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ppt

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ppt

发布时间: 2022-10-17 13:20:44

❶ 以金庸小说作品为例,谈谈金庸武侠小说的现实意义

比如说天龙八部吧,就体现了诸子百家,尤其是佛家精神,其中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天龙八部和鹿鼎记还揭示了名族矛盾、融和的问题

❷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哪些魅力

金庸的武侠小说只要男一号一出场,所有的女人都是脑残,围绕着自己转,其他男人包括皇帝在内都要靠边站,
如果自己穿越进小说中,地球都围绕自己转,太幸福了太美好了,

❸ 浅析金庸武侠之“华山论剑”

偌大的华山,此刻显得多么倾颓寂寥……

绝顶的空旷,纵有几盏孤灯,亦丝毫不能减却它的没落!

二十年前,五位旷世绝顶的豪杰枭雄相聚于此,七日夜颠倒酣战,刀枪剑戟指掌拳法,惺惺相惜,共同印证各自“武学”。

高手过招从来点到即止,互补长短,偶有胜负,终是难分轩轾。一昧好胜者总不过愚夫愚妇,粗鄙如蛙,过分的把精力放在打倒对手上,从来不会汲取别人身上的优点,人生中并不是所有的对手都是敌人,相反大部分都是莫过于知你的朋友……

二十年后,再来看看尔等击败了所有对手的“华山绝境”,也不过方圆几里,无聊透顶……

第一次听闻“华山论剑”,是从老顽童周伯通的口中得知,“周伯通道:‘说来话长,待我慢慢对你说。你知道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在华山绝顶论剑较艺的事罢?’郭靖点点头道:‘兄弟曾听人说过。’周伯通道:‘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你可知道五人因何在华山论剑?’郭靖道:‘这个兄弟倒不曾听说过。’周伯通道:‘那是为了一部经文……’郭靖接口道:‘《九阴真经》。’”

几乎所有武侠小说不能免去的俗套——江湖中人为了某部武林秘籍、某种绝世神兵大打出手,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恩怨仇杀,一连串的故事便随着这样的一条主线演绎下去。

然而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执牛耳,继往开来的无冕之王,金庸总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永远是最普通的开端,似微风荡漾,波澜不惊;永远都是最动人的结局,如高山仰止,独怆然涕下。有人曾说,纵观金庸先生所有的作品,我没有读到过一句经典的语言,但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成了我心里面最信仰的哲学!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被人们称作“射雕三部曲”,但故事联系紧密的只有前两部,“华山论剑”也止在“双雕”之中,今天我想和朋友们分享分享我读“双雕”关于“华山论剑”的心得体会,浅薄粗陋,博君茶余饭后一笑耳!

一、“华山一论”:艺不惊人死不休

一部武林绝学《九阴真经》,几乎让所有的江湖儿女都卷入一连番的殊死恶斗之中,江湖上各门各派的首脑人物几乎都参与了抢夺这部经书的勾当,以至死伤无数(笔者认为这也是“双雕”时期无门派兴旺的最好佐证)。最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为了止息干戈,相约当时武功最卓绝的五个人决战华山之巅,他们分别是:开创东海桃花一派的东邪黄药师、西域白驼山一脉的西毒欧阳锋、大理段氏南帝段智兴、丐帮帮主北丐洪七公以及铁掌帮帮主裘千仞。

裘千仞的武功定位一直是金迷朋友们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从金庸对裘千仞的描写,有一点可以肯定,金庸对裘铁掌的武功是给予肯定的,“裘千仞的铁掌功夫,端的锋锐狠辣,精妙绝伦,不在周伯通、黄药师、欧阳锋诸人之下”,但是以战绩来看,裘千仞的武功我个人认为比之五绝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加之华山首次论剑裘千仞自觉退出战役,可见对自己的武功还是信心不足的,所以这里笔者不去讨论他!

