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现代拉帮套小说

现代拉帮套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5-02 02:35:05

Ⅰ 散文:我的小脚婶娘(沙棘)

作者:卢有成


【一】

时光在流淌,猛配冲刷走很多村庄,其中有一个消逝的村庄,虽不出名,可是令我铭记不忘。

村边有一个沟壑,像时光一样,记忆中常年流水,直到如今流完最后一滴水。有一种草长在童年的记忆,年年萌发。这草可当茶饮,在老家叫山茶,其实是中药黄芩。山茶一般生长在悬崖峭壁的背阴处,常年不见太阳。

我家婶娘,是我伯父的童养媳。小时候,我们家和婶娘住在同一屋檐下,母亲告诉我,我刚出生曾吃过她的奶水,是她看着我长大的,直到今日,多日不见,依旧经常念叨我。

每次回家探望她的时候,小脚婶娘总要想方设法给我带几棵山茶。看着这草,就像看见了她,她的一生酷像这山茶一样。

有时想,人的命运由天不由己。你甭管怎么改变,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父母,也无法改变儿时的生存环境,感觉就像与生俱来的,就像生命在孕育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是向阳花还是背阴草一样。

人生下来,跟着父母亲的脚步,大概就知道自己的末路。就像花草,有的在悬崖,有的在沟壑,生根发芽的地方,似乎就造就了她的高度。有不一样的山水,就会有不一样的花草,就像是环境选择了草木,而不是草木选择环境。我的婶娘就是这样,像长在悬崖峭壁的山茶,没有享受过阳光的温暖,风吹雨淋,扎根悬崖峭壁,顽强挣扎地生存。

婶娘是1931年的人,生在一个小县城很近的小山沟,她幼年丧父,打小就跟着母亲流浪。瘦弱的她,个头不高,非常勤劳,瘦小的身子,唯独那双小脚总不见停歇。大娘从小就裹了脚,但走起路来几乎和我母亲的大脚别无它样。听母亲说,婶娘小时候得过天花,以至于现在脸上还留着坑坑洼洼的瘢痕。

婶娘姓高,人们叫她高贵莲,可是她的一生从来没有高贵过一天,更没有离开她生长的土地,也没有进城看看灯火阑珊的夜景。

婶娘经常和我讲起她平凡而坎坷的人生。因她年幼丧父,母亲多次改嫁,年幼岁月经历了饥寒交迫的磨难,她是饿着肚子长大的。我打小的记忆里,大娘的母亲一直疯疯癫癫,高高的个子,装着一副热心肠,经常帮我睁拍母亲一边擀面条,一边自言自语,时不时哭诉着我们听不懂的言语,时而抬头东张西望。

我管婶娘的母亲叫姥姥,婶娘就是跟着母亲从河南山沟里改嫁到河东,又从河东改嫁到河西我们村。年幼的婶娘和三个哥哥跟着母亲,像无根的草,无根的落叶,随风到处流荡。命运就像一股溪流遇到一块块礁石,一路才溅来朵朵涟漪,差一点把姥姥带的四个孩子淹没,所幸的是,命运路口,遇到了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也许是实在贫穷,担心大爷娶不到媳妇,早早把八岁的婶娘收留下来,做了大爷的童养媳。她就这样来到我们家,一个八岁娃娃,懵懵懂懂就当来大爷的童养媳,我的奶奶没有女儿,但是早早做了婆婆,奶奶待她非常刻薄,有时候头发乱了,看见几个虱子,也要数落一顿,童年的婶母虽能填下空荡荡的肚子,可是寄人篱下的感觉始终给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二】

过了大年,婶娘就90岁了。她在我心中,就像我家的一枚 历史 标本,记载着我们的家史。

婶娘小我大爷6岁,瘦瘦的面孔,总是洋溢着热情。一双小脚,绑着裹脚布,即使再贫,也要把凌乱的头发包裹的紧紧的,衣着再破也要缝补得光光溜溜,瘦小的身材,一天到晚不停地在我眼里晃来晃悉知羡去,她总是带着慈祥的面孔,她非常和善朴实。

