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民国武侠小说家南派

民国武侠小说家南派

发布时间: 2021-07-14 22:31:09

㈠ 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的故事已具传说性质, 可视为武侠小说的萌芽; 唐代《聂隐娘传》、《红线传》, 是武侠小说的初期形态; 宋代讲述”扑刀”、”杆棒”列为说书人的专工; 至元明之际遂产生了描写”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浒传》; 清代的《三侠五义》、《小五义》兼写清官, 是武侠小说的一个流派.

本世纪20 年代以来, 武侠小说新作层出不穷.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恺然) 著《江湖奇侠传》, 河北有赵焕亭著《双剑奇侠传》, 风行一时.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取代了他们的地位, 向、赵二氏的作品逐渐不为广大读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论, 当首推白羽 (宫竹心) , 其次是还珠楼主 (李寿民) 、王度庐、郑证因, 各有二三十种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侠传》

民国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侠小说盛极一时。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侠小说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侠传》曾经风迷一时,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断,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影响就越发巨大。《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㈡ 武侠小说的历史

谈论武侠小说,很难不从「侠」的观念入手。说到底,武侠小说是一种讲述以武行侠故事的小说类型。用梁羽生的话来说,「「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侠」这一概念,最早见於《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文中「游侠」、「私剑」并称,而「带剑者」的特徵是「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后世关於「侠」的观念在此已露端倪,这就难怪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以《韩非子》此说开篇。只是此说语焉不详,且无具体例证;一直到《史记》的〈游侠列传〉,「侠」的基本特徵才被较为精细地勾勒出来。因此,后世谈「侠」者大多本此: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武侠小说是小说的一种,特点是主角为武林人士,即习武之人及与之相关的人。情节一般描写武林或江湖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而情节发展的线索往往与习武、比武相关。

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多为中国古代,尤以宋、元之乱世为多,盖因乱世之中,人更加需要以武力证明自身价值。武侠小说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乃是以武学为中心,兼以中国古代医学、佛学、道家、易术及各种神秘学等。因此,武侠小说中人物的价值观,乃至于整部作品的精神基调,是建立在武学的基本思想上的。“武”,义为“止戈”,是以武力平息干戈。也就是说,习武的目的是制止以强凌弱的行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正义与邪恶在武侠小说中十分明确。

㈢ 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何朝和人所作小说叫什么名字内容是什么

《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民国年间.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作者:平江不肖生.
内容: 朝野私情,君臣勾结谋天下,康熙遭受蛊惑,夜半惊魂……
一场浩大壮观的“木兰秋菊”揭开连场残酷皇位争夺战。康熙(陈鸿烈)四子胤祯(郑少秋)深谋远虑,笼络隆科多(铁梦秋)和了因和尚(张振环),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决与智勇双全的十四皇子胤祀(黄膺勤)争持帝位。时民间反清势力日大,以广慈神尼(刘薇薇)为首的武林高手行刺康熙失败。幸得神秘女侠红姑(刘玉婷)相助脱险。另边厢,祯在机缘下与汉女丝儿(梁铮)结为忘年之交,但后来丝儿获愁祯王子身份,二人微妙关系渐转化。此时祯趁祀驻守西北,布下诡计令康熙惊魂落魄,奄奄一息。最终祯能否偿愿继承帝位,与丝儿的感情在民族大义的猛烈冲击之下,又能否开花结果呢……

雍正王、谋江山、诛灭功臣;吕四娘、恩恩怨怨、举剑维艰!
猜疑心极重的雍正(郑少秋)在擅改遗旨的传言中登基后,大举诛灭夺谪功臣,更大兴文字狱排除异已,吕氏一家亦因此惨遭灭族。吕四娘(梁铮)为报灭门之仇,苦练武功,与其师独臂神尼(刘薇薇)欲刺杀雍正,危急之间,四娘赫然发现雍正乃汉国贤君,终以民族大义为先,与雍正协议推选满汉一体新政。但好景不长,雍正晚年沉醉于炼丹服药,导致民不聊生。究竟四娘将袖手旁观,还是忍痛杀掉平生最尊敬之君王,而雍正又如何坚守其苦心经营的江山......

