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地位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地位

发布时间: 2022-11-18 21:19:34

① 为什么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地位远不如金庸

这三位当年鼎足而三,号称三剑客,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奠基人。

应该说这三个人代表不同风格,各有所长,金庸古龙一正一奇,恍若梁书中的霍天都与凌云凤
金庸出身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文学功底深厚,武侠作品不多,却几乎都挺耐看,没有明显的劣质产品,而且他极力想要争取武侠小说在文学界的地位,自然对作品着意雕琢,而且他的作品多有家国情怀,符合主流价值观,加上之后的影视传播,几乎家喻户晓
梁羽生是最早写新派武侠小说的人,他和金庸最初都是香港大公报的同事,后来先后开始写武侠,他的风格虽然也象金庸一样有些历史背景和民族情怀,但是他的作品对人物的刻画却显得过于单纯,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好人练的是好武功,坏人练的是坏武功,泾渭分明,几乎没有交叉和融合的可能,朝廷当政者几乎都是坏的,当然武则天是个例外,而且他的情节很多时候看来都似曾相识,重复的太多
古龙这个人呢,因为身世的原因,多有些玩世不恭,江湖浪子的感觉,这深深的影响了他的作品,这个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方面他的作品很多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在里面,很多都是真性情,容易打动人,坏的方面,他对作品不太认真,很多书都没写完找人代笔,更别说修改了,但是他的文笔极佳,而且他在作品中大量借鉴了西方侦探小说的写法,比如楚留香和陆小凤的系列,
综合来说个人觉得金庸古龙地位相若,古龙看起来地位差一些的原因,一个是他的风格所代表的奇必然落入小众,受众不如金庸所代表的正那么多,就像霍天都开天山一派,流传后世,影响极大,而凌云凤门下却很快式微,再一个就是影视剧的影响了,说到金庸小说,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经典影视剧,而古龙的就比较少,为什么呢?因为古龙作品意念的东西太多,这个意念的东西往往你只能读书后慢慢体会,影视剧是不大好表现的,而且古龙的好的作品几乎没有精彩的武功招式,比如小李飞刀,他强调的是精神的力量,刀如闪电,一击毙命,你按书来拍电视的话,多无聊?你再看看乔帮主和郭大侠的降龙十八掌,一招神龙摆尾,再接一招亢龙有悔,和对手大战几十回合,视觉上的表现力要精彩多了,是吧?

②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为何他的名气却不如古龙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作为我国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他和金庸、古龙、温瑞安并成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宗师,而且他还是中国新派的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他写出来的小说没有当时旧派武侠小说那样注重厮杀和复仇,更多的是将其人物中的侠义限定在了正义上。他的小说之所以名气不如古龙,是因为他的小说带有的文人气息太过浓重,很多普通的读者不是很容易接受

这其实也是梁羽生小说相对于古龙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之一。因为他的小说文学色彩更加浓重,这和武侠小说的通俗性其实有一定的冲突的,武侠小说的爱好者更多的是希望小说读起来比较有趣,能够读懂,如果加入了文学特性的话,就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说的可读性,这也导致了一部分的人群并不是很喜欢梁羽生的这种创作风格。

③ 金庸、古龙、梁羽生被称为武侠小说界的三巨头,谁更厉害

最厉害的人,毋庸置疑就是金庸了。古龙,梁羽生虽然也是地位斐然的武侠宗师;但是和金庸比起来,他们的短板和缺陷也相当明显。可以说,“金古梁”的排名,不是没有道理了。金庸,的确是近代文坛不容忽视的“泰山北斗”。

我们都知道,新世纪以来,武侠小说,一度风靡整个中国,不论是港台,还是大陆,一段时间内,都充斥着武侠小说浪潮带来的影响。而“新派武侠”的创始人是谁呢?梁羽生。

不要指望古龙把精力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上。归根结底的说,金庸的综合能力,是古龙,梁羽生难以望其项背的。大众的喜爱,当然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④ 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个人的小说有无高下,怎么个排名。

金古梁温黄.你可以看下,公开的说法,按阅读量.

