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评分
❶ 金庸小说的评价
非常好!他的武侠小说我都看完了,都看了好几遍。金庸可以说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先驱了。虽然 梁羽生比金庸先一年写武侠小说,但其成就显然没有金庸高,甚至还在古龙之后。金庸小说是多层次的,能够覆盖社会各个读者层面,平实近人,融合中西文化,博大精深,逻辑严密,感情也很丰富。有的人看过现代新武侠后对金庸武侠有微词,我却不这样认为。
❷ 来几本小说综合评分4分以上,十几年书龄了,给几个推荐
《宰执天下》
第一本是cuslaa连载了730余万的网文经典,穷尽历史文中的所有元素,主角性格坚毅,穿越到了大宋最有意思的时期,这里有着一群庙堂之上的权贵精英,他们不再是主角的陪衬,而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有坚持而不迂腐的大宋统治阶层。
看到这群人,江湖才真的明白,所谓其它穿越文中的打脸古人的情节是多么的好笑。这一群站在金字塔顶层的人物,或遗臭万年,或百世流芳,岂是区区穿越者可以随意指手画脚的。这本书贵在真实,无论是行文、人物、构架,还是剧情,推演,都足够优秀,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品网文!
《一世之尊》
这本书出自目前风头正盛的爱潜水的乌贼之手,作者是少有的创作型网文大神,每次开新书都敢于尝试新鲜的题材,比如最近的大火的《诡秘之主》,便是蒸汽朋克与克苏鲁的结合。
这本《一世之尊》是其在写完《奥术神座》大火后开坑的,当时的成绩既叫好又叫座,比之奥术更上一层楼,特别是文笔,有了很大的提升。作者的想法一直都是很有新意的,本作前期讲述了武侠世界中的故事,中期慢慢转变成仙侠修真,后期更是各路洪荒大神之间的博弈,这种写法比单纯的套路升级要高明很多。总之,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玄幻作品,真实且好看。
《大道争锋》
历时7年完结的仙侠文大作,文笔上乘,如果啃上几章,会发现出乎意料的好看,整个仙侠世界架构极为出色。前期三百多章是比较正常的凡人流写法,直到九州资源争夺以及飞升之时才渐入佳境,庞大恢弘的设定扑面而来,情节也是精彩纷呈,各种神转折都是情理之中,堪称正统仙侠类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江湖在读这本书时,第一感受便是内容与书名契合度极高,全文都在围着一个争字推进,没有特别套路,也没有浮夸的情节,整体作品表现力极佳,古风盎然,适合老书虫阅读!
《永不解密》
这是年前刚刚完结的一本神作,作者是风卷红旗。这本书虽然字数不算太多,但是文字着实优秀。作者文笔老辣,擅长群像描写手法,再加上不俗的创意,让这本书成为一本名副其实的神作。
故事讲述的是主角收到了一封穿越者的来信,然后开始寻找这位神秘人物的踪迹,过程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当真精彩绝伦。这本书完全有着实体书的水准,作者甚至可以俯视大多数的网文写手,其讲故事的能力实在让人佩服!江湖感觉这本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更新,而是把虚假的故事写的太过真实,反而影响到了作品阅读效果,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文艺时代》
作者睡觉会变白的成名之作,最大的优点在于作者拥有过人的笔力,使得作品的阅读体验极为舒畅。本书通过主角的奋斗史探讨了另一个时空中电影行业,或者说文艺电影的出路。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错过了这么多优秀的文艺电影,而在这些电影背后是主角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他由一个青涩的小演员,慢慢变成后来的影帝,文中穿插着大量的电影理论知识,让这一切显得真实可信。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好好静下心来看的作品,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❸ 征询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评价
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
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
❹ 对武侠小说人物的评价
金庸似酒。古龙如茶。品质优劣,实属难分。
小的时候看武侠喜欢看金庸,逐渐长大之后,却更喜欢看古龙的。因为古龙的语言,精炼,唯美。小的时候看不懂,就不喜欢看。
金庸的小说首先在于气势。所有的小说都有一种气势磅礴,纵横捭阖的感觉,金庸老先生精通历史,把每一部小说都贯穿历史,既写史又写人,像他这样的作者,还真是少见。
金庸的小说其次在于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听了XX的话,不由地一怔……”,“XX心里有不由一甜,却有怪自己平日嘴拙,竟不知如何表明自己的心……”等等(这些只是我自己想的,有兴趣的可以参见《射雕英雄传》,本人认为此书的心理描写绝对精彩!当然,《天龙八部》也不错)。看的读者心里也是顿觉如书中人,与他一同感受。