她父亲早逝后,兄妹四人由受过刺激而整天唠唠叨叨的妈妈抚养,为了不至于饿死,母亲改嫁几次,不满8岁的大娘就做了大爷的童养媳,她的三个哥哥在十岁左右就当了长工,后来大了点,弟兄三个实在走投无路,早早就外出去当兵去了,直到抗美援朝胜利回来,除了有一个娶了来自甘肃寡妇,其他两个哥哥一直是单身光棍汉。我童年时期,她的三个哥哥经常来我家,我能听到舅舅(按辈分称呼)们讲起抗日战争的 历史 故事,偶尔听到讲起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和朝鲜民间生活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认真地听着。

因为穷,她和三个哥哥都没有念过一天书,除了认识钱币的数字,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一年四季,除了在村子里劳作,从未去过县城和省城。我记忆里,一辈子住在我爷爷盖的老屋里,从未搬家,大爷从出生到八十四岁去世那年,从未离开我家的祖屋;婶娘现在依旧住在有土炕的祖屋里。现在她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不但解决了温饱 ,冬天还能生起了火炉子,其他和我年少时的记忆一样,她一生没有洗过一次澡,这样的老人在老家比比皆是,她更没有舍得下过饭馆。

她从二十多岁就有一点唠唠叨叨,家里面开销最大的也是买一些安眠药,经常去离家四五公里的镇上买药,这也是她去过最远的地方。她是中国农村最普通、最善良、最真实的农家妇女之一。

【三】

在上个世纪中,婶母生了七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其中两个一岁左右夭折,余下的因为贫穷养不起,出生后就抛弃在野外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双勤快的小脚,穿着补衲的家做布鞋,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扑棱着碎步,虽然贫穷还有病,但在农业社里一直是劳动表率,从来没有被送过‘学习班’改造。

住同一屋檐下,大娘把我当做自己孩子,这对一个因为贫穷没有机会上学的农家妇女,热情宽容、勤劳、吃苦、亲和,应该集于她身上,是一种难得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高尚的传统文化。

婶娘待人温和善良,虽很贫穷但从不吝啬。在那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年代,我经常吃到大娘亲手做的稀罕饭菜,诸如野菜、猫肉、狗肉、大爷从野地里挖回老鼠洞做成的高粱窝窝,农药毒死的野天鹅,瘟疫死了的鸡肉和猪肉以及马肉,发洪水捡回来的小鱼等。

那时候,我因营养不良,从小到大又瘦又小,看我饿得实在无奈,我经常得到她的照顾。小脚婶娘习惯就喊我乳名,我听着也非常亲切。有一年春天,我刚刚放学,在院子里正玩石头,听见大娘喊我乳名,回头一看,她手里拿着一块极为稀罕的烙饼,她都舍不得吃,偷偷摸摸地放在我手里,那是前几天她大哥来看她,招待客人时特意给我留下的。

小脚婶娘爱干净,即使是用白洋布漂染过的笨布衣服,总是洗了又洗,补丁补了又补。那时候大爷穿的全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但她把破旧的衣服洗染的干干净净。家里的土炕上,铺着她亲手编的高粱席子。那是农闲的时候,她用高粱杆编的。炕上不大,晚上睡着他们一家五口,铺盖和炕席总能打扫得干干净净,是我们兄弟姐妹玩耍的乐园,我只要有空就在她的土炕上玩耍。和小弟经常打扑克或者下军棋,能把席子磨破,偶赌气把被子掀翻,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整理好了,嘟囔着骂一声小弟,而从未喊骂我一句。墙角处有几床破被子,总是叠放的整整齐齐。由于她的宽容和厚爱,我几乎天天都在她家和我的哥哥弟弟们玩耍。

