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花木兰扫北

武侠小说花木兰扫北

发布时间: 2022-10-17 17:34:49

Ⅰ 中国古代国防功臣有哪些

秦:蒙恬,蒙毅兄弟,守长城,防匈奴;
汉:李广,卫青,霍去病
唐:李靖
宋:杨业,岳飞,韩世忠
明:戚继光,李成梁,袁崇焕
清:林则徐,李鸿章,冯子才
以上我列举的名人,实际上如果以现在的眼光,他们也不能算是“民族英雄”比如抗金的英雄,现在这些民族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过去,他们的确也主要是汉族的英雄!
中国古代以汉最注重军事,因为汉朝强盛,抵御匈奴,所以名将辈出,而宋朝是对外军事对薄弱的时期,但是也有不少名将,是因为宋朝国力微弱,为了挽救亡国的命运。

Ⅱ 《花木兰攻山》中花木兰是用什么计策攻下摩天轮的

花木兰用的是“羊灯计”,请参考:
相传,在很早以前,承德东北边的黑山叫摩天岭,这里地势险峻,很难有人能攻下。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的龙潭洼一条山路可通。
在花木兰抗击匈奴那阵,这里住的是匈奴的先锋官右贤王。匈奴兵将把守住南山口,只要有兵马攻山,滚木擂石一齐往下打,没有不被打退的。
话说花木兰扫北来到这里,一连攻了几次都攻不上去,只得把兵马先驻扎下来。驻扎兵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花木兰城。当时花木兰从军已经十多年了,心中想念爹娘,想念乡亲,恨不能一脚踏平摩天岭,班师回朝。她坐在大帐里闷闷不乐地想计策,可总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花木兰率领将士来到摩天岭对面的二龙山上观察地形,看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上蹦来跳去,不禁叹道:“人如果有羊那样爬山的本领该多好啊!”
这天夜里,她带军卒打着灯笼去查哨,突然传来“咩——”的一声羊叫,把她吓了一跳。她忽然想:我何不用羊灯计破摩天岭呢!
第二天,她便让兵卒四处买羊,在二龙山顶建了一座圈羊的城堡——就是现在的锁羊城。打发人找来扎纸匠人日夜赶糊灯笼。她又在附近访问当地山民,找出了一条登山的小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花木兰让士兵们把每只羊角上挂上灯笼,赶进龙潭洼。羊群漫山遍野往摩天岭跑去,匈奴守兵一见,以为是花木兰攻山的人马,便齐放滚木擂石。羊见有木、石滚来,有的吓得往岩石上逃,有的顺着陡坡往上跑。这下可把右贤王吓坏啦!他们怎么能登险石而上?难道是天兵!匈奴兵将不明真相,乱了阵脚;花木兰乘机从小路攻上去,把匈奴兵将杀死一多半。右贤王领着残兵败将,一气跑回北国,再也不敢侵犯了。
花木兰以她聪明的才智和勇敢的斗志,攻下了摩天岭,把匈奴抢的东西分给百姓,班师回朝了。

Ⅲ 智破黑山城讲了什么

大黑山东侧有个土城子,三面是悬崖绝壁,只有一道岩缝勉强容得一个人爬上去。土匪大黑头在这里占山为王,杀人掳掠,官兵征剿多次也无法攻上。
一天,花木兰扫北来到这里,百姓请求她铲平黑山城。大黑头根本不将花木兰放在眼内,待她快要接近土城子的时候,立即下令将滚木擂石推下去。花木兰的人马,当场倒下一片。跟着,大黑头又叫喽罗点着灰瓶子炮,浓烟熏得人两眼睁不开,加上山路奇险,花木兰又有不少将士摔下深涧。她见势不妙,急令收兵。
当夜,花木兰无法入睡,便出营溜达。遇一个老人赶着一只羊走过。她见羊角上挂着个灯笼,便问老人为什么。老人说:“灯笼挂在羊角上,远看像两个人在走路,野兽轻易不敢来呀!”花木兰顿醒悟,心生一计,决定以羊代兵。
第二夜三更,四邻八乡的百姓赶着羊群来到山下,花木兰下令将羊角上的灯笼点亮,赶上山去。羊嘴全用绳绑着,一只只毫无声息地爬上了人不容易上的山岸。这时,山下突然杀声四起,惊天动地。大黑头从梦中惊醒。见无数人马擎着灯笼杀上山来,慌忙打开山门投降。

