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中的价值观
❶ 网络小说如何设计剧情以人物为核心的剧情【网文写作技巧】
如何以人物角色为核心设计剧情。
前提是先要有一个出彩的人物设计,平庸的人物自然是无法驾驭整本书的。
这种设计方法的核心就在人物身上,如果不讲清楚这一点,后续的工作便无法展开。
因此,我们先将剧情放到一边,思考一下人物到底该如何设计。
——————————————————————————————————————
人物设计方法:
许多人在设计人物时通常喜欢从‘姓名’‘外貌’‘年龄’‘能力’‘性格’等各项人物信息开始入手。
但如果想设计出一个出彩的人物,最好的方式其实是 反其道而行之 。
如果将一个人物的各项设定按照在小说正文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列,获得三鼎甲的是:
状元: 人物特点 。榜眼: 对话风格 。探花: 背景故事 。
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人物设计,最终获得的人物会更加容易出彩,形象也更加丰满。
一:人物特点。
这里的人物特点并不单指人物的性格特点 ,所以请先收起那些心理学上的‘四色人格分析’‘九型人格’‘MBTI人格理论’‘16PF人格特质理论’诸如此类的东西。
思考人物特点的过程中,所需要找到的是能支撑人物‘信念’与‘思想’的某项特质。
简单的例子,比如‘善良’、‘正义’、‘守护’。
基于这项特质,首先确定这个人物的阈值。
假如你选择善良作为特质,那么这个人物应该善良到何种程度,是无差别的‘博爱’亦或者是有限度的‘关怀’。
假如你选择正义作为特质,那么这个人物应该正义到何种程度,是绝对的铁血正义,亦或者是道德模范的‘标准正义’,再或者是只针对某一部分事件的‘有限正义’。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伟光正’的特质,同样可以适用于‘黑深残’的特质。
除了黑与白的选项之外,你还可以将你所知道的任何一种东西当做特质,各种不同的特质经常会给人物带来不同的化学反应,这方面可以多做实验,多去畅享。
甚至你可以用‘贪吃’、‘精神分裂’、‘迫害妄想症’之类的东西当做人物的特质。
确定阈值之后,第二步要做的是思考人物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如果难以理解这里该怎样展开,那么换成三个简单的问题,分别给出属于人物自身的答案。
一:这个人物是如何认识自身的?
例:乐观、悲观、迷茫、否定、憎恨、自信、随性、任性。(最好详细展开,简单说明。)
二:这个人物是以什么事物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例:金钱、权利、情感、道德、能力、利益、善恶、兴趣。(最好详细展开,简单说明。)
三:这个人物是如何认识眼前这个世界的,又是怎样对待这个世界的?
理:厌恶、认同、破坏、守护、期待、绝望、麻木、颠覆。(最好详细展开,简单说明。)
注意 : 这些问题在你具体的创作过程也许不会直接出现在正文之中,但将决定你的人物在剧情中究竟会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决断,如何与其他人物相处,乃至剧情走向。
最后,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特质都需要转化为行为,这样才能够被读者所接受,理解,消化。
所以第三步所要做的,便是基于所确定的特质,设定出符合人物特点的具体‘行为’。
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他的特质,通过怎样的行为表现出他的观念。
现在,将这些概念化的东西转换为 ‘情节’ 、 ‘习惯’ 、 ‘对白’ 、 ‘动作’、‘心理’ 。
二:对话风格。
理论上来说,似乎背景故事的重要性在对话风格之前。
但实际上一部小说中百分之八十的人物刻画都表现在对话之中。
所以真相其实是, ‘互动’才是人物的‘灵魂’ 。
刻画一个人物最难的戏份便是‘独角戏’,所以尽可能的去利用‘对手戏’去表现人物。
许多时候人一张口,你大致就能判断出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点换成读者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物出口成脏,亦或者和蔼可亲,那么他的形象瞬间便会呼之欲出。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利用对话风格欺骗读者,隐藏人物深层的秘密,设立二次人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物的对话风格可不仅仅是粗暴与温和这两种。
