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现代小说之父
『壹』 西班牙有哪些著名人物
1、塞万提斯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语: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埃纳雷斯堡,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唐·吉诃德》达到了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唐·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逝世。
塞万提斯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巨大,甚至连西班牙语都因此被称为“塞万提斯的语言”。据新华网2015年3月17日消息,西班牙专家17日宣布。
西班牙伟大作家、文学巨著《唐·吉诃德》的作者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遗骸已在马德里市中心的特里尼塔里亚斯教堂内找到。
2、巴勃罗·毕加索
巴伯罗·鲁伊斯·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
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
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2018年3月31日,苏富比将毕加索的绘画作品《胡安莱潘》带到香港进行拍卖。
纽约时间2018年5月15日晚7时,佳士得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举行,毕加索的作品《水手》、《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与猫》、以及一件夏加儿作品缺席拍卖。
3、达利
萨尔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达利-多梅内克,普波尔侯爵(西班牙语: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 Marqués de 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
一般简称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在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4、埃尔南·科尔特斯
埃尔南·科尔特斯(1485年—1547年12月2日,西班牙语:Hernán Cortés,英文:Hernando Cortes)出生于西班牙,1504年19岁时在西印度群岛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定居。
7年后,他加入到出征古巴的行列中。他听说墨西哥的一些城市拥有巨大的财富,充满了黄金和珠宝。在这类传闻的驱使下,他于1519年率领一支探险队入侵墨西哥。
建立了城市维拉克鲁斯后,由于他的机智和勇气,先后征服了阿纳华克地区的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城传扬天主教的思想。而后北上探索南加州,最后死于西班牙境内。
5、伊莎贝拉一世
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语: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王。她与堂弟及丈夫费迪南二世(1452年3月10日-1516年1月23日)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
为日后他们的外孙查理五世统一西班牙奠定了基础。伊莎贝拉一世是一位精力充沛、才干非凡的君主。她做出过一套完整的关键性决策。
这些决策在好几个世纪中都对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今对更多的人仍有着间接的影响。她还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资助人。
『贰』 塞万提斯有怎样的作品特点
1616年,塞万提斯与世长辞。塞万提斯自157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过哀歌、长诗、悲剧、喜剧、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反映了16世纪末西班牙王国走向衰落时期的社会现实,塑造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流氓妓女的各阶层人物形象,暴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塞万提斯也因此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叁』 西班牙有哪些著名人物
弗朗西斯科·佛郎哥(Francisco Franco, 1892年12月4日-1975年11月20日),西班牙政治家,军事家,法西斯主义独裁者,西班牙长枪党党魁。Francisco Paulino Hermenegildo Teólo Franco y Bahamonde Salgado Pardo是他的全名。Francisco Franco Bahamonde和Francisco Franco都是简称,后者则是较常见。
他从1912年参加在摩洛哥的殖民战争起,一直在军队中任职,民主政府成立后他曾被撤职,但很快又复任军队职务。1936年,他反动反共和政府的武装叛乱,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支持。1939年,他的民族主义军队在国内内战中胜利,任国家元首。他在国内实行军国主义的统治,镇压反法西斯革命运动、长枪党外的其他政党和共产主义运动,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和亲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名义上保持中立,但帮助希特勒侵略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因为美国的援助,西班牙成为工业化的发达国家。1947年,他自任摄政王。1975年他逝世后,胡安·卡洛斯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独裁统治结束。