Ⅳ 求 三侠五义 小五义 白眉大侠 等一系列评书的顺序

中国评述第一人单田芳老先生于北京去世。享年84岁。单田芳老先生一生一声动人,走的却很安详,没有痛苦,沉睡中离去。家人相伴左右,也是给大家的一点安慰。

单田芳老师一生都献给了中国评书事业,留给国人长达120篇长篇佳作。其中有很多部非常有名。单田芳老师去世后,在网友中又重新掀起了一股听评书的热潮。

中国重掀单田芳评书热,网友大力推荐:热门评书收听顺序一目了然
但是很多人对单田芳老师那么多作品,究竟从何下手是看得一头雾水。今天,娱乐姐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单老师的作品。

单老的评书主要有三类:传统武侠,红色革命和历史。其中以传统武侠和历史最具有特色。今天,娱乐姐就为大家整理了单田芳老师评书武侠中比较有代表性几部推荐给大家:

中国重掀单田芳评书热,网友大力推荐:热门评书收听顺序一目了然
先古

1 封神演义

2 三国演义

3 英雄走国

4 刘伶传奇

隋唐

5 风尘三侠(侠侣情仇)

6 薛刚反唐

7 花木兰

8 隋唐演义 (又名瓦岗英雄传)

9 新隋唐演义

10 宫门挂玉带

11 程咬金

12 说唐后传

13 大唐惊雷

14 薛仁贵征东

15 薛丁山征西

16 薛家将

17 宏碧缘 电视版叫《侠侣情仇》

18 深宫惊变

19 安史之乱

20 罗通扫北

中国重掀单田芳评书热,网友大力推荐:热门评书收听顺序一目了然
五代

21 十三太保

宋代

22 杨家将

23 三侠五义(又名包公案)

24 五鼠闹东京

25 大破冲霄楼

26 七杰小五义

27 七侠小五义

28 白眉大侠

29 龙虎风云会

30 龙虎风云会(续)

31 水浒全传

32 水浒外传

33 武松传

34 杨么传

35 说岳

36 铁伞怪侠

37 呼家将

38 呼延庆打擂

中国重掀单田芳评书热,网友大力推荐:热门评书收听顺序一目了然
明朝

39 明英烈(又名朱元璋演义)

40 大明英烈

41 洪武剑侠图

42 燕王扫北

43 燕王剑侠

44 永乐剑侠

45 大明风流谱

46 大明五杰

47 明末遗恨

清朝

48 三侠剑

49 续三侠剑

50 后续三侠剑

51 童林传

52 十二金钱镖

53 连环套

54 林则徐

55 曾国藩

56 左宗棠

57 义和团

58 太平天国

59 清官于成龙

60 清末风云录(上)

61 清末风云录(下)

中国重掀单田芳评书热,网友大力推荐:热门评书收听顺序一目了然
怎么样,是不是看得非常头晕?哈哈,娱乐姐也是看得头晕。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体量巨大,网友们入坑以后,建议先捡重点的听。

现在娱乐姐给大家划重点了,在这几十部的评书中,最受大家喜爱评书按照播放的先后顺序给大家重点推荐的是《三侠五义》、《小五义》、《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童林传》、《隋唐演义》、《大明演义》和《曾国藩》。

Ⅳ 花木兰扫北打到哪里

您好!在古代文学作品《木兰辞》中,主人公花木兰北伐扫北打到了蒙古国的杭爱山,也就是在东汉时期窦宪大破匈奴所处于的“燕然勒功”之地。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她为了家庭替父从军,男扮女装,经历了重重挑战与磨难,她坚持不懈,永不言败,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女生而吃不起苦,她一路奋勇战斗,为军队赢得了很多荣耀。其实花木兰代表着当时无数保家卫国、忠孝两全的女英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Ⅵ 单田芳的所有评书及简介