五个人打了七天七夜,这七日七夜的酣战虽然书里边儿没有进行任何的直接描写,仅凭一些零碎的回忆穿插于书间,但这样反而增值了读者的空间想象,单凭“七日七夜”一词,便可以肆意想象五个人殊死相搏,使出各自生平绝学,龙吟虎啸、电光火石一般的打斗场景,最后斗得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个个依扶在大石头、大树底下唉声叹气,心有不甘的模样。

江湖表面暂时的恢复了平静,王重阳算是个明白人儿,不仅仅能够预判自己生死,最难得是能够看穿一个人的心,这就不是一个人修习武功能够领悟得到的本领。

首先他们五个人都想得到《九阴真经》,都想成为“天下第一”,有朋友说,王重阳就不是嘛,人家拿了《九阴真经》也没修炼,“射雕”原文写道:“······不错。他得到经书之后,却不练其中功夫,把经书放入了一只石匣,压在他打坐的蒲团下面的石板之下。我奇怪得很,问是甚么原因,他微笑不答······”

王重阳真的没有修炼么?其实不然,王重阳的悟性在“双雕”里绝对是无出其右的巅峰王者,比之黄药师的聪明,他则是智慧;比之欧阳锋的阴毒,他则是城府;比之洪七公的率直,他则是雍容;比之段王爷的气度华贵,他则是仙袂翩然。“周伯通道:‘他是天生的了不起,许多武学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懂了,并非如我这般勤修苦练的······’”

王重阳的武功修习到这个份儿上,不能说是不爱武学之人,特别是这样经天纬地的旷世武学,拿到手仔细翻阅了一遍,以他惊世之才华恐怕早已渗入四肢百骸,入骨入髓了,不然古墓之中又哪来的“玉女心经,欲胜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九阴真经》武功要旨呢?

所以说“华山一论”实则都是为自己欲望而战的勇士们在进行华丽的表演,无谓好坏,只是个性的迥异,只是实力的彰显,只是论武的初级阶段罢了!

二、“华山二论”:恩怨是非何是头

华山首秀其实在《射雕英雄传》中已经是“过去式”的存在,“二论”才是作者浓重的着墨点,可以这样形容——在此之前所有的故事都是在为华山二次“论剑”做铺垫。

为什么会有第二次“论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的武林霸主王重阳死了,还剩下四个旗鼓相当的正值壮年的身怀绝技武者,新一轮“天下第一”的争夺赛徐徐拉开了帷幕,江湖还是表面的风平浪静,实际上已经是暗潮涌动了。

当然,这里有一点微妙的变化,昔日的南帝段王爷为情所困,落发为僧,似乎已经表明“天下第一我不感兴趣,余下你们仨去争吧!”都说金庸崇佛贬道,偏爱和尚,早早让一灯大师退出这残酷的暗局,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剩下这三人,要想得到“天下第一”,他们还得是寄希望于《九阴真经》。因此就牵扯出一段段恩怨是非来了。

老顽童周伯通作为“补位选手”出现在了大众面前,他携着《九阴真经》上下册想要遵循师兄的遗命找两个绝密的地方藏好,不料遇到了新婚燕尔的黄药师夫妇,黄夫人天纵奇才,记忆绝伦,老顽童被骗,毁了《九阴真经》,黄药师如愿以偿得了《九阴真经》,却也为此付出了一生中最惨重的代价。

得意弟子背叛师门;老婆身怀六甲临盆之际还在为他殚精竭虑的默写经书,耗尽了最后一丝智力气绝而亡;门下众弟子俱被迁怒,挑断手脚筋逐出岛去,落得晚景凄凉,以至于后来遇到李莫愁这等小辈之时,遭辱取笑,一时发出“黄老邪果然徒弟众多,倘若我陈梅曲陆四大弟子有一人在此,焉能让她说嘴?”的感叹!

欧阳锋呢?欧阳锋更是惨烈,自己原本在江湖上臭名昭著,树敌众多,就连他亲哥哥可能都想除掉他,除掉一个给自己戴绿帽的亲弟弟。他似乎没办法不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天下第一”,因为只有成为了“天下第一”自己才可能平安的度过一生,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三四个人能和他不相伯仲,这样的局面当然够让作恶多端的老毒物终日惶恐不安的咯!

但是真正读懂了欧阳锋的人,都会明白,“天下第一”在他的心里永远只排第二,他心里的“第一”永远是他的“克儿”,每一次从老毒物口中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我的眼睛里都会泛起滢滢泪光,至少那一刻他就是全世界最柔情的父亲,仅此而已!