荷南·科尔蒂斯(Hernán Cortés,1485年—1547年12月2日)是殖民时代活跃在中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者(Conquistador),以摧毁阿兹特克(Aztec)古文明,并在墨西哥建立西班牙殖民地而闻名。英文有时也叫他为Hernando 或 Fernando Cortés,中译较少译此别名。他的其他译名有:艾尔南·柯提斯;荷南·寇蒂斯;或科尔特斯。
拉菲尔·德·雷戈(Rafael del Riego y Nuñez,1784年4月9日—1823年11月7日),西班牙将军和自由主义政治家。
1784年4月9日,德·雷戈出生于奥地利的Santa María de Tuñas。1807年,奥维尔多大学(Universidad de Oviedo)毕业后,他远赴马德里从军。1808年,在西班牙独立战争中,他被法国军队俘虏,囚禁于埃斯科里亚尔(Escorial),最后他成功逃脱。
11月10日,他参加了Espinosa de los Monteros战役,结果再次被俘。3天后他被押送到法国,最后被释放。在游历了英格兰和德意志诸邦后,雷戈于1814年回到西班牙并再次入伍,衔列中校。
在君主专制政体下的6年时间,雷戈参与了共济会成员和自由主义者一次密谋推翻斐迪南七世的行动。1819年,国王组织了10个营部(Battalion)打击当时南美的反抗势力。1820年1月1日,身为阿斯图里亚斯营部司令的雷戈与其他军官在西班牙西南部城市加的斯发动叛变,着政府回复1812年的宪法,引起了西班牙内战。雷戈的军队列队行进安达卢西亚(Andalusia,西班牙南部)的城市,希望引起反帝制的起义,却得不到当地人的支持;反而加利西亚(Galicia)地区的起义却漫延全国。1820年3月7日,马德里的王宫被巴列斯特罗斯(Ballesteros)将军麾下军队围堵,3月10日国王同意恢复宪法。
新成立的“进步派”政府擢升雷戈为元帅,任加利西亚的上将(captain-general)。1821年1月8日,雷戈控制了阿拉贡(Aragon),迁入萨拉戈萨(Saragossa)。6月18日,他迎娶了自己的表妹Maria Teresa del Riego y Bustillos。同年9月4日,在一次共和主义者叛变失败后,他被误认为支持共和政体主义,被判入狱。但他的支持度有增无减,马德里有游行要求释放他。1822年3月,他当选为西班牙总议会(Cortes Generales)议员,最后获释。
1822年12月,威罗纳会议(Congress of Verona)期间,神圣同盟认为西班牙的政体有碍欧洲的权力平衡,法国被委派协助西班牙重新建立帝制。1823年4月7日,法国军队越过边界,雷戈领导第三军队,一边抵抗法国的入侵,一边平定国内拥护帝制的动乱。同年9月15日,雷戈被出卖,囚禁在哈恩(Jaén)省的乡村Anquillas中,后被送到马德里。他因曾在国会中投票支持废除国王权力,被王室法院裁定叛国罪名成立。虽然国王宣布大赦,但拉斐尔·德·雷戈最终在1823年11月7日于马德里的la Cebada广场被绞死。
Himno de Riego是一首纪念雷戈的歌曲曾成为第二西班牙共和国 (1931年-1939年)中的赞歌。现在他的肖像在西班牙议会的建筑中陈列着。
『肆』 鲁滨逊漂流记是什么小说
《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鲁滨孙漂流记》于1719年4月25日出版,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一问世既风靡全球又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各种文字。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该书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叙事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18世纪,长篇小说兴起,笛福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他的小说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自14至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成为每各青年人都抱有的一种理想,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孙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内容提要
鲁滨孙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保住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虽然这样,鲁滨孙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重新另造一只小的。
鲁滨孙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8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都是人骨,生过火,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鲁滨孙惊愕万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直到第26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吃掉的俘虏。鲁滨孙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鲁滨孙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接着,鲁滨孙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发现船上的水手发生了叛乱,绑架了船长,把船长、船副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孙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水手,夺回了船只。他把那水手留在岛上,船长带着鲁滨孙“星期五”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此时鲁滨孙已离家35年。他在英国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妻子死后,鲁滨孙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鲁滨孙又送去新的移民,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用必需品,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小说简介
