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公案小说选
① 公案小说是如何演变而来,以及哪些代表作品
公案小说是中国旧小说的一种,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末。先秦两汉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的传记,是公案小说的先导,或者说是它的酝酿期。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神鬼与狱讼相结合的作品,不妨说是公案小说的萌芽。
中唐至五代的笔记(传奇)小说与法医学著作中出现的公案故事,说明此时公案小说已经成型。
到宋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阶级斗争的激化,刑民事案件的日益增多以及市民在审美趣味方面的新需求,公案作品便大量产生,品种增多,色彩斑斓,艺术上也日趋完美。可以说,这是公案小说的成熟期,或者说是它的早期。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反映冤狱为其主要情节。在史书中可以频繁地看到百姓对于“清廉”、“清介”、“清尚”、“清高”、“清白”、“清淳”、“清明”等政治品格和理想人格的赞颂,小说中公案常有对“清官”的颂扬和美誉,历史上著名的两大清官包拯、海瑞,成为公案小说主人公的主要创作原型,进而被“神话化”,在民众中流传开来,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明清小说创作受到理学思想影响深刻,公案小说中的清官不仅清廉不苟,而且能持法平慎、秉公执法,崇“法”是清官文化的代表,清官一定意义上成为了“理”的代表,替天行道。公案小说的创作素材,许多袭自前代的法律文书、案例汇编,而这些小说很多成为封建官吏案头阅读之物,许多还明确表明是为官员审案理刑而编写的,供他们参考,并且有许多官员能够从中受到启示。这一类小说主要有《包公案》、《施公案》、《狄公案》、《海公案》等,小说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艺术技巧圆熟,代表了明清公案小说的最高成就。
② 十大必看古代破案小说
十大必看古代破案小说是《簪中录》、《白泽先生志怪谭:人间修罗案》、《战国争鸣记》、《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两京十五日》、《大明火枪手》、《笑春风》、《三国谍影》、《吉祥纹莲花楼》、《张公案》。
1、《簪中录》
唐代是公案小说故事逐渐兴起的时代。一个闻名天下的唐代女神探,不知何故成了毒杀全家的凶手上了全国通缉令。女神探只好一边逃亡,一边着手调查背后真相,却巧遇疑似被诅咒的皇子。双方各怀心思,各自为了自己想要的真相,开始了互帮互助走四方的旅程。
③ 求几本中国古代的悬疑破案小说,剧情就像《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那样的
《孔雀胆》内容简介:元朝末年,群雄纷起,中原以朱元璋势力最强。为了应付危机,素有仇怨的梁王与大理段氏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抗敌。就在大理总管段功新娶梁王之女押不芦花公主后不久,怪案频频。一瓶孔雀胆,终于导致段功与梁王孛罗开始互相猜忌,公主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大唐游侠》内容简介: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转衰,各地藩镇雄踞一方,天下精兵尽在其手。唐宪宗李纯于惊涛骇浪中即位,有意重振皇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削弱割据势力。当时天下藩镇以河北三镇幽州、成德、魏博最为跋扈,成为宪宗的首要目标。魏博武官空空儿、聂隐娘也深深卷入其中,难以自拔。藩镇与朝廷矛盾日益激化,剑影刀光,游侠横行。元和十年815年,宪宗对淮西用兵进入关键时刻王战宰相武元衡忽然于上朝途中遇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当街刺杀的宰相。其马自行跑到大明宫建福门,诡异地徘徊不止。百官惊惧,宪宗不敢上朝,呆坐在延英殿中默默流泪,恐怖的气氛悄然笼罩了长安全城。太子左赞善大夫白居易上书皇帝,要求追捕凶手及幕后主使却立即被贬为江州司马。真相难明,迷雾重重……
《韩熙载夜宴》主要内容简介: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神韵独出,令世人惊叹,《韩熙载夜宴》由此讲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曲折故事。在南唐名臣韩熙载举办的一场豪门夜宴中,发生了一桩离奇命案。那一晚,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在众目睽睽下被人巧妙下毒,命殒当堂。红颜股命、内藏玄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竟谁是真正的幕后凶手?这个波诡云谲的离奇古案,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一切均历历在目。
