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描写赏赐
❶ 急寻一篇古代小说的赏析,1500字左右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略谈
小说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学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小说却成了最普及、最流行的一种体裁,特别是一大批经过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的优秀古典小说,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那么,初读中国古代小说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古代小说进行鉴赏呢?
首先,应具备古代小说历史发展的基本常识。
很多同学知道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却不知不同时期的古代小说有其不同的鉴赏角度。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早期的作品比较重视故事情节的叙写,不大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在这个阶段中,小说中的人物只是故事的载体,是展开故事情节的工具;人物性格单一,多带有神奇和传奇性特点,这与其起源于神话传说有极大关系。例如先秦的寓言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和唐传奇等,它们大多以故事情节为作品的重心。后来,小说的重点开始移向人本身,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故事变成了性格的载体。这个巨大转变可以说是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正如老舍所说:“……世事万千,都转眼即逝,一时新颖,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足垂不朽。此所以十续《施公案》,反不如一个武松的价值也。”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大批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成为古典文学艺术的宝贵财富。
如此了解了情节和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地位,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就可有的放矢,有侧重地赏读、品味了。
其次,鉴赏时应多注意古代小说的特点。
(一) 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纵观整个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是小说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传统。曲折复杂、跌宕起伏的情节不仅使小说故事性强,紧扣读者心弦,吸引他们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使主题表现得越深刻。如《水浒传》,作品紧紧围绕“官逼民反”这条总线索展开引人入胜的情节,从林冲被逼上梁山,到“智取生辰纲”“花荣大闹清风寨”、“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变化多端,既反映了起义由小到大的整个过程,也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而故事情节即使是短篇小说也是全始全终,首尾完整,基本上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二) 个性鲜明,具典型意义。鉴赏古代小说时如只把兴趣放在曲折的情节上,而忽略了它的人物刻画,也就无法真正深刻地理解它的主题思想,获益也就大打折扣了。一大批优秀的古代小说留给今人一个个不朽的人物形象,之所以不朽,在于人物性格的鲜明与典型。刘备、关羽、诸葛亮、宋江、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林黛玉等小说人物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
我国古代小说常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人物形象。在赤壁之战的尖锐矛盾中,作者不仅写出周瑜、孔明的英雄才略,而且写出了鲁肃的诚恳忠厚、黄盖的赤胆忠心、蒋干的愚而自用。作者还采用对比方法,突出不同人物的各自性格。一谈起《三国演义》我们会自然地把曹操与刘备加以对比,一个处处奸诈,一个却是处处长厚。这种正反对比,使得性格更加凸现。
❷ 写一篇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文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诗经》中的诗歌创作年代是从______________至春秋中叶。2、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第二阶段的代表著作是有较高文学价值的编年史《_________》和国别史《国语》。3、《稼轩长短句》是______________的词集。4、《西厢记》塑造了崔莺莺和___________这两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5、“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是陆游《书愤》中的名句。6、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7、龚自珍《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借祭神的“___________”的形式而抒发怀抱。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见于《诗经·秦风》中的《_________》。9、“鲲鹏展翅”的典故出于庄子《__________》一文。10、大力宣扬“人性善”的先秦思想家是____________。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见于“谢灵运《__________》一诗。12、《水经注·三峡》:“渔者歌曰: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13、杜甫《春望》抒发国忧家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14、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尾联怀古慨今:“从今四海为家日,____________。”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词《__________》(怒发冲冠)。16、杨万里的诗清新、自然、活泼,自成一家,世称___________体。17、《拟咏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18、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______________。19、北宋______________与其子轼、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20、吴伟业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指淇水,在今()A.河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山东省2、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咏荆轲》B.《饮酒》C.《归园田居》D.《桃花源记》3、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4、《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A.华山B.嵩山C.泰山D.恒山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新乐府诗的是()A.《卖炭翁》B.《琵琶行》C.《长恨歌》D.《钱塘湖春行》6、《前赤壁赋》:“壬戌人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阴历()A.十五B.十六C.十七D.十八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指()A.孙权B.刘备C.周瑜D.刘裕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A.曹操B.曹植C.曹丕D.王粲10、《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A.儿童B.青年C.壮年D.老年1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动是()。A.江B.月C.花D.