㈣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武侠小说及其作者。

司马迁《史记》中说: 救人危难, 周济贫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义, 即谓之”侠”; 侠士多凭武技对抗压迫, 所以《韩非子》说: ”侠以武犯禁”.”小说”者, ”街谈巷语之说也”.合起来说: 民间流传的描写凭武艺行侠仗义的叙事文学作品就叫”武侠小说”.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的故事已具传说性质, 可视为武侠小说的萌芽; 唐代《聂隐娘传》、《红线传》, 是武侠小说的初期形态; 宋代讲述”扑刀”、”杆棒”列为说书人的专工; 至元明之际遂产生了描写”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浒传》; 清代的《三侠五义》、《小五义》兼写清官, 是武侠小说的一个流派.

本世纪20 年代以来, 武侠小说新作层出不穷.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恺然) 著《江湖奇侠传》, 河北有赵焕亭著《双剑奇侠传》, 风行一时.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取代了他们的地位, 向、赵二氏的作品逐渐不为广大读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论, 当首推白羽 (宫竹心) , 其次是还珠楼主 (李寿民) 、王度庐、郑证因, 各有二三十种以上的著作.

㈤ 金庸之前的武侠小说是什么样子的

萌芽时期——侠以武犯禁

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或许称之为“故事”更为恰当——有两种说法。一曰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二曰汉前无名氏所著的《燕丹子》。我个人却另有见解——兹以为,中国最早的武侠故事为《庄子.杂记.盗跖》。

这个故事原本的意义是讽儒捧道,文中把盗跖描述成一个“脍人肝而哺之”的残忍大盗。但查阅了他的生平事迹——他是春秋末期奴隶起义的领袖,推动了我国历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应当属于“侠盗”。

把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奉为武侠类文的鼻祖不免有些牵强,但我之所以这般坚持,其原因有三:
1. 盗跖确有此人,且是位颇有名气的历史人物。
2. 文中的描写“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知维天地,勇悍果敢”等特征,符合我们一般认为的“侠”的基本特质。
3. 盗跖是位有思想,有反抗精神,并且敢于冲破旧势力束缚的骁勇将才。这般勇武之人,称之为“侠”也是无可非议。

再说说其它“以武犯禁”的侠客,《燕丹子》绘声绘色的描写了荆柯刺秦的整个故事,汉朝太史公的《游侠列传》记述了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生平事迹,《刺客列传》则是记录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这几个刺客惊心动魄的经历。这些故事塑造了一个个侠烈至性,血肉丰满的勇武侠士形象,几千年来涤荡着读者的心胸,是武侠小说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这些毕竟是传记文学,并不是纯粹的武侠创作。
雏形时期——侠情壮志在我胸

直至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学领域极其繁荣,传记小说也开始大行其盛。唐传奇中以游侠为主的著名作品有《聂隐娘》、《昆仑奴》、《红线》、《虬髯客传》等。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人们对现实的无奈,又看不到希望与出路,只有寄情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

——不畏强权、本领非凡的侠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特别是《虬髯客传》,写的是隋末时期,虬髯客、红拂女、李靖这风尘三侠的故事,全篇侠气纵横,依托历史为背景,衍生出一段豪侠故事。金庸大师称该小说乃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

除却文章和故事,诗歌作品也透露着丝丝“侠气”。李白的《侠客行》,王维的《老将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无一不是慷慨激昂、侠胆士气之作。李白行走江湖时,总要随身佩戴一柄长剑,暂且不提“落魄江湖载酒行”的杜牧,也不说“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就连温文尔雅的陆放翁也写过“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的诗句,来暗示和证明自己也是拥有侠之精神的。

宋元时期,武侠文化开始衰落。
里程碑时期——历史的另一种编年方式

元末明初时期,《水浒传》巨著悍然出世,让武侠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小说从文言变成白话,从短篇变为长篇,演义类章回体小说开始盛行,也标志着武侠小说创作的成熟。

人们惊奇的意识到:历史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编年方式,并且可以写的很好看

待到清朝时期,公案类小说发展很快,如《施公案》、《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这类小说的特点是将官府与侠客联为一体,清官公正廉明,侠客行侠仗义,书中即有英雄肝胆,又有儿女情长,突破了“纯武侠”小说的局限性。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更是一部传世经典之作,在武侠历史的地位极高,不仅在现代改为评书及电视剧等令人熟知,也为后代创作历史性武侠小说奠定了基础。
快速发展时期——南拳北腿,各领风骚

到了民国初期,武侠小说的创作盛况空前。20世纪20年代,平江不肖生的一部《江湖奇侠传》,被称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开创出成熟武侠小说的第一个光辉年代,至今影响深远。其实准确的说,《江湖奇侠传》并不算是一部传统的武侠小说,因为其“飞剑、法宝加侠客”的元素构成,或将其称之为仙侠小说更为恰当。

