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武器名称箫
㈠ 武侠小说中有哪些关于箫的描写
《笑傲江湖》中写了刘正风的悲剧,是其作为艺术家的悲剧。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他的身心却已无法抗拒地献给艺术了,此身已非他所有,此心也别有依托。刘正风恰恰正是一个这样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已成为了他的宗教,他的上帝,他生活的意义。
冲突由内而外地发生。
刘正风越是倾心于艺术,就越不能适应世俗法规,所以他虽是衡山派第二高手,虽是武林正道上名头响亮、德高望重的宿老,但这样的身份,早已不适合他了,所以他要金盆洗手,所以他要洗面自悔,再世为人。
为了彻底隐退而全身心奉献给艺术,刘正风甚至委曲求全,折辱身份,去巴结朝廷买个小官来做,显见他的心意已坚,要走得更远。悲剧发生了。悲剧在于意识形态和世俗的道德准则,与艺术家心目中的艺术并不相容,而且在他所处的那种特殊的时代,那种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刘正风自认和曲洋相交只是为了艺术,刘正风吹箫,曲洋善七弦琴,他们都是顶尖的音乐家,他们相聚,只为了研讨音律,别无他意。
而且,艺术家有艺术家的说法,刘正风以为从曲洋的琴音中就能深知其人性高洁,有光风霁月的襟怀;刘正风更认为,言语文字可以作伪,而琴箫之音却是不能装假,所以曲洋决非匪人。
艺术家的表达自有艺术家的逻辑,世俗之人怎可能理解?
以正义的名义,迫害和屠杀开始了。刘正风不肯屈服,看着儿女和夫人被一一处死,刘正风心灰意懒,只有一了百了。
曲洋及时赶到,救走了刘正风,但悲剧早已注定。
曲洋和刘正风醉心音律,以数年之功,创制了一曲《笑傲江湖》,自信此曲之奇,千古未有。因为要演奏此曲,不但要志趣相投,修为相若,还要既精音律,又精内功。
曲洋虽救出了刘正风,却身负重伤,刘正风也同样在所难免。
临死之前,两人再次琴箫合奏一曲《笑傲江湖曲》,声气相求,心意相通,对酬知音,肝胆相照,慷慨悲歌。
书中写道:
令狐冲和仪琳在荒山野岭之中疗伤,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琴声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同时渐渐移近。
令狐冲不知是否懂得音乐,却听出了这音乐来得古怪,叫仪琳不要出声。
忽听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是温雅婉转。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
《笑傲江湖曲》中间的一大段琴曲,是曲洋依据晋人嵇康的《广陵散》而改编的。
曲洋和齐正风临死前将《笑傲江湖曲》曲谱交给了令狐冲,后来王元霸等人怀疑此曲谱是《辟邪剑谱》,众人带着令狐冲到绿竹巷中,让精通音乐的绿竹翁鉴别此曲谱。绿竹翁根据此曲谱试着弹奏:
跟着箫声便从绿竹丛中传了出来,初时悠扬动听,情致缠绵,但后来箫声愈转愈低,几不可闻,再吹得几个音,箫声便即哑了,波波波的十分难听。
绿竹翁叹了口气,说道:“易老弟,你是会吹箫的,这样的低音如何能吹奏出来?这琴谱、箫谱未必是假,但撰曲之人却在故弄玄虚,跟人开玩笑。你且回去,让我仔细推敲推敲。”
绿竹翁未能将此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曲》演奏出来,这时托名为绿竹翁“姑姑”的任盈盈,试着来弹奏此曲:
只听得一个女子低低应了一声。绿竹翁道:“姑姑请看,这部琴谱可有些古怪。”那女子又嗯了一声,琴音响起,调了调弦,停了一会,似是在将断了的琴弦换去,又调了调弦,便奏了起来。初时所奏和绿竹翁相同,到后来越转越高,那琴韵竟然履险如夷,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便转了上去。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
任盈盈显然是个中高手,绿竹翁与任盈盈琴艺的高低,也很明显地看出来,由此令狐冲对绿竹翁的“姑姑”任盈盈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他自己也产生了要向任盈盈学琴的念头。
令狐冲在绿竹翁的暗示和鼓励下,开口要求任盈盈传授琴艺。令狐冲学琴,绿竹翁是助教,任盈盈是导师。
令狐冲在小巷竹舍中学琴,先由绿竹翁传授其入门知识,然后再由任盈盈指导提高。
绿竹翁取出一张焦尾桐琴,为授以音律,说道:“乐律十二律,是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此是自古已有,据说当年黄帝命伶伦为律,闻凤凰之鸣而制十二律。瑶琴七弦,具宫、商、角、 、羽五音,一弦为黄钟,三弦为宫调。五调为慢角、清商、宫调、慢宫、及蕤宾调。”当下依次详加解释。
令狐冲虽于音律一窍不通,但天资聪明,一点便透。绿竹翁甚是喜欢,当即授以指法,教他试奏一曲极短的《碧霄吟》。令狐冲学得几遍,弹奏出来,虽有数音不准,指法生涩,却洋洋然颇有青天一碧、万里无云的空阔气象。
令狐冲在音乐上其实很有天分,由此他也成为了此道中的高手。
后来令狐冲琴艺高超之时,终于能和任盈盈合奏此一曲《笑傲江湖曲》:
这三年中,令狐冲得盈盈指点,精研琴理,已将这首曲子奏得颇具神韵。令狐冲想起当日在衡山城外荒山之中,初聆衡山派刘正风和日月神教长老曲洋合奏此曲。二人相交莫逆,只因教派不同,难以为友,终于双双毙命。今日自己得与盈盈成亲,教派之异不复得能阻挡,比之撰曲之人,自是幸运得多了。又想刘曲二人合撰此曲,原有弥教派之别、消积年之仇的深意,此刻夫妇合奏,终于完尝了刘曲两位前辈的心愿。想到此处,琴箫奏得更是和谐。群豪大都不懂音韵,却无不听得心旷神怡。
一切的惊险、激荡、迷失和痛苦都已过去,结局已经水晶般透明和清澈,已不再需要犹豫和彷徨着去寻寻觅觅,生命的意义在一曲和谐的乐奏中被证实和揭示。
就像暴风骤雨之后的天空,才会变得最为灿烂和瑰丽一样,生命之乐曲只有在人世间的最深刻的痛苦中浸润和洗礼才会变得最为动听。
在一曲《笑傲江湖曲》的谐奏中,令狐冲和任盈盈超越了命运的高度,达到一种更完满的幸福境界,从此二人退隐江湖,比翼双飞,过着适性和自由的生活,他们远离了人世间嘈杂的声音,远离了红尘滚滚中罪恶燃烧的火焰,远离了虚妄和作茧自缚的社会规范,他们就这样幽远而快乐地在理想的高度上逍遥着,接近一种神圣的宁静。他们不再与世俗有关,他们只实现着辽阔的完美。
莫大先生是衡山派掌门人,外号“潇湘夜雨”,一把胡琴从不离手,有“琴中藏剑,剑发琴音”的本领。莫大先生和刘正风同是衡山派高手,却因音乐见解的不同,而从无往来。
