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天娇
⑴ 梁羽生一共写了哪几部武侠小说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总共36套,广为流传的34部。
梁羽生武侠小说目录(34)
唐朝:
女帝奇英传(全) 大唐游侠传(全) 龙凤宝钗缘(全) 慧剑心魔(全)
宋朝:
武林天骄(全) 狂侠天骄魔女(全) 飞凤潜龙(全) 鸣镝风云录(全)
风云雷电(全) 瀚海雄风(全)
明朝:
还剑奇情录(全) 萍踪侠影录(全) 散花女侠(全) 联剑风云录(全)
广 陵 剑(全) 白发魔女传(全)
清朝:
草莽龙蛇传(全) 塞外奇侠传(全) 七剑下天山(全) 江湖三女侠(全)
冰魄寒光剑(全) 冰川天女传(全) 云海玉弓缘(全) 冰河洗剑录(全)
风雷震九洲(全) 侠骨丹心(全) 游剑江湖(全) 牧野流星(全)
弹指惊雷(全) 绝塞传烽录(全) 剑网尘丝(全) 幻剑灵旗(全)
武当一剑(全) 龙虎斗京华(全)
故事系统表 :
1. 大唐游侠传 -- 龙凤宝钗缘 -- 慧剑心魔
2. 狂侠.天骄.魔女--武林天骄-- 飞凤潜龙 -- 鸣镝风云录 -- 瀚海雄风 --风云雷电
3. 还剑奇情录 -- 萍踪侠影录 -- 散花女侠 -- 联剑风云录 -- 广陵剑
4. 白发魔女传 -- 塞外奇侠传 -- 七剑下天山 -- 江湖叁女侠 --冰魄寒光剑 -- 冰川天女传 -- 云海玉弓缘 -- 冰河洗剑录 --风雷震九州 -- 侠骨丹心
5. 游剑江湖 -- 牧野流星 -- 弹指惊雷 -- 绝塞传锋录 -- 剑网尘丝 --幻剑灵旗(3、4、5可合为一个系列,尤其是3与4)
6. 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
上表所列共32部,不成系列的还有《女帝奇英传》与《武当一剑》两部。
其它流传不广(未收入作品集)的作品尚有:玉面妖狐、武林叁绝。(共36部)
⑵ 梁羽生共有多少部作品分别是什么
从1954年开始,到1984年“封刀”,30年间,梁羽生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160册,
1000万字。除武侠外,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话,笔名有陈鲁、冯瑜宁、李夫人等,著有《中国历史新活》、《文艺新谈》、《古今漫话》等。
武侠小说——
《武林天骄》
《草莽龙蛇传》
《狂侠天娇魔女》
《武当一剑》
《风云雷电》
《散花女侠》
《牧野流星》
《联剑风云录》
《还剑奇情录》
《冰魄寒光剑》
《瀚海雄风》
《萍踪侠影录》
《白发魔女传》
《七剑下天山》
《侠骨丹心》
《游剑江湖》
《弹指惊雷》
《绝塞传烽录》
《龙虎斗京华》
《飞凤潜龙》
《剑网尘丝》
《江湖三女侠》
《慧剑心魔》
《草莽龙蛇传》
《塞外奇侠传》
《冰河洗剑录》
《剑气长江》
《风雷震九州》
《广陵剑》
《冰川天女传》
《云海玉弓缘》
《女帝奇英传》
《幻剑灵旗》
《龙凤宝钗缘》
⑶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哪几部最经典
梁羽生的比较经典的武侠小说有:《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冰川天女传》、《冰河洗剑录》、《风尘三女侠》、《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吕四娘传》等
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哪几部最经典? 这显然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笔者个人观点认为,梁羽生先生下列的这几部小说最经典:
(1) 《萍踪侠影录》
《萍踪侠影录》的上榜理由主要是,其一,《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先生的成名代表作;其二,《萍踪侠影录》诞生了梁羽生先生武侠小说的“第一对金童玉女”----张丹枫和云蕾。
(2) 《冰川天女传》
《冰川天女》的上榜理由。其一是,该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女英雄“冰川天女”这一个人物形象;其二是,该作品又诞生了另一对武林传奇“金童玉女”----唐经天和冰川天女!
