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反映广州人文地理
① 有没有有关人文地理风俗的小说
八十天环游地球
② 人文地理有关的英美文学
人文地理?。。。。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瑞芬历险记,就是以真实反映美国密西西比河中下游风土人情为特点的~俚语比较多~
③ 反映广州生活的影视/文学作品
楼主是要写论文么?下面是个例子哦,看看有没参考价值。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浅析王尔德作品中艺术风格和道德观的关系
摘要:在作品中.王尔德对于他的道德观经历了一个从正面宣扬。到象征隐喻。再到反讽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由童话、小说和戏剧这三个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再进一步发现。王尔德道德观的转变促使其艺术风格的转换.而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又将他与世不同的道德观得以充分的体现.其作品也由此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王尔德艺术风格道德观
王尔德在生活和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气质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独具特色的作家之一。同时,王尔德也因其本身和作品中涉及的道德问题而饱受争议。这也根源于他与当时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不同流的唯美道德观。纵观王尔德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艺术风格随着其道德观的变化而转变,而其离经叛道的道德观也由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极好的展现。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本文将从三个创作阶段将作者和作品结合起来对此进行论述。
童话:对唯美艺术的道德宣扬
王尔德于1888年出版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与其它故事》,其中收录《快乐王子》、《夜莺与蔷薇》、《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等五篇童话。这时他的人生可以说正处于家庭和事业都顺风顺水的时期.任职一份出版物的主编,拥有一双可爱的儿子;同时,在对所信奉的唯美主义文学创作中还致力于从正面宣扬自己的艺术主张。对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经过童话这种唯美的方式处理,一方面塑造出快乐王子、小燕子和夜莺等一系列正面的道德形象.宣扬真善美;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诸如自私的巨人,经过从恶到善的人性转变,警醒世人,不要被金钱和商业化的社会控制,不能过着虚伪而不真诚的生活,把人类原本的怜悯。爱情,友谊和宽容等美德丢弃。在艺术手法上面.王尔德的童话作品可以概括为三美,即幻想美、意境美和感伤美。这三美让其童话作品独树一帜.成为适合孩童,更适合成年人看的童话。另外.王尔德身上还具有爱尔兰民族独有的机敏善言,他杰出的语言才能使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他所要表达的道德观相得益彰。
小说:唯美的恶之花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作者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这篇小说从一开始连载就将作者推上了艺术与道德矛盾焦点的风口浪尖。因为此时的王尔德已经基本全面接过了英国唯美主义大旗.并受到了来自法国的颓废主义等当时各种提倡纯艺术的文学主张影响。可以断定本阶段作者的唯美的艺术思想已经基本成形。另外就是作者本身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出于对美的追求,而陷入了与年轻男子的不敢明说的爱中。这种与当时的伦理道德绝对不融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主张表现出来,使得《道连格雷的画像》这朵恶之花绚烂开放。小说中,作者就将自己分裂成了三个主人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是,自我一道连,本我一亨利,超我一贝泽尔。道连是作者想要成为的自我,身上聚集着美和快乐。也是作者在现实中极力想要成为的样子,超脱世俗。永远和美做伴,尽情地尝遍快乐结出的所有果实,而不用付出任何的代价。但是超我却是站到伦理道德一方的。贝泽尔诚实善良,且规行矩步,时时提醒着道连不要和亨利走得太近,希望他过受人尊敬的生活,名声清白。一尘不染。贝泽尔对道连的爱恋都注入到艺术的创作中,认为道连的美给了他创作的活力。