金庸的小说的武功是一招一式,来不得半点虚假,全都是内力加招数,胜的实实在在,败的心服口服。个人感觉,金庸的小说实在是适合拍电视剧和电影。
而古龙的小说胜在语言,精简的不能再精简,留给读者的思考余地甚大。而我喜欢古龙的小说也是由于他的语言,唯美,空灵,像一幅画,任由读者自己想象。
“冷月
断崖
一人
一剑
剑是锋利的剑
人是冷俊的人。”
短短20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清冷的月光,孤独的人,站在断崖旁。没有容貌描写,没有心理描写,却让读者生出难以明说的感觉。锋利的刀刃,就着月光,微微映射出人的模样,真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孤城
人影
走过的地方有刀划过的痕迹
刀是未开刃的刀
却带有杀气”
又是一幅画面,没有人,只有刀。其实刀即是人,虽未开刃,却带有杀气。人又是如何,还是没有描写,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异常强烈,不会有人去忽视他,没有人敢直视他。(这两幅画面也是自己想的,如有兴趣可以参见古龙小说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古龙的小说中招式只有一招。杀人即可,不在乎招式,能一招杀人,何必多?一击即中,不中乃落下风,甚至落败。
古龙的小说没有以退为进,只有“不退反进,绝处逢生,”这也是招式;没有以守为攻,只有“以攻为守”,这也是招式。
古龙的小说中女子都是聪明,美丽,温柔的。哪怕是要杀你的,也让你享受到美。但古龙的小说中从来没有容貌的描写,只有手,脚。美丽的女子,手和脚也必是美丽的。楚留香最会看美女,不看容貌,只看脚。
个人感觉,古龙的小说实在是适合画画的人,或者是喜欢想象的人。
❺ 好看的穿越武侠小说排行榜
好看的穿越武侠小说排行榜:《武林高手在校园》、《武侠BOSS之路》、《神启者说》、 《武侠之神级捕快》、《武侠世界逍遥行》。
1、《武林高手在校园》
主要讲述了时空的错位让一代骁将的元神穿越到今生,一场似有预谋的车祸,让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的身体被注入了八百年前的灵魂……
5、《武侠世界逍遥行》
简介:跟小说人物发生感情?没关系,只要完成系统任务,可以带到现实的哦!现实太危险,暂时没能力保护?没关系,只要完成系统任务,还可以读档的哦!
❻ 如何评价武侠小说的优劣
这个问题太过广泛,覆盖面太大,建议楼主到网络的武侠帖吧置帖求解。在此仅谈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文笔是否流畅、故事情节的连贯、布局的完整、人物形象的刻画、正确的逻辑……这些都是小说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硬功夫。
二:写作是作者内心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虚构是小说创作的必要,但不可因虚构而意淫,武侠小说中已经创造出太多的“高大全”了。
三:武侠小说中常会涉及到一些历史背景,对于历史事件的处理实际是作者历史观、价值观的体现,我个人觉得黄易的小说在这一方面处理欠妥。
四:小说中会体现出作者自身的素养,素养的高低决定小说的优劣
四:中国传统社会的百姓都有如下几个梦想,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不得明君而思清官,不得清官则思侠客,最后什么都指望不上就只有寄希望于武侠小说了。这也是武侠小说出现的原因,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武侠小说的期望,所以写作者在提笔写作之前必须先反思自己的写作动机,如果出发点错了,写得再好也难入经典之列。
❼ 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武侠小说有哪些
剑桥倚天屠龙史 新垣平
英雄无泪 古龙
杯雪·夜雨打金荷 小椴
杯雪·传杯·秣陵冬 小椴
杯雪·停云·宗室双歧 小椴
七夜雪 沧月
香初上舞 藤萍
❽ 如何评价萧逸的武侠小说
萧逸的武侠小说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60年代,作者30岁以前发表的《铁雁霜翎》、《七禽掌》等11部作品。受30年代武侠小说家“情侠”王度庐影响,风格缠绵、哀婉,能见出王度庐《鹤惊昆仑》、《宝剑金钗》等作品的影子。
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作者40岁以前发表的《昆仑七子》、《塞外伏魔》、《冬眠先生》等作品,试图从历史大背景中展现武侠的天地,探索新的创作方法与道路。但仍无法摆脱二叁十年代作家还珠楼主等人的影响,幻想奇异,大写剑仙御气,一如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风貌。