(3) 《云海玉弓缘》
《云海玉弓缘》大家相对来说就是比较熟悉的了。然后,《云海玉弓缘》几乎是被广大网友一致公认的、梁羽生先生最经典的武侠小说作品之一。同时,《云海玉弓缘》也是被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作品之一。
(4) 《七剑下天山》
“天山派”“天山剑法”等等,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欢,可以说正是源自于《七剑下天山》小说的描述。另外,由赵文卓领衔主演的电影《七剑》,把大反派楚昭南改编塑造成了一个大英雄,也由此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此外,《大唐游侠传》把 历史 和演义成功地杂糅在一起,也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推最经典:《七剑下天山》和《云海玉弓缘》《女帝奇英传》
大唐系列
《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宋朝:(共6部)
《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明朝:(共8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
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当一剑》
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正宗天山系列: (计14部)
《白发魔女传》 (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 历史 ,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 历史 ,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一生一共写了36套武侠小说,其中广为流传的是34部。在这34部当中,又数以下几部写得最好:
1、《萍踪侠影录》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小说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通过朱明王朝与张士诚后代的矛盾、朝中奸宦与忠臣义士的斗争以及中原与蒙古之间的民族冲突,表现出爱国保民的主题。小说精心塑造了一个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世仇,甘愿抛弃荣华富贵、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间,屡建奇功的大侠张丹枫的生动形象。其间穿插了张丹枫与仇家后代女侠云蕾的爱情波折,有机地与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深沉蕴藉,凄怨动人,表达出作者“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的创作思想,交织成一个豪侠浪漫美好绝伦的传奇。
2、《白发魔女传》
《白发魔女传》是作家梁羽生的作品。1957年8月5—1958年9月8日发表。叙述的是明万历四十三年凉秋,云贵总督卓仲廉卸任归故乡陕北,途经川陕边境时被劫富济贫的绿林女大盗“玉罗刹”练霓裳劫去大部分财产。随行护送的武当弟子耿绍南,因傲慢不逊被削去左手二指,以示惩戒,练霓裳自此与武当派结怨。百姓反抗政府,下属背叛上级,奸佞出卖国家,反抗与自由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
3、《云海玉弓缘》
《云海玉弓缘》是连载于新晚报·天方夜谭的武侠小说,作者是梁羽生。主要讲述了清朝中期,江湖浪子金世遗的传奇经历和与厉胜男、谷之华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是梁氏武侠天山系列最出名的两部小说之一(故事发生在清朝中期。主要是厉胜男向魔头孟神通复仇并借此成为另一个“女魔头”的故事。)
4、《大唐游侠传》
《大唐游侠传》是当代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先生创作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的武侠小说。整部小说叙述大场面、大悲剧的时代,表现铁血金戈的场景,更表现豪迈绝伦的侠气。唐玄宗、杨贵妃、郭子仪、安禄山等 历史 人物的出场亦令故事更显真实。本书归属于梁羽生先生的“大唐系列”。
5、《七剑下天山》
