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古代有哪些庭院小说

古代有哪些庭院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8-08 22:09:36

㈠ 小说里阁楼庭院的名称

夕颜殿,瑶光殿,蕊珠殿,明瑟殿,怡和殿,交泰殿,南薰殿,斓月殿,倾樱殿,椒香殿,同心殿,清心殿,绛云殿,紫梦殿,凝霜殿,漪兰殿,霁月殿,椒房殿,倾颜殿,仪元殿,栖鸾殿,玉芙殿,丽正殿,瑶仙殿,璟瑄殿,槿樱殿,悠然殿,飞鸿殿

㈡ 求小说中描写中式古代宫廷庭院场景的段落句子。

描写中式古代宫廷庭院场景的段落句子:
1. 宫廷中的建筑,层层殿堂,而且对建筑物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样。重重院落。这种大屋顶不但华美壮丽,使屋面形成了巧妙的曲线、门窗和宽阔洁白的汉白玉台基组成,展示了皇宫的齐整,也对古建筑起到了固定和防止雨水腐蚀的作用。大屋顶层层飞翘的屋檐和屋角、朱红的木制廊柱,大都由金碧辉煌的大屋顶,不但给庄严的宫殿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从而保护了木造的宫殿不受雨淋。大屋顶上装饰的鸟兽,雨水从屋顶流下,会被排得更远。 宫廷建筑大都采用大屋顶,两侧的建筑整齐而对称皇宫中的主要宫殿都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
2.御花园的亭台楼阁之间点缀着生机勃勃的翠竹和奇形怪状的石头,那些怪石堆叠在一起,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3.上好的白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远方似有袅袅雾气笼罩着不真切的宫殿,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飞檐上凤凰展翅欲飞,青瓦雕刻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的墙板,一条笔直的路的尽头一个巨大的广场随着玉石台阶缓缓下沉,中央巨大的祭台上一根笔直的柱子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与那宫殿上的凤凰遥遥相对……
4.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风雅涧’。天阶夜色凉如水,窗内红烛摇曳,窗外细雨横斜,积水顺着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圈涟漪,似叹息似挽留.我熄了烛火,推开吱呀的窗,抱着膝盖坐在床沿,凝视窗外飘飞的雨丝。她提着一盏幽暗的绢灯在前面引路,整个甬道黑漆漆的,除了脚下的一点光,和两边不时好似有水浪拍打的声响外,什么都看不清晰.。

㈢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有对古代小院落建筑进行描写的文学作品~(只要有一小段的大致描写即可)谢谢大噶~

王安忆的作品《天香》里面有很多描写宅邸园子的,我复制了一段。
新房做在花厅旁的一个小套院,三间平房,十来步深的庭院,铺着细白石子,面上用暗红暗绿卵石嵌成图案,一孔月洞门隔成内外两进。外院仅两步,两面墙爬了常春藤。内院中央一棵香樟树,树下安一具石桌,四具石鼓凳。正屋檐下是赵孟頫字的横额,堂上挂了古人的楹联,月洞门上凿了两个字:蕉风。从后窗望出去,白墙前立一具湖石,形状好似披盔戴甲的兵将,就算作将军石,边上再有几株美人蕉,这一幅小景是申家自己的趣味,有点孩子气,又有点娟阁气。

门有四扇,硬木的龙骨,分上下两部,上部为竹签,一律削成筷子粗细,排紧插齐;腰间横一条实木板,板上刻团花和蔓草,漆大红与大绿,墨色描线;下半部是细篾编成席簟,纵横数排锡钉,布满天星。风火墙高足有丈八,刷得雪白,墙头顶灰瓦檐。沿风火墙向东,再南转,墙上开一道单扇小门,漆成黑,才是平日里进出用的。

