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古代小说分类简史丛书侠义公案说简史

古代小说分类简史丛书侠义公案说简史

发布时间: 2021-08-10 05:52:57

❶ 浅淡《三侠五义》这部侠义公案小说的艺术特点。

由清代著名民间艺人石玉昆所创作,后经文人润色整理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长久以来,颇为流传,并且由相当大的影响。晚清时就有人说过,它“豪情壮采,可集剑侠之大成……宜其为鸿儒欣赏,而刺激社会之力,至今未衰也。”
《三侠五义》在艺术上,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令莽夫分外生色。”“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
《三侠五义》在描写人物上有其独到之处。书中侠客,虽然豪情略似,但性格迥殊,卢方忠厚老实,蒋平机智幽默,徐庆憨直鲁莽,展昭精明干练,欧阳春清高狷介,智化精灵妩媚,艾虎天真烂漫,都写得有声有色。其中白玉堂是刻画得颇为突出而又具有深层意蕴的形象,他襟怀磊落,器宇轩昂,富于反抗的个性锋芒,大闹东京,带有一定的蔑视封建法权的意味。然而他骄傲任性,桀骜不驯,逞强好胜,最后惨死于铜网阵中。作者将他处理成一个失败的英雄,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悲剧审美意识。
另一最重要的特色就在于“平话习气”了。这表现在结构上,虽曲折离奇而无滋蔓之感;表现在语言上,是活泼生动,富有民间说书的艺术特色。问竹主人称赞它:“叙人叙事,皆能刻画尽致,接缝斗荀,亦俱巧妙无痕。”俞樾也说,它“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中筋节”,因而“如此笔墨,方许作平话小说,如此平话小说,方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这些评语,《三侠五义》是可以受之无愧的。

❷ 侠义公案小说的春秋战国

班固曰:春秋以降,“大夫世权,陪臣执命”;至于战国,“合从连衡,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竞为游侠。“及至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是故……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师,布衣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骛于闾阎,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众庶荣其名迹,觊而慕之。”于是,游侠之风大盛。1这是讲古代侠士兴起的原因。至于他们的事迹,《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 。
所以,以往论及侠义小说者,往往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但是,他们将曹沫、专诸、荆轲等人归入侠士一类,这却是一种误解。在先秦两汉时期,“侠士”和“刺客”是有区别的,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人物。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曰: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借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代的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是并不属于“侠士”之列的。也正因为这样,司马迁把这些人另立名目,写入《刺客列传》。
根据《史记》记载,这两类人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侠是“以武犯禁”;“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虽时扦当世之文网,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所以《游侠列传》盛赞朱家之“所藏活豪士以数百,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惟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鞫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又称美郭解之“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和“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概括起来,便是:济人急难而不矜其功,时犯法禁而廉洁退让。至于刺客的特点,则简单明了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无论曹沫为鲁庄公劫齐桓公,专诸为公子光刺吴王僚,或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为智伯报仇,未遂而伏剑自刎,或聂政为严仲子杀侠累,自破面抉眼以死,或荆轲为燕太子丹摘秦王,不中而殉难,都是出于这一信条。《史记》记赵襄子执豫让后问他:为什么你同样侍奉过范、中行氏,范、中行氏被灭以后你不为他们报仇,而单只为智伯报仇呢?豫让回答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这是这一类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表征。

❸ 侠义公案小说的明代时期

明代中叶以后,公案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包龙图判百家公案》、《龙图公案》、《皇明诸司公案》、《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古今律条公案》、《国朝宪台折狱苏冤神明公案》、《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等一系列的公案短篇故事专集。其中“包公案”系杂取民间传说和宋元戏曲、话本而成。它与《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和《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两种,是以包拯、郭青螺、海瑞贯穿全书,审理各种案子的短篇小说集;此外诸书,则为其他一些清正官吏判案异闻的分类汇编,体裁近于笔记小说。书中内容,大抵都是奸淫盗杀、妖魔作祟等民事刑事案件;清官斗争的对象是奸夫淫妇、强盗窃贼、流氓棍骗和狐妖兽怪;破案大多靠神灵显圣、鬼魂告状,也有一些表现能员的智慧和重于调查的方法。故事一般由事由、诉状、判词三部分组成,类似公牍文书。题材冗杂,语言板滞,仅有少数写得比较曲折生动。而且各本互相抄袭,重复颇多。
在这些小说中,比较著名的是《龙图公案》,它叙述包拯正直无私,认真办案,明敏断狱,秉公执法的故事。小说写他为了公道,替百姓伸冤除害,甚至“宁愿纳还官诰归家”,也不接受皇后和皇帝的“说情”,坚决处斩了恃强凌弱、草菅人命的国舅和皇弟。这种为了人民,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抗上,与权豪势要做斗争的精神,是其他同类小说所没有的。
综观这一时期的小说,其主旨已由揭露官吏之昏庸转为歌颂清官的公正和廉明。迷信成分增多,受害者自我抗争的情节已趋泯灭。这种转变,自有其社会历史的深刻原因。
明代公案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把革除社会黑暗的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的思想,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这种小农本质意识的反映。《龙图公案》等所写的内容,无疑与英宗以后王室勋贵、地主官绅依仗特权,大肆侵夺农民土地财物,以及管理皇庄的宦官、军校等任意奸淫妇女,杀掠佃户的现实有关。而小农本质意识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被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主要由公案小说本身的发展进程所决定,此外当时农业生产空前发展,从单一经济逐渐走向多种经营的经济,并参与全国范围的商品流通——日益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许多新的手工业市镇的兴起,大量农民流入城镇成为手工业工人——增进了市民(包括小说的作者)对农民生活、思想的了解,恐怕也是造成的原因。

