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Ⅰ 有没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小说
以前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过一部评书《义侠忠烈传》就是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全书共分为24回,穆桂英是在第12回才出现,那回题目是《杨宗保深山迷径,穆桂英指路招亲》。
Ⅱ 有没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小说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是香港亚洲电视1998年制作电视剧、此剧为《杨家将》故事改编剧集之一。在民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深远的影响,后被移植改编为多种地方戏曲剧种,并于1998年在香港拍摄为电视剧。监制为杨绍鸿。
《杨家将》这本小说就是你所找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原型。以前的连环画本有这部,也有纯文字版的书。
Ⅲ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剧情简介的介绍
巾帼英雄,舍生忘死破敌阵;杨家豪杰,一门忠烈保家国。 宋、辽两国,一直战争连年。至仁宗年间,忠君爱国的杨家六子杨六郎(杨泽林)率兵迎战,却遭辽国大将耶律皓南(林韦辰)设阵围困,六郎之独子宗保(焦恩俊)舍身救父,因而遇上南之未婚妻穆柯寨女少主穆桂英(陈秀雯),两人更私定终身。萧后(宫雪花)欲侵中华,以燕云十六州为奖赏,急召南回朝掌帅印。南手握百万雄兵,摆下无坚不摧的紫微九煞天门阵,直迫宋境。桂英已怀宗保骨肉,但仍凭无比勇气,不惜阵前产子,最终带领宋军成功大破天门阵,凯旋回朝。 续集为《穆桂英十二寡妇征西》。
Ⅳ 《穆桂英》天门阵为什么用降龙木
穆桂英用降龙木来破天门阵,是因为这个名字都不同凡响的,且刚好是天门阵的克星。
降龙木是这段故事中重要的道具,对故事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重要的作用。
杨家将破天门阵是从杨宗保到穆柯寨开始的,然后才引发了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婚姻,最终发展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
穆桂英本为穆柯寨寨主穆羽的女儿。
辽邦萧太后进犯,在吕洞宾帮助下摆下了天门阵,元帅杨延昭率部出战,屡战不胜,而欲破此阵,则需要穆柯寨的降龙木,为此杨宗保攻打穆柯寨而与穆桂英相识,被女王穆桂英擒上山去。
桂英慕其英俊,欲与缔婚。宗保不敢私自招亲,穆桂英愿献出降龙木模范作用破天门阵,宗保允婚。
Ⅳ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
北宋时,宋辽两国争战不断。萧太后请来高人相助,摆下天门阵,再次兴兵挑起战火。焦赞和孟良见杨宗保被活擒上山,想着凶多吉少,回到三关,报知杨元帅。杨六郎听了大怒,速来相救。两军阵前,杨六郎被穆桂英走马生擒,正在此时,被杨宗保看见,急喊:"哪有个儿媳抢公爹!穆桂英听了羞得满面通红,急忙将杨六郎抛下,拍马上山。杨六郎被抛下马来,哭笑不得,头也不抬,上马回营。杨六郎回到帅府,对穆桂英不但没恼怒,而且赞不绝口,认为穆桂英年少有为,真是女中豪杰。于是经过一番思虑,定下了"斩子纳贤"之计,引穆桂英救夫归宋,大破天门阵。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传统戏"辕门斩子"。穆桂英来到三关,由双天官寇准提议,八贤王传旨,为杨宗保和穆桂英完婚,全营庆三天。之后,经杨六郎保举,八贤王准奏,穆桂英登台拜帅,统领兵马,攻打天门阵。这天门阵,是按五行八卦所摆,讲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每个阵都有阵门、阵眼、阵脚、阵胆,而且大阵套小阵,子阵套母阵,阵连阵,阵接阵,阵挨阵,阵靠阵,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共是一百单八阵。穆桂英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又有她的恩师高山圣母和任道安、郑道平、李大威等几位世外高人的协助,杨家将祖孙、母女、父子、夫妻全部上阵,齐心协力,一举攻破了北辽的天门阵。自此,辽国一厥不振,再也没有力量南下侵扰了。