《七剑下天山》为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于1956年首次在《大公报》上开始连载。主要讲述了清朝初年,满清入关颁布“禁武令”以后,并派前朝降清高手风火连城剿杀各地违令武林人士,其中的重要目标便是位于西北边陲的武庄。武庄表面上住了一批庄稼人,实则是反清组织天地会分舵人马。路见不平的侠医傅青主认为要解武庄之危,只有带了两位武庄青年武元英和韩志邦上天山求助...梁羽生是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是以一腔正气创造了武侠小说新的格调,后来,他移居澳大利亚,潜心于 历史 。作为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金庸、梁羽生、古龙不免俗的被人比较一番,总体来说金庸先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其实,不太喜欢看武林小说,总会因错综复杂的人物关
系,而前后章节不断翻看,不停理清思路,但却也会因对剧
版或者电影版的沉迷,忍不住翻来原著小说看。
个人认为梁羽生的作品中,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云海玉弓缘》,
虽然我最初对梁羽生的认识仅限于《七剑下天山》,但之后看过剧版的《云海玉弓缘》,深深的迷上了叶璇饰演的厉胜男和林峰饰演的金世遗。
或许这算不上是一本优秀的武侠小说。虽不像金庸般精妙,也没有古龙的另类,且始终坚持在“江湖儿女闯荡江湖,正派邪派争夺武林,仁人志士反抗政府”的写作线路上的梁羽生,作品多少有些局限。但话虽如此,这本小说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对于梁羽生的作品,
毫不夸张地说,你可以在他写好的武林背景下,肆意发挥,
写下属于你的武林故事。但就这一魄力,便是无人可比。
关于《云海玉弓缘》
,即可以看成是金世遗与孟神通之间的
盖世绝学之战,也可以看成是金世遗和厉胜男、谷之华、李
沁梅四人的感情纠葛。大概是女生对于武林小说的关注点多
少有些不同的原因吧,最终总会把武林小说,当做爱情小说
来看。
⑷ 三大宗师的14幅武侠小说分别是什么
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金庸、梁羽生、古龙
金庸(1924- ),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
唐朝:(共4部)《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其中《大》《龙》《慧》三部为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其中《武》《狂》有冲突,《狂》《鸣》联系紧密,《翰》《风》联系紧密,宋朝年代与情节混乱。
明朝:(共8部)1)《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按: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2)《武当一剑》【按: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3)正宗天山系列: (计14部)《白发魔女传》 (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1)天山系列:《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2)《剑网尘丝》——《幻剑灵旗》【按: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3)《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按: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第一部:《苍穹神剑》(1959-1960)。
一、武侠经典系列1.流星蝴蝶剑 2.武林外史3.名剑风流4.绝代双骄
二、小李飞刀系列1.多情剑客无情剑2.边城浪子3.天涯明月刀4.九月鹰飞5.飞刀又见飞刀
三、楚留香传奇系列 1.血海飘香2.大沙漠3.画眉鸟
四、楚留香新传系列1.鬼恋侠情2.蝙蝠传奇3.桃花传奇4.新月传奇5.午夜兰花
五、陆小凤传奇系列1.陆小凤传奇2.绣花大盗3.决战前后 4.银钩赌坊
5.幽灵山庄6.凤舞九天7.剑神一笑
六、萧十一郎系列1.萧十一郎2.火并萧十一郎
七、七种武器系列1.长生剑2.孔雀翎3.碧玉刀4.霸王枪5.多情环6.离别钩 7.拳头
八、中期名作系列1.大旗英雄传2.浣花洗剑录3.情人箭4.湘妃剑5.孤星传
九、早期名作系列1.彩环曲2.护花铃3.失魂引4.游侠录5.剑客行6.苍穹神剑7.月异星邪 8.残金缺玉 9.飘香剑雨10.剑毒梅香
十、江湖人系列1.三少爷的剑2.白玉老虎3.剑.花.烟雨江南4.大地飞鹰5.英雄无泪
