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现代性生体验小说

现代性生体验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8-23 05:42:17

㈠ 《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最新txt全集下载

链接伍行皮:https://pan..com/s/1wiuJcbxluWTGn-MFsDZDLA

提取码:腔差带祥vapa

㈡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论述《呐喊》《彷徨》的现代性特征

如果我们可以消解人为的抑或意识形态强加于鲁迅头上的神圣光环,或者祛除不分青红皂白的有意遮蔽与诬蔑,换句话说,如果(即使)能够中和鲁迅身上近乎两极分化式的酷评,如"最受诬蔑的人" 和"最勇猛坚决、正确伟大"等对鲁迅的形塑 的诸如此类的极端话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毫无疑问,鲁迅依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鲜活、触目惊心与备受争议的灵魂之一。甚至可以推定的是,他仍然会在21世纪发挥他应有的不容忽视又个性十足的独特历史功用。

鲁迅研究成为一门声名显赫、研究资料近乎汗牛充栋的"鲁学" 无疑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鲁迅的无尽魅力甚至魔力 。然而,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的鲁迅其小说集也不过三卷:《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共33篇。耐人寻味的是,鲁迅如何实现了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以及他小说自身内部的两次"创造性转化"(creative transformation) ?尤其是,他又如何通过小说叙事模式的嬗变来呈现他对"现代性"的独特认知与迎拒姿态?

某种程度上,叙事方式的更新和递进是小说演变的灵魂。如人所言,"对新小说来说,最艰难、最关键的变革不是主体意识,也不是情节类型或者小说题材,而是叙事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叙事模式"是一个众说纷纭、流动不羁的概念,但在本文中,它是指从叙述人营构、叙事的策略等总和所提炼出的不同范式(paradigm)。如人所论,"叙事方式是一组手段和语言方法,它们创造一个故事中介者的形象,即叙事作品中所谓的叙述者"。

在我看来,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上经历了可谓两次大的嬗变。一次是,如果将鲁迅从整体上置入"文学革命"的滚滚大潮中进行外部动态观照,他挟晚清小说界革命之威引领风骚,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从传统渐次步入现代的转变,主要是《呐喊》、《彷徨》为代表;另一次则发生在其小说内部,鲁迅以其《故事新编》部分实现了他更新小说叙事、创设小说类型的企图,尽管这背后可能掩盖了我们不得而知的更大的叙事创新与文体学野心。

比较而言,有关第一次转变的研究往往声势浩大、成果迭出。一般而言,几乎所有专论鲁迅小说的著述都或多或少的论及了《呐喊》《彷徨》的叙述创新及其转折意义;而第二次转变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尽管自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争议不断,但真正能将它置于鲁迅小说内部发展规律的平台上剖析,并指出其转捩与创新意义的研究极其罕见。 为此笔者的重点将适当向第二次转变倾斜,同时以巴赫金的小说性理论进行探究。所以本文的论述主要分如下三部分:1"小说性"理论的层面与可适用性;2鲁迅的力量,主要考察他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的角色;3狂欢:在意图与实践之间。主要探究《故事新编》的重要角色和地位。
)《呐喊》、《彷徨》的叙事更新。早在1923年,茅盾先生就灵敏地指出,"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就连对带有左翼色彩的作家(品)不无偏见的夏志清也认为,"短篇小说一开始却是非常成功的。给这一类型文学奠下基础的是鲁迅。他在一九一八年发表的《狂人日记》,纯熟地运用了西方小说的技巧,与中国传统的说故事方法完全两样,因此可以称为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始祖。"

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王瑶先生也强调了鲁迅的现代文学史上的奠基人地位,"鲁迅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扩大了新文学的阵地,同时由于这些小说内容的深刻,表现的新颖……为新文学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鲁迅作为现代中国小说鼻祖的位置是得到公认的,同样,他在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中也担当了类似角色。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如何实现的?