《京华烟云》里的描写:曾家的宅第靠近东门,离城墙很近。宏伟壮观虽然不能比北京城的几个王府,也是设计精巧,建筑坚固。在大门前面两边伸出长的白墙,也是按照一般府第的规矩修建的,门前有两个石狮子,油绿的四扇木屏风立在大门之内,挡住外面的视线。屏风之后的前院儿,种有花木,中间一条石板路,通到前厅,前厅的巨大朱红柱子和绿椽子,皆极精美。

㈣ 古代的一些好听的院落名称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看这闻名遐迩的中华四大名楼吧!它们分别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历史四大名楼:

湖北,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江西,滕王阁

山西,鹳雀楼

诗文:

《将进酒》·李白,《水调歌头》·苏轼,《沁园春·雪》·毛泽东,《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虞美人》·李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临江仙·滚滚长江》·杨慎,《静夜思》·李白,《蜀道难》·李白,《短歌行》其一·曹操,《琵琶行》·白居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等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登鹳雀楼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知名度就不需要我介绍了,王之涣的存诗仅有六首,但只这一首“登鹳雀楼”,就让后人铭记了他,也铭记了这座北国古楼。


古代小说中院落介绍 急用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红楼梦》

㈥ 古代的皇宫里有哪些庭院比如说妃子们游玩的地方,就像御花园什么的!

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个人觉得未央宫好听。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我自己喜欢的名字:朝露殿、紫宸殿(小说上看的)
室:房屋或内室。梅香室 兰沁室 竹骨室 菊馨室(瞎起的)
院:院子,如:潇湘院、蘅芜院
亭: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如:醉翁亭。
阳春亭,白雪亭,陶然亭等
楼:二层以上的房屋。月华楼(观月之用)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如:流云水榭。
阁:四周设栏杆回廊的楼,如:七宝阁
廊: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如:惜抱轩。
水平有限,想不到很多好的名字,不过你们那个群一定很好玩~~~

㈦ 古代王府庭院整体环境描写,什么假山池塘亭台走廊之类的。是写小说用的,拜托了各位急用

恭王府
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在现存的正门外,有两组并列的院落;西侧院落在正门前纵列着四排房屋,院南侧有两排倒座房,为当时王府的办事机构;东侧院落南边也有一排倒座房,驻护卫的旗兵,北面有一座四合院。正门两重,南向,大门三开间,前置石狮一对,二门五开间,均在中轴线上。二门内是正殿及东西配殿,其后为后殿及东西配殿,后殿悬“嘉乐堂”匠额。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屋顶都用绿琉璃瓦、脊吻兽,配殿屋都用灰筒瓦。东路前院正厅名“多福轩”,后院正厅名“乐道堂”;西路前院正厅名“葆光室”,后院正厅“锡晋斋”。葆光室与锡晋斋之间有垂花门一座,上悬“天香庭院”匾额。垂花门南有竹圃,北有西府海棠两棵。在三路院落的后部,有长一百六十余米、贯连五十余间的两层后罩楼环抱,东边悬“瞻霁楼”、西边悬“宝约楼”匾额;楼前檐出廊,后檐墙上每间上下各开一窗,下层窗长方形,上层为形式各异的会锦窗,窗口砖雕精细,楼梯原为木假山形。楼中间偏西原有一间下层是过道门,通向府后的花园。萃锦园恭亲王所建,正门在园南,为西洋式石雕花拱券门。门内左右都有青石假山,正面迎门耸立一座柱形太湖石,顶刻“独乐峰”;石后为一蝙蝠形小水池,旧名“福河”。水池后面是一座五开间的正厅,名“安善堂”,其东配房名“明道堂”,西配房名“棣华轩”。堂后一方形水池,池后一组叠成龛形的假山,中嵌康熙御笔福字碑一座。假山上一座盝顶敞厅,名“邀月”,厅两侧都有爬山廊通向东西配房:西配房名“韵花移”。中轴最后为“养云精舍”5间,两侧各接出折曲形的耳房,屋顶形式特殊多变,形如蝠之两翼,因得名“福殿”。东路第一进院前有一座垂花门,右前方有一座流杯亭,名“沁秋亭”。门内东房一排八间和西房三间,靠南边的三间东房名“香雪坞”,西房即明道堂之后卷。院北即为大戏楼,为三卷勾连搭式,最北一卷就是”怡神所”。戏楼北边有北房五间,东房两间,传闻这里才是天香庭院。园东侧南北方向叠有青石假山。花园西路最前面有一段城墙式的围墙,墙上辟券洞,额书“榆关”。墙两端接青石假山。榆关内有“秋水山房”、“妙香亭”、“益智斋”等建筑,再北有一个较大的水池,池心有水座三间,名“诗画肪”。池北有五间两卷房,名“澄怀撷秀”,其东耳房名“韬华馆”,再北为王府的花洞。园西侧有南北向的土山一座,从榆关以西一直延伸到澄怀撷秀的西侧。萃锦园的院墙为城砖砌成,原来没有门通往街道,只能从府后出入。民国以后,恭王府及花园于二十年代被溥伟、溥儒(名画家溥心畲)兄弟抵押给西什库教堂,1932年后,产权为辅仁大学所有。1937年辅仁大学收回府园作为女校校舍及司锋书院。这以后,辅仁大学拆除了府邸门外的倒座房和后罩楼的木假山式楼梯以及花园西北角的花洞和花神庙建了楼房。
可能对你写小说帮助不大,仅供参考,多看点资料,自己构思写吧,这样才与意义。贴别佩服你们这种搞文学创作的人,再接再厉,永不放弃,期待你的好作品。

