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家笔名由来
『壹』 作家为什么给自己起笔名 笔名的起源介绍
很多作家在出版自己的作品时,都喜欢用笔名署名,而不是真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笔名的来历也有一定历史渊源。因为在明、清时期,小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著作,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作者为了自己的名誉就会起一个笔名,这样方便隐藏身份。不过到了现代,小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学载体,但笔名依然没有消失,反而很多著名作家都有自己的笔名,这又是为何呢?
(一)古人有没有笔名的说法?
古代没有笔名的说法,但古人略去真名,而使用室名(斋名)或别号的性质,就相当于今天的笔名。
图片来自网络
如宋代苏轼的《东坡乐府》、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等,东坡、稼轩、白石等别号就相当于词人的笔名;近代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等,人境庐、饮冰室等室名,就相当于这些文人的笔名。
最早的笔名出现于明清通俗小说的作者,例如《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今古奇观》辑者抱瓮老人、《醒世姻缘传》作者西周生,等等。作者隐去自己真实姓名,是因为通俗小老首猜说在当时被认为难登大雅,作者热衷于创作,但又害怕遭到讥笑,故将真名隐去。
但兰陵笑笑生之类署名却成为笔名的前身。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几乎都遭遇到搜寻作者的尴尬。“兰陵笑笑生”竟为何人?后世研究者不断附会指认,截至目前,“候选人”已多达三十七八位,但迄今尚无定论,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歌德巴赫猜想”。
(二)近代出现笔名盖过了本名的形象
到了现代文坛,笔名方兴未艾,而且影响深远,甚至盖过了本名。其原因是有利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笔名是一种化名、代名,作者使用笔名,总有一些不愿披露真名的原因,为避免引起文字麻烦,特用笔名行世。此类笔名通常见于学术争鸣或表自以为尚不成熟的文章。而且通过作家的某类笔名,可以看到他们丰富复杂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
例如鲁迅(原名周树人)、茅盾(原名沈德鸿)、巴金(原名李尧棠)、老舍(原名舒庆春)、曹禺(原名万家宝)、夏衍(原名沈乃熙)、冰心(原名谢婉莹)、丁玲(原名蒋伟),等等。
(三)艺名与文人的笔名性质趋同?
过去的戏曲演员多有艺名,拜师学艺时由师傅根据字辈选取艺名,仍依原姓,中间为固定的字辈;后一字自由选取。如京剧科班“富侍型连成”字辈:喜字辈如雷喜福、侯喜瑞等,连字辈有马连良、刘连荣等,富字辈如马富禄、谭富英等,盛字辈有叶盛兰、高盛麟等,世字辈如袁世海、李世济等。
有的艺名具有浓厚的承传宗师的色彩,通常在上辈艺名的前面冠以“小”字。如谭志道艺名谭叫天,其子谭鑫培就叫小叫天;盖叫天之子张剑鸿师承盖派,艺名为小盖叫天;豫剧名演员常香玉的后人,艺名小香玉;评剧演员李再雯艺名小白玉霜,出自前辈评剧名演员白玉霜。
有的艺名是根据演员正式登台演戏那一年的年龄取名,具有纪念意义。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七岁时就开始演戏,初出茅庐,身手不凡,故名七龄童,后改为麒麟童。浙江绍剧著名演员章宗义艺名“六龄童”,两个儿子章金星、章金莱,艺名分别为“小六龄童”、“六小龄童”。
中国人有忌讳用长辈名字为子女取名的习俗,但演艺界却无此禁忌,如京剧界言菊朋的儿子叫言少朋,李桂春的儿子叫李少春,袁世海的儿子叫袁少海,马玉良的儿子叫马少良,等等。至于当代演员(包括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艺名,已渐与文人的笔名性质趋同。
【作者简介】芹滑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
『贰』 请教现代文学家的原名和笔名及其笔名的来历
作家的笔名和原名
中国有许多文学家在发表作品时,不用自己的原名而用笔名。之所以用笔名,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作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写作,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条件下,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免遭敌人的迫害,只能用笔名发表文章;有的作家发表文章用笔名是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或者向往;有的作家喜欢用自己书斋名作笔名;还有的作家发表文章取自己原名的谐音,等等。由于这些作家的文章长期以笔名相冠。久而久之,广大读者只能记住他们的笔名而不知道他们的原名。