夜12、苏轼《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窈窕之章”所指的作品见于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13、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A.传奇B.南戏C.杂剧D.院本14、下列成语中,出于《邵公谏弭谤》的是()。A、门庭若市B、高枕无忧C、退避三舍D、道路以目15、按照班固的解释,“离骚”的意思就是()A、遭受忧患B、离别的忧愁C、发牢骚D、被离间骚扰16、“建安”这一年号属于()A、汉B、魏C、蜀D、吴17、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一诗抒发的感情,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A、“愤”B、“怨”C、“乐”D、“哀”18、从诗歌体裁上看,李白最不喜欢写()。A、七绝B、乐府C、古风D、七律19、杨万里诗句“中流以北即天涯”中的“中流”指的是当时宋金的分界()。A、长江B、淮河C、泗水D、桑乾河20、为孟尝君市义并营建三窟以留退路的是()。A、邹忌B、邵公C、冯谖D、烛之武21、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汉乐府民歌B、《古诗十九首》C、永明体诗歌D、山水田园诗22、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用典故出自()。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23、“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A、王粲B、陈琳C、孔融D、刘桢24、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中的“霸陵”埋葬的是()。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武帝25、著名组诗《咏怀诗》八十二首的作者是()。A、阮籍B、嵇康C、鲍照D、庾信26、晚唐文人中,涌现出一批以填词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家,其最著名的代表是()。A、张志和B、白居易C、温庭筠D、刘禹锡27、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中所用修辞手法为()。A、比喻B、互文C、夸张D、谐音28、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韵》“,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中的“蚩尤”是指()。A、人名B、地名C、动物D、大雾29、下列出自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中,反映军中苦乐不均的一句是()。A、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B、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D、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30、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是指()。A、玉做的筷子B、白色的筷子C、比喻思妇的眼泪D、人名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窦娥冤》第三折中,作者是怎样刻划女主人公的善良与反抗性格的?2、《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含义?3、试析《陌上桑》中秦罗敷形象的特征。4、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四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含义?5、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比喻有何妙处?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中塑造的刘兰芝与焦仲卿形象有何异同?2、举例说明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有何深层含义?3、说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个部分的思想内容。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西周初年2、左传3、辛弃疾4、张君瑞5、铁马秋风大散关6、王昌龄7、青词8、蒹葭9、逍遥游10、孟子11、登池上楼12、巴东三峡巫峡长13、烽火连三月14、故垒萧萧芦荻秋15、满江红16、诚斋17、庾信18、众人之乐19、苏洵20、陈圆圆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A2、B3、B4、C5、D6、B7、D8、B9、D10、D11、B12、A13、A14、D15、A16、A17、A18、D19、B20、C21、B22、A23、A24、C25、A26、C27、B28、D29、C30、C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第三折,是全剧高潮。这一折描述的是窦娥被绑赴刑场问斩冤死的经过。(1分)①走后街不走前街,怕婆婆见了伤心,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窦娥要求去后街避开前街是怕自己的婆婆看出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作者就此展现了窦娥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个侧面。使窦娥形象更为完整丰满。(3分)②怨天骂地,彻底反抗,由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地犯法受刑,接着说冤屈之大可“惊天动地”。窦娥含冤受刑,对命运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充满了愤恨。自然引出了下面对天地鬼神的指斥,控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3分)③三桩誓愿,窦娥的第一个誓言是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她的第二个誓愿是希望自己的冤屈将像古代的邹衍那样得到上天的反应。第三个誓愿,是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这三个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这三桩誓愿又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这是全剧的高潮,也塑造窦娥这个形象最成功的一笔。(3分)(只要答出上面三点的主要内容都可给分)2.用比兴(比喻)的艺术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情意正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丈夫情意日衰。用桑叶的盛衰比喻丈夫情意的浓衰。3.美丽;坚贞,忠于爱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4、比喻,具体形象,化无形为有形,以乌鹊在月夜寻不到归宿,比于当时的人才都在寻找依托。5、具体形象,化无形为有形,贴切,喻愁之多之深之长,明白如话。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同:忠于爱情反抗礼教以死殉情,举例说明。(3分)异:刘:彻底反抗,刚烈自尊,头脑清醒,举例说明。(4分)焦:较为软弱,存在幻想,死前徘徊,举例说明。(3分)2、主客问答,伸主抑客,主客问答实则代表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举例说明。3、第一部分是对作者自己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壮志难酬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二部分是回家途中所见所闻所感;一路所见所思,统治者的荒淫生活,贫富悬殊,担心国事;第三部分是作者回到家中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到家情景,家庭遭遇悲剧,想到人民苦难,忧思万状;全诗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举例简单说明一下即可。
❸ 求小说中描写人物形象的片段及赏析(多多益善)
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参考资料:《红楼梦》第三回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鲁迅:《故乡》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朱自清《背影》
红楼梦 的最好办··
❹ 求小说里描写古代婚房的句子或段...
