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剧情生成
『壹』 网络上盛传的网络小说生成器,真的存在么,
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网络小说生成器,都是假的!还有的就是从现在的网络小说中照搬一些文字过去!
『贰』 手机写网络小说有没有哪个软件写个大概后能自动生成一段文字,或是写个大纲,情节后能自动生成
下载一个脑洞就可以了
『叁』 据传有个小说生成器,只要输入设定,可以自动生成小说,请问叫什么名字啊
《网络小说生成器》,《网络小说写作软件》
不过用了就不有趣了
而且电脑也没有自己写得好
『肆』 如何利用网络小说生成器
你不要被网上的胡编乱造忽悠了。此类软件和写作辅助软件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多了少许鸡肋功能罢了,还不如写作辅助软件好用。
写作辅助软件为电脑写作提供便捷处理,如:同时编辑草稿和正文、卡片式多文档同时编辑、可视化故事提纲设计、定时备份、回车备份、双重备份功能保证稿件的安全,轻松应对断电等意外情况、方便、简洁的作品、分卷、章节管理、自动取名、字符及常用图形库等等;
而你看到的那些所谓有关“网络小说生成器”的新闻,都是经过夸张炒作的。媒体恶意追求话题效应,软件制作者为达广告目的的夸张说辞。其实这种软件早在09年就已经产生了,其目的是为网络写手提供写作素材的辅助性软件。这种软件最开始的功能只局限在WORD的功能上,可为作者提供专业名词以及人物名字的生成等素材。避免了作者在创作时因为一个名字或地名而“卡住”,因为网络搜索和图书馆查资料而浪费时间。
最近此软件增加了新功能, 能够根据使用者提供的关键字,生成几段外貌或环境的描写片段以供作者参考。其实除了关键词引申出的内容不同外,情节段落完全一致,可谓换汤不换药。其原理是对关键词的一些自定义组合。有点像在电子版《辞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数据和功能,只能为用户提供一些片段描写,并不能完全靠软件生成一篇完整小说。说白了就是收集了大量的词汇,然后根据一定的语法特点,进行随机组合。其实这些在红楼词库很轻易可以得到。对于刚入行的网络写手写写小白文可能还有点用,但对有写作经验的写手来说,此软件根本毫无用处。至于新闻上的夸张说法,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说创作的根本是思维与思想,而这些只有人的脑子能够做到。只有发自内心的去写作才能创作出小说。试想一下,假如真如那些所谓的新闻所说,哪怕你是一个农民,只要识几个字,就能点几下鼠标写小说,那作者还是作者吗?那小说还是小说吗?那读者还是读者吗?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不过这仅仅是假想罢了。
现在此类软件在淘宝上有贩卖,因功能的不同软件的价格也不一,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无需对网络小说生成器大惊小怪,它们,只不过是类似“词典”的工具罢了。并且这类软件至今都没有几个人用过,由此可见它的多余。
『伍』 类似“玄派网”一类的网络小说生成器和辅助工具的数据是如何生成的
用爬虫+AI+人工校验得到的数据。
网络小说生成器是一款写小说神器,网络小说生成器的制作原理是将很多篇同类小说的共同特点抽离出来,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文字。
网络小说生成器软件特点
1、像QQ一样自动隐藏
将网络小说生成器软件移动的屏幕边缘,可以像QQ一样自动隐藏。使用鼠标或者CTRL+F8快捷键方便调出。
2、CTRL+F8快捷方式,可以快速调出窗口,或者将窗口隐藏。
在使用CTRL+F8调出界面之后,可以使用CTRL+按钮前面的字母快速打开窗口。
3、CTRL+F10,可以进入防干扰码字模式。此时任务栏会小时不见,同时扬声器静音。
4、CTRL+F9,可以退出防干扰码字模式。
『陆』 网络小说如何设计剧情以人物为核心的剧情【网文写作技巧】
如何以人物角色为核心设计剧情。
前提是先要有一个出彩的人物设计,平庸的人物自然是无法驾驭整本书的。
这种设计方法的核心就在人物身上,如果不讲清楚这一点,后续的工作便无法展开。
因此,我们先将剧情放到一边,思考一下人物到底该如何设计。
——————————————————————————————————————
人物设计方法:
许多人在设计人物时通常喜欢从‘姓名’‘外貌’‘年龄’‘能力’‘性格’等各项人物信息开始入手。
但如果想设计出一个出彩的人物,最好的方式其实是 反其道而行之 。
如果将一个人物的各项设定按照在小说正文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列,获得三鼎甲的是:
状元: 人物特点 。榜眼: 对话风格 。探花: 背景故事 。
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人物设计,最终获得的人物会更加容易出彩,形象也更加丰满。
一:人物特点。
这里的人物特点并不单指人物的性格特点 ,所以请先收起那些心理学上的‘四色人格分析’‘九型人格’‘MBTI人格理论’‘16PF人格特质理论’诸如此类的东西。
思考人物特点的过程中,所需要找到的是能支撑人物‘信念’与‘思想’的某项特质。
简单的例子,比如‘善良’、‘正义’、‘守护’。
基于这项特质,首先确定这个人物的阈值。
假如你选择善良作为特质,那么这个人物应该善良到何种程度,是无差别的‘博爱’亦或者是有限度的‘关怀’。
假如你选择正义作为特质,那么这个人物应该正义到何种程度,是绝对的铁血正义,亦或者是道德模范的‘标准正义’,再或者是只针对某一部分事件的‘有限正义’。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伟光正’的特质,同样可以适用于‘黑深残’的特质。
除了黑与白的选项之外,你还可以将你所知道的任何一种东西当做特质,各种不同的特质经常会给人物带来不同的化学反应,这方面可以多做实验,多去畅享。
甚至你可以用‘贪吃’、‘精神分裂’、‘迫害妄想症’之类的东西当做人物的特质。
确定阈值之后,第二步要做的是思考人物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如果难以理解这里该怎样展开,那么换成三个简单的问题,分别给出属于人物自身的答案。
一:这个人物是如何认识自身的?
例:乐观、悲观、迷茫、否定、憎恨、自信、随性、任性。(最好详细展开,简单说明。)
二:这个人物是以什么事物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例:金钱、权利、情感、道德、能力、利益、善恶、兴趣。(最好详细展开,简单说明。)
三:这个人物是如何认识眼前这个世界的,又是怎样对待这个世界的?
理:厌恶、认同、破坏、守护、期待、绝望、麻木、颠覆。(最好详细展开,简单说明。)
注意 : 这些问题在你具体的创作过程也许不会直接出现在正文之中,但将决定你的人物在剧情中究竟会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决断,如何与其他人物相处,乃至剧情走向。
最后,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特质都需要转化为行为,这样才能够被读者所接受,理解,消化。
所以第三步所要做的,便是基于所确定的特质,设定出符合人物特点的具体‘行为’。
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他的特质,通过怎样的行为表现出他的观念。
现在,将这些概念化的东西转换为 ‘情节’ 、 ‘习惯’ 、 ‘对白’ 、 ‘动作’、‘心理’ 。
二:对话风格。
理论上来说,似乎背景故事的重要性在对话风格之前。
但实际上一部小说中百分之八十的人物刻画都表现在对话之中。
所以真相其实是, ‘互动’才是人物的‘灵魂’ 。
刻画一个人物最难的戏份便是‘独角戏’,所以尽可能的去利用‘对手戏’去表现人物。
许多时候人一张口,你大致就能判断出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点换成读者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物出口成脏,亦或者和蔼可亲,那么他的形象瞬间便会呼之欲出。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利用对话风格欺骗读者,隐藏人物深层的秘密,设立二次人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物的对话风格可不仅仅是粗暴与温和这两种。
建议每一个重点人物,最好都自行设计对话风格,同样根据人物的各项特质与特点梳理。
可以去现实或虚拟中寻找合适的人物原型,尽可能设计符合人物设定的对话风格。
包括但不限于‘腔调’、‘语气’、‘口头禅’、‘说话习惯’……
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代入’ 和 ‘想象’ 。
首先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之中,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之中,会怎样阐述你的观点。
另外,对话风格不一定非要契合现实原型,加入一定的想象可以更能突出特色。
