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民国武侠小说八大家

民国武侠小说八大家

发布时间: 2021-07-16 17:44:03

Ⅰ 请问金庸武侠小说中八大门派是哪八个

八大门派介绍由民国初年及现代之武侠小说,如金庸,古龙及梁羽生等先生所著之武侠小说,或根据坊间传说及伪历史形成。 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及电影《太极张三丰》中均对武当派及其他派别有所描写。
包括武当(山)派,峨嵋(山)派,崆峒(山)派,昆仑(山)派,点苍(苍山)派,华山派,青城(山)派,嵩山少林派等等。除嵩山有武僧纪录之外,其他都属子虚乌有。以上名山都是历代与佛教和道教各派有关,而不涉武事。
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的八大派指:少林、武当、昆仑、峨嵋、华山、崆峒、明教、丐帮!
各大寺院和道观,历朝中央或地方政府都会有联系,转朝换代期间,反对政府人士,根本无可能收藏其中。
如果硬是要说的话除开少林武当,就剩青城派了。

Ⅱ 民国武侠小说

估计比较难找到了。上面的人给你介绍了历史,现在这些书基本没版了。你搜索以前的老武侠作家的名字再去找找。 津门论剑录(民国北派武侠小说作家研究文集)
你可以找这本书去看下。

Ⅲ 有没有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

王度庐先生就是民国时期武侠大家的代表人物
《鹤惊昆仑》,《卧虎藏龙》,《铁骑银瓶》等著作便出自他手
尤其以卧虎藏龙被拍成电影后,更是名声显赫
另外还有平江不肖生,20年代侠坛首座,领导南方武侠潮流。
一部《江湖奇侠传》堪称是第一部真正的武侠小说,以前的一般都是公案小说或评书。

Ⅳ 民国至今的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的渊源是在古代的传奇、公案和清代的侠义小说。晚清以降,一直走不出清官捕快的路子。直到20年代,经过一些先驱的不断开拓,才在诸多通俗小说中异军突起。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位天才,就是后来被称为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人的平江不肖生。

1922年,一本叫《红杂志》的通俗读物创办,次年另一部名为《侦探世界》的杂志问世,两本刊物在1923年的1月和6月开始连载平江不肖生的两部武侠代表作《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销量肯定一路高歌猛进,不用细说~~~~~~~)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恺然,湖南平江人氏,生于1890年。在1907年和1912年两度赴日浪游,曾入日本东京中央大学。1918年出版了《留东外史》一书(当然不是武侠啦)。《江湖奇侠传》当时候影响非常广,28年被改拍成影片《火烧红莲寺》,轰动一时。全书160回,前106回是平江不肖生写的,后若干回由赵苕狂以“走肖生”的名字续完(赵也是小说家)。《江湖奇侠传》以湖南平江、浏阳的农民争夺交界地引起械斗为线索,带出昆仑派、崆峒派的剑侠争雄。里面的武技,由棍棒拳术发挥到呼风唤雨、吞吐飞剑,幻想十分丰富。《近代侠义英雄传》虽然没有前者出名,但是内容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接触过。这部书写的是京城大刀王五和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的情谊,以及霍元甲凭借中华武术为国争光的事迹。

同一时期, 武侠小说上还有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姚民哀的《山东响马传》等。前者继承了讲史传统并且加以发挥。描摹世态人性入情入理,当时便与不肖生“南向北赵”并举。后者取材于当时轰动全国的山东临城劫车案,时效性强。

《江湖奇侠传》连载后不久,顾明道的《荒江女侠》继之而出。顾明道从小残废,早期写作言情小说,因此《荒江女侠》将侠情两相结合,开了言情武侠小说的先河。《荒江女侠》写方玉琴为父报仇,学成剑术,在寻找仇人的过程中遇见同门师兄岳剑秋,相携锄奸的故事。顾明道在设计“武”的打斗场面和技巧套路的时候常常力不从心,就在出生入死的场景之间多安插情意缠绵的细节,加以弥补。

武侠在这一时期除了与“情”结合之外,还在与其他诸多因素结合,有了多方面的发展。与历史结合出现了文公直的历史武侠小说。所用历史只是背景,在其中虚构侠客们的活动。代表作是“碧血丹心”系列:《碧血丹心大侠传》、《碧血丹心于公传》、《碧血丹心平蕃传》等。三书以明朝于谦的事迹为背景来写为国尽忠的侠客。

与江湖帮会秘史结合,有了姚民哀的党会武侠小说。因为作者本人参加过清末的帮会,因此写于1929到1930的《四海群龙记》(帮会复仇故事)和写于1930到1931的《箬帽山王》(“四海群龙”中的“一龙”如何组党),不论是交待内幕,还是叙述行规黑话,都很到位。很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并且由《四海群龙记》引出《箬帽山王》这种“连环式”形式,是后来长套的武侠小说惯用的结构。