十一、另类侠情系列1.欢乐英雄2.风铃中的刀声3.碧血洗银枪4.大人物5.七星龙王6.猎鹰7.赌局 8.愤怒的小马 9.绝不低头10.圆月弯刀11.血鹦鹉
【古龙小说·诗集】
江南烟雨春光好,把酒疏狂畅寻欢
月异苍穹湘妃引,护花失魂缺玉环
一曲神来留香久,铁血铮骨大旗翩
风云惊现英雄处,欢乐剑来凤凰天
流星蝴蝶七杀手,天涯明月不低头
长生碧玉多情箭,离别霸王志难酬
九月边城鹰展翅,碧血银枪暮天幽
弯刀无泪风铃怒,狂华但舞七星留
孔雀舟上绣鹦鹉,大沙漠里斗蝙蝠
情人午夜殇血海,侠客今朝轻史录
拳震鼎玄真赌局,盗猎孤梅风情赋
兰桃飘香画眉鸟,京城决战传奇书
武林名士推三少,绝代风流看双骄
十一郎前雕玉虎,大人物上啸归潮
古道尘风才思远,龙行天下情更高
回头不见浪子笑,长忆先生泪如刀
⑸ 狂侠·天骄·魔女的作品点评
宋代风云之一 作者:天山游龙
《狂侠·天骄·魔女》应该是羽生先生中期的一部杰作,作品创作于1964至1968年,该部小说是羽生先生宋代系列之第一部,作为羽生先生中期一部著名的小说,本书还是具有较高的水平,但同时也带有羽生先生创作中期一些较明显的缺陷,如人物、情节、内容带有一些模式化、作为长篇巨著前工后拙,前半部很吸引人,后半部流于平淡等等,让人在欣赏本作中又不免带点遗憾。
《狂侠》与《天龙》
我个人也注意到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也是创作于同一时期,差不多是1963至1966年,两部小说创作于同一时期,又都是长篇武侠大作,选取的历史背景都是宋代。《天龙八部》选取的是北宋中后期,北宋所面临的契丹、西夏等异族威胁,笔端触及大宋、契丹、西夏、吐蕃、大理还有新兴的女真。《狂侠》一书选取的历史年代则动荡不安的南宋时期。积弱的南宋,灭亡的辽、夏,强弩之末的金国,方兴的蒙古,交织在这一动荡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天龙》中着重讴歌的第一主角还是萧峰,而《狂侠》的第一主角则是柳清瑶,从这也可以看出羽生先生笔下还是对女侠创作之有所偏爱,但是《狂侠》一书写得最好的还是足以有萧峰比美的武林天骄檀羽冲。两部小说都述写了那个历史时期中所发生一幕一幕悲欢离合的历史剧、武侠剧,在武侠小说创作中展现历史,也展示着作者对历史、对民族的理解、解读。
狂侠·天骄·魔女
檀羽冲,武林天骄,是一个继张丹枫之后又令读者心醉的主角。同样的洒脱不羁,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名士风流,檀羽冲比张丹枫更多了一丝身为金国贵族那份难以抉择,左右为难的处境。张丹枫虽身在蒙古,但他的内心深处自认烧成灰都是中国人,都是汉人,张丹枫的处境虽是艰难,但他内心深处少了一份抉择,少了一份不安,但求心之所安,努力前进。而檀羽冲出身金国贵族却是他永远洗不去的,虽然他渴望两国和平,但两国毕竟是世代相仇杀的敌国,他的每一个行为,帮助了一方势必伤害到另一方,而身处两方误解而不能自辩无疑是极度痛苦,更甚为内心的每一个抉择都让他为难。他虽反对完颜亮,但作为金国的子民却又不愿见到他为异国人所杀。表面看是少年得志,武林争雄,但谁又能体会其内心深处那一份苦痛。他深深爱着蓬莱魔女,但是面对同样优秀的华谷涵,却怀着民族不同而难以被认同的自卑自怜。以至小孤山一战,他不得不推枰认输,因为他是一个异国人,竞争未开始,他已输在起跑线上;在爱情面前,他只能默默退出,“山头怅立盼归帆”可说是其心境的写照,盼暗中见爱人一眼,为其祝福,这一篇章与小孤山一战均见作者才华。彷徨、无助、孤寂、依依,在这两章中尽显无遗,每观于此,不能不叹服作者笔调之细腻,文笔之感人。武林天骄确为羽生先生笔下一大绝顶人物,就人物而言,实足以和萧峰所比美,如果说萧峰予人以波涛汹涌之澎湃,那么檀羽冲予人以独秀孤峰之突兀。只不过《天龙》之成就把萧峰推向了更高的影响,而萧峰最后的自杀也予人以悲壮之感,给读者以更深的观感。相比之下狂侠、魔女自是相形见绌。
狂侠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欢,究其原因可能是太喜欢武林天骄了,加之过于咄咄逼人,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其实就单个人物形象而论还是颇见个性,作为一位大宋的侠士,他站在宋人的立场上,做了他所理解的侠义道应为的行为。狂侠在全书中不乏亮点之处,如在千柳庄中怒斥金超岳,在飞龙岛怒骂柳元甲:
“柳庄主,你现在当已明白我所说的‘不敢’与‘不屑’了。我是布衣,不敢与国师并坐首席;但我也是大宋男儿,不屑与敌国国师为伍!”这几句话说得痛快淋漓,许多人都禁不住鼓掌叫好。
只听得笑傲乾坤华谷涵朗声说道:“这不是保境安民,这是祸国殃民!诸位都是大汉男儿,金寇南侵,是要灭咱们的国,毁咱们的家,奴役咱们的父老兄弟!有血气的男儿,安能置身事外?倘是和金寇也讲什么互不侵犯,那岂只是开门揖盗,简直是助纣为虐了。再说,你要保境安民,但金寇灭来之后,可容得你苟安一隅之地么?那时你们是不是也打算跟这位柳庄主做金寇的奴才?”
