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章回结构的网络小说

章回结构的网络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1-30 11:48:28

1. 大明皇朝的小说介绍

彭子辉,别署诗狂客,汉族,1966年生,湖南衡阳县人。他自小喜好小说、诗词、书画。十六岁时,他就痴迷中华传统文化,兴趣广泛,对高考课程极为厌倦,致使高考成绩一败涂地。高中学历终身。高中毕业后,彭子辉自学自己喜欢的诗文书画,彻底放弃他认为没有实用价值的数理化与政治等课程。2003年开始,彭子辉潜心撰写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2015年出版第一卷后,业余时间仍在写作。预计12年后完成全明系列。
彭子辉中国画《重岩楼阁图》获全国11届美展湖南展区优秀作品奖,中国画《秋湘图》获“炎帝杯”国际书画展山水画银奖。2009年,诗获西泠印社成立100年诗书画印展诗词类大奖。2011年,《敦煌赋》获“千古敦煌 重金求赋”全球征赋一等奖(署名李麓)和三等奖,这首赋年年在敦煌市葡萄节上吟诵。词获湖北省第五届黄鹤楼诗词大赛一等奖。2014年,中国画《春山图》在中国文联行业文联美术展中获得优秀奖。中国画代表作有《湘东古意图》、《楚东峻茂》、《幽溪图》等。许多书画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收藏。著有《独与轩诗文集》(暂未印行)。
彭子辉具有诗词、书法、中国画、骈文、辞赋、楹联、新诗、散文、长篇小说等多方面爱好。他热爱生活,喜欢HIFI音乐,高清电影,骑车,独行。他情性高傲而孤标,不善社交,喜欢独处。他广泛的爱好和多方面兴趣,极大地支撑着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的创作。 生罹浩劫,岂期欣遇昌隆;
长依清江,何幸淹留体制。
闲多谈艺之情,间发怀古之想。
贪多获寡,迄今诸事无成;
有始无终,畴昔万念俱废。
漫检野史,编撰虚构之书;
滥充稗官,补缀实录之阙。
傲俗客以白眼,十有九人;
惭书生之青衿,百无一用。 千古江山如画,几时日月重光。神游故国见苍茫,无数英雄草莽。铁马金戈往事,落花流水斜阳。兴亡写罢鬓成霜,一曲长歌悲怆。
——《西江月》子辉自题
彭子辉为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第一卷创作的开篇词,一是向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致敬,二是追求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长篇小说写作,避免历史小说一味模仿西方小说,失去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神韵。《三国演义》开篇词并不是作者罗贯中所作,是清朝重新编辑小说的毛氏父子选取明朝状元杨慎的一首词,放在小说第一回前面。杨慎写了二十一史弹词,《三国演义》开篇词是其中最好的一首。
作者彭子辉创作这首开篇词后,修改时间跨度半年,借助网络之便,得到当代几位一流诗词家的意见。虽说是彭子辉创作,实是集大成。有读者认为,这首《西江月》是《三国演义》之后小说里中最好的开篇词,也有人说这首开篇词在气势上超越了《三国演义》。但作者彭子辉认为,自己的开篇词不及《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古人虽是一时寄兴之作,自己是花费六个月,但古今学问有异,诗词早不是文学主流,传统文化的环境也不存在了,今人不可能在诗词方面超过古人。 作者在《自序》说:“2003年,我才三十六岁,回首浪掷的年轻时光,学诗文,研书画,终是一艺无成,怀抱着敬慕传统文学的痴心以及回归古典的梦想,尝试一种新古典主义的文学风格,立志要写完这部系列长篇小说。两年间,第一卷《天下草莽》和第二卷《洪武猛政》初稿写毕,第三卷写了数章,内心却涌出无边的孤寂,时常有志大才疏之感,写作兴致日渐消减,搁笔将近七八年。真是太平年月光阴易过,转眼到了四十五岁,人生强半,却没有一种才艺可以传世,消沉的雄心又被重新激活了。承蒙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激励与期待,我潜心修改第一卷和第二卷,差不多如同重写,有时竟达到雕辞镂句的地步,又费时两年半。大抵阅人阅世稍多,小说面目似能脱胎换骨。”