他抽出先前藏在靴靴中的红纸裹着的筷子。他踌躇了一下,他的手微微地抖着。他仰起头看。他有点胆怯,但是也只得鼓起勇气把新娘头上那张盖头帕一挑,居然挑起了那张帕子,把它搭在床檐上。一阵粉香往他的鼻端扑来。他抬起眼睛偷偷地看了新娘一眼,他的心怦怦地跳动。但是他什么都没有看清楚,他的眼前只有一些摇晃的珠串和一张粉脸,可是他却不知道是一张什么样的脸。他听见旁边有人低声说:“新娘子高得多"。
(巴金:《秋》第239页)
她端端正正的坐在三马拉的胶皮轱辘车当中,身上穿着红棉袄,下边是青缎子棉裤,脚上穿着新的红缎子绣花鞋子,头上戴朵红绒花,后头跟着一辆车,坐着两个吹鼓手,四个老爷子和两个媒人。马的笼头上 和车老板的大鞭上,都挂着红布条子。 车子进到郭全海的新家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下来,日头卡山了。新 娘的车停在大门外。小嘎们都围拢去,妇女们和男子也跟着上来,他们 瞅着头戴红花,身穿红棉袄的刘桂兰,好象从来不认识似的。刘桂兰低 着头,脸庞红了。这红棉袄是分的果实,原来太肥,刘桂兰花一夜工夫, 改得十分合身,妇女们议论着她的容貌和打扮……
(周立波:《暴风骤 雨》第460页)
不一会儿,曼古看见远处有许多火把,时常有手的黑影,从漆黑的 罐子里取油,然后移向火把。在娶亲行列的前头,走着全区最著名的乐 队。两面鼓上飘着长长的绸条,挂着用珠子和贝壳做的装饰;两支笛子 的铜管在火把的晃动的亮光下闪出一道一道的金光;维那琴十分别致 地装饰着深黄色的穗子。乐队后面是一群骑马的人,他们包头上的漂 亮羽饰真象孔雀开屏一样美丽。骑马人的小胡子修得整整齐齐,胡子 尖傲慢地向上竖着。落在后面的人,狠狠地用脚后跟磕打他们那半死 不活的瘦马的肋骨,企图叫马跳舞,或至少扬起那总是耷拉着、对什么 都表示不满的脑袋。有几个骑马的人,刺踢自己的鞍辔齐全、打扮漂亮 的马,马一跳动,险些儿摔下鞍子,他们大喊几声,企图博得周围的人同 情。紧跟着马队后面,庄重地走着四只大象,大象的头、脖子、胸和四肢 上拴着一串一串的小铃铛,发出悦耳的声响。在象背上搭起的轿子上, 坐着一群美丽的乡村姑娘,她们羞羞答答,彼此紧紧地靠着。姑娘们的 双颊绯红,耷拉在耳下的坠子闪出彩虹般的各种颜色。阵阵的急风吹 散了她们的披肩和头巾,她们迎风而行,真象在人间会过情郎后而急急 地飞返天宫的仙女。……在娶亲行列的末尾,是一些徒步的士兵。他 们的衣服沙沙作响,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在这个区里,当兵的所能赠 给姑娘们、并取得她们好感的最好的礼物,就是香水。
([巴基斯坦] 卡斯米:《窃盗》 《艾.纳,卡斯来短篇小说集》第?0—71页)
于是到了彼得困难的大日子了。彼得坐在屋子前面的角落里,明知他的眉头紧皱着,感到这不大好,使新娘瞧着不愉快,但是不能将眉 毛放松一下,象被一根硬线缝住了。他蹙额望着客人们,摇着头发,蛇 麻草撒到桌上,撒到娜泰里亚的面纱上。她也低着头,疲乏地微闭眼 睛,面色惨白,害怕得象小孩,由于害臊全身抖索着。 “酒苦呀1”——一些通红的,多毛的嘴脸,张着凸挺出的牙齿,轰 吼起来,已经是第二十次了。 彼得转身过去,象一只狼,不弯下脖颈,抬起面纱,用干燥的嘴唇, 鼻子,向面颊上撞去,感出她的皮肤上一种象摸到缎子似的凉意,肩头 近于恐惧的颤索。他很怜惜娜泰里亚,也觉得羞惭,但是挤坐成圈的酒 客们又喊起来: “新郎官不会呀1” “往嘴唇上去!” “叫我吻起来才好呢……” 酒醉的女人声音尖响着:“我来吻你1” “酒苦呀!”——巴尔司基喊了。 彼得咬紧牙齿,把嘴按到新娘的湿润的唇上,唇抖索着,她全身白 白的,似要融化的样子,好象太阳下的云儿。他们两人都饿了,从昨天 起没有给东西吃。彼得由于心神的惊惶,蛇麻草浓烈的气味,又喝了两 杯起沫的秦木良司基酒,感到自己醉了,又怕新娘觉察了出来。周围的 一切都动摇了。一群难看的嘴脸形成红色的泡沫,一会儿凝为色调斑 驳的一堆,一会儿飘散到各处。儿子带着哀求和生气的神情看着父亲。
([苏]高尔基:《家宰》第22—23页)