《江湖奇侠传》让平江不肖生登上了当时侠坛首座,由于平江不肖生为南派武侠代表,北派的武侠大师们开始技痒难忍。北派武侠宗师还珠楼主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将南北武侠的争奇斗艳推向了高潮。这部小说被香港文学大师倪匡评为“天下第一奇书”——古今中外,未曾有过任何一部小说,是充满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议的幻想力的。台湾著名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也将它誉为“神怪武侠小说空前精彩第一巨著”。

到后期,南北派之间有了更细致的分支,分为了“奇幻仙侠派”、“社会反讽派”、“帮会技击派”、“悲剧侠情派”和“奇情推理派”等武侠小说的派别和方向,也为后世开创了一套脉络清晰的格局。

那个时期,著名的武侠大家有向恺然(即平江不肖生)、赵焕亭、李寿民(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等,著名的武侠小说有《奇侠精忠传》、《荒江女侠》、《碧血丹心》、《四海群龙记》、《江湖二十四侠》、《十二金钱镖》、《鹰爪王》、《七杀碑》、《卧虎藏龙》等等。

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大陆人士,大多只知道“金古黄粱温”这些武侠大家,而把给金庸古龙等启蒙和奠定基础的武侠大师们忘却了。也无怪乎此,这些武侠大师们的名声和作品不为人熟知,是有原因的:
1. 当时正值乱世,军阀割据,国共两党对峙,以及八年抗日,极大的影响了作品的销售和传播。
2. 当时媒体的广告力度不够,印刷能力低下。
3. 建国后的文革运动,更是把这些作品埋没于火土之中。

尽管如此,那个时期武侠大师们的作品,还是极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了后代武侠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和叙事思维。比如我们普遍认为现代修仙类小说的鼻祖是萧潜的《飘渺之旅》,但我敢肯定萧潜定然看过《蜀山剑侠传》之类的作品,并以此为基准开创的修仙模式。
辉煌时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后期的文革等一系列变动,武侠小说在内地销声匿迹;但在香港却获得了新的繁荣,形成为今日的新派武侠小说。新派武侠小说的“新”,在于去掉了旧小说的陈腐语言,用新文艺手法去构思全书,从外国小说中汲取新颖的表现技巧,把武侠、历史、言情三者结合起来,将传统公案与现代推理揉为一体,使武侠小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金庸、梁羽生并称新派武侠小说鼻祖。

“梁”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这是现代普遍的说法。但据我查证史料,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另有其人——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侠坛的北派武侠代表人物之一的朱贞木。他是位真正意义上的“集大成者”:其一是吸收奇幻派的瑰丽神奇于现实的江湖世相之中;其二是吸收侠情派的缠绵婉约于江湖的壮烈凄艳之中;其三是吸收历史派的沉雄厚重于小说的虚构幻想之中;其四是在武功领域开创了许多奇功,为后代所继承;其五是“一床数好”和“众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侠模式。

到了六十年代,武侠小说在台湾大为流行,古龙异军突起,脱颖而出,以其悬疑推理式武侠小说别树一帜,与金、梁形成鼎足三立之势。古龙行文跌宕跳跃,句式简短,构思巧妙,自成一格,情节惊险曲折,结尾出人意料。

这个时期,金、古雄视,温、梁虎踞。还珠帜张于前,黄易翼护于后。极盛之时,街谈巷议,贩夫走卒未能免此,也可算得上一代之风了。

㈥ 在古龙金庸之前有写武侠小说的吗!

。。。当然有,第一部叫《江湖奇侠传》

民国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侠小说盛极一时。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侠小说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侠传》曾经风迷一时,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断,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影响就越发巨大。《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不过 古龙金庸是武侠的 巅峰人物,他们的地位无人可比,现在重新看古龙金庸同样精彩

㈦ 从古到今说武侠

一、中国古代武侠作品::《水浒全传》、《包龙图公案》、《海刚峰公案》等等 而明清小说是古代武侠的一个巅峰:《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海公大红袍》、《永庆升平全传》、《绿牡丹》、《圣朝鼎盛万年青》、《刘公案》、《狄公案》、《林公案》、《正德下江南》、《小八义》等等