在巴赫金那里,"小说性"和转型期紧密相连 的,而现代中国小说的诞生本身就暗含了小说性的内在特征:杂语性、兼容并蓄等。清末民初转型期的新小说自然也不例外,"新小说却是从其它文学形式获得不少灵感。笑话、轶闻、答问、游记、书信、日记、叙事诗、见闻录等传统诗文形式的渗入小说,都曾对新小说叙事模式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反过来,恰恰是因为此特质,小说也被推上了历史潮流的浪头,为人瞩目。王一川指出,"中国人的新型现代性体验是与新的生活语汇如全球化世界概念、来自西方的科技话语和现代器物名称等交融在一起的……小说由于能以散文体方式叙事、抒情和议论,还可以把诗体等其他文类兼容于自身之中,因此得以成为容纳现代生活新语汇的合适形式。因此,小说在表现新型现代性体验方面交上了好运,成为现代文学的主导或中心性文类。"

鲁迅的《呐喊》《彷徨》同样也体现出其丰富的现代性,甚至是先锋性。从整体上看来,他除了延续旧有的体式-情节小说以外,还开拓出"以写实性生活片断为结构主体的片断小说"、"以刻画人物性格、勾勒人物命运线索为结构主体的心理小说"和"以特定的氛围渲染和情感、意蕴表达为结构主体的意绪小说" 等等。

"小说性"颠覆和解构的一面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中有非常醒目的表现,比如《狂人日记》。无论是反思国民性、痛陈封建礼义说教的罪恶都或具摧枯拉朽之气势,或意义深远绵长,在在令人省察。刘禾指出,"狂人日记却着重于中国历史的象征性病理诊断--暗含着西方规范的参照--它大大超出了任何个体心灵的字面解释" ,这无疑从内容上指出了其富含现代性的一面。王润华也在他的〈西洋文学对中国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的影响〉中缕述了果戈理《疯人日记》、迦尔逊《红花》和尼采《察拉斯忒拉的序言》等对《狂人日记》的叙事、内容、意义等的宏观的细微影响。

但需要明了的是,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理解为反思和批判自我的态度和趋势,这当然也是后现代性得以发展的理由和空间之一。从此角度讲,鲁迅小说的现代性中也包含了另外一种独特的声音与反抗姿态,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鲁迅式的现代性"。显然,它包含了诸多复杂的指向和源泉: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熟谙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的独到品位及引领式论述 自然使他超越了许多时人对西方现代性的毫无保留拥抱的幼稚,反而多了几分少见的本土式的冷静与成熟。李欧梵在他著名的《铁屋中的呐喊》一书中探寻鲁迅的现代性的手法就是通过寻根传统却避开西方来展开。

鲁迅的通过译介和阅读外国小说以及留学日本的体验有使他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坚持"拿来主义"的博大胸怀。同时,"也正是文学传统中的核心层次的那些要素,才决定着新文学在发愤精神、史传意识、抒情风貌、意境美感、白话文体等诸多方面同中国古代文学发生着深刻的历史联系,呈现了文学历史连续性的许多有声有色、诱人追寻的生动具体的形态。"

如果通读鲁迅这两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小说主题的现代性表达似乎背离了现代性的原初语境,而更多呈现出对乡土中国的深沉又细密的关怀与缠绕,如《阿Q正传》、《故乡》、《祝福》、《孔乙己》等莫不如此。"毫无疑问,鲁迅的作品被看成是中国现代性意义最典型的表达……也许更重要的在于,鲁迅表达了一种乡土中国的记忆,这些记忆从中国现代性变革的历史空档浮现出来,它们表现了与现代性方向完全不同的存在。鲁迅在这里寄寓的不只是批判性,而是一种远为复杂的关于乡土中国的命运--那些始终在历史进步和历史变革之外的人群的命运。" 如果非要给这种逸出与背离以现代性的名义的话,那它应该是"鲁迅式的现代性"。

㈢ 最近看了很多耽美小说,对同性恋的文化很感兴趣,请推荐几本介绍同性恋文化的书籍

李银河的书都很不错,我大二的时候看完的,推荐《酷儿理论》 ,李银河与她先生王小波合著的《他们的世界》,
《同性爱》
张北川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北川先生的书很写实,都是由很多例子组成,他的书我是最喜欢的,比李银河教授的书要实际的多,推荐你看一下。