因此.贝泽尔同时象征了作者现实中不得不安于道德,也想要追求艺术的一面。另一个被认为是反道德的本我.亨利是世人眼中的王尔德。玩世不恭,秉持着反理性,反道德,反社会的享乐主义原则。鼓动和诱惑着自我道连藐视原则,藐视道德,尽情于感官享受,驱策支配着自我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毁灭d这三个人物的心理塑造完全与现实中的王尔德相对应。王尔德想要过道连那种只要纵情享乐不用理会灵魂的生活,却由于超我的影响。不得不考虑到现实中的道德,同时还有对艺术的追求,最后只能像亨利一样只是在言论上,在生活方式上实践一下无伤大雅的享乐主义。艺术创作手法上,作者通过“画像”这一象征载体将小说所要表达的艺术与道德的主题巧妙展现。画像即象征着道连的灵魂,也象征着高于生活的艺术。小说的结尾,自我和超我都不复存在,而画像却留了下来。只能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艺术具有超越生活的强大生命力。另外?作者在小说整体氛围方面,大量使用了哥特式元素。比如,道连祈祷和画像用灵魂交换青春的愿望实现;把画像放在阁楼上阴暗恐怖的描述;道连杀死贝泽尔并消尸毁迹:最后道连拿匕首向画像刺去,却是自己中刀死亡。更离奇的是。死亡后的道连容貌苍老,而画像却光亮如新。这些超自然。超现实的设定,充满悬念,恐怖刺激的故事情节,都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使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在道德和非道德之间的挣扎更具张力。
戏剧:浪荡子的反论
王尔德创作的盛期就是四部社会喜剧的创作。这个阶段最能将其艺术风格和道德观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就是一系列的浪荡子形象。小说中的亨利也箅浪荡子.但尤以戏剧中的几位人物形象结合作者大量使用的反论手法更为精彩。这些浪荡子致力于将自己塑造成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衣着,服饰,饮食,起居,谈吐,风度等方面务求优雅漂亮之余.再加上松弛懒散的举止,漫不经心的神情,游戏似的心态.这一切都构成了浪荡子的审美人生。更重要的就是这些独具特色的人物用反论代作者讲出的对人生,爱情,家庭,政治,尤其是对道德的一些观点,使得作品更加深了思想深度。在《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第二幕中,达林顿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你装好人,人家就得对你认真;in果你装坏人。人家就不会对你认真。这就是乐观主义惊人的愚蠢之处。”意思是指当时的社交界.人人都得正派严谨,彼此都得受拘于虚伪的社交规范。只有随便一些,才能超脱出来。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对话中“惊人的愚蠢之处”的反意就是突出惊人的“聪明之处”。似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乍听可笑,思之有刺。所以在上流社会混迹的人们为了适应社交的需要,就得趋炎附势。《一个理想的丈夫》中,戈林子爵说:“我很喜欢政治宴会。它们是留给我们惟一人们不谈政治的地方。”在《真诚的重要性》中。深刻展示人物个性、幽默风趣而又巧妙机智的对话比比皆是。例如布雷克耐尔夫人谈到她曾经推荐一个经验丰富的法国女仆给一个贵妇人梳妆打扮时说:“三个月以后.她的丈夫竟不认识她了。”杰克连忙说:“六个月以后.那谁都不认识她了。”布雷克耐尔夫人的话无非是想吹嘘法国女仆妙手回春的美容术,但同时也暴露出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杰克则顺水推舟,讽刺揶揄得可谓巧妙自然。以上几个简单的例子虽说是四部戏剧作品中的九牛一毛,这些看上去自相矛盾,荒诞可笑。不合逻辑的反论,却蕴含着坚实的真理,冲击当时社会问题的本质。更能充分地证实作者通过运用喜剧语言,人物形象等艺术手法。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虚伪道德,商业主义的社会风尚和资产阶级现存秩序的批判和攻击。本文通过对王尔德主要作品的纵向梳理.可以看出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经过从艺术风格到思想内容上的清晰进化。说是进化,就是意味着作者不止在艺术手法上成熟的运用,运用文字的魅力为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主张和文学功力;另一方面更能说明作者在自己与当时社会已经腐朽的旧伦理道德观的斗争中,从开始的正面宣扬.到中期的象征隐喻,再到最后能巧妙运用喜剧——这一雅俗共赏,大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和想要重新建构的新道德观充分的展现。这是王尔德在当时所做出的努力,百年后的今天得到肯定。
参考文献:
[1]王尔德著.钱之德译.王尔德戏剧选[M].广州:花城出
版社.1983.
[2]张介明.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J].外国文学研究,2000,(4).