2007年,小说的草稿在起点连载,初名《明朝演义》 。因小说不是穿越、戏说、架空那类网络小说,未被起点采用和推荐。作者放弃连载后,继续研究明史,潜心按自己的理想继续写作。2012年得到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和责任编辑的肯定与激励。社长刘学明先生认为“这个作者的文笔极好,古文功底很深,不要浪费这么好的作者的资源了”,同意签约出版,但要大量修改。责任编辑提出了很多具体修改意见,作者高度重视,信心百倍,差不多如同重写,小说脱胎换骨。2015年初,长篇小说《大明皇朝》第一卷才得以问世。 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文笔精妙,富有传统汉语之美,抛弃汉语“翻译体”的语言,行文舒徐有致,颇有诗意。小说中人物对话,适度模拟元末明初的口语特色,基本上杜绝了古人说现代汉语的弊病,同时又避免现代读者看不懂明初口语的障碍。
作者借鉴了《水浒传》、《红楼梦》以及《三国演义》等古小说章回结构,意欲弘扬传统叙事精神,小说的核心却隐含着现代人与现代小说的意识。作者想在文字间尽可能摹拟出元末明初的历史质感,人物对话语言尽量摈弃一切现代话语,极力还原元明之际的口语特色,人物、事件与时间大多讲究正史出处,虚构处亦讲究情理,探求在历史与小说之间更好的平衡,不敢为赚读者阅读之快而任意虚构与戏说。
作者这种个性化追求,在当代历史小说写作者是极为少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但作者可能要付出两个代价:一是花费大量时间对元末明初口语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二是可能让新一代传统文化素养欠缺的读者感觉吃力,从而影响小说的流传。
凡是有品位的现代长篇小说作家,都讲究小说第一句的写法。这与唐人书法理论“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高度一致。这句书法理论是说,起笔最细小的笔法,是一个字的风格规矩;一个字的风格是一整篇风格的标准。不能将一点写成楷书,整个字却是草书,也不能将第一个字写成草书,通篇却是行楷风格。长篇历史小说也有这个讲究。
马西来·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第一句:“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个开头据说影响了新时代后很多中国作家。如余华的《活着》第一句就借鉴了这种写法:“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都是从现在回忆过去。
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第一卷第一句最初是这样写的:
大元至正十一年三月初,小雨下了好几日,看涨了河水,平添了溪流。江淮清远的田畴、江水和山峦,都锁在如梦似雾的细雨之中。
这是一个平稳又平庸的写法,这种文风与作者鸿篇巨制的构想不太相称。作者因此极为苦恼。在修改小说正文时,不断尝试第一句的写法,试写了二十多种,都不满意。2014年初,小说快定稿时,灵感终于光临作者,只是一个意念的闪烁,作者数年以来都找不到称心如意的第一句,2014年正月间,他一分钟就写完了:
大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初,江淮之间的云过了黄河,化作河北一场急雨。大都至河北的官道上,塞满从河南行省逃荒的人,鸠形鹄面,蓬发鹑衣,神色呆滞,整日不多说话。远远望去好似成队的蝼蚁,卑微而庸碌,皆不知投向何方。
第一句(第一个句号前)包含了三个意思:一、写明了小说正文起始的时间;二、渲染了天气;三、从天象“江淮之间的云”隐喻江淮之间白莲教的影响,借着“河北一场急雨”,暗示他们将在河北举事,从而引发元末大乱,间接导致明朝的建立。 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借鉴古典小说的章回结构,但并没有完全照搬。作者将陈旧的“回”改为有新意的“章”。由于古典小说是毛笔写作,篇幅多在百万字以内,因此,每回的字数大多在4000-6000字之间。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是长卷式多部结构,是计算机辅助写作,文字在数百万字之上。一章的字数多在8000-13000字之间。为了避免读者阅读疲劳,小说在一章中分了若干小节,每一小节取一个简洁的标题,有的还极有诗意,这既让小说的层次更加分明,也让读者减少阅读疲劳。
比如第一卷第一章的形式如下:
第一章白鹿庄风雨小聚义 红巾儿州县大夺城
一颍上风月