《同性恋性史》
刘达临
他的书网评不错,也很有名,不过我还没有看过。

《 欧洲同性恋史》
【法】弗洛朗斯·塔马涅
这本书除了揭示英、法、德三国处理同性恋问题的不同模式,还告诉大家同性恋问题并非只是性爱史的一个次要部分,它在社会形态和表现的历史上自有其地位,它作为一种吸引或反感的作用揭示一个社会的幻想和恐惧。当然,作者并不企图仅仅借助性爱来解释两次大战之间的阶段、纳粹问题和二战的发生。显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本书也不同于心理学史,尽管有时借助心理分析的假设也能说明问题。作者认为同性恋史研究应该把舆论的恐惧和政府的恐惧区别对待,也许应重新估量性幻想在社会想象中的分量。

《 中国同性恋研究》
刘达临
本书由刘达临、鲁龙光教授主编而成,分析古代与现代的同性恋者,并从临床心理学及社会学角度上做了2000多例调查分析,希望人们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同性恋者,使他们从自卑、屈辱甚至绝望的心理中解脱出来。
这本是唯一一本我看了3遍的书,推荐。

《同性恋在中国》
方刚 这本还好

同性恋健康干预
高燕宁 / 2006-6-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理论性比较强,如果你想专业研究的话看这本可以,如果只是兴趣我不推荐。

《持不同性见者》
张念

《中国同性爱史录》
小明雄 / 1997年6月 / 粉红三角出版社
这本是中国同性文献研究的巅峰之作,内容非常丰富!很值得一看!里面收录了中国从古至今从帝王到平民的各种同性恋关系,能学到很多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
施晔 / 2008-12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朋友推荐的,我还没来得及看

胶片密语——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
边静 / 2007-2-1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研究了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的生成、发展,其文化含义,美学特征以及创作前瞻,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开拓意义。
目录
CONTENTS
前言/1
第一章 同性恋的历史发展和艺术传统/1
第一节 同性恋:一种社会现象/1
第二节 同性恋:一段暧昧历史/7
第三节 同性恋:一种艺术表达/14
第二章 华语电影中同性恋话语的生成和发展/40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之前:语塞与暧昧/41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走出“衣柜”/77
第三节 2000-2005年:“时尚元素”/910
第三章 华语电影同性恋话语的文化含义/101
第一节 映照社会政治与反思传统文化/102
第二节 指涉当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116
第三节 性别/性向的轇轕 /158
第四节 追问人性与情感 /130
我感觉这本书还好,值得一看

《不该被遗忘的人们——“二战”时期欧洲的同性恋者》
让·勒比 / 2007年4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趣味考据中国古代同性恋图考》
张杰 / 2008-11-1 / 云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严谨的社会文化史学术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史料性。全书通过大量的史料研究,将不同朝代、地域、阶层、人群中的同性恋现象全面、具体的呈现出来。同时,穿插比较了中西方主流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 全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历史面貌”以时间为主线,将各种史料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辨析,详述了同性恋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发展史。涵盖历史上的同性恋名人,著名典故,以及道德和法律对此的态度等。 下编“专题考述”收集了作者三十余篇的论文,从社会学、语言学的角度分别论述和剖析了古代诗词、史料、文学作品中存在或隐含的同性恋意味。
本书的内容在小明雄的 同性爱史录 中都有收录

《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
郭晓飞 / 2007-5-1 / 水利水电出版社
这本书比周丹的书更加系统化,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周丹 O(∩_∩)O~

《同性恋与法:“性、政策与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及资料》
周丹 / 2006-12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者是一位牛人,很强悍,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法律专业出身,他本人就是一名同志,出柜后一直致力于为同性爱者争取权益,他的书也很好,推荐你看一看。

关于同性恋文化的书有很多,以上是我看过的,如果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建议你去豆瓣上找找,上面志同道合的同志大有人在。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O(∩_∩)O~

