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殊仙
① 诛仙有几部小说呢
诛仙小说一共有2部,另有一部前传:蛮荒行。
【诛仙小说简介】
《诛仙》是由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的当代作家萧鼎写作的长篇武侠(古典仙侠)小说,全书共八册,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诛仙》最早连载于幻剑书盟,在台湾由小说频道出版,在大陆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第7册开始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网游;2009年9月,出版《诛仙》修订版,书后增加了附录和排行榜;2012年4月,作者发布《诛仙二》续写诛仙故事,同年6月出版。
【作者简介】
萧鼎,原名张戬,中国网络小说作家。1976年出生,福州仓山人,毕业于中华职业大学(今福建工程学院)。2014年5月15日,在纵横中文网发表新作《戮仙》,连载中。早年间写作了《诛仙》,最早连载于幻剑书盟网站,影响力较大,其故事主角张小凡、陆雪琪身上有他自己和妻子的影子。还有小说:《暗黑之路》、《矮人之塔》、《叛逆》、《诛仙前传-蛮荒行》、《轮回》等。2012年6月《诛仙二》正式出版,于2014年5月8日正式停更。
② 诛仙小说到底有几部
是。《诛仙》是有8本,在有的版本中就把它们列为第一到八部,但这只能说是《诛仙》的八部,但不能说是诛仙系列的八部,因为萧鼎写的诛仙系列中才出第二部《诛仙2轮回》而已。萧鼎是把版权卖给完美公司了,没错,现在不就正在连载《诛仙2轮回》吗,也是为了给完美的游戏《诛仙2》代言,《诛仙2》的剧情中就有小说《诛仙2轮回》的内容了。
最早的单机游戏不知何时出的,但最早的网游是《诛仙》2007年04月05日--后来改版成了现在的《诛仙2》,后来《梦幻诛仙》也改成了《新梦幻诛仙》。
③ 十大玄幻小说有哪些
本人小说老书虫了,曾看过大量网文小说,包括但不限于:《斗罗大陆》、《斗破苍穹》、《仙逆》、《盘龙》、《修罗武神》、《万古神帝》、《大主宰》、《绝世武神》、《凡人修仙传》、《神墓》、《朱雀记》、《天珠变》等等,像主流网文作家的经典作品我基本上都看过,算是对这方面比较了解。以下介绍一下我认为的十大玄幻小说。
一、斗罗大陆
紫川
简介:《紫川》是老猪编写的网络奇幻小说,小说讲述了两百年前的蓝河战场,光明帝国的50万皇家军团在20万魔族的喧嚣声中崩溃,帝国最后的皇帝林坚毅、元帅鲁单言双双战死。而后左加明越众而出,单人只剑当众杀魔族将领、卫队数千人,进而魔族撤兵,退守远东,血与火的交融,刀与剑的碰撞,迷与迷的交织,构成了庞大的史诗般的巨著——紫川。小说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细腻动人的笔触,向读者描绘了一个独特奇妙的世界。
精彩点评:两百年前的蓝河战场,光明帝国最后的军团在魔族的喧嚣声中崩溃,帝国最后的皇帝战死。混乱的西川大陆上没有了共同的君主,群雄并起而混战,武力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本钱,制霸天下,是一代代强者的梦想。大陆东南,有一个两百多年的强大势力——紫川家族。他西击流风家,东挡魔族,南镇林家。为了强大的梦想,为了家族血统的薪火相传,无数紫川俊杰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的史诗般壮丽的历史。本文《紫川》,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家族的百年悲歌传奇。
还有很多很多优秀的网文作品,都无法一一列出,自有后人评述,希望读者自行发掘。
④ 你如何评价《诛仙》这部小说
我是在大概十年前看到的诛仙这部小说,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还不错,所以我就一直看了下去。其实在我的心里,觉得诛仙第一部就可以作为结局了。
诛仙二的话好像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我觉得在诛仙这部小说里,本来碧瑶应该是以一个配角的身份出现,他只不过是小凡生命中匆匆过去的一个女孩,也许对她心动过,但最终爱的还是陆雪琪。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本小说无论是对于萧鼎,还是对于读者来说都是比较成功的,不然他怎么会成为我们心中的经典呢。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开启了废柴炼成文的先河,但是我知道他是废柴炼成文的一个高潮。这本书无疑是好的,可是它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我相信在萧鼎的内心里,他是想要把张小凡写成一个,内心专一,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少年。以至于后来分裂出凡瑶党和凡雪党,也是他意料之外的。