建议每一个重点人物,最好都自行设计对话风格,同样根据人物的各项特质与特点梳理。
可以去现实或虚拟中寻找合适的人物原型,尽可能设计符合人物设定的对话风格。
包括但不限于‘腔调’、‘语气’、‘口头禅’、‘说话习惯’……
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代入’ 和 ‘想象’ 。
首先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之中,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之中,会怎样阐述你的观点。
另外,对话风格不一定非要契合现实原型,加入一定的想象可以更能突出特色。
这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会怎么说话,这个人在沮丧的时候会怎么说话,这个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怎么说话,这个人在激动的时候会怎么说话。
确定了每个人物的说话风格,你在创作过程中的对话描写会轻松许多。
这同时也算是增强代入感、真实感的一个小窍门。
三:背景故事。
这其实还是在之前COC跑团的时候学到一个概念。
我个人很喜欢尝试不了解的新鲜事物,这样可以偷学到一些秘诀。
有的时候在当下写文过程中很难注意到的一些东西,或许在其他领域之中只是入门基础。
当时教我车卡的KP原话是大概这样的:“ 人物卡的重点在于背景故事,你将背景写的越详细,游戏过程中的代入感就会越强,人物也更容易立得住,知道扮演的方向。 ”
这个道理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有着过去的人和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显然前者更加真实,丰满,立体。
所以在编织背景故事的过程中,哪怕你在正文里用不到,最好也尽可能的详细 (针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工具人不做要求。)
许多人只是为了编织剧情而安排背景故事,单纯从合理性角度出发,反而让人物空洞。
尽可能的细节化人物的背景故事,便等同于完善整体人设。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有些作者在设计人物的时候,会单纯的只写人物的背景故事。
所以仔细思考一下,你笔下的那些人物背景是否能够支撑的起人物。
如果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丰富背景故事中的细节,不妨先试着思考以下几点:
家庭条件、人际关系、重要经历、身份地位、所学所长、珍视事物、厌恶事物、习惯来源。
……
最后,完成了以上三层设计,根据已有的设定反向推演人物的基本资料,自然事半功倍。
一个标准的人物模板,大致上到这里就设计的差不多了。
这种方法不敢保证你的人物一定是极为出彩的,但放在绝大多数网文中肯定绰绰有余 。
如果是以人物为核心设计剧情,那么最好采用这种方式设计人物。
如果你是以故事或设定为核心设计剧情,同样也可以用这种人物设计方法来丰满人物。
需要非常注意的是, 绝对不要去设计平凡的人物,因为平凡的人物不需要设计。
我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是,准备的越充足,创作的过程中越顺利。
当然,我也知道网文之中不缺乏一拍脑门就立马开书的作者。
这算是网络小说中不同的创作流派吧,具体选择什么样的路线,终究还是取决于自己。
究竟是选择‘设计流’还是‘天赋流’,这要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
剧情设计方法:
那么,直接进入正题,将人物当做核心的剧情设计方法,最关键的两点标题中已经点明。
即使所谓的 人物的‘目的’ 与 人物的‘逻辑’ 。
我所知道的所有以人物为核心的剧情都离不开人物本身的行动。
这种行动得核心推动力,便源自于人物的目的。
而将人物的行为与结果相互最终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则是人物的逻辑。
这个方法没有第一篇中的矛盾与冲突那么复杂。
假如一个男生想要向女生求婚,那么求婚这件事本身即是人物的目的。
