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叫王镛的都市小说
⑴ 王镛的简介
协助常怀生教授在我国首次建立了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室。积极倡导、首次在国内组建了环境心理学学术组织。为建筑——环境学术理论和相关设计实践的交流与发展做出铺垫。
⑵ 王镛四尺对开精彩对联
王镛
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创作院院长。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青展评委会副主任。王镛的书法篆刻作品问世后,即以鲜明的个性的风格备受书坛关注。他的书法立意高古,粗犷质朴,取法于六朝碑版,胎息于汉魏简版式,并以视觉性极强,充满现代感的整体气象出之。
⑶ 书法家资料
太多太多啦!!!!!!!
秦汉魏晋南北朝著名书画家
李 斯 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曹仲达 杨子华 张 芝 王献之 钟 繇 皇 象
王羲之 曹不兴 卫 协 戴 逵 仇 靖 萧 绎 谢 赫 宗 炳 蔡 邕 王僧虔
程 邈 陆 机 韦 诞 卫 恒 索 靖 王 微 姚 最 卫 铄 王 珣 羊 欣
新增汉晋书画家:
王徽之 卫 瓘 安弘嵩 郑道昭
隋唐五代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 鸾 褚遂良 曹 霸 董 源 丁道护 戴 嵩 刁光胤 关 仝 高文进 贯 休
董伯仁 顾闳中 顾德谦 韩 干 黄 筌 黄居寀 胡 镶 怀 素 巨 然 荆 浩
韩 滉 李隆基 李世民 李 煜 李思训 李昭道 李阳冰 戴 峄 梁令瓒 杜 牧
卢稜伽 陆柬之 柳公权 李 邕 李 白 孙 位 孙过庭 滕昌佑 王 维 王齐翰
欧阳询 王知敬 卫 贤 韦 偃 吴道子 阎立本 杨 广 薛 稷 徐 熙 颜真卿
虞世南 郑法士 周文矩 智 永 周 昉 赵 干 杨凝式 张 萱 张 璪 张 旭
展子虔 钟绍京 徐 浩
新增隋唐五代书画家:
冯承素 贺知章 怀 仁 阮 郜 石 恪 赵 岩 李赞华
南北宋辽金元时期著名书画家
陈 琳 鲜于枢 崔 白 蔡 京 蔡 襄 范 宽 顾 安 范成大 龚 开 郭 熙
范仲淹 郭忠恕 郭 畀 勾龙爽 高克恭 何 澄 惠 崇 黄庭坚 黄公望 姜 夔
高克明 柯九思 李 衎 李公麟 李 嵩 李 成 李 唐 李建中 李安忠 梁师闵
李 迪 梁 楷 刘松年 刘贯道 陆 游 米 芾 米友仁 欧阳修 祁 序 钱 选
马 远 倪 瓒 任仁发 司马光 苏汉臣 孙知微 苏 轼 王庭筠 王 诜 王 冕
王 瓘 王 渊 王振鹏 王希孟 王 绎 王 蒙 吴元瑜 吴 镇 吴 琚 武宗元
徐崇嗣 文 同 武洞清 徐 铉 徐禹功 夏 圭 薛绍彭 许道宁 燕文贵 岳 飞
易元吉 扬补之 颜 辉 赵 佶 赵 构 赵 昌 赵孟坚 赵令穰 张择端 张 渥
赵孟頫 张 中 张即之 朱 锐 朱 熹 郑思肖
新增宋元书画家:
陈居中 陈 容 陈汝言 崔 嗀 曹知白 邓文原 冯大有 法 常 方从义 宫素然
管道升 贾师古 林 椿 马 琬 马和之 马 麟 马兴祖 马君详 屈 鼎 乔仲常
盛 懋 孙君泽 卫九鼎 文天祥 吴 说 王居正 阎次平 萧 照 姚月华 邹复雷
朱德润 翟院深 赵 麟 赵 雍 赵伯驹 朱敦儒 周 朗
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
边文进(景昭) 陈淳(白阳) 陈录(宪章) 陈栝(白阳子) 陈洪绶(老莲) 陈继儒(眉公) 仇 英(十洲)
崔子忠(青蚓) 戴进(静庵) 杜堇(柽居) 丁云鹏(南羽) 董其昌(玄宰) 杜 琼(东原) 归昌世(文休)
八 大(朱耷) 郑燮(板桥) 唐寅(伯虎) 吴昌硕(俊卿) 陈洪绶(老莲) 郎世宁 陈师曾(衡恪)
近、现代与当代
李叔同 毛泽东 郭沫若 于右任 沈尹默 舒同 林散之 赵朴初 沙孟海 启功 吴玉茹 华世奎 余明善 张志和 胡小石 王之鏻 康殷 康雍 康庄 康默如 胡公石 傅凯 傅伯庚 刘炳森 张海 沈鸿根 沈鹏 欧阳中石 邢飞 聂成文 李公涛 陈墨石 崔国伟 龚自强 陈国祥 石开孙伯翔 陈锦城 张永金 荆戈 田荫亭 田蕴章 田英章 李荣海 赵半知 侯德昌 钟致帅 张兴彦 张荣庆 宁兰智 邹德忠 郭永琰 张铜彦 丁永康 魏恒斌 李振凯 徐文达 姚奠中 朱焰 赵望进 李才旺 田树苌 陈笳咏 邓明阁 王镛丁立 丁义贤 卫天亮 卫牢娃 马良忠 王 陆 王治国 王兴国 王来和 王建魁 王永祥 王海鹏 王朝瑞 王秀生 王卯全 王志刚 朱世杰 刘洪生 王岳青 文景明 亢金马 仇官有 邓心泉 冯建东 冯磊 石喜琴 刘锁祥 韩嘉祥 魏启后 吕伟涛 山翁 张四平 范强 吴轼夫 钟小平 马兰生 陈启元 马华林 朱关田 陈无垢 刘孟伉 苏园 侯开嘉 刘东父 陈沫吾 刘雅楼 吕金光 谢季筠 何应辉 戴跃 张景岳 田旭中 吴颐人 窦中亮 张重宪 阎秉会 敖永才 周俊杰 聂成华 黄学江 周宏兴 孙晓云华人德 段成桂 李春 李刚田 储云 曹宝麟 李百忍 薛夫彬 张良勋 朱绍俭 周军 郭峰 赵奇 李杰 张宇 韦斯琴 李士杰 陈振濂 黄敦刘正成 尉天池 赵雁君 薛龙春 薛明辉 刘颜涛 林邦德 张强 杨秀文 谢智民 黄东雷 李斌权 江友樵 金占龙
钟繇——正书之祖,天然第一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东汉未,钟繇被举为孝 廉而走上仕途,汉灵帝时任黄门侍郎,三国时,在魏官至太傅,史称钟太傅。他在中国书法 史上的地位很高,与张芝、王羲之、王献之被称为“四贤”,后来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羊 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钟繇善铭石书、章程书和行狎书(即隶书、楷书和行书)。钟繇 在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是小楷, 被尊为“正书之祖”。 现存传世作品主要是小楷, 代表作有 《贺 捷表》、《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等。 王羲之——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王羲之(303—361,一作 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 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 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他 的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 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 “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 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 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献之——情驰神纵,超逸优游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 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 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王献之的小楷 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右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 雍容。 