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写小说古代竹林描写

写小说古代竹林描写

发布时间: 2021-08-06 19:19:10

❶ 古代文言文写竹林

养竹记
唐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画竹
清 郑板桥
余家有茅屋三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竹子,断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❷ 求唯美小说!不要言情!!可以略带古风。小说中最好多一些描写景色的意境文字(例如描写竹林,幽静的小巷等)

佳期如梦
冷月如霜
碧甃沉
寂寞空庭春欲晚
以上都是匪我思存
凤血
千秋素光同
回首已是百年身
明月照人来
以上是寐语者
七夜雪
镜系类
鼎剑阁系类
听雪楼系类
以上沧月。。

❸ 描写古古代树林的语句,字词优美,写小说用

那一片一片的白桦林,像一群群穿着洁白连衣裙的苗条的姑娘。
清风扫过,竹林轻轻摇曳,发出有节奏的鸣响,就像美妙的乐音盈盈飘来。
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林,竹叶在微微地颤动着,真像一张张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
枯黄的落叶,一片、两片,轻悠悠地飘落在水面上,像无数只小船,顺风慢慢地荡走。

❹ 古代在竹林的房子和场景描写

爱竹居记
古之人以竹为用,至后世始以竹为玩焉。自黄帝命伶伦取竹于嶰谷,以为律吕,虞庭之韶笙箫与焉。至周则竹之用备矣,或以为简,或以为笏,或以为笾,无非以为用也,汉魏以来犹然。晋世始以风流相尚,不事实用。于是有竹林之游,然犹未闻有爱之者。爱之者实权舆于王子猷。自是厥后,骚人达士闻风相尚,取以为号,用以比德。慕其虚者有之,尚其节者有之,而爱之者益多矣。庐陵刘君隐居不仕,他无所好,性酷爱竹,环其所居间植竹数百竿,命其里曰:金竹。至其孙章,不忘先祖之所好,因自扁其所居之室曰:爱竹。盖以先祖手泽所存,非若晋人之爱也。昔苏长公有云:醉翁行乐处,草木皆可敬。夫慕其人者,于其所行之处,一草一木尚且加敬之,矧为其后,而于其先人之所亲植者乎?章之爱竹也宜矣,公之敬草木者,尊其师也。章之爱竹者念其祖也,于师也则敬之,于祖也则爱之。爱之仁也,敬之义也。然则章之爱是竹也,其亦出天理。民彝之不容巳者乎?章之季父郡博先生掌教吾郡,今来京师命予为记,故不辞而为之云。

❺ 描写竹林的精彩片段

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枝竹、枝干和枝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春天的阳光终于照进了竹林,稀稀散散的阳光却显得十分温和。不是夏天的骄阳,也不是冬日无力的光眼,春天的阳光在此泛滥,还带着一种风的感觉。
竹林的风?如果说春季的风是一种清凉,那么竹林的风亦是一种幽静。竹林的仙境人之向往,让我在干枯的竹叶上小睡。倚着的是古老苍劲的毛竹,呼吸的是竹林深处的空气,无论是城市里的繁华小屋,还是小屋中的高档沙发,哪能比得上竹林里的一竹一叶?

❻ 求小说中描写古代庭院,景致(如竹林,荷花池)桥段

当夜又开始迷迷糊糊地做梦,梦见的依旧是随园。

春天的随园,姹紫嫣红开遍,草地绿得像张毯子一样,点缀着白紫色的小花。她仿佛置身在草地上,看着一旁的殷笑姐姐编花篮?

山边的树木叶子都渐渐红了,被风一吹,有的就脱离枝头落了下来,在空中翻飞,就像是此刻的幸福,伸出手去,唾手可得。

树叶又渐渐地黄了,秋天文来,寒露这天,叶重重回到了洛城,洛城秋雨凄迷,她在笑客山庄外站了很久,看着它的新主人将大门粉饰一新,原先的黑色刷成了鲜艳之吸的朱红色,上面的铜钉也全合更换过了,闪闪发亮。

而笑客山庄的匾额也被摘去,挂上了新的匾额,可是却蒙着块红色的布,看不到上面的名字。很多衣着光鲜、举止有礼的侍卫整整齐齐地站在门口,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客人们。

长街还是那么静幽,一到两天,入了夜就不见行人。叶重重撑着伞在雨中漫行,在这个夜晚,思念变得更加强烈,像张无边无际的网,笼罩了她所有的思维,

孤灯映寒街,清夜怕凉霜,静听风雨袭心来,低问君,今倦游何方?

