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位台湾武侠小说家
Ⅰ 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都是谁他们的资料简介谁知道
台湾武侠的“四大天王”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古龙
“三剑客”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
司马翎
本名吴思明(1933----1989),广东汕头人,台湾“综艺侠情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将门之后。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艺基础深厚。1947年举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湾,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而始终不能忘情于武侠小说,大二时试作《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接着休学一年,同时撰写多部小说在港台报刊连载,一时声誉鹊起。毕业后曾任《民族晚报》记者、《新生报》编辑,仍以武侠著称。1983年于《联合报》连载最后一部作品《飞羽天关》,1985年其作品被腰斩而辍笔。1989年7月中旬病逝于汕头故居。
卧龙生
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原名牛鹤亭,1930年生于河南南阳县镇平镇。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文学,逐以此为笔名。1958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至今已写了39部武侠小说。 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萧》、《金剑雕翎》、《岳小钗》等。
诸葛青云
诸葛青云,本名张建新(1929—1996年),山西解县人。台北行政专科学校(即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前身)毕业,曾任“总统府第一局”科员。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界,与古龙、司马翎、卧龙生并称台湾武侠四大家。其著作有《紫电青霜》、《夺魂旗》、《傲笑江湖》等,深受武侠迷的喜爱。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他在1969年创作了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林奇书《萧十一郎》,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赏。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古龙为人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人,他以丰富无比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Ⅱ 我想问 台湾著名的四大武侠小说家都是谁
采纳的是早期的,现在看来应该是
古龙 司马翎 卧龙生 萧逸
这些人都是中国人,台湾的只有陆鱼
Ⅲ 台湾武侠的“四大天王”及“三剑客”是哪些人
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武侠小说四大天王 武侠三剑客 指代表了新派武侠的最高成就的金庸、梁羽生、古龙三大武侠小说名家
Ⅳ 台湾武侠小说的男作者有那些
有古龙、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上官鼎、柳残阳、慕容美、陈青云、曹若冰、孙玉鑫
Ⅳ 台湾著名的小说家
席绢 古灵 典心 蔡小雀
于晴 安琪 艾佟 左晴雯
丹菁 简璎 子纹 楼采凝
寄秋 芃羽 淡霞 黑田萌
夙云 可儿 洛炜 梅贝尔
凯琍 金萱 琼瑶 凌淑芬
绿痕 亦舒 子澄 楼雨晴
于佳 倪净 季荭 林晓筠
湛清 决明 夏娃 陈毓华
莫颜 猫子 卡儿 岑凯伦
简璎 惜之 慕枫 林淮玉
董妮 馥梅 苏浣儿 阳光晴子
葆琳 方辰 连亚丽 拓拔月亮
古心 关静 宋语桐 丁千柔
花儿 纪莹 单飞雪 杜默雨
季荭 季璃 陈美琳 连亚丽
简薰 连清 楚茜茜 吕希晨
其中席绢的是莪的最爱~~
她的全套书莪都看过了,,
推荐你看哦~~
于晴和典心的也不错,,
于晴和席绢还是同一公司的,
但是于晴的内容有点缺失,
没有席绢的那帮充盈。。。
不过,还是很好看~~
Ⅵ 港台十大武侠小说作者是哪些人
港台武侠十大名人精品集 港台武侠十大名人精品集 港台武侠十大名人精品集 20世纪80年代,港台武侠小说风靡中国大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从图书到电影电视,再到网络游戏,从未登大雅之堂的武侠作品竟成了雅俗共赏的热门。武侠小说以其独特的结构安排,复杂的故事情节,新奇的表现手法,把中国传统的“侠”文化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人生情感和生命追求的现实态度,和隐藏在传奇故事后面复杂的人性和社会,是我们了解当今社会和古代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本书收录了武侠大家中最出色的名家之作,经中国武侠文学学会推荐,是我们了解武侠大家和武侠作品最好的选择。 >>>详细介绍: 一、鬼手大侠(上下) 二、雪山飞狐 三、云海玉弓缘(上中下) 四、黑儒传(上中下)五、醉书生(上下) 六、百劫孤星(上下) 七、剑气千幻录(上中下) 八、马鸣风萧萧(上中下) 九、欢乐英雄(上下)十、玉钗盟(上中下) 十一、剑气长江两广豪杰 江山如画英雄好汉 闯荡江湖神州无敌寂寞高手天下有雪
Ⅶ 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有哪些
古龙 卧龙生 司马翎 诸葛青云 奇儒 慕容美 独孤红 东方玉 伴霞楼主 萧逸 柳残阳 ......