为了迎娶新娘子,套了四辆双套大车。许多人都象过年过节一样 打捞得漂漂亮亮,聚集在麦列霍夫家院子里的轿车旁边。 彼得罗坐在葛利高里的旁边。妲丽亚坐在他们对面,挥舞着一条绣 花手绢。每当车子走到低洼地方或者高冈地方的时候,正唱着的歌声就 中断了。哥萨克制帽的红帽箍,蓝色的和青色的制服和西服上身,结着白手绢的袖子,女人的绣花头巾织成的彩虹,花裙子,尘土象轻纱的拖 裙一样,在每一辆车后面飘扬。这就是迎亲的行列。 几辆车轰隆轰隆地滚进了院子。彼得罗领葛利高里走上台阶,一 同来的参加迎亲仪式的人也跟在他们后面走上来了。 门开开了,女媒是娜塔莉亚的干娘——一个漂亮的寡妇,她一面鞠 躬,一面在微紫的脸上露着笑容迎接彼得罗o “请喝一杯吧,傧相,为了您的健康。” 她递过来一杯浑浊的、还没有发酵的克瓦斯。彼得罗把胡子向两 旁分了分,喝了下去,在一片抑制的笑声中哼哼着。 在傧相和媒婆斗嘴的时候,按照规矩,向新郎的家族敬·了三杯伏特 力口。 娜塔莉亚已经穿好结婚礼服和戴上了面纱,许多人在桌子旁边围 住了她。玛丽希珈手里握着一根擀面杖伸出去,格莉普珈神气地摇晃 着一只播种用的筛子。 围坐在桌旁的新娘的亲戚和家族都站起来了,让着地方。 彼得罗把手绢的一头塞到葛利高里手里,跳到长凳子上去,绕着桌 子把他领到正坐在圣像下头的新娘面前。娜塔莉亚心跳得手都出了 汗,她握住手绢的另一头。 等到大家都离开桌子的时候,有一个人俯下身去,往葛利高里的靴 筒里撒了一把小米:这是为了使新郎不要闹出什么蠢事来。
([苏]萧 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第120—125页)
仪式按照法律进行。拉比穿着一身旧了的缎上衣,写了结婚契约, 叫新娘和新郎碰一碰他的手帕,作为同意的表示。拉比又把笔尖在便 帽上擦了擦。有几个看门的撑起了华盖(他们是从街上叫来凑足人数 的)o菲谢尔森博士穿上一件:白袍子,它向人提醒他死亡的那天,而多 比遵照习俗的规定,绕着他走了七圈。编带形蜡烛射出的光芒在墙上· 摇曳,黑影幢幢。把酒倒进了酒杯之后,拉比用悲伤的旋律唱了祝福 歌。多比只发出了一声叫喊。其他的妇女们掏出了桃花手绢儿,拿在 手里,站着做鬼脸。……观在,给新娘戴上结婚戒指的时侯到了,可是新 郎的手开始发抖,想要把戒指套在多比的食指上可费了好人劲。按照 习俗,接下来是要弄碎一只玻璃酒杯,可是菲谢尔森博士踢了几脚还是 没把那玻璃酒杯踩碎。女孩子们低下了头,开心地你拧我一把,我拧 你一把,发出格格的笑声。最后还是由一个学徒用脚跟把酒杯踩个粉 碎。连拉比都忍不住笑了一下。
([美]辛格,《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辛格短篇小说集》第42一43页)
新郎在房间中央很起劲地跳着舞,—曲接着一曲,一刻不停地直跳 到精疲力尽为止。卡杜什卡——她是多么美啊I——身子.软得象条 蛇;头上的花冠松散了,垂在脸上,但是这与她的风情甚至也很相称。 她有时挣脱新郎的手,摇晃着两条大腿,开始在新郎面前跳舞,有时她 又象旋风一般打转,使得她头上的花冠也随着打起转来,使那花冠上垂 下来的花梢拂到在她近旁的人的脸上。她转着,转着,后来突然钻到跳 舞的人群中去了。新郎跟在她后面,有时追上她,有时又把她放走,他象 山羊般跳起来,两只手往靴子上一拍,接着就伸开双手,好象想去拥抱 她似的,跟在她后面狂奔,他边跑边唱: 我是个大老爷,在自己的田庄, 这个美人儿是我的郁金香。 他不时把口袋里的钱币弄得铿锵作响,要不,就拿出两个塔列尔往 空中高高一抛,再伸手将它们接住,扔给几个吉普赛乐师。 “喂,吉普赛人!这还不是最后的赏赐!你们懂吗?”
([甸]米克 沙特;《奇婚记》第261—282页)
❺ 急求古代宫廷小说中的服饰首饰器物等等名称
1.首饰类:金丝香木嵌蝉玉珠 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首饰 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 累丝珠钗 宝蓝点翠珠钗 碧玉滕花玉佩 云脚珍珠卷须簪
烧蓝镶金花细 红翡翠滴珠耳环 赤金嵌翡翠滴珠护甲 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赤金宝钗花细 景泰蓝红珊瑚耳环 溜银喜鹊珠花 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 镂金菱花嵌翡翠粒护甲 银凤镂花长簪 白银缠丝双扣镯 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2.服饰类:金罗蹙鸾华服 绯罗蹙金刺五凤吉服 玫瑰红蹙金双层广绫长尾鸾袍 木兰青双绣缎裳 桂子绿齐胸瑞锦襦裙 翠蓝马面裙 粉霞锦绶藕丝罗裳 累珠叠纱粉霞茜裙 青缎掐花对襟外裳 五色锦盘金彩绣绫裙 玫瑰紫牡丹花纹锦长衣 曳地飞鸟描花长裙 藤青曳罗靡子长裙 铁锈红撒亮金刻丝蟹爪菊花宫装 烟霞银罗花绡纱长衣 莲青色夹金线绣百子榴花缎袍 晚烟霞紫绫子如意云纹衫 镜花绫披帛 玉色绣折枝堆花襦裙 月白蝶纹束衣 锦茜红明花抹胸