在那个极度饥荒年代,食堂做饭的和农业社的保管最吃香,可是我们家没有一个当过保管。只记得县一中学生,参加兴建水库劳动,让她和父亲去我们家门口的学校做饭,做饭期间偷偷摸摸去教室里找我,时不时地悄悄塞给我一个馒头,课间休息的时候吞进肚子里。

家务活和农业社的活,她是样样精通,经常被妇女队长点名参加集体劳动。遇有大型加班劳动,或者遇到红白事宴需要攒忙的时候,偶尔叫她去帮厨。

她和父亲做饭,把笼屉里的笼布带回家,让我放学回家,趴在笼布上找那些极稀罕的馒头渣渣,这等高级别待遇,经常出没于梦里。

也许是因为自幼极度贫寒的缘故,对要饭逃荒的人们,她显得格外热心,常常把自己有数的几个高粱窝头,送给逃荒讨饭的分食。遇到数九寒天,怕逃荒要饭的冻死,她还把要饭的留在家中住下,为落难的人们遮风避寒。


【四】

小时候经历过兵荒马乱,经常说起可恶的土匪,说起土匪让她就咬牙切齿,她常安顿我说“大人不和小人斗,穷人不和富人斗,富人不和官府斗”。在过去的旧 社会 ,再黑暗再不讲理谁敢站出来反对?。所以,当土匪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只有用躲避和忍耐换取生存。过去每每听见狗吠,半夜起来跑进沟壑躲避土匪。

大娘和我母亲,他们妯娌相处特别亲热,偶尔也因为母鸡下蛋走错了窝,从来不去追问。有一次和邻居大娘因为点小事吵吵,过后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拉回家,愣生生地把两个能够当一顿饭的干山药,塞给了对方家的儿子,嘴里不停的说:“大人们的事情和孩子无关”。

因为那一场文化革命,一个邻居爷爷因为成分不好 再加之有三青团嫌疑,被挨整后,悬梁自尽了,留一下群年幼的娃娃和一年年迈的摇头老奶奶,婶娘天天去隔壁邻居老奶奶家,帮着老奶奶梳头捉虱子,只要有空陪着老奶奶在阳台门口聊天,为老奶奶开心宽慰。她常说: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钱财就帮钱财,不能帮钱财就帮个劳力,实在什么都帮不上忙的时候,最起码还能帮一句话。这些身体力行的行为成了家训,我们兄弟几个感受最深,那个与我们一个院子里的小脚摇头老奶奶,经常逢人便夸奖婶母的高尚品德。

那个时候一年见不到油水,也没有肉食,家里来了稀罕客人,她总是要拿着升子去借点白面,回来后做点面条或者炒几个自家的鸡蛋烙饼来招待客人,客人吃白面我和堂兄弟们站在地下眼瞅着香喷喷的饭菜,听他们大人们聊天,等客人吃剩的时候,总要给我一块烙饼止住我渴望已久的眼神。


【五】

岁月流逝,长在背阴面的山茶黄了一茬又一茬,婶娘终于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儿子抚养长大了,和我们一起和蔼可亲地目送着我的父母和大爷远去。在她的言行身教下,我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在恢复高考后先后和我一样走出山门,考上了大学,而自己头发花白了,腰板弯曲了,唯一不变的是那双小脚依旧不停地扑棱着,依旧勤劳和善良地面对每一个人,依旧没有走出乡村十里,依旧守护着我们心中那个神圣的老宅。用她一双勤快的小脚,迈着从未停留的小碎步,不停地丈量着家乡的土地。

每当春夏,婶娘总要在院子里埋几颗种子,种几棵我喜欢的葫芦和苦瓜,等着我回来带回家品尝。在夏季的雨后,不顾年迈小脚踏着她熟悉的小路总要进山里,爬上她熟悉的悬崖,采几朵扎蒙花和山茶回来,等着我回家看她的时候,走时给我带上,而我拿一点礼品送她,总是推辞,生怕让我们“吃亏”,总是说:现在天天都吃精米洋面,婶娘什么都不缺”。