智永——妙传家法,体开隋唐 智永,生卒年不详,南朝陈、隋代书法家。僧人,名法极,号永禅师。王羲之七代孙, 山阴会嵇(今浙江绍兴)人。幼承家学,工正、草书,闭门习书三十余年,刻苦不辍。所退 笔头装满五簏,作铭以埋之,号“退笔冢”。智永写《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江南诸寺,为僧 徒习作范本。时书名极高,求字索书者踏破门限,因以铁裹之,人称“铁门限”。智永在中国 书法史上有一定地位, 对唐楷的发展与完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 褚遂良、张旭、怀素,以及后来的宋、元、明书家都临摹过他的作品。 欧阳询——融会南北,百代稭则 欧阳询(557 一 641 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 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 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 《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 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 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 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 雅之致。” 九成宫 虞世南——君子藏器,以虞为优 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 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 唐时历任秘书监、 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 遒劲,与欧阳询、楮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 褚遂良——唐之广大教化主 褚遂良,隋文帝开皇卜六年(公元 596 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终年 64 岁。杭州钱塘人,字善登,唐初名医,高宗时封河南郡公,故人称“褚河南”。他的书法, 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 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 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 伪的能力。 孙过庭——文书俱佳,震烁干古 孙过庭 (约在 645 年-703 年) ,唐代大书法家, 杰出的书法理论家,陈留人 (今河南开封), 自署为吴郡人, 又说富阳人。 官历率府录事参军等。 少年开始习练书法, 而且远溯汉魏晋代, 高古旷达,长于正、行、草书,尤以草书擅名。《书谱》草书,历史给予很高评价,笔姿酣 畅,使转纵横,莫不敛入规矩;体态俊逸,潇洒淋漓,无不节拍合度。既然承接汉魏精髓, 非止深入晋王之堂奥,每字独立而气势贯穿,笔迹行间又体现智永的神采。具有典型规矩小 草的书艺特色。 张旭——颠狂草圣,不可端倪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 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 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 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 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 颜真卿——独辟蹊径,人书俱传 颜真卿(709-785 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 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 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骨鲠气刚,集真书之大成 柳公权( 778-865 年 ),是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 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 长在朝中,仕途通达。他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 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 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 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怀素——以狂继颠,草之冠冕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 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 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蔡襄——庄严简重,容德兼备 蔡襄(1012-1067),汉族,字君谟,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 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宋四家”中,前 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 法风格的典型代表。