《鱼玄机》揭密历史奇案,洞察人性玄机。唐朝的女诗人当中,以鱼玄机最为知名,也最为传奇,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又被誉为“才媛中之诗圣”。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风流佳人,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牵连进包括毒杀温庭筠在内的多宗谋杀案,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她果真是杀人凶手吗?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④ 我国四大古典公案小说指的是什么
包公案 包拯
狄公案 狄仁杰
海公案 海瑞
施公案 施世纶(鹿鼎记中,被韦小宝捉弄的台湾降将施琅的后代)
⑤ 《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的作者是谁
1、《彭公案》是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贪梦道人。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侠的帮助下,如何惩治贪官恶霸、绿林草寇的故事。塑造了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一批侠义之士的形象。前部侧重描写彭公断案,后部则是江湖恩怨。
2、《济公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
3、《施公案》来源于民间说书没有作者,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
4、《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
(5)中国古代公案小说选扩展阅读
1、《施公案》大致说施公在江都县知县任内破获连环无头命案,拿奸僧九黄、淫尼七珠及十二寇,收绿林英雄黄天霸。黄天霸、贺天保等助施公拿关大胆,擒刘六、刘七等。施公官迁顺天府尹,赴官上任途中,黄天霸于恶虎村不得已镖打武天虬、濮天雕自刎,这才救施公脱险。
2、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
⑥ 有古代人写的探案小说吗
《包公案》包拯人称包龙图。宋代名臣,曾任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经长期民间流传和历 史戏曲、小说的艺术创造,成为封建社会中最著名的清官典型。
《海公案》海瑞粤省琼南人,字刚峰。出为淳安县令,后任刑部云南司主事,又以功封都察御 史 。赋性忠直。
《狄公案》狄仁杰号德英, 山西太原县人。唐朝中宗年人,其人耿直,忠心报国。身居待郎平章之 职。
《施公案》施仕纶字文贤,号浔江,一号静斋。清朝康熙年间,任扬州府江都县 知县,后升任通州 仓厂总督,为人清正,有“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
《彭公案》彭朋原名定求,后来更名,单叫个朋字。清朝人,四用成都府驻防的旗人,系镶红旗 满州五甲喇人氏。彭朋中了进士后,特授职通州三河县令。后升至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 士。
《于公案》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人,曾任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河南、山 西巡抚等。官至兵部尚书。
《林公案》林则徐字少穆,一字元抚,晚号俟村 老人、俟村退叟。侯官(福建福州)人。幼从父学, 年14中秀才。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1811) 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从嘉庆末(1820) 至道光十二年(1832),先后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巡抚及 按察史等,整顿吏治,清理积弊 ,兴修水利,秉公执法,获“林青天”称号。十八年(1838)底,受命 钦差大臣,赴粤禁烟, 协同邓廷帧在虎门焚烧鸦版237多万斤。
《刘公案》刘墉字崇如,号不庵,外号罗锅。祖上系山东表州府管诸城县人氏。 清朝人,荫生出 身,御笔亲点金陵江宁的知府,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李公案》李持钧 表字镜轩,有一身绝好的武艺,惯使两柄熟铜流星锤,所向无敌。因此,人给他 上个徽号,叫做铜 锤李。任过知县、尚书、总督,五省的钦差等。
《蓝公案》蓝鼎元蓝鼎元著。本书为作者本人于雍正五年(1727)出任广东潮州府普宁知县,后又兼 署潮阳县的两年间审案选录。故事性较强,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潮州一带的社会生活现实 。
⑦ 古代有名的办案小说有哪些
1、《簪中录》 作者:侧侧轻寒
文案:一夜之间,她从天堂跌落地狱,从名满天下的才女变为毒杀全家的通缉犯。朝堂之上,他贵为皇子,却身受诅咒,周边时刻埋伏巨大谜团,死亡萦绕不退。
简评:这篇文看得让人很得劲啊,女主是一名侦探,但是被诬陷成一个毒杀全家的凶手,男主遭别人诅咒,两人则携手一起走上了破案的道路,在此之中相互扶持,相互温暖,文中的配角也是相当的有趣,整篇文看下来觉得有点兴奋,很不错的一部小说!