80年代以前,台湾武侠小说家有5000多人!
Ⅷ 武侠小说作者有哪些
1.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2.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 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3.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3.22~2009.1.22),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 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4. 温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 区,港台武侠小说作家,也是新武侠四大宗师(金、古、梁、温)之一,马来西亚华侨, 香港户籍。
5. 司马翎 :原名吴思明,广东汕头人,将门之后,台湾「综艺侠情派」武侠小说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艺基础深厚。
6. 萧逸 :台湾新派武侠小说作者。山东菏泽人。著有《铁雁霜翎》、《饮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长剑相思》等多部武侠小说。
7. 卧龙生:原名牛鹤亭,河南镇平人,1930年生。幼年从军失学,但自幼喜读武侠小说, 颇有才思。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
Ⅸ 上世纪的台湾武侠二十名家都是谁
台湾武侠二十名家,这说法出自叶洪生写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不分排名先后,列了二十个人。
分别是:孙玉鑫、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高庸(令狐玄)、上官鼎、古龙、独抱楼主、萧逸、东方玉、慕容美(烟酒上人)、柳残阳、云中岳、秦红、司马紫烟、独孤红,萧瑟、郎红浣、武林樵子。
下面一段话载自叶洪生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
从一九五0~七0年代之间,台湾武侠小说风起云涌,百花齐放!也出了不少专业作家及优良作品,并不逊于金庸。据一项不完全的统计,当时约有三百多个武侠作者以此为生。
其中号称“名家”者,即不乏二十余位可供谈资。例如郎红浣、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伴霞楼主、孙玉鑫、墨余生、东方玉、古龙、萧逸、慕容美、上官鼎、高庸、柳残阳、云中岳、武陵樵子、司马紫烟、玉翎燕、独孤红、秦红、温瑞安(以上大致按其出道先后为序列),
以及很早就“淡出武林”的独抱楼主、古如风、易容(唐煌)等等。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而根据叶洪生(台湾著名武侠研究学者)调查所得,认为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的排名是:古龙、司马翎、卧龙生、上官鼎、诸葛青云、伴霞楼主、慕容美、孙玉鑫、柳残阳、独孤红。
(9)介绍几位台湾武侠小说家扩展阅读:
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1936年,古龙从小身世飘零,性格孤独沉郁。他14岁时,从香港到台湾读书,18时,因父母离异,生活陷入困境,靠朋友接济和半工半读就读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曾在台北美军顾问团任过职,后开始写武侠小说。
古龙曾在《大旗英雄传》序言中把自己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我写的是《苍穹神剑》《剑毒梅香》《孤星传》《湘妃剑》《飘香剑雨》《失魂引》《游侠录》《剑客行》《月异星邪》《残多缺玉》等。
“中期写的是《武林外史》《大旗英雄传》(即《铁血大旗》)《情人箭》(即《怒剑》)《浣花洗剑录》(即《江海英雄》)还有最早一两篇写楚留香这个人的《铁血传奇》。
“然后,我才写《多情剑客无情剑》,再写《楚留香》,写《陆小凤》,写《流星.蝴碟.剑》,写《七种武器》,写《欢乐英雄》。而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觉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
网络-中国武侠小说史
Ⅹ 60年代"台湾武侠四大家"是指那几位
古龙
本名熊耀华,江西人,1938年出身于香港,毕业于台湾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1985年9月21日病逝于台湾。
古龙喜欢美酒和美人,靠稿酬为生,不善理财,幼年生活艰辛,走时也一副清贫。
他少年时期便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1949年发表第一篇纯文学的短篇小说,1960年始尝试写武侠小说《苍穹神剑》。1964年他完成《浣花洗剑录》,标志着他独创风格的开始。1967年,他出版《铁血传奇》(《楚留香传奇》),标志着他的个性和特色全面走向成熟。他的数十部小说,使他完成了“新派”武侠大业,独领台湾武坛十年风骚,并与金庸、梁羽生鼎足而三。
少年时期便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一般多以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小仲马、海明威、杰克伦敦、史坦贝克小说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学的影响启迪。 (古龙自己也说过“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 故能日新又新,后来居上,且别开武侠小说新境界。
1938 出身于香港。
1942 随父母迁居来台。
1949 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属于纯文学创作)
1952 父母离异。
1956 第二次失恋。
1960 始尝试写武侠小说《苍穹神剑》,但技巧甚劣,有如故事大纲。
1961 写《飘香剑雨》、《残金缺月》、《月异星邪》等书,以诡异情节取胜;但基本走的还是传统路子,顶多加上几句文艺腔,并无特别过人之处。这一时期古龙写作态度迹近儿戏,新作随开随抛,不负责任,惟偶为名家 (如卧龙生、诸葛青云) 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实力,尚未激发;或以为武侠小说业经‘定型’,不过如此而已。
1962 发表《剑气书香》、《失魂引》等早期诸作,文情不俗,乃渐有起色;
1963 受到陆鱼《少年行》之启示,发现「新型武侠」大有可为,遂亦逐渐改变传统笔法,陆续作《孤星传》与《湘妃剑》等书。
1964 完成他第一阶段的压卷之作《浣花洗剑录》,文情跌宕,饶有诗意;令人直觉地感到:古龙不耐烦在半新不旧的武侠传统里兜圈子,讨生活了。他要浣花洗剑,自作主人!
