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武侠小说改编电影
❶ 开扒倪匡武侠小说和电影(4):何为英雄
倪匡的武侠小说《铁蝙蝠》被张彻拍成电影《双侠》,张彻改掉了小蝠子的结局,倪匡写的“英雄最悲剧是死在自己人手里”梗没有被采用,当然,倪大手不会浪费自己的脑洞,于是他在1980年写给午马导演的《侠骨英雄传》(又名少林英雄)里,再次用上了这个梗。
不过,这次没有“双生”了。
主演是狄龙、陈惠敏、谭道良、王钟、李修贤等。
《侠骨英雄传》与《双侠》相距足有七年,当年二十多岁的少侠如今已过而立。狄龙当然不再是阳光少年(自从他在张彻的《刺马》一片中尝试了留有胡子的清装造型之后,简直成为很长一个阶段里导演们的最爱,比如《教头》、《洪拳大师》、《广东十虎》等,以及不是清装的《冷血十三鹰》都是胡子造型,满满的英雄气),此时,他的扮相更成熟英伟,又不乏温雅内敛,侠之大者的气质浑然天成,演技亦更为精进,演绎起《侠骨英雄传》中隐忍坚毅的悲情英雄,可谓水到渠成。
故事发生在满清年间,朝廷视少林寺的反清复明义士为眼中钉,屡派官兵剿灭。
狄龙扮演的少林俗家弟子高飞扬,奉师命假意投效,卧底在清廷。
高飞扬虽然无力阻止少林被灭、各位师兄弟(王钟、李修贤等)遭拘禁,但他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大牢里通过各种表面上看来是折磨的“特训”令少林弟子们强健体魄、精练武功、磨练意志。
其中如午马扮演的墙头草还被他及时除掉。
高飞扬为保少林薪火,屈身侍敌,忍辱偷生,但由于身份不能暴露,少林弟子皆认为他是背叛少林、屠戮同门的清廷走狗。
师弟们曾经对高大师兄的满心崇敬的如今都变为鄙夷和仇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尽管他忍辱负重,最后暗中协助少林弟子逃出牢狱,并击杀了陈惠敏扮演的满清贝勒,但却仍然死在自己师弟的刺杀下……至死亦无人知其功劳。
其实整部电影的结局并没有悬念,全片都很清楚地导向那个意料之中的结局。
但即使这样,看到狄龙最后被自己人刺中致命一刀,利刃穿腹,浴血翻滚,至死都无法为自己辩白,明知身后骂名永存,仍然挣扎着挺立而亡,为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而亲手杀了他的小师弟却被少林弟子们奉为英雄簇拥而去……简直虐到让人不敢看第二遍……
尽管我们看不到当年倪匡的剧本,但从《铁蝙蝠》的原结尾,或许可以拟想一二:
小蝠子嘴唇发着抖,他想将心中的话说出来。然而,当他抬起头来,望到了那几个江湖豪杰脸上的那种神情和他们的目光时,他感到自己不论怎样说都是枉然的了!
他并没有出声,只是闭上眼睛,在他还能思想的那一刹间,他在想:
我错了么?
我究竟错在哪里?
小蝠子不明白的事情,高飞扬大师兄一定是明白的。
否则,他不会有最后那既欣慰又遗憾、含着笑却也含着泪的眼神,只是,英雄有所为有所不为,尽管明白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比小蝠子更痛苦的是,他是清醒地走向万劫不复的地狱的。
午马不愧是张彻导演的助导出身,伴随着甄妮侠骨柔情的歌声,最后高飞扬之死的那段长镜头、慢镜头,使得这一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宛如一场献祭的仪式!
死亡,不是英雄生命的终结,反而是英雄魅力的完美实现,是英雄由凡入圣的升华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