2、《金玉满“唐”》 作者:袖唐
文案:叱咤风云的女法医,穿成大唐贞观年间的名门弃女。处境艰难,不喜吟风弄月,不会轻歌曼舞,不爱琴棋书画,没情趣,只有一身医术,只会验尸解剖,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冉颜在婚姻上都显得如此没市场。
简评: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现代的女法医穿越回到了唐朝的故事。因为法医的职业习惯,所以故事里的情节发展都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案子串起来的,悬疑气氛描写的非常得当,文中还有很多法医解剖尸体的详细描写,非常专业,挺不错的一篇文哦!
2、《金玉满“唐”》 作者:袖唐
文案:前生做够了深宫怨妇,重活一世的傅成璧表示:嫁给未来皇上?拒绝!宫斗宅斗?不可能!好好写书,好好查案,嫁个小公务员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岂不是美滋滋?
简评:男主的身世非常悲惨,不过是全篇武功最厉害的六扇门魁君,女主是一名看似柔弱,但智商非常高的六扇门女官,悬疑探案路线,剧情非常精彩!
3、《美人多妩媚》作者:风晓樱寒
文案:都说红颜祸水,众人都道,姜家阿妩天生媚骨,必定会成为祸国的妖姬。
姜妩表示很冤,她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祸水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传闻太子和太傅之子为她争风吃醋,在宫宴上大打出手,竹马小将军为她……
皇帝一怒之下,下旨将她驱逐出上京。众人拍手称快。
可转瞬之间,新君登基。
姜妩觉得她的冤屈终于要洗清了,没想到……
新君:我愿以江山为聘,万里红妆,吾心为礼,卿可愿嫁我?
姜妩:咦?!
姜妩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她触碰物品的时候,可以看到物品的说明和来历。
作为一个在别人眼中只需要美美美的红颜祸水,这种能力当真如同鸡肋。而且,这种特殊的能力,似乎被用在了奇怪的地方……
“具有百年历史的花瓶,出自王尚书府,砸晕陈府公子的凶器。”
“王书生的匕首。”
“勒死张小姐的绳子。”
……
直到有一天……
她无意中碰到了那位令人闻风丧胆的暴君。
“姜妩的小可爱。”
姜妩:???
说好只在触碰物品时显示呢?
姜妩:欺负我家小可爱的,全部弄死!
姜妩家小可爱:(微笑)(微笑)(微笑)
简评:大美人女主和暴君男主谈情说案的故事,由几个小案子组成,男主假装落魄世家公子被女主捡回去,女主把他当成小可爱养,还认为自己这处境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养小可爱。两人的互动很有趣,尤其是男主伪装身份这一点。过程没什么虐,挺甜的~
⑧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古代探案小说
1
大宋女提刑
冰三家 / 玄幻 / 连载中
万年树下有圣灵小说是作者穆枫子青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其他小说
邪王追妻
2
邪王追妻
苏小暖 / 古代言情 / 连载中
(正文已完结)原书名《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她,21世纪金牌杀手,却穿为苏府最无用的废柴四小姐身上。他,帝国晋王殿下,
一女二三男事
3
一女二三男事
冷卉 / 言情 / 已完结
一女N夫,男权社会…… 这是一个男权社会,这是一个男多女少社会,这里的女人有N个老公女人稀缺,而变得珍贵男人再多,也是
赘婿
4
赘婿
愤怒的香蕉 / 烽火历史 / 连载中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
媚者无疆
5
媚者无疆
半明半寐 / 言情 / 连载中
主要记载花溆之朝的建国前传。
⑨ 介绍些中国古代的推理侦探公案小说
《狄公案》《龙图公案》《海公案》《施公案》《彭公案》《李公案》《刘公案》《鹿洲公案》《新民公案》
《三侠五义》系列
《三言二拍》系列
《百家公案全传》
《老残游记》
⑩ 中国古代的法制文学作品叫做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清。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是清代《三侠五义》。先秦两汉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的传记,是公案小说的先导,或者说是它的酝酿期。
溯源
宋代耐得翁撰“都城纪胜”里,其“说话”的小说家就有“说公案”,专讲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态之事,显然是以江湖亡命游侠招安受职为内容,亦即侠义武勇之属。吴自牧梦梁录将公案与传奇合称为“公案传奇”,传奇原是唐人小说的代称,是以,公案传奇也指的是公案小说而言。