(一)金庸

成名比梁羽生晚,而盛名却远远的超出了其余的三位,其之大成。

1、小说中吸收了大量的古典文化的精髓也兼容吸纳了西方小说的一些思想与流派;其对武侠小说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国的古典文化完全融入了武侠小说中,其中最出色的是金庸先生所创造的武功招数,在金庸之前武功的名称单调而重复,但是在金庸的手下却一改旧风,将琴(笑傲江湖),棋(天龙八部的逍遥子)、书(神雕侠侣的朱子柳)、画(笑傲江湖的丹青子),甚至创造了例如百花错拳,黯然销魂掌这些心情武功套路,而且对于过招的描述更是让我等看的如痴如醉。

2、故事情节盘枝错节,神来之笔层出不穷,往往金庸的小说起首皆看似普通,平平无奇,越是到后面越是纷繁复杂,情节变幻莫测,峰回路转,看得不忍释卷。代表作木莫过于射雕三部曲以及天龙八部。

3、对于情感的描写与心理的描写登峰造极,金庸的小说中有不少的古文诗词,其中也有一些是金庸个人自己填词之类的,这些辅助的运用对于情感的描写与烘托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神雕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这句词也恰恰是因为金庸的小说而广为流传。如果留心的话,应该读读天龙八部的四十回目,金庸的写情之老到与毒辣,无人能比。

4、不断的求新求变,许多人对古龙,温瑞安的求新求变颇为肯定与赞赏并视为对武侠的最大贡献,而实际上我对此观点不以为然,真正对武侠小说的求新求变功劳最大者乃金庸,须知道,古龙与温瑞安对于武侠的求新求变只是流于文字的写法上,而对武侠这个主题并无多少实质性的贡献,这点从两位的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大量雷同可以看出,而今用对于武侠的求新求变确实从武侠这个词语本身来入手并经入佳境的,如果把金庸的作品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的话,应该有这样的印象,从早期的《书剑恩仇录》的正邪对立并以汉族的代表人物陈家洛作为主线的情节,到中期的《天龙八部》的契丹族的萧峰作为歌颂并赞扬的对象,到后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的杂种韦小宝这个绝世大英雄作为主角,金庸不断的在摒弃狭隘的民族观,从《飞狐外传》中的江湖恩仇到《射雕》中的民族抵抗,今庸在不断的诠释与修正“何为武侠”这个词语的概念与范围,而这两点正是金庸书最大的魅力所在。而早期的一些武侠小说对于武侠的定义就是江湖恩仇与厮杀,而金庸向我们展示了武侠世界不仅仅是血腥的厮杀,更多的是一些让我们为之振奋,为之心动的元素。

5、对于武侠故事的定位,早期的武侠小说对于主人公的武功总是这么几个套路,要么误服千年灵芝,要么被退隐江湖的武林怪杰输入一身内力而猛然傲视武林,更有多个美女投怀送抱,最终大仇得报,美女得抱,爽哉爽哉,此类小说看得最多的是“几甲子功力”“俊朗”这类的单词,而在金庸梁羽生时代对这个情况一扫而空,尤以金庸作品中对于爱情坚贞的这个定义最为催人泪下,唯一例外的是韦小宝这个家伙,得到了七个美女老婆。

(二)古龙:

对于古龙的喜爱虽然远远比不上对金庸的喜爱,但是按照武侠四大家来说,古龙还是一直在我的心目中排名第二的,古龙作品对于武侠的贡献应该莫过于他出色的借鉴了西方侦探小说的理念以及***一些武侠小说的意识流(如果有心的话可以看看***有一本武侠小说《宫本武藏》,这本小说中可以发现与古龙好多的写法类似的地方),对于武功的描写独辟蹊径,古龙对于过招过程的描写并不擅长,但是他巧妙地利用了一种古龙式的过招场面来获得新的高峰,古龙笔下的武侠场面几乎没有多少过招的写法,而是把过招前的环境渲染得淋漓尽致,双方心理的描写,双方外部的描写,风雨欲来,乌云压城一样的紧张,而真正过招的时候,古龙创造了武侠的一个名言:“真正的高手之间的过招往往只需要一照就足够了,任何一点点地错误都可以造成致命的失败。”这种手法把武侠推向了另外一座巅峰,其中代表的莫过于小李的飞刀,西门吹雪的剑,陆小凤的灵犀指,楚留香的轻功.....