单田芳生平简介

单田芳:(1935.11— )河北涞水(一说山东德平)人。原名单传忠。1935年11月11日出生于天津(一说营口)。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收到东北工学院和沈阳医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由于他酷爱说书而弃学从艺,后来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其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1956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即使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艺术水平大进。二十四岁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间,他先后说过《三国》、《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传统评书和《林海雪原》、《平原枪声》、《一颗铜钮扣》、《新儿女英雄传》、《破晓记》、《红色保险箱》等新书。在十年动乱中虽遭厄运,但仍然坚持练功,默诵书词,结构新篇。

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瓦岗英雄》)。此后与其合作十余载,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主要有《三国演义》、《明英烈》、《少帅春秋》、《七杰小五义》等,风行大江南北全国几十家广播电台。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六亿。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从书。2000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单田芳评书全集”。《中国武侠小说史》也将其列为近年来大陆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评书《白眉大侠》和《宏碧缘》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此外,他还录制了《千古功臣张学良》、《七杰小五义》、《隋唐演义》、《铁伞怪侠》、《栾蒲包与丰泽园》(正续)、《刘伶传奇》等多部电视评书和自编自演了《龙虎风云会》(正续)等广播评书。单田芳还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系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

单田芳认为,“说书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头”,能够起到异峰突起的作用。生动、准确、鲜明是其评书的最大特点。其评书,口风老练苍劲,自然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有趣;行文逻辑周密,句法无误;说文时,满腹经纶,诗词歌赋,华丽高雅;说白时,乡情俗语,民谚土语,亲切生动。总之,他能用生动、精炼、准确、鲜明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愤,极大地调动了听(观)众的想象力。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为他赢得“单国嘴”的美誉。他对待评书创作一丝不苟。在编录《百年风云》(曾在全国一百四十家市级电台播放,)时,就参阅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国》、《天京之变》、《慈禧前传》、《清宫十三朝》等几十种资料。

出版评书作品:《瓦岗英雄》(两册,山西人民)、《说唐后传》(春风文艺)、《宫门挂玉带》(中原农民)、《薛仁贵征西》(中原农民)、《明英烈》(春风文艺)、《大明英烈传》(黄河文艺)、《燕王扫北》(中原农民)、《风尘三侠》(中原农民)、《包公案》(黄河文艺)、《七杰小五义》(两册,黑龙江人民)、《白眉大侠》(两册,内蒙古人民)、《铁伞怪》(海天版)、《燕王剑侠》(内蒙古人民)、《大明风流谱》(中国文联)、《大明五杰》(作家版)、《连环套》(内蒙古人民)、《三侠剑》(两册,内蒙古少儿)、《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再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童林传�6�1前传》(两册,内蒙古人民)、《童林传�6�1后传》(两册,内蒙古人民)以及“单田芳评书全集”(群众版)等。

卖女孩的小火柴 2006-05-12 12:15
田芳出版评书全集目录

序号 评 书先古 先古
1 封神演义
三国 三国
2 三国演义
两晋 两晋
3 英雄走国
4 刘伶传奇

隋唐 隋唐
5 风尘三侠(侠侣情仇)
6 薛刚反唐
7 花木兰
8 隋唐演义 (又名瓦岗英雄传)
9 新隋唐演义
10 宫门挂玉带
11 程咬金
12 说唐后传
13 大唐惊雷
14 薛仁贵征东
15 薛丁山征西
16 薛家将
17 宏碧缘 电视版叫《侠侣情仇》
18 深宫惊变
19 安史之乱
20 罗通扫北

五代 五代
21 十三太保

宋代 宋代
22 杨家将
23 三侠五义(又名包公案)
24 五鼠闹东京
25 大破冲霄楼
26 七杰小五义
27 七侠小五义
28 白眉大侠
29 龙虎风云会
30 龙虎风云会(续)
31 水浒全传
32 水浒外传
33 武松传
34 杨么传
35 说岳
36 铁伞怪侠
37 呼家将
38 呼延庆打擂

明朝 明朝
39 明英烈(又名朱元璋演义)
40 大明英烈
41 洪武剑侠图
42 燕王扫北
43 燕王剑侠
44 永乐剑侠
45 大明风流谱
46 大明五杰
47 明末遗恨

