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中爱情观念的变化—以唐传奇和明清话本为例
㈠ 举例说明唐传奇爱情小说较之六朝爱情小说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
隋唐期间乱了辈分,这个最大的特点,隋朝隋炀帝-唐朝李渊-唐朝李世民-唐朝李治 你懂得!
㈡ 话本、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和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相比,在爱情观念、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
呵呵,你这个应该是问一些课本问题·,我也无聊,来凑凑热闹,不过我不会,呵呵,不过近期倒是有在看爱情小说。。人物就是全都是帅哥美女,以前不是,经历的曲折也多了,也惊险了,还有很多哈,跟你的问题是不是驴唇不对马嘴,呵
㈢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举出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作品
1、起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2、发展阶段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3、转化阶段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4、成熟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清代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
(3)中国古代小说中爱情观念的变化—以唐传奇和明清话本为例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
1、《西游记》: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还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3、《水浒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以它杰出的艺 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 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 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时代敢于“现实”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突破。
4、《红楼梦》:是集讽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古代罕见名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网络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㈣ 明清小说的发展及特点
1、发展: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记载的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
2、特点: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其历史影响:
自宋迄清,产生长篇小说三百余部,短篇小说数以万计。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民群众认识社会和文娱生活的主要文学样式。
发迹于讲唱的中国白话小说形成了单线结构,重视情节,通过动态刻画人物,语言生动上口,风格独特,而大规模的文人和群众密切融和的创作方法也为世界文学提供了少见的范例。
这些白话小说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文学、戏剧、电影有巨大影响,也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㈤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
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
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而中国小说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
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小说的特点
1、价值性
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非常细致地、综合地展示各种价值关系的相互作用。
2、容量性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㈥ 唐传奇的最高成就出自中唐时期的爱情小说和讽世小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多选题
ABCD
唐传奇的最高成就出自中唐时期的爱情小说和讽世小说。其中,沈既济的《任氏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尤其是后三篇,完全去掉了神怪之事,立足社会现实,细腻而深入地描写了人世间的男女之情,成功地塑造了霍小玉、崔莺莺、李娃等艺术形象,揭露了封建礼教、门第观念的残酷与丑恶。诚如明人在评价《霍小玉传》时所言:“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同时,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借寓言、梦幻讽刺社会,批判现实,意在消解封建功名,显示了思想与艺术上的成熟。
㈦ 分析唐传奇.宋词.宋话本.明清小说产生发展的原因
这个应该是历史题目吧,你分析的话可以从当时的经济,政治等方面来考虑,比如说经济方面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提高;政治方面应该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吧,大概就这意思,还有几个方面,高中历史都有,建议去查一下,我已经很久没碰历史了,望采纳
㈧ 论述唐传奇对明清戏曲的影响,以具体作品为例
唐传奇对元明清小说戏曲的作用 一、 主题。 唐传奇的主题对元明清小说戏曲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传奇所表现的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抨击门第等级的观念、 追求爱情自由、 歌颂除暴安良的侠义行为、 否定荣华富贵等思想, 成为后世小说戏曲的传统主题。 唐传奇中的《任氏传》、《柳毅传》、《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 等篇目中的主人公都是反对婚姻制度, 勇敢地追求爱情的代表。 任氏由狐仙幻化而成, 忠于爱情; 龙年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霍小玉的决绝和痴情; 李娃的善良、 知大义; 莺莺勇敢地追求爱情。 这种勇敢地追求爱情, 反抗封建礼教的主题在元杂剧和明清小说戏曲中得到了更好的继承
㈨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传奇在唐宋时期指的是
传奇在唐宋时期指的是小说。这些小说作品以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见称。传奇的出现和兴盛,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传奇小说自唐代产生直至晚清消亡。在古代中国,小说一般不被认为是文学的一种,因此其地位卑下,一直生活于子、史的夹缝中。因而真正具有独立文体的小说——传奇体小说,迟至唐代才出现。在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因素的合力下,传奇体小说在唐代宣告独立。
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颇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佑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事情。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鉶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在唐五代,传奇体小说经历了初期的雏形叙事时期,其叙事范式还深受六朝志怪等笔记体小说的影响;至中期则发展成熟,建立了自己“文备众体”的传奇文体叙事规范;唐代末期和五代时期,传奇小说的发展出现了尊体与变体两种潮流,前者是传奇小说文体叙事艺术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后者则是一种倒退,向史传靠拢,消解了传奇小说的文学性。宋代传奇小说的发展是唐五代传奇小说的继承和创新,其继承性体现在“敦重文学”的雅化文体,其创新则是传奇小说的俗化。这两种文体的发展演化趋向带来了元明清传奇小说文体的新发展,即中篇传奇小说的出现和雅俗共融的传奇小说文体叙事模式。然而,在晚清的近代化转型时期,因为白话在文学领域取代了文言文,传奇小说这种文体也就随之消亡了。
传奇始于唐代,并且在一开始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至于继之而来的宋代传奇颇为学人所不屑。现存《青琐高议》、《绿窗新话》等60多种小说选本,《青琐高议》历来被视为宋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宋代话本有话、诗、词、评,奠定了元明清的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基本模式。
唐传奇的艺术特点
一、唐传奇的思想内容唐传奇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其次有讽刺批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批判精神。还有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二、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
㈩ 为何宋代的文言小说不如话本和唐传奇
送到文言小说不如宋代话本和唐传奇的原因正如胡应麟所评:“小说,唐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色殊乏。” (《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这一特点在志怪类小说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洪迈的《夷坚志》四百二十卷虽蔚为大观,只是太“偏重事状,少所铺叙”(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艺术成就较差,但去粗取精,终有一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