这部小说还是带给我们很多激励和感动的,它就像代表了我们过去的时光。我们曾经的岁月好像都被浓缩在了这一本书里,当看到这一本书就看到了过去的我们。
⑤ 如何评价诛仙这部小说
《诛仙》它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仗剑行侠、快意恩仇、笑傲江湖、浪迹天涯”的套路,而以一个平凡人的成长为主线,以正邪之争为辅线,构建了一个如梦如幻而又真切动人的幻想世界。它的背景虚无,非历史化,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真实具体的历史背景”。
它具有开放性的结构以及无限延伸的空间,以张小凡为中心人物,但并没有中心事件,在描写一系列事件过程中穿插若干个扑朔迷离的小故事,形成网络式的格局。而传统武侠小说大多以“夺宝报仇”为中心,呈线性结构。
主要内容
该小说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主题,讲述了青云山下的普通少年张小凡的成长经历故事,整部小说构思巧妙、气势恢宏,开启了一个独具魅力的东方仙侠传奇架空世界。
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将爱情、亲情、友情与波澜壮阔的正邪搏斗、命运交战汇集在一起,文笔优美,故事生动。它与小说《飘邈之旅》《小兵传奇》并称为“网络三大奇书”,又被称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圣经”。
⑥ 诛仙现在有几部,有多少章,是不是萧鼎写的
萧鼎写的《诛仙》有二部,《诛仙一》全书共八册,共四十六章。《诛仙二》有一百二十四章。
《诛仙》是由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的当代作家萧鼎写作的长篇武侠(古典仙侠)小说,全书共八册,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诛仙》最早连载于幻剑书盟,在台湾由小说频道出版,在大陆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第7册开始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网游;2009年9月,出版《诛仙》修订版,书后增加了附录和排行榜;2012年4月,作者发布《诛仙二》续写诛仙故事,同年6月出版。诛仙1即指《诛仙》。
《诛仙二》是萧鼎著作的古典仙侠小说,诛仙阵后,张小凡和陆雪琪的故事告一段落,《诛仙二》以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人物,在同样的背景、不同的时间下,展开全新的宏大叙事。该作品于2012年4月1日发表在磨铁中文网。时隔六年,经典再现,萧鼎携《诛仙二》带我们梦回青云,再续诛仙情缘。
内容简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太古以来人类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哀鸿遍野,绝非人力所能为,所能抵挡。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于是神仙之说,流传于世。然而,纵然是世人眼中修真的仙人,终也脱不尽凡人的情欲,由此生出一段荡气回肠,曲折幽微的故事来。柔弱少年张小凡,无意问卷入了天音寺与青云门的一段隐秘争斗之中,经历过险恶江湖,游历过神奇天地。纷乱的红尘中倔强地走着自己的路。苍天无尽,仙凡无边。一段与命运抗争的勇者的传奇之旅就此展现……
⑦ 《诛仙》:一本正经地解读一部网络小说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义”、“情”和“人性”是传统侠文学创作和主要表达的三大精神主题,也是网络时代武侠奇幻所要表达的一个重要元素。然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民当家做主取代封建王朝统治,法治观念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之际,侠客主持正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关注的也不再是抽象的侠义精神,而是那些鲜活的可歌可泣的折射了自我意识的人情和人性的呈现。汤哲声在分析大陆新武侠这一批作家时就曾指出:“他们并不纠缠于武侠小说的‘侠义精神’,甚至鄙视‘侠义精神’,他们表现的是人性和人情,是自我生命力的释放。”这一说法不无吊诡之处,因为我们知道,侠义精神是武侠小说之所以是武侠小说安身立命和取得成功的本质所在,背离和疏远了侠义精神,武侠文体便失去了它的魅力所在,而大陆新武侠和网络奇幻小说虽然没有在侠义精神上下多大功夫,但它本身红得一塌糊涂与其“侠义”所指却是不言而喻,因此,这个问题也就不证自明,充其量是其“侠义”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而已,“侠客虽倒,正义不倒”。