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写小说饭菜古代

写小说饭菜古代

发布时间: 2021-08-11 09:19:02

1. 小说中写饭菜或做饭的唯美语句请问谁有

“小馋猫你的最爱好了!”我赶紧放下手中的作业,急冲冲地跑向厨房,菠萝饭果真是香,一进厨房,一股诱人的果香和米饭的清香钻进鼻尖,让人口齿生津。打开菠萝饭的盖子,一阵轻烟袅袅升起,在热腾腾的烟雾中,一道美食呈现在我的眼前。几根黄澄澄的菠萝细丝像网络一样盖在饭上,白色的米饭配上丰富的配料:火腿、青豆、玉米。好像白玉镶嵌着一颗颗红色的玛瑙、绿色的翠玉和耀眼的碎金。菠萝则好似襁褓裹住了这胖娃娃。菠萝饭不仅看相好,味道更是诱人。我拿起勺子弄了一勺饭放进口中。酸酸甜甜的菠萝味刺激了我舌头上每一个细胞,感觉充满活力。

2. 古代各种常见物品、食物的价格(我准备写小说)

建议:你用今天的物价做参考。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宋代以前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的,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不作为货币使用。

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770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

要讨论货币的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1两银子今天价值的两个不同数字。吴思先生似乎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一贯到底合今天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古代1两为今天的40克。2011年8月,黄金的买卖价1克==360元。这样一算一两黄金相当于1440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1440元。
2、白银基准。同金价基准的换算方式相仿,2011年8月,白银的买卖价1克==8元。这样一算一两白银相当于320元,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约相当于32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640克,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4元来计算,也就是1贯铜钱合300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14400元,按白银换算的32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300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一盎司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
相反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的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此外,虽然现代技术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4500多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将1贯铜钱定为700元人民币。从而我们得到下面的基本换算公式:1两金=7000元人民币;1两银=1贯铜钱=700元人民币;1文铜钱=0.7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21万元人民币,年薪252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10500元,年薪12万1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傔人衣粮、厨料、薪炭诸物、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待无与伦比。

以小说《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7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时,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7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21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3500元人民币已经很便宜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的家酿村酒,一桶就要5贯钱合3500元人民币,似乎有点离谱。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代酒类是政府垄断专营的暴利行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酒价本身就很贵。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私酿15斤酒就要被杀头,后来规制放松,但私酿到一定数量仍是死罪。另据宋史,神宗元丰2年(1079年),东京的酒价是“斤直钱二百五十”(一斤酒250文钱,相当于人民币175元),白胜的一桶酒差不多应该有20斤,所以5贯也算合理。

3. 我要写小说 穿越 古代 谁帮我说说 古代的成亲习俗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

提亲
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定亲
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一般“四洋红”或“六洋红”(绸缎衣料四至六件),金戒子两只、金耳环一副;聘礼,小礼三十六,中礼六十四,大礼一百廿(银圆);食品,个数“六十四”,即包头64对、油包64只、麻饼64只等,尚有老酒2担至8担不等,故生囡有“老酒甏”之称。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故旧时夫妻吵嘴,妻子常说我是有“红绿书纸”的,以此抑制丈夫。继“文定”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好日”的日子。亲友送礼,婚礼多是现金,或喜幛、喜轴,并书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天作之合”等。送嫁礼多为绣花或绸缎被面、被头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早生贵子”意。

旧时有媒人首次进门不能喝茶的习俗,谓“媒不饮茶”,说喝了茶要冲淡婚事。又称媒人为“媒百橱”,媒成能吃上“百餐”,要酬以“谢媒酒”,但婚后如夫妻不和或婆媳不睦,媒人有调解责任。[size=18]

成亲
请吃酒迎亲日子叫“好日”。俗谚“请吃酒,挜拜生”,好日前新郎拿着红纸“知单”请长辈亲友吃喜酒(好日酒),长辈要在自己姓名下写上个“知”字。好日前有待郎、待嫁习俗,双方父母亲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轿前担”,一般为鹅2只、肉l 方、鱼 2尾等。