我去看望她的时候,踏着熟悉的小路,一路寻觅着熟悉的背影。站在爷爷奶奶的祖屋,看看屋里保留着了近百年的装饰,地下摆着上百年的红柜,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过年的时候,依旧剪纸,把剪纸帖在窗户上。

偶尔看看锅台放着几天前吃剩的烙饼,她热情地递给我一块,烧一碗开水放在我眼前。不停地再三问我想吃什么,她要给我做饭。看着锅头那一块烙饼,我心里一阵阵发酸,令我想起儿时经常偷偷递给我的那一块块烙饼,让我想起来贫穷造就了她勤劳节俭的本色,依然没有改变。

在聊起这么大年岁,怎么吃水的时候,她知足常乐地说,邻居和孙子们常来,路过就帮她担一担水就足够了,就是夏天村里没有水,吃水困难一些。想起她常说的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由此可见一斑。

年前十一放假回家,他下地远远地迎接我,然后进门就忙着给我拿月饼,一个劲地劝我吃。当我告诉她,我也带几盒她爱吃的面包和月饼,让她品品那一种好吃时,她却回答,“你知道咱们家是怎么活过来的,老鼠仓里的粮食和糠皮野菜都吃过了,现在天天吃白米白面,再没有不好吃的东西了”。她的思维方式和带着 历史 沧桑的语言,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临别总不忘记给我带几棵山茶草,顺便吩咐一声,吃了一辈子安定片,下次帮她再买几片安眠药,我为此也牢记在心,不敢忘记。

命运一半由天,一半由己,山茶生存先天不足,甭管你怎么改变,也改变不了年年在山的阴坡发芽,年年陪伴着我们,这就是山茶黄芩的命运,也如大娘坎坷人生的苦乐。

【后记】消逝的词

在这个时光飞速变幻的时代,不管多么的现代,我脑海总抹不掉镌刻在脑海的乡音。

太阳下寻虱子的小脚奶奶,几岁就被收养我家的童养媳大娘;伴随童年的碾子、马车、饲养员、饲养园里的马群和打场用的碌碡;从北城门暮归的牛群,老榆树上的乌鸦和白嘴鹰、搂柴火的耙子和月光里清扫树叶的背影等等,在每一次祭祖上坟的时候,总是情不由己地浮现。

那些曾熟悉的名字,那些熟悉的人事基本都在消逝,如煤油灯、碾子、水井、磨坊、沼泽和草滩、弯弯的小河、野狼出没过的羊圈、吃掉了小爷爷的狼群;老爷爷的火镰、油灯下讲隋唐演义的本家爷爷等。

用石头和羊粪蛋做玩具下方(相当与围棋)的娃娃们,一生没有洗过澡的大爷们和他们终身居住的土坯房,看田的老天才、刘三老太家的豆腐磨,7岁就放猪的姐姐、红柳树下那嗷嗷凄叫的弃婴、父子三人只能娶一个老婆的的老魏朱,住在一家村的老摁住、娶不起老婆专门去偷情和拉帮套的光棍们、月光里老榆树下聚集着一群忙碌了一天的人群谈古论今,渐渐被人们淡忘。

在饥渴没有温饱的年代里,赖以生存的白市布黑市布、煮蓝煮黑、布票粮票肉票.......等等,而这熟悉的一切往事随日月的流淌,如今荡然无存了,从我们的身边渐渐地消逝了。

我脑海浮现太多的过往深感沉重,只有说出来才能轻松,我不知如何整理,只能从我最熟悉的小脚大娘开始做一些记忆。奉献给那些值得我回忆的人们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同龄人。


【作者简介】:卢有成,笔名沙棘,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1963年12月生,1984年华北电力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专业之余喜欢写诗文,喜欢哲理散文诗。文章散见于《花溪》《时代作家》《文学世界》《文学欣赏》《散文百家》《参花》《读书文摘》《精短小说》《青年文学家》《渤海风》《西部散文选刊》。散文诗“消逝的村庄”“父亲”入选《中国魂-2020年度散文诗年选》《现代诗经典收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塞北文学第16期

Ⅱ 看到了有关拉帮套的文章,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之所以注意看到这些,是因为我想起了我们下乡时,我们集体户敬爱的农民老户长来。他就有过拉帮套的经历,那是在解放前,1949年前的事情!

