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有血吸虫
『壹』 小说里的重病有哪些
小说里古代的一般是痨病也就是肺结核、天花、血吸虫病(当然主角一般不会得这种病),哮喘等等。。。
现代的一般是癌症啊(比如胃癌脑癌血癌)或者精神病比如严重抑郁症或者人格分裂等等
这些都是小说里的重病类型
刚才上贴吧发现一个病:
早衰症:幼儿看上去像90岁那样苍老
早衰症是由儿童遗传密码上一个微小的错误引起的。这种病症给孩子带来非常痛苦甚至是破坏性的后果。大部分带有此病症出生的儿童将会在13岁左右死去。因为他们的身体迅速会迅速老化。他们的身体发育有着老年人的症状:心脏病、秃顶、骨质疏松以及关节炎。此病症极罕见,全世界只有48个病例。有一个家庭中,就有五个儿童遭遇这样的病症。
还有猝倒症:就是非常嗜睡,就像是昏倒性的睡着,这种症状非常危险,不能单独一人上街
『贰』 血吸虫可以治彻底吗
血吸虫病的辩证论治:
血吸虫进入人体内生长于血管。肠内膜,随着血液流动遍布全身,每时每刻,吸吃人体血液,排出毒素。
一. 一方面每个吸口处流出血液。吸口越多,流血越多。人体血液流失越多,形成贫血。
二. 排出的毒素对脏腑伤害极大。首当其冲是肝脾两脏,全身的血每刻从静脉流回肝,经肝过滤加工由心脏再向全身提供。血吸虫在血液里面排出的毒素经肝时,肝脏代尚能力最强,不能解释其毒素反而日积月累,毒素沉积越多肝脾伤害越大,形成肝功能失常随着毒素时间增加,肝慢慢出现硬化。不能担负应有的功能,脾统血随着脾同样受到其毒素的入侵,血液流失,失去统领,血吸虫毒素的增加积累。出现脾肿大。
三. 血吸虫毒素与人体蛋白质,有机化合物混含一起积聚腹内。虽然人体每时每刻代偿排泻,但毒素增加,血吸虫吸吃血液,使血液营养不足,不能供应各脏腑,使腑脏功能的衰退。
四. 人体随着毒素增加,时间越长,功能失常,等。毒素入侵到肾。肾有一部份功能,与膀胱功能相连。主要排泻。毒素侵害了肾排泻部份功能。功能受损无法正常排泻。时间长了,慢慢出现水肿。人们要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土地、水。人人都想避免接触疫水。但工作,生活的需要。感染是有发生的。感染的病症是因人的体质、感染严重的、开始在急性期 。发热患者多有发热。热度高低,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热型最常见。临晚高热,伴畏寒,次晨热退盛汗。弛张热及不规则低热次之稽留少见均为重型。患者一般无显著毒症症状,但重型患者可有意识淡漠、重听、腹胀。相对缓脉亦多见,故易诊为伤寒。发热期限短者仅有2周,但大多数为1个月左右,重型患者发热可长达数月,称为重症迁型,伴有严重贫血、消瘦、浮肿,甚至恶液质状态。但是很多病人初时不觉怎样时间长了。发展成慢性。
五 鉴别诊断:1:初发病(急性血吸虫病)有发热、有肝区疼痛、误诊伤寒或肝脓肿。2: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同黄疸型病毒肝炎鉴别。黄疸肝炎、病毒肝炎。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损害均较明显。黄疸肝炎,身体黄、目黄、小便黄,血吸虫病,面色及肌肤呈淡黄色。无光泽、两目不黄、小便色不黄肝功能损害较轻、蜘蛛痣与肝掌很小见。3:血吸虫病有腹泻便血,与痢疾,慢性菌痢鉴别,痢疾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粘冻,腹痛。
六 从治疗方面中医分几个阶段施治。以中医为主结合西医。以急性发热期,中医用药有很多方面控制。以清热驱虫。方药用犀角地黄汤加味青蒿、白薇等,西医以吡喹酮口服。吡喹酮在初次与急性病人服药效果较理想,经多次同长时间和大量用药效果不理想。吡喹酮经过几十年的使用,重复在同一病人的。血吸虫的基因产生质因分离再生。产生质因抗体,在晚期肝脾肿大、肝腹水肿,剂量不足达不到如期效果,与死幼虫、虫卵增加了肝脏负担、因长期使用吡喹酮,在肝脏沉积。而且药物有门静脉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故血浓度较高,药物半衰期延长,只能减小剂量。加大剂量,加重心脏负担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和大量便血。
七 在肝脾肿大初期;用药如鳖甲丸加减。方中有甲鱼、丹参,赤药、土必虫、阿胶、用郁金不用柴胡等。补血非当归,大枣,阿胶等。在晚期,肝脾肿大,有水肿时用方有多种多样的。很多病人在初中期或治疗不切底拖延时间发展到晚期,也因人而异的,但治疗方向不变,方药十枣丸加减也可以用巴豆制霜,但控制用量,大枣`茯苓`猪苓`青蒿`苎麻根合鳖甲丸减,很多人用鸦胆子包服,不知鸦胆子的功与过,血吸虫病有出血,有肝肾同病,鸦胆子对肝肾有不可估量的伤害`鸦胆子只对胃肠的虫起一些作用,但对胃肠出血`胃肠有一定的损害。希用药、量其功与过。