还是那部《九阴真经》,老毒物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倒害得自己的“克儿”双腿被压断,最后命丧杨康之手,自己也落得疯疯癫癫的下场,下半辈子都在找寻自己,追问自己,可再怎么糊涂也始终忘不了那一句时刻萦在嘴边的“克儿······克儿······你是我的克儿?”所以笔者一直坚信,“疯了”的欧阳锋才是真正的做回了自己。

老乞丐虽然也想成为天下第一,但是他的襟怀比起前面二位算是磊落得多了,对于“一论”的失利,洪七公是不以为然的,他深信自己当时倘若习全了降龙十八掌,这“天下第一”也未见得就一定“花落旁人”,所以相对而言对《九阴真经》的兴趣还没有达到迷信的状态,当然这也和老叫花子天性纯良洒脱有关。

很可惜,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侠者成了老毒物的头号假想敌然,老毒物的内心独白——“不管你想不想和我抢,要不要和我抢,你都是我必须要除掉的敌人”。因此,七公也遭到了武功尽失的灾厄。

老顽童自不必多说,因为《九阴真经》被黄老邪圈进了整整一十五年,尽管老顽童自己不觉得怎样,只能说周伯通自己天生的豁达,但是以我等世俗眼光,周伯通的际遇也够笔者扼腕叹息的了。

来来去去,恩怨情仇,“二论”终于开打了,这一次却有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个是终结了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局面,甚至是在总结武功的深层次含义。在欧阳锋和洪七公决斗的时候,郭靖就联想到:“这二人都是当今一等一的高手,可是一个行侠仗义,一个恃强为恶,可见武功本身并无善恶,端在人之为用。行善则武功愈强愈善,肆恶则愈强愈恶。”

欧阳锋被黄蓉用诡计支开,到黄药师前来,黄蓉有心要让自己的靖哥哥做“天下第一”,于是“黄蓉道:‘爹爹先跟靖哥哥过招,瞧在第几招上打败了他,然后师父再与靖哥哥过招。若是爹爹用九十九招取胜,而师父用了一百招,那就是爹爹胜了。倘若师父只用九十八招,那就是师父胜了。’······黄蓉又道:‘且慢,还有一事须得言明。若是你们两位前辈在三百招之内都不能将靖哥哥打败,那便如何?’”

这摆明了的目的,逗得洪七公哈哈大笑,最难得的是一向生性怪僻,自负一世的黄老邪暗道:“我成全了她这番心愿就是。”这样一来,东邪和北丐“天下第一”的念想算是真真正正的土崩瓦解了!一个是自己的爱徒,一个是自己的爱婿。唉!黄老邪啊黄老邪,最该反省的就是你,想想当年你若不为了这一部《九阴真经》绞尽脑汁,苦心孤诣,料想今日你定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可是没想到“天下第一”的头衔还是被一个疯了的欧阳锋夺去了,洪七公抱拳说道:“欧阳兄,老叫化服了你啦,你是武功天下第一!”黄药师自忖却又难以取胜,只得点了点头。这一系列的描写都足以证明“华山二论”相对缓和的气氛,比之“一论”相拼相杀绝对算是质一般的飞跃。

三、“华山三论”:无心争处便是争

最后一论则是“神雕”末期了,这时候已经没有谁站出来吵着嚷着争什么“天下第一”了,而且几乎所有的高手都会了《九阴真经》,也没有人要夺取什么《九阴真经》。譬如李莫愁一心想得到的仅仅是本门武学《玉女心经》,似乎对武林盛传的《九阴真经》并不感兴趣,是《九阴真经》到了“神雕”时期销声匿迹了吗?绝对不是,《九阴真经》在《倚天屠龙记》里都还有人记得。只能说《九阴真经》的神话已经被时间冲淡了!

欧阳锋不再是十恶不赦的歹人了,“我不是欧阳锋,欧阳锋是大坏蛋······”;黄药师似乎也没那么乖张叛道了,“你先不认小龙女为师,再娶她为妻,岂非名正言顺?”;靖哥哥也成了口齿伶俐,成熟稳重的帅大叔,“那却不然,公义当前,私交为轻。昔日拖雷安答领军来攻襄阳,我曾起意行刺义兄,以退敌军,适逢成吉思汗病重,蒙古军退,这才全了我金兰之义。古人大义灭亲,亲尚可灭,何况友朋?”······

岁月不饶人啊,昔日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已然死的死,老的老,“面目全非”矣!