二、旧武侠
民国时期的武侠多数传承明清小说的套路 通常都是章回体 如《童林传》、《白眉大侠》等 这个时期的小说很多被改编为评书 这个时期的武侠 通常都没有什么所谓的内功 没有我们常见的武功名字 招式的描写好像看京剧一样 也是真正的国术套路 一招一式通常都是有板有眼 这个时期除了对后世武侠创作影响深远的《蜀山剑侠传》这样的神魔志怪武侠 多数都被称作“武侠技击小说”

民国时期的武侠也被称作是旧武侠,发端于20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进入高潮,四十年代走向衰落。1923年,以南派小说家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的问世为开端,旧武侠的创作进入高潮。在三十年代后,最有名的武侠小说家便有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和王度庐。

三、新武侠
新武侠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 其中 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被认为是这一时代的开山之作 金庸和梁羽生在报刊上的连载 掀起这一时代的序幕 在众多作家的助力下 把武侠文化推向顶峰
新武侠不在是单纯的江湖恩怨 也不是单纯的武功技击 这个时期的作家 通常把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新元素融入武侠 使武侠小说不再是单纯的读物 一些名家巨作 更被认为是一部内容丰富 涵盖多个领域 甚至被一些人奉为人生宝典 如:《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七种武器》等 而这一时代的 金、古、黄、梁、温尤为出名 被称为五大家 其中黄易在新武侠时代的末期出道 开创了玄幻武侠的先河 可谓是新武侠时代的末代大豪 这一时期的司马残阳、卧龙生等也很著名。

四、大陆新武侠
这是由?《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社提出的概念
主要的写手有小椴 凤歌等
这些作者受金庸 古龙 温瑞安影响颇深 文风和内容在细微处能读出金古黄梁温的味道
但是这些年轻的作家在前辈的作品基础上也有所创新
如凤歌的《昆仑》 突破的金庸 梁羽生小说的民族犯愁 把术数、奇门遁甲真正的融入小说 也可谓是一种创新
又金寻者的《大唐乘风录》文风戏谑 武侠只是一个途径 一样可以是嬉笑怒骂 可以是悲欢离合 一样可以反映社会现实

㈧ 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叫什么名字

《江湖奇侠传》

民国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侠小说盛极一时。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侠小说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侠传》曾经风迷一时,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断,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影响就越发巨大。《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㈨ 武侠小说是怎么来的,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谁写的叫什么

由来:
司马迁《史记》中说: 救人危难, 周济贫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义, 即谓之”侠”; 侠士多凭武技对抗压迫, 所以《韩非子》说: ”侠以武犯禁”.”小说”者, ”街谈巷语之说也”.合起来说: 民间流传的描写凭武艺行侠仗义的叙事文学作品就叫”武侠小说”.

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的故事已具传说性质, 可视为武侠小说的萌芽; 唐代《聂隐娘传》、《红线传》, 是武侠小说的初期形态; 宋代讲述”扑刀”、”杆棒”列为说书人的专工; 至元明之际遂产生了描写”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浒传》; 清代的《三侠五义》、《小五义》兼写清官, 是武侠小说的一个流派.

本世纪20 年代以来, 武侠小说新作层出不穷.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恺然) 著《江湖奇侠传》, 河北有赵焕亭著《双剑奇侠传》, 风行一时.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侠小说四大作家取代了他们的地位, 向、赵二氏的作品逐渐不为广大读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论, 当首推白羽 (宫竹心) , 其次是还珠楼主 (李寿民) 、王度庐、郑证因, 各有二三十种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侠传》

民国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侠小说盛极一时。据魏绍昌所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时称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侠小说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侠传》曾经风迷一时,读者甚众。后来明星影业公司截取其中片断,改编拍摄成《火烧红莲寺》,影响就越发巨大。《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才算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热点内容
好看的言情类小说男主角是大官 发布:2025-08-18 23:26:40 浏览:78
小说天机在线阅读 发布:2025-08-18 23:00:49 浏览:292
免费的青梅竹马小说 发布:2025-08-18 23:00:48 浏览:8
免费小说网之贴身保安 发布:2025-08-18 22:48:14 浏览:984
掠夺类型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8 22:47:59 浏览:811
小寡妇的欲火焚身小说阅读 发布:2025-08-18 22:36:31 浏览:935
言情小说家叶紫 发布:2025-08-18 22:29:48 浏览:241
言情爱情小故事小说 发布:2025-08-18 22:02:57 浏览:243
所有女强快穿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8 21:37:10 浏览:160
鬼神无双小说好看吗 发布:2025-08-18 21:35:34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