两番铿锵有力正气凛然的言辞表现了这一种狂放迫人之豪气,足当得上“狂侠”之称。独闯千柳庄、激战飞龙岛、平定丐帮之乱、决战桑家堡,营救武林天骄,大战尊胜法王、深入漠北等等行动中华谷涵均是主角,充分表现了华谷涵的胆识、武功,独凭以上行为“狂侠”足以和“天骄”并驾齐驱。
而读者对之不满意莫过于在小孤山与天骄一战并打伤武林天骄的行为,个人以为,这也是羽生先生在创写出了一位侠士在国事与爱情相冲突的矛盾心理,以及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因为站在他的立场上,产生误会也是有其原因,毕竟有种种巧合,而他与檀羽冲在当时还不算知心的朋友,且他更深的内心深处或许还潜藏着一种希望天骄是敌人而扫清他与柳清瑶的障碍的想法,而之后在对柳清瑶和檀羽冲说出的负气言语更让读者觉得不甚舒服,给人以过度自我之感,比起檀羽冲处处为他人着想更是差了一筹。但天骄只有一个,作者毕竟在小说中写出了另一位不同于天骄的狂侠,从而避免了笔下人物“千面一孔”的缺陷。在此个人不禁想,不是很多人批评羽生先生笔下人物过于理念化,缺乏真正的人性,但是当先生在笔下的侠士加进更多人性化的色彩,反而又受到批评;不是有很多人批评羽生先生笔下的爱情过于谦让,那么当狂侠一往无前的争夺爱情,又有许多人认为狂侠不该争夺本该属于天骄的爱情。理想、人生、人性、爱情,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的理解这简单八个字的真正内含?
柳清瑶虽有蓬莱魔女之称,本作的真正主角其实也就是蓬莱魔女柳清瑶,全书的情节、人物均是以她为主线,围绕着她所展开。但其虽称“魔女”,个性却没有半点魔性,其善良个性颇似云蕾,但多了一丝绿林盟主的英资、决断,也多了一丝理性、责任。在狂侠、天骄之间最终作出了个人的抉择,很多人可能会指责她,更甚之指责作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她所作出的选择是对她和檀羽冲终生的负责,对人生多一分理性的把握未尝不是一种负责任。因为武林天骄的出身不能改变,他爱宋国人,也爱金国人,两国又在交兵之中,如果两人在一起,除非隐居山林,退出纷争,否则作为绿林盟主的她将不得不在他面前残杀他的国人,那么武林天骄又情何以堪,此后两人的一生中势必会有无尽的痛苦,那么与其两人一生痛苦,不如理智分开,很多人夸大了柳清瑶与檀羽冲的感情,但是个人认为檀羽冲只是她的选择之一,在她内心深处,确是感到难以取舍,但是绝对没有放弃华谷涵,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有这一份取舍。很多读者不喜欢羽生先生源于羽生先生这一份清醒,但我个人喜欢羽生先生也是因为这一份清醒。这不是拘泥不化,而是对于现实生活清醒把握而作出的选择。
爱情的悲与伤
情与仇是武侠小说两大题材,本书同时演绎了经典的爱情和残酷的仇恨。柳清瑶与华谷涵的爱情虽让不少人反对,但不得不承认这对双方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本着对人世间美的祝愿,作者为檀羽冲找到了赫连清云。耿照与秦弄玉渡尽劫波终在一起,珊瑚最终找到了心灵的港湾,一段段美好的爱情,代表着作者善良的心及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但爱情也有悲剧,桑青虹一生伤心、一生失望,聂金铃和石瑛母女有着相同命运,为整部小说平添的几分唏嘘。然而本书的爱情故事给人的感觉是少了几分精彩,而多了几分理智,虽然缺乏《白发》、《云海》、《萍踪》等小说的震撼力,但是理念的审慎未尝不为人带来一点深思。但是本书的爱情描写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全书亮点狂侠、天骄、魔女的生死情缘以檀羽冲的推秤认输而过早告终。对柳清瑶的内心情感作者显得过于轻描淡写,小说可见飞龙岛之前檀羽冲在她心头的位置应稍重于华谷涵,但经历飞龙岛一战后,柳清瑶一颗心已完全向着华谷涵,虽然有种种原因,但作者这么处理显得过于轻率。檀羽冲对赫连清云的接受显得过于自然,好像是檀羽冲退出爱情之争而求其次。这样既不自然也显得对赫连清云的不尊重。如果作者能着力塑造一下赫连清云对檀羽冲受伤心灵的抚慰,终于两颗心走到一起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点。赫连清波虽然是个反面人物,但个人对她也不怎么反感,毕竟自小由完颜长之养大,如同《射雕》中的杨康一样,要她像两位妹妹一样矢志反金是过于理想化了,她对耿照还隐隐约约地存着一份感情,若有若无,她的结局有点可惜。