大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初,江淮之间的云过了黄河,化作河北一场急雨。大都至河北的官道上,塞满从河南行省逃荒的人,鸠形鹄面,蓬发鹑衣,神色呆滞,整日不多说话。远远望去好似成队的蝼蚁,卑微而庸碌,皆不知投向何方。
其间有一人装束与流民迥异,约莫二十六七岁,神彩俊朗,头戴淄布小巾,身穿天青色交领右衽宽袖衣,脚著一双牛皮直缝靴,骑着一只瘦驴;相随的书童头梳两只发髻,身着青衣,背着行囊,亦是清秀模样。二人自大都匆匆南归,一路上穿过河北的雨,渡过黄河的水,来到颍州城外,已是这月中旬。
(后略) 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第一卷《逐鹿天下》,于2003年12月27日完成,于2012年初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签约,修改两年半,于2015年3月出版 ,创作时间长达十多年。
2013年8月,小说进入出版流程,即将付印,当作者在自己电脑中游览出版定稿时,仍觉得不满意,决定再修改一次,得到责编的支持。作者以为再修改三五个月就行了,谁知一改就到了2014年5月。出版社希望新年新气象,决定在2015年初上市,这样,小说签约后又修改了两年多,到成书上市,已经过了三年多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在《自序》中说的:“如今我已经消除了功名之想中的许多妄念,撰写全明系列小说只留下一个最低的期待,许多年后,我的书架上有一套为自己精心撰写的小说。就算到了暮年重新阅读,也不会有太多的羞愧和遗憾。” 2015年3月有,小说出版后,出版社按惯例寄一些样书给全国各大媒体,或许是作者追求经典写作,追慕古典神韵的精神,得到全国一些报纸文化编辑的关注和支持。2015年初到2015年5月间,先后有《姑苏晚报》、《贵阳晚报》、南京发行量第一、全国第四的《扬子晚报》和天津《今晚报》 连载。
小说连载有两个版本:一是原稿连载,让鉴赏能力较高的读者能充分感受新古典小说写作的风采,二是出版社整理的连载压缩版本,让读者了解小说的梗概,从而对这部新古典小说长篇历史小说《大明皇朝》作出自己的判断。

2. 章回小说有哪些﹖

章回小说太多了,根本说不完。
明清小说全都是所谓的章回小说。
现代较早期的武侠小说也是章回小说,其中以王度庐和还珠楼主最为出名。
有一本杂志叫做《今古传奇》,问世已经几十年了,记得小时候家里订过,《玉娇龙》,《灵童仙篮传》,《雁荡奇侠》等等章回小说就是在那上面看的。这杂志每期都会有章回小说的连载,还有很多中短篇佳作。

3. 章回小说是什么意思

章回小说是明清长篇小说一种创作体裁。也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全书分为若干回(或称“则”“节”),每回有回目,回目或单句或双句,双句则呈对偶形式。中国几部重要的古典长篇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是章回小说。

发展历程

章回小说的形成,有着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它最早源于宋元讲史话本,由于讲史故事内容繁多复杂,说书艺人为了讲述方便,便采取分段讲说、用题目明示内容的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分卷分目。被认为最早出现带有回目的一部话本小说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书三卷十七段,已有分段标题,已具有章回小说体制的雏形。

章回小说的回目最初只用单句标目,大约在明中叶以后才出现双句回目,并逐步定型下来,这时期的长篇小说如《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都已分回标目,但是字数参差不齐,语言朴拙有余,雅致不足。

明末清初,章回体例有了更大的发展,回目采用工整的对偶形式,并且讲究平仄押韵,这已经成为固定的形式被作家们采用。《红楼梦》问世之后确立了八言回目的体例,回目不但妥帖切题,而且醒目概括,文采奕奕。

4. 什么是章回小说有什么特征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 章回小说长篇小说的一种,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5. 什么是章回体小说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第一章。有的读者会问,既然是小说,其中的“列位看官”、“待在下”等等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红楼梦》是我国典型的“章回体”的小说,而“列位看官”、“话说”等则是章会体小说特有的形式。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著名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就是清代写作的《红楼梦》还是有“看官”、“且说”等词句的原因。