看嫁资 男方去女方搬嫁资(嫁妆),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安床伴郎迎亲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 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享先 好日先一二天,男家向贳器店贳得花轿和婚礼器物,挂灯结彩,以上等筵席款待贺客,称“细便饭”。好日五更时辰,男家以全副猪羊或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俗称“享先”。早餐兴吃“享先汤果”。

坐花轿宁波闺女出嫁均坐花轿。传说南宋小康王(高宗)逃难至明州,金兵追急,赖一女子相救得脱,后找恩女不得,诏明州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銮驾待遇,凤冠霞披,并坐花轿。花轿,俗称“大红花轿”,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20年代宁波美球针织厂赵姓厂主的儿子成亲,特约贳器店制作一顶上等花轿,精工细镂吉庆故事人物 300余个,名“美球轿”,贳器店化本钱5000元,赵家首次贳用付费500元。这顶八人抬花轿,抬轿者穿一色特制的缎子马褂,炫耀一时。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故夫妻吵嘴,妻子带在嘴边一句话:我是大红花轿抬进门的,又不是走上门的,以此来炫耀高贵。迎亲日,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放铳、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新郎不到岳父家迎亲,以喜娘(送娘)为使者,持名贴前往。

开面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含有现在美容意),客人兴吃“开面汤果”。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塞入红包后始开。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 “开面酒”,亦叫“起嫁酒”。

4. 古代的一些食物,像小笼包糖葫芦之类的,写文用的

南宋时的杭州有煎白肠。皂儿糕。粉羹。馓子。义粥。豆子粥。重阳糕。春卷。丁香馄饨。炒鳝面。油酥饼儿。蒸饼。灌藕。炊饼。三鲜面。笋泼肉面。银丝冷陶。

古代糕点名字: 碧粳粥、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合欢汤、吉祥果、 珍珠翡翠汤圆、莲叶羹、梅花香饼、香薷饮、玫瑰酥、七巧点心、花开富贵 翡翠芹香虾饺皇 、招积鲍鱼盏、水晶冬瓜饺
苏州有名的四色酥糖,和鲜肉月饼,浙江金华的金华酥饼,江西各地都有的灯芯糕,扬州的方糕,苏州的桃酥饼,上海的萝卜糕,松糕等等··
碧粳粥、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合欢汤、吉祥果、 珍珠翡翠汤圆、莲叶羹、梅花香饼、香薷饮、玫瑰酥、七巧点心、花开富贵 翡翠芹香虾饺皇 、招积鲍鱼盏、水晶冬瓜饺
古代宫廷点心酒名: 到奉点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 :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乾果蜜饯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 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 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龙凤呈祥 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 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未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5. 古代小说中好听的食物名

[据《韦巨源.食谱》(部分)]:
饭食点心:巨胜奴(蜜制馓子),婆罗门轻高面(蒸面),贵妃红(红酥皮),汉宫棋(煮印花圆面片),长生粥(食疗食品),甜雪(蜜饯面),单笼金乳酥(蒸制酥点),曼陀样夹饼(炉烤饼)等。
菜肴羹汤: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活虾烤制),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

6. 古代关于食谱方面的书有没有

有,《食珍录》、《食经》

1、《食珍录》是中国古代饮食专著之一。它写于南北朝。作者是余姚人。《食珍录》已经丢失,而现存的《食珍录》收于《说郛》,全文只有200字,这也与后世的一些事情混在一起。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各种菜肴的“饮食食谱”,即介绍烹饪材料和烹饪方法、程序和一些饮食疗法。

2、谢讽著的《食经》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6)写小说饭菜古代扩展阅读

《食珍录》作为以南方风味为主要特征的饮食经典,只是崔浩以北方风味为主要特征的饮食经典的反映。它代表了当时北方和南方不同的饮食特点和风味,是南北士族地主所获得的最高层次的饮食。它还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北方和南方不同口味的菜肴。