1932年,环珠楼主横空出世了。《蜀山剑侠传》在天津的《天风报》上连载,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十分出色,但是一集一集写下去,到1949年,出到了55集。环珠楼主,原名李善基,后名李寿民。幼年有“神童”之称,从小熟习武术气功,三上峨嵋,四登青城,成人后做过幕僚和家庭教师。历经坎坷,始写武侠。《蜀山剑侠传》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由人间社会、神话幻想、自然胜景、哲理诗情交织而成。表面的故事是正道的剑仙和同邪恶的怪魔之间的斗争。剑仙和怪魔都要逃脱“道家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难。不同的是,剑仙以行善来避劫,而怪魔用行恶来逃难。两方面寓示了一种共同的形而上意义:人对自身命运的不懈抗争。书中“关于自然现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为兽,天可隐灭无踪,陆可沉落无形;关于故事的境界者,天外还有天,地底还有地,水下还有湖沼;关于生命的看法,灵魂可以离体,身外可以化身,借尸可以复活,自杀可以逃命,修炼可以长生,仙家却有死结;关于生活方面,不食可以无饥,不衣可以无寒,行路可缩万里成尺寸,谈笑可由地室送天庭;关于战斗方面者,风霜水雪冰,日月星云气,金木水火土,雷电光声磁……”(徐国桢《环珠楼主论》1949)。想象天马行空。环珠楼主的小说还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举凡道、释、儒,经史子集,医卜星象,天文地理,诗词书画,风俗民情,无不与武侠融会贯通。影响深远,直至当代港台新武侠。

40年代,武侠小说进一步崛起,现在一般通行“北派四大家”或“北派五大家”的说法,即指环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四人,再加上朱贞木。

白羽主要写社会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武林争雄记》、《偷拳》等等。他笔下的侠客都是现实社会中极平常的人物,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

郑证因被称为真正懂得武术的人,曾在“北平武术馆”学习太极拳,使九环大刀,公开表演献艺。他的小说是走纯技击路子,创出拳掌“绵掌、混元掌、排山掌、般禅掌、小天星掌力、鹰爪手、金刚指”等等,轻功“草上飞、追云赶月、仙人换影、飞鸟凌波”等等。与还珠楼主想象型的武功相比,郑的武功偏向于写实,但也达到艺术化的境界。

王度庐进一步发展了言情武侠小说,1938年以后,连续写下《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五部互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武侠小说。五部小说包括了三个悲剧故事:江小鹤和阿鸾、李慕白和俞秀莲、罗小虎和玉娇龙的爱情纠葛。

最后以为朱贞木,代表作是《七杀碑》,布局高妙,笔法细腻。《魔窟风云》、《罗刹夫人》以历史上的“苗乱”为引子,铺写边地蛮荒的离奇恋情和侠事。
当代自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始,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

直至金庸的出现,才把武侠小说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在文字的组织与文章的结构上均不输纯文学作品。具体评价我也不多谈了,金庸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赞誉之辞更是连天匝地,车载斗量,不可胜言了。

古龙:他务去陈言,自创新境,内容、风格,多姿多采。

在梁金古三家竟相争鸣的同时,台湾、香港、内地也涌现出了众多武侠作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温瑞安、萧逸、聂云岚等作家。

黄易的出现,算是给已风平浪尽的江湖,又掀起了阵阵波澜.他自创的玄幻、异侠系列,令读者耳目一新,久违的武侠情节换一种方式体会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他的首部武侠小说《破碎虚空》尽管篇幅不长,但黄易的风格已经鲜明的体现了出来.那就是由武道可以体会到生命及宇宙的奥秘。
到《覆雨翻云》《寻秦记》《大唐双龙传》推出后,黄易的风格已经完全形成。他是在传统的武侠路上融入了玄经易理,神话和科幻的色彩非常浓郁。

到了今天,武侠小说已经逐渐式微,除了金庸的小说依然屹立不倒,甚至被很多人捧为经典。其作品也不厌其烦的被翻拍,再翻拍。

Ⅳ 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是分南北两派么

武术历来是分了南北不同派系的,但是小说就不一定了。
基本的江湖都会有派系分别,不晓得你问是,民国时期的小说作者还是只是仅仅指创作的小说

Ⅵ 求近现代的中国武侠小说家,要有名的,越多越好

号称“南向北赵”民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代表作有《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等。赵焕亭《奇侠精忠传》。
民国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和王度庐。
到现在才有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
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古龙、上官鼎、易容、萧瑟、温瑞安、黄易
曹若冰、东方白、东方玉、公孙千羽、鬼谷子、黄鹰、东方英、高庸、黄玉郎、剑亭、金康、李凉、令狐庸、司马紫烟、秋梦痕、松柏生、奇儒、慕容美、倪匡、马荣成、墨余生、柳残阳、莫仁、刘定坚、江和、李莫野、李笑佛、天宇、司马翎、无极、谢天、于东楼、岳凡、应天鱼、周郎、周显、忆文、云中岳、诸葛青云、刘铮、金庸新