3.器具类:攒金丝海兽葡萄纹缎盒 银白点朱流霞花盏 缠枝牡丹翠叶熏炉 青花底琉璃花樽 青鹤瓷九转顶炉 攒金丝弹花软枕
❻ 中国古代小说的鉴赏方法
1、化整为零。化整为零指的是有效地将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收集的文学碎片进行统一,这是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为了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鉴赏,首先需要了解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文学以及历史方面的知识。以研究古代字词意思为出发点,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对其中的文字含义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当然还包括价值匹配以及自然观念等。作为现代人,需要带着继承的眼光去看待我国的古代文化精髓。同时充分彰显出文学作品的传承价值以及经典性,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除此之外,站在文史知识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会发现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还需要对其中的意识形态、价值理论等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在鉴赏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文学家往往将精力集中于社会环境的研究上,实现与作品作者在心灵上的沟通,探索文学作品的哲理内容。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是从单一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并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认知体系,这使整个文学作品鉴赏过程存在很大缺陷。所以,需要将化整为零的文学鉴赏思想应用于文学作品鉴赏过程,彰显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尊敬,提升对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的感知力,对作者的真实内心感受进行刻画和诠释。
2.2思想共鸣。在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往往将感悟以及启示作为主导,尽量精简语言,为文学作品质量的提升以及鉴赏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对理论的点评,却忽视了创作主体之间所显示出的个性化差异。为了提升文学作品思想的还原程度,人们需要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与作者产生情感上以及思想上的共鸣,这是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有效前提。唯有与作者形成了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更加深刻地感知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将历史知识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内容作为基础,深入研究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其次,需要将真实的逻辑思想作为基础,有效避免出现误解的现象,提升思想与文学作品内容的一致性。同时,需要显示出对作者的尊重,对作品中以及作品外的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整个过程中,不能超出文学限制的范围,不然的话可能会出现曲解文学作品内容的现象,也无法体现出文学作品作者的个性。因此,在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需要将事实作为基础性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促使鉴赏过程有效性的提升。
