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题目
『壹』 跪求金庸小说论文或资料 题目《金庸小说的悬念分析》
金庸小说讲座实录(3)
--------------------------------------------------------------------------------
孔庆东
连载:口号万岁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作者:孔庆东
我们再看金庸小说的人物,这恐怕是最值得人们称道的一点。衡量一部作品是不是优秀的,是不是好作品,从消费者这方面来考虑,非常简单,就是看他的人物,我能不能记得住。你的小说人物我都记不住,你说你是好的作品,我什么都没记住,你怎么向我证明?你没法证明。金庸先生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在各种场合,都是很低地评价自己的成就,他从来不吹牛,他从来都是说“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的作品没有那么高的成绩,学者们把我说得太好了,你们对我的厚爱我太感谢了”。他说是这样说,这都是一种大家风度了,谦虚
中包含了无穷的自信,就是我的作品我不论把它说得多么低,1000年后,还是精品,包含着一种这样的境界,他才敢于那样说。他没有必要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写小说,因为金庸小说的人物已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我们用文学理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典型人物,就是典型情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人物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不仅是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早就深入到生活中了。还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金庸的小说就在东南亚一带报纸上载遍了。那时候有个例子,那时越南还没统一,有一次在南越的议会上,两个议员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议员就说:“我看你就像是岳不群。”对方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我看你是左冷禅”。就是说他的人物可以作为典故来使用了,这样一个程度。那么优秀的小说,它写人是为了写一种普遍的人性,这一点像古龙、梁羽生都有共识了。金庸也是这样,他的小说的描写不是为了一个好看的故事,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人、事来写一种普遍的人性,写人生存的种种道理、种种情感,所以他的人物才能感人至深,你才能记住他的人物。你想一想有生以来你所读过的小说,所有小说加起来,谁的小说人物你记住的最多,没有人能超过金庸!我小的时候,曾经把《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名字都背下来了,但是现在我三十多岁了,已经有几十个记不清楚了,勉强记住的一些也只是机械的记忆,不是形象记忆,那么给我形象记忆最深的,就是金庸的小说人物。金庸的人物,我想任何一个人只要你读过他的作品,随口能说出几十个来,平均一个作品里说出三五个来不是什么难事,那么成为经典形象的,绝对没有异议的至少有十几个人。这不是标志,还有什么是标志?那么金庸写人物为什么能够感人至深呢?他写到人物的心灵深处,写人的心理,这又是现代小说的一个特征,我们知道古代小说不注重写人的心理。我们中国古代小说有个观念:人能看到的只是行动,能听到的只是语言,他心里想什么你怎么能知道呢?所以我们中国一开始很难接受西方的作品。