八 用药,十枣散巴豆等对人体稍强有特效,但对体虚者不可用。体虚用五苓散猪苓散合鳖必丸加味、榧子、南瓜子对血吸虫病人有一定杀虫作用。用量要大。药性平稳要坚持,无毒无损伤胃气。也有一些杀虫很好的药物需要要炮制。有一定的副作用。要对症而定。
九 用药要有针对性不要滥用,有缓急轻重,一`补血中医以北芪`当归`阿胶,补脾胃,西医用铁价补血药,二、赤芍`丹参`二必柔肝活血,三、`杀虫解毒,健脾利水白术茯苓猪苓药,体强者用药猛些。体盛者先补后利。肝脾肿大,水肿者。很多医者不叫病者、不吃盐,以为盐、绿化纳容于水,增加水肿病程,其实人体,需要很多糖份`盐份`蛋白质等等维护体内的平行。长期决少了糖份或盐份或其他,身体失去平行,身体更加乏力而形成某些虚弱。所以盐不能太少适而可止。
十 肝脾肿大水肿,不能抽放腹水,每抽一次的腹水后,人身的蛋白质和其他有养份化合物大量流失。几天后腹水复原,病情加重。身体更虚弱,也不能大量多次服用西药利尿药,同样使用多次利尿药,使肾更虚弱。
十一 如何消除腹水,只有使用中医中药既可消除腹水与水肿 ,又不伤害身体 ,非北芪、大枣、五苓不可中药里有很利水药物如苎麻根、巴豆、等等。
十二 血吸虫病人要注重胃口,以瘦肉粥为疗理 。但要忌口:如、酒、醋 、生鸡、糯米等等。
十三 肝脾肿大水肿的病人不要服用汤水剂药。要用制成散、丸药物,因汤水剂对水肿病人不理想。
治疗
(一)支持与对症疗法。
(二)病原疗法。
吡喹酮为吡嗪啉化合物,无色无臭结晶粉末。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对幼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 1.西医药治疗。
(1)病原治疗:呲喹酮:急性血吸虫病10g/kg,每日3次,连服4日;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60mg/kg、儿童总剂量70mg/kg,2日分4-6次餐间服;晚期血吸虫病,总剂量40mg/ke,每日分2次服完。
(2)对症治疗:巨脾症:手术治疗;腹水:限盐限水,间断使用利尿剂;上 消化道出血 ,参考有关章节。
2.中医药治疗
(1)急性期:发热微恶寒,持续不退,腹痛、腹胀、腹泻,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杀虫。
方药:青皮10克、川朴10克、半夏10克、苹果6克、茯苓15克、柴胡10克、茵陈15克、黄芩10克、滑石30克(包煎)、甘草6克、薏苡仁30克、生山栀10克、槟榔15克、苦参30克、半边莲30克。
(2)慢性、晚期血吸虫病
①湿阻气滞血淤:腹胀、腹痛、腹泻,大便不爽或有脓血,腹部症块。舌紫苔白,脉濡缓。
治法:化湿理气、活血消症。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白芍各15克、甘草6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川朴10克、茵陈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6克、郁金12克、冬皿皮15克、炮山甲,5克。
②肝郁脾虚:胁腹胀痛,乏力倦怠,
食欲不振,便溏腹泻,脉弦细。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木香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香附10克、神曲10克、郁金12克。
③肝肾阴虚:胁腹胀痛,口干,心烦失眠,形体消瘦,小便短少,舌红,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活血。
方药:枸杞子15克、生热地各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0克、
赤芍15克、川楝于10克、郁金12克、鳖甲15克(先煎)。
④脾肾阳虚:腹胀膨隆,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面白少华,舌淡,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淤行水。
方药:熟附子10克、肉桂3克、桂枝10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于15克、泽兰15克、白术10克、猪苓15克、大腹皮10克、冬瓜皮30克、莪术10克、木香10克、鳖甲15克(先煎)。
(3)单方验方:鸦胆子仁o.3克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次,疗程1个月。
[预防与调养]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低盐软质饮食。
『叁』 赤壁之战故事是小说哪一个中的经典情节,作者是谁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剩下能与他对抗的,就只有在长江一带的孙权和在湖北一带的刘备了.