3 .提升鉴赏的可信程度
。为了促使整个文学作品鉴赏过程更加可信,在开展鉴赏工作之前需要先规定一个明确的限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需要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研究的基础,避免出现与历史事件发生冲突的现象,符合文化限度的范围。通常情况下,任何状况的生存环境以及超越的形式都能构建起特殊形式的文化内容。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能够穿越时空的主要原因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这对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鉴赏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其次,古代文学鉴赏工作需要建立在符合真实逻辑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文体限度进行把握,避免出现文学作品脱离真实逻辑的现象。文学鉴赏需要建立在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当然这也可能造成一些误解现象的出现,这是无法避免的,需要对误解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不能跨越限度,否则可能会对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文学的发展。
❼ 古代宫中妃嫔赏赐有哪些
茶叶,丝绸,珠宝,古玩,美食,只要皇帝想给,什么都有,内务府一般就是这些!
❽ 帮忙写几段小说中描写人物(男的)体现手部修长,好看的句子……记住是手这个部位哦。。觉得可以有赏
1、他的手是那么洁白无瑕,仿佛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般的纯净。那一对纤细又毫无杂质的手,微泛着冷意,似是没有温度一般,令人心寒。
2、那寒玉似的手,有着令人心动的魔力,所有人见了都不禁赞叹,甚至出现将它们从他身上摘下来,据为己有的念头。
3、他那双温暖的,骨节修长的手。散发着年轻好闻的类似阳光味道的手。
4、他修长的手指无聊似的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规律的哒哒声,白皙的手连女人都会嫉妒。
5、他一只瘦黄的、露出青筋的手捏着一截雪茄烟头,瘦削的手指,指甲留了二寸长。
6、他的一双手很大,骨节突出,颜色发达。
7、他有着洁白的、肥瘦适当的、如同一位漂亮女人的作法似地收拾得很精致的两只手。
❾ 古代的赏赐
爵位:可世袭的特权身份,三代无功则可能被剥夺或收回。
食邑:封地或田产,以户为单位,不必移居就食,可以指派亲信代管。
仪仗车马:为显示君王的荣宠和恩威,准许部分重臣或宠臣超级领受舆服仪仗。马匹主要不是用于交通代步,而是依其花色和数量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物。护卫的数量和等级也是仪仗规模的一部分
器物美人:取自内府后宫。包括名酒名兵器、绸锦布匹、古玩珍奇、碑帖字画……
实权官职的授予一般有着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不会随意除授。可以随封的多是散官或闲职。
对于接受最高统治者奖赏的臣子而已,身份认定和财产获得比之得到一些看得见的实物奖励要有价值得多。
❿ 古代都有哪些赏赐品
金、银、美玉、女人、土地、房屋、黄马褂、尚方宝剑、免死金牌、下马碑、爵位、皇帝的自有财务(佩刀佩剑)、绸缎、粮食、布匹、各国个地方进贡来的宝物。
墓葬形式(王制,侯制等),下葬形式(王制,侯制等)。
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