7. 小说、历史中出现的好听的食物,菜肴的名字

《红楼梦》里基本上都是名菜,作者曹雪芹出身官宦人家,自幼富贵,所描写的大多是真实菜肴。
豆腐皮包子、糟鹅掌鸭信、枣泥馅山药糕、火腿炖肘子、糖蒸酥酪、笼蒸螃蟹、鸽子蛋、茄鲞、野鸡崽子汤、冰糖燕窝粥、燕窝、炸鹌鹑、牛乳蒸羊羔、野鸡瓜子、板栗烧野鸡、烤鹿肉、火腿鲜笋汤、牛奶茯苓霜、油盐炒枸杞芽儿、鸡皮虾丸汤、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鸡髓笋、风腌果子狸、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

8. 有哪些描写食物的古诗词文古代又有哪些著名吃货

说起这个话题的话,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苏东坡啊啊!根据网络上面的介绍是这样子的我们来认识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大吃货苏轼

苏轼不仅字写的好,也是一个著名的吃货。据说流传至今:Dongpo的红烧肉冻、东坡菜都是苏东珀先生发明的。此外描写食物的古诗词文和古代的著名吃货还是挺多。

9. 古代皇宫膳食有哪些啊,我小说急用,越详细越好。 自己编的也行。

  1. 溥仪《我的前半生》可做参考。

  2. 宫中只吃两餐:“早膳即午饭。早晨或午后有时吃一顿点心。菜单如下: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肺肉片炖

    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

    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鸭条溜海参鸭丁溜葛仙米烧

    茨菇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跶丝炸春卷黄韭菜

    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

    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勒烹白内

10. 找古代饮食类的书籍

隋代谢讽《食经》;
唐韦巨源《烧尾食单》;
宋虞宗《食珍录》;
司膳内人《玉食批》;
陆游《老学庵笔记》所录“宴金国人使九盏”;
周密《武林旧事》载宋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宴节次》;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六司百官食次”等。
食谱有:
唐杨晔《膳夫经手录》;
郑望之《膳夫录》;
宋陈达叟《本心斋蔬食谱》;
林洪《山家清供》;
元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浦江吴氏《中馈录》;
明刘基《多能鄙事》饮馔部分;
无名氏《墨娥小录》饮馔部分;
松江宋诩《宋氏养生部》;
吴门韩奕《易牙遗意》;
古杭濂《遵生八笺》中的《饮馔服食笺》;
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饮馔部分;
无名氏《调鼎集》
清朱彝尊《食宪鸿秘》;
李渔《用情偶记》饮馔部分;
周亮工《闽小记》饮馔部分;
袁枚《随园食单》;
童岳荐《童氏食规》;
李代楠《醒园录》;
顾仲《养小录》;
曾懿《中馈录》;
黄云鹄《粥谱》;
宋陈仁玉《菌谱》;
僧赞宁《笋谱》;
高似孙《蟹略》;
傅肱《蟹谱》;
明屠本畯《海味索引》,《闽中海错疏》;
顾起元《鱼品》;
清陈鉴《江南鱼鲜品》;
郝懿行《记海错》;
唐陆羽《茶经》;
宋苏轼《酒经》;
朱肱《酒经》;
张能臣《酒名记》。
第二类是饮食市场方面的资料。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吴自牧《梦梁录》;
周密《武林旧事》;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清无名氏《如梦录》;
李斗《扬州画舫录》;
顾良《桐桥倚棹录》;
近代《成都通览》;
当代邓云乡《燕京乡土记》。
第三类为饮食掌故。
宋陶谷《清异录》;
元无名氏《馔史》。
是要这些吗?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瞳 发布:2025-07-18 17:00:15 浏览:708
点这有红包小说阅读 发布:2025-07-18 16:49:58 浏览:311
你的名字小说怎么防伪 发布:2025-07-18 16:36:03 浏览:510
出版的宅斗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8 16:35:30 浏览:411
小说你的名字我的姓氏txt 发布:2025-07-18 16:35:22 浏览:73
一个男两个女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7-18 16:18:50 浏览:1000
女主多的青春校园完结小说 发布:2025-07-18 16:17:16 浏览:169
言情悬疑推理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7-18 16:04:21 浏览:658
爱爱爱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7-18 15:59:21 浏览:25
求穿越小说的电视剧好看 发布:2025-07-18 15:57:21 浏览: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