派,那一种都不可缺少的。我觉得作为武侠小说来讲,金庸先生的小说是其中集大成者,在文坛也是放射着灿烂光辉的,也可以传之后世,留之千古的。 [2] 走近文学家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一九二四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今海宁市)袁花镇查氏赫山房故居。他半生颠沛苦学于动荡多难的中国时局,小学就读村口巷里十七学堂,高小转入袁花龙山学堂,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嘉兴中学。次年,日寇侵华,战乱飘泊,随校流亡,辗转千里,在生活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矢志求学,高中毕业于衢州中学。之后,又逢太平洋战争爆发,处境困窘,为了生计,奔赴湘西,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为追求知识和学业,行程万里,历尽艰辛,考入了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一九四六年起,先后在杭州《东南日报》、上海《大公报》任职,毕业于上海东吴法学院。四十年代末移居香港后,在香港《大公报》、《新晚报》和长城电影公司任职。后创办香港《明报》、新加坡《新明日报》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成为华人世界有成就的老报人,现任香港明河集团公司、明河出版公司董事长。 金庸是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的学术研究,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和牛津大学汉学研究所研究英国文学、英国历史、唐史及中国小说。其文学素养功底之深厚、学术研究水平之杰出、作品内涵之博大精深早已享誉海内外。 金庸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七二年的十七年里,推出《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等中、长篇小说十五部三十六册,赢得文坛巨匠的声誉;不仅如此,金庸在长城电影公司任编剧、导演时,两年间编写了《绝代佳人》、《兰花花》、《午夜琴声》等十余部剧本,并执导了《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其中《绝代佳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他在历史及考据、佛学评述、莎士比亚戏剧研究等方面的造诣更为世人瞩目:他先后发表《袁崇焕评述》、《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宋金之际全真教事略》、《法句经》全篇及《色蕴论》部分译文及注解和《莎士比亚悲剧论》、《中国民间艺术》及《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与池田大作的对话)等著作,并著有《The Fuure of Hong Kong 》等英文著作二部,同时还翻译出版了英文、日文、韩文、泰文等译本小说多部,其学识之渊博令人折服。
『肆』 金庸武侠小说里面有好多门派,它们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些地方
金庸大师写了很多著名的武侠小说,让人们对江湖世界有了很多的憧憬,金庸大师笔下的武侠小说中,有很多武功高强的门派,比如武当派,峨眉派,还有丐帮之类的,这些帮派的地理位置如今依然存在,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市,丐帮在湖南省岳阳市的洞庭湖上等等,如今都是很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金庸小说中的第一大帮派丐帮,当时在武林当中明气很大,人数众多,有很大的影响力,洪七公,乔峰,黄蓉都曾是丐帮的帮主。武功都十分了得,是武林中数一数二的高手。据说丐帮现在的地理位置,是在湖南省岳阳市的洞庭湖上,现在也是有名的风景区。
『伍』 云南哪个景区曾被金庸写在小说中
云南的旅游资源当的丰富,在这里有美丽的香格里拉,还有历史文化深厚的丽江古城,更有绝美的大理古城,这些都是云南最美的风景,云南有文化深厚的人文景观,还有景色绝美的自然景观,在云南有这么一座山,这里的名气不高,但是景色绝美,而且还是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的原型,一起来看看吧!
总之无量山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你可以先看看小说,然后再去景区感受一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而且无量山还是一处免费景区,是一处很不错的景区。那么你们去过这里吗?你对这里有什么看法呢?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留言评论。
『陆』 云南大理市西北的一座山,在金庸的小说中,有一个著名的门派位于此山上,该门派与峨嵋、昆仑、华山并称四
是点苍山
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该地区著名的四大景点。
山上的积雪,经夏不消,山顶点白而得名,点苍山。
不过金庸的小说中,并没有出现过点苍派,只是在《天龙八部》中出现过无量剑派,而无量剑派所在的无量山,是点苍山向南延伸的一个分支。
无量山上的羊山瀑布,就是金大侠笔下的“无量剑湖”和“无量玉璧”的原型。
『柒』 天龙八部是什么小说
武侠小说
『捌』 金庸武侠小说描写的各大门派,位于今天哪些地方呢
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用15部小说,构建了一个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在这个武侠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门派。正是这些门派的存在,让金庸小说的武侠世界更加精彩。
那么,这各大门派位于今天哪个地方呢?
天地会也是真实存在的,它是清朝一个秘密帮会组织。不过,《鹿鼎记》没有交代天地会的总坛位置。根据后人的研究,结合《鹿鼎记》的描述,天地会总坛很可能位于福建云霄县高溪庙。
【参考资料:《金庸全集》等】
『玖』 金庸武侠小说顺序是什么
1、《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2、《飞狐外传》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0年—1961年首次连载于《武侠与历史》杂志。
3、《雪山飞狐》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作品共十回,1959年始连载于香港《新晚报》。英译本由莫锦屏翻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推出。
4、《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
5、《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6、《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
7、《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
8、《鹿鼎记》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1969至1972年间,故事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讲述成长于扬州妓院的少年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传统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旧思想,表现了各族和谐相处、国家民族统一的思想。
9、《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开始创作于1967年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这部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江湖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作品没有设置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状态,同时也表露出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
10、《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创作的首部长篇武侠小说,1955年连载于香港《新晚报》,1980年出版单行本。
11、《神雕侠侣》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射雕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在1959—1961年连载于香港《明报》,共四十回。
12、《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
13、《倚天屠龙记》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1—1962年连载于《明报》,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14、《碧血剑》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发表于1956年,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碧血剑》的主线故事是明末被冤杀的大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及其师门华山派义助闯王,夺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师仇构成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他的复仇之路与天下江山的争夺交织在一起。
15、《鸳鸯刀》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报》。
『拾』 降龙十八掌威力有限,为何还被誉为金庸第一绝学
在《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的武侠小说中,金庸大师描写了萧峰、郭靖、张无忌使出丐帮的盖世神功降龙十八掌的惊人杀伤力,此神功可谓是天下第一,武功一出,神龙浮现,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可能只有武当掌门张三丰的太极掌才能与之一拼高下。
“降龙”,意思是能把神龙镇住,意味十八式掌法是绝世武功,那肯定没有金庸大师描绘那样出神入化,神龙隐现。张三丰的太极拳善于掌拳结合,刚柔并济。而“降龙十八掌”善于掌劈和腿功结合,多用于远距离搏击,并没有什么神龙浮现,这是小说常用的夸张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