那么金庸小说就发挥现代化艺术的特长,他对人物心理的挖掘是十分深刻的,也就是金庸小说的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是经得起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的。中央电台做了个节目,同时采访我和金庸,我就通过主持人去问金庸,是否系统地研读过西方的心理学理论,金庸说没有。我想,他还没有直接去研读那些理论,而是通过别的去感悟,别的艺术作品,间接地去达到这个境界。比如金庸小说中写了许多看上去很怪的人,这些人表面看上去很怪,实际上每个人他都有不同的成长道路,是这个成长道路决定了他的怪,是成长道路决定他的性格。根据现代的心理学,人的性格,主要跟童年经历有关,大概六七岁左右你性格的框架就基本已定了,那么以后的变化还决定于你是否会遇到重大的遭遇、重大的突变,童年经历和重大遭遇决定了人的性格,那么金庸小说的人物都是这样的。他的人物并不是从一出场就是定型的,像《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天生那么聪明,总是那么聪明,性格是没有变化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好像妖怪”,批评《三国演义》说:“状诸葛之智近妖”。金庸小说里的人物都是有个成长过程的,特别是主要人物,都有一个过程,他的性格变化,都与重大遭遇有关。有人批评说金庸小说中写了那么多坏人,而且把坏人写得不那么令人可恨,说这是误导青年。经常有低劣的记者去采访少年犯,“你为什么犯罪,你看什么小说看的?”然后他说他看了什么什么小说,作家倒霉了。其实我也看了那本小说了,我怎么没犯罪?它跟人自己有关系。金庸笔下有许多坏人,一个是金庸写的这些坏人不简单,各具形态,更重要的是他写出人之所以为坏、为好的原因。比如金庸《天龙八部》里有四大恶人,四大恶人之所以为恶写得非常好。段延庆为什么恶贯满盈?因为他太伤心了,他有太惨痛的遭遇了,他本来是太子,皇位被人夺去又几乎被打死,浑身都打残废了,趴在地上像一摊脓血一样,这样的情况下,使他感情激愤,产生了一种对全社会的报复心理,这是完全符合犯罪心理学的。叶二娘无恶不作,她为什么成了那么一个可怕的女人,为什么老抢别人的小孩?因为她自己的孩子被人抢去了,她自己的亲生骨肉,又是爱情的结晶,被人抢去了,所以造成这个女人变态,她到处抢人家的孩子,成了一个坏人的形象,可是即使这个人这么坏,她仍有非常善良的一面,就是她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了,却不肯吐露她的情人是谁,她一辈子都保护着她的爱人的声誉,在坏人身上也有一种侠的牺牲精神。本来她的悲剧是和她的爱人有关系的,一个高僧,在武林中地位那么高,但她却不肯说出他的名字来。老三南海鳄神我觉得写得非常可爱,岳老三活得非常有原则,我们现代人活得可恨就是因为没原则,什么都不信仰,所以看上去一个个道貌岸然,其实随时可以无恶不作,现代人才是真正的恶人!岳老三最大的特点就是守信用,这话没说就算了,只要说出来,他就要守着它,并且愿为它付出生命。岳老三本来一心想收段誉为徒儿,结果因为自己智力的原因,弄来弄去反而上了段誉的当,结果把段誉变成师父了。他在心里是百般不愿意的,如果换了一个现代人怎么办呢?把他杀了就算了。但是他既然上当了,成了人家的徒弟了,他就遵守这个人生的原则,我不愿意,我也终生以师父之礼待你。所以他几次都保护了段誉,并且最后为段誉牺牲了生命,所以在他死的时候段誉心里有一丝内疚。南海鳄神也是一个侠,是为了一个原则轻生命的人。在我们上古的时候,古代社会为什么生机勃勃,就是因为有无数这样的人,他可以为一个原则而死,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再说《连城诀》里面有一个万震山,半夜起来砌墙,在空中闭着眼睛砌墙,就像是表演哑剧小品《砌墙》一样,其实这个也是符合心理学的,他干了坏事,他把人家谋杀以后,砌在墙里面,这样他心里就产生了一种变态,一方面是得意,一方面是恐惧,因为死人就埋在屋里的夹墙里面,又得意又恐惧,所以产生一种梦游现象,所以他晚上起来反复表演砌墙这一过程,表演这一过程,就是把它砌得更加结实。