清朝 清朝
48 三侠剑
49 续三侠剑
50 后续三侠剑
51 童林传
52 十二金钱镖
53 连环套
54 林则徐
55 曾国藩
56 左宗棠
57 义和团
58 太平天国
59 清官于成龙
60 清末风云录(上)
61 清末风云录(下)
62 辛亥风云录
63 天京血泪
64 洛阳豪客

民国 民国
65 民国英烈
66 乱世枭雄
67 千古功臣张学良
68 栾蒲包与丰泽园
69 新儿女英雄传
70 破晓记
71 平原枪声
72 辽沈战役
73 百年风云
74 乱世枭雄
75 少帅春秋
76 龙争虎斗丰泽园

现代 现代
77 巨骗内幕
78 江洋大盗缉捕纪实
79 九七大案
80 一颗铜纽扣
81 九十年代大案要案侦破纪实
82 根本利益
83 单田芳说单田芳
84 红色保险箱

国际 国际
85 二战风云录

综合 综合
86 古今奇案
87 话说台湾
88 五千年历史演义
89 单田芳访谈

Ⅶ 说唐演义全传的相关评书

传统隋唐说部故事在《说唐小英雄传》后又续有北唐、东唐、西唐、南唐与月唐诸传。
与西汉、东汉;北宋、南宋不同,说唐系列当中的北唐、东唐、西唐、南唐并非指朝代,而是故事发生的所在方位,当然也很牵强。
北唐是花木兰扫北(是花木兰不是罗通)
东唐是薛仁贵征东
西唐是薛丁山征西(又分大小前后)薛仁贵征西为大西唐,薛丁山征西为少西唐。余以为少小所指为一,薛家征西为大西唐,秦家征西为小西唐。后西唐之黄河阵与万仙阵为花袍带(即神怪讲史),全书共计58回(黄河1-30回,万仙31-58回)。此书较为冷僻,鲜有人提及,
南唐是薛刚反唐(这个有点费解,可能因为后来薛家征南捉拿武则天)。
再后还有月唐,则是因唐明皇游月宫。

Ⅷ 兵士智斗大臣

兵士智斗大臣

兵士智斗大臣,从前,有一个皇帝很爱戴戒指,到国内游玩不慎丢失,一位兵士找到遗失的戒指而发生的一系列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兵士智斗大臣”民间故事吧!

兵士智斗大臣1

从前,有一个皇帝很爱戴戒指,他还在他最喜欢的一枚戒指上刻了名字。有一次,他戴着这枚戒指到国内游玩,可是不知怎么搞的,竟把它给丢失了。

他回到京城,立刻命令通告全国臣民:谁要是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并且送到他手里,皇帝绝不吝惜金银,赏给来人一笔巨大的奖金。

有个兵士很走运地找到了那枚戒指,他拣起戒指放在手中,站在那儿暗自思量:“现在我该怎么办?如果拿到部队里去宣布,事情会传到长官那儿;戒指就会从下级长官传到中级长官,又从中级长官传到高级长官,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会到皇帝手里?而且,决不会就这样完了的,说不定戒指在路上还会从别人手上转来转去,那么,我岂不是落了一场空!还是我亲自到皇帝那儿去一趟好些。”

于是,兵士直接到皇宫去了。

宫门的卫兵用刺刀挡住了他,问道:“上哪儿去?”“是这么回事,老兄,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想亲手交给他。”

卫兵收起刺刀让他进去了。

兵士走到卫兵队长跟前,又不许他往前走了。“你干什么去?”

兵士回答说:“我找到了皇帝的戒指,送还给他。”

卫兵队长也让他进去了。

兵士走到皇帝的宫殿跟前,被一个自尊自大,满身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穿着华丽衣服的大臣看见了。

“你怎么敢跑到这儿来呢?”大臣问道。

“是这么回事,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

“把它拿来,我转交上去。”

“不!”兵士说,“不行,我要自己亲手交给皇帝本人!”

“我是他最宠信的大臣!”

“我不想和你争论这点,只要能把戒指交给皇帝本人就行啦!”