古龙对于武侠的另一个贡献是古龙体,这种题材被后来大量的仿制抄袭以至于泛滥成灾,但是古龙创造了这个,并在他的手中将这个手法发挥的极致,古龙的早期作品大多平凡无奇,唯有《护花铃》初显风范,可惜被代笔者把结局写的一塌糊涂(所以现在的护花铃甚至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无结局的,一个是有结局的),到了《铁血大旗》《綩花洗剑录》《情人箭〉开始为一个代表期,这段时期的主角大多丰满,故事情节复杂,而到《楚留香》看是,古龙体开始显露出王者风范并在楚留香这部作品中发挥的酣畅淋漓,(后期的陆小凤与楚留香比起来,似乎抄袭了不少),这个古龙体正是古龙对于武侠小说的贡献,也是古龙真正成为武侠大家的一个标志。

不过古龙与金庸比起来差距是:古龙的英雄人物中大多雷同,机智与运气是几乎他作品中所有英雄都具备的两个元素,而且古龙的小说中对于女性的不尊重,古龙的笔下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女性,正是这些的大量被运用复制,使得古龙的小说影响力的长久性比不上金庸。但是对于武侠小说的贡献,古龙当仁不让的走在了金庸的后面而俯视群雄。

不过古龙却有一点是金庸所没有尝试过的,那就是现代武侠小说,提到古龙,不能忘记《枪手·手枪》这部现代感的小说,也许有人说这部小说更像一部侦探现代小说,而实际上古龙是运用武侠的元素将现代故事采用武侠的手法来写,这部小说如果是古龙的爱好者的话一定都会看过。

许多人说古龙的小说千篇一律,到了后期越看越没劲,确实古龙的作品从楚留香开始慢慢的陷入了一种模式,这是古龙的悲哀,也是读者的悲哀,对于市场的妥协以及古龙的性格所致,后来的武侠小说雷同的很多,但是这点并不是说明古龙就放弃了蜕变,又必须提到古龙的最后一部小说《猎鹰赌局》,这部小说在古龙的小说中是为数极少的短篇武侠,而两个短篇所组成的小说开始采用的大量的新鲜的语言,古龙开始在修改自己的风格,并努力创造新的一种武侠小说的写法,实际上这部小说也确实慢慢的显露出了一种新的写法。这部小说中古龙很少采用了以前那种叙述的风格,而变得冲淡平实了(可能与古龙那个时期刚刚出院有关),可惜就在这个转折点上,古龙死了.........

也许是失去了一位大家,但我心痛失去了一种对武侠的新的贡献。

(三)梁羽生

梁羽生可以用一个“四平八稳”来形容他在武侠中的地位,不可否认,梁羽生对于新派武侠的贡献功不可没,他的龙虎斗京华的问世开始改写了武侠小说从环珠楼主,平江不肖生时代所缔造的武侠神化,把武侠小说的人物平民化,真实华,这点影响了后来的金庸以及所有的武侠小说作家,这点上梁羽生功劳是很大的。
梁羽生的作品在早期的人们读来赏心悦目,但是对于我这样年龄的人读来却不是很吸引,我认为的主要缺陷有:

1、梁羽生作品中的人物正邪十分明显,不管是名字,擅长的武功都一眼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正邪。

2、故事情节的拖沓性,梁羽生的故事往往大量的延续并展开,从爷爷写到父亲写到儿子写道孙子写到重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初看还觉得新鲜,看到儿子辈的时候就有点忍不住了,看到重孙子都出来的话更是怒火攻心了,梁羽生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其父辈或者师傅大多在上一个故事都是作为主角来写的,这点上早就了梁羽生小说的永远无法大气的一个缺陷。

3、叙述的历史化,同样的借鉴历史作为武侠的辅助,金庸对于历史的借鉴总是采用一分实,九分虚,却让人读来颇为相信,但是梁羽生对于历史的借鉴却采用的是五分实五分虚甚至更多的实更少的虚,让人读得时间长了觉得像在看历史小说一样,这点正是梁羽生小说致命的缺陷。

4、写外过多,写内过少,在梁羽生的小说中,很少能看到大段大段的内心描写,而对主人公的行为以及语言却倾注了大量的笔墨,要知道,缺乏内心描写的文字远远没有内心丰富的来得更能感染读者,这点上与金庸对比起来,差距十分的远。这也是梁羽生虽然成名早于金庸但是盛名远远不及金庸的原因。
梁羽生像一个武夫,而金庸如同一位儒者,两者区别可见一斑。

