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的细节描写
A. 你看到的网络小说里,是怎么将不可描述的内容描述出来
有个作者挺牛笔的,现在也能写出感觉来,他好像用的是景物描写的。牛掰不!
比较俗也比较好记的就是,镜头拉远夜色或者月亮开头,后边就靠景物暗喻了,牛的一批。
《赘婿出山》李咸鱼,你可以参考下,其他的就不发表意见了,描写这个那是真滴6
B. 网络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
第一忌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让描写使你的叙述陷入中止。
小说的作者必须牢记这点:不要过分描述任何事情,无论它是特顿山脉,是夕阳,还是怀基基海滩上的斑马。否则,你叙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响,你也将使读者的注意力出现危险的空白。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读者的确愿意跳过那些无效内容。
第二大忌讳: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来描写并非重要的环境。
小说家大卫。罗吉曾宣称:“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大多数背景描写的危险在于一连串的漂亮的陈述句和叙述的中断将读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请牢记罗吉的格言,将它打在纸条上贴到计算机或打字机前:“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
第三点忌讳是:不要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读者的注意力。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四点忌讳是:不要概括,要具体。
关于写作忌讳概括化,没有人比俄国伟大作家契河夫说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泻而下’等等。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
你要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真实可信,他们在自己国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中进行着日常工作。——拉威尔•斯潘塞。
“怎么才能让事情看起来真实可信呢?”当一位作家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赞扬。如果有人进一步对他说:“我好像身临其境,能够听到、嗅到、感觉到这些地方,就像走进了小说的书页中”,那他给读者的东西就的确非同寻常了。当我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借助于五种感觉”。一些作者总意识不到应利用读者的五种感觉来获取真实感。利用读者的视觉感受是常见的,但是利用读者的嗅觉、听觉(除了在对话中)、触觉或是味觉又有几次呢?
C. 一篇小说中,怎么区分哪些句子是细节描写
很细微,具体的描写,一般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简单点说就是放大,能让你仿佛能看见一样,比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有这么一段精彩描写:“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回去,往腰里揣……”
D. 关于网络小说细节描写技巧
小说需要有生活,把生活融入进取的小说才有吸引力。要注意前后结构,不要写到后面忘了前面写过什么,避免矛盾和重复的现象出现。要有想象力,虚构一些东西,但是不要脱离生活,否则会很假。
首先要把握好故事情节,看你要包含的东西很多,所以语言不能拖沓。小说千万不要凑字,扯无聊的东西。
还有故事风格要把握好,人各有所好,所以不要太在意不欣赏你的风格人说的话。现在小白文泛滥,避免落入小白的俗套,人物性格不必太夸张,那样哗众取宠的性格现在并不吃香,要写出属于自己的角色,不要随波逐流。
如果写爱情的话,看你的年龄了,现在小孩子非常流行一见钟情,这种老套的戏码千万不要用。写爱情我比较欣赏那种淡淡的感觉,不要太过明显,逐渐营造出爱情的氛围。
关于怎么把握故事,要看你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话,要有情节的曲折,毕竟小说是写给人看的,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才重要。庸俗就是情节的设定了,有时候恶俗的情节也可以通过文字来弥补。
你要写的年龄层次比较多,注意把握人物内心的成长。现在人物前后乌龙的太多了=
=如果用第一人称,一定要写好心理活动,第三人称的话也要写好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衬托出人物特点。
我讲的这些都是概括,本人比较喜欢看文的说=3=自己写的就不行了,你不如多看一些同类的书,积累文字和经验。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25
09:11
首先,你要把起点所有的规则制度全部搞懂。比如如何打榜,新书多少字上榜,多少下榜什么的,一章多少字什么的全部搞清楚。
特别是起点有两篇关于新人第一次写作的指导意见,一定要多看几次。全部搞懂。会给你很多提示的。
你开始上书的,建议你写到10w字开始上传。至少写到5w在传新书。不能写一点传一点。
起点一章至少是2000字,刚开书时,你一章写个3000左右就差不多了。因为你需要频繁的利用更新的频率来增加在首页上出现的机会。等稳定后,就随便你了。我一般5000字。
更新一般在中午和凌晨两个12点最好。
其实你这些问题起点官方都是有说明的。你自己注册个作家,自己去看把。看详细的。这里问不清楚的。
建议如果想写书,一定要去看。你注册后,作家专区就有相关的指导意见,从取名字,如果立意,如果取材,都有教程的。
E. 求经典好看的网络小说,要细节描写好的!
网游类 灵魂深邃的《网游-自由》(西方魔法类的,写得很好。可不知道为什么不红) 《遗忘国度之神秘徽章》
玄幻类 《神钥》(一本异世魔法的文,不YY,没有脑残小弟和王八之气,也不出名,郁闷,为此书抱不平啊)
都市的 《史上第一混乱》幽默搞笑
穿越的 《江山美色》还好
F. 小说细节描写问题
你写的这个应该属于同人吧
你现在的心理应该和我当初很相似,感觉自己写得太过简单,想要写得更完美,但又找不到方法。
提醒你一句,不要想一步登天!