公元208年,曹操带了20万大军(对外号称 80万)南下.刘备退守湖北武昌,此时他只有军士两万多人.在军师诸葛亮的建议下,他决定与孙权共同抗曹.诸葛亮向孙权指出,曹操虽然人多,但其中有七八万是刚投降的荆州士兵,这些人主要是水军,是作战的主力,但他们不一定真心服从曹操.而北方的曹操士兵,不善于水战,长途而来生病的也很多.这些分析使孙权看清了形势,同意派大将周瑜带领三万军士与刘备一起战斗.
曹军驻扎在赤壁(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又一说在今湖北赤壁市),曹操下令用铁索把战船锁在一起,以便北方士兵在船上行走.诸葛亮和周瑜都决定用“火攻”的方法进攻曹操.一天夜里,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部下黄盖假装投降曹操,带着十艘战船,船上装着灌了油的柴草,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他们同时点火,火船顷风向曹操的战舰驶去,曹军战舰因为锁在一起,一时无法解开,不一会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又烧到了岸上,曹军死伤很多.
赤壁之战后,全国形势发生了变化.曹操退回北方.曹操死后,公元220年,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国号为“魏”,都城为洛阳.刘备乘机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方,又向西发展,在公元221年,也自立为帝,国号为“蜀”,建都成都.孙权则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公元 222年称王,国号“吴”,都城为建业(今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直至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才结束.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 208年七月 - 208年十一月
地点 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结果 孙权,刘备盟军胜利
作战各方
曹操 刘备,孙权
指挥官
曹操 周瑜、程普、刘备
兵力
约160,000 约50,000
伤亡
不详 不详
赤壁之战
长坂之战–乌林之战–江陵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进取荆州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其一,在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其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驻兵许都附近,以备不测;其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其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其五,铲除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操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编辑]
兵败乌林
周瑜率领的军队在樊口与刘备回合.然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操不得不把军队“引次江北”,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即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操战船.黄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插与曹操约定的旗号.
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在南岸的孙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同时刘备也自蜀山向乌林进发.盟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幸得张辽,许诸等接应,才得脱险.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满宠驻当阳.