(四)温瑞安

对于温瑞安的小说,却是我也不是很喜欢,尤其是对于那种仿造古龙的写法更是让我觉得不屑,记得当年温瑞安凭借四大名捕系列与神州奇侠系列成名时,被评论界赞赏了古龙后期的一个大家,而实际上温瑞安对于武侠的贡献微乎其微,其写法仿造古龙而画虎类犬,其情节继承类似于梁羽生的爷孙辈辈,其人物描写缺乏个性,楼主的文章中似乎有一句话:“温瑞安的小说中人物态善变了,双面间谍太多了”这点上我甚有体会,看到他的小说我总是不能确定谁是谁一伙的,即使是在决斗之后我仍然模糊。这点上造成了我阅读上的恐惧与厌烦。

不过有幸当年看过一本温瑞安的杂文集(名字不大记得了),而且是那种繁体版本的,那里面的温瑞安给我的印象与武侠里面的完全不同,才情横溢,桀骜不驯,锋芒毕露。当然这个与温瑞安对于武侠的贡献无关,题外话已。

至于黄易,他的作品我一本都没有看过,许多人说他的作品是一种灵幻的武侠,也有的说他的小说开辟了武侠的另一个局面,虽然他的寻秦记也曾热播,不过我始终不喜欢看,肯能是我对于武侠小说的认识的片面性所致,我更容易接受武侠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在宋朝到清朝这个时代之间,我身边就有许多朋友推荐我看大唐双龙传与寻秦记,但是我始终没有兴趣接受,不过与那些书是盗版的无关。

金大侠乱史,古大侠千篇一律,梁大侠文采前高后低

⑤ 梁羽生有多少部武侠小说

梁羽生小说共三十五部,按写作时间顺序分别为:

1、唐代:四部

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2、宋代:六部

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输风云录-风云雷电

3、明代:八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白发魔女传——武当一剑

4、清代:十七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5)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地位扩展阅读

梁羽生与金庸、古龙、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为人正派,创作了三十余部武侠佳作,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

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另有笔名陈鲁、冯瑜宁、梁慧如、李夫人、冯显华、幻萍、佟硕之、凤雏生。

梁羽生对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价值给予明确肯定。他指出,作为一种小说流派,武侠小说无疑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朵奇异的鲜花,“应当允许武侠小说存在”。

⑥ 同为当代武侠大师,为什么梁羽生的名气没有那么响亮

梁羽生虽然是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但是他的功底无论是跟金庸,还是古龙相比之下还是差的很远的,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江湖世界观、剧情的生动性还是武学成就上都是没法跟金庸还有古龙相提并论的,何况现在的影视剧改编当中,改编的电视剧中也大多数都是金庸的武学小说,而古龙的小说最近在前年还有一部《绝代双骄》,像是梁羽生的作品也很少为影视剧所改编,因此在名气上无法像金庸 和古龙的名气那样的响亮。

像是金庸武侠小说当中,塑造的人物各个都是有血有肉的,像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无拘无束、洒脱宽怀”的令狐冲还有“豪爽无愧于天地之间的真汉子”萧峰,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是十分鲜明的,而且每一个人物所代表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放到今天,这些人物依旧是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而且在影视剧改编之后这些人物依旧是受到非读者粉丝的欢迎;

再说说武学,金庸小说中的“独孤九剑”可谓是已经把武学发挥到了最高境界,已经是“无招胜有招”之式,精微奥妙已经达于极点,迎敌而来自然解,施展开来天下无敌:

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⑦ 梁羽生对新派武侠小说有什么贡献

首先,梁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这个是公认的;其次,他的作品数量众多(共有三十五部),其中至少有五部是杰作,创造了至少几十个有生命力和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作为小说家,这是他进入文学史的通行证。

现在看来,梁羽生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贡献,至少以下几点是他的特点和优点,并构成了他的亮点。

第一,在语体上融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典雅和风流,让武侠小说成为文人创作而不是坊间故事会。

第二,让武侠小说和历史联姻,把戏说历史和武侠风光合为一体,大大地扩展了武侠小说的表现范围和故事魅力,同时也提升了武侠小说的文化品位。这方面,我觉得梁老在清代历史和唐代历史上开拓较多,比如《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女帝奇英传》等等。我甚至感觉,后来金庸写宋、元,似乎也是为了避开梁老的锋芒,以金庸的聪明,他一定会另辟蹊径。