写书时不要抱着这种心理,否则往往会因为答不到自己的要求而自己打击自己,而对写书失去了兴趣。
行了,进入正题。
人物的性格若是直接写明,那是最低级的写法,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那种写法对故事的发展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
人物性格的表现方法最好的有两个,一个是在故事中通过别人对角色的评价,来表现人物,但这种方法有些片面,不能让读者真正了解人物。
另一个方法就是根据故事来表现,主角对事情的态度,他怎么做,这些都是表现人物的方法。所以小说最注重的是情节,借此来表现人物。
至于描写,不知道你是说什么描写,是外贸描写还是环境描写什么的。
如果是外貌描写,你应该在脑海中构思好人物的外貌,这样才好描写,也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做些修改,当然,实在不会可以先用些比较笼统的词,细致的样子就让读者自己去YY吧,呵呵
若是环境描写,这个我也不怎么会,但重要的还是你对词语的积累,还是那样构思,如果你把整个环境的样子都构思好的话,应该不难描写,不然就一笔带过。环境只是为了争强气氛,多了反而不宜,所以环境并不会影响整本书,不用担心。
人物对话要怎么写,这个我真没法教你,应为对话时根据人物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环境及不同时间而产生的,如果你是想然对话华丽些的话,那我劝你不必了,网络小说有自己的风格,同样你的书也有你的风格。
细节处理则应该根据状况来看,不要画蛇添足,没必要的就不要写,抓住关键,否则那就是凑字数了。
行了,我要讲的就是这些,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加我们群741372614
虽然大部分潜水……但总应该会有人在的,不懂得可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对了,填一句,全手打,很累啊
G. 网络小说动作,神态,表情描写方法技巧
动作描写的技巧,大致包括:细节法、对照法、接顺法、反常法、特点法、共显法。具体使用解析如下:
一、动作描写六个方法
(一)、细节法
细节法的关键在于对某个动作或镜头的连续性特征描述,要展现出某个细部的精髓内容,句子可以适当短一些,小分句可以多一些,是一段“快速、轻捷、细致”的生动展示。
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挽、卷、抬起、迈、拖向前、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一扎”将捕鱼的镜头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就好像一出戏刚刚上演一样,这样的描写,不可谓不出神入化。
(二)、对照法
对照法是要通过不同角色的动作展示不一样的特点,从而体现出核心主旨来。
那野人喝了酒,又听见自己已经获救,不觉精神为之一振,居然马上坐了起来。不料,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拥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两手,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高声大唱,又是乱跳狂舞,活像个疯子。他那样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鲁滨逊漂流记》
如上文,野人的“坐”起来,和星期五的“吻”“拥抱”“大哭大笑”“大喊大叫”“乱跳乱舞”等等形
成一个对比,把星期五的兴奋和狂喜塑造得非常美妙。
(三)、接顺法
接顺法即展示整个描写的连贯性,是在动作描写中最最有力地一种强化效果的方式。
连贯性的基本目的不外乎是要控制潜在的不统一感,进而达成动作与动作间的流畅。人物在构思上的配置应该以平衡对称为准;整体的场景要统一;主要情节都应该放在描写的中央地带。
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绷”“溜”“抓着”“抬起”“插”“踩”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以时间为序快速地展示出主人公对动作的熟悉,一个奶奶出门的画面跃然纸上。
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赛跑冲刺的镜头大家都熟悉,但是有的写出来就不敢恭维了,看看上面的段落,好句子相当自然流畅,“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简洁轻快地和前面部分的冲刺描写衔接,是接顺法的一个经典案例。
(四)、反常法
反常能抓住眼球,反常就如同一个暗语,是告诉读者们,事出无常必有妖,破局的关键可能就藏在这里。
《黛玉之死》中,黛玉得知自己的爱情理想彻底破灭时,这样写道:
黛玉却也不理会,自己走进房来。看见宝玉在那里坐着,也不起来让坐,只瞅着嘻嘻的傻笑。黛玉自己坐下,却也瞅着宝玉笑。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然后,“那黛玉也就站起来,瞅着宝玉只管笑,只管点头儿。”
好一个黛玉,当视为生命的爱情破灭时,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此刻,她越是点头微笑,我们越能懂得她内心的悲痛,她已经悲伤到没有悲伤了。
这是一个经历了人世间大欢乐大愉悦之后看破尘世只求速死的人的笑;一个经过大惊、大怒、大悲、大愤之后对人生完全绝望的人冷静的笑。作者在这里以“喜”的情态写出了“悲”的本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红楼梦》中,反常手法还常用于与“笑”相对立的“哭”的描写。如18回中,贾妃省亲,这本是一桩荣耀之至欢乐之至的大喜事。按照常理,祖孙也好,母女也好,骨肉久别,应是欢乐异常。可作者却一反常态,写道:
“贾妃满眼垂泪”
“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满心皆有许多话,但说不出,只对泣而已”
本应笑语不断的欢聚喜剧,却变成凄凄惨惨戚戚的生离死别般的哭诉悲剧。此情此景,令人回味无穷。