最经典的是“三论”压根儿都没有动一根手指头,“黄药师笑道:‘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薄,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是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之中,以你居首!’众人听了‘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这十一个字,一齐喝彩,却又忍不住好笑。五绝之位已定,人人欢喜,当下四散在华山各处寻幽探胜。”

这时候我的结论也呼之欲出了:“华山三论”“新五绝”在谈笑风生,气氛融洽中轻松敲定。其实若论武学修为老顽童、黄药师和一灯大师都在伯仲之间,若要实际动起手来,周伯通未必就一定是黄药师和一灯的对手了。至少我能够感受到的是:再强的人其实也都有上升空间。这三次“论剑”仿佛就是人生必经的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原始状态,比拼的是生命最原始的张力以及实践过程中修炼来的能力和耐力;然后有了一定较高的社会地位,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比的是胸襟气度,见识广远;到最后,没有任何和“谁谁谁”一较高下的心态,唯恐将自己置于一个不胜寒的高处,这个时候晚节有保,善始善终才是终极的目标了……或许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是这样——无心争处便是争。

❹ 金庸是怎样写武侠小说的



金庸写小说是在报上连载,据他自己说,他每天写一段一千来字,翌日发表,甚至到外国旅行也要写好寄回来。 

先来帮他算笔账,看看是否真的每天只写1000来字,就能搞定这样15部鸿篇巨制?

金庸武侠小说共1000万字,写了17年,平均到每年要写58.8万字,平均到每天就是1611个字,跟他说的1000来字出入不大。

当我算出这个数字时,心中狂喊:“我的天,就这么简单?每天写1000来字,然后持续17年?”是的,就这么简单。

是我自己把写作这回事想复杂了! 

金庸的写作习惯启发我:1、做一件简单且有价值的事(写1000来字);

2、按照一个相对固定的节奏去做(每天都写,不要间断);

3、然后做长时间的积累(写上17年),就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东西(《金庸作品集》)。

掌握了这个诀窍,你也可以像金庸一样创作!



我曾感叹世界好不公平,出生不公平、财富不公平、机会不公平。但现在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样东西绝对公平,那就是时间。

你有一秒,我也有一秒。你每天刷一个小时的抖音,我每天写一个小时的文章,不用17年,1年后我就远远把你抛在了后面。 

我用时间堆出来的才华,你拿钱也追不上,除非你用更多的时间来追,但只要我不松懈,你永远追不上。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每天写1000个字不难,难的是坚持17年。 

写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决定了就要一直干下去,谈恋爱都是这样的道理。

我不需要成为最会写的人,但只要我跟时间是最好的朋友,通过时间的叠加,我在写作上的价值增长,我就能看得到。



我最近在读《曾国藩传》,曾国藩打仗,就靠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做那些最硬的事,干那些在别人看来很呆的事,然后一直干下去,可能在开打之前,你就已经赢了。 

实际上,中外的文学大师,他们的写作习惯是相同的,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村上春树。

他写长篇小说时,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

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 

一天写上10页,一个月便能写300页,半年就能写出1800页。《海边的卡夫卡》第一稿1800页,就是这样被村上写出来的。

对于机械式的写作,村上自嘲:“这哪是艺术家的做法。这不就和工厂车间一个样吗?但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

第二个是斯蒂芬·金。

他认为,对于一位胸怀大志的作家,最不需要的东西就是电视机!

我房里也不放电视机,我一直很骄傲别人以为我买不起TV。 

斯蒂芬一旦开始写东西,就每天都要写,每天四到六个小时,天天如此。

最巧合的是,他跟村上春树一样,规定自己每天写10页,大约2000个英文单词,三个月就是18万字,这是一本书非常适宜的长度。

每天不完成10页,他决不从书桌旁起身。当有人问他“成功秘诀”时,他说了两点:一是自己一直比较健康,二是没有离婚。

他说进行有规律的创作,环境一定要安静。

第三个是贾平凹。

这是我想重点谈的一位大师,因为我刚读完他1992年写的《废都》。我觉得,诺贝尔欠贾平凹一座文学奖。

贾平凹40岁时,早已名声在外,但亦被名声所累。更不幸的是,灾难接踵而来,他先是患乙肝不愈,度过了牢狱般的一年多医院生活。

再是母亲染病动手术;再是父亲得癌症亡故;再是一场官司没完没了地纠缠他;再是为了他人而卷入单位的是是非非中受尽屈辱。

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写《废都》。 

他逃到一个人烟稀少的水库写作,每天吃过第一顿饭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一直写到下午四点,除了大小便,再不出门。