如何布置求婚现场,计划采用何种求婚形式,如何安排这场求婚仪式,这些行动则根据男生的思维逻辑推导。
这种逻辑,便来源于你之前在设定人物时所做的‘诸多功课’。
这也是我为什么花费如此多的篇幅将人物设计本身单独拎出来讲的原因。
但与此同时,如何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体现剧情张力。
这便需要你转换视角,再通过其他人的目的与逻辑与主角形成交叉。
依旧是以求婚为例,假如这个女生暂时不想结婚,那么拒绝求婚便是她的目的。
她如何得知男主偷偷布置求婚现场,采用了哪些手段想要阻止求婚,因为什么原因不想结婚。
如此一来,两个人物的线索便彼此形成了交织,互相之间自然便产生了剧情张力。
采用同样的方式你几乎可以设计所有类型的故事剧情。
整理剧情之前,圈定这段剧情所需要的‘核心人物’,数量随意,只要你觉得能控制的住。
然后给每个人物设定有一个‘目的’,这里可以包括‘最终目的’‘阶段目的’‘反转目的’
设计怎样的目的,已经采取怎样的结构与形式,可以自由发挥。
确定好每一个核心人物的目的之后,将剧情起点设为中心,以人物设定为参考,以自身代入为方法,给每一个人物拉出一条具体‘行动线’。
这个人物在这段故事中做过哪些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基于什么理由去做这件事。
这些人物之间彼此相遇产生的碰撞,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
当你在做这样一部的时候,如果思路足够清晰,会发现笔下的人物是可以自己动的。
根据已经设定好的人物设定去思考,代入,这么做基本不会出现剧情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出现了,一定是你最初人物设计的时候便没有做好。
这种以人物为核心设计剧情的方法应用范围很广。
群像、智斗、宫斗、言情、职场、史诗、无限、同人、写实,悬疑……
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类型与风格的剧情设计要求。
❷ 玄幻小说中的价值观,反应了当代社会的哪些问题
反馈了当今社会人对金钱的渴望性,大家都喜欢做这种白日做梦的事情,小说里大部分的价值观都是扭曲的,十有八九都是拜金的或者是挥霍无度的,
❸ 网络小说看多了,会对人生有什么负面影响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提升个人修养的,然而一些网络小说的阅读,是会让人沉迷于其中的,沉迷网络小说的危害非常大,言情、玄幻、武侠等等, 低质量的冲量文发布于网络中,色情的、暴力的、低俗的东西都可能被中学生看到,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也会带来身体上的一些伤害。
与现实生活脱轨是最常见的影响。沉迷于网络小说的人,多数都会变得比较内向,不愿意其实也没有时间与人交流,放弃了与朋友看电影,抛开了与家庭享受幸福生活,整日的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久而久之,不善于交流了。(更多手机小说成瘾的症状可以参考《中学生手机看小说成瘾会有什么表现》)
影响了个人认知。在一些网络小说中,会将一些历史事件扭曲,对于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也会轻描淡写,对于认知力还不足的孩子们来说,一旦阅读了这种文章,就可能会影响对于世界的客观认识。
影响身体健康。沉迷网络小说的危害中这个是最为严重的,曾经有案例表明,在性懵懂时期的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由于过度手淫带来身体的巨大伤害;另外,整日的低头看小说,其实对于肩部、颈椎的伤害也很大;伤害视力应该是最为常见的。
❹ 你对国内网络小说有什么看法
存在即合理,现在网络小说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行业,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网络小说也越来越正规化,成熟化。
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趋势中,会有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去进步。
比如,很多人说网络小说中套路太多。虽然很多人这么说,但是大火的书还是那些套路比较多的作品。为什么呢?