■笔名“鲁迅”的来历
在用“鲁迅”这一名字之前,我们的伟大作家曾有过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等名字。
“阿张”为祖父周福清所取。鲁迅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即以此为名。
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鲁迅上学时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于是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为“豫亭”,再改“豫才”。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滑备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
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
(一)母亲姓鲁,
(二)周鲁是同姓之国,
(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但这是否是鲁迅的本意,就不得而知了。
■笔名“艾青”的来历
艾青原名蒋海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此后,这名字一直沿用下来了。
参考资料:http://art.heut.e.cn/wenhua/wenhua_display.asp?id=449
■笔名“巴金”的来历
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家》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生活内幕,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罪岩唤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他们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细腻独到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鼓舞知识青年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光明幸福,至今仍有反封建的重大意义。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原名李晓棠,字芾甘。他们辈分是“尧”字辈,巴金的大哥名尧杖,三哥名尧林。《诗经》中《国风·召南》有《甘棠》3首,共3章,每章句首均叠用“蔽芾甘棠”一句,巴金原名的末一字“棠”和字“芾甘”盖出于此。“芾甘”和“李芾甘”是巴金早年发表文章和译作的笔名,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认为是他的原名。
1927年,他在法国旅居时,认识了几个朋友,其中的一个叫巴恩波。不久,听说巴恩波在项热投水自杀,他虽然不熟识这个朋友,但深感痛苦。后来取定的笔名“巴金”的“巴”字即用这个自杀的朋友之姓。至于笔名中的“金”字则是他的一个安徽籍朋友想到的。当时,他正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不久,这部书的英译本还摊在桌上,那个朋友听说他要找一个容易记住的字作为笔名的名(姓“巴”已有),就开玩笑地说出了“金”字。他采纳了朋友的意见,从此,以一个少有的姓和一个常见的字合成的“巴金”这个笔名诞生了。
1928年8月,他首次在长篇小说《灭亡》上署用笔名“巴金”,并把小说寄给正在上海开明书店门市部当经理的朋友索非。索非接到这部书稿立即转送叶圣陶先生,因当时郑振铎出国去了,叶圣陶正代理着编辑粗让凯《小说月报》。叶圣陶读了《灭亡》以后,觉得非常好,就把它发表了。于是,“巴金”的名字在文坛上开始不断地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笔名“老舍”的来历
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把“舒”字拆成“舍”、“予”两字,取名“舒舍予”,后来干脆叫起“老舍”来。之所以这样,是习惯于北方的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王、老马”等。另外,又有舍己为人、奋发励志、“舍我其谁”之意。
■笔名“冰心”的来历
冰心以笔名发表作品以来,获得无数荣誉,连她本人的真名谢婉莹也被其笔名的风头盖过。究竟“冰心”笔名的来历是怎样?