武侠小说所表现的人情和人性应当归拢于侠义精神旗帜之下,惟其如此,方能既刻画出真挚的感情和复杂的人性,又能弘扬正气,维护正义,这样的武侠小说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读者的审美意识,唤起读者的文化回归功能,引导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才会是真正的优秀成功之作,才能流传后世泽被后人。在武侠奇幻作品中,相较于数量庞大的网络指数,真正的优秀成功之作毕竟是少数,但随着时间的考验和大浪淘沙的洗礼,真金总会放出光芒,如海港的灯塔,照耀着前进的路。
《诛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网络奇幻小说,它曾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不惟如此,萧鼎的这部长篇奇幻系列小说,“在中国台湾一经出版,即飙升至港台畅销书冠军榜,以期天马行空的想象、雄健恢宏的叙事迅速成为华语奇幻文学巅峰之作,扬名海外。网络点击数超过三千万人次,被誉为可媲美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国内新一代有浓郁中国风骨的奇幻精品巨著。”此书写作的由来,源于萧鼎酷爱《蜀山剑侠传》而感慨其“人物情感比较苍白”,于是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夙愿——写一部中国古典风味的东方背景的仙侠小说。诚然,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恢宏诡丽的仙侠世界,一段爱恨离别的痴迷情缘,有因果是非、正邪道义,也有爱恨情愁、复杂人性,更有侠义,但“小说中所体现的‘侠义’已经不再是绝对的单一的正面含义,它是一种世俗的、与人的原始欲求结合在一起的‘侠义’”。因此,《诛仙》小说中所呈现出来的“侠义精神”就是一种既糅合了传统正义、人情、人性三大主题又经过了后现代文化和思想消解后的产物,缺少了二元对立所烘托的典型性,但契合了当下后现代网络文化和青年人思想,因而更能引起共鸣。
首先,小说设定了一个侠义江湖世界,在这里,有正邪对立(青云门、天音寺、焚香谷作为武林正道,与魔教及一切邪道相对),也有门派之争(他们虽同为正道,却各自为营,在修炼上偷学他门他派是大忌上可见一斑),但他们在降妖伏魔、主持正义上却都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我们并不陌生,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等都是这般设定,正邪二元对立,并且邪总是不能压正,正义最终得到伸张,江湖在正道努力下回复到和平。这是继承传统武侠世界的侠义设定,但《诛仙》并不止于此,而是走向一种正邪二元对立的悖反,走出传统大侠母题,通过描述主人公内心个人诉求与现实理想的碰撞冲突,展示出对“正义”与“邪恶”对立的困惑和矛盾。
一方面,小说走出传统武侠所刻画的侠之大义,以一种当代人的思维意识对其进行了无情地反讽和解构。例如,当周一仙在目睹了青云门下正道弟子张小凡手持邪物噬魂棍与魔道三尾妖狐手持玄火鉴(正道焚香谷圣器)对战的时候,他喃喃道:“这世道真的是变了,正道门下弟子手里拿着的是煞气逼人的邪物,妖孽手中拿的反而是至高无上的神器!”在他老人家的眼中这一切不可思议,觉得有违传统正义之道,对此,他孙女年轻人小环嗤之以鼻道:“这么老土的话,你说出口居然还不脸红?都什么年头了,还顾着当年正道邪道的区别!”(《诛仙2·第五十一章》)周一仙对此“瞠目结舌,一时不能言语”。物本无正邪,人使之然也。小说中诸如此类的言语对撞不胜枚举,通过多番探讨和深化,跳脱出了传统武侠正邪(既有神器与邪物形式层面,又指正道与邪道本质层面)二元对立的思维禁锢。
另一方面,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价值观念并非是颠倒的或混乱无序的,而是在正邪之外秉持一种“天理人情”的普世标准,这一标准未必合法,但一定是合情合理合人性的。例如,当道玄真人被诛仙剑邪力反噬入魔后,田不易从大义着想欲与其同归于尽,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很耐人寻味:
道玄真人冷冷道:“田师弟,你要杀我,可是为了你向来尊崇的理义道德,公道人心?”
田不易这多日以来,还是第一次听他称呼自己“田师弟”三字,一时之间,心中竟有几分惑乱,但他随即一咬牙,道:“你入魔之后,为非作歹,我不杀你,只怕你犯下的罪孽更多更大!”
道玄真人一声长啸,声音中似有不尽嘲讽,随即盯着他道:“好一句义正辞严的话,那我问你,不知你可记得,我为何今日变得如此?”
田不易愕然,为之语塞。
道玄真人哼了一声,瞄了一眼站在一旁全神戒备的陆雪琪,道:“你这位师叔不肯说,你可否能告知我一声?”