身为贵妃,世人眼中荣耀之至,却不知幽居深宫,伴君如伴虎,宫廷内争权夺宠相互倾轧,时闻腥风血雨。作者正以这喜极涕零、以悲写喜的反常手法,写出了元春的悲剧,这是大观园中青春少女的另一种悲剧。
(五)、特点法
在这个方法里,快准狠是关键。要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看哭了许多人,文中那些“蹒跚”“慢慢探身下去”“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把一个老
父亲的形象传了神,这些便是一位年迈的父亲专有的特点描述,最后不仅他的泪“流下来”了,读者的泪也流下来了。
(六)、共显法
描写同一场面下各种人不同的动作,他们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共显法有其特殊性,注意它是与对比法不同的,共显法适用范围更加精准,对时间、场景都有要求,同时效果也更明显。
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红楼梦》
王夫人的动作,黛玉的动作,以及一些路人甲的动作糅合在一起,各自的心思、考量,以及当下人物特征都活灵活现,共显的效果让人难以忘怀。
二、神态描写
相较于动作,神态描写的难度要低些,实际二者有所交叉,在使用时可以套用,关于神态,我也单独列一下大致注意的三个点:
1、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难过时——她耷拉着脑袋,脸上死沉沉的,浑身没了力气。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哭泣时——玉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她倚在墙边站着,全身都在轻微地颤动。细长浓黑的眉,大大的湿
漉漉的眼睛望着我。过了许久,她垂下漆针似的眼睛,两行清泪渗了出来。
愤怒时——鼻翼由于内心激动张得大大的,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条深深的皱纹从紧咬着的嘴唇向气势汹汹地往前突出的下巴伸展过去。
高兴时——她欢喜得满脸飞霞,两只圆圆亮亮的眼睛,好像两盏小灯笼一样闪烁着。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2、与环境、动作、语言描写相结合
一个非常有综合性的例子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节: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引用自《红楼梦》
3、反映人物思想和故事主旨
通过神态来呼应主旨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比方说反派,那么其狰狞、丑恶的嘴脸就可以从神态里展现出来。还有主人公在遭遇挫折时内心的挣扎,自己的为难等等,配合心理描写效果会更好。
附录:神态描写的成语素材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综合来看,神态描写属于细部的动作描写之一,大范围聚焦在面部及其周边,只要解决了动作描写,神态就能融会贯通了。
H. 写网文小说如何入门,先来了解这些知识
一、网文入门
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网络小说, 故事是为主角服务的 。除了主角和几个重要角色,其余角色你甚至可以把他们当NPC,读者要看到的,是主角的成长(划重点!),是这些剧情能为主角带来什么,主角要有超强的存在感,并且贯穿始终。
传统小说, 人物是为故事服务的 ,人物在很多时候不重要,哪怕是主角,有时候起到的作用也只是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简单说就是,人物是为故事服务的。甚至可以经常换主角,只要故事连贯,没有问题。
2、网文小说分类
玄幻、都市、科幻、言情、灵异、历史、军事、仙侠、武侠、同人
3、网文小说写作规划体系
写作除了不断的输入,还应该不断的输入,写作需要有一个体系:固定的创造时间,细纲时间,阅读时间,学习时间,交流时间等。
细纲时间:为了提升创作速度
阅读时间:为了增加自己的眼光,以及市场调研
学习时间:为了提升作品的质量
交流时间:为了验证自己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互相提升
4、纠正新手写作问题
1)句子要短小精悍
问题 : 文章存在大量的长句,使读者阅读起来困难
解决:对长句进行分割,精简成短小精悍的句子。
2)语言不能太啰嗦
问题:语言过于啰嗦,表达不够清楚,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解决:
[if !supportLists]· [endif]在场景描写,尤其是描写一个着重强调人物的场景时,要概括性精准情绪描写(要抓住人物那时候的情绪进行描写)
例子:主角周围围了很多人,有人忐忑,有人担忧,也有一部分坏心思的幸灾乐祸。
[if !supportLists]· [endif]细节处理方式:细节描写一定要与情节有关,要与剧情有关,不能为了真实性,一味增加细节。
3)段落不宜过长
问题 : 段落过长,甚至一个章节就是一段,现在是手机阅读时代,段落过长,会影响阅读效果
解决 : 拆分段落
4)每章字数统一且不可过多
问题 : 每章字数参差不齐,尤其是前三章,拼命多些,造成读者视觉疲劳
解决 : 每章字数大体保持差不多,一般男频向字数大体在两千字出头或者三千字出头,女频向字数大体在一千字左右。
5)开篇进入剧情,并且有亮点或冲突
问题:开篇大量的设定,没有剧情或者剧情薄弱不够吸引人
解决:重视开篇,开篇一定要深思熟虑,将设定往后推,开篇进入剧情,要有亮点,或者冲突。因为读者没有耐心,前面没有抓住读者,后面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6)避免对话过于单一
问题:对话描写形式单一,新人描写一般全是对话流,双引号写到底,导致画面单薄,甚至会引起读者分不清到底谁在说话。
解决:交叉使用以下四种对话模式:
1.牵羊式 。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选自 《羚羊木雕》 )