据查:“拉帮套”是东北这疙瘩的旧习俗,能给人拉帮套的男人都是因为家里穷,娶不上老婆。但首先必须是身体健康,能承担起养家的责任。而被拉帮套的人家,男主人因体弱有病,卧床不起。家中需要另一个男人给予照顾。

我们下乡时,队长介绍老人家是我们的老户长。当时并不知道老户长具体情况。只知道

老人家一辈子无儿无女,解放前受了大半辈子苦。解放后,在政府帮助下才成立一个家。

老户长住在屯子北边,是全屯子最破的低矮的两小间干打垒土平房。他简旁圆家在出屯子道的东边,每当到屯子北边启神地里干活,老户长家是必经之路。

记得下乡第二天,老户长就扛着大煽刀招呼我们上树木里去打柴。老户长说,这是队里特批的,当地老乡根本没这个待遇。因为,我们下乡时接近开春,生产队没有准备柴火。所以才特批让我们到树木子里选择干树枝。老户长心地善良,对户里的同学都非常关心,为户里做了不少事情。老户长瞅着干巴拉瞎的,一脸胡茬子很少见他修剪。

当时,我们谁不知道老户长有这个身世。时间长了,我和打头的混得熟了,在干活时闲唠嗑,这个打头的在只言片语中才透露出来:“你们老户长在解放前给人家拉帮套。”

生产队屯子里大概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但都三缄其口,这也是打头的无意中拦塌透露出来的。而且都对老人家十分尊重,没有一点歧视的意思。所以,生产队里才让他担任我们集体户农民户长的,而且在1968年屯子里开始接收知识青年时就当过。

记得上山下乡到集体户头一天,生产队里有人就给我们介绍:这是你们的老户长。原来屯子里曾有个集体户,因为城里抽调,人员减少,这个户已经并到别的屯子里去了,那时他就当了户长。所以,生产队的政治队长给我们介绍说是“你们的老户长”。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过集体户的农民户长;二就是岁数较大,当时就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老户长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可谓苦大仇深,生产队能让他担任我们集体户的老户长,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我在家时看过许多小说,个别小说里有过描写拉帮套的事,那时还是生荒子,打头的不说也不好意思往下问。后来了解到,解放后老户长在政府帮助下成了家。而我们到老户长家里看到的老伴,就是后找的。

Ⅲ 龙鞭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龙鞭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雨,瓢泼一般;天地间浑浑茫茫,迷迷蒙蒙,几步以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庄杵赶着马车,艰难地冒雨前行。他必须赶在天黑前回到庄园,要不然,主人那烧得通红的烙铁是从不留情的。两匹马已经疲惫不堪;庄杵不得不弓起身子用力气拉帮套,粗壮的绳子被他拽得绷绷紧。他的身上除了腰胯处围了一块破烂的麻布,此外没有一丝一线,完全裸露着。他咬紧牙关向前拖拽,绳索勒祥态破了肩膀;雨水滴进伤口,钻心地疼痛;雨水混着血水在他赤裸的脊背上流淌。他那被钉了铁镣的双腿在没膝深的水中艰难地挪动;铁镣哗哗响,积水哗哗响,雨注像皮鞭槐源一般抽打着他光光的脊梁。尤其要命的是,车上拉的盐被雨水一浇,正在不断地溶解、流失……
盐车越来越轻,庄杵的心却越来越沉重!
“嘎!轰隆隆……”
一道刺眼的闪电,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沉雷。马在惊愕中停住了脚步。铅宴态庄杵直起腰,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急骤的风雨灌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刚要开口吆喝马儿起步,却发现马头前雨水中站着一个……