很多读者最感兴趣的也就是金庸的人物,到处在谈论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前一段我看“非常男女”的节目,它是用金庸做话题,就是每个男的说自己最像金庸作品里某个人,女的也这么说,然后让他们搭配,很好玩的。当然除了人物之外,金庸作品在表层上吸引人的原因,就是情节,他用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情节,吸引人。在各种小说中最讲究情节的是侦探小说,侦探小说完全是靠它的情节做支柱。什么叫情节?情节其实就是控制信息的技巧,什么时候让读者知道这个信息,什么时候知道那个信息,怎么逗引读者往下读,侦探小说最讲究这个,可是侦探小说在中国很不发达。侦探小说引入中国100多年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始终生长不起来,始终不能开花,总是那样不温不火的,这当然有很多原因了,但是在武侠小说中,却把侦探小说这种特长给拿过来了。金庸的小说如果你忽略它的武的部分,从情节上来看,是非常精彩的侦探小说,非常精彩的悬念小说。金庸真可谓是悬念大师,他的每部小说里都充满了精彩纷呈的悬念。金庸小说有许多谜,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几个主人公都分别有一个身世之谜,这些谜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并且塑造着人物的性格;比如《侠客行》中也充满了谜团,如侠客岛之谜,侠客行之谜,包括长乐帮帮主到底是谁,石破天到底是谁,到最后他也没有明白地告诉你,当然你可以猜到了。有很多这样的疑团,有时候一个疑团刚解开,又来了一个疑团,纷至沓来。像《雪山飞狐》的结尾,胡斐这一刀到底劈不劈下去,没有结论就结束了。很多读者经常问金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金庸不做回答,因为这个回答不回答,没有什么大的意义。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就是续《雪山飞狐》,当然作者把这个情节很好地解决了,最后皆大欢喜,但这只能表现他聪明,实际上把那个悲剧给破坏掉了,把灵魂的拷问给破坏掉了,就是说金庸在情节上,可以跟任何侦探小说比而不逊色,它始终能够吸引住你,而且它的情节的转折,有时你是想不到的,你甚至只为它担心。比如说《倚天屠龙记》里面,当我看到小说中出现朱元璋时,我就为他担心,人物既然已经出来了,以后如何处理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但是金庸非常巧妙地把朱元璋这条线处理得非常妥帖,既和正史记载不矛盾,又和他的小说非常完美地缝合在一起。我们应该想到,当金庸小说最初发表的时候,并不是整部写好了才发表,而是一天写一段的,他是非常忙的人,他早上起来要写社论,下午写小说,晚上还要应酬。
『贰』 金庸各部小说的主题
金庸小说版本历史及比较
金庸先生的小说,经历了两度修订,总共有三个版本。
自一九五五年于香港《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开始,至一九七二年于《明报》刊载完《鹿鼎记》为止,不论是报上的连载,或是结集成册的初版本金庸小说,在读者群中统称为「旧版」,这才是最原始的版本。
其后,金庸以十年的时间,细细修订旧版小说,后来在远景与远流出版公司的版本,都是修订后的「新版」(即包括金庸读者口中的「远景白皮版」、「远流黄皮版」、「远流花皮版」),有些读者在提到金庸旧版小说时,都以为是远景的版本,事实上,远景的版本与远流的版本是同一版,只是封面及装帧有所不同而已。
有趣的是,在金庸将「新版」修订为「新修版」时,读者发出的反对意见几乎都是批评金庸「改变了共同回忆」;回想当年,在「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倪匡等旧版读者也对金庸提出过类似意见。历经七年的改版工程,新修版金庸小说终于在二○○六年七月全部面世。有心的读者在现时可以读到三种版本的金庸武侠小说。
三种版本比较:
一、《飞狐外传》
旧版:
1、袁紫衣的父亲名叫凤人英;
2、结尾时,袁紫衣将骆冰的白马留下转交给了胡斐,而她却一个人独自离去,留下无限的愁怅!
新版:
1、袁紫衣的父亲叫作凤天南;