大臣跳起脚骂了一顿。可是,兵士说什么也不肯把戒指交给他。大臣看见恐吓没有用,就说:“好啦,我替你去呈报皇帝,不过有一个条件,皇帝给你的任何奖赏,要分一半给我!”

“奖赏不会太多吧?”

“很多。你没见过皇帝就像没见过自己的耳朵一样!”

“嘿,这真是少有的运气!”他想道,“那么,分一半给他也行!”

“可以,”兵士对大臣说,“依你的办吧,我把皇帝的奖赏分一半给你,不过请给一张两人对半的`字据。”

大臣很高兴,十分满意,自言自语地计算着,会有多少金子到他的口袋里来。他拿起笔就写了张字据交给兵士,写完字据就到皇帝那儿去报告了。

皇帝走出来,从兵士手中取回了自己的刻名戒指,很感激兵士,说:“兵士,谢谢你拣到的东西,我皇帝说的话是神圣的,你将会从我这儿得到一笔巨大的奖赏。”

他把自己的司库叫来,对他说:“赏给兵士一千卢布!”

司库数好了钱,可是兵士拒绝收下,说:“我不需要这种奖赏。”

“你要什么奖赏?”

“最好是朝我背上打一百棍。”

“兵士,你怎么啦?莫非你疯了不成?”

“我没有疯,反正别的奖赏我是不要的。”

皇帝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想和他争论,就叫人把棍子拿来。

兵士开始脱衣服了,他先解开制服上所有的纽扣,解完了纽扣,说:“这恐怕不妥当……”“怎么不妥当?”

“我先领皇帝这份奖赏不太妥当。”

皇帝很奇怪:“我一点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解释一下!”

“我还有个伙计呢。”

“什么伙计?”

“就是他!”兵士指着大臣说,“他向我勒索您的一半奖赏,要是不给他,他就不让我见您。”大臣叫了起来:“兵士完全是胡说八道,我没有向他勒索过任何东西!”

兵士拿出那张字据给皇帝看,问道:“这是什么?”

皇帝笑了起来,说:“兵士,你想得真巧妙!把我的奖赏分给大臣一半吧!”

大臣不敢和皇帝争辩,于是,人们把他按在地毯上,用棍子痛打,兵士在一旁替他计数。数到五十棍时,他说:“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而您的大臣应当分得更多一些。这样吧,我把自己的一半也送给他。”

“嘿,你倒是个好心人!”皇帝说,“嗯,就照你说的办吧。”

皇帝命令再打大臣五十棍。

打到最后几棍时,兵士悄悄地从皇宫溜了出来,而贪婪的大臣却被打得皮开肉绽,疼痛难忍。

兵士智斗大臣2

花木兰攻山

相传,在很早以前,承德东北边的黑山叫摩天岭,这里地势险峻,很难有人能攻下。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的龙潭洼一条山路可通。

在花木兰抗击匈奴那阵,这里住的是匈奴的先锋官右贤王。匈奴兵将把守住南山口,只要有兵马攻山,滚木擂石一齐往下打,没有不被打退的。

话说花木兰扫北来到这里,一连攻了几次都攻不上去,只得把兵马先驻扎下来。驻扎兵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花木兰城。当时花木兰从军已经十多年了,心中想念爹娘,想念乡亲,恨不能一脚踏平摩天岭,班师回朝。她坐在大帐里闷闷不乐地想计策,可总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花木兰率领将士来到摩天岭对面的二龙山上观察地形,看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上蹦来跳去,不禁叹道:“人如果有羊那样爬山的本领该多好啊!”

这天夜里,她带军卒打着灯笼去查哨,突然传来“咩——”的一声羊叫,把她吓了一跳。她忽然想:我何不用羊灯计破摩天岭呢!