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 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赵佶——能书善画,意度天成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北宋后第八位皇帝,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 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擅长花鸟画,受吴元瑜 影响,书法师从黄庭坚,后自创一种瘦劲锋利,如“屈铁断金”的“瘦金体”。 瘦金体 米芾——英资高识,超逸绝尘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 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 达到乱真程度。初师当时某位秀才,后是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又 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 宋代四大书法家。 赵孟頫——名贯一代,冠绝古今 赵孟頫(zhào mèng fǔ)(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 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 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文徵明——小楷精绝,名高一代 文征明(1470~1559 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 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 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 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何绍基——入神化境,碑派宗师 何绍基(1799~1873) 清代诗人、学者、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 叟。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 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 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 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 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 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 启功——当代王羲之 启功(1912~2005 年)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 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北京人。字 元白,也作元伯。
⑷ 王镛 行书七言联 书法对联作品
王镛 行书七言联 书法对联作品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1979年考取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1981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沧浪书社社员。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⑸ 当代争议最大的书法家,王镛写的到底好不好
你不谦虚估计你小学没读,王镛是当今中国书法第一,中央美院导师书法研究主任,你不懂书法所以这样口臭。
⑹ 王镛书法 多少一平尺
王镛字画多少钱一平尺?王镛字画拍卖最新行情 王镛 77961 元/平尺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1948年3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197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1981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⑺ 找一本起点的都市小说
这本书的主角我记得叫王镛第一个女主我是总裁叫慕容什么。
⑻ 王羲之 王献之 智永 王铎 王王 王学仲 王镛 王亮书法比较
王羲之书法拍第一是无可争辩的,他是书圣。王献之的书法不及其父。智永草书在王羲之之上,王铎的书法不好,硬是后人炒作的,王王 王学仲 王镛 王亮都是当代写书法的,好不好还要经过时间来检验吧
⑼ 王镛的名师高徒
少儿时代,王镛就开始学习字和画,字是晋唐名家的楷书,画是看见顺眼的就临,高兴了胡涂乱抹,画什么总能像点什么。身边也无高人指点。当时他特别崇拜齐白石,12岁那年父亲带他去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一动手特别上瘾,放学后做完功课一刻到半夜,很快就能“创作”了。14岁那年考上了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和国画组,作品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就是“文革”,王镛下乡插队。在内蒙古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上停了。那六年他经历些磨难,得到了历练,而不幸中之大幸是:由于地僻人稀,“阶级斗争”不易抓紧,自我意识在荒野中得以萌醒。回京后任中学美术教师,又大干起来,强烈地想探求艺术的个性风格。
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李苦禅教授首次分别招收5名山水、花鸟画研究生。报名者数百人,竞争激烈。凭着自学的杂家功底,书、画、印甚至素描、油画等都摸过,他获得了山水兼攻书法篆刻的那个研究生名额。
导师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理念,给了他深深的震撼。副导师梁树年先生,擅诗文,亦擅篆刻,格调很高,对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013年元月份,创办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王镛艺术官网 ,作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王镛 :于2013年12月个人官方网站在雅昌开通,网站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全面、丰富、及时、权威的王镛艺术动态,观点和评论,最新作品和代表作品,以及全方位的拍卖信息等。