❹ .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是什么

《三侠五义》
《拍案惊奇》是明末的。。。。

❺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有哪些类型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古代小说的发展情况,我们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6、演进期(1895-1911):是近代小说时期,也是古代小说终结演进为近代小说时期。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斗号角,大量繁荣,近代小说从内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倡改良主义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艺术上在继承古代小说传统的同时,逐渐接受西方小说的影响,人物、结构、语言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❻ 侠义公案小说的介绍

中国之侠义、公案小说,原分两途。至清代二者合流,出现了侠义公案小说,此类小说将民众对惩暴护民、伸张正义的清官与铲霸诛恶、扶危济困的侠客的憧憬和向往纳入封建纲常名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清官统率侠客,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民众的心愿,又颇适应鼓吹休明、弘扬圣德的需要。此类小说虽承《水浒传》之勇侠,精神则已蜕变,其人文蕴涵大体在于回归世俗,表现了鲜明的取容于封建法权、封建伦理的倾向。主要体现在:一、从以武犯禁到皈依皇权;二、江湖义气被恋主情结取代;从绝情泯欲到儿女英雄。本时期中较为出色的作品为《三侠五义》和《儿女英雄传》。

❼ 什么是侠义公案小说

中国之侠义、公案小说,原分两途。至清代后期,二者合流,出现了大批公案侠义小说。《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永庆升平》前后传,《圣朝鼎盛万年清》、《七剑十三侠》、《李公案》等相继涌现;而且一续再续,如《施公案》续至十集,《彭公案》续至十七集,《七侠五义》则续至二十四集:真可谓风靡一时。对于这类小说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在这个时期出现和繁盛的原因,前贤虽有论及,但或则语焉不详,或则言有未尽。笔者不揣浅陋,略陈己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❽ 古代侠义小说的代表作

《三侠五义》是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
《三侠五义》是由清朝咸丰年间评书艺人石玉昆口头创作的评书。“三侠”是指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丁氏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五义”是指窜天鼠卢方、掣地鼠韩彰、钻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

觉得满意请及时采纳哦~

❾ 公案小说是如何演变而来,以及哪些代表作品

公案小说则从唐宋话本中“公案”类话本演变而来、如宋元话本中的《简帖和尚》,明代的《龙图公案》等都是公案小说。到了近代才大量出现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的合流,形成为有固定格式的长篇小说,即侠义公案小说,如《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小五义》和《施公案》、《彭公案》等。内容多带有公案类话本色彩,写“朴刀”、“杆棒”,“发迹变泰”等,一般以“侠客”、“义士”如何协助名臣大吏或“清官”破案为主线,形成跌宕起伏的情节,构成完整的整体。这类小说对封建时代社会政治的黑暗腐朽有所反映,但又把剪恶除奸的希望寄托在“清官”、“侠士”身上,宣传封建统治阶级的威力,表现了作者一定的局限性。

热点内容
逆天七小姐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7 12:33:53 浏览:390
穿越的日子有声小说阅读网 发布:2025-07-27 12:24:50 浏览:331
有阴阳眼男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27 12:22:44 浏览:733
最新章节慕霆枭沐暖暖小说阅读 发布:2025-07-27 12:18:18 浏览:746
豆瓣小说言情虐 发布:2025-07-27 12:18:17 浏览:3
穿越经典小说排行榜完结版 发布:2025-07-27 12:16:41 浏览:999
章丧尸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27 12:15:54 浏览:879
带妃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7-27 12:14:30 浏览:704
小说排行塝 发布:2025-07-27 12:13:50 浏览:16
免费阅读全本小说他与爱同罪 发布:2025-07-27 12:13:47 浏览: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