第二天,她便让兵卒四处买羊,在二龙山顶建了一座圈羊的城堡——就是现在的锁羊城。打发人找来扎纸匠人日夜赶糊灯笼。她又在附近访问当地山民,找出了一条登山的小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花木兰让士兵们把每只羊角上挂上灯笼,赶进龙潭洼。羊群漫山遍野往摩天岭跑去,匈奴守兵一见,以为是花木兰攻山的人马,便齐放滚木擂石。羊见有木、石滚来,有的吓得往岩石上逃,有的顺着陡坡往上跑。这下可把右贤王吓坏啦!他们怎么能登险石而上?难道是天兵!匈奴兵将不明真相,乱了阵脚;花木兰乘机从小路攻上去,把匈奴兵将杀死一多半。右贤王领着残兵败将,一气跑回北国,再也不敢侵犯了。

花木兰以她聪明的才智和勇敢的斗志,攻下了摩天岭,把匈奴抢的东西分给百姓,班师回朝了。

Ⅸ 一什么的乐趣为题作文

一本书给我带来的乐趣

书,是我们的朋友,它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知识,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吧!

有人喜欢看书,但有人不喜欢。看书就像看电视,虽然你看不见真的他,但你可以用你的奇思妙想想象你可以观看到的。我就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家伙。每次我看书都看得津津有味,就是有人在一边看电视,或者在一边说话。也破坏不了我看书的心情,每当一碰到书,我就像迷上了网络游戏一样,怎么也甩不掉。

有一次,那是星期五,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冒险小虎队》,我超喜欢看这本书,妈妈给我买了,我就拿起书看来,正当我准备开始看的时候。突然,我的好朋友叫我下去玩,我说“一会儿。”我正在犹豫,是去玩,还是看书?这问题让我左右为难,最后我还是去看书了,没有去玩游戏。

我虽然没有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快乐中玩游戏,但是我也很高兴。因为妈妈给我买的那一本书,我一下午就看完啦,我觉的自己学了很多知识,我感到无比快乐。

同学们,养成看书这种好习惯,你就会懂的很多东西,让我们在无穷的书中去寻找无穷的知识和无穷的快乐吧!

书能让我们的到开心快了大家一起读书吧!

Ⅹ 中国古代文学的女性形象研究

以古代文学女性形象对女性俗语的考证与置疑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切入,进行了对关于女性的俗语的分析和论述,从而对一些俗语产生考证与反拨。目的是增加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俗文化的关注和认识,进而产生新的理解。
关键词:女性形象 俗语 考证与置疑