Ⅳ 《走夫换妻拉帮套》最新txt全集下载

走夫换妻拉帮套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走夫换妻拉帮套
作者:那拉伯雷
第1节,下放户,
更新时间2010-1-5 6:30:32 字数:2249
第1节,下放户,
下放户刘元刚,原来是个机械模具工,在城里靠手艺养家活囗,但是1970年前后下放落户在偏僻的沙岭村,就要靠体力劳动吃饭了。这里没有电,没有机器,没有什么工业,山村人甚至连这“模具工”的名词都没有听过,当然没有他发挥技术特长的场所了。地处大深山的沙岭村,是个“五坡四沟一分田”的穷山村,任何活儿都必须凭体颂历力,人们从孩提时期就必须参入劳动,挣工分养活自己和养活家人。除了树上那个由干电池推动的广播大喇叭和推行的计划生育,这里与现代文明几乎绝缘。
刘家五口人:七十多岁的老毋,两个年幼的男孩和他们夫妻二人。习惯城里生活的人,到了农村,许多事物必须象个娃娃似地重新学起。别说其它,单说生火这一项,用惯了煤气的夫妻,用湿柴禾生火做饭,象搞科学实验一样屡屡失败,搞野亩搜得满屋烟雾迷漫,呛得鼻涕一把,眼泪一大把。
所幸刘元刚身体强壮,心灵手巧,肯出力气又肯于学习,不久就习惯了庄稼活儿,拿到了壮劳力的工分,逢有战天斗地的活儿,也都少不了他。什么修梯田、造水渠、深挖井、垒河坝,餐风宿露,竞竞业业,一年想来,挣的工分不比坐地户少。
日子是挺过来了,但是由于过渡劳累和不习惯山风沟潮,不到二耐漏年,直挺挺大男子汉腰弯了,身体佝偻地象个煮熟了的大对虾壳。白天干不了队里和家里的活,晚上也丧失男性的雄壮。没……

Ⅳ 山野情债(完本)的小说目录:

第1卷第1章·养命沟拉帮套第2章·长夜漫漫第3章·玉米地里第4章·不能说的秘密第5章·娘,你干啥呢?第6章·树下操练第7章·有些事儿不能说第8章·寡妇桂枝的秘密第9章·小男人的心慌第10章·难舍真情第11章·欲罢不能第12章·风流人物第13章·心理亵渎第14章·致命吸引第15章·撞见奸情第16章·俺就是爱你第17章·瘾难戒情难断第18章·无意窥视第19章·桂枝婶的期待第20章·打米场草垛第21章·俏妇主动赵四难拒第22章·果园里的秘密第23章·逃避媚惑第24章·树林情事安慰桂枝第25章·熟练引导第26章·乡村糗事无奇不有第27章·二女争夫第28章·三姨在干啥第29章·孽情像火烧第30章·套中套,诡计第31章·苦水直流第32章·孽子情深第33章·短兵相接第34章·果园秘密第35章·谁是男主人第36章·错位畸恋第37章·荒唐情事第38章·地里撞见第39章·热得难受第40章·恶狼邪欲第41章·野地秘情第42章·菊花香满身伤第43章·兄弟共用羊入虎口第44章·禽兽不如夜间折磨第45章·深夜寻母桂枝撩人第46章·荒山野岭心神激荡第47章·母子连心悲惨遭遇第48章·难逃魔掌心跳加速第49章·历经沧海暗香浮动第50章·野炕之妙第51章·西厢房的秘密第52章·紧窄通道第53章·报复的快乐第54章·阴暗内心卑鄙圈套第55章·看守所里肮脏交易第56章·惺惺相惜温柔抚慰第57章·沉沦第58章·丧心病狂的折磨第59章·人性尽失兰花受苦第60章·云雨共筹恨意难消第61章·交易第62章·利用第63章·报复1第64章·蛊惑火花第65章·软磨硬泡第66章·特殊嗜好第67章·飞来横祸紧紧依靠第68章·村妇进局第69章·玩弄第70章·邪恶计划妖艳女人第71章·循循善诱第72章·羊入虎口第73章·人性邪恶第74章·今夜很深第75章·雪地救助第76章·三婶夜半来访羞达达第77章·主动投怀热炕暖春第78章·一道沟第79章·绑在了树上第80章·邪恶报复第81章·暗房冲动第82章·美芬与姐夫第83章·砖厂骇事秀芬遇险第84章·黑暗世界第85章·俺想的是你第86章·深入浅出