如果要说网络小说不足之处,能列举出非常多。但它也有很多让人期待的地方,比如最近几年大火的IP剧,都是从网络小说转化而来。
现在网络小说种类繁多,在海量的作品中,通过各种规则的选拔,读者看见的作品也越来越优质化。
网络文学给我们的娱乐生活带来了更多乐趣,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方式。
我对国内的网络小说,抱有乐观的态度,期待它能发展越来越磅礴。
❺ 你对于网络文学的看法
写在前面:下面的观点主要涉及的是网络文学的负面,主要是想引起大家对不良风气的警惕,网络文学当然有其正面影响,但这里就不再具体阐释了。
问题一:
首先,我并不同意“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网络文学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原因,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能力空前强大,在如此大量的信息涌向人们的时候,物极必反的现象出现了,大多数的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耐心持续走低。特别是生长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年轻人们,他们大多不愿意读那些拥有极丰富内涵的名著书籍,而是转向浅白易懂的网络文学。同时,网络文学拥有极强的时代气息和与当时新鲜事物极高的亲和力亦使得网络文学得到很多人的喜爱。或许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即载体问题。经典的纸质文学向电子载体的转换速度远远达不到年轻人们的需求,因此对于习惯了电脑的他们而言,还是看电子书来的方便和习惯。说到此处,还是呼吁一下图书的电子化进程能加快一些,当然,就我个人而言,电子书永远无法撼动纸质书在我心中的地位。网络文学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弊端。资源的极度丰富和新鲜的血液既是网络文学的优势,又是其劣势。极快的社会节奏和现代人普遍的浮躁心态以及网络本身的特质使得网络文学普遍带着轻浮的影子,极难有真正的佳作出现。同时,网络文学中存在大量粗俗不堪的内容,对其主要的受众---年轻人会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短时间写的东西可能不够严谨,见谅见谅。浅知陋见,不胜惶恐。
问题二:
二者实际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至于分辨,说实话,“网络文学”本身就很难分辨。
“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如果说网络文学有什么底线,就是对网络没有了解的人所写出的东西,没有官方人士在网上发表过(或者说网友流传上来的不算)的东西不是网络文学,仅此而已。”以上引号中的文字是网络对网络文学的界定,主要偏向于载体的方面。我个人认为,这种分类方法也是无可奈何的偷懒之举。
首先,“网络文学”这个词本身就是暧昧而费解的。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被称为“网络文学”?“文学”这个词本身即限定了其属性。现在很多写网络小说的人,即使再有名,再受追捧,大多数的也只能被称为“写手”而已,而不是作家(其实现在作家也不值钱了……),这本身也说明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网上的相关东西都可以被称为“网络文学”的(这可能与我原来说的有些出入,但原来的是宽泛的说,现在是更进一步的讨论)。缩小了范围后,再来回头看。想从价值观方面来界定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是不很现实的。因为“网络文学”正和网络本身一样,拥有其惊人的包容性,其价值观不可能用一种或一些词汇来界定,这与其他的具体到派系的文学称谓不同。内容,叙事法,语言等同上。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狭义的“网络文学”的确只是载体的区分而已。那么我们只好回归广义的网络“文学”了。剔除掉只是因为载体的原因而被称为“网络文学”的真正的“文学”后(这本身又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难题),所谓网络文学的辨别就容易了些。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只能大概说一下,所以必然不可能全面。
价值观,这个与社会的现状关系密切,大部分的,浮躁而缺乏严谨,快餐化现象严重。内容,大多空洞而缺乏令人深思的思想。所表述的道理或“非主流”,或主流却浅显。不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深层的帮助,对社会的思考和反思也缺乏严肃的态度和认识的深度。很多东西粗制滥造,千篇一律。叙事法,呃大多很幼稚,不够凝练。至于语言,这个倒算是挺好的标志——网络化语言。(又是一个议题,呵呵)
当然,根据辨证法的思想,网络文学中也有能令人获益的东西,只不过目前瑜不掩瑕而已。网络文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旺盛的生命力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辨证的对待它。