这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会怎么说话,这个人在沮丧的时候会怎么说话,这个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怎么说话,这个人在激动的时候会怎么说话。
确定了每个人物的说话风格,你在创作过程中的对话描写会轻松许多。
这同时也算是增强代入感、真实感的一个小窍门。
三:背景故事。
这其实还是在之前COC跑团的时候学到一个概念。
我个人很喜欢尝试不了解的新鲜事物,这样可以偷学到一些秘诀。
有的时候在当下写文过程中很难注意到的一些东西,或许在其他领域之中只是入门基础。
当时教我车卡的KP原话是大概这样的:“ 人物卡的重点在于背景故事,你将背景写的越详细,游戏过程中的代入感就会越强,人物也更容易立得住,知道扮演的方向。 ”
这个道理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有着过去的人和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显然前者更加真实,丰满,立体。
所以在编织背景故事的过程中,哪怕你在正文里用不到,最好也尽可能的详细 (针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工具人不做要求。)
许多人只是为了编织剧情而安排背景故事,单纯从合理性角度出发,反而让人物空洞。
尽可能的细节化人物的背景故事,便等同于完善整体人设。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有些作者在设计人物的时候,会单纯的只写人物的背景故事。
所以仔细思考一下,你笔下的那些人物背景是否能够支撑的起人物。
如果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丰富背景故事中的细节,不妨先试着思考以下几点:
家庭条件、人际关系、重要经历、身份地位、所学所长、珍视事物、厌恶事物、习惯来源。
……
最后,完成了以上三层设计,根据已有的设定反向推演人物的基本资料,自然事半功倍。
一个标准的人物模板,大致上到这里就设计的差不多了。
这种方法不敢保证你的人物一定是极为出彩的,但放在绝大多数网文中肯定绰绰有余 。
如果是以人物为核心设计剧情,那么最好采用这种方式设计人物。
如果你是以故事或设定为核心设计剧情,同样也可以用这种人物设计方法来丰满人物。
需要非常注意的是, 绝对不要去设计平凡的人物,因为平凡的人物不需要设计。
我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是,准备的越充足,创作的过程中越顺利。
当然,我也知道网文之中不缺乏一拍脑门就立马开书的作者。
这算是网络小说中不同的创作流派吧,具体选择什么样的路线,终究还是取决于自己。
究竟是选择‘设计流’还是‘天赋流’,这要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
剧情设计方法:
那么,直接进入正题,将人物当做核心的剧情设计方法,最关键的两点标题中已经点明。
即使所谓的 人物的‘目的’ 与 人物的‘逻辑’ 。
我所知道的所有以人物为核心的剧情都离不开人物本身的行动。
这种行动得核心推动力,便源自于人物的目的。
而将人物的行为与结果相互最终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则是人物的逻辑。
这个方法没有第一篇中的矛盾与冲突那么复杂。
假如一个男生想要向女生求婚,那么求婚这件事本身即是人物的目的。
如何布置求婚现场,计划采用何种求婚形式,如何安排这场求婚仪式,这些行动则根据男生的思维逻辑推导。
这种逻辑,便来源于你之前在设定人物时所做的‘诸多功课’。
这也是我为什么花费如此多的篇幅将人物设计本身单独拎出来讲的原因。
但与此同时,如何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体现剧情张力。
这便需要你转换视角,再通过其他人的目的与逻辑与主角形成交叉。
依旧是以求婚为例,假如这个女生暂时不想结婚,那么拒绝求婚便是她的目的。
她如何得知男主偷偷布置求婚现场,采用了哪些手段想要阻止求婚,因为什么原因不想结婚。
如此一来,两个人物的线索便彼此形成了交织,互相之间自然便产生了剧情张力。
采用同样的方式你几乎可以设计所有类型的故事剧情。
整理剧情之前,圈定这段剧情所需要的‘核心人物’,数量随意,只要你觉得能控制的住。
然后给每个人物设定有一个‘目的’,这里可以包括‘最终目的’‘阶段目的’‘反转目的’
设计怎样的目的,已经采取怎样的结构与形式,可以自由发挥。
确定好每一个核心人物的目的之后,将剧情起点设为中心,以人物设定为参考,以自身代入为方法,给每一个人物拉出一条具体‘行动线’。
这个人物在这段故事中做过哪些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基于什么理由去做这件事。