自古,关于女性的讨论就是众说纷纭的问题,外国有著名女性学者西蒙娜•伏波娃著有《第二性》,还有海蒂、福柯等哲学家;国内,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也涌现出很多女性问题研究者。那么,如此丰富的女性科学研究表现在文学中就是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又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最为典型、有代表性,而表现在俗文化中就是社会上长期流行、甚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一些俗语(在此为研究方便,姑且将其称之为俗语)。本文将把这两者结合并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让我们以自古写情的公认佳作开始:《西厢记》、《牡丹亭》与《娇红记》。《西厢记》中青春貌美的相国小姐莺莺“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出身高贵显赫,深受传统礼教文化熏陶,但当她在佛殿邂逅“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的张生时,便一见钟情,陷入相思。杜丽娘的故事更是一场压抑的春梦:游园时一见春色恼人莺燕成双,青春本性便迸发殆尽,随之梦中相会直至为情而亡。她自己都说:“吾今年区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还有一位女主角王娇娘却是比前两位成熟和理智得多,她与申纯的爱情是经反复试探和了解得以建立,共同的思想以及志趣是他们的爱情基点,类似宝黛之爱。至此,我们不难对所谓“一见钟情”之爱产生置疑:爱情的产生真的存在一见钟情这种可能吗?试想,纯真质朴的莺莺小姐在佛殿上见到的不是张生,而是另一个同样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又满腹经纶的白面书生,她是否同样“一见钟情”?如果还不够说服力,那么杜丽娘梦中欢爱,梦醒后如果邂逅了另外一位柳梦梅,无疑仍会不顾礼法一晌贪欢。因为那个对象明显是春情萌发的产物,而非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真挚的感情。包括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范二朗与周胜仙同样在酒楼上一见倾心,巧妙把自己的基本情况传达给对方,从而促成一段姻缘。清人李渔《十二楼》之首《合影楼》,写屠珍生和管玉珍由于见了对方在水中的倒影而一见钟情。简直其情。这些无疑都有强烈的传说、演绎色彩。纵观“一见钟情”模式,基本上都循着一条潜规则:偶然邂逅——私定终身——终成眷属(或双双殉情)。充斥其中的才子暮色,佳人怀春的实质无外乎情欲和寂寞并生的产物,“以色为先导,以欲为核心”,存在恋爱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多向选择的可能。这种“一见钟情”仅仅是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遇到正确的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与这种一见钟情模式比起来,《娇红记》的爱情更为可信,更有亲切感。这也许与其产生时代较晚相关。
结束对“一见钟情”式爱情的置疑,第二个俗语是“痴心女子负心汉”。这是个饱含悲情意味的题目,其中蕴涵着不少女性的血泪控诉。笔者分析了关于描写妓女、爱情的20篇古代短篇小说,粗略统计归纳出一个结论,即:团圆结局(包括历经劫难后的重生)有10篇,变鬼复仇类型的有2篇,悲剧结局有8篇,其中多为“负心汉模式”。这些故事都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色彩,有情礼合一的思想倾向,结果是负心汉受到各式各样的严惩,可以证明的很典型的例子是前文所提到的《西厢》的前身:《莺莺传》。张生移情别恋,始乱终弃,痛斥莺莺为“尤物”。这是作为维护封建道德的优秀文学作品,旨在“止淫奔”。还有唐人蒋防的《霍小玉传》:小玉从来未抱奢望和幻想,就算面对李益的海誓山盟,她也清醒地认识到李益“门族清华”,“自知非匹”,直至被丈夫以七出罪过休戚。她很清醒:“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更为震撼人心的是《王魁负心桂英死报》(宋《醉翁谈渌》)。出于门阀观念、父为子纲这些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王魁辜负一心一意的桂英,枉她一片痴情。还有“秋扇见捐”的故事,汉乐府《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活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也印证古代弃妇形象成为一种典型形象的直接动因。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负心汉故事不胜枚举,归纳出一般模式是:女方有恩于男方——男方落魄后飞黄腾达——另觅新欢。虽然痴情后生的存在量不在少数,但古代女性特殊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似乎使人更加愿意相信“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更具有真实性。