拓展资料:
人物简介:
穆桂英,明朝时期熊大木所著小说《北宋志传》及纪振伦所著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穆柯寨穆羽的独生女,武艺超群,后嫁于杨宗保而归杨家将之列,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
穆桂英的人物原型是明末时期战功非常卓越的女军事统帅、巾帼英雄秦良玉,秦良玉曾任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等职,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死后被追谥为忠贞侯。
穆桂英作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代表人物,战绩卓越,不输男子,为国家付出了许多,其最显著的战绩便是大破天门阵,为保卫宋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其夫杨宗保一同挂帅出征,平定广西侬智高叛乱,五十多岁仍先锋印,率领十二寡妇西征,虽在虎狼峡牺牲,但杨门女将还是大获全胜,西夏也议和臣服。
Ⅵ 穆桂英挂帅的故事
穆桂英挂帅的故事:
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
大破天门阵之后,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西夏,穆桂英亲挂先锋印,连破强敌,在虎狼峡(今古浪峡)遭到西夏的阻击。为了探测敌情,穆桂英带了两名女将,沿一条小道爬过一座山头,穆桂英向峡口瞭望,只见峡口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西夏的兵马。
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阵密集的冷箭射来,穆桂英等三名女将当场中箭身亡。留守在崖下的其他几名女将见穆桂英中了埋伏,便赶紧一起上来救援,但是悬崖实在太陡峭,只有九名杨门功夫最好的女将爬了上去。由于寡不敌众,女将们最后全部牺牲在崖顶。
(6)武侠小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扩展阅读
穆桂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与梁红玉、花木兰、樊梨花齐名,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继业的孙媳妇。虽然历史上无证据证明穆桂英战场上的功劳,民间却流传了许多故事。
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许多她的故事都关系到她的战略。佘赛花的战争故事却是寥寥无几。
杨家将都是豪杰,都会为国家付出一切代价,特别是杨门女将,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之一。
人们敬仰她,奉若神明,这是因为她确有很多过人之处:
(一)年纪轻轻,自作主张,挑选丈夫,不受礼制等框架限制。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剧演出那样,把他缚绑,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快速结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创造。后来的武侠小说如《儿女英雄传》、《七剑十三侠》都有以此为滥觞的;
(二)刚过门的媳妇,就敢于挑大梁,挂帅破天门阵,丈夫不服令,铁面无私挨打军棍,可晚上回帐,仍是柔情脉脉,尽到做妻子的义务,正是一个好女人,柔中有刚,刚中见柔;
(三)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人到中年还跨上桃花马出征,风韵不减当年。在提倡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时代,如此作为,是很能激励人心的。正所谓:妇女尚如此,男儿安可蓬;
(四)农耕社会大家庭很讲究和谐,在天波府里男人少,寡妇一大群,却能懂得调节、平衡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看来她是很有些豁然大度的;
(五)对于朝廷,凡皇帝和大臣背离轨道者,就不买帐,她没有当年老令公和杨六郎那种逆来顺受,负辱忍耻的行为了。最后,杨家归隐山林,她又是积极的支持者;
(六)虽然立志归隐,不理朝中的政治斗争,但一旦国家需要,立刻放弃个人恩怨,率兵出征;
(七)每临战阵,身先士卒,奋勇杀敌。
