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皇族姓氏
Ⅰ 皇族的姓氏宫斗群
爱新觉罗 西林觉罗 佟佳 完颜 慕容 皇甫 欧阳 南宫
Ⅱ 出自古代皇室、王室、贵族的姓氏有哪些
以国名为氏 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以邑名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贵族氏的分类以国名为氏 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以封地为氏 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以官名为氏 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以职业为氏 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以居住地为氏 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 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以贵族的字为氏 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三、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 四、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Ⅲ 中国古代皇族姓
同姓可以,但有些是皇帝赐姓。名讳不可以相同帝王三代。如不小心犯讳,必须缺笔或用同义字代替。就象明黄色是古代专属帝王色,包括帝王自己的母亲、兄弟、姊妹等都必须用暗黄或淡黄来显示等级。
Ⅳ 小说皇族有什么好听姓氏
欧阳轩清 慕容凌锋 南宫穆爵 欧阳皓轩 夏侯玄凌 祈天国 浣月国 居繇国 轩辕国 枭阳国
Ⅳ 求古代皇室姓氏,如爱新觉罗,拓跋等
楼上已经讲得挺详细了,几个地方改一下
秦:嬴
东西汉:刘
东西晋:司马
南北朝:南朝(刘,萧,陈)北朝(拓跋,后改“元”姓;苻,宇文)
隋:杨
唐:李
五代十国:朱,李,石,刘,郭,柴;杨,王,孟,马,高,季,钱
宋:赵
元:勃儿只斤
明:朱
清:爱新觉罗
Ⅵ 古风小说里的皇室姓氏有什么
轩辕,东方,赫连,李,唐,周,商,凌,复姓基本都有的,然后还有古代的那些大姓
Ⅶ 有皇族血统的姓氏,都有哪些
说起来可能有点让人沮丧——中国有皇室色彩的姓氏,基本上都是大姓,皇家有最多的繁衍机会,所以他们的子孙自然也最多。
满族人基本上都使用汉姓如:爱新觉罗,汉姓是: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的汉姓是:赵、 佟佳的汉姓是:佟、 瓜尔嘉的汉姓是:关、白、汪、鲍、 马佳的汉姓是:麻、马、 盛佳的汉姓是:沈、兀扎喇的汉姓是:吴、乌、 委赫的汉姓是:石、 富察的汉姓是:富、傅、 索卓罗的汉姓是:索、纳喇的汉姓是:那、南、 宁古塔的汉姓是:宁、刘、 赫叶勒的汉姓是:何、赫、 尼玛察的汉姓是:杨、 良嘉的汉姓是:粱、果 尔勒斯的汉姓是:高、 舒穆禄的汉姓是:舒、宿、钮咕噜的汉姓是:纽、郎、 齐佳的汉姓是:齐、 喜塔拉的汉姓是:祖、图、希、 他塔喇的汉姓是:唐、 完颜的汉姓是:汪、王、完、 西林觉罗的汉姓是:鄂、 鄂佳的汉姓是:鄂、 扎库塔的汉姓是:张、 库雅喇的汉姓是:胡、 阿克占的汉姓是:雷、 扎思乎里的汉姓是:贾、 萨科达的汉姓是:仓、 徒萨的汉姓是:徒、 宏佳的汉姓是:宏、 锁吉的汉姓是:锁、 鄂托的汉姓是:曹、 沙垃的汉姓是:沙、 库奔的汉姓是:库、 惠何的汉姓是:惠、 英佳的汉姓是:英、 洪额奇的汉姓是:洪、 伊喇厘的汉姓是:李、 墨尔迪勒的汉姓是:孟、 白额吉吉特的汉姓是:白、 文扎的汉姓是:文、 巴约特的汉姓是:高、巴、 万琉哈的汉姓是:万、 朱舍狸的汉姓是:朱、 郭洛奔的汉姓是:郭、 乌苏里的汉姓是:武、 伊图玛的汉姓是:伊、 余乎鲁的汉姓是:余、 尼玛哈的汉姓是:于、俞。等等
Ⅷ 皇族得姓氏
1黄帝,姓公孙,号轩辕,又姓姬。因为那个时候姓、氏是分开的,所以又叫有熊氏。按我估计一个姓氏就代表了一个部落,黄帝本人可能兼并或者继承了很多部落,才有这么多姓氏。
2炎帝,也即神农氏,跟黄帝是亲兄弟,因为不是一个部落,却明确的说姓姜。大概是游牧部落,以放牧为生,所以养羊的女性占主导,所以姓姜。
以下的三皇五帝尧舜禹,少昊,颛臾,帝喾等人都是炎黄的后人,差不多同姓了(有待考证)。
3夏朝,是大禹的后代,也可以说是黄帝的后代,因为大禹姓姒,所以就应该姓这个吧。
4商朝,明确的说是姓子。
5周朝,姓姬,大家都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姓氏,春秋齐国姓姜,战国是田氏齐国,晋国是周王的兄弟国,姓姬,秦国姓赢,楚国芈,后来以熊为氏。魏赵韩都是国君的姓氏。
6秦朝,嬴。
7汉朝,包括东汉和西汉,都是刘姓。中间有王莽的新朝
8三国,曹魏,刘汉,孙吴。
9两晋,司马。北方著名的有,石勒建立的后赵,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苻氏建立的前秦等等。
10南北朝,南朝,宋(刘)齐梁(都是姓萧)陈(陈)
北朝 北魏(拓跋,后改为元),东魏,西魏(都是姓元),北齐(高),北周(宇文)
11隋朝(杨)
12唐朝(李),中间有著名的武则天建立的周朝,黄巢建立的大齐等,都不是正统。
13五代十国,比较乱,主要说五代吧,后梁(朱),后唐(李),后晋(石),后汉(刘),后周(郭,柴)。十国里有前蜀(王),后蜀(孟),南唐(李),南汉(刘),吴越(钱),北汉(刘),闽越(王),荆南(高)等
14宋朝(赵),西夏(李),辽国(耶律)金(完颜)
15元朝(孛尔只斤,音译)
16明(朱)
17清爱新觉罗
Ⅸ 小说里皇室家族姓氏
慕容,独孤,(不仅小说里有,中国历史也有~)
Ⅹ 皇族有什么姓氏
1、刘姓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2、李姓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3、杨姓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4、朱姓
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为朱姓始祖。
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5、赵姓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