㈧ 我要写古代小说、想知道一些关于古代庭院的描写

<阿房宫赋> 《腾王阁序》还有《红楼梦》里都是描写庭院的,网络一下就来

㈨ 在许多小说中古代院子有许多名字,宫、阁、殿、居、斋、庄、苑

正七品 住一楼
从七品 住一楼
庶七品 住一院
正八品 住一院
从八品 住一堂
庶八品 住一堂
正九品 住一堂
从九品 住一阁
庶九品 住一阁
正十品 住一轩
从十品 住一轩
庶十品 住一榭
正十一品 住一榭
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楼阁: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楼阁可用来观赏风景、储藏书画,还可供佛。(楼与阁的共同点)
阁: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平座,以便眺望远景(平座是楼与阁的主要区别)
轩:在园林中,轩一般指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如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轩,苏州拙政园的绮玉轩。
榭:建于水边和花畔,平面呈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多设窗扇。
苑: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

㈩ 古代的时辰,庭院布局(写小说)

古代的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凌晨1点至3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凌晨3点至5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清晨5点至7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上午9点至11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中午11点至午后1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傍晚7点至9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夜间9点至11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
庭院布局
参考资料
林徽因 《林徽因讲建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李允鉌 《华夏意匠》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赵广超 《不只中国木建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侯幼斌 《中国建筑美学》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 (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 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下面的连贴是红楼梦里的庭院布局,楼主可以去看看☆
http://hi..com/%D7%F2%D2%B9%CB%AA%B7%E7/blog/item/8cba00027ca8916c03088168.html

热点内容
好看的言情穿越小说言情 发布:2025-08-12 12:08:15 浏览:289
长篇小说推荐重生 发布:2025-08-12 11:54:44 浏览:900
古代言情小说推荐完本合集 发布:2025-08-12 11:33:07 浏览:832
斗56听书软件 发布:2025-08-12 11:02:53 浏览:724
小说少女之春全文 发布:2025-08-12 10:52:54 浏览:458
小说阅读传奇侯发山 发布:2025-08-12 10:50:11 浏览:561
无心法师第四部小说全集阅读 发布:2025-08-12 10:37:46 浏览:942
快穿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8-12 10:36:03 浏览:864
完结yy穿越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8-12 10:35:55 浏览:323
带蓝字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12 10:34:24 浏览: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