2、结尾时,是胡斐让袁紫衣骑上白马,袁紫衣摇头,悄然上马,缓步西去。从而使得白马“不由得纵声悲嘶,不明白这位旧主人为什么竟不转过头来。”
新新版:
1、飞狐的结局多了些修饰,快结束时,胡斐在父母坟墓前,碰到南兰那一幕,变成了袁紫衣把南兰劫持给胡婓;
2、主角胡斐初恋对象,更是变成了马春花。在书中的第三章中,补写一段马行空教徒弟、女儿练通臂拳,而后练习疲倦的马春花睡在草地上,让胡斐偷看到了“她高耸的胸部、还有露出的肚兜、裸露的肚子、小腿、手臂……”继而引起胡斐对少女美丽胴体的遐想,还想亲亲这么美貌的姐姐;
3、雨夜湘妃庙,袁紫衣为救凤天南而与胡斐大打出手,让胡斐一招抱住袁紫衣,却因袁紫衣一声:“放开我!”而松手;
4、“天下掌门人大会”上,凤天南被汤沛揭发暗射银针。
我之见:新新版结局弱化了南兰的悔过之心,似乎不让人改过,不如新版;胡斐的想像可有可无,不过倒恰合了小说后面,胡斐为马春花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情节;湘妃庙的故事,点明了两人日后依依不舍、难以放手之情;凤天南与汤沛本来最会狗咬狗,这样写更符合人性。
二、《雪山飞狐》
旧版与新版,没多大差别。
新新版:多了些脏话,刚开始时,曹云奇骂了一句“***!”,其他人物如陶子安、殷吉、阮士中的话,也比较糙;还有增加了一些文字的润饰,提到了胡斐少年时候的两位红颜知己的结局:一位出了家、一位为己牺牲。
我之见:脏话的出口,对于这帮草莽人物是很贴切的;胡斐少年的描述,使得两本书(《飞狐外传》与《雪山飞狐》)更加连贯。
三、《连城诀》
旧版:书名为《素心剑》,书中的剑谱亦为“素心剑谱”;
新版:改名为《连城诀》,书中的剑谱亦为“连城剑谱”;
新新版:
1、详细介绍了大宝藏与吴六奇的关系:原来六朝梁元帝的宝藏,后来被一个高僧发现了。那高僧把宝藏所在地编成密码写入了"唐诗选籍",并想将此送给吴六奇作为反抗清廷的经费。这就使得只有会"唐诗剑法"的人:高僧、吴六奇、梅念笙,才能破解密码。可惜吴六奇过早的被归幸树误杀了,选辑也因此落入梅念笙手中。这也间接点明了吴六奇与梅念笙之间的关系;
2、增加了戚长发说出如何在师兄弟三人相互严密监视下,仍在客栈中盗走连城剑谱的过程;
3、将连城诀中“西藏”血刀门改为“青海黑教”血刀门。
我之见:吴与宝藏的故事,说明了此书的年代应在康熙晚年;戚长发的话,为金迷的连城剑谱为何凭空消失、又突然出现的问题作了合理解释。
四、《天龙八部》
旧版:
1、段誉的梦中情人名为王玉燕;
2、段誉老妈的名字本为舒白凤;
3、段誉所学的神功为“朱蛤神功”;
4、天山童姥的返老还童功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功”;
5、大理段正淳身边四大护卫的名字是:凌千里,萧笃诚,董思归和朱丹臣;
6、游坦之在丐帮的名字是王星天;
7、西夏一品堂杏子林中迷倒丐帮大众的是“红花香雾”;
8、刚开始时,钟灵有两条灵蛇;
9、哲罗星曾经坐着两条大蟒蛇从天竺来到中原;
10、段誉曾在杏林子中用其“朱蛤神功”与游坦之的“冰蚕神功”对掌,一时难分胜负;
11、慕容复出场时曾与叶二娘交战。
新版:
1、段誉的梦中情人名为王语嫣;
2、段誉老妈的名字本为刀白凤;
3、段誉所学的神功为“北溟神功”;
4、天山童姥的返老还童功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5、大理段正淳身边四大护卫的名字是:楚万里,古笃诚,傅思归和朱丹臣;
6、游坦之在丐帮的名字是庄聚贤;
7、西夏一品堂杏子林中迷倒丐帮大众的是“悲酥清风”;
8、开头时,钟灵有一只闪电貂;
9、结尾时,增加了慕容复有阿碧陪着,坐在土坟上假扮皇上,接受小孩子扣拜的情景。
新新版:
1、王语嫣的外公,从无崖子变成了丁春秋;
2、皇宫中的王语嫣担心年华老去、青春不在,为了永保“神仙容貌” ,决定跟丁春秋修习驻颜术却不幸失败。并因此无面目回到段誉身边,而暗示其最终投入慕容复的怀抱;
3、虚竹因为“抢了西夏公主而不好意思”,便把梅兰竹菊连同西夏公主的婢女一并送给段誉,而木婉清、钟灵也住到皇宫中,加上阿碧,八名美女陪着段誉住在皇宫里;
4、为符合史实段誉最终还是出家为僧;
5、乔峰修改降龙廿八掌为降龙十八掌。
(注1:新新版《天龙八部》尚未修订完成,以上所说来源纯是小道消息。)