不知不觉中又走了燕子湖边,湖面上被雨点溅起圈圈涟漪,就像女子幽幽的情结,叶重重望着那些涟漪,仿佛有点痴了。

忽然间,一点跳跃着的昏黄吸引了她的目光,凝眸看去,一盏荷花灯顺着湖水慢慢地飘了过来,接着,第二盏,第三盏,第四盏……点点烛光映亮了湖面,也映亮了她的眼睛。

❼ 古代的文言文描写竹林,不要过长

画竹
清 郑板桥
余家有茅屋三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阳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竹子,断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❽ 怎样描写竹林

竹林深处人家

黄蒙田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子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了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构成的。陪我们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这当然是件好事情。他是以竹林为家的护林员,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

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那位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村庄,有人家,只是在竹海上面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如果不是烧饭的时候,就连这一点炊烟也没有。朋友,我们竹海里的村庄可热闹呢。

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像的要远得多。后来逐渐地听到鸡鸭一类家禽的叫声,知道山村近了,再后来又看见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我们已经踏进村庄的街道上了。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竹乡里的竹材早就运到外地去支援经济建设了,只有这两样东西留在乡里进行加工。

有一点我是猜到了,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材,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家家户户用的,不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这是走进任何一家人家首先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印象。放眼望去,凳子和椅子、台子、凉床、碗橱、衣柜、茶几、摇篮。鸡笼和兔笼,还有斗笠和各种用具,全都是各种竹子制成的,接山泉用的水管是竹子,甚至穿的鞋子也是竹箬做的。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子来招待我们,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子更和谐更有情调了。

我们正要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看不见人,声音却越来越近。后来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原来是一群拾竹箬的女孩子回来了。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❾ 怎样描写竹林手法要尽量古代点,用点诗句点

★清风扫过,竹林轻轻摇曳,发出有节奏的鸣响,就像美妙的乐音盈盈飘来。
★满山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像是谁吹响了一支巨大的竹箫,演奏着一支深沉的
乐曲。
★这竹子一根根都一般粗细,一样长短,好像同年生的姐妹,修长、挺拔而又窈窕俊美。
★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林,竹叶在微微地颤动着,真像一张张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

❿ 描写竹林的文言文都有哪些

  1.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年代:唐作者: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 竹林、高晋阮,阿咸潇散,犹愧风期。年代:宋作者:晁补之《满庭芳·鸥起苹中》

  3. 松院静,竹林深。年代:宋作者:张抡《诉衷情·闲中一弄七弦琴》

  4. 懒追陪、竹林嵇阮,兰亭王谢。年代:宋作者:刘克庄《贺新郎·拂袖归来也》

  5. 昨夜竹林那得见,朝来干鹊是空回。年代:宋作者:刘辰翁《浣溪沙》

  6. 看槐国功名,有如戏剧,竹林宴赏,便似神仙。年代:宋作者:无名氏《沁园春·甲子一周》

  7. 人道兰庭生谢,我羡竹林得阮,中夜沸欢声。年代:宋作者:无名氏《水调歌头·燕分炳箕宿》

  8. 竹林小阮,不妨傍借馀馥。年代:宋作者:无名氏《念奴娇·垂弧纪节》

  9. 竹林藏谺谽,岭路蟠青冥。年代:宋作者:陆游《感怀》

  10. 柴扉昼掩竹林幽,坐使炎天变素秋。年代:宋作者:陆游《夏日》

热点内容
天天听书宝 发布:2025-08-23 04:09:15 浏览:233
番外多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3 04:09:13 浏览:837
主角穿越到海贼王的无敌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23 04:08:36 浏览:387
盛世医香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8-23 03:53:23 浏览:514
古代废柴逆天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23 03:29:18 浏览:966
言情小说免费阅读虐心版 发布:2025-08-23 03:19:06 浏览:439
动漫小说免费网站大全 发布:2025-08-23 03:07:33 浏览:872
乾坤剑神免费阅读2k小说网 发布:2025-08-23 03:02:24 浏览:294
2013好看小说 发布:2025-08-23 02:58:04 浏览:975
黑岩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23 02:56:00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