第三个阶段,是70年代后期,他“逐渐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超越“新艺侠情”、“奇幻仙侠”再口头走“超技击侠情派”之路,注重气氛的营造和人性的冲突,在武力方面尤以运用了现代光学等原理的阵法描写形成特色。他不大满意 “新派”的“突破”,是极少数未受古龙影响的作者之一。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甘十九妹》和《马鸣风萧萧》开始,我便有种觉悟,想将写作路线趋向有关人性的描写,阐释人性中种种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赞成时下所说的突破,我觉得人性本身就是一个突破,只要作者能够观察深刻、阐释精细、照顾到别人切忽略的层面,那你便随时都在突破。”(《侠歌——萧逸先生访问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版《甘十九妹》附录)。这一点,使他的武侠小说的独具特色之处。萧先生40岁后“逐渐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写出了《甘十九妹》、《无忧公主》、《马鸣风萧萧》、《西风冷画屏》、《饮马流花河》等较为优秀的作品。致使“萧逸”这一名字在大陆、港、台等地具备了一定影响力。
现旅居美国洛杉矶的萧逸,是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后的具备通俗声望的新派武侠小说作者之一。他的武侠小说创作与古龙同时起步于1960年左右,但成名较晚,在古龙之后,早年长期靠与古龙合著,为其他名家代笔等手段提高自己的声望。萧逸之成名,与他在港台两大新派武侠小说基地之外的美国独开一局不无关系——在美国,他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武侠小说作者,格外容易引人注目。
❾ 个人认为最好的20部武侠小说 大家认为哪部最好
梦渡天机
作者: M先生
简介:
起床啦!!坏人!!今个儿开学要是迟到的话,老娘非扒了你的皮不可!!如果说有狮吼功,那么传说中的狮吼功只能及这声怒吼的四分之一。最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声怒吼竟然是一位妙龄少女所发出来的,凑近看去妙龄少女一绺靓丽的秀发微微飞舞,细长的柳眉,一双眼睛流盼妩媚,秀挺的瑶鼻
❿ 金庸哪部小说受到评价最高如何评价
无疑是天龙八部,天龙八部这部作品无论是从创作年代,写作目的,以及内容方面,都达到了金庸所有武侠小说的最高高度,它将射雕三部曲中一直贯穿的民族主义及爱国思想,深化到了各民族的角度进行剖析,不但是汉族,契丹,吐蕃,摆夷包括金人都有着他们的爱国爱族思想,由此,金庸提出了一个千古以来大家一直讨论着的问题:“汉人究竟是不是上等民族,难道除了汉人其他人都是夷狄禽兽?”答案当然是不,为了地位,为了权力,长时间以来在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可谓不计其数,所以,金庸就提出了“神武不杀”,宣扬和平,主张民族大同,各文化交融的方针,这不但增强了小说的文学价值,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易换世风的作用,而且天龙八部一书的脉络结构以及写作手法,都达到了近代武侠小说的一个巅峰,所以说,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 “北乔峰,南慕容”,这就是江湖上盛称的两位青年才俊。两人都有高超的武艺,有着各自的追求。然而,两人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乔峰有着豪迈豁达的气质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魄,又有强烈的民族气节。上至王侯,下至普通的江湖人物,都对他无比尊敬。而为了救阿朱,大战聚贤庄,更是动人心魄。当智光和尚问他对当年武林人士雁门关大战契丹的态度时,他说:“但乔某纵然无能,却也是一个有肝胆、有骨气的的男儿汉,于这大节大义份上,决不致不辨是非。我大宋受辽狗欺凌,家国之仇,谁不思报?倘若得知这项消息,自当率同本帮弟兄,星夜赶去阻截。”“诸位前辈英风侠烈,乔某敬仰得紧,恨不得早生三十年,得以追随先贤,共赴义举,手刃胡虏。”然而,他或许做梦都没想到,他所敬仰的这次义举,却是一次误杀,并且,杀的是自己全家。他也不会想到,他自己原来就是他所仇恨的胡虏。从此,他踏上自己的悲剧之旅。为了报仇,一掌误杀了自己的爱侣阿朱;为了对自己民族、君主的忠诚,一剑刺死了自己。“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剑,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自己的心口。” 一掌使得“塞上牛羊空许愿”,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爱情,从此走上了灵魂无法拯救的痛苦深渊;一剑“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掌一剑,成了萧峰生命中永远不可言说的伤痛。其悲剧起源于多年前的雁门关大战,而直接的导火索却是一个女人的嫉妒。“马夫人微笑道:‘我还想要什么?乔峰,我恼恨你不屑细细的看我,以致酿成这场祸事,你要我告知那带头的大哥的名字,那也不难,只须你将我抱在怀里,好好的瞧我半天。”世间之情事,多种多样。嫉恨对方,不惜把对方往悲剧的路上牵引,为的竟然就是让他能抱着自己看一眼。 慕容复为贵族的后代,虽然没落,但却依然有着雍容华贵的气质。