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鲁迅现代小说之父原因

鲁迅现代小说之父原因

发布时间: 2021-07-14 20:57:55

❶ 现代文学史上的6位“文学之父”是谁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这个都要介绍太……整个一部现代文学史啊,一万字怎么说得清楚。

试试——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郭沫若(1892――1978)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生于四川乐山沙湾,1897年春入家塾“绥山山馆”,8岁时塾师教读唐诗和司空图《诗品》,后来他关于诗的见解大体还受着《诗品》的影响。9岁左右开始学作对句及五言、七言试帖诗,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喜欢杜甫,更有点痛恨韩退之。刚满13周岁,即入乐山县高等小学寄读。把《史记》读了一遍,“很喜欢太史公的笔调”。1907年秋升入嘉定府中学,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是“所嗜好”的一种读物,对其“后来文学倾向上有决定的影响”。此间,“喜欢读的书是《庄子》、《楚辞》、《文选》、《史记》、严几道译的《天演论》、《群学肆言》”,并“特别喜欢《庄子》”。1910年2月,投考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三年级插班学习。民国元年(1912), 经考成都高等学校理科、报考天津陆军军医学校,最终在长兄的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14年1月中旬抵达东京,经过半年的努力,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成为中国的官费留学生。到1915年7月,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与在第二部工科的成仿吾相识。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的德语课,由于教员以文学士居多,把他决心抛弃的文艺倾向又挑拨煽动了起来,而且使旧文艺和新文艺深深地结合了。因为德语课而喜欢歌德,进一步熟悉斯宾诺莎,由当时日本的“太戈尔”热而喜欢太戈尔,便和哲学上的泛神论(Pantheism)思想接近。泛神论思想不仅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和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还表现在他对先秦诸子思想的论述中。1918年8月,免试升入在福冈的九州帝国医科大学。1919年9月发表新诗。在福冈4年半的学医生活,基本上被其诗歌创作、文学活动所取代,完完全全“凫进文艺的新潮”,走上“弃医从文”之路。与田汉、宗白华通信讨论诗歌创作、人生道路,与郁达夫、成仿吾方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往返于日本、上海之间,出版白话诗歌集《女神》,翻译出版《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太戈尔、海涅、惠特曼、雪莱等人的诗文,发表诗剧、历史剧作。坚持到1923年3月,在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毕业,获医学士学位。当时有人高薪聘其为医生,但却被拒绝。4月,携眷回国,到达上海。1926年3月郭沫若自上海赴广州,应聘为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即文科学院长)。6月,投笔从戎,参加北伐。任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上校军衔)。7月出征,8月,晋升为政治部副主任(中将军衔)。1927年3月,蒋介石秘密委任其为“总司令行营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则决定脱离蒋介石,写成《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发表。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郭沫若遭蒋介石政府通缉,再次东渡日本。此一去,海外十年,郭沫若一连写下《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卜辞通纂》、《古代铭刻汇考》、《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殷契粹编》等重要学术论著,奠定了他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领域的崇高学术地位。学术界以“四堂”----罗雪堂(振玉)、王观堂(国维)、郭鼎堂(沫若)、董彦堂(作宾)并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南京政府取消对郭沫若的通缉,郭沫若即“别妇抛雏”秘密回国。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0月下旬,撤离武汉,辗转长沙、桂林,于年底到达重庆。1940年9月,三厅被撤销。10月,重新组建文化工作委员会,继续担任主任之职,并请回三厅原班人马。此间,郭沫若一方面写下大量政论性的文章,另方面又在学术研究上写出《屈原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甲申三百年祭》、《历史人物》,在文艺创作上推出《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历史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1949年--1959年,连选连任世界保卫和平理事会副主席(主席为约里奥·居里)。在50-70年代的20余年间,发表了学术论著《奴隶制时代》、《管子集校》、《替曹操翻案》、《李白与杜甫》和一些文物考古论文,以及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讨论《再生缘》及其作者的一系列论文等,并主编了《甲骨文合集》、《中国史稿》等。

……

❷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吗为什么这么说

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创作鼻祖,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伟大的革命主义家,是解放思想,学习先进思想、理念的推动者,是文学家,学者。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独树一帜,开拓创新。

过去的中国,是以八股文为基础创作文言文的,千百年来始终如此。虽然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但是此文咬文嚼字,晦涩难懂,词意多变,难以驾驭。因此鲁迅提出了白话文创作的新思想,并且坚持走自己的路,用白话文来书写了很多有名的作品。

鲁迅坚持学习先进的理念、思想、知识等。特别重视年轻人的发展与未来,积极帮助年轻人转变思想,刻苦学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国人思想的觉醒与进步,国人的积极进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经常帮助困难群众,年轻人等。扶持萧红、萧军等一大批新一代文学创作者,为中国文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❸ 鲁迅为什么被称为小说之父