这些人物之间彼此相遇产生的碰撞,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
当你在做这样一部的时候,如果思路足够清晰,会发现笔下的人物是可以自己动的。
根据已经设定好的人物设定去思考,代入,这么做基本不会出现剧情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出现了,一定是你最初人物设计的时候便没有做好。
这种以人物为核心设计剧情的方法应用范围很广。
群像、智斗、宫斗、言情、职场、史诗、无限、同人、写实,悬疑……
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类型与风格的剧情设计要求。
『柒』 据传有个小说生成器,只要输入设定,可以自动生成小说,请问叫什么名字啊
《网络小说生成器》,《网络小说写作软件》
不过用了就不有趣了 而且电脑也没有自己写得好
『捌』 网络小说剧情设置,铺垫写法【网文写作技巧】
对于读者来说,他的阅读欲望最强的状态,就是他知道主角最终会做到某件事、但是不知道主角如何做到。
注意,顿号前后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缺前者则不明所以,缺后者则无聊乏味。
所以,为了满足这两大要素,一共可以有四种情节设计方式,对应四大类情节:断裂、偏离、震荡、生成。
一,终点连线的断裂
主角有完整详细的计划,然而,计划中的一环却突然出了差错。
这是吸引力效果最顶级的情节,但也最难写。
二,终点连线的偏离
主角有大致的计划,然而出现了更重要的事情让主角放弃了原本的计划,转而面对新的难题。
这也属于顶级,同时也很难写。
三,终点连线的震荡
主角有大致的计划,然而出现了一些不影响计划的小影响因子打扰了主角,于是主角为避免计划被破坏而做出临时性忍让。
这是最完美的【装逼前的隐忍】,十里剑神就依靠对这一种情节的粗浅运用,就实现了装逼第一的称号。但十里剑神本人并没有意识到他运用了它,否则也不会出现笔力不稳定、江郎才尽的情况。
剑神写作用的是经验,但经验只能接近理论极限。不能重复使用的经验终将枯竭,然而本条(第三条)介绍的是理论本身,是装逼的极限本身,是永不枯竭的真正本源。看懂它,你将无人能及。
四,终点连线的生成
主角没有计划,并且因实力弱小而被他人欺凌。
我不推荐这种设计方法,因为它太低级了,当代有半数读者都已经厌倦了它。
.................
压抑的铺垫应该是写网文才会经常碰到的。因为通常其他文体不会那么频繁去追求压抑的铺垫。
写文章讲究 起承转合 。
铺垫大概嵌在承和转之间,但我觉得起承本身也是一种铺垫。
起,开头。草蛇灰线、伏笔扣子就不说了,这种元件大部分作用就是铺垫。
承,过渡,发展。欧美写作理论里的第一扇门,猪脚在黑暗里的第一个坎,人物高光时刻前的絮絮叨叨。这里的承基本就是个大铺垫,但是还有继续让故事流动的功能。
海贼王风车村打鲨鱼人,娜美背叛同伴跑路是起,是开头。路飞被陷在水泥里,众人干不过鲨鱼人,到索隆砸开水泥之前是谓承,也为铺垫。
这里也是一个铺垫,也是一个高潮,同时还是娜美事件转入路飞事件的转
等着砸开那一下,路飞出来时候是不是很过瘾?
没找到合适的图片,将就看吧。这里是最后结尾,反正我很爽。
大铺垫,小铺垫,都是套路。救罗宾情节里,开始的战斗都是铺垫,到隔楼相望,路飞让狙击王烧掉旗帜,与世界为战。
是不是更过瘾?
打个比方的话,铺垫就好像把读者挤进一个口小肚大的瓶子里,读者在瓶口卡得紧紧得。
推一把,推一把,使劲一下,可谓皆大欢喜。
或者来点猛的,直接大锤子砸了瓶口子。
但前提是让读者一点点卡在瓶颈里。
..................
有太多种不同的铺垫方式了。我总结了不少。
1爽到更爽模式。比如《西虹市首富》里,除了开头不爽外,之后都是从爽到更爽。
比如花钱让人推冰山(爽),冰山计划失败但发现了什么熊。(更爽)
2不爽到爽模式。一般电影,就是困境然后解决,新困境再解决。《流浪地球》就是类似的,不过有不爽的前后关联,还有不爽的递进(连续关联的不爽)。最后解决就爽多了。
3拳头并拢式,多条线索围绕一个东西共同推进。最后汇聚成一个拳头。纯结构的爽感。
4剧情反转式。一条线索预期是这样的,突然一个人叛变了,一个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好人,这人突然变成鬼了。不断的翻牌,意外的爽感。《美国恐怖故事》之类的美剧常用。
5起起伏伏式。迪士尼常用套路,和不爽到爽有所区别,困难之间比较独立,注重人物弧光。比如《玩具总动员》。
……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的铺垫方法。但铺垫这玩意其实不算重要。
主要是剧情,而且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剧情。这才是最容易卡住的地方。
................