他写起来喜欢关门关窗,窗帘也要拉得严严实实,他说如果是一个地下的洞穴那就更好。

烟是一根接一根地抽,每当有人在外边喊吃饭了,推开门直感烟雾笼罩了你!

在水库待了整整一个月,人明显是瘦多了,却完成了三十万字的草稿。 

后来他又转战两个地方继续流亡写作。先是到一户老乡家,有天晚上外边刮风下雪,窗子的一块玻璃撞碎在楼下。

他冻得握不住笔,起身拿报纸去夹在窗纱扇里挡风;刚夹好,风又把它张开;再去夹,再张开,只好拉闭了门逃到另一户人家去。

他规定自己每日不能少于七千字。他说,如果把这本书从构思到最后完稿的多半年时间里所抽的烟接连起来,绝对有一条铁路那么长。

最叫我难忘的,是贾平凹在《废都》后记中写下的这样两句话: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我记住这本书带给我的无法向人说清的苦难,记住在生命的苦难中又惟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的这本书。

看了那么多大师关于创作的故事,我也慢慢揣摩出一些门道:伟大的作品,都是在艰难困苦、孤独彷徨,甚至生离死别下诞生的。

若有人告诉你,他最近正在写一本书,可能是一本回忆录,也可能是他职业生涯的智慧结晶,这个时候你要警惕了——

这本书不出来还好,一出来很可能就是一本恶俗的烂书。

要说写作有什么诀窍,就是两个字——坚持。

金庸在2002年4月《金庸作品集<新序>》中写道:“写小说也跟弹钢琴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是一级一级往上提高的。

要经过每日的苦练和积累,读书不够多不行。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小时,从不间断,在报社退休后连续在中外大学中努力进修。”

这就是一个作家的自我修养。

读书写作,杂谈共享,欢迎关注,春三十三

❺ 急求一篇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演讲稿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从1955年第一篇武侠小说问世,到1972年“封笔”,金庸共创作了十五部武侠小说。在这十五部小说中,不仅有波诡云谲的政治画卷、荡气回肠的英雄侠义、出神入化的绝世武功,更有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爱情人物和爱情故事。如何看待金庸笔下的情爱世界?

金庸小说的爱情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其中《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无疑是其中的经典。《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的主题是南宋末年宋、金、蒙古之间波澜壮阔的战争和社会生活,而贯穿始终的小说主人公--郭靖与黄蓉的爱情也是小说中的“华彩乐章”。郭靖与黄蓉,一个木讷憨厚,一个古灵精怪,性格禀性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个人为什么能走到一起?郭靖与黄蓉的爱情为什么受到读者最热烈的欢迎与羡慕?这个经典的爱情模式反映了金庸怎样的创作观念?

除了《射雕英雄传》之外,《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同样是金庸小说爱情中的经典,不同的是这个爱情模式更加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神雕侠侣》是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故事的主题就是描写主人公杨过与他的师父小龙女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的。那么在《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在天惨地绝的重重悬念中是如何突破礼教的羁绊,实现爱的承诺的?它的震撼与感人之处究竟体现在哪里?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不只经典,更具深广,一部作品通常会表现出多组、多种、多层次的爱情,《飞狐外传》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描写主人公大侠胡斐的成长历程。在《飞狐外传》中,胡斐与袁紫衣、胡斐与程灵素、马春花与福康安,为我们展现了几组刻骨铭心的悲剧恋情。那么,一往情深的女子会如何对待薄情寡义的坏男人?出了家的人真的就能割舍得下爱吗?

如果说金庸在大部头中游刃有余地描绘出了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那么他在中短篇小说中也同样毫不示弱。中篇小说《白马啸西风》反映的是一个叫李文秀的汉族少女,在新疆哈萨克部族与几个青年的感情故事。在这篇小说中,李文秀究竟会遭遇怎样的悲欢离合?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会带给我们怎样超乎寻常的深层思考?