1919年,冰心在发表她的第一篇创作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为笔名。据冰心表示,“当时我不愿同学们知道文章是我写的,而‘冰心’笔划既简单好写,又与我的本名谢婉莹的‘莹’字含义‘光洁、透明’相符。我出生后,祖父曾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应该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还说我的八字里缺火。所以二伯父给我取名‘婉莹’,‘莹’字头上有两个‘火’字。”
■笔名“曹禺”的来历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附一:作家笔名来历
1.鲁迅(周树人)
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2.巴金(李尧棠)
巴金在法国留学时,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他为了怀念他就以“巴”作姓。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3.曹禺(万家宝)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4.冰心(谢婉莹)
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为笔名。
5.高尔基(阿列克赛·彼什希柯夫)
“高尔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哪他又为何取这个名字呢?原来他从小父母双亡,读了两年书就开始在社会上谋生了,遭受了很多的人间苦难,为了纪念自己的经历,所以取了“高尔基”这个笔名。
6.张恨水(张心远)
“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7.朱自清(朱自华)
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8.戴望舒(戴朝宗)
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9.老舍(舒庆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0.金庸(查良镛)
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
11.刘白羽(刘玉瓒)
“白羽”的笔名出自唐代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描述的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李广射虎的传说,“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诗中的“白羽”不是柔软的鹅毛,而是箭镞之羽,这个笔名寄寓了作家以历史名将为楷模,征战疆场,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后来,刘白羽还用“石棱中”为笔名发表杂文,也源出于此。
12.琼瑶(陈喆)
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一首甜美的爱情诗,笔名正是琼瑶言情作家身份的绝好体现。
■附二:十一位名作家的笔名由来
一、鲁迅好友许寿裳曾于1920年底,当面向鲁迅问过“鲁迅”这一笔名的寓意。鲁迅的答复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二、1927年8月,茅盾遭蒋介石政府通缉,不能用真名发表作品,在完成《幻灭》的写作后,署名“矛盾”投寄《小说月报》。取“矛盾”这个名字,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代理《小说月报》编务的叶圣陶先生觉得“矛盾”二字一看便是假名,怕引起政府注意惹出麻烦,便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头。
三、“巴金”这一笔名和无政府主义毫无关系。巴老曾在《谈〈灭亡〉》一文中,介绍过这一笔名的来历:“巴”来之于一个叫“巴恩波”的同学,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杀而十分痛苦;“金”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帮忙取的。巴老当时想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这位同学便半开玩笑地说了个“金”字。
四、“曹禺”是由万家宝的“万”字分解而来的。“万”的繁体字是“”,上面是“艹”,下面是“禺”。因“艹”字不像个姓,作家便按照谐音选了个“曹”字。
五、“徐志摩”这一名字,是由他父亲取的。原来诗人在“抓周”时,家里来了一个志恢和尚,在诗人头上抚摩一圈,然后说:“此儿将来必成大器。”这话正合徐父的心意,于是便让儿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过头顶。
六、取“秦牧”为名,意在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推翻“秦”即国民党政权,建设田园牧歌式的和平生活。
七、萧红和萧军是一对情侣,当时他们曾和鲁迅通信,并分别用了“萧红”和“萧军”作笔名。两个笔名连在一起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表现了他们对革命的向往。
八、张恨水自1914年起便用这一笔名,取自李后主的诗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有勉励自己抓紧时间、珍惜生命的意思。
九、1930年高仕自美回国,国家满目疮痍,他为此痛心疾首。改名高士其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高士其”后来成了他的正式用名。
十、杨沫自小喜爱茉莉花,她曾跟三妹白杨商量,两人按排行分别取名杨君茉、杨君莉。后据谐音写成“杨君默”,又舍“君”字写成“杨默”。但她总觉得“默”字和自己的爽朗性格不合,再据谐音改为“杨沫”,意思是愿做革命海洋中的细细飞沫。
十一、严文井是湖北人,普通话里前鼻音的“锦”和后鼻音的“井”,用他的家乡话读起来没有分别,“严文锦”常被读成“严文井”,他的一批文友索性删繁就简写成“严文井”。后来他本人也接受了这个带有家乡色彩的名字。
『叁』 老舍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人物生平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5] 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厅衫携格的作家。
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
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
1931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
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934年,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
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
1937年,8月返齐鲁大学任教。11月只身奔赴武汉。
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扮伏,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
1939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顿出版,译名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
1950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
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
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3、人物评价
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塌带”
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 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 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
4、人物影响
文艺影响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政治影响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文学奖项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
推荐于 2017-09-26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27个回答
性疾病的早期症状_初期症状图片_点击查看
在线咨询性疾病的早期症状,一般是由不洁性接触,下面感染了或者包皮长导致的,龟头白斑白点多,及早检查预防感染加重!
本月1757人已咨询相关问题
咨询
上海九龙男子医院广告
2021行书书法入门视频_零基础入门到精通_点击查看
根据文中提到的老舍为您推荐
行书书法入门视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专业科班老师的书写技巧,0元抢16节课!