拿海贼王来说。
其作者尾田荣一郎最过硬的功力,就是对 象征手法 的掌握。
高潮前当然需要铺垫,而先抑后扬也是最合理的设计。当然也有先小扬再大扬的方式,但难度偏大。
不过,比起刻意压抑,让一个高潮打动人心的, 是尽量多地让这一刻充满意义。 一个充满意义的高潮,相当于是把故事的多条线路压缩成了一个奇点再一口气爆发出来。比如这一刻:
路飞在空岛上敲响了黄金钟。方式是把本篇的BOSS连人带黄金一并锤了上去。这一瞬间令该篇的许多纠葛和遗憾得到了漂亮的收尾。
路飞打赢艾尼路,是一部热血漫主角实力上的成长。
凡人打败了神,破解了该篇中无数次提到的“神不可忤逆”的言论。
黄金碎裂,是冒险时金钱、利益无关痛痒的隐喻。
黄金钟响彻天空,回应了“这里离天堂很近”这句台词,是给400年前的诺兰度和卡尔加拉致敬。
黄金钟同时还敲给了空岛下方的打捞队大叔们,告诉他们这一切努力都不是因一个编造出来的故事白费。
钟声一直被称作“和平之歌”,而此时BOSS被击破也正好是空岛战争的结束。
钟声还被称作“岛的歌声”,此时则代表了黄金钟欢迎原住民从神的暴政底下夺回故乡。
透支生命的战鬼韦伯的梦想就是让钟响起,这里也是让一个丰满的支线角色功德圆满(此人真的该入伙...可能是和索隆角色重复了)。
“男人的浪漫”,贯彻空岛篇的最核心价值,回应了本篇开始处的两句为《海贼王》全书点题的台词。
人的梦想是不会完结的。
以及人类所想象的一切,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现实。
完美诠释了何谓浪漫。
由于包含了这么多层含义,敲黄金钟这一高潮就成了一个高度象征化的动作。在这一声响中,先前埋下的这种多线路中所包含的一切压抑与遗憾一口气释放,自然效果拔群。
海贼王中的许多经典镜头,其原理都是如此,百用不厌。没有读过这部漫画的朋友,一定要读。没时间的,仅读“加雅至空岛”这一篇章即可。
当然,你读完了这篇,也就有时间把海贼从头看到尾了。对于想要理解如何利用高潮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的新人,这将会是一部基础教科书。
『玖』 我一直听闻现在有自动写小说的软件,设定情节和剧情,就能直接生成段落文字。
多得很嘛,这类似的软件,比较出名点的有:大作家自动写作(好像现在有破解版的了)、玄派网络小说生成器、星达字段拼凑软件、小说生成器csv1.0
不过你记住,这些都是码字的软件,你要想靠这个写出一本上百万字的小说简单,但是有没有人看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拾』 网络小说大神级的剧情设计方法【网文写作技巧】
这是写网络小说大神级的剧情设计方法——扩展与精简。
单纯扩展与精简的设计方法,本身其实并不是适用于超长篇的网文。
因为这种方法的极限在三十万字左右的剧情。
更多的篇幅就会显得臃肿与累赘。
但是这种方法虽然不适用于长线布局,却可以将超长篇作品切割成不同的单元。
通过一卷一卷的故事集合,构成一部超长篇的网文作品。
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最适合新人作者使用的设计方法。
————————————————————————————————————
扩展与精简,这两者相当于正负两级的‘加号’与‘减号’。
他们本身并不像矛盾线那样可以沿着逻辑思维主导剧情。
所以,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你要先有一个故事。
一开始不要将自己当做是网文作者,先将自己当成一个杂志投稿作者,想出一个好点子,然后围绕这个点子去写一篇长度在三千字以内的短篇故事。
不管你是悬疑也好,惊悚也好,热血也好,成长也好。
短篇故事一定要符合, 逻辑通顺,情节起伏,娓娓道来,完整闭环 ,这四个最低标准。
许多新人尝试网文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部超过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到底应该怎么写,即使阅读经历丰富却也完全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这导致许多人会觉得反正我之后有那么长的篇幅,不如想到哪写到哪,一边写一边看。
这种无头苍蝇一样的横冲直撞是一种绝对错误的思路。
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不让你去想百万字的事,只让你写一篇三千字的短篇。
绝大多数正常人都能编出一个基本符合起承转合的故事。
这一点其实非常关键,是从读者到作者的一个转变。
当你有意识的去思考,人物如何登场,如何推动剧情,如何设立反转,如何突发事件,如何变换场景,如何引爆高潮,如何走向结尾这些问题的时候。
你的思路就已经转换成创作者的思路了,这是网文之中对新人来说最关键的第一步。
姑且不去想你这个短篇故事的好坏,精彩与否,最起码,他算是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既是你整套设计方案的核心。
——————————————————————————————————————
当你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之后,接下来就是这个设计方法最重要的一环——‘扩展’
现在如果告诉你,请将这篇三千字的故事扩展成三十万字的故事,你会怎么做?