因为鲁迅发表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3)鲁迅现代小说之父原因扩展阅读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❹ 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他自己这方面,看看朝花夕拾和呐喊自序比较好。他出身书香门第,熟读十三经,嗜好野史笔记和小说传奇等多方面学问;又人新学堂,学习科学和外文,耳维新之语;留学日本大开眼界,还大搞翻译,读取大量的世界名作,接触反清革命。阅历上,他从小康之家跌入困顿,对上层和底层都能看清,不像徐志摩梁实秋辈,自我解剖也搞不清自己的认识,抗战危急也不愿文艺救国。
历史的风云一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国的言文不一致问题困扰了几十年,严复,林纾,乃至周氏兄弟自己那些别扭的翻译,黄遵宪,梁启超,王照等一步步的努力,到了胡适和陈独秀这儿开花结果,又赶上恰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五四的前夜,于是学问和阅历上素有蓄积的鲁迅,就爆发了。

❺ 鲁迅作为现代小说之父的贡献是什么结合《呐喊》《彷徨》熟悉作品论述。(论述题)

通常认为,鲁迅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有三:

第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和胡适,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傅斯年等人共同开辟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先河,其作品《狂人日记》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成型的现代白话小说(区别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白话小说),其散文诗《野草》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集。这都是开风气之先的。

第二,参与发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翻译并介绍了多种外国文学,其译著《毁灭》、《死魂灵》等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译巨作。也影响了一代作家。

第三,开创了“杂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用文笔直接介入社会,同黑暗的现实和麻木愚昧的国民战斗的典范。其文字如警句,针砭时弊毫不留情,可以说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最伟大的精神导师。

其他的还有,比如《故事新编》开创了“经典重读”的解读范式,《野草》引入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因素,《中国小说史略》是第一部完整意义的中国小说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等等,这些都是鲁迅给中国文学史留下的宝贵遗产。鲁迅的文章和行动,对后代人影响至深。

❻ 为什么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其主要原因是鲁迅的作品有其独特的创新之处,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三、鲁迅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清醒、冷峻、深刻的现实主义,鲁迅对五四新文学现实主义的开拓和创新,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对作品人物命运的处理,鲁迅在反映和揭示社会的概括性和深度。第二,打破传统情节小说模式,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淡化情节,突出人物,每篇小说一个新样式。日记体、手记体等。结构形式的多样性。输入关键词搜索资料。第三,白描象征手法的广泛使用,白描的语言,如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第四,典型人物的塑造,人物个性鲜明,人物包含高度的社会概括性。

总之,鲁迅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写作特征,这充分地体现了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❼ 在大师云集的民国,鲁迅“半路出家”,何以能成为“新文学之父”

鲁迅文章揭露人性更加深刻。鲁迅的文章在当时绝对是最大胆的,而且是对国人劣根性揭露最深刻的。

❽ 为什么说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继《狂人日记》后,鲁迅在1918-1922年间连续写了15篇小说,1923年收入《呐喊》,1924-1925年间创作11篇小说,加上从《呐喊》中抽出的《不周山》编为《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呐喊》和《彷徨》史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之作,也是成熟之作.
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❾ 为什么说鲁迅的小说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鲁迅的小说所以成为现代文学的基石,就在于它充分地反映人民革命的要求,反映农民在接受无产阶级领导以前的痛苦和期待,而在艺术上则勇于吸收外来的影响而又葆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郭沫若等早期作家,虽然接受外来的影响十分明显,但他们对于古典文学的修养,对于民族的生活、心理、语言的熟悉,也赋予他们的作品以一定的民族特色。不过,就“五四”时期及此后几年间新文学的整体来看,民族化、群众化的问题尚未被充分地认识,不少人使用的还是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①。他们过多地否定民族的文学传统,无批判地接受外来的事物,有些人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又由于当时的作家主要属于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大多数人跟工农群众在生活和思想上都有很大的距离,不能够也不善于描写他们。这些作家虽然也批判旧社会、旧礼教,但多从知识青年的切身要求出发,未能从工农群众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或者虽然描写了下层人民,但也只限于人道主义的同情,缺乏对人民的精神面貌作真切、有力的反映。这一切都影响到作品的生活内容、表现手法、语言形式等,缺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所以,创作的民族化和群众化,就不能不成为新文学进一步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热点内容
言情淋口小说 发布:2025-05-14 22:45:53 浏览:662
言情小说初中生浪漫 发布:2025-05-14 22:39:24 浏览:884
超甜有肉无虐校园小说 发布:2025-05-14 22:36:11 浏览:501
类似东风恶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14 22:33:20 浏览:835
万艳书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5-14 22:29:37 浏览:892
全本免费少妇小说 发布:2025-05-14 22:26:25 浏览:62
魂器是块碑的小说名字 发布:2025-05-14 22:19:46 浏览:288
玄幻完结飞升小说全集 发布:2025-05-14 22:16:02 浏览:941
乐可类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5-14 22:16:02 浏览:363
手机版第一人称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4 22:14:16 浏览: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