我父亲原来指望我学法律,但是我却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我去赫尔,我的一位同伴正要坐他父亲的船到伦敦去,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动心了,我必须跟他而去——这是1651年的8月,当时我十九岁。
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我感到全身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怖。我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命,我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回到我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
可是第二天风停了,浪也歇了。太阳西沉,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这时又喝了我的同伴酿的一碗甜酒,我就把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这种习性给我的一生招来了巨大的不幸——任性的行动常给我带来灾难,可我总不肯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乘机悔改。待到危险一过去,就忘掉了 所有的誓言,又不顾一切地投入了我的毫无名堂的生活。
在第一次狂风暴雨似的航行后,我又有过几次不同的冒险。在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我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俘虏,被卖为奴隶,经过许多危险,我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可这时我却又成了诱惑的牺牲品。巴西因为人工不足,有几个种植园主知道我曾为做生意而到过非洲的一些奴隶市场口岸,他们竭力哄诱我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带去为他们的种植园买些黑奴回来。
听从坏主意,人就会倒霉。我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上帝保佑,只有我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当时我所有的只是一把刀、一只烟斗和一个盒子里装的一点儿烟草。待到我的体力恢复,可以走路了时,我就沿着海岸走去。使我大为高兴的是,我发现了淡水。喝了水后,又拿一小撮烟草放在嘴里解饿。我就在一棵树上栖身,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振作了精神,海上风平浪静。但最叫我高兴的是我看见了那艘船,待到潮水退下,看到它竟离海岸很近,我发现可以很方便地游到船上去。船上只剩下一只狗和两只猫,再没有别的生物。不过船上有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这样,我就干了起来。为了把那些东西运到这个岛的一个水湾里,我专门制造了一只木筏,还把岛上有淡水而且比较平坦的一块高地作了我的住所。面包、大米、大麦和小麦、干酪和羊肉干、糖、面粉、木板、圆木、绳子——所有这些,再加上几支滑膛枪、两支手枪、几支鸟枪、一把锤子,还有——那是最没有用的——三十六镑英币。所有这些东西我都一天又一天——在两次退潮之间一一从船上运到了岸上。到了第三十天夜里,我的搬运工作做完了,我躺下来时,虽然像平常一样害怕,但我心里也满怀感恩之情,因为我知道,我已为以后对付这个荒岛作好了准备而心里感到踏实了。
岛上有不少野果树,但这是我过了好久才发现的,我把它晒成葡萄干。岛上还有到处乱跑的山羊,但要不是我从船上取来了枪支弹药,它们对我又有何好处呢?因此,我有理由感谢仁慈的上帝,让船搁在海岸边,直至使我搬来了对我有用的一切东西。
要想确保我能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尽可能地相继办了几件我非办不可的事。但是我的努力并非总是交上好运道。我在第一次播下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是播种得不是时候。我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工夫,挖了几个地窖以备贮存淡水。花了四十二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劈成我的第一块长木板。我起劲地干了好几个星期,想制造一个捣小麦的石臼,最后却只好挖空了一大块木头。我足足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铁树,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很像样的独木舟,以备用来逃离这个小岛,可结果却因为怎么也没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丢弃了。不过,每一桩失败的事,都教给了我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至于自然环境,岛上有狂风暴雨,还有地震。我那时也对一切都适应了。我种植和收获了我的大麦和小麦;我采来野葡萄,把它们晒成了很有营养的葡萄干;我饲养温驯的山羊,然后杀了吃,又熏又腌的。由于食物这样多种多样,供应还算不差。如此过了十二个年头,其间,岛上除了我本人之外,我从来没见到过一个人迹。这样一直到了那重大的一天,我在沙滩上偶然发现了一个人的光脚印。
我当时好像挨了一个晴天霹雷。我侧耳倾听,回头四顾,可是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我跑到海岸上,还下海去查看,可是总共就只有那么一个脚印!我惊吓到了极点,像一个被人跟踪追捕的人似地逃回到我的住处。一连三天三夜,我都不敢外出。