㈣ 新现实主义小说有哪些

新写实小说、新体验小说、新市民小说、新生代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

1、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是以描写现实生活中平常琐事为题材的小说,笔墨淡雅,缺少激动人心的故事。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恒的《伏羲伏羲》,刘震云的《新兵连》、《单位》,叶兆言的《枣树下的故事》、《状元境》等,都曾被有些评论划入“新写实”小说。

2、新体验小说

“新体验小说”以其“非虚构性”、“亲历性”特征突破了传统的小说观。思辨性、哲理性的锋芒在主体的压抑自控下更深地潜没于耳闻目睹的花草虫鱼人生百态之中,生活与艺术的界限亦更难以梳理。

3、新市民小说

“新市民小说”中的“新市民”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彻底告别传统,空前强烈地追求世俗化生活和拜金主义;

二是情爱观念令人诧异的变化。

“新市民小说”表现了一种对现代城市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态,表现出了一种“另类”的姿态。他们具有他们应有的存在价值,然而,其中某些消极、遁世乃至自甘堕落应引起读者的注意。

4、新生代小说

新生代小说把中国文学现代性叙事中许多被压抑、被省略、被遮蔽、被牺牲的叙事因素重新开发、呈现出来,这既使得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叙事变得更为丰满、更为完整。

同时也使得中国文学在处理国家民族现代性、人的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关系时不再那么机械、呆板,而是具有了更为从容、更为理性的模式。

5、新现实主义小说

新现实主义小说是在20世纪末社会转型期这个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这就自然决定了它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有它独特的现实品格。

从现实的社会境况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它既是对以往现实主义文学现象的继承和超越,也是对其他文学现象的纠正和批判。

㈤ 《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txt全集下载

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
《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
第一章 导言(一)
本书虽称不上是对19世纪晚期至今上海娼妓生活的想像性重构,却又甚于想像性重构。①说算不上想像性重构,是因为娼妓同其他所有的下层社会群体一样,并没有亲自记载自己的生活。娼妓直接言说或再现自身的事例极为罕见(当然,我也将会阐明,她们并非完全沉默无语)。事实上,只是当有人想对她们进行赞誉、谴责、统计其人数、进行监管、为她们治病、分析其病理、对世人发出警示、拯救她们、取缔娼妓业或者利用她们作为社会象征等等——只是在这种种情形下,娼妓才进入了历史记载。记录她们的生存状况的文献资料名目繁多,其中包括娱乐场所指南、奇闻轶事录、肖像画、高等妓女受赠或自己赋写的诗作、小报上专门散布名妓蜚短流长的闲话专栏、禁止街头拉客的市政法令条规、巡捕房对街头卖淫女和被控从事贩卖妇女活动者的审讯记录、见诸报端的涉及高等或下等妓女案例的庭审报道、中外改革者有关许可或取缔娼妓业之利弊的争论、中国学者评述世界娼妓业史以及分析本地娼妓业缘由的专论、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就上海各类人口中性病发病率所做的调查报告、救援机构记载的绑架拐卖妇女进妓院的案例、用小说笔法记录的妓女的骗人伎俩和痛苦生活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资料来源还不只限于以上所述。这些资料各有各的用处,但总起来看,它们对于革命以前社会上层的动向很有认……
需要别的再问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封面底图伤感 发布:2025-07-17 13:33:08 浏览:358
台湾2004年言情爱的小说 发布:2025-07-17 13:11:22 浏览:226
bl小说校园青春 发布:2025-07-17 13:08:21 浏览:229
风水师小说吴峥少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7-17 12:55:42 浏览:564
男主张牧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7 12:40:09 浏览:176
小说中家族名字大全唯美 发布:2025-07-17 12:25:17 浏览:151
小说芙蓉国全文弟1卷第一章 发布:2025-07-17 12:20:22 浏览:765
小说入赘男婿林阳全本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7 12:13:50 浏览:297
exo好看的吸血鬼小说 发布:2025-07-17 12:12:14 浏览:533
文笔好年龄差距大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7 12:02:51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