关于穆桂英的主要演义、评书和剧目。
穆桂英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杨门女将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和民间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关于她们的演义、评书和剧目不下数百种。主要有:
穆桂英全传,杨家将演义,穆桂英下山,穆桂英招亲,杨宗保招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穆桂英征西,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挂帅(梅兰芳先生的传世经典剧目)等。
香港电影《十四女英豪》描写十二寡妇西征故事。该片曾获第十一届金马奖,并参加法国2006第59届戛纳电影节。这部三十年前的旧电影大受欢迎,法国购买了正式版权。
Ⅶ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大概意思
宋仁宗年间,辽国派兵南侵,杨家六子杨六郎率兵迎战。辽国设天门阵困住宋朝兵马。杨六郎的独子杨宗保舍身救父,遇上穆柯寨女少主穆桂英,两人私定终身。杨六郎为救杨宗保,被穆桂英走马生擒。他不但没有恼怒,反而认为穆桂英真是女中豪杰,定下了"斩子纳贤"之计,引穆桂英救夫归宋。穆桂英来到三关,与杨宗保完婚,登台拜帅,统领兵马,攻打天门阵。天门阵按五行八卦所摆,共是一百单八阵,大阵套小阵,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异常凶险。穆桂英周密调查,深思熟虑,在她的恩师等几位世外高人的协助下,杨家将祖孙、母女、父子、夫妻全部上阵,齐心协力,一举攻破了北辽的天门阵。自此,辽国一厥不振,再也没有力量南侵了。
Ⅷ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剧情简介
宋辽对峙期间,辽犯宋境,宋边关守将杨延昭(杨六郎)率兵抗辽。杨延昭子杨宗保押运粮草返回途中,经过慕柯寨,双射鸿雁,和穆桂英交手,穆桂英爱慕杨宗保忠良之后,赚宗保上山成亲,随后夫妻双双下山,穆桂英助杨延昭破敌。就这么一件大好事,在当时确犯了军规大忌,“军阵严肃,私自招亲”,宗保被父亲问斩刑。遂引起了杨延昭母佘太君的求情,宋朝二把手八贤王求情,最后还是穆桂英求情被准的故事。 杨延昭母佘太君求情,乃祖孙情。杨延昭不徇私情,秉公执法,坚持将宗宝问斩,大义灭亲,以自刎威胁母亲,巍巍凛然。法大于情。 八贤王求情,以权凌法。当然也含亲情在内,八贤王为宗宝舅舅,但八贤王更重要的还是朝廷二把手,以权犯法,杨延昭依然不为所动,坚持原判,以罢官相抗,傲骨铮铮。法大于权。 穆桂英求情。在于势。穆桂英以实力为基础,以助宋抗辽为大义,即以宋朝最高利益——破天门阵为筹码,终于说服杨延昭释放了杨宗保。势,即形势。相比杨宗保私自招亲和破天门阵,前者不过小事一桩,远远没有后者重要和根本。所以,杨延昭还算聪明,顺应形势,依法但不拘泥,法服从于朝廷的根本利益。法永远具有滞后性,需要依据形势变化而变化。
Ⅸ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为什么要用降龙木呢
从明朝开始,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百姓中广泛流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故事体系。到了清朝时,随着"金呼家,银杨家"的评书故事流行,杨家将更是被发扬光大,改编出无数个版本。其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在整个杨家将的故事体系中最受欢迎,甚至衍生出了独立的杨门女将章节。这个故事出现得非常早,在明朝中前期的杨家将故事中已经有了存在。后来又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在各种表演艺术形式中出现,成为杨家将故事的经典篇章。而这个故事中最为关键的道具"降龙木",其发挥的作用也变得千奇百怪。
民间百姓对降龙木的认知,除了作为药材外,驱邪避凶是重要的考量。而降龙木奇特的气味,对于蛇虫鼠蚁等家中出现的四害都有着驱离的作用。杨家将故事宗的萧天佐和萧天佑都是乌龙精转世,而这乌龙精则一般被认为是蛇精修炼的高级形态。用降龙木打死乌龙精,也是印证了降龙木气味可以驱离蛇虫鼠蚁的自然现象。因此作者如此设定降龙木在杨家将故事中的作用,其实是隐藏这民间和民俗文化的成分。这种写作手法在明清两代的古典文学小说中较为常见,我们通过阅读这些古典作品也能更深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