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发布时间: 2023-07-20 05:23:57

『壹』 现代文学史的复习资料

13

、中国诗歌会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成立于

1932



9

月,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

杨骚、森堡(任钧)等,在

1933



2

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

,以注重诗歌的现实

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史称“新诗歌派”

。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

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风,诗歌刚健质朴,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

和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是蒲风诗歌的两大主题。

14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

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佃、

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15



九叶诗派,

是在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

义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从文当年特指的张资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业文人外,

在这里主要指

20

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上海的新感觉派。

18

、现代派指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

,所刊诗歌的作风不尽相同,但

其中相当多的诗特征突出而醒目,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

提示:

1



五四后期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

2



胡适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



开始背离五四精神。

3



鲁迅创造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呐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4



鲁迅从事过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是他的杂文,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

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

象征主义。

7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

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艺术,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

8



问题小说是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

10



鲁迅散文诗集是《野草》于

1927

年出版,标志着散文诗的成熟。

11



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实际上,隐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追寻到宣扬,

最后

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发表的《过去》与

1928

年发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达夫创造路向的转折。

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

15



《卖萝卜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

《窗纸》



《无聊》是现代最早的散文

诗。

16



周作人、

钱玄同、

刘半农、

胡适等人在批判过程中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戏剧当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写实主义戏剧。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

+

恋爱”的小说模式出现。

19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简答题:



1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四、

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2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



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



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3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



4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3



郁达夫《沉沦》





《出奔》



《迟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说有何特点?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从初期的作品《沉沦》

到《春风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过去》



《迟桂花》没有一个不带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气质。而且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2



感伤的抒情

。他认为:

“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

劣高下的主要标准。

3



结构的散文化。

其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结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

化倾向,如《沉沦》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

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作品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视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4



流丽、清新的文笔

。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

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如异国的苍

天皎日(

《沉沦》



,古都的芦荡残照(

《小春天气》

)等,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



4



新文学始于文学革命,于

20

年代呈现繁荣景象,而新文学运动中,造成了现代散

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

容。

第二,

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第三,

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诗,

泰戈尔、

厨川百村在

20

年代对我国散文的文体、

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

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

新文学运动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现着散文作家们的深厚的学养,

在思想、



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四个特征:

1



根本是受外国的影响

2



推崇情感轻视理性

3



所采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

4



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论述题:



1

)阿

Q

是一个什么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意义是什么?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

代小说。而阿

Q

是被认为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2

)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论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诗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冲破樊篱,呼唤自由,泛神论



3

)对《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吴荪甫)



4

)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觉新、觉慧

P197



6

)老舍的创作道路



7

)沈从文的创作特点《边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P216

——

219



9

)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园直接引起了

2

个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周朴园、繁猗)重点、周萍、鲁妈

第一个十年的社团:

文学研究会

P23

;创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个:

左联成立

P132

;中国诗歌会

P213



新感觉派

P158

;现代派

P215

;东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个:

文协

P255

;七月诗派

P293



九叶诗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

茅盾的《蚀》

(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三个中篇)



《子夜晚》

巴金《灭亡》



《爱情三部曲》

(包括《雾》



《雨》



《电》三个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猫城记》



《骆驼祥子》



《离婚》

叶绍钧《倪焕之》

王统照《山雨》

鲁彦的《愤怒的乡村》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韦护》

沈从文的啊《边诚》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萧红的《生死场》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

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蚀》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

(包括《春蚕》



《秋收》



《残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长篇)



《爱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



《大波》三部长篇)等

13

、中国诗歌会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成立于

1932



9

月,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

杨骚、森堡(任钧)等,在

1933



2

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

,以注重诗歌的现实

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史称“新诗歌派”

。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

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风,诗歌刚健质朴,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

和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是蒲风诗歌的两大主题。

14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

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佃、

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15



九叶诗派,

是在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

义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从文当年特指的张资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业文人外,

在这里主要指

20

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上海的新感觉派。

18

、现代派指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

,所刊诗歌的作风不尽相同,但

其中相当多的诗特征突出而醒目,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

提示:

1



五四后期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

2



胡适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



开始背离五四精神。

3



鲁迅创造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呐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4



鲁迅从事过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是他的杂文,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

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

象征主义。

7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

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艺术,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

8



问题小说是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

10



鲁迅散文诗集是《野草》于

1927

年出版,标志着散文诗的成熟。

11



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实际上,隐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追寻到宣扬,

最后

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发表的《过去》与

1928

年发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达夫创造路向的转折。

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

15



《卖萝卜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

《窗纸》



《无聊》是现代最早的散文

诗。

16



周作人、

钱玄同、

刘半农、

胡适等人在批判过程中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戏剧当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写实主义戏剧。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