2014年1月,王镛 书画精品馆成立,距著名的琉璃厂文化街仅百米,位于北京杏坛美术馆内。是王镛唯一一个对艺术进行展示、交流、学术研究的机构。馆内展示王镛老师的绘画、书法、篆刻精品,其中多为出版或展览作品,代表了王镛老师不同时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艺术年表
1948年 3月生于北京。
1955年 读小学。喜欢书法、绘画。
1958年 观看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遗作展,开始学习中国画。
1961年 就读于北京市第13中学,考入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和金石书法组,受教于马耀华、刘博琴先生。隶书毛泽东《长征》诗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览》。
1962年 国画作品入选《北京市小幼苗画展》,楷书作品获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 “少年书法比赛”一等奖。魏碑书作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
1963年书法作品入选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革命烈士诗抄书法展览”,并被收藏。获全校作文奖,被推举参加全市作文比赛。自制第一本印谱。
1967年 高中毕业。
1968年 下乡插队,先后落户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和阿荣旗。
1974年 调回北京,任中学美术教师。
1979年 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在导师李可染、梁树年先生指导下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
1981年 在研究生毕业创作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留校执教。
1982年 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作品展”。
1983年 参加“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山水画两幅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年国画展”并赴法国展出。
1984年 参加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地铁车站绘制的大型山水壁画《大江东去图》、《长城万里图》。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
1985年山水画十幅参加“五岳三山中国画联展”。其中《峨嵋早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宁河晚照》入选“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行书《自书诗一首》入选“国际书法展”书画作品被辽宁博物馆、甘肃博物馆收藏。
1986年山水画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东京主办的“现代中国画展览”。作品入选“国际交流绘画展”、“中日书画联合展”、“当代篆刻邀请展”、“第一回日中水墨画联展”、东京“现代中国美术家作品展”、“第三回读卖国际画展”、“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被聘为“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
1987年 书稿35幅发表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石谱》、《百树谱》。参加“国际临画大展”并被聘为该展评委。《中国书法》发表《汉晋砖文的书法艺术》。《书法》、《中国书法》、《金石书画》发表专题评介。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并举办四人中国画展。
1988年 入选在东京举办的“中国著名书法家百人展”。山水画五幅参加“国际艺苑第二届水墨画展”。山水画1 0幅参加二十四届奥运会汉城“中国现代水墨画特别企划展”。应《冲绳时代报》邀请赴日举办“中国书画五人展”。现代书法10幅参加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八人展”山水画在国际水墨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作品参加“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镛书画篆刻集》。作品14幅发表于《现代山水画库》。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西冷艺报》、《中国美术报》、《青少年书法》、香港《大公报》、《明报月刊》、台湾《书法艺术》、香港《文汇报》、《中国文化报》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89年山水画10幅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联展”。作品参加赴日“中国现代美术展”、“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汉城“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美国罗格斯大学“中国书法篆刻展”。山水画《场院》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王镛篆刻选》由荣宝斋出版。
1990年 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六人山水画展,3幅作品被上海美术馆收藏。山水画3幅参加“现代中国水墨联盟首届年展”。篆刻40方、书法1幅参加上海朵云轩举办的“当代著名中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参加“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并任评审委员。山水画两幅发表于《中国画新百家》。《美术》。《人民中国》、《美术之友》、《迎春花》等中国画季刊发表作品专题评价。