⑧ 新派武侠开山祖师,梁羽生成就有多高

梁羽生先生的武侠作品内容丰富、卷帙浩繁,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具有强烈的历史和政治色彩,是武侠小说中的上上品。当然梁老最大的成就,还是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他的小说创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说是新派武侠的开山祖师。文化巨人金庸就是继承了他这种写作方式,把武侠小说进一步发扬光大,传播到全世界。梁老可以说是新派武侠的风气开创者,将其发扬光大的则主要是金庸、古龙等人。

经典作品

梁老先生的作品主题基本都差不多,一般都是表现宋朝、明朝和清朝的民族斗争,多是汉民族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主题,跟古代政治和历史有关。其中比较经典的作品有《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侠骨丹心》、《云海玉弓缘》和《大唐游侠传》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萍踪侠影录》,大多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在民间有许多的粉丝。

⑨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祖师,为什么文学成就不如金庸

梁羽生是我国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他和金庸、古龙以及温瑞安三人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宗师。同时,梁羽生还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所写下的小说至今也是相当受欢迎的。但是相对来说,在武侠小说界中最为出名的还是金庸,梁羽生的名气并没有金庸高。但是如果说文学成就不如金庸的话,我是不赞同的, 因为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文学性显然是高过金庸的,这也是他的名气无法超越金庸的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

正是如此,梁羽生的文学成就是高于金庸的,只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梁羽生的小说名气并没有金庸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名气没有金庸高就否定了梁羽生在文学上的成就,这是不可取的。

⑩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与金庸相比如何

1、《萍踪侠影》。接近完美的儒侠张丹枫,传统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梁老风格的集大成者。

2、《云海玉弓缘》。魅力无穷的作品,足以媲美金庸的任何作品;

3、《白发魔女传》。人物刻画几至完美,性格冲突导致爱情破裂不落俗套;

4、《飞凤潜龙》。极其巧妙的布局,极其精致的武侠短篇;

5、《还剑奇情录》。极其巧妙的布局,动人的悲剧;

6、《女帝奇英传》。厚重的作品,精致的文字,对历史的反思有独到之处。但书中的女权主义思想令吾辈男子厌恶,对武则天的吹捧和对淫妇上官宛儿的翻案令人反胃;

7、《七剑下天山》。厚重的作品,群戏图,可以媲美《书剑》;

8、《冰川天女传》。语言风格接近《云海玉弓缘》,好看;

9、《剑网尘丝》。语言风格类似古龙,梁老尝试转型之作,惜呼没有继续往这条路走下去。

10、《大唐游侠传》。新派武侠的开山作,无论如何有其地位。

推荐看《飞凤潜龙》,精致的武侠短篇。绝对精品。

梁羽生输给金庸,主要输在7个方面:

1、语言文字。梁羽生的小说语言过于现代,特别是对白几乎就是现代文艺青年在交谈,缺少古典韵味,这不是靠古体诗词凑数就能掩饰的。金庸小说相比其他任何武侠作家,最大的优势就是他驾御文字的能力超群,金氏小说语言古典,接近于半文言。只有司马翎的驾御文字能力接近金庸。

2、小说技法:梁羽生的小说过于传统,结构缺少变化。金庸小说是中国古典技法与西方技法的结合。

3、人物刻画。梁羽生的小说过于古板、单调;

4、思想观念。金庸无疑更开放;

5、想象力;

6、杂学;

7、女权主义。金庸无疑是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而梁羽生过于强烈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所以尽管梁老的人品令人钦佩,但其小说与金庸比,差距确实是全方位的……

热点内容
喜玛琅雅听书 发布:2025-08-12 06:00:45 浏览:431
十本推荐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2 05:57:43 浏览:951
豪门兄弟的小说排行 发布:2025-08-12 05:57:37 浏览:732
推荐点网游小说 发布:2025-08-12 05:47:04 浏览:333
乡村言情小说三百七三章 发布:2025-08-12 05:41:58 浏览:935
求无限变身类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2 05:11:06 浏览:249
如意缘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8-12 05:06:26 浏览:397
父爱霍水儿小说免费阅读第三 发布:2025-08-12 05:06:24 浏览:705
评书在线听书吧 发布:2025-08-12 05:02:40 浏览:83
女主重生的有声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2 05:00:53 浏览: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