最残酷的复仇
爱情是美好的,仇恨是可怕的。羽生先生笔下最残酷的复仇故事我认为不是厉胜男向孟神通的复仇,而是桑青虹的复仇。厉胜男毕竟受对金世遗有着一份深深的爱,让她在复仇与得到金世遗的爱中作一选择她很可能会选择后者,她也一直在不懈努力,尽管在此过程中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然而在她心灵中不全被仇恨所占据。而桑青虹却饱受公孙奇、孟钊的欺骗,她所爱的耿照又早心有所属,在她内心深处残存的只是悲伤及受骗的屈辱,所以她的报仇更是残酷。当看到桑青虹为报仇下嫁公孙奇,而不惜委身下嫁,引导公孙奇走火入魔。我才领略到仇恨的可怕,仇恨对所带来的毁灭。桑青虹固然成功了,但这样的报仇究竟需不需要,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太过巨大?这样做唯一的好处是二十年后有了一个公孙璞。但更可怕的复仇是公孙奇发现真相后竟然将毒布在出生婴儿身上,桑青虹未来的二十年不得不为儿子吸毒,而二十年后亦将走火入魔。天地间竟有如此之怨毒,借助亲生儿子生命来完成复仇,仔细读下去不由不毛骨悚然。桑青虹的复仇故事比之厉胜男的复仇真是毫不逊色。不过厉之故事是全书主线,而本书不过是全书的一个部分,因此很多人读后印象可能不是很深刻。
全书的结构布局
《狂侠》一书整部小说情节精彩,整部小说从开头耿照南归遇变开始就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吸引读者追看。耿照遇难、被擒,玉面妖狐、蓬莱魔女的先后出现,桑家堡狂侠会公孙奇夫妻,泰山之巅,魔女遇天骄,桑家堡生变,魔女斗金超岳,魔女江南行,到身世之谜,狂侠、天骄反目,飞龙岛一战,采石矶大战均写得精彩生动,引人追看。但之后却出现前工后拙之感,丐帮之变写得还马马虎虎,桑家堡大战就让人大失所望,整个战局了无创意,多为抄袭前期或同时期一些章节,这部分章节中公孙奇分明是另一个孟神通,而桑家堡之战虎头蛇尾,公孙奇走火入魔太早出现,之后更流于平淡,高手好像越来越多,但个性鲜明的越来越少,多流于符号、模式。
我想,如果作者在写该部小说时写到采石矶大战后收笔,那该部小说完全上一部上乘之作。而后边的部分可仿效《剑网》、《幻剑》结构,第二部分主要写大破桑家堡,因为桑家堡一战其实可以作一个尝试,放弃以往的擂台战模式,描写正邪双方的攻守,多几方谋划、攻城、破阵,因为蓬莱魔女、华谷涵和公孙奇都是绝顶高手,加上桑家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多几多心机未尝不能更进一步。同时将桑青虹的复仇作为第二部分的一条主线,那么整个复仇故事予人以震撼将绝不亚于《云海玉弓缘》。而第三部可以写到狂侠、天骄、魔女联合宋金侠士与新兴蒙古帝国之战,将侠士抗金推向另一个高潮。同时也可以写到金蒙之间的矛盾争斗,那么故事将会更为精彩。
而本作显得前工后拙,很多朋友都说本作是半部佳作,个人也深有同感,更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一个时代、一个构思,也使羽生先生在《大唐游侠》之后无法达到另一个高潮,让人颇为遗憾,究其原因,可能是长篇小说的创作结构问题,在此再比较一下《天龙》与本作的结构。在小说结构上《天龙》采用的是先后讲述三位不同的主角的故事,再在第五部加以总结,记得羽生先生在《金梁合论》中曾批评《天龙》在金庸作品中的结构最为松散,这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羽生先生的《狂侠》则是三位主角齐头并进,自开头至结尾都是一条主线。《天龙》与《狂侠》都是在三位主角,羽生先生对《天龙》的结构似不认可,因此,在《狂侠》的创作中羽生先生坚持一条主线的创作结构。