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选自 《羚羊木雕》 )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的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说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2.推车式 。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先写所讲的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把引话放在某某的前面(某某说的话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里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回答。(选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
“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3.挑担式 。提示语在两个引句中间,提示语后面跟着逗号。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面用逗号)。
这种对话描写,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情;二是某某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又必须将引话与别人的对话紧密相接,把某某说(说明性文字)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三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例1:“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选自 《这不是一颗流星》 )
这部分说明性文字,“委屈”、“摇着”表神情动作,属于第一种情况。
例2:“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姑娘好象生了很大地气,瞪了老头一眼说,“你干一天活,挣几个钱,充什么大肚子汉呢?十五不要,十四不要,十二也不要,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十块钱搬走吧!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选自 《花市》 )
这句人物对话比较长,先承接他人的话,说明性部分承前启后,使后面的引文朗利明白。如果将说明性文字放在后面,那就显得拖拉不明快。再特定环境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第三种类型人物对话描写,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例3:“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了?”(选自 《夜走灵官峡》 )
这个例句中,后边的话不是顺着前面的话的意思说的,在意义上有转折,所以在引话中插入说明性部分。
4.省略式 。即把说话人是谁省略掉。使用这样的格式时应注意,必须使读者能够根据说话的语言坏境清楚话是谁说的。
例1:年轻干部手里摇着黑色纸扇,上下看了老头一眼,似笑非笑地说:
“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
“令箭荷花!”
“原产哪里?”
“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选自 《花市》 )
以上所说地人物语言地四种表现形式,人物对话的位置为什么要变化呢?这主要是为了表现说话人的神态、情绪、心理及时间先后等,是为了让人物语言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致、更流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人物对话的另一类转述,即间接转述讲话的内容。它是由作者或文章的叙述人转述讲话的大意。它不用冒号和引号,提到说话人的地方,用第三人称。
例2: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书讲语法。(选自 《最后一课》 )
7)不要一味埋头码字,要注重技巧,多看多学
问题:新手写书的时候,心情比较激动,一味的闷头码字,从来不注意相应技巧的使用,也不去阅读别人的书籍,不去学习经验技巧,然后看着糟糕的成绩,奔溃了......不愿意写了......
解决:要经常去看那些畅销榜单上的书籍,并且进行总结学习。安排情节的时候,不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本能,而是要有意识的安排冲突,安排悬念,安排爽点。
I. 写网络小说要注意什么
亲是第一次码文吧,建议你先不要急着写,把大纲例好,把一个文的整体故事框架先给自己显现出来,不要盲目的写,你应该是在心中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吧,这样千万不要开始码,把自己的感觉码出来,不然等你码的时候会发现当时的想法突然没有了,或是没有当时感觉那么好,用电脑或是录音,要么用本子,先最少酝酿一周,不管格式只要自己看得明白就好,然后整理出来,这样再开始把故事展开……
第一次码文不要太随意,不然以后会后悔,等想修文时发现太烦,不修又觉得不舒服,所以有个好的开始吧,至于男女主角相爱,尤其是校园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悸动,都可以的,不是重点,重点是故事的起伏。
那个,以上是个人写文的心得,还有曾经自己吃亏,看到楼主这样,像以前的自己,所以不想你像我一样,努力吧!
新写手都要经的起寂寞的才会成功的,努力、坚持,要有坑品(呃,无视我吧!)
楼主加油吧!
参考资料: 本人
J. 网络小说,太多的细节描写是细腻还是注水
看与剧情的对比度咯,要是描写优美,而且与剧情相关,画面感强,都算是细腻,但凡事也要有个度,太过于细致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