我之见:王语嫣回归慕容复,是有必要的,我一直认为王语嫣是配不上段誉的,王语嫣嫁给段誉,只不过是想找一个失去慕容复的替代品,并不是真正的爱。段誉出家就没必要了,段誉有那么高的武功就不符合史实,何必强求?段誉和八个妹妹共同相处,削弱了段誉这个情痴形象,不可取。新版中的武功富有诗意,比旧版更胜一筹。但旧版中的有些神奇情节,不一定要删去。
五、《射雕英雄传》
旧版:
1、由一首宋诗作为开头,并说明了当时的局势;
2、曲灵风出场时已经是一堆白骨;
3、杨过的母亲是曾被杨康奸污的秦南琴
4、秦南琴与郭靖曾有一段情,并深爱着郭靖;
5、《九阴真经》的作者是达摩,并是黄药师“赖以成艺”的武学奇书;
6、郭靖有一只小红鸟,也称“血鸟”;
7、曾有一段蛙蛤大战及铁掌帮行凶的情节;
8、铁枪庙中,穆念兹用铁枪杀了身负剧毒的杨康,随后自杀了断;
9、欧阳锋竟能在冰住中生存三天;
10、裘千仞所练“五毒神掌”,系以毒物浸泡双手,故掌力含有毒;
11、洪七公刚开始教黄蓉的是“燕双飞”;
12、黄药师的成名绝是“落英掌”;
13、段皇爷的神功是“先天功”,而王重阳的绝学则是“一阳指”;
新版:
1、以张十五说书作为本书的开场;
2、多了曲灵风盗宝及与郭杨二人的对话;
3、将秦南琴与穆念兹合二为一;
4、增加了黄裳撰写《九阴真经》的经过;
5、将欧阳锋因在冰住中的时间改为一个时辰;
6、加上了黄蓉迫人抬轿与长岭遇雨两段情节
7、裘千仞的看家本领变成了“铁掌神功”,手上无毒;
新新版:
1、详细说明了《九阴真经》原始本、首抄本、二抄本的来龙去脉;
2、深入描绘了黄药师与梅超风之间的一段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愫;
3、合理解释了“蛤蟆功”的潜在威力;
4、书的结尾处,郭靖与黄蓉镇守的襄阳城变成了青州城;
5、九阴神爪、摧心掌、四仗长鞭原为《九阴真经》中的光明正大武学,这回变成了黄裳专要破的阴毒武功;
6、将“九阴神抓”、“四仗长鞭”改为“摧坚神抓” 、“白蟒鞭”;
7、对九阴作出解释,按易经,阳为奇数,阴为偶数,所以《九阴真经》的最高境界应为阴阳相容、刚柔相济;
8、《九阴真经》的“篇”改为“章”;
9、陈玄风并未把九阴真经刻在肚皮上;
10、九阴真经的下卷末多了梅超风的一行话;
11、对降龙十八掌做了更多更完善的说明补充,"鱼跃于渊"和"战龙在野",皆以"或跃在渊"和"龙战于野"称呼;
12、稍微交代了乔峰改降龙十八掌的过程,原来“神龙摆尾”来自虚竹的“覆虎尾”;
13、傻姑提前登场(郭啸天杨铁心时代);
14、马钰“三花盖顶掌法”改成“履霜破冰掌法”
15、特别在每个章回末或多或少的增加了一些注释(主要是对一些评论观点的反驳)。例如网友所论的“宋代才女唱元曲”、“守宫砂是否真有其事”、“蒙古军队如何有汉人大将”……等。
1 6、合理解决了靖蓉的年龄问题。
我之见:旧版开头异常乏味,新版出手不凡。可惜新版删去了秦南琴这个人物,有点得不偿失。黄药师少处年时代的一段恋情,不写也罢,一切尽在不言中,还是含蓄一点好。新新版中弥补了前二版中的漏洞,使本书更加精益求精。对于降龙十八掌的讲述,加强了“天”书与“射”书的联系。
六、《白马啸西风》
由于篇幅较短,旧版、新版、新新版三版之间,没有多大变化。
七、《鹿鼎记》
旧版:韦小宝以陈近南的秘诀为辅,练成了《四十二章经》里的四图,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武功并不很低。
新版:韦小宝几乎不会武功,学得最好的也是那套逃命功夫“神行百变”。
新新版:据传闻,金庸先生会给韦小宝安排一个比较坏的结局:可能是韦小宝最终财丧尽、穷困潦倒;或者是老婆一个个离他而去。
我之见:但最近又听说金庸不改了,不好置评。
八、《笑傲江湖》
旧版:
1、魔教十长老为风清扬所杀;
2、日月神教教名为“朝阳神教;
3、莫大先生被左冷禅手下的瞎子砍掉了头颅。
新版:
1、莫大逃过大难,还出现在令狐冲与任盈盈的婚礼上;
2、魔教长老为五岳剑派所困。
新新版:在最新版中盈盈似乎醋意更浓了,如令狐冲为了讨好小师妹而故意刺伤自己时,盈盈竟一怒而去,然后令又去追盈盈.还有结尾令狐冲去看望林平之时,林平之竟说:"令狐冲你用下三滥的手段打败了我,你没资格和我对话.”令也没和他争辩......感觉不爽。
我之见:第二版莫大未亡,给小说结局留下韵味,改得好。最新版还有多处反映了盈盈的醋意,总之感觉没有第二版读得爽.