北京知金大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老舍生平简介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4条评论
热心网友3
不对
查看全部4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男性常见性疾病图片_多年看诊男科疾病_经验丰富
F男性常见性疾病图片?上海看男科好的医院,上海长虹医院用心致力男性健康,为男性朋友答疑解惑,地铁2号线直达,交通便利,看男科,选长虹,男性常见性疾病图片,点击咨询!
广告2021-01-28
作家老舍先生的生平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3)现代小说家笔名由来扩展阅读: 人物评价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 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 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以一挡百、一以挡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 参考资料:网络:老舍
217赞·4,325浏览2019-11-10
老舍的生平简介
2赞·1播放
老舍生平简介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了一千多部作品,涉及范围包括长、中、短篇小说、戏剧、童话、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老舍先生是现代文学创作题材最多形式的作家之一,是文艺家的劳动模范。他以通俗易懂、直白的文学语言,促进了我国大众文学的发展,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老舍是我国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见长,往往嬉笑怒骂间展现人间百态。而他语言幽默诙谐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艺术表现力,能使读者从看似平常的生活幽默中,感受和领悟人生真谛。老舍先生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有这么几个特点:(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二)悲喜交融,互为变奏;(三)自然中寻求“原生态”的幽默;(四)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增强幽默效果。 来源:《西部学刊》
2浏览2020-10-23
求老舍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作品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 1、《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2、《樱海集》里面的短篇小说大部分虚构故事,有凑字之拼,但仍能从容应付当时对短篇小说很不客气的文坛,实也是了不起之作。 3、《月牙集》是老舍先生的自选集,由老舍先生作于1935-1944年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个病态社会,病态社会造出许多病态的人和事,罪恶的旧社会不让人们有出路,引起人们的深思。 4、《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 5、《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3)现代小说家笔名由来扩展阅读: 老舍的一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 参考资料:网络-老舍 网络-骆驼祥子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 网络-樱海集 网络-月牙集 网络-我这一辈子 (作家老舍著作小说) 网络-四世同堂 (老舍著长篇小说)
189赞·10,796浏览2019-09-02
老舍生平简介50字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3)现代小说家笔名由来扩展阅读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757赞·11,570浏览2019-11-17
北京十大排名画室北京【周达画室】家长认可的好画室
根据文中提到的骆驼祥子为您推荐
zhoudahs.com广告
杭州画室美院附中班,小班制教学,文化专业双保障!
值得一看的非凡画室相关信息推荐
杭州青少教育科技有..广告
什么会造成宝宝吸入性肺炎?
0播放
匿名用户
有没有偏法式少女风的小裙子推荐?
法式风的显著特点就是简单、随性、性感,能同时具备这几个特点的裙子真的不多,不过以下这几条都是能帮你穿
1条回答·5人在看
传说中的佛系是怎样的?
奇怪的科普增加了
希腊神话的众神之战大家都在看
带你了解北欧神话大家都在看
战争与和平大家都在看
追忆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大家都在看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家都在看
195播放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的12个原因
0播放
匿名用户
林心如终于向周杰道歉,网友说她毁了他半辈子,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林心如诋毁周杰在拍吻戏的时候占她的便宜。《还珠格格》热播后,本来周杰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但是因为林心如
16条回答·33,827人在看
书法多少钱_20年最新报价
根据文中提到的骆驼祥子为您推荐
dapenge.cn广告
驾照科目三满分下车动作怎么做?