全文
可能有的朋友听了会觉得惊讶,说金庸,那不是写武侠小说的吗?借助武侠小说来谈爱情,这合适吗?在很多朋友看来,武侠小说不就是写那些英雄豪杰们没日没夜地打架、杀人、喝酒,不就写这些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里边要探讨爱情,是不是好像是让李逵来绣花,让张飞来画画,让窦尔敦唱小曲,是不是不合时宜?其实我告诉大家,历史上的张飞他还真会画画,而且专画美人,张飞是以画美人见长的。在杀场上能够浴血奋战,给人一个非常粗豪这样形象的人,他同时,他可以非常秀雅,非常文雅。

而上述我所提出来的这种担忧,其实正是我们社会上很多人对武侠小说误解的一种反映。很多人以为武侠小说就是武打小说,我们很多中学老师没收学生的书就说不许看武打小说,所谓武打小说在他们理解起来就是暴力文学,教孩子怎么打架的教科书,就是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学。而这些朋友不了解,武侠小说也好,通俗小说也好,其实只是我们给文学分的类,只是文学中的某一个类别,这些类别只是说它们有不同的特点,而不是说它们在艺术价值上有高有低,通俗小说不见得它不高雅,不见得不严肃,而那些所谓的非通俗小说,

❻ 金庸小说介绍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查家为当地望族,历史上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http://ke..com/view/2619.htm

❼ 求高人总结一下金庸先生的小说风格特点

第一,金庸的人物刻画,轻表面、重实在,没有正面的长篇大论的描写,却依然塑造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形象,香香公主、黄蓉、小龙女、张无忌、令狐冲„„举不胜举,甚至梅超风蓬头垢面的长发也会被人用来做形容词。如描写小龙女的“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看了这一段,估计大家心里便有了一个模糊的神仙般的小龙女。

第二,金庸小说的结构艺术,大有大的宏伟,小有小的玲珑,大小均宜。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有一个固定的秩序,按着时间、按着帝国的秩序,讲究一个社会逻辑。而五四以后,西方文学架构的手法深入了中国文学的创作,倒叙、插叙、省略或者将之融合交叉的手法都出现在小说里,并在金庸小说中达到一个高峰。比如《射雕》三部曲的宏大、《越女剑》的小巧。《天龙八部》中有三个男主人公,一开始是段誉的故事,不知不觉转入了乔峰的故事,然后又变成虚竹的故事,篇幅都很长,最后三兄弟结拜,三个故事交融到一起。一般的武侠小说总会贯穿着的一条感情线,而金庸小说往往其他的结构特色,乔峰的身世问题,一个丐帮版主忽然成了契丹人,在乔峰探究自己身世的一系列事件中,他找到谁,谁就被提前杀了,留下的线索还是直指他的?这便是侦探小说的构造。

❽ 谁有《金庸武侠小说全集简体中文插图珍藏版》(金庸全集)插图版[PDF]

德国的风格大方

❾ 关于金庸武侠小说

网络里的不能全信,看那里的得先看完原著后再斟酌,那里什么金庸小说里本来没描写的心法内容都有,也不知从哪抄来的。
我读过天龙八部N遍,从没看过玄冥神掌在里面,三十六洞那帮人出场也就三次,万仙大会,缥缈峰,少林寺英雄大会。

❿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男性形象PPT

我写过一篇论文,关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不过不是ppt。需要hi我。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吧网站要求 发布:2025-08-23 09:30:16 浏览:276
18年完结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23 09:26:25 浏览:721
英雄联盟小说相关推荐 发布:2025-08-23 09:17:23 浏览:716
言情小说女主角姓伊 发布:2025-08-23 09:08:10 浏览:452
无敌在动漫世界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23 09:07:33 浏览:936
女主是吸血鬼的小说言情 发布:2025-08-23 09:07:32 浏览:548
歌疏的哪部小说最好看 发布:2025-08-23 09:01:46 浏览:248
完结快穿腐小说 发布:2025-08-23 08:50:56 浏览:769
手机看电脑版小说阅读器下载安装 发布:2025-08-23 08:30:37 浏览:928
霸道总裁宠上天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霸 发布:2025-08-23 08:26:53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