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金庸的武侠小说
1、《连城诀》全书透着一股悲苦的味道,但不同于《天龙》那种因果命运的苦,它是对人世丑恶嘴脸的揭露,悲剧的意味远远大于苦涩:师叔扮做乞丐指点狄云是挑拨;师父故意错教武功来掩饰;师兄把师弟生埋在墙中还要栽赃;天宁寺众人挣抢珠宝而中毒发狂;父亲亲手活葬女儿不够再来下毒。
2、《倚天屠龙记》,全书以四句倚天屠龙歌谣贯穿始终,引申出俞岱岩的悲剧,又有张无忌幼年受伤疑问,海岛迎谢逊的小船迷团,紧接王盘山屠龙刀大会,张无忌出生冰火岛,光明顶明教恶斗六大门派,灵蛇岛苦战波斯三使,少林屠狮大会,这些悬念一环扣一环,让人读不释手。
3、《射雕英雄传》,讲述了郭靖背负着家恨国仇闯入江湖,并遇到了红颜知己黄蓉,最终成长为“侠之大者”的民族英雄的武林故事。《射雕》将武、侠、情巧妙地融和在了一起。
4、《雪山飞狐》,金庸评叙这部书时说过:“只有《雪山飞狐》一部,是在结构上比较花了点心思”。通篇小说下来,实际上只讲述了一天的故事,而作者却用这一天描绘出了胡一刀、胡夫人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胡一刀和苗人凤之间肝胆相照的伟大友谊。还有,各种曲折离奇的情节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5、《神雕侠侣》,《神雕》主要讲杨过和小龙女天地为之动容的爱情故事,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人类理性的矛盾,不过这点也导致了很多人不喜欢杨过,倔强、叛逆、偏激、报复心重、有时狂得不分是非对错。
6、《鹿鼎记》,关于这本书的争议很多,韦小宝根本不是侠,也不会武(只会那套逃命步法,还要铁甲护身),他机灵百变,油嘴滑舌,识得察颜观色,溜须拍马,简直是坏了武林的规矩,却让许多人喜欢。韦小宝确实已经写活了。
所以,《鹿鼎记》已经不是单纯局限在武侠这个小范围内,更深入到对社会和人生的披露、探讨。
7、《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意,金庸已做了解释。人世间的欢喜和悲苦,在佛教中通通认为一切皆苦,天龙正是描写了世人面对八苦的种种心态:萧远山大仇得报,却是感到无处可去;游坦之铁罩加头、自挖双眼,阿紫始终还是悬崖一跳;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互夺情郎,逍遥子爱上的却是石头人;慕容博以死待机,终要归依佛门而亲子失智,乔峰武功盖世、胆略过人,却自杀而终。
8、《笑傲江湖》不仅写出了爱恨情仇、武侠争斗,更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现实、人生哲理,是金庸武侠小说的颠峰之作。
B.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哪些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6�1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数散》(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察毕答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败慧出
C. 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有哪些
按背景时间排序为:
1、《越女剑》: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时期,约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2、《天龙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雕英雄传》: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4、《神雕侠侣》:南宋理宗绍定五年或六年--开庆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龙记》: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1263年
6、《连城诀》:明前中期。根据当时府县设置,还有宝藏年代推算
7、《碧血剑》:崇祯六年--崇祯十七年或顺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8、《侠客行》:清初
9、《白马啸西风》:清初顺治年间
10、《鹿鼎记》: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11、《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2、《飞狐外传》:清乾隆三指基十一年--三十四年
13、《雪山飞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14、《鸳鸯刀》:清中唯脊谨前期约公元1644年--1796年
15、《笑傲江湖》:不明,有论证应为清朝
(3)描述金庸的武侠小说扩展阅读: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价值
金庸所创作的小说中无处不体现了对历史意义及价值的探寻。他通过在小说中塑造武林门派之间、人与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正教与邪教之间、野槐国家民族之间以及朝代与朝代之间的恩恩怨怨。
最终造就了不同个人、门派、国家、民族、教会、朝代的各种悲剧。从本质上来说,金庸正是企图通过在小说中抒发强烈的悲剧情怀,旨在达到解构负面价值、弘扬正面价值的效果。
在金庸创作的小说里,“情”与“理”深刻体现了生命本质与传统道德之间的永恒矛盾,具体来说就是爱情与道德规范的冲突。显然,金庸的作品没有过多的抑情绝欲的说教,更没有与传统道德文化相违背的滥情现象。
他仅仅通过“情”与“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爱情中的悲剧意识,通过对人真实生命的适当描述和张扬,反映了对禁锢人们和社会发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爱情悲剧意识是对现代爱情的讴歌。
D.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哪些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E. 有什么好看的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共计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两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
《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短篇小说)(1970年)。
金庸武侠小说分析:
按照金庸先生自己所说的,《鹿鼎记》才是他最喜欢的一部小说。因为武侠一直是成年人的童话,而《鹿鼎记》有了非常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那就是整部书没有一个立得起来的大侠,男主韦小宝更是一个猥琐的投机分子。
金庸用韦小宝这种人的成功,诉说了武侠已经死了,现实生活中没有大侠,更多的就是小人。
F.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哪些
1、《射雕英雄传》
这是一部大气磅礴的武侠小说,无论是格局,还是故事情节,那都是非常的饱满,读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在这部小说中,很多的人物,那都是描写的极为生动,写得也很顺畅,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尽管这部小说的时间跨度也就20年的样子,从郭靖出生,到整个结束,差不多就这么20年的时间,可是金庸写得很有气势。
2、《天龙八部》
人世间的欢喜和悲苦,在佛教中通通认为一切皆苦,所有人无不痴迷争斗,但总是失意无奈,痛苦相伴,最终还是要在这苦难中寻求解脱。
3、《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不仅写出了爱恨情仇、武侠争斗,更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现实、人生哲理,是金庸武侠小说的颠峰之作。
4、《鹿鼎记》
关于这本书的争议很多,韦小宝根本不是侠,也不会武(只会那套逃命步法,还要铁甲护身),他机灵百变,油嘴滑舌,识得察颜观色,溜须拍马,简直是坏了武林的规矩,却让许多人喜欢。韦小宝确实已经写活了。
5、《神雕侠侣》
《神雕》主要讲杨过和小龙女天地为之动容的爱情故事,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人类理性的矛盾,不过这点也导致了很多人不喜欢杨过,倔强、叛逆、偏激、报复心重、有时狂得不分是非对错。
6、《倚天屠龙记》
全书以四句倚天屠龙歌谣贯穿始终,引申出俞岱岩的悲剧,又有张无忌幼年受伤疑问,海岛迎谢逊的小船迷团,紧接王盘山屠龙刀大会,张无忌出生冰火岛,光明顶明教恶斗六大门派,灵蛇岛苦战波斯三使,少林屠狮大会,这些悬念一环扣一环,让人读不释手。武打情节更是精彩纷呈,气势惊险。
G.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哪些
金庸武侠小说的顺序:
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隐核搜》(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短篇小说)(1970年)。
(7)描述金庸的武侠小说扩展阅读:
在罗孚的鼓动下,在梁羽生大获成功的刺激下,1955年金庸也投身江湖动笔写武侠,这就是《书剑恩仇录》,由此一发不可收至1972年封笔,共写15部小说。
其小说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射雕英雄传》之前为第一阶段,按时间当是1955年-1959年,此阶段的集大成之作当然是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第二阶段大致为60年氏春代,其作品为60年代创作的除《鹿鼎记灶历》之外的所有作品。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代表作品《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