作为一个改革传统武侠小说的“急先锋”,古龙汲取了日本名作家吉川英治《宫本武藏》所彰显的“以剑道参悟人生真谛”、战前气氛及一刀而决;会通了金庸《神雕侠侣》的“无剑胜有剑”之说,而发为“无招破有招”的无上剑道奥旨,析理精微之极。
其次,他引进倭人“迎风一刀斩”的刀法,三招两式,人头落地;从此即不再写冗长的打斗场面----这是他突破武侠传统之处,也是他一切“简单化”的开端。
其三,由此书起,他竭力营造文艺气氛,藉平凡简洁的对话,点出哲理。并且运用许多饶有诗意的语言,刻画人性,并寓于生命哲理。可惜《浣花洗剑录》伏笔太多,无法收束,终贻“虎头蛇尾”之讥,而减损了此书应有的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散见各大报、《文艺月刊》、《(香港)明报月刊》、《春秋杂志》、《中国论坛》、《国文天地》、《上海文论 >及万盛、远流、联经等出版社书籍,其中最早一份来自1973.11.2的《中国时报》。
卧龙生
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本名牛鹤亭,河南镇庭人,1930年生。幼年从军失学,自幼喜读武侠小说,富才思。1955年他由军中退役后,开始学写武侠小说。
他祖居南阳卧龙岗,故取笔名“卧龙生”。1959年写成《飞燕惊龙》,奠定了他在台湾的“武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于旧武侠“北派五大家”,以“通俗趣味”大受欢迎。1965年以后,他改走“半传统半新潮”路线。
卧龙生对武侠小说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成功地运用了还珠楼主的神禽异兽、灵丹妙药、玄功绝艺、奇门阵法,郑证因的帮会组织、风尘怪杰、独门兵器,王度庐的悲剧侠情,朱贞木的奇诡布局、众女倒追男等等,成功地博采众长而融于一体,开创了既具有传统风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时期武侠小说风格,成为一代“武林正宗”。第二,由他倡导以武学秘籍引起武林风波以及正邪大会战的情节结构,成为60年代台湾武侠的普遍模式,影响至为深远。第三,他的“武林九大门派”说法和“争霸江湖”及武林排名的主题,虽然稍晚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却使它在武侠小说中普遍推行开来。
卧龙生小说真品如下:
《风尘侠隐》《惊鸿一剑震江湖》《飞燕惊龙》《铁笛神针》《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绛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侣》《天剑绝刀》《金剑雕翎》《神州豪侠传》《寒梅傲霜》《玉手点将录》《金凤剪》《飞铃》《八荒飞龙传》《无形剑》《金笔点龙记》《烟锁江湖》《摇花放鹰传》《花凤》《春秋笔》《幽灵四绝》《剑无痕》《天龙甲》《黑白剑》《飞花逐月》《剑气洞彻九重天》《金剑丹心》《新仙鹤神针》
司马翎
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本名吴思明,1933年生,广东讪头人,将门之后。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艺基础深厚。1947年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湾,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
大二时他试作《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接着休学一年,同时撰写多部小说在港台报刊连载,一时声誉鹊起。毕业后曾任《民族晚报》记者、《新生报》编辑,仍以武侠着称。他写武侠小说,最初署名“吴楼居士”其后改署“司马翎”,到80年代间或旅居香港,又有一个“天心月”的笔名。他的全盛期从1958年开始,以196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到1971年他改行经商,1989年去世,可叹天妒奇才。