[3]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4]黄俏.试论王尔的童话的三.美[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2).
④ 求一部现代小说,女主和男主是高中同学,女主去了广州读大学,姓宋男
找到了😁,小说名《时擦》
⑤ 闹书荒!!!求玄幻,网游,严谨的书籍。最好穿越有人文地理介绍的小说。
《海怪联盟》末世异能,有分析地理海洋生物以及社会关系学等…很不错啊!
⑥ 小说种类随意 内容要穿插丰富的历史内容人文地理.搞笑风趣. 类似于回到明朝当王爷 这种的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
⑦ 请问,有哪些比较好看的人文地理的小说啊
三国演义,它讲人文地理战争历史,并且很好看。拿破仑传,水浒传。
⑧ 沙市人文地理的文章
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1.2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近年来,一大批致力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人地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人地系统优化论、人地关系异化论、人地关系辩证论、人地太极图论、人地关系冲突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错位论、人地关系协同论、人地差异协同论、人地协调共生论、人地协调阶段论、人地关系构型论、天地人系统论和人地关系分形论等。这些理论从正反两方面诠释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容,促使中国人地关系的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5]。
1.3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同期的研究水平在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与争论的过程后,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逐步淡化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本身的创新性探索,转而将人地关系思想植入到解决全球性或地区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中去。而在中国,除了将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等方式体现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之外,仍在继续探索人地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者们普遍把“以人为本”作为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切入点与重点,提出了人地系统中“人圈”与“地圈”相互作用的动态机理是模拟人地“最佳距离”,认为只有同时实现了人地系统的产业组织与空间组织的双重协调,消除了区域盲目竞争与冲突,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空间区位的合理占据,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共生。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印证在推动人地系统由低级优化向高级优化转变、并与国际人地系统研究接轨的同时,也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可以认为,中国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通过漫长的赶超之后,在今天已经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同期的理论研究水平。
2、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人地系统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手段广泛应用于解决国家及区域发展问题。随着新型人地关系理论的不断出现,与理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体系趋于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与数学模拟方法、系统集成研究方法、人地系统的动力学模拟方法、非线性人地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3S技术研究方法、综合集成方法、制度创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地系统的研究与区域发展的实践应用中[6],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国家、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及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研究内容的扩展
3.1开始进一步挖掘文化景观背后的多重意义中国文化地理学者研究除继续关注聚落、建筑、农田等物质文化景观外,还关注地名、饮食、音乐、美术、摩崖石刻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开始挖掘这些文化景观的多重意义[7],寻求文化多样中的一致性,透过物质景观表象探寻其背后的抽象文化,识别文化基因和文化“遗传”因子,解读内含的深层次文化理念。
3.2尝试解读电影、小说、建筑等“文本”所表征的地方文化特征文化地理学的索尔学派主要研究生计文化层面的景观,例如谷仓、加油站等,通过这些景观在地表的分布来反映某种生计类型的空间分布。但新文化地理学者开始将文化景观视作文本,认为它们如同文字、图画、影像等其他文本形式一样,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文化理念。受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的影响,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研究电影、小说、建筑等所要表达的地方性或区域文化特征[8]。
3.3开始关注小尺度文化空间及文化生产的研究中国大陆以往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往往将文化空间中的实体空间与抽象空间割裂开来,即便是研究世俗民风等抽象文化事物,也只是停留在大尺度的区域框架中,缺乏对小尺度文化空间及空间生产的关注。近几年学者对小尺度文化空间研究开始增多,如对城市公共文化场所、乡村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城市文化街区、传统商业区等进行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学者们不再仅仅注重空间的物质形式,而是开始探讨抽象文化的生产。文化空间所生产的文化不单体现在文化企业的产品中,还体现在地方的文化形象上。
⑨ 谁给推荐几本介绍各地人文地理的书籍。
眭澔平探险世界
⑩ 广州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就业怎么样啊
广州大学,非211,属于二流学校吧,其实这类大学就业都差不多,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主要就业渠道都是当老师,如果真的喜欢地理这个专业,可以试试报考中山、武大、浙大、北师大这类,大师之所在,才能学到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