这是人怕人的最好说明!经过十二年的痛苦和苦干,十二年跟自然环境相抗争,竟然会因一个人的一只脚印而恐怖不安!但事情就是这样。 经过观察,我了解到这是那块大陆上的那些吃人生番的一种习惯。他们把打仗时抓来的俘虏带到这个岛上我很少去的那个地方,杀死后大吃一顿。有一天早晨,我从望远镜里看见三十个野蛮人正在围着篝火跳舞。他们已煮食了一个俘虏,还有两个正准备放到火上去烤,这时我提着两支上了子弹的滑膛枪和那柄大刀往下朝他们跑了去,及时救下了他们来不及吃掉的一个俘虏。我把我救下的这个人起名为"星期五",以纪念他是这一天获救的,他讲话的声音成了我在这个岛上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听到的人声。他年轻,聪明,是一个较高级的部族的野蛮人,后来在我留在岛上的那段时间,他始终是我的个可靠的伙伴。在我教了他几句英语后,星期五跟我讲了那大陆上的事。我决定离开我的岛了。我们制造了一只船,这次不是在离海岸很远的地方造。正当我们差不多已准备驾船启航时,又有二十一个野蛮人乘着三只独木船,带了三个俘虏到这个岛上来开宴会了。其中一个俘虏是个白人,这可把我气坏了。我把两支鸟枪、四支滑膛枪、两支手枪都装上双倍弹药,给了星期五一把小斧头,还给他喝了好多甘蔗酒,我自己带上了大刀,我们冲下山去,把他们全杀死了,只逃走了四个野蛮人。
俘虏中有一个是星期五的父亲。那个白人是西班牙人,是我前几年看见的那艘在我的岛上触礁的船上的一个幸存者,当时我还从那艘船上取来了一千二百多枚金币,但对这些钱我毫不看重,因为它们并不比沙滩上的许多沙子更有价值。
我给了那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枪支和食物,叫他们乘着我新造的船去把那艘西班牙船上遇难的水手们带到我的岛上来。正在等待他们回来时,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而在我的岛附近抛了锚。我帮那位船长夺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国。我们走时带走了两个也想回英国去的老实的水手,而让闹事闹得最凶的一些水手留在了岛上。后来,那些西班牙人回来了,都在岛上居留了下来。开始时他们双方争吵不和,但定居后,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兴旺的殖民地,过了几年,我有幸又到那个岛上去过一次。
我离开那个岛时,已在岛上呆了二十八年两个月二十九天。我总以为我一到英国就会高兴不尽,没想到我在那里却成了一个异乡人。我的父母都已去世,真太令人遗憾了,要不我现在可以孝敬地奉养他们,因为我除了从那艘西班牙船上取来的一千二百个金币之外,还有两万英镑等待着我到一个诚实的朋友那儿去领取,这位朋友是一位葡萄牙船长,在我去干那项倒霉的差事之前,我委托他经营我在巴西的庄园。正是为了去干那差事,使我在岛上住了二十八年。我见他如此诚实,十分高兴,我决定每年付给他一百葡萄牙金币,并在他死后每年付给他儿子五十葡萄牙金币,作为他们终生的津贴。
我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我除了因为要到那个上面讲的我住过的岛上去看看,又作了一次航行之外,再没作漫游了。我住在这儿,为我不配得到的享受而心怀感激,决心现在就准备去作一切旅行中最长的旅行。如果说我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要认识退休生活的价值和祈祷在平静中过完我们的余日。
『伍』 西班牙特点
1、西班牙风土人情
(1)西班牙人受拉丁文化的影响,性格热情奔放,乐观开朗,诚实爽快。
(2)饮食:西班牙人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吃各种肉类,喜食酸辣,不爱吃油腻或过咸的菜肴。他们爱喝啤酒、葡萄酒
(3)着装:西班牙人平时服装以宽松、舒适为主,大多是不系领带的衬衫、夹克衫,妇女喜穿素色高雅裙装,但老年人比较喜欢亮色
(4)禁忌:忌讳“13”和“星期五”。喜欢黑(庄严)、红(吉祥热烈)、黄色(高贵)。
2、西班牙客户接待注意事项
(1)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一般可称呼西班牙人为先生、夫人、小姐,西班牙人见面之时常常交换名片,女士处处优先。
(2)在商务场合,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
(3)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3、西班牙人喜欢什么礼物
(1)国内零食、精美包装的本地特色小吃。
(2)陶瓷餐具,可以送些具有中国风格的餐具。
(3)手工艺品、字画,表示友好合作。
4、适合与西班牙人沟通的话题
(1)西班牙美食:火腿(Cordero)、瓦伦西亚海鲜饭(Paella)、卡斯蒂亚汤(Sopa Castellana),中部地区的烤乳猪(Cochinillo)、烤乳羊(Cordero),西北部地区的海鲜汤(Cordero)等。
(2)西班牙橄榄油:产量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量的50%。
(3)西班牙斗牛:西班牙国粹之一,选用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一般驯养四、五年后即可使用。斗牛表演通常在下午进行,每场由三个斗牛士分别斗六头牛。斗牛表演是西班牙为数不多的准时开始的活动。
(4)弗拉门戈舞:西班牙国粹,是安达卢西亚地区吉普赛人(又称弗拉门戈人)集歌、舞、吉他演奏为一体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舞蹈热情、奔放、优美、刚健,形象地体现了西班牙人民的民族气质。
(5)西班牙名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年,出生在意大利,后成为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 (是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代表作《堂吉诃德》),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西班牙伟大画家,立体派的先驱)。
(6)谈话禁忌:西班牙人热情好客,交谈时比较随意,一般喜欢谈论体育(如足球、网球、高尔夫球)、斗牛、旅游、天气、工作、业务等。西班牙人注重个人隐私权,一般不能询问别人年龄、收入、婚否、宗教信仰、政治派别等。在交谈时,注意不要高谈阔论、出言不逊、随意插语、打断别人等。
5、西班牙市场的特点