这里面包含三种方式,细节化处理,重编故事结构,增设重点场景和情节。
“细节化处理”
顾名思义,将原本笼统的内容 往深处想,往细节想 。
假如原本只是一笔带过的主人公背景,在这里可以详细的填充他的详细设定。
假如原本只是从教室转场到宿舍,中间没有任何事情发生,那么这里将可以填充更多的内容丰富人设和故事逻辑。
将原本三千字的短篇故事更加细致的去构思,将原本逻辑模糊的地方设立新的场景去解释。
不断的去深化细节,将原本只存在于设定中的东西放大表现。
保证故事的脉络整体不变的情况下,将他落到实处。
“重编故事结构”
这里讲究换一个角度去解读故事。
如果你对电影或漫画的创作有所了解,因该知道在剧本转换成影像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叫做‘分镜稿’。
即是每一个镜头或每一个格子所要表现的画面。
而你在这一步所要做的事情同样如此,那就是将你原本三千字的小故事设立分镜稿。
思考如何利用三十万字的篇幅去更加详细的表现这个故事。
哪些线索可以放到明处,哪些线索需要隐藏在暗处,从哪个地方展露出来,每一章的内容对应着故事中的那一部分情节,因该通过怎样的角度和场景将其刻画出来。
是否采用部分的倒叙和插叙让故事更加合理通顺,让反转更加惊喜并具有冲击力,让高潮更加劲爆,更具戏剧张力。
这些问题都需要你重新编织故事的结构,不断反复思考的问题。
“增设场景和情节”
如果单纯的三千字扩充到三十万字,这个剧情必然存在水分。
所以,这个时候你需要的不仅是原先的故事内容,同时也要加入新的人物、场景、情节。
如何让这个故事变得丰满取来,这时候你需要更多的支线剧情,更多有趣的过渡剧情。
这些剧情将会填补你故事中原本的空白,让其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设立与主线完全无关的支线。
整个阅读过程需要流畅统一,完全与主线无关的支线,在网文之中相当于挖坑不填。
如果你对自己的剧情把控能力足够自行,这里也可以尝试多线叙事,或者反派角度叙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三千字的短篇故事被拉长到了三十万字篇幅,他的剧情起伏是必然不够用的,所以你需要设立更多的关卡和阻碍,制造更大的剧情起伏。
—————————————————————————————————————
当你完成具体的扩展部分,基本已经得到了一卷故事的大纲甚至细纲。
这一卷的故事已经足够支撑你开书写到上架。
但是仅仅如此依旧不够。
当你做完加法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则是减法。
既是精简故事内容。
精简的标准在于,让故事更加连贯通顺,让剧情更加紧凑密集,让内容更加顺滑自然。
你需要仔细思考每一个场景与情节的创作目的及意义。
重新思考每一段剧情是否存在拖沓、冗长、影响叙事等问题。
如果放在电影制作中,这一步也叫做剪辑。
通过精简将这三十万字的故事提纯出来,让其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保证情绪流和节奏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恶意中断。
将重点情节提炼出来,让其发挥更大的吸引力。
将卖点提炼出来,让其表现更大的价值。
将角色提炼出来,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便是精简剧情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真正将一个短篇故事写成长篇小说的最后一环。
——————————————————————————————————————
这种剧情设计方法最合适的搭档一般是无限流,诸天流。
但并不意味这他只能应用与这些故事单元明确的小说。
实际上诡秘之主同样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方式,这也是其每一卷内容相对独立的原因所在。
所以,这种设计方法同样适用于统一世界观下的连贯剧情。
当然,或许有的同学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方法并不像上一篇那样富有逻辑性。
在具体如何推演剧情这方面存在一部分空白。
这种空白对于新人来说是最好的检验成色的试金石,而对于老手来说却是最容易搭配其他设计方法的合理留档。
就是说, 这前后两篇的设计方法,完全可以搭配使用。
甚至之后会写出来的一些其他的设计方法也都可以搭载在这第二篇设计方法的框架之上。
这种设计方法准确地说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能够将这份框架发挥出多大的价值,还要看作者自身的能力。
所以他的下限很低,上限却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