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谁开始写的
『壹』 武侠小说的创始人是谁
平江不肖生
『贰』 金庸先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的,他的第1部作品叫什么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武林泰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
生于中国 浙江省 海宁县 袁花镇。1929年5月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先就读于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嘉兴一中),为写讽刺训导主任的文章被开除,转学去了衢州。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赴上海东吴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
自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开始至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他共创作了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其作品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有豪侠气概,有儿女柔肠,有奇招异法,凡此种种,引人入胜。曾被多次拍摄、制作成影视作品、电脑游戏,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极其广泛。他也曾以林欢作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更曾合作导演过两部电影,也曾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
『叁』 金庸先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的,他的第1部作品叫什么
金庸于三十一岁时(一九五五年)创作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
书剑恩仇录》,《越女剑》是最后一部创作于一九七○年。
1955《书剑恩仇录》
1956《碧血剑》
1957《射雕英雄传》
1959《神雕侠侣》《雪山飞狐》
1960《飞狐外传》
1961《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1963《连城诀》、《天龙八部》
1965《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记》
1970《越女剑》
1970的《越女剑》反映了金庸想写历史小说的愿望,这是金庸的个人进步,与武侠小说关系不大。
『肆』 中国最初的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唐代武侠小说开始萌芽。在唐人传奇中,《聂隐娘》、《昆仑奴》、《荆十三娘》、《红线》、《虬髯客》等作品,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武侠短篇小说。而我们这一代人看的武侠一般都是是指近代的武侠小说。香港牟松庭、梁羽生和金庸分别以《山东响马帮》、《龙虎斗京华》、《书剑恩仇录》为先导,开启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时代。而他们写作的初衷也为了提高报社报纸的销量,是以那时候的小说都是在报纸上边连载的。不久,张梦远、石冲、江一明、高峰、倪匡一一登场,盛况空前。仔细品味,则金庸学究天人,修养纯正,作品结构谨严,情节精采纷呈,实乃集此前名家之大成,不愧为宗师。
台湾一地,也是群峰并峙,万壑争流: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醉仙楼主、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相继崛起,分别以《南明侠隐》、《八荒英雄传》、《雍乾异人传》、《风尘侠隐》、《墨剑双英》、《关洛风云录》开启先路,独抱楼主、萧逸、慕容美、古龙、秦红、柳残阳、独孤红、上官鼎兄弟等人继其后,各有特色,自成一家,而犹以古龙独辟蹊径,将欧美畅销书结构溶入武侠小说,十分引人注目。此期当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为三大巨臂,领袖群伦。
『伍』 近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谁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称为“南向北赵”的等一批开风气的武侠小说作家,平江不肖生更是被誉为“民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等;赵焕亭则有《奇侠精忠传》留世
在三十年代后,最有名的武侠小说家便有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和王度庐。这主要分为还珠楼主的神怪武侠小说,白羽的社会武侠小说,郑证因的技击武侠小说和王度庐的言情武侠小说等四大派武侠小说。
在民国武侠小说作家中,还珠楼主也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语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汇贯通于小说之中。其著名小说有《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和《云海争奇记》等40部。白羽的社会武侠小说在武侠与社会生活方面结合得是十分紧密的,他受鲁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运动影响很深,本身又是记者出身,他常常是通过武侠思想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在写武侠们的可敬可爱的同时,也写出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壮、感慨与无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钱镖》、和描写白莲教起义的《黄花劫》等。郑证因当年的《鹰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将武侠的豪气与精妙的武术与惊险的情节融为一体,并特别注重武术技巧的描写。其一生一共创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为当时作家之最。被人称为技击武侠小说一点也不为过。
而王度庐的武侠小说则重言情,写到生死缠绵处,常惑人至深。后起的港、台武侠小说,也大多走的他开拓的这条“悲剧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就是《卧虎藏龙》等“鹤铁五部作”。而他们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则是还珠楼主李寿民,他七岁便登峨眉、青城学气功,十六岁与才女文珠相恋,因家变而失恋,写《蜀山剑侠传》时,笔名还珠楼主,就是用于纪念文珠的。后与大富豪之女孙经洵的婚姻更是轰动一时,孙父曾反对这桩婚姻以“拐带良家妇女”的罪名将其告上法庭,而孙经洵则在庭审时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婚姻自由,使其无罪开释,一时传为美谈,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还珠楼主李寿民本人,在“七七”事变后,因拒绝出任日寇伪职,被抓到日本宪兵队受尽严刑拷打达七十天,仍威武不屈,令人敬叹!他的作为本身,也充满着一种侠义精神。一九五八年,一篇“不许还珠楼主继续放毒”的文章,却使他读后因悲愤而脑溢血,此后病榻两年有余,口授完长篇小说《杜甫》后,对夫人孙经洵说你要多保重后,溘然长逝,令人惑叹!