抑豪猾、除暴乱的侠义武勇之属的小说,固然是公案小说,而官司的平反刑狱,亦是公案小说的题材。宋人所存留的公案小说,以平反刑狱之类居多,如单篇的错斩崔宁、简帖和尚、沈小官一鸟审七命等是,此等尚保留了“说公案”的型式,即每一则故事都有入话、正文、结局。在元代时期杂剧编作了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也待制智勘后庭花等剧本,搬上舞台演唱,到了明代经人整理成书的《龙图公案》是元代杂曲包公故事的短文集,清代经过石玉昆的《三侠五义》渲染,包龙图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除包公故事外,明代尚有海刚峰属官公案、新民公案;清代尚有鹿洲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刘公案、李公案奇闻、于公案奇闻等。在众多的公案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首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又叫包公案、龙图公案),其次是施公案、彭公案。此类故事能在民间广为流传,主要的原因是该书综合了平反冤狱与侠义除奸的内容,其中包公案又为此类小说的先导。《三侠五义》叙述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陷空岛的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钻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等人协助包公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特别是小说中详细增加了包公的身世、开封府三宝(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的由来、三口铜铡的由来等等,塑造了大量包公断案和侠义之士游行乡里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故事,把包公形象推向顶峰。由于“狸猫换太子”“五鼠闹东京”“大破冲霄楼”等故事脍炙人口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三侠五义》故事因而一延再延,续以小五义、续小五义,一直到十六续五义。施公案是以施仕纶为主,辅以黄天霸;彭公案是以彭鹏(或作彭玉麟)为主,辅以黄三泰、欧阳德。此类小说,流行于清末,撰述者原意或许是以侠义之士来协助诸公,完成其平反冤狱的壮举,孰知阅读者众,故事因而一延再延,施公案、彭公案等书亦多达三、五百回。
发展概况
清王朝后期步入封建衰世,统治阶级迫切需要惩人心,窒乱阶,整肃纪纲,因而大力宣扬封建的纲常名教,加强文化专制,嘉、道年间成为清代禁毁小说戏曲书刊的高潮时期之一。[1]
另一方面都市文化繁荣,南北方评话评书、弹词鼓词流行,地方戏勃起,曲艺、戏剧、小说三者互相融合,风靡于市井坊间。这既促使小说接近民众,同时也滋长着徇世媚俗的倾向。因此,近代前期小说的发展,承受着文化专制政策与商业媚俗倾向的双重负荷。
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完美合流在《三侠五义》,此后引导了这一时期小说的创作。究其原委,大抵由于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因此,对于惩暴护民、伸张正义的清官与铲霸诛恶、扶危济困的侠客的憧憬和向往,成为民众的重要心态。侠义公案小说则将这种心态纳入封建纲常名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清官统率侠客,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民众的心愿,又颇适应鼓吹休明、弘扬圣德的需要。此类小说虽承《水浒传》之勇侠,精神则已蜕变,其人文蕴涵大体在于回归世俗,表现了鲜明的取容于封建法权、封建伦理的倾向。主要体现在:第一,从以武犯禁到皈依皇权。古代“侠”的特质,韩非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是“以武犯禁”(
《韩非子·五蠹》
),是在法外维持正义,具有对封建法权挑战的品格,《水浒传》所谓“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第三十六回);而侠义公案小说则将侠客与清官统而为一,将其纳入封建法权的运行机制之中。第二,江湖义气被恋主情结所取代。侠客精神中重然诺、轻生死、为朋友两肋插刀等的江湖义气趋于淡化,而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则趋于强化,发展成为失落自我的恋主情结。
《施公案》中的恶虎庄黄天霸为救施仕伦而杀兄逼嫂就是明显的例子。第三,从绝情泯欲到儿女英雄。古侠客大都摈弃女色,《水浒传》中第一流的豪杰清一色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侠义小说则推出“儿女英雄”模式,
《绿牡丹》写江湖侠女花碧莲对将门之子骆宏勋的痴情苦恋,开英雄美人风气;《儿女英雄传》为侠女十三妹在雍熙和睦的家庭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英雄至性”与“儿女真情”合而为一,遂开其后武侠而兼言情小说的风气。本时期侠义公案小说中较为出色的作品,当推《三侠五义》。《三侠五义》绘声状物,保留了宋元以来说书艺术的生动活泼、直截明快、生动、口语化的特点,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能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结合。特别是对侠客义士的描绘,各具特色,多有性格,富于世俗生活气息。鲁迅说此书“而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国小说史略》)在小说史上别开生面成为侠义派小说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