[编辑]
后果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编辑]
点评
在评论曹操兵败赤壁,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败原因归於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gny 认为乌林之战实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编辑]
传说与演义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三国演义》则绘影绘声地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
传说、演义,和历史有较大的区别.
[编辑]
附录
[编辑]
史料
主要的第一手史料是陈寿著《三国志》.
《三国志》之《魏书》、《蜀书》和《吴书》中有许多矛盾.
最近30年,考古发现开始补充正史记载.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编辑]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
2.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编辑]
参考书目
*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 蒋永星. 「周郎赤壁何处」,《历史教学》,1980.12,50
* 解放军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第二卷),解放军出版社,1986
* 李友松. 「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中华医史杂志》, 1981年第11卷第2期
* 张作耀. 《曹操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肆』 小说里经常有类似有“蛊”的东西,貌似好像是苗疆的东西,呢这个东西是不是存在啊,现在还有吗
“蛊”字字义,会意,人腹中的寄生虫。
从虫,从皿。本义: 人肚子里的寄生虫。蛊,腹中虫也。——《说文》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蛊》云:“盖蛊病者,即今人所称之血吸虫病,病由入水澡浴,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所致之。……血吸虫病既为由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所致之病,则古所谓蛊病之常见症状,如心腹切痛、吐血下血等,当为血吸虫成虫及其虫卵寄生沉积在肝脏、门静脉、结肠、直肠所致之组织坏死,及血吸虫幼虫通过肺组织时产生之充血、出血等外在表现。……病以蛊称,本谓心腹切痛、吐血下血之疾,而亦即今人所称之血吸虫病者,此蛊之为名之本义也。”
血吸虫,古代文献称“蛊”或“水蛊”,多因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而感染。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水蛊候》云:“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感染后,初期可见发热恶寒、咳嗽、胸痛等;日久则以胁下症块,臌胀腹水等为特征,后果较严重。
血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形动物。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5~6亿人口受威胁,1990年患病人数达2亿。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吸虫。从湖北江陵西汉古尸体内检获的血吸虫卵事实,表明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存在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蛊,指与诅咒、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如:
蛊气:施行诅咒术的邪气);
蛊祝:用邪术诅咒害人;
蛊师:迷信职业者,利用符咒等邪术为人安排吉凶祸福的人;
蛊杀:蛊术杀害。
“蛊”,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传说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如:蛊虿(毒虫) 。
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舆地志》
蛊蛊:传说人工培育的蛊虫;蛊主:传说饲养蛊虫的人。
宋代的郑樵《通志》也记载说:“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 宋以后的史载,凡记载有蛊毒的,多袭用了此说。
有关“蛊”的一些传说:金蚕蛊个案、壮族蛇蛊个案、普米族制蛊个案、傈僳族制蛊个案、云南金沙江畔制蛊个案、四川彝族制蛊个案等。这些个案,都流传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就好了;属于慢性患者,就要请巫师作法“驱毒”了。
这种令人生畏的蛊,并非苗人的专利。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害人的观念和做法。据学者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古代,关于蛊的传说,即因为古代科学、医学不发达,人们缺乏以科学知识,解释人生病的现象。而南方,各种虫、蛇,比较多,而且大多有毒。古人治病,又靠巫师作法“驱毒”。民间各种传说流行,而且都有神秘色彩。
『伍』 《三国演义》小说中赤壁这段故事是主要凸显了几个人物,小说是如何刻画他们的
曹操:狂傲(骄兵必败)、奸诈(杀蔡、张)、豪放乐观(横槊赋诗);
周瑜:英武、有气魄(以少胜多)、心胸狭窄(害诸葛亮);
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黄盖:老当益壮、忠心报国;
鲁肃:忠厚老实;
蒋干:迂腐呆滞;
『陆』 找一本关于现代商业或者官场的小说
市长秘书
『柒』 小说《沧浪之水》主要内容是什么
《沧浪之水》:中南大学阎真教授著,《当代》2001年4月刊登,获《当代》年度文学奖一等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至今已重版三次,《大连日报》已连载,《三湘都市报》已准备连载,西安电影制片厂已拍成电视剧,这是阎真教授自《曾在天涯》之后的第二本长篇小说。 小说分为四篇五部分94小节,目录如下: 《沧浪之水》故事梗概: 父亲在“我”出生那年因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被划为右派,因此他还被赶出了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一个小山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我”考取北京中医学院那年,他看了“我”的录取通知书,吼了一声“苍天有眼”就一头栽在地上。1985年,“我”研究生毕业回到省里,在卫生厅办公室工作。此后“我”就开始了与同事丁小槐斗心眼的“生涯”,但是每次都是“我”吃亏。厅里要整顿省内的中药市场。“我”和丁小槐去吴山地区调查,那里假药泛滥,可那是马厅长的家乡。回来后“我”把情况向药政处做了汇报,可丁小槐却对处长说材料不准确。“我”把事情告诉了厅里的老办事员晏之鹤时,他却劝“我”学聪明点。 厅里花三十万买了一部进口轿车。在一次支部民主生活会上,“我”把购买小车的细账算了,但是没提到任何人。等马厅长离开会场后大家都批评“我”,连平时关系最好的小莫都说“我”的不是。不久以后“我”就被调离省厅办公室,到中医学会去了。女朋友知道这个消息,也断然与“我”分手。 在中医学会一呆就是四五年,在这期间,“我”同市五院的护士董柳结婚、生子,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必要程序。这时,丁小槐已经提了办公室副主任,搬出筒子楼住套间去了。 儿子三岁该上幼儿园了,本想让他进省政府幼儿园。“我”想尽了办法进不去,可丁小槐的儿子进去了。最后还是董柳的妹夫想了办法,儿子才进去了。