个人以为,创作长篇小说的结构确是充分表现一位作者的功力,而长篇小说的创作难度比中短篇小说要大。如果是采用系列结构,那么必然会呈现出结构松散的特点,作为一部小说可以,但作为四部系列小说也似无不可。而采用一条主线的结构大都会前工后拙,或是平铺直述,整部小说阅读到后边对前边的内容没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或是前半部精彩绝伦,而后半部却流于平淡,《狂侠天骄魔女》可能属于后者的现象,而如果能克服以上现象,该部小说无疑为佳作,但让人可惜的是羽生先生还是没能做到这一点,这或许是他创作得太多,且多部小说齐头并进,不但不容许有更多的探索尝试,且越是长篇小说,到后来就越是流于固定的创作模式,从而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但是在武侠长篇中,很多作家也都不能克服或完全克服以上缺陷,产生一部更高水平的长篇巨著。如黄易先生的大作《大唐双龙传》,整部小说的篇幅差不多有几部《天龙》或是《狂侠》的分量,但是看到后边前边的情节真的忘了很多,让人有好看而不耐看之感,如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毛病,作者让韦小宝玩遍整个中国,甚至到了俄罗斯,整个过程可说是精彩,但是看完整部小说对小说中发生的一些情节自觉没有多少回味。而个人认为小说的结构处理得最好的要算是《笑傲江湖》一书,整个结构浑然一体而不乏亮点之处,让人阅读之后自觉回味无穷。以上是个人就武侠长篇小说的结构所提的一点不成熟想法,已是题外之话了。
《狂侠》一书与《天龙》创作于同一时代,但其影响却远不如《天龙》,而小说的创作水平也不如《天龙》,在此不由让喜欢羽生先生小说之读者为之深深惋惜。如果多一点心思,多一份耐心,再多一点尝试,以羽生先生的才华,不难创作出比美《天龙》的一部武侠巨著,然而作者却未能做到这一点,这不由得不让人为之扼腕叹息。
⑹ 梁羽生有哪些武侠小说比较好看
都不错
【作品系统表】
唐朝:(共4部)
《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大》《龙》《慧》三部为正宗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
《飞凤潜龙》、《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风云雷电》
《武》《狂》有冲突,《狂》《鸣》联系紧密,《翰》《风》联系紧密,宋朝年代与情节混乱
明朝:(共8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
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当一剑》
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正宗天山系列:(计14部)
《白发魔女传》(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锋录》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挑灯看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锋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武林天骄》是梁氏武侠思想的总结及升华,梁学思想总结性著作(连载完成时间最后)。该书与《狂侠•天骄•魔女》有部分联系,亦归为“天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