+

恋爱”的小说模式出现。

19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简答题:



1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四、

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2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



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



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3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



4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3



郁达夫《沉沦》





《出奔》



《迟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说有何特点?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从初期的作品《沉沦》

到《春风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过去》



《迟桂花》没有一个不带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气质。而且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2



感伤的抒情

。他认为:

“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

劣高下的主要标准。

3



结构的散文化。

其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结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

化倾向,如《沉沦》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

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作品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视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4



流丽、清新的文笔

。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

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如异国的苍

天皎日(

《沉沦》



,古都的芦荡残照(

《小春天气》

)等,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



4



新文学始于文学革命,于

20

年代呈现繁荣景象,而新文学运动中,造成了现代散

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

容。

第二,

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第三,

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诗,

泰戈尔、

厨川百村在

20

年代对我国散文的文体、

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

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

新文学运动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现着散文作家们的深厚的学养,

在思想、



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四个特征:

1



根本是受外国的影响

2



推崇情感轻视理性

3



所采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

4



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论述题:



1

)阿

Q

是一个什么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意义是什么?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

代小说。而阿

Q

是被认为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2

)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论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诗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冲破樊篱,呼唤自由,泛神论



3

)对《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吴荪甫)



4

)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觉新、觉慧

P197



6

)老舍的创作道路



7

)沈从文的创作特点《边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P216

——

219



9

)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园直接引起了

2

个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周朴园、繁猗)重点、周萍、鲁妈

第一个十年的社团:

文学研究会

P23

;创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个:

左联成立

P132

;中国诗歌会

P213



新感觉派

P158

;现代派

P215

;东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个:

文协

P255

;七月诗派

P293



九叶诗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

茅盾的《蚀》

(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三个中篇)



《子夜晚》

巴金《灭亡》



《爱情三部曲》

(包括《雾》



《雨》



《电》三个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猫城记》



《骆驼祥子》



《离婚》

叶绍钧《倪焕之》

王统照《山雨》

鲁彦的《愤怒的乡村》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韦护》

沈从文的啊《边诚》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萧红的《生死场》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

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蚀》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

(包括《春蚕》



《秋收》



《残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长篇)



《爱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



《大波》三部长篇)等

『贰』 谁被视为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张恨水。
旧派通俗文学取得现代性的路程是漫长的,是一种渐变,这和30年代中叶,以上海为标志的现代性城市的基本成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张恨水在30年代发展成为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经过自觉的改革,创立了现代性的章回小说体式,他也就成为了现代通俗文学的大家。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出生在江西广信一个小官吏家庭,原籍安徽潜山。1914年在汉口为小报写补白,开始用"恨水"的笔名,语源于南唐李后主的《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924年发表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开始真正踏上通俗文学的创作之路,随后一发不可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中长篇通俗小说,发表的文字超过了二千万,以抗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更多的是把文学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抗战爆发所造成的民族意识空前统一的文化局面,使张恨水通俗小说的雅化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风貌,其后期代表作有《八十一梦》、《魍魉世界》、《五子登科》等讽刺小说和《水浒新传》、《秦淮世家》、《丹凤街》等历史、言情小说,其中尤其以讽刺小说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得到了新文学界的高度首肯。

『叁』 近现代文学领域流派及其代表人有哪些

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主要有:
海派,代表作家有穆时英、施蛰存等,作品多反映半殖民地商业化大都市如上海的生活;
新海派,代表作家张爱玲,有意与时代主流拉开距离,主要反映作家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既有现代、先锋,又通俗,雅俗共赏,可读性强。
京派,代表作家老舍、沈从文,注重人性主题,主张文学的独立和艺术性。
现代派(得名于30年代初的《现代》杂志表现幻灭中的追求、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质朴、形式自由舒展,代表人物戴望舒);
七月诗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流派,主张主客观统一、个人与历史融合,形式为自由体诗,其中政治抒情诗成就较高,代表人物艾青、田间、鲁藜等;
七月派小说,抗战时期国统区小说流派,代表人物路翎、邱东平等,因多数作品编入七月文丛而得名;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风格干净清新,主要写解放区、根据地人民的精神面貌;
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作品有晋东南一带的乡土特色和风情;