“我”叹息自己无能。 按卫生部的统一部署,省卫生厅里抽人去湖区搞血吸虫调查,“我”也去了。在马厅长的授意下,调查组在选址抽样方面均做了精心安排,结论是发病率略有下降。“我”知道数据不可靠,但因位卑言轻无法说出口。回到家里后,“我”写了真实情况想匿名寄到北京去,却被董柳阻止。 这一切都让“我”感到绝望,急得心里发痛。 后来,马厅长的孙女到省人民医院输液,几个护士都因太紧张走了针。马厅长夫人听说董柳技术好,就连夜派车接来,一针就打中了。厅长夫人留她在病房陪了几天后,主动提出把她调到省人民医院。多年的愿望一下子实现,董柳哭了。 中医研究院原院长舒少华准备揭发马厅长,已经有五十多个人签名,他希望“我”签名,“我”把事情跟晏之鹤说了。晏之鹤建议“我”当晚向马厅长汇报,“我”经过痛苦的选择后去了马厅长家,把事情说了。马厅长布置“我”去做几件事,“我”连夜就做了。第二天舒少华的阵线就崩溃了,签名的人纷纷找到马厅长表示忏悔。马厅长安排“我”报副高职称,又参加博士考试,都通过了。年底厅里下了文,调“我”到医政处当副处长,房子也搬套间了。 一年间,老婆调动了,房子有了,职称有了,位子有了,工资涨了,博士读了,说话也管用了,真像做梦一样。后来,由马厅长提名,“我”被任命为副厅长,分管中医研究院。 终于有一天马厅长对“我”说他想推荐“我”做厅长。时机成熟后,“我”建议让马厅长离任后出国考察,顺便看看在洛杉矶读博士的儿子。其实是为了摆脱他的“垂帘听政”。 在父亲坟前,“我”苦苦思索为何原本的意念、理想,都在不知不觉间随波逐流走上了另一路。答案是那里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我”就是因此放弃了准则信念,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 终于,“我”跪倒在父亲坟前,把他遗留下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付之一炬。 附作者阎真的资料: 阎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长篇小说《曾在天涯》(海外版名《白雪红尘》)199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沧浪之水》是他第二部长篇小说。
『捌』 日本血吸虫是一种____生活的___动物,一生有两个寄主,第一个寄主是___
日本血吸虫是一种寄生生活的吸血动物,一生有两个寄主,第一个寄主是钉螺。
『玖』 急需莫泊桑小说中描写人物的经典片段 谢啦
羊脂球:
女人呢,所谓尤物之一,她是以妙年发胖著名的,
得了个和实际相符的诨名叫做羊脂球,矮矮的身材,满身各部分全是滚圆的,胖得像是肥
膘,手指头儿全是丰满之至的,丰满得在每一节小骨和另一节接合的地方都箍出了一个圈,
简直像是一串短短儿的香肠似的:皮肤是光润而且绷紧了的,胸脯丰满得在裙袍里突出来,
然而她始终被人垂涎又被人追逐,她的鲜润气色教人看了多么顺眼。她的脸蛋儿像一个发红
的苹果,一朵将要开花的芍药;脸蛋儿上半段,睁着一双活溜溜的黑眼睛,四周深而密的睫
毛向内部映出一圈阴影;下半段,一张妩媚的嘴,窄窄儿的和润泽得使人想去亲吻,内部露
出一排闪光而且非常纤细的牙齿。
『拾』 吸血虫有多少种类
疟疾、黄热病、登革热都因蚊子而传播,它是全球最厉害的杀手。
它们躲在黑暗中猎食,与人类纠缠了千万年之久。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垂涎三尺,不但吸食活人的血,而且吞噬死者的肉体……
吸血的虫子几乎征服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包括我们人类。现在,科学家将带你去了解昆虫世界最黑暗的一面。与世界上最大、最恶心、最致命的虫子面对面。
侵扰锥猎蝽
它在黑夜中潜行,刺穿熟睡者的皮肤,偷取血液。
它嗜血的习惯会传播一种寄生虫,从而引发一种致命疾病———南美洲锥虫病。
侵扰锥猎蝽能无声无息地潜入血液中,它可以在人体内寄生数十年,使器官逐渐衰弱,直到崩溃。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就曾被侵扰锥猎蝽咬伤,有些人相信他就是死于南美洲锥虫病。
侵扰锥猎蝽可以狂吸200微升血。进食使它们的胃部膨胀,可容纳相当于3倍体重的血液。不过,它们进食之后的行为,才是传播疾病的真正原因———排便。这种虫子的排泄物中感染了寄生虫。搔痒时,这些寄生虫便会进入伤口———引发南美洲锥虫病。
