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小说的特征
『壹』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1、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2、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4、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和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贰』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现代主义文学的肇始期:
19世纪90年代起,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波及到欧美各国而蔚为一个国际性文学运动,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思潮而开始。这20年间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和作品。法国的象征主义继续发展着,产生了马拉美、瓦雷里等成就斐然的诗人。
德语国家的表现主义戏剧正式登上国际舞台;爱尔兰出现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领导人物叶芝是这一时期英语作家中成就最高者。
在小说创作上,波兰裔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作品已经出现暧昧的现代主义元素,而法国的普鲁斯特则完成了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成为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叁』 文学概论现代主义文学类型的特征是什么
现代主义文学类型的特征如下:
1、象征主义:
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2、表现主义:
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
表现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其诗歌情绪炽烈、雄辩,追求力度,抒情方式夸张,常采用浓缩的诗句。
3、意识流:
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4、荒诞派:
荒诞、抽象的主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使戏剧的直观艺术特点发挥到极限。在内容上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诞不经;在艺术手法上则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
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戏剧运动和前言不达后语的枯燥语言来从总体上突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它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3)现代派小说的特征扩展阅读:
现代主义文学的演变:
1880年前后,西方主要国家进入迅猛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扩张阶段,其中尤以英、法、德三国为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之加快,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
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
发生于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
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还包括1917年爆发于俄国的十月革命。马克思的思想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遭遇质疑的时候,一跃成为一种重要思潮,许多现代主义文学家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其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因素:
在整个19世纪,统治欧洲科学界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牛顿的力学体系。在其影响下,实证、理性等观念是引导文艺发展的主流观点。但在20世纪初期,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极大动摇了古典物理学的物质宇宙观,科学世界变得微妙、复杂、难于把握。
相继诞生的电子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进一步毁灭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观点,甚至极大的改变了语言。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例如,作为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的未来主义文学,就是在新科技发展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
在哲学与文化领域,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引导文学家深入开掘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直接影响了意识流小说。
然而,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大的,却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他的直觉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基调。此外,康德不可知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克罗齐的直觉美学理论,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肆』 西方现代文学的特点
一、现代主义的兴起
现代主义的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和战后异化的社会环境里。对于一些西方作家和艺术家来说,当代历史是毫无效益和混乱不堪的光怪陆离的巨大场景,传统的创作已不再适用,只有种种反传统的形式和风格方能表现历史所呈现的绝望和混乱的景象,冲出一化的牢狱走向整体。于是,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和哲学思潮的基础上,艺术家们在作品里集中体现出带有抽象意味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绝望感,人的生存本身难以忍受“形而上”的痛苦等复杂的感受。现代派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所表现的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深切的危机意识和紧迫的变革意识。
二、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
现代主义流派纷呈,作品也是多姿多彩,象征主义有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表现主义有斯特林堡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音乐做品《华沙幸存者》,立体主义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带抽屉的维纳斯》等。
三、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
在艺术特征方面,主观性、内向性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往往侧重于以本能为主导多变化的内心来反映现实,常常把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搅拌起来表现,追求的是现实世界挤压之下的心理世界的真实以及心理世界扭曲之下的现实世界的真实。
现代艺术的主题思想的譬喻性、模糊性和多义性,是由于现代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心理学等广泛渗人的结果。因此“对于理智地强调,对于辩证的兴趣,对于悖论逻辑的爱好以及象征、譬喻、寓言等手段的运用,都说明了他们对于作品中一种哲学品性的自觉的追求”。
西方现代主义结构还表现出思想方式的“非理性”,作品主人公的“非英雄化”倾向;艺术作品的结构趋于松散而复杂,随着哲学成分的加重,清洁淡化甚至被取消,任务的抽象化、寓意的象征化,很多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思想的载体,追求“较深刻的哲理内涵和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从而启发观众去思考,并且“化繁求简、返璞归真”。
在表现手法上主张“离间”,即“把人们熟悉的经验陌生化,引起人们从另一角度重新认识这个经验”;追求表现的创新,常常使用象征、譬喻、寓言、暗示、无意识、意识流、梦幻、荒诞、悖论等探索方式和表现手段,从而传递事物背后不可言传的意义。
『伍』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反对客观的描写法;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
2在语言形式上,现代主义文学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排列形式,来暗示人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
3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现代主义文学不注重塑造个性鲜明、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着重表现人的全面异化,表现人与社会、人与物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异化。
4现代主义在艺术形式上特别注重追求新奇怪诞的艺术表现手法。
『陆』 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在内容上:1.表现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孤独、苦闷、冷漠、2.对自我生存价值的怀疑3.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
在艺术表现上,现代主义小说对许多反传统的技巧和手法进行了探索。
『柒』 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
十九世纪末兴起至二十世纪中期,具有前卫特色并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文艺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
特点:
1.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反对客观的描写法;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
2.在语言形式上,现代主义文学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排列形式,来暗示人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
3.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现代主义文学不注重塑造个性鲜明、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着重表现人的全面异化,表现人与社会、人与物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异化。
4.现代主义在艺术形式上特别注重追求新奇怪诞的艺术表现手法。
『捌』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象征性,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
2.荒诞性,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和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
3.意识流,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的状态,力图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
『玖』 现代派文学的流派特点
一表现主义重在表现内在世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其特征为:①抽象化;②变形;③时空的真幻错位;④象征和荒诞的手法;⑤面具的运用;⑥注重声光效果。其中①~④指小说,⑤⑥指戏剧。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卡夫卡。二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因人而异,各有侧重,但有些艺术特征是共同的:①“作家退出小说”;②情节淡化;③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⑥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超出语法常规。代表性作家是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伍尔夫等。三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其明显特征是:①荒诞、抽象的主题。“从广泛的意义上讲,荒诞派剧作家的作品与主题,都是人类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苦闷心理”。②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荒诞派戏剧家认为“荒诞”是世界的本质,“非理性”是戏剧表现的核心内容。因此他们的作品刻意打破传统的戏剧常规,既无时空观念,又无戏剧结构的基本格局;既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一群被世界压扁了的可怜虫。这些人举止荒诞怪异,语言颠三倒四,思维混乱不堪,毫无理智可言。③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荒诞派戏剧作家提倡“纯粹戏剧性”,认为“艺术家通过直喻把握世界”,通过物体把戏剧人物的“局促不安加以外化,让舞台道具说话,把行动变成视觉形象”,道具使戏剧的“直观艺术”特点发挥到极限。荒诞戏剧的代表作家是萨缪尔·贝克特。
四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现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用魔幻是工具,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观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作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魔幻主义继承发展了本大陆古印第安各族文化(传统意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习俗)的传统,极富民族特色。代表作品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