1991年 在上海朵云轩举办“四人书法联展”。参加“91中国199山水画邀请展”、“国际书法邀请展”、“当代中国书法展”。被聘为“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评审委员。知识出版社出版与李淼合著《中国古代砖文》。台湾《雄狮美术》、《艺术家))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2年 作品5幅参加“九二新文人画展”。汉城德园美馆举办“王镛画展”,出版画集。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美展”、“中日名家书法展”、“九二中国画邀请展”。荣宝斋出版《王镛书法集》,收作品134幅。香港《收藏天地》、台湾《艺术家》、《典藏))、《书法报》、《现代书法》杂志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3年 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金文陶文卷》,荣宝斋出版。荣宝斋出版《王镛山水册》。被聘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博览会”评委。被聘为“全国第一届楹联大展”评委。《中国画》、《中国书法》有专题评介。
l994年 参加香港市政局“中日韩港美术交流邀请展”。在台中市举办“王镛书画印展”。参加香港“国际书法交流展”。人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
1995年 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画学术精诚奖”。被聘为“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会副主任。被聘为“首届国际篆刻艺术展”评委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特邀评委。入选中国文联主办的汉城“现代中国画展”、“全国首届自作诗词书法邀请展”、汉城艺术殿堂“九五国际书艺展。”《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江苏画刊》、《书法之友》、《书法导报》、《书法报》有专题评介。
1996年 参加“首届中日篆刻艺术家交流展”并任中方评委会主任。参加香港艺术馆“特邀收藏书法展”。任文化部“迎九七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奖赛评委、“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评委会副主任。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集·王镛卷》。《美术观察》、《美术》发表作品专题评介。《韩国书艺》发表作品及访谈录。出席第六届全国文代会。
1997年 赴韩国参加“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中国著名画集作品展”、“全国中青年画家中国画邀请展”、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大展”、“九七’新文人画展”、“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百人精品邀请展”。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家业书·王镛卷》。山水画八幅发表于广州美术出版社《新文人画派》。《艺苑》、《书法报》、《古今百家篆刻名作欣赏》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8年山水画10幅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新作联展”。作品10幅参加瑞典马尔默美术馆“中国笔墨欧洲巡回展”。入选文化部主办“国际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联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江苏美术馆“馆藏书法作品展”。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全集》。
1999年 入选文化部主办“迎建国五十年美展”。参加上海美术馆“走向新世纪·上海国际书法邀请展”。被聘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法系列大展”推选委员。沈阳画院举办“王镛书画艺术展”,出版《王镛书画作品集》。参加郑州美术馆“1900~1999·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全国篆刻名家展”。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王镛卷》。
2000年 参加“中国著名山水画家联展·桂林篇”。大幅山水作品6幅参加“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邮政出版《王镛作品专辑》之一、之二、之三。
2001年 作品11幅参加汉城白岳美术馆“韩中书艺专攻教授作品展”。山水画《烟碧霜红图》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山水画4幅参加文化部艺术司主办“聚焦西部.中国画家西部行美展”。荣宝斋出版《王镛书法作品精选》。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王铺行草书唐人五言绝句》。《艺谈》、《书法导报》发表作品专题评介。书法对联作品参加文化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办的“中国文化季·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展”展出,并出版画集。
2002年 大幅山水画6幅展出于河南省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万里行——太行篇”并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专集。《中国名画家精品集·王镛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山水画2幅入选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世纪坛艺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持的《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展》。书法作品参加第六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作为策划人和学术主持人举办“首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和理论研讨会。《中国现代山水画全集》发表“秋岩夕照图”。