『陆』 谁是第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
中国武侠小说第一人:金庸
[ 作者: fyu1314 ]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小说界的霸主不是鲁迅、老舍,也不是郁达夫、沈从文,也不是钱钟书、姚雪垠,更不是赵树理、孙犁、路遥、霍达、王蒙、陈忠实等,而是金庸。我以为,就整个中国的文学来说,金庸也称得上小说界第一人。
也许,你要说我太偏爱金庸了,金庸不过是武侠小说写得好罢了,是的,他的武侠小说写得很好,我要说的正是他的武侠小说。正因为他的武侠小说给他赢来了一片喝采声,给中国文学赢来了一遍喝采声。
纵观中国文学史,能把人物写得丰满真实,能把故事写得曲折丰厚,臧否人物随发随而不露斧凿之痕……等方面,除了司马迁与曹雪芹,就得算金庸了。而金庸,更以他广阔的构思力于文学史上纵横驰骋。其小说字里行间的哲理意味与人生乐趣更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试以上所列,归纳为以下几点来具体分析说明。
一、形象,丰富了文学史上的人物画廊
就形象而言,阿Q、孔乙己、骆驼祥子、高加林等人,也还说得上生动,但太单薄,不丰满。说得上丰满的,应该是《史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金瓶梅》、《儒林外史》、《暴风骤雨》、《白鹿原》、《尘埃落定》……而《红楼梦》、《儒林外史》、《金瓶梅》等书更有力于世俗风情的描绘,但在形象塑造上稍逊一筹;《三国演义》有过犹不及的味道;《暴风骤雨》中的形象本还算丰满,但其更集中于仇恨,缺乏开合之力,《水浒传》和《史记》中的人物,又多有继承,所以在构思写作方面见不出多大功力,而金庸笔下的人物,几乎全由金庸一手塑造。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丰满结实。想见其构思是多么的广阔和艰辛。是为胸中有丘壑者,方能有如此丰富的人物山群。
从《书剑恩仇录》开始,武侠形象汩汩而出。有反清义士陈家洛、文泰来等人,也有射雕英雄郭靖、黄蓉,有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有老顽童周伯通,神雕侠杨过,还有乔锋、段誉、虚竹、慕容复、韦小宝、石破天、岳不群、令狐冲……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说,凡有华人和井水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
二、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天地,在当代武侠小说中更是独领风骚
我曾浏览过武侠小说的旷野,但在我的印象中,金庸小说一枝独秀,无人能及。司马迁曾有《游侠列传》,后《世说新语》里也有周处等侠,多短小,不能深现人物;到唐代,有剑客名世,多荒诞不经;宋明以来,武侠小说越来越多,《三言》、《二拍》多有记载,无非民间豪客、江湖强人之类,多附有市侩意识与低级趣味;后又有石玉昆等人五公案、十三妹等,不是说教太重,即多形式化的描写;到了民国,又有南向北赵、北五家等人,把古典武侠小说推向高潮。特别是向恺然、王度庐,他们笔下的霍元甲、大刀王武、陈真、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春雪瓶等人,至今也广为人们喜爱。但至金庸一世,顿使他们黯然失色。向恺然为写故事而写侠,意在媚俗——说书人气息太重,王度庐为写情而写侠,悲情有过于《红楼》、但情节张力不够,所展示的生活面不广,只局限于儿女情长。而金庸一出,则所有的传统的武侠小说的写法都被打破了。
他凭着对宋元历史的深彻了解和对人际生活的深厚阅历,展示了一幅宋元社会生活画卷。从政治斗争到街谈巷语,从皇亲贵族到市井小民,从遥元的边疆到繁华的帝都,金庸的笔墨无处不到。让你感觉到你读的不仅是武侠小说,而是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壮观的社会生活史画。它们是一首首壮烈的英雄史诗。从乔峰到郭靖,从郭靖到杨过,一辈辈人都背负着强烈的爱国感情和侠客风骨,相比之下,梁羽生、古龙的就显得单调多了。所以,纵观古今,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杰出的,无与伦比的。
三、高超的讽刺艺术
当年鲁迅曾赞美《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李长之也曾狂热的称道《史记》的讽剌是不动声色、自然尖利,在我看来,金庸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天龙八部》中,因为人们把当世高手“北乔峰”叫到了“南慕容”前面,心高气傲的慕容复听着总觉得怪别扭。结果,在与吐番僧鸠摩智的较量中,乔峰成了不争的高手,而他,不过是一介草包而已。他一心想复国,而淡漠了人情,只顾于利用他人,结果,金庸给他安排了这样的结局:在一片宁静的草原上,他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生活,还念念不忘的和那些孩子做着参拜皇帝的游戏。不是语言上的讽剌,如《儒林外史》与《史记》,而是情节上的讽剌;而是情节、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作者只不过随意点染一下而已。
另外,金庸对“情”、“命”、“生死”、“侠”、“善恶”的参悟也是很深刻、很形象的。世间多有此类评论,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金庸应当在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他的小说艺术的成就是不可抹灭的。理当成为中国叙事文学的小说第一人。
『柒』 第一本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由来:
司马迁《史记》中说: 救人危难, 周济贫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义, 即谓之”侠”; 侠士多凭武技对抗压迫, 所以《韩非子》说: ”侠以武犯禁”.”小说”者, ”街谈巷语之说也”.合起来说: 民间流传的描写凭武艺行侠仗义的叙事文学作品就叫”武侠小说”.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的故事已具传说性质, 可视为武侠小说的萌芽; 唐代《聂隐娘传》、《红线传》, 是武侠小说的初期形态; 宋代讲述”扑刀”、”杆棒”列为说书人的专工; 至元明之际遂产生了描写”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浒传》; 清代的《三侠五义》、《小五义》兼写清官, 是武侠小说的一个流派.
本世纪20 年代以来, 武侠小说新作层出不穷.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恺然) 著《江湖奇侠传》, 河北有赵焕亭著《双剑奇侠传》, 风行一时.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取代了他们的地位, 向、赵二氏的作品逐渐不为广大读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论, 当首推白羽 (宫竹心) , 其次是还珠楼主 (李寿民) 、王度庐、郑证因, 各有二三十种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侠传》
民国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侠小说盛极一时。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侠小说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侠传》曾经风迷一时,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断,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影响就越发巨大。《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捌』 第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是谁
司马迁——《游侠列传》即《史记》中的《游侠列传》
新派武侠小说则是——(香港)梁羽生《龙虎斗京华》
『玖』 第一本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当代自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始,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