0播放
匿名用户
正在加载
评论
『肆』 老舍是我国的著名作家,他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他像是文艺界的巨星,为文坛和中国未来的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舍是我们熟知的小说家,但大多数人不会知道老舍的原名是什么。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他父母给他取的,春情不是空的。它的名字也包含了一些含义。当时老舍出生在最后一个冬季,正当春天来临握闷念之际,老舍的父母给他起了这个名字,代表着迎春的意思,象征着美好。他的父母希望他有一个像春天一样光明的未来。然而老舍的未来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迎接着生生世世的荣耀。
其实老舍里的旧词并不是因为老舍一直叫他老舍,而是因为他的原词叫“佘语”,也就是忘记,加旧词就是永远忘记,也是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理解这罩漏一点。他们只知道老舍这个名字,却不知道背后的真正含义。但作为后世的文学爱好者,虽然和老舍不是一个字,但也要努力老舍的精神,勇往直前,放弃知识和文学,做到无私。
『伍』 作家笔名的由来
金庸 查良镛 镛=金+庸
老舍 舒庆春 字舍予 就那个舍如丛春字 有舍弃自我的意思
茅盾 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渣耐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高兴,就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 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郑并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还有好多。。。。怎么写得完啊~~有兴趣的人你就网络吧。
『陆』 请教我国近代文坛大家们笔名的由来
巴金名字的由来
关于“巴金”这一笔名的由来曾有过许多讹传,巴金曾在1985年回答香港中文大学校刊编辑时表示:“1928年我在法国沙多—吉里城拉封丹中学写完了《灭亡》,想取个笔名,刚好当时的中国同学‘巴恩波’投水自杀了,为了纪念他,我便取了‘巴’字。而我当时正在翻携码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我就取了一个‘金’字,合成‘巴金’的笔名。
老舍名字的由来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老舍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辩碰哪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至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正国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鲁迅名字的由来
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吵哪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第三种解释。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
据说侯外庐的这种解释,曾向鲁迅夫人许广平提起过,许广平连连称谢,表示首肯。
茅盾名字的由来
茅盾原名沈雁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从武汉回到上海,一时无以为生,听从朋友的劝告,花了四个星期写成了他的名作《幻灭》,准备在叶圣陶代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当时,他正被蒋介石政府通缉,如果用真名,将会给圣陶招来麻烦,而且《小说月报》的主人、商务印书馆的老板也不会允许,他当时思想也确实处在一个苦闷痛苦的矛盾中。于是他随手写了“矛盾”二字作笔名,可叶圣陶认为“矛盾”二字显然是假名,仍然会招来麻烦,于是便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以后沈雁冰便一直沿用这个笔名。
冰心名字的由来
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乳名莹哥。她曾写了《寄小读者》、《小桔灯》、《超人》、《去国》等散文及小说。“冰心”取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所以选择“冰心”作笔名,据她自己解释:“一来因为冰心两字,笔书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我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所以,尽管人们称之为谢冰心,但她总是署名冰心,从不冠以“谢”姓
『柒』 谁知道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家的笔名的来历
分类: 文化/艺术 >>兄败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越快越好,拜托拜托!
解析:
笔名,是作家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作家的笔名各有内涵各有来历,妙趣横生。
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作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何用鲁迅?他改姓为“鲁”,自谓有两个理由:一是自己母亲姓鲁;二是先秦乱尘茄时,周鲁乃同姓之国。那他哗察又何以名“迅”呢?《尔雅释兽》解释“迅”说:“狼其子缴绝有力,迅。”原来“迅”的古义是矫健的狼子。鲁迅用它作笔名,表现了他誓作封建制度逆子贰臣决心。
有的笔名是作家一段心境的写照。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转入地下以写作为生,写出了《幻灭》等小说。作家处于“动摇”与“追求”交织的矛盾之中,为应付反动书报机关的检查,乃署名“矛盾”。因为没有姓“矛”的,这个笔名容易被发现是假名,于是他接受叶圣陶的建议,给“矛”加了一个草头。“茅盾”,后来成了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
有的笔名是为了纪念作家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原名阿历克谢.克马西斯莫维奇.彼什科夫。他童年父母双亡,11岁就到社会上去谋生,当过学徒,做过更夫,饱尝了人生的痛苦。为了纪念这段人生经历,他取了笔名“高尔基”。因为在俄文中,“高尔基”的意思就是“痛苦”。
有的笔名带有作家曾经干过的某项职业的特征。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原名塞莫尔.克莱门斯。他当过密西西河的领航员,其笔名“马克.吐温”原意是“两口寻”,领航员术语:水深两口寻,航船可以顺利通过。
有的笔名表现了作家对自己崇拜的人物的敬意。巴金原名李尧棠,他早年旅居法国时结识了一个朋友巴恩波。后来巴恩波投水自杀了,巴金十分悲痛。这时他刚翻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上卷),怀着对亡友的哀思,题下了“巴金”的笔名,(‘金’采用的是克鲁泡特金译名中的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