为了复国的理想,他能舍弃一切,包括爱情。他心中始终想到的是他父亲对他的叮嘱:“除了中兴大燕,天下更无别般大事,若是为了兴复大业,父兄可弑,子弟可杀,至于男女情爱,越加不必放在心上。”尽管在旁人眼里,他的这种追求是很愚蠢的。正如王语嫣说的:“是的,他是燕国慕容氏的旧王孙。可是已经隔了这几百年,又何必还念念不忘着祖宗的往事?”他不学中国字,但是也不懂祖宗的鲜卑文。他就那么固执地一如既往地,为着心中的一个遥远的梦与理想去追求。即使,到最后,他所有愿望在现实中都破灭了,自己也疯了。在疯中,他仍然执著地实践着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近似自虐的形象。不能简单说慕容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以及最后的悲惨结局,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种权力意志的毁灭。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社会。从表面症候来讲,他与抱着街上走过的一匹老马痛哭流涕的尼采并无区别,也是一种生命哲学的彻底失败。 一个为了忠诚,一个为了理想,萧峰和慕容复都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他们都不是汉族人,但是他们的骨子里却有着根深蒂固的汉族父权思想。或者说,他们都是有着深刻的“恋父”情结。这也是金庸小说男主人公一个普通的特点,一开始都没有父亲。父亲在这里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别无选择、理所当然的决定与信念。正如慕容复把父亲的话当成自己存在的根据一样。这种寻父可能是去寻找一个具体的父亲,也可能是父性遗留下来的某种东西,可能是某种由父性衍生出来的忠君思想等等。胡斐失去了父亲,但他延续了父亲的相貌与豪情;郭靖没有父亲,他需要完成的是父辈为国为民的事业,杨康拒绝寻父,于是他毁灭了;令狐冲对岳不群的依赖与尊重,也是超过了普通师徒的关系。如此等等。金庸小说中的父性情结可能与香港文化的无根性有关。 在《天龙八部》中,父亲更是一种民族身份认同的象征。乔峰在中原生活三十多年,仅仅因为得知自己父亲是契丹人,立场马上就转了过来。他对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阿朱说:“我父母这血海深仇,岂可不报?我从前不知,竟然不知道,认敌为友,那已是不孝之极,今日如不再去杀了害我父母的正凶,乔某何颜生于天地之间?”这种个人的复仇在江湖世界里,无可厚非。但马上把自己过去所有的朋友都认为敌人,直至最后,以身殉“忠”,这中间就有很深的父权思想在作祟。他的立足点是要有颜面生于天地之间。而要有颜面,就是要“孝”和“忠”,至于孝与忠的对象怎样,暂时是可以不在乎的。因此,他不在乎父亲是一个杀孽深重的凶手与阴谋家,也不在乎忠的对象——耶律洪基对他是利用。当他用自杀的方式来表示对民族和君主的忠心,耶律洪基只不过有一阵茫然,接下来,“他摇了摇头,微微苦笑,拉转马头,从辽军阵中穿了过去”。他的努力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然而却用忠义毁了自己。当然,他也是很有侠义的,不愿生民涂炭,但并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英雄。 可以说,萧峰和慕容复都是这种不加怀疑的父权观念的忠实奴隶。他们没有了真正的自己,活在一种观念之中。萧峰在阿朱死去之后,命运对他是一种打击,也未尝不是一种转机,因为,他可以从此脱离不可遏制为父复仇的冲动。然而,他很快又转向了父性的另一面——忠君。慕容复则彻头彻尾都是为父辈不可实现的遗愿所左右。他们无法享受爱情,没有快乐,除了父性留下的重负。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在民族冲突的缝隙中不断地找寻自己,又不断地迷失了自己的悲剧人物。 相比慕容复,萧峰毕竟还有自己最心爱的人,也有去塞外隐居的念头。而慕容复连这一点都没有。为了当能给他复国机会的西夏驸马,不惜看着青梅竹马,深爱着自己的王语嫣自杀。当宫女问他生平在什么地方最是快乐逍遥的时候,他“突然间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他一生营营役役,不断为兴复燕国而奔走,可以说从未有过什么快乐之时。别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强,名满天下,江湖上对之无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满,但他内心,实在是从来没有感到真正的快乐过”。快乐是与他无关的。他的快乐存在于他对自己的理想的一种希望。“要我觉得真正的快乐,那是将来,不是过去。”等问到他生平最爱的人叫什么名字时、“慕容复一怔,沉吟片刻,叹了口气,说道:‘我没什么最爱之人。’”没有快乐,没有爱,除了四处奔波,作为一个人,他还能有什么呢?或许他还有希望。因为,我们分明看到他还坐在海边的石头上,享受着他的梦想。 萧峰的刚烈又何尝有过真正的快乐呢?先是为了报仇失手打死爱侣,一直沉浸于痛苦之中,后来,又在忠义与民族矛盾之间徘徊,最后没有一个社会群体是他能融入的。只有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