他是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笔法新、旧交错,尤善于运用推理手法铺陈故事情节,对斗智的描写可谓空前绝后。成功方面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他被称为“综艺侠情派”,对古龙、上官鼎、易容,萧逸、萧瑟等都有不小影响,尤其对黄易的影响最深。司马翎小说兼有「北派五大家」之长而以还珠楼主奇幻神妙心法为依归。文笔清新脱俗,间有现代意味;刻画江湖人物各尽其致,尤善于运用推理手法铺陈故事情节。其处女作《关洛风云录》(1958年)及《剑神传》、《八表雄风》三部曲,写大侠石轩中的成长过程,颇能表现出「玄门正宗」恢宏气象;而书中穿插石轩中与爱侣朱玲之间因师门恩怨所交织的悲欢离合故事,亦极曲折动人。卒以一书成名,殊非幸致。据称,其小说「最受大学生及留学生欢迎」;实则老少咸宜,读者层面主广。 比较起来,司马翎的三十多部作品水准都很平均(可能是名家中唯一者),不论是前期的《关洛风云录》、《剑气千幻录》、《剑胆琴魂记》、《帝疆争雄记》、《圣剑飞霜》、《纤手驭龙》等长篇,及《鹤高飞》、《金缕衣》、《断肠镖》、《白骨令》等中篇,或是后期的《饮马黄河》、《剑海鹰扬》、《红粉干戈》、《焚香论剑录》及《丹凤针》、《武道》、《胭脂劫》等书,部部可观,不落俗套,各具创意,殊少雷同;即或偶有失坠,亦瑕不掩瑜。(按:司马翎创作全盛期起自1958年,止于1971年;中以1965年为前、后期之分界) 论者或谓司马翎小说颇有涉及女体的煽情描写,以此诟病;其实七情六欲乃人性之常,只要「风流」莫「下流」,即无所谓「晦淫」。问题症结乃在司马翎笔下的中国女性几乎个个都似「波霸」型的性感尤物,未免乖离事实。但其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特别是其后期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殆以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他的《浩荡江湖》及辍笔十年又复出所撰最后一部作品《飞羽天关》二书,均因故未能续完,诚属憾事。
诸葛青云
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界,与古龙、司马翎、卧龙生并称台湾武侠四大家。台湾武侠小说“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本名张建新,1929年生,山西解县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毕业,国学根底颇为不错。一九五八年,他以诸葛青云为笔名,发表了处女作《墨剑双英》,之后又发表了《紫电青霜》和《天心七剑荡群魔》,从此一举成名,跃身红牌作家之列;《一剑光寒十四州》在「征信新闻报」(就是「中国时报」的前身)连载时,声势更是到达巅峰。前期作品一部分均以“剑”为名,一部分则大发雌威,又女性为名。1961年出版《夺魂旗》,模仿金庸而“东、西、南、北、中”一番,乐此不疲;其尸骨血胆,使销路激增,对以后的“鬼派”起了不好的促进作用。诸葛青云早年与卧龙生齐名,并称“武侠泰斗”,但其实略逊一筹。尤其在创作态度方面,他早年《江湖夜雨十年灯》就先生找古龙、倪匡代笔,由司马紫烟续完;晚年《阴阳谷》为色而淫,就更是等而下之了。他的作品数量极多,直到几年前病故为止,总数在五十余部以上,可说是除卧龙生之外,台湾创作期最长的武侠作家之一。知名作品还包括《江湖夜雨十年灯》、《武林三凤》、《咆哮红颜》、《夺魂旗》等。
他的国学修养颇佳,文字工丽典雅,初期作品很受还珠楼主「蜀山剑侠」的影响,富于奇幻色彩;但是他最大的特色却在于他笔下的主角人物,他的主角永远是满口诗词歌赋,文武兼修的俊男美女,不论琴棋书画,以至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乃建立「才子佳人型」之武侠风格,独树一帜。而这点虽然饱受批评,却恰恰造就了台湾武侠小说最为人熟知的侠客形象,包括独孤红笔下的许多武侠小说主角人物,都可以明显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