Ⅶ 介绍一下民国的武侠小说作家,并推荐几部精品

1922年,一本叫《红杂志》的通俗读物创办,次年另一部名为《侦探世界》的杂志问世,两本刊物在1923年的1月和6月开始连载平江不肖生的两部武侠代表作《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销量肯定一路高歌猛进,不用细说~~~~~~~)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恺然,湖南平江人氏,生于1890年。在1907年和1912年两度赴日浪游,曾入日本东京中央大学。1918年出版了《留东外史》一书(当然不是武侠啦)。《江湖奇侠传》当时候影响非常广,28年被改拍成影片《火烧红莲寺》,轰动一时。全书160回,前106回是平江不肖生写的,后若干回由赵苕狂以“走肖生”的名字续完(赵也是小说家)。《江湖奇侠传》以湖南平江、浏阳的农民争夺交界地引起械斗为线索,带出昆仑派、崆峒派的剑侠争雄。里面的武技,由棍棒拳术发挥到呼风唤雨、吞吐飞剑,幻想十分丰富。《近代侠义英雄传》虽然没有前者出名,但是内容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接触过。这部书写的是京城大刀王五和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的情谊,以及霍元甲凭借中华武术为国争光的事迹。

同一时期, 武侠小说上还有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姚民哀的《山东响马传》等。前者继承了讲史传统并且加以发挥。描摹世态人性入情入理,当时便与不肖生“南向北赵”并举。后者取材于当时轰动全国的山东临城劫车案,时效性强。

《江湖奇侠传》连载后不久,顾明道的《荒江女侠》继之而出。顾明道从小残废,早期写作言情小说,因此《荒江女侠》将侠情两相结合,开了言情武侠小说的先河。《荒江女侠》写方玉琴为父报仇,学成剑术,在寻找仇人的过程中遇见同门师兄岳剑秋,相携锄奸的故事。顾明道在设计“武”的打斗场面和技巧套路的时候常常力不从心,就在出生入死的场景之间多安插情意缠绵的细节,加以弥补。

武侠在这一时期除了与“情”结合之外,还在与其他诸多因素结合,有了多方面的发展。与历史结合出现了文公直的历史武侠小说。所用历史只是背景,在其中虚构侠客们的活动。代表作是“碧血丹心”系列:《碧血丹心大侠传》、《碧血丹心于公传》、《碧血丹心平蕃传》等。三书以明朝于谦的事迹为背景来写为国尽忠的侠客。

与江湖帮会秘史结合,有了姚民哀的党会武侠小说。因为作者本人参加过清末的帮会,因此写于1929到1930的《四海群龙记》(帮会复仇故事)和写于1930到1931的《箬帽山王》(“四海群龙”中的“一龙”如何组党),不论是交待内幕,还是叙述行规黑话,都很到位。很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并且由《四海群龙记》引出《箬帽山王》这种“连环式”形式,是后来长套的武侠小说惯用的结构。

1932年,环珠楼主横空出世了。《蜀山剑侠传》在天津的《天风报》上连载,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十分出色,但是一集一集写下去,到1949年,出到了55集。环珠楼主,原名李善基,后名李寿民。幼年有“神童”之称,从小熟习武术气功,三上峨嵋,四登青城,成人后做过幕僚和家庭教师。历经坎坷,始写武侠。《蜀山剑侠传》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由人间社会、神话幻想、自然胜景、哲理诗情交织而成。表面的故事是正道的剑仙和同邪恶的怪魔之间的斗争。剑仙和怪魔都要逃脱“道家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难。不同的是,剑仙以行善来避劫,而怪魔用行恶来逃难。两方面寓示了一种共同的形而上意义:人对自身命运的不懈抗争。书中“关于自然现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为兽,天可隐灭无踪,陆可沉落无形;关于故事的境界者,天外还有天,地底还有地,水下还有湖沼;关于生命的看法,灵魂可以离体,身外可以化身,借尸可以复活,自杀可以逃命,修炼可以长生,仙家却有死结;关于生活方面,不食可以无饥,不衣可以无寒,行路可缩万里成尺寸,谈笑可由地室送天庭;关于战斗方面者,风霜水雪冰,日月星云气,金木水火土,雷电光声磁……”(徐国桢《环珠楼主论》1949)。想象天马行空。环珠楼主的小说还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举凡道、释、儒,经史子集,医卜星象,天文地理,诗词书画,风俗民情,无不与武侠融会贯通。影响深远,直至当代港台新武侠。