6. 长篇章回小说三大类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怪异

7. 什么是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章回”的“回”的意思是“次”。宋元说话人演说长篇故事,非一天一场所能了结,每场讲演一段,为了吸引观众,讲到紧要关头,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回,也就是下一次。因为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所以,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由于故事内容复杂,篇幅较大,为了讲述的便利,就有了分卷分目的必要。如《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乐毅图齐》,分为上、中、下三卷,各卷又依故事内容,分立若干小题目。这就是最早的小说分回形式。

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文人作家根据话本加工、再创作的长篇小说,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各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作若干则,每则各有题目,如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分为24卷,240则,每则的篇幅大致相等,各用整齐的七言单句作标题。这时小说的回目虽没有正式创立,但章回小说的体制已大体形成。

到明代中叶,小说的回目正式创立,标明“李贽评吴观明刻本”的《三国演义》,改240则为120回,它的时代虽难断定,但明万历十七年天都外臣序刻本《水浒传》,已取消了卷数,直接标目为“回”,又加上了对偶的双句回目。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等,都分回标目,只是有的回目用单语,有的回目上下句往往对仗不工。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自此以后直至近代,中国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并常为文人创作和加工的短篇话本所采用。

8. 什么叫做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
[拼音] [zhāng huí xiǎo shuō]
[释义]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 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题目
章回小说的每一回合的标题往往是一个对仗工整、整齐划一的概括性词句,比如《三国志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立首功”,都能极好地概括出每一回大致上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当时民间艺人为了吸引听众而使用这样的标题来点明内容。标题一般也比较简略,使人通俗易懂。

内容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章回小说往往分成三大类,即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怪异。大多数的章回小说都是历史演义,顾名思义,这类的章回小说都是以历史为基础而编写出来的,但为了使小说内容精彩,制造一定的矛盾,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英雄特色或者是一特定的主题,作者都会大都是写得“三分实,七分虚”。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中,把曹操的奸诈狡猾、嫉贤妒才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之中有些内容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曹操在历史上所做的功过一概不提,而极力去描摹诸葛亮的神通广大,甚至记叙了一些该人未曾做过的事件。这是章回小说的特色,能够极力渲染一些英雄豪气,是一种艺术手法的体现,中国章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会把二者混淆起来,而真正要了解历史,还是应该去读特定的史书。

9. 章回小说产生的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章回小说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它的雏形时期。

其模板是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这时的俗讲和讲史话本为了讲述方便,开始采用分卷分目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它的初起期。

其模板是创作于元末明初、刊刻于明代中叶以后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平妖传》、《忠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往往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故事核心,加进了不少群众和作家的创造;形式上比以往的讲史话本更长,由主要供说话人作为说话底本而变成主要供普通读者阅读。

第三阶段是它的成熟期。

代表模板是明中叶以后的大批章回小说,如《西游记》、《金瓶梅》等。这时的章回小说情节更加复杂,人物和事件描写也更加细腻。但在体裁上仍然保持着“讲史”的叙述痕迹。到了明末清初,章回体才得到最后的完善。

章回体的文体特征:

1、艺术特征——因为通俗小说的前身是说书艺人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基本上是诉诸听觉,所以就形成了章回小说在艺术上严格的可叙述性。

2、形式特征——章回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

3、叙事特征——在叙述方面,它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绝大多数章回小说前面都有一个入话。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三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章回体小说常常采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在情节的关键之处戛然而止,以调动听众或读者对情节的急切关心。

10. 中国现代,当代有哪些章回小说名著

张爱玲的

热点内容
懒人听书破解教程 发布:2025-07-10 11:52:01 浏览:599
女主是男扮女装的小说校园小说 发布:2025-07-10 11:27:46 浏览:72
短篇科幻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7-10 11:25:59 浏览:674
好看的言情科幻小说 发布:2025-07-10 11:07:49 浏览:615
言情完结小说顾老三 发布:2025-07-10 10:57:57 浏览:778
女主叫苏星月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0 10:57:53 浏览:995
复仇小说阅读网 发布:2025-07-10 10:53:26 浏览:799
小说推荐完结女强男强现代 发布:2025-07-10 10:51:51 浏览:750
你比剑好看这个梗是什么小说里的 发布:2025-07-10 10:33:58 浏览:121
当春乃发生小说全文 发布:2025-07-10 10:28:46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