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古代小说中赌场叫什么

古代小说中赌场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8-11 11:48:43

1. 古代赌钱的筹码叫什么

筹码 chóu mǎ
筹马(筹马)亦作“ 筹码 ”。
1.古代投壶计算胜负之具。《礼记·少仪》“不擢马” 唐 孔颖达 疏:“投壶立筹为马……每一胜辄立一马,至三马而成胜。”
(2).博局以物计胜负亦沿称“筹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既散局,各计筹马, 王 负欠颇多。”
(3).用以比喻取决胜负的标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夜半筹马定,明明无差池。”
(4).旧时称货币或能够代替货币的票据。 茅盾 《多角关系》五:“‘什么!金条押不出现银子!’二老板跳起来叫着。‘可不是!筹码不够,你有什么法子?’” 欧阳予倩 《小英姑娘》:“我又不是赌钱的筹码,让你们搬来搬去赌输赢。”
(5).筹子。 巴金 《家》十四:“有时候他们也拿了筹码在临湖的 晚香楼 上掷着玩,他们喜欢掷‘狮子筹’,因为它是比较复杂而有趣。”
摘自《网络》

2. 古代赌钱的地方叫什么

赌番摊,说起来很简单,赌起来也很容易.具体赌法是,在番摊桌放一大堆铜钱或磨成小圆形豆青色的小瓷片,叫'摊皮',从中揸出一小堆,用'摊盅',也就是一个有短柄的铜制盅盖盖上,任人猜买.另用一块'摊皮',也就是一件正方形的锡片或木片,摆在这堆摊皮之前.在靠近'摊皮'那一边为'一',顺着右边为'二',对面为'三',左边为'四'.参赌者想买什么,便把赌注押在'摊正'的那一方面.开摊时,揭去摊盅,用'摊竹',也就是一根长约一尺的小竹竿,将那一小堆'摊皮'拨开,然后逐四个四个一皮,拨回那一大堆里,看最后一皮剩余多少,猜中者得采.比如买一,最后一皮正剩余一粒,便是中.这里面也有很多学问,如买法分'番','捻','角','正'四种;此外还有'射三红','两头番';又有所谓'赌缆',研讨'摊路'等等,说来光怪陆离.赌番摊行骗的手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叫"落",所谓"落",就是一颗特制的摊子(即摊皮),外看与普通摊子一模一样,但掌理扒摊的摊官凭精湛的技巧,动作灵敏地用摊竹的尖端轻轻一拨,便可将它一分为二.从而可以将"一"摊变"二"摊,"二"摊变"三"摊.第二种叫"扒大细",照赌番摊的规矩是逐四个一皮扒的,但摊官手快脚快扒,把三个作一皮或五个作一皮,从而改变最后的摊数.第三种便是"飞子",即飞一摊皮入摊皮堆中以改变摊数.手法尤需超妙,如变魔术一般,在众目睽睽之下也能瞒过众人.一般说来,开摊时揭去摊盅,到扒干摊皮约需一分钟的时间,摊官都是心细而精于计算的老手,在远远还未扒完前便已看出要开哪一门,发现开出的正是最吃重的那一门时,便有可能使用以上三种骗术,以反败为胜.这时还有助手充当赌客,挤在一四角的人群中,做出突然举动以分散真正赌客的注意力,以利于摊官做手脚.

3. 古代赌庄老板叫什么

掌柜,是古代店主的俗称,也称掌柜的。主要用法是称呼店主。在《老残游记》、《小经理》、《漳河水》等文学作品中使用时也指地主或者称别人的丈夫等。另有地名掌柜窑村。

4. 写小说要用到古代赌坊,请问赌坊里都有什么人员职位

古时候叫荷官,现在叫小弟就可以了,不知道是不是

5. 20多年前有一部小说里面有个叫豹子楼的赌场以赌为主题的小说

你想一个小说里面叫豹子的这个赌场一主题有小说的话我们觉得这个小说写的让我感觉到心潮澎湃所有的东西都是汁中的

6. 急—————— 赌场用古文怎么说最好是四个字的。 谢~

这些地方一般称为赌窟或赌坊。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那戚汉老是钱塘县第一个开赌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要说有赌场呢,上海的禁令严得很,算得一个赌场都没有;要说没有呢,却又到处都是赌场。”茅盾《子夜》十:“那简直是赌场里翻觔斗的做法!”
赌博,最早通称之为“博”(或簙)、“博戏”、“博揜”等。直到《唐律疏 赌场
议》中的《博戏赌财物》,才首次把“博”与“赌”联系在一起,成为专有名词。北宋苏轼在一篇奏议中记道:“城中有开柜坊者百余户,明出牌榜,招军民赌博。”