20年代文坛有:
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周作人、沈雁冰、王统照等);
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儿艺术的浪漫主义流派,代表人物郁达夫);
新月派(诗歌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
语丝派(散文流派,文章多针砭时弊、言辞锋利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
随感录作家群,随感录专栏杂文创作,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
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恨水、刘云若等,通俗小说,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都市男女爱恨纠葛;
问题小说,代表人物冰心、王统照;
自叙传小说,现代抒情小说流派,代表人物郁达夫;
小诗体,诗歌流派,多写即兴式的短诗,抒写诗人刹那间的感兴,代表人物冰心、宗白华;
湖畔派(纯真热情的爱情诗流派);
言志派(提倡以自我为中心,集合叙事说理抒情于一体的言志散文,追求闲适、涩味和简单味,代表人物周作人、俞平伯、钟敬文等);
现代评论派(成员多为欧美海归自由主义作家,受西洋文学影响较大,代表人物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
象征派(诗歌流派,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提倡重象征和暗示的纯诗,代表人物李金发等);

此外还有:
黑幕派,是近代小说流派,题材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虽然上承明清谴责小说余绪,但是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闲适,专揭隐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儿没落。
战国策派,1940前后出现在国统区的文艺派别,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主张以“恐怖、狂欢、虔诚”为三大母题,代表人物陈铨。

『肆』 为什么说张根水是现代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1]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伍』 中国文坛最杰出的五位作家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陆续创作、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五杰之首的荣誉称号。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生于四川乐山沙湾。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南昌起义后,从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之久。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个历史剧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1944年,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郭沫若一生创作甚丰,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现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为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堪称中国二十世纪革命文学的旗手。所以,郭沫若当选为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五杰的第二位,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笔名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4月,开始该副刊上连载长篇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1926年《金粉世家》的发表,进一步扩大了张恨水的影响,但真正把他的声望推到最高峰的还是《啼笑因缘》。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恨水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于解放战争前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在二十世纪革命文学一统天下的时代背景下,张恨水一支独秀,是通俗文学集大成者。可以断言,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进入小康社会新的时代背景下,革命文学已不再成为主流。在文化范式上,消费文学将超越革命文学成为时代主流。而张恨水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作,在20、30、40年代中国文坛上影响很大。9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边缘化,张恨水却异军突起,影响日甚,为中国文学进入二十一世纪,提供了典型文学范式的先声。所以,作为通俗文学的领军人物,张恨水位居20世纪中国文学五杰第三,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十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读完北京大学预科,因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

建国之后,茅盾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活动与文学评论上。文化大革命期间,茅盾挨批靠边,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茅盾是中国革命文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五杰中排名第四,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1930年老舍回国,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期间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抗战爆发后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46年应邀赴美讲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后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受迫害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而闻名于世。老舍的创作,文学性、艺术性很强,他善于运用群众口语赢得广大读者,从而开创了中国二十世纪文学雅俗共赏的新局面。

『陆』 张恨水被评为民国第一写手,他都有哪些我们熟知的作品

张恨水写了一百多部小说,其中有很多都被改编成为了影视剧作品。

《金粉世家》

《秦淮世家》

这部《秦淮世家》是张恨水非常重要的小说之一,1940年就被拍成同名电影,1963年再次拍摄。讲述的是在秦淮河畔歌妓唐大嫂的两个女儿被欺辱,后来秦淮河的下层人民联合起来反抗的故事。

其它作品

《白蛇传》是1955年张恨水的改编小说;《大江东去》1940年连载于香港《国民日报》,是张恨水抗战三部曲之一,这可能是最早把南京屠城反映出来的文艺作品。另外还有改编成电视剧的《纸醉金迷》、还有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的张恨水的作品《满江红》等等。

张恨水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民国第一写手”。共完成作品不下3000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他的作品深入浅出,很好的将章回小说与通俗小说进行了有机融合。可谓雅俗共赏。张恨水的小说,把严肃的主题用诙谐的语气表达出来,虽然是平实的语言,但非常富有诗意。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柒』 为什么说张恨水是现代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

因为张恨水写得最好,超出了鸳鸯蝴蝶派为言情而言情的范围,他继承了世情小说的传统,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称之为继往开来的宗师不为过

热点内容
现代言情女配小说 发布:2025-07-12 17:53:42 浏览:37
懒人听书上搞笑的小说 发布:2025-07-12 17:53:38 浏览:512
网游竞技有声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2 17:48:42 浏览:849
求男主是高僧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2 17:43:14 浏览:350
逆后宫吸血鬼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2 17:39:42 浏览:13
qq阅读已购小说怎么删 发布:2025-07-12 17:06:52 浏览:4
言情小说女主或男主不是人类 发布:2025-07-12 17:03:12 浏览:737
言情小说微虐推荐 发布:2025-07-12 16:59:13 浏览:957
校园趣事微小说 发布:2025-07-12 16:58:14 浏览:400
盗墓笔记小说听书百度云 发布:2025-07-12 16:46:13 浏览: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