虱子
一战期间300多万人因它而丧生
这种吸血虫简直就是依靠我们而活着。这种讨厌的吸血虫会在我们的身上全面出击。
虱子分成三个种类:头虱、体虱和阴虱。分别适合在人体的头部、身体和阴部生存。头虱身体很薄,可以在人类浓密的头发之间行走。它的六条腿上都长有小小的爪子,能抓住又细又滑的头发。阴虱比较胖,爪子也比较大,更适合对付粗糙的阴毛。
头虱是一种很挑剔的小虱子。它只能在人类的头皮上生存,因此研究它们非常困难。
虱子世世代代以我们的身体为家,它们曾经危及人类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体虱散播班疹伤寒症,300多万人因此丧生。
跳蚤
它的跳跃导致鼠疫肆虐
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小虫子号称地球上最强壮的吸血虫。
跳蚤腿部肌肉的动能来自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以能够储存和突然释放能量著称的节肢弹性蛋白。就是这种蛋白质,造就了它们著名的跳跃能力。
跳蚤曾经是可以飞行的,至少它们的祖先会飞。后来它们失去了这种能力。现在收缩曾用于飞行的肌肉,它们就会高高跳起。它们的跳跃就像火箭发射,能以150倍重力加速度的冲力把自己射向受害者。
它们从老鼠身上跳到人类身上,无意间造成了鼠疫的传播。在中世纪,鼠疫曾造成欧洲1/3人口的死亡……
蜱
传播疾病的能力排名世界第二
跳蚤非常强壮,但真正可以钻入皮肤内的吸血虫是蜱。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虫子,被它咬住,就很难摆脱了。蜱身上皮革般的皮肤有许多褶皱,以便在吸血时膨胀。蜱不只是令人讨厌。它们传播疾病的能力排名世界第二。它们传播莱姆症,症状有明显的红疹、麻痹和致命的高烧。蜱将疾病从野生动物身上直接传染给我们。
蜱的口器能刺穿皮肤,吸取皮下的血液,而且紧咬着不松口。就像两片相互错开、有锯齿的刀片,蜱的口器能轻松地割开软组织。由于有向后的倒钩,蜱能牢牢地嵌在宿主身上。我们就这样黏在一起,直到它吃饱喝足为止。
蛆
它竟能在肌肉中任意穿行
有的蛆吃死尸。有的蛆只吃鲜肉。有一种蛆,则出现在让人难受的地方,它们能在肌肉中穿行。
人肤蝇的幼虫———蛆,简直就是一部进食机器。身体前端的钩子带动它们在肌肉中穿行。它们用尾端呼吸,因此可以一头扎进食物中狂吃。
成熟的人肤蝇母蝇会将卵运送到一个被它相中的动物身上。体温使卵孵化成蛆,蛆迅速钻入体内,在体内发育数个月后活生生地爬出来。
这种蛆入侵松鼠、牛、猴子,甚至人类。入侵者在体内待好几个月,鲜肉把它们喂得膘肥体壮。它们顽强地盘踞在宿主体内。它们背上的刺,刺穿肌肉组织,还用钩子把自己固定在组织内。有时,这种蛆甚至可以入侵到眼睛周围柔软的肌肉,要清除它们相当困难。
水蛭
虽吸血但对医学帮助颇大
各大洲的湖泊和池塘里都有水蛭在横行。从水底深处,水蛭通过嗅觉和感知水中的振动来探测猎物。它们的进攻悄无声息———它们唾液中的麻醉成分,抑止了我们的防卫反应。要是有水蛭咬你,除非你看到了它,否则是不会有知觉的。
水蛭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有圆形锯子一样的嘴。它用嘴切开组织、形成伤口,再用强大的吸力吸出我们的血。水蛭拥有300多颗微小的牙齿,可以用来磨穿肌肉。它们吸血时,身体会膨胀,变成一个血囊。
一旦被水蛭咬住,伤口就会流出一点鲜血,那是因为水蛭的唾液中含有强效抗凝血剂。
蚊子
对人类的屠杀达到亡国灭种
地球上最贪得无厌的吸血鬼就是蚊子。有些人认为,蚊子只是你在后院烤肉时的不速之客,虽然令人不快,但也没有害处。但是,这种小小的虫子其实是全球最厉害的杀手。它具有横扫千军、亡国灭种的能力。疟疾、黄热病、登革热都因蚊子而传播。蚊子对人类的屠杀持续到了今天。
会叮人的是母蚊。它们的母性本能使它们更容易感到饥渴。交配之后,母蚊需要鲜血才能产卵。它的复眼能同时观察数百个方向上的动作。它触须上的传感器,能探测到我每次呼出的二氧化碳。在靠近的时候,它的热传感器还能感觉到我们皮肤散发的热气。它可以精确地分辨出我们身体的哪个部分暴露在外面。它知道应该降落在何处。它用口器轻敲我们的皮肤,寻找皮下流动的血液。它刺穿皮肤,找到了有助于它产卵的营养液体。这就是“死亡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