九、《书剑恩仇录》
旧版:周仲英为顾武林同道之义将儿子周英杰立毙掌下。
新版:周英杰是被周仲英误掷铁弹而伤了性命。
新新版:
1、增补了一章“魂归何处”:主要讲述了阿凡提用可兰经及陆菲青用孔孟之道对陈家洛的说教,使得陈家洛登悟前非,也不再自杀了;
2、加强了陈家洛不敢爱霍青桐的内心描述;
3、将曾受争议的玉瓶美女由香香公主变成玛米儿;
4、用较多笔墨刻化了乾隆的机心重重。
我之见:新版的改变,更加贴近人性,旧版太不近人情。新新版的补充,有点多余。
十、《神雕侠侣》
旧版:
1、杨过被郭芙砍断的是左手;
2、杨过的母亲是秦南琴;
3、瑛姑身边有三头灵狐;
4、大雕给杨过吃的是朱果。
新版:
1、杨过被砍断的是右手;
2、杨过的老妈是穆念慈;
3、杨过吃的是神雕抓的大蛇的蛇胆。
新新版:
1、杨过与小龙女之间多了些打情骂俏,小龙女不在冷若冰霜;
2、郭襄把自己想象成了大龙女;并幻想如果是自己和杨过第一次见面而不是小龙女,那么杨过一定会爱上她的。以后还有襄暗中和小龙女“较量”的情节,哎,可爱的襄儿也变俗了。
3、郭襄真心诚意的拜金轮法王为师;
4、将西藏金轮法王改为蒙古金轮国师。
我之见:小龙女多了一份俗气,已不是以前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翩翩仙女,而是降落凡间的实实在在的人。这不符合小龙女长期居住古墓的“冷女”形象。郭襄经历的改写,值得推敲。
十一、《侠客行》
旧版:张三李四来自龙木岛。
新版:张三李四是从侠客岛出来的。
新新版:
1、回目的更改:第一章,由“烧饼馅子”代替“玄铁令” ;第二章,由“荒唐无耻”取代“少年闯大祸”;第三章,由“不求人”替代“摩天崖”;第四章,由“抢了他老婆”改换“长乐帮帮主”;第六章,由“腿上的剑疤”顶替“伤疤”;第十章,由“太阳出来了”换取“金乌刀法”;第十一章,由“毒酒与义兄”替换“药酒”;第十三章,由“变的忠厚老实了”抵换“舐犊之情”;第十五章,由“真假帮主”换掉“真相”;
2、长乐前任帮主司徒横的外号,由“八爪金龙”改为“快马”;
3、侍剑并没有被叮当所杀,只是被点了穴,后为石破天所救;
4、紫烟岛上,石破天与阿绣多了些卿卿我我,石破天竟会对阿绣说出“你是我的心肝宝贝”等肉麻情话。
我之见:紫烟岛一段,富有情趣!但对于石破天的性格描写就似乎是前后矛盾了。该庆幸的是侍剑并没有遇害,那么好的小丫头,我见忧怜,感谢金大师的怜香惜玉之情。
十二、《倚天屠龙记》
旧版:
1、赵敏原为赵明,殷梨亭为殷利亨;
2、张无忌原有一只“玉面火猴”;
3、周芷若是明教部属周子旺的女儿,最后出家为尼。
新版:
1、明教教主杨破天改为阳顶天;
2、阿朱的“千蛛绝户手”改名为“千蛛万毒手”;
3、周芷若似乎跟张无忌、赵敏生活在一起。
新新版:张无忌妄娶四美的想法甚至都和赵敏说了,而这在第二版里是没有的,第二版只是说张无忌梦中妄想同娶四美。
我之见:张无忌在最新版中变的更俗了。
十三、《碧血剑》
旧版:开场人物是《桃花扇》传奇中的明末四大公子之一侯方域。
新版:开篇介绍的是渤泥国“那督”后人张朝唐。
新新版:
1、石梁派改成了棋仙派,其住的地方现在叫静岩;
2、洞中的金蛇剑很容易便拔出来了;
3、袁承志喜欢阿九,但因对青青有约在先,无法处自拔,书中着力描写袁承志对阿九的矛盾心理;
4、结局时,阿九并未落发为尼,随师父去藏边练功时;
5、袁承志立志还组建了“金蛇王营”;
6、李自成打入北京后,内部发生一场内讧,部下被他杀的殆尽;
7、青青眼见承志对阿九柔情深重,一怒之下跳崖,终赢得袁承志之身(心是唤不来的);
8、增加对李自成内心世界的描写。
我之见:袁承志变“花心”了是最新版最大的变化。
十四、《鸳鸯刀》
三个版本没有多大区别。
十五、越女剑
三个版本没有多大差别。
『叁』 求金庸武侠小说名称及排序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6�1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顶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金庸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于2002年11月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肆』 关于金庸小说里的10道题
1:杨过 手臂被郭芙所斩 狄云 狱中手指被斩
2:郭靖、黄蓉、陈玄风、一灯大师、梅超风、杨康(皮毛)、周伯通、洪七公、杨过、小龙女(重阳遗刻)、周芷若、黄衫女……
3:火焰刀、六脉神剑、燃木刀法
4:莫大(二胡)、黄药师(玉萧)、欧阳锋(古筝)、洪七公、
5:周伯通、小龙女、郭靖、田归农(此人雪窟中练成双手互搏,一手苗家剑,一手胡家,。天下无敌,连苗人凤都死在他手下……)
6:黄蓉、冯衡、郭芙、黄药师(想必也穿过)、周伯通(二十八宿大阵斗蒙古时)、耶律齐(丐帮大会斗何师我时)好像没了吧?…
7:岳不群(笑傲江湖)、鲜于通(倚天屠龙记)、穆人清(碧血剑)、宁清宇(笑傲江湖)
晚辈才疏学浅,只能答到这了……
『伍』 金庸作品的相关选择题
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共15部。分别是: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 其他作品《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 《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 《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