(1)在劳动力市场、银行部门、破产法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保障市场便利化。
(2)通过优化产业竞争力、保障贸易便利化等途径促进产品出口。
(3)提供融资便利,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4)私人和公共债务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风险高。
(5)整个国家面临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问题,失业率较高。
(6)大量的小型非生产性公司占据市场主导。
『陆』 请问堂吉柯德是哪部小说主人公作者是谁
《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 西班牙 (读音tánɡ jí hē dé)原名《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在这将近一百万言的作品中,出现了西班牙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的整个社会,公爵、公爵夫人、封建地主、僧侣、牧师、兵士、手艺工人、牧羊人、农民,不同阶级的男男女女约七百个人物,尖锐地、全面地批判了这一时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私有财产制度,使它成为一部“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书中写道,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洛稷南提,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骑了驴儿跟在后面。堂吉诃德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恩主,给她取了名字叫托波索之达辛尼娅。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他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寨主,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然后叫一个补鞋匠的女儿替他挂刀。受了封的骑士堂·吉诃德走出客店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弄得遍体鳞伤。他把羊群当做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打落了牙齿。桑丘·潘沙一再纠正他,他总不信。他又把一个理发匠当做武士,给予迎头痛击,把胜利取得的铜盆当做有名的曼布里诺头盔。他把一群罪犯当做受迫害的绅士,杀散了押役救了他们,要他们到村子里找女恩主去道谢,结果反被他们打成重伤。他的朋友想了许多办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继续去冒险,又吃了许多苦头,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参孙·卡拉斯科假装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罚他停止游侠一年。堂吉诃德到死前才悔悟。
『柒』 谁被誉为“限现代小说”的创始人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塞万提斯一生坎坷,历尽沧桑:由于家贫,他始终未能进入大学学习;他当过兵,打过仗,受伤而左手致残;他曾被海盗俘虏,关押长达五年之久,几次试图越狱均遭失败;由于无妄之灾,他数度被捕入狱;为了糊口,他当过粮油征收员和税吏;他的婚姻并不幸福,家庭矛盾一直困扰着他,夫妻长时间分居着。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有退却过。他是一位有才干,有抱负,有勇气,有理想的作家,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抱负和理想,他在文学作品中一一加以实现,他的创作热情化着了感人至深的作品。他写过诗歌、戏剧、小说,其中以小说的成就最高,其次是戏剧。
塞万提斯的剧作有20多部,流传下来的有18部。重要的有《被围困的努曼西亚》、《被囚禁的阿尔及尔》、《萨拉曼卡的山洞》等。小说创作有中短篇《训诫小说集》,主要内容包括爱情故事、流浪汉故事、哲理性故事等,这是继薄迦丘的《十日谈》之后给予西方文坛影响最深的短篇小说集。长篇《堂吉诃德》和《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前者是其代表作,后者是作者最后一部作品,长期未受到重视,进入20世纪后,作为研究《堂吉诃德》的参照,引起重视,有评论家说:“就塞万提斯的生平和著作而言,如果说《堂吉诃德》是作者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涩对照,那么《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则表明作者在返老还童,是一场大获全胜的、合乎理想的梦幻。”
『捌』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出作品是什么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出作品是《堂吉诃德》。
参考文献:
刘象愚 于天池 主编.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网络全书·文学艺术卷.太原:希望出版社.2002.第303-304页.
『玖』 各种名著书的简介越多越好