陆雪琪面色又白了几分,下意识躲开了道玄真人的目光,默然无语。
是啊,有什么话可说呢?难道说道玄真人十年前为了天下正道,十年后为了浩浩苍生,不惜以身犯险,两次驱动诛仙剑阵,乃至于此?
这因果是非,对错正邪,竟如此纠缠难辨,苍天作弄,乃至于斯!
在这里,正邪并非当初那么明显,而于道玄真人身上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是正是邪?是错是对?“理义道德,公道人心”在此失去效力,但道玄真人终是入魔,若不除之于青云于天下后果都将不堪设想,而正道中人田不易、陆雪琪却偏偏对此辩解一筹莫展,关键时候却是魔教中人张小凡以十年前碧瑶那一剑而有仇报仇。又如,小说主人公张小凡亦正亦邪,原是青云门弟子的时候,手持邪物噬魂棒,被正道所不容,入魔教鬼王宗后,“好杀噬血到了令魔教中人也惊心动魄”,但内心做人的基本准则却未曾丧失——“伤天害理的事,我没有做过!”他所坚守的并不是什么所谓侠之大义,而是从内心人性出发,存天理重人欲,有血有肉,重情重义,既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作为渺小人类一员,能够坚守住人性本善底线也就对得住自己良心了。什么是邪物?天地间第一位的邪物是“人心”。
其次,《诛仙》除了对古典仙侠修仙世界进行了侠义探讨外,更进一步走向了更为纷繁复杂的人情和人性世界,并对其投注了细致描述和深入思考。在侠义空间腾挪中分析人情,表达人性,体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小说设定了一个仙侠世界的江湖空间,但它的主题并非是为了寻求长生之道,而是旨在探讨人情、人性和最初的梦想,也许这探讨不是宏大瑰丽而富有普遍意味的,但无疑是使人充满感动且富于思考想象的,在感动中思考人情、人性,在思考中寻觅曾经的梦想,在感动和思考中领略《诛仙》所带给我们的另一个世界。在人情的描写上,涉及了爱情、乡情、师生情、兄弟情等等,有些情谊是正面直接描写,如林惊羽在大竹峰与张小凡初见时为了昔日之情惹怒师叔田不易,在通天峰又因顾及二人情谊忤逆掌门道玄真人,但更多地还是反面烘托,在社会环境、复杂人性等大背景下进行想象与再想象。
道玄真人与万剑一,他们是同门师兄弟,掌门人人选的竞争者,同时也有深厚的兄弟情谊,私交甚笃,但为了师父的晚节和一世英名,他们不由自主地踏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万剑一一剑刺死师父的同时也宣布了他的下场,而审判他死罪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任掌门道玄真人,如果那一剑是道玄真人刺下去的,结果又是怎般?道玄真人明白,这罪不是他的错,恨只恨当初不是自己刺下那一剑,这掌门之位是以他的死为代价拱手相让的啊!在是非不能阐明之下,人情与道义之间又应当如何做出抉择?小说作者亮出了自己的答案——“阳奉阴违”——以人之道,以义之名,赐以死罪,名义上如此,私下里却“借尸还魂”,将万剑一留于两大禁地之一的祖师祠堂。门规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也固有一死,但以身殉义死得其所乎?于理不当死,于情可宽恕,又何必拘泥执着于所谓的“义”,于此表达了作者情重于义的想法和渴望。
田不易之于张小凡,是师亦是父,虽然表面上一副不关心、不满意的样子,但内心里他还是极喜欢这个徒弟的,甚至较其他几个弟子尤多,只是每个人表达喜爱的方式不同罢了。张小凡待师父更是毕恭毕敬,对师生情谊尤为看重,十年前青云峰诛仙剑下他尚且因与普智和尚的一场情谊而誓死如归,何况平日敬爱有加的恩师兼慈父田不易。因此,自始至终(不管张小凡是在正派中降妖除魔,还是在魔教中为虎作伥,抑或后期与入魔的道玄真人为敌),田不易都没有说过不认这个徒弟,张小凡也没有对师父有什么不敬之处。他们之间,并没有为了所谓的“道义”而弄它个鱼死网破,而是选择了情重于义。一方面,田不易护犊心切,处处为徒弟着想,他是个大是大非之人,张小凡有罪当罚,但错不至于赶出青云门,因此于情于理都要袒护于他;另一方面,张小凡更是把师情看得比其他一切都重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江湖道义可以不讲,但恩师情谊断断不可抛却,因此,他收回鬼厉的称号而以张小凡的名义为师父守灵尽孝。在这里,他们持人情重于道义,坚守住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而依我看来,这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比所谓的“道义”更值得人去追寻和拥有。