『陆』 金庸武侠小说所有的名字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连城诀》(原名素心剑)、《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越女剑》。
这些作品初于报刊连载,即甚受读者欢迎;经作者集结修订单行出版后,在华文圈广为流传,尤以长篇作品更为畅销。其作品大量并多次由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地的影视集团改编摄制成电视剧和电影。
陈世骧曾说:“金庸武侠小说可与元剧之异军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关世运。所不同者今世独见一人而已。”
总览金庸的几部成熟武侠作品,除融合了武术、气功、悬疑、言情、历史等常见风格以外,还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艺,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识性元素。他的小说中塑造了新的武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潇洒,聪明正直的传统模式,亦展现出他对种族仇杀的负面态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评论者称为“侠之大者”。
(6)金庸武侠小说题目扩展阅读:
金学
由于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笔撰写感想、书评,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说,倪匡乃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学”一词。不过金庸本身对这名称有点抗拒,认为有高攀专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当台湾远流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说版权后,随着台湾解严,一直被认定为禁书的金庸小说随之出版。在1980年,远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编的“金学研究丛书”。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谈金庸的丛书,当时任职《明报》督印人、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吴霭仪亦写了《金庸小说的男子》、《金庸小说看人生》、《金庸小说的女子》及《金庸小说的情》,杨兴安的《金庸笔下世界》。
当金庸小说在中国大陆正式授权出版后,“金庸小说研究”更为热闹,除小说内容、人物、历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饮食菜谱等不一而足。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更是研究的重点。现时陈墨和潘国森依然经常评论金庸小说。
『柒』 毕业论文想些金庸的武侠小说,应该写什么题目
愿意帮助
原创提供
『捌』 金庸武侠小说所有的名字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所有小说名字的缩写
『玖』 金庸所有小说,剧本,文章的题目,著名的那些武侠就不要说了,我都知道
金庸的武侠小说共有15部,可凑成对联: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还有一篇中篇越女剑没有收录。
代表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雪山飞狐》
『拾』 金庸武侠问题,熟读金庸全部武侠小说的来(不是只会说是十四本小说的,还有其他作品的)!
第一,悲情的话,程英,一见杨过误终身啊。周芷若,在自我与宗派中纠结,最终落到那样一个下场。岳不群,好好一个君子剑最后折腾成那个模样。萧峰的话,并不觉得他悲情,他无论做什么,都没违背过自己的心。
第二,金庸的小说,总的来说还是值得赞扬的。如果说情节的话,一些地方还是有漏洞。在情节的衔接中人物的有些做法明显不合逻辑。还有的话,主角无敌,跟主角沾边的,再坏结局也不会太差。最后一点的话,金庸最成功的是塑造了江湖这个大世界,但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第三,首先,金庸小说中有侠文化的因素。而侠文化来源于墨家学说,勇,义,信是他们的信条。其次,其中还有江湖文化,这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具有在野性,反叛性和诡异性。除此之外,金庸小说还涉及了道家、佛家、异教、苗疆、蒙古等种种教派,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