限于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基本导向,以上的文字不可避免的具有其不足之处,望见谅。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❻ 沉迷网络小说有什么危害对身心健康和心理情绪有影响
网络小说里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充满了权力欲与色欲,名利欲等等,藐视道德与法律,它其实就是作者欲望的发露。因为在现实里做不到的东西,在小说里都可以毫无顾忌的发露出来,所以它是一个巨大的心灵污染源,污染着我们纯洁的心灵。网络小说里的主人翁大多是运气超好,做什么都有高人帮着,不劳动就有收获,或者动不动就是什么命运之子,这在玄幻小说里最常见,这其实就是在宣扬一种不劳动就有收获,凭运气的不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让人颓废,不负责任,不肯努力,脱离现实,让人只知道索求不知道努力,只知道依赖他人,不知道自尊,自爱,自立。小说中强调的个人英雄主义,主角主义,让一个人主观,自我,独断,偏执,处处突出自我。由于个人英雄主义,主角主义严重,因此认为自己在哪儿都是主角,都是老大,因此看不起别人,认为别人都是配角,自己是主角,不尊重别人,不信任别人,不帮助别人,做什么都想着自己,这样的人性格孤僻,多疑,敏感,自私。由于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结,他活着是为了求得那种主角感,英雄感,也就是说他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求得别人的认可与喜欢,因为他是主角,主角总要有人捧呀。他很少考虑到自己,不是说他很无私,其实是他不懂得尊重自己,不懂得爱自己,不懂得独立。要知道只有一个人富有了,他才会有能力帮助别人,他不在意自己的事情,就相当于迷失了自己,丧失了生命的动力,这样不仅帮不了别人,还会给别人带来烦恼。
❼ 父母沉迷看网络小说怎么办过度沉溺于网络小说的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看网络小说过度沉迷的人会抱着手机做任何事情,有时候还会茶不思饭不想,就连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也要多加考虑。当我们的父母出现看小说过于沉迷时,我们则需要帮助他们戒掉小说,以耐心的沟通与父母讲解其中的危害,给予父母正确的判断力,那么在成年人的自控力下则能够戒掉小说了。当然我们也要起到表率作用,让父母真正的了解到看网络小说没有任何好处时,才能够彻底打消他们的沉迷心。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陪伴父母的时间过少,而让他们出现此种情况,则需要长时间回家看一看父母,多陪陪他们聊一聊心中的事情,让他们感觉有人依靠有家人陪伴,这时候就不会对手机过度的执着了。另外我们也可以培养父母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去外面打打球,下下棋,跳跳舞,这些娱乐活动也可以减少看网络小说的次数与频率。
❽ 当下网红小说的价值观
最近无事听了几些当下网红小说。
如:《庆余年》《神医嫡女》《雪中悍刀行》等。
发现这些小说非常红,收听的人太多了。
再想为什么会这样吸引人?
除了小说的设计真的环环相扣,情节非常吸引人。
而书中的主人公爱憎分明,个性鲜明。
主人公的价值观,也和主人公一样非常具体。
你敬我,我爱你,你范我,我必反之。
主人公一般都是命运逆袭,受尽千般苦,一朝时运来。
将恶人除去,最终携佳人归。
为什么大家这样喜欢?
也许我们现在的人,大多生活不如意,压抑自已的太多了。
在现实中不能实现。
而小说中,主人公帮我们实现了心中的心愿,舒发了心中的怨气。
有种大快人心的感觉。
不知你怎么样看这个问题?
❾ 为何现在网络小说的价值观越来越扭曲了
因为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普遍感到疲惫、孤独,需要刺激的东西。而这些所谓的价值观扭曲的小说,俗称爽文,恰好符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干一些现实中不敢干的,说一些生活中不敢说的,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发泄吧。
❿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价值
论文学价值来说,网络文学更注重商业价值,所以在文学价值方面可能低于传统文学,但是不意味着网络文学没有文学价值,只是比重比较小而已,比较赚钱才是紧要的。
另外网络文学门槛低,人人都能写,作品良莠不齐,好作品占的比例更小一些。其实跟网文作者的收入也差不多,也跟其他行业一样,是一个金字塔型,优秀的东西永远是少数的。
相对传统文学来说,人们大多只看到了塔尖那一部分,总体感觉更优良,毕竟看到的传统文学大多是已经经过筛选之后,精品的出版,大部分人看不到那些没有出版的传统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就不一样,发表于网络上,不管塔尖塔底都能看到,在海量书中找优秀的作品相对更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