Ⅷ 民国八大家及指导思想

清末民国时期的滕县“八大家”
马西良(滕州)
商贾之地出望族
滕州历来就是商贾之地,南北交通要道。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六年)记载“自津浦路通,滕县商务极其发达,北连济南,西接济宁、南通徐州。遂为山东省南部贸易之集散地”。1919年(民国八年),滕县商业进入发达阶段,在商会的商号就有500余户。仅棉纱一项每天销量30万吨,乡下织机有10000余张。规模较大的商号有运输公司4家,银号10家,酒业95家,烟店87家,杂货铺80家,京货铺15家,油坊82家。这些商号大多在几个有名的大家富户掌控之中。从明、清朝以来,滕县八大家名气就逐渐凸显,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更是成为滕州乃至鲁南地区有名的名门望族,不论是经济地位、权势都显赫一时。
对于滕县八大家之说历来叫法不一,众说纷纭。有的以县城而言,有的以乡村而论,有的或城乡兼说。滕县城内“八大家”之说,一般指“徐、黄、张、高、吴、姚、孔、王”八大家族。即徐兰舟、黄以元、张锦湖、高熙喆、吴树吉、姚荔泉、孔庆塘、王东槐。八大家族除大量占有土地外,一般兼有工商业或先人多有功名。如徐兰舟在清代做过山东巡抚,1871年(清同治十年)在县城开设老德源杂货店、烟店、酱园、槽油坊、药房及在夏镇开设德源杂货店等8处商号。在徐州、南京、上海、济南、天津等城市设有分号,一年获利即买土地20余顷。黄以元家族在明朝曾被皇帝赐封,外地官员来滕就职要先到黄家拜访,否则就有丢官之险,晚清又出了几个举人、拔贡、秀才。王东槐在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与晚清名臣曾国藩同年登科,授官职翰林院检讨,故有“王翰林”之称。1850年5月,道光皇帝封他为内阁侍读学士,为皇太子奕■讲学。不久,太子奕■登基,年号咸丰,王东槐遂成一代帝师。后来,他调至武昌府任道台,为官清廉,惩办了不少贪官污吏,深受广大百姓爱戴。太平天国的义军攻打武昌时,他和妻子悬梁自尽。现在市内的王家祠堂就是为纪念王东槐而建,清末名臣曾国藩亲笔题写的“千古完人”四个大字挂在后殿。王家祠堂已是鲁南地区深具北方传统园林建筑特色的民间建筑瑰宝,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同版本的“八大家”
在乡村流传的“八大家”之说,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指,县城南部有“郗山殷,南山褚,不如夏镇小叶五”;近城区域有“金仓沟、银王开、党家村、鲁家寨,还有桑村李二泉”;城西有“大坞张、小坞段、和福杨家也不善”等说法。晚清时期,乡村“八大家”一般指两张、一鲁、李、党、龙、杨、王八个家族,即张崇玉、王开村张凤阁、鲁寨村鲁景龙、桑村李二泉、党村党金石、峄庄龙振彪、和福杨姓家族、仓沟王修甫。还有柴胡店张星五、魏庄刘宪三家族,也曾被认为是大家族之一。
滕县城乡“八大家”有权有势,生意兴隆,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全县80%以上的土地都在他们手中。王开的张良弼是元末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大坞村张家,在明代出过布政司。高庙王家出了三个御史,王东槐教过咸丰皇帝,加过太师少保衔。郗山殷家当过清朝的外务,和福杨家中过进士等。

热点内容
末日流纯生存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5 17:56:00 浏览:205
短篇小说言情下载txt 发布:2025-08-15 17:32:33 浏览:167
末日空间种田完结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5 17:31:51 浏览:679
言情小说男主另有所爱 发布:2025-08-15 16:48:55 浏览:352
战国先秦小说排行 发布:2025-08-15 16:48:22 浏览:715
iphone支持导入的听书软件吗 发布:2025-08-15 16:39:14 浏览:839
无限yy的完结小说 发布:2025-08-15 16:39:09 浏览:623
不虐的豪门类搞笑完结小说 发布:2025-08-15 16:02:13 浏览:748
最装b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5 16:02:06 浏览:632
有琼瑶席绢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8-15 15:52:17 浏览: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