1、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品阐明了恋爱婚姻的伦理道德观,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说: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得到评论家如此重视,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作者简介: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南部汉浦夏斯蒡芬屯的一个基督教教区长的家里。她从16岁便开始写作,仅为娱乐家人之用。《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等。这些作品往往用诙谐戏谑的喜剧手法,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主题,写出一些平常故事,给我们勾画出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封建保守势力还很顽固的乡村生活场景。奥斯汀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写人写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她自己就说:“我用一枝如此精细的笔,在一块两寸宽的象牙上绘画……”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2、孤星血泪
《孤星血泪》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叙述了一个青年幻想破灭的故事。金钱使皮普从一个穷学徒变成阔少爷,也使他染上了上流社会的恶习,而背离了他原有的劳动人民的纯朴天性。没有了金钱,皮普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乡,则恢复了自己的人性。狄更斯以他独特的方式,处理19世纪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青年人的生活道路的主题,突出了对金钱腐蚀作用的揭露。
作者简介: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
3、《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富人的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里挣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莱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4、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是16世纪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写的是唐·吉诃德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诩为游侠骑士,要遍游世界去除强扶弱,维护正义。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当成豪华的城堡,把理发时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做军队……他出于善良的动机,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最终受尽挫折,一事无成,回乡郁郁而死。
作者简介:
现代小说之父——塞万提斯。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西班牙伟大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唐·吉诃德》的发表,以及这部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使他成为世界文坛声名显赫的经典作家,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5、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准备当外交官。次年又转入法律学系。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80年代末创作的《复活》是作者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
6、飘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塔拉庄园16岁的斯佳丽小姐疯狂地爱着邻居阿希礼·韦尔克斯。战争爆发后,阿希礼与他的表妹玫兰妮·汉密顿结了婚,斯佳丽一怒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查尔斯。不久,查尔斯在战争中病死,斯佳丽成了寡妇。在一次募捐舞会上,她与瑞特·巴特勒船长相识。战火逼近亚特兰大,斯佳丽在瑞特船长的帮助下逃离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庄园。看到昔日庄园已变成废墟,斯佳丽决心重振家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不久,斯佳丽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在决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瑞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斯佳丽,不久斯佳丽嫁给了瑞特。虽然瑞特身上有同她类似的气质特征吸引着她,但同时她仍迷恋着曾爱过的阿希礼。瑞特带着伤心离开了斯佳丽,而斯佳丽此时却意识到瑞特才是惟一能和她真正相爱的人。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歇尔(1900—1949)创作的《飘》一问世,顷刻轰动全球,这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她毕生只写过这一部小说,但仅凭这部小说,就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有人形容,米歇在晚上睡觉时尚不为人知,第二天早上醒来却成为全国第一号名人。接踵而来的荣誉是,1938年获博尼派格纪念奖,同年又获纽约南方社会金质奖章,1939年获斯密斯女子学院文学博士学位。米歇尔于1900年11月8日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父亲是一位历史学家,曾任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主席。米歇尔曾就读华盛顿高级中学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市史密斯女子学院学医,丧母后照料父亲和兄弟而休学回家。1922年任《亚特兰大日报》记者专栏作家,后因踝骨受伤离职。米歇尔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一向喜欢钻研历史,辞职后就开始研究关于1861年至1865年间的南北战争史,米歇尔想把研究体会和成果用小说的形式反映出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小说《飘》终于完成。小说出版,立即轰动世界。