7. 古代赌档名字

柜坊,博坊
北宋苏轼在一篇奏议中记道:“城中有开柜坊者百余户,明出牌榜,招军民赌博。

8. 古代特别有名的赌场叫什么来着 叫什么坊来着

你说的是不是“长乐坊”??这个应该只是小说中提到过吧

9. 小说开篇就说一个皇子开了四家妓院 六家赌场 而且手下好像喊他六爷

10. 赌博在古代叫什么

赌博,最早通称之为“博”(或簙)、“博戏”、“博揜”等。直到《唐律疏 赌场 议》中的《博戏赌财物》,才首次把“博”与“赌”联系在一起,成为专有名词。北宋苏轼在一篇奏议中记道:“城中有开柜坊者百余户,明出牌榜,招军民赌博。”中国的赌博,因为历史悠久,所以花样也是在繁多。譬如有名的成语“斗鸡走狗”,就是典型的赌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记载,季氏与郈氏两人斗鸡,季氏的鸡武装的更有手段,用芥子粉,涂于鸡翼下,让郈氏“为之金距”的鸡无法睁眼,最后将其击败。而“走狗”,则与英国赛狗类似,比赛谁能跑的最快。《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说,“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袁盎是汉朝时期,有名的大臣,他力主汉景帝诛杀晁错平息众怒。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还批评,虽然杀晁错实属无奈,但是也不至于族灭整个晁错家族,感叹汉代的刑法正是严酷。其实,洪迈是与宋朝相比,如果要与秦朝相较,汉代简直就是史书说的“宽省刑法”的好时代了。

话扯远了,回到斗鸡。在西汉时,斗鸡走狗上至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很喜欢。即使汉亡后,三国时期,也照样被一些上流社会的人们所热爱。魏明帝曹叡,不仅喜欢斗鸡,还专门为此建了斗鸡场所,进行大规模的斗鸡游戏。这一股风气,到了南北朝时期,依旧是“高端人士”们的嗜好。唐朝建立后,早期,朝廷财政困难,边疆不稳,同时开国君主深知“水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励精图治,生怕腐化导致内乱。到了唐明皇时期,大唐已经进入了鼎盛,有钱又有闲,艰苦奋斗让位于奢靡的生活,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玩起这类的“斗戏”。而“斗鸡”则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博戏之一。不仅李隆基爱玩斗鸡,整个长安城中斗鸡者不计其数。甚至有专门靠养斗鸡维持生活的人,得到皇帝的垂青,专门招来,替皇帝养鸡。《虞初志》中有,长安东城一个叫贾昌的人,从小就爱养鸡斗鸡,因为“业务”突出,被李隆基吸纳成“皇家工作人员”,并且还封他为“衣食龙武军”“鸡坊小儿”。当时人们还编成顺口溜:“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这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参照着看,发现,在李隆基执政下的唐朝,始终有那一股“反潮流”的讽刺感。

唐朝不仅“斗鸡”,也在“斗蟋蟀”,“斗鹌鹑”,据说也都始于唐朝,而且还是李隆基时代。宋朝的顾逢在其撰写的《负暄杂录》中记载:“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当时一到秋天,皇宫内的妃子们,就用小金笼捉住蟋蟀,关到里面,放到枕头旁,晚上听它的叫声。皇家这样做,引得普通百姓纷纷效仿。时间一长,,就要让其互斗,来博取游戏的快乐,遂成为一种很有名的“博戏”。到了宋代,斗蟋蟀逐步开始盛行,官宦家庭和平头百姓都在玩

热点内容
问题少年校园小说全集 发布:2025-07-18 08:03:06 浏览:645
快读小说免费阅读下载 发布:2025-07-18 07:53:49 浏览:21
女主是末世快穿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8 07:51:36 浏览:637
游戏系统类小说推荐bl 发布:2025-07-18 07:38:17 浏览:264
侯龙涛类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8 07:31:18 浏览:286
完结的奇遇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18 07:27:21 浏览:181
制药方面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8 07:27:12 浏览:656
好看的黑道复仇完结小说 发布:2025-07-18 07:26:33 浏览:270
风云逍遥仙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7-18 07:25:01 浏览:238
校园修真录小说 发布:2025-07-18 07:23:49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