爱情是《诛仙》重点描绘的一种人类情感,同时也因其悲剧色彩和伦理意识而被万千读者所喜爱和追捧。小说的爱情描写中,既有齐昊、田灵儿般心心相印长相厮守的美好,也有文敏、宋大仁般两情相悦好事多磨的艰涩,还有小环与野狗道人般惺惺相惜不明所以的惆怅……小说中关于男主人公张小凡与田灵儿、碧瑶、陆雪琪的情感纠葛描写也颇值得玩味,这是因为作者能够从社会环境背景和个人人物性格入手对其爱情描写进行想象与再想象,因此描写的效果才会如此逼真,使人读之如临其境,染上了一层浓浓的爱恨情愁。张小凡与田灵儿属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型,虽然张小凡对田灵儿这位师姐情有独钟,但充其量也就是青春期萌动和他的一厢情愿,等到玉树临风、举止优雅的齐昊师兄出现的时候,田灵儿的心意更是明显,而张小凡的初恋加暗恋幻想也趋于破灭。万蝠洞中,死灵渊内,张小凡与魔教碧瑶再次不期而遇,而这次的相遇也擦出了二人的爱情火花。他们的相爱是“无功利”的,因为他们相爱的时候是在生死情境中,暂时抛弃了世俗理念和正邪之分,真心相待,以心交心,所以他们的爱是纯粹的,而当他们脱离险境后,敌我之分和世俗之念又重新占领上风,他们的爱情变得举步维艰。青云峰上,诛仙剑下,因为爱情,碧瑶牺牲自己(发动痴情咒,仅剩一魂一魄)为张小凡挡下了致命一剑,为他们的爱情谱写出了最后一曲离殇。一时间,什么正邪之别、江湖道义,全都让位于这突如其来的为爱痴狂,张小凡整个人只剩下一个念头,要救活碧瑶,不惜一切代价,同时碧瑶也永远铭刻在张小凡的脑海和心中。张小凡与陆雪琪之间,既有难解难分的情感纠葛,也有孰是孰非的正邪对立,使他们在爱情与是非面前左右徘徊、进退两难。陆雪琪心底里深深地爱着这个生死与共的师弟,但正邪殊途,世事难料,鬼厉已经不是当年的张小凡,他现在是魔教中人、邪派人物,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血公子,正邪相对,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在感情上,鬼厉深爱着的也是那个为他挡过一剑的碧瑶,而陆雪琪却依旧这样不可能地相爱于他,好傻好天真。关于碧瑶和陆雪琪,正如有的批评家所说的那样,“如果说碧瑶的爱是炽烈的,那么雪琪的爱是伟大的。碧瑶可以爱得义无反顾,而雪琪却只能左右徘徊。碧瑶虽死,却始终活在小凡的心里,赢得了他的一生;雪琪虽生,却咫尺天涯,相思入骨却又无缘相守”。
张小凡是小说《诛仙》的男主人公,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他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抑或侠客,而是一个平凡人,一个“非正非邪、亦正亦邪,正邪双方都无法真心接纳的‘边缘人’”。张小凡的“边缘人”特征折射了当下年轻人的生存困境,用当下的网络流行语来说,他是个典型的“屌丝”,而他的逆袭,无疑满足了平凡人对幻想和成功的渴望,自然而然也就成为大众代言人,起着心灵理疗和心理代偿的作用。张小凡平凡,是因为他出身平常、长相平淡、资质平庸,先天不足,怨只能怨苍天;张小凡不凡,他最终集魔道佛于一身,看破《天书》,透彻人生,与诛仙剑合而为一,成就一个非凡人物。张小凡的“成功”起码向我们证明了一点:即使先天不足,我们也有叫嚣追逐梦想的资格。而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始终如一:为人老实、真诚、纯朴、善良,以心交心,重情重义;做事执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下定决心的事情就一定要实现。他既有张小凡老实隐忍的一面,也有鬼厉血性狠辣的一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就这样在同一人身上得到集中体现,但也同时保留着善良本性,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现代型男主形象。小说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与当代人,尤其是80、90后,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因此年轻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书中找到共鸣和慰藉。萧鼎是小说《诛仙》的作者,同时也是其作品中张小凡人物形象的现实版自我镜像表征。他在《诛仙》修订版“十周年序言”中如是感叹:
当年刚开始写作《诛仙》的时候,我还年轻,还在人生的低谷之中,有许多的事许多的打击,至今想起,仍是唏嘘不已。回想当时的我,也许便是沉默一代中平凡的一员,原本我自己也以为,自己就这样度过一生。当年的心意,其实今天已经无法再清楚地表达出来,只记得那个时候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我,心里的愤懑无处发泄,最后,只能用笔和文字去写一个幻想中的世界,去写自己幻想中的人物。
希望自己强大,希望有人爱我,也希望我能爱别人,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梦想成真,所以动笔写了。
《诛仙》是萧鼎倾心创作的幻想作品,是其精神世界的虚拟代入,也是当代青年人现实心灵世界的真实反映,折射了这一代人的心灵成长轨迹和心路发展历程,因此,它是如此受年轻人喜欢和追捧。
⑧ 诛仙主要讲了什么
诛仙讲述了草庙村普通少年张小凡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普智高僧,普智临终前将天音寺不外传的真法“大梵般若”传授给小凡,希望能在张小凡身上圆自己佛道双修、参透生死的梦想。后来草庙村遭到血腥屠杀,小凡和林惊羽被名门正派青云门收留。
资质愚钝的张小凡进入“大竹峰”后,武艺修行进展缓慢,在一次伐竹过程中,为追一只三眼灵猴,获得了一件以自己精血炼成的至凶至邪之法宝烧火棍”。在此后青云的“七脉会武”中,最不被看好的张小凡凭运气和“烧火棍”的邪气,竟然进入前四。
在比武中,他邂逅了“小竹峰”中冷艳绝俗的陆雪琪并败在她手下。后来,比试前四名去空桑山调查魔教异常之事,小凡、雪琪落入死灵渊,在危急时两人不离不弃,互生情愫,后被黑水玄蛇打散。张小凡落入滴血洞,在洞中认识了魔教鬼王宗宗主女儿碧瑶,并无意中习得魔教天书。
在第一次正魔大战之中,困扰小凡多年的草庙村血案真相大白,小凡伤心激愤,又因碧瑶不顾生死以痴情咒为他挡下诛仙剑阵,所以张小凡叛出青云加入魔教,更名鬼厉。十年间,鬼厉杀人无数,冷漠嗜血的同时他也走遍大江南北,寻求复活碧瑶的良方。
在此之后,鬼厉结识并解救了因偷玄火鉴而遭囚禁的九尾天狐小白,两人潜入苗疆寻求使碧瑶复活的方法。历经艰难找到苗疆大巫师,无奈大巫师油尽灯枯,还魂术并未成功期间,南疆兽妖开始大举北进,天下生灵涂炭,正魔中人纷纷攻打兽神镇魔洞中,鬼厉雪琪合作历经艰险最终战胜兽神。
在苗疆的夜空下,两人不管明天,忘却世间的牵绊,轻轻地相拥。鬼王不顾众人死活,炼就四灵血阵。后在四灵血阵大功告成时,引发狐歧山崩塌。碧瑶肉身从此失踪,下落不明,只留下一角绿色衣裳。张小凡因此大受打击,后在陆雪琪的呵护以及小白的打骂下重新振作、
在古剑诛仙的召唤下来到幻月洞府,成为诛仙剑的新主人且同时习得天书第五卷,在第二次正魔大战中,杀死了鬼王,拯救了世间百姓,在与陆雪琪失散后,回到草庙村,两人终又重逢。
(8)武侠小说殊仙扩展阅读:
《诛仙》是当代作家萧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约创作于2003年至2007年。2003年3月在中国台湾开始出版,2005年4月中国大陆朝华出版社出版了前六册,后两册开始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该小说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主题,讲述了青云山下的普通少年张小凡的成长经历以及与两位奇女子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部小说构思巧妙、气势恢宏,开启了一个独具魅力的东方仙侠传奇架空世界。
它与小说《飘邈之旅》《小兵传奇》并称为“网络三大奇书”,又被称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圣经”。
⑨ 如何评价《诛仙》这部小说
《诛仙》这部小说记述的人物很让人感动,尤其是对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相当到位。比如对主角张小凡感情与性格的变化的描写,让人真正感觉到张小凡的喜悦与悲伤。还有对大竹峰众人的描写,每个人都各具特色,而且都相当搞笑。我们读到张小凡在大竹峰的生活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与幸福,这也是《诛仙》这部小说高超的写作水平才让我们有这样强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