7、简·爱
一个平凡女子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一段曲折离奇而又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一部历久不衰的经典名著。1847年,《简·爱》出版后,伦敦一片轰动,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简·爱》描写了女主人公痛苦、磨难、反抗与追求的心灵历程。简·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她却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她始终不卑不亢,维护着自己的人格尊严,赢得罗切斯特的尊敬与爱慕,虽历尽苦难,简·爱最终听从了心灵的呼唤,重新回到了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一切、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两颗真诚相爱的心灵幸福地结合了。
《简·爱》的成功,在于作品塑造了女主人公简·爱这个艺术形象。夏洛蒂曾对两个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说:“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一样,貌不惊人,身材矮小,然而她却要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一反“郎才女貌”的传统写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不出众,矢志追求平等独立人格的新型妇女形象。
作者简介:
伟大的天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年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她和狄更斯、萨克雷齐名,被马克思称赞为英国“出色的一派”小说家;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作者)、安妮·勃朗特一并驰名文坛,并称“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乡村牧师家里。儿时曾被送进孤儿院,离开孤儿院后,作过家庭教师,随后继续上学,并在寄宿学校讲授英语。夏洛蒂自幼喜欢文学,爱好写作。1846年与两个妹妹合用笔名“贝尔”,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847年《简·爱》的发表轰动文坛。次年,她的弟弟勃兰威尔、妹妹艾米莉相继去世。不久小妹安妮也离开人间。为忘却生活的悲哀,她全身心投入写作,完成《谢利》(1949)、《维莱特》(1853)及《教师》(1855)。
7、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一部揭示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雨果称这部小说为“社会的史诗”。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
《悲惨世界》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巨著,100多万字。它共分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布留墨街的恋歌与圣但尼斯街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五部各有独立的故事,枝叶繁复,但又都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活动为主线,结为一个整体。失业工人冉阿让,因偷面包,被捕入狱。出狱后受“仁爱”精神感化,努力从善。一次偶然机会使他成了资本家、并被任命为市长。他乐善好施,尽自己可能帮助像芳汀、珂赛特一样受苦的人们,但警官沙威一直追踪他,使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流亡,最终也未摆脱沙威。小说描写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位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一主题。
作者简介:
一代文豪——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雨果在文艺思想上支持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支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1827年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这篇《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雨果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正在布鲁塞尔。公社遭到残酷镇压之际,他大声疾呼为公社会辩护,全力争取对公社社员的赦免。187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是雨果后期的重要作品,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拾』 创作了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是哪一个国家的作者
西班牙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他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作家誉为现代小说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