2003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王镛画集》并发表于((当代中国画掇英·山水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中国画提名展”,展出山水画7幅。《美术》杂志主办“2003全国著名中国画家提名展”,展出山水画4幅。《荣宝斋》杂志书法提名展,展出书法作品10幅,参展作者包括启功等13人。主编《书法杂志》,创刊号出版。任策划、学术主持的“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开幕。《荣宝斋》、《中国书道》、《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各杂志先后发表专题评介。被文化部聘为“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评委组长。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204专家委员会”专家。
2004年山水画2幅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澄怀味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黄宾虹奖”,山水画4幅参加获奖作品展。山水画2幅入选“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展”,各画种共计选出70位作者。山水画10幅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主办“回望·中国当代画家系列展”。山水画4幅参加文化部艺术司与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画画家宁夏写生创作展”。山水画3幅参加中国美术创作院、青岛宣传部等主办的“彩墨青岛——当代名家画崂山”展览。《中华文化画报》、《当代艺人》、《书画典藏》、《美术》发表专题评介或作品。被《书法》杂志评选为“十大年度人物”。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宣告成立,被聘为院长。主编《中国书法简史》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2005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当代山水画精品——王镛卷》、《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王镛卷》。由全国政协委托北京政协主办的“北京中国画家优秀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参展山水画10幅。《中国水墨·王镛卷》由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表作品48幅。山水画2幅参加“2005济南·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获“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艺术奖,该展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基金会主办。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收藏界最关注的中国画家·王镛卷》,发表作品48幅。策划、主持“今日美术馆第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并有书法册页8幅参展。
2006年 参加第10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北京巡回展。主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暨高研班结业作品集》。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中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由青岛当代中国书法院主办)。主持“北京·四川书法双年展”。主持“秦皇岛之约——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2007年 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二届研究生课程班暨高研班结业作品集》,开幕式当天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采访。主持中国书法院系列研究展之一“渊源与流变——‘二王’及帖系书法研究展”,开幕式当天接受上海卫视、江苏卫视等几十家网络媒体的专题采访。 主持“和谐大兴、文化礼贤――全国中青年名家艺术书法邀请展”,代表中国书法院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呈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及相关资料,并申报成功。篆刻作品参加“中国首届篆刻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代表中央美院参加“传承与使命”——书法高等教育论坛暨书法作品作品交流展。主持中国书法院“走进淄博”书法精品大展(开源文化大世界举办)。主持《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举办)
2013年元月份,创办了,王镛艺术官网,是王镛老师唯一的官方网站平台。更权威的提供了著作网上发布,王镛艺术活动、王镛艺术品研究,王镛艺术交流,提供了更多更权威的参考价值和艺术共享。
⑽ 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王镛裴
王镛斐,男,长期从事以鞍区肿瘤为主的各种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是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秘书,上海市垂体瘤研究中心秘书和内镜组组长。2001年赴德国Mainz大学神经外科,跟随世界著名显微神经外科专家、锁孔技术的倡导者Perneczky教授学习锁孔技术和神经内镜(脑窥镜)技术。回国后即开展锁孔手术和三脑室造瘘、脑室内囊肿开窗、颅底脊索瘤切除等各种神经内镜手术,水平居国内领先。负责举办了十五届全国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学习班和三届全国垂体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并为全国颅底外科显微外科学习班、全国神经外科新技术和新进展学习班授课,主要内容涉及垂体瘤等鞍区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和神经内镜技术的推广应用。
好大夫上可以直接与他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