Ⅵ 拉帮套之狗剩txt全集下载

拉帮套之狗剩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小时候听老人讲:旧时期有一种不成文的婚姻形式——拉帮套。就是某个人家,因家境窘迫,无法维持生计,无亏闷迹奈之下,接纳一个“男人”,无偿地为自己做工,管他吃管他住,大家共同地生活在一起。那‘男人’并且享有同其丈夫对女人一样的性生活的权利,与女人的男人有所不同的,就是没有生育权。
狗剩,就住到刘四家里,拉了帮套。他可以当爹,但没做成。
当初,狗剩在当地罩闹也称得是上大户人家的少爷,姓裴,叫财富。生性内向的他,除了每天到私塾学堂读书外,就呆在家里看看书,写写毛笔字什么的,似乎和外界无缘。他姊妹四个,他排行最小。
那时候,财富家里有上百亩的良田,牛马成群、猪羊满圈。白面大米山珍海味顿顿如此,都吃腻了。真是起居有小姐伺候着,出门有长工陪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给个皇帝老儿都不换。
家境富足,裴家自然就没把钱当回事。
老二财宝,长财富二岁,身高马大、虽貌相凶悍,但粗中有细。生性好动,个性特强。他喜欢舞销并枪弄棒,除了……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Ⅶ 电影《三个人的冬天》改编自什么小说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四十年代的长白山林区。伐木工魏大山(宁才 饰)为救他人自己被树砸成瘫痪,贪困的家境很快捉襟见肘,无奈的大山求助徒弟黑塔(赵军 饰),想以当腊虚核地“拉帮套”的风俗回报单身的黑塔,说白了就是让妻子赔他睡觉以物相抵。善良的黑塔愿帮师傅求医讨药,却不愿做这种龌龊之事。黑轮掘塔的忠厚侠义感动了魏妻云凤(蒋雯丽 饰),她爱上了这个忠厚的男人。常年的卧床不起,使魏大山男人的自尊大受打击,他的心理开始扭曲,不断虐待云凤,有次被黑塔撞见,狠狠地教训了他。这时云凤怀上了黑塔的孩子,不久生下女儿参花。一晃七年过去,七岁的参花(马思纯 饰)用爬犁拉着魏下山泡温泉,这招竟让瘫痪多年的大誉族山重新站了起来,但他与云凤的情感已经枯竭了..

Ⅷ 哥哥眼瞎弟弟想拉帮套的电视剧名字

电视剧名字是《楚乔传》。因为这个剧情中有个哥哥角色眼瞎,弟弟想拉帮套,这与问题中的描述相似。

热点内容
快穿小说排行榜小说下载 发布:2025-08-17 22:03:27 浏览:407
多个美女爱上男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8-17 22:01:35 浏览:479
悟性高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7 21:52:10 浏览:233
台湾言情小说霸道男主 发布:2025-08-17 21:51:48 浏览:462
喜马拉雅听书自动停止 发布:2025-08-17 21:46:45 浏览:363
两本有凤凰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7 21:43:50 浏览:870
小说阅读专用术语 发布:2025-08-17 21:39:26 浏览:235
明湖居听书作业 发布:2025-08-17 21:34:32 浏览:137
5款免费能换源的小说软件 发布:2025-08-17 21:34:29 浏览:572
无限动漫之完结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7 21:22:27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