第三句女性俗语中所包括的,有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之痛,更有千金只为红颜之情,这就是“红颜祸水”。一方面羞羞答答承认“红颜”,另一方面更咬牙切齿痛斥“祸水”,这是奇特的矛盾统一。古今中外关于这句话的证明俯拾即是:“声色也,败德之具也。”,“由来倾国遗恨,在婵娟”……成为典故的就有商纣王为妲己建鹿台,周幽王为取悦褒姒而有骊山温泉华清池,更有千军只为红颜笑的烽火戏诸侯,美人艳笑和悠悠狼烟亡了商、周。还有“馆娃歌舞”:夫差迷恋西施,为之于灵岩上建馆娃宫,后被越所灭;“笑是金莲消国步”:六朝齐废帝东昏侯宠爱潘妃,为之造神仙、永寿二殿,凿为莲花以辅地,称潘妃行其上之态为“此步步生莲花也”;“玉树迷烟雾”:六朝陈后主沉溺声色,迷恋张丽华而作《玉树后庭花》……这些到底与真实历史有几分相同暂且不论,但文人对此的创作倾向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了一个主题:红颜祸水。难道酿成祸水的罪魁祸首都归于娇柔红颜吗?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宰,为了社会的主宰,为了推卸本无法也不应推卸的责任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幸好有明人陆人龙在《型世言》中所作《胡总制巧用华棣卿 王翠翘死报徐明山》:翘儿为救家难,逼父母卖掉自己,落入娼家后又遇乱兵,在军中以美色(也算)运筹帷幄,救下当日的恩人华棣卿,又劝降徐海,使东南沿海一带免受倭寇之患,但最后也逃不过作为女人的注定悲惨结局:被逼沉江。作者也慨叹“红颜命薄如鹈翼一任东风上下飘。”像窦娥、赵五娘一样,忍辱负重,但又比她们高明地参与政事、救国于水火。名满天下的京城名妓李师师(《李师师外传》自宋《琳琅密室丛书》)不知是福还是祸地被宋徽宗发现并宠幸。金兵南侵,“河北告急”时,她积极资助抗金斗争,被汉奸张邦昌出卖后,愤然就义,以“色艺绝伦”的身体回报了故土,不知所谓“祸水”之“祸”从何来?清人陈树基有《苏小小慧眼识风流》:钱塘名妓苏小小,先委身于对她一往情深的阮郁,“有眼识人”,后又作出壮举,对落难的鲍仁慷慨解囊,助其成就功名大业,在世态炎凉中“颇识英雄”。虽终香消玉殒,但从衣锦还乡的鲍仁“人之相知,贵乎知心,他小小一女子在贫贱时能知我心,慨然相赠”的由衷赞美中,我们仍然清晰可见的,是小小的才识兼俱、侠肝义胆。这位“千秋义侠”之“祸”又从何谈起?娇俏红颜,或温存,或智慧,或贤良,或狭义,被强行扣上“祸水”之名,不得不说是社会和文化的悲哀。而让这些可人红颜去承担误国毁家的罪名未免有失公允,但历史从来为强权者所书,这便造就了她们永世的地域,翻身难矣!
下一句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在父母劝儿女擦亮眼睛为择佳偶时成为许多家庭必引之语。看起来确有几分道理。唐传奇《李娃传》讲荥阳公子命运不济,沦为挽歌郎甚至乞丐。在妓女李娃的精心护理下,终应试得官,恢复旧有地位,李娃也被册封为妍国夫人,二人结成百年之好。同为情人败落,赵春儿的命运可没那么幸运。《警世通言》中《赵春儿重旺赵家庄》中的纨绔子弟曹可成,挥金如土坐吃山空,毁了父母之家和自己与春儿的夫妻之家,更可气的是连春儿为养家而防绩的伴儿都被他卖掉。赵春儿可真谓“嫁错郎”,幸亏她还有先见之明,埋了“黄白之物”在地下,待相公醒悟后以解家难,才“重旺”了赵家庄。春儿也因其为人之善、谋虑之深、目光之远、心智之聪、意志之坚、持事之恒被奉为“有志妇人”。而作者冯梦龙对此却有训诫:“破家只为貌如花,又仗红颜再起家,如此红颜千古少,劝君还是莫贪花。”岂不可笑!春儿以自己的坚韧和意志重新唤醒了丈夫,振兴了曹家庄,尽管“嫁错郎”,却仍矢志不渝,创造了一个较为美满的团圆结局。但作者用她来“劝君莫贪花”!……更为广泛传诵的是《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和焦仲卿再恩爱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迫于焦母的巨大压力,“新妇”仍“被驱谴”,她洒扫女红无不精通,又光彩照人,本应拥有古代女子期待中的相夫教子的美好人生,但事以至此又何尝不是因她“嫁错郎”?但这种认错人,爱错人,又跟错人而酿成悲剧的最为震撼的典型是杜十娘。这位京都名妓色美艺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声音“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使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且道德高尚,蔑视鸨儿“贪财无义”,又贤良多情,与李甲“真情相好”,但结局却是与承载了她对未来夫妻生活的所有向往的千金宝箱一起怒沉于滚滚江涛。“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啊!悲剧气氛催人泪下。诸例可见,在古代,女性的幸福仅是男性垂怜时的随手一抛,这时嫁人就显得异常重要,所以“女怕嫁错郎”盛行数年且长盛不衰。

热点内容
好看的言情类小说男主角是大官 发布:2025-08-18 23:26:40 浏览:78
小说天机在线阅读 发布:2025-08-18 23:00:49 浏览:292
免费的青梅竹马小说 发布:2025-08-18 23:00:48 浏览:8
免费小说网之贴身保安 发布:2025-08-18 22:48:14 浏览:984
掠夺类型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8 22:47:59 浏览:811
小寡妇的欲火焚身小说阅读 发布:2025-08-18 22:36:31 浏览:935
言情小说家叶紫 发布:2025-08-18 22:29:48 浏览:241
言情爱情小故事小说 发布:2025-08-18 22:02:57 浏览:243
所有女强快穿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8 21:37:10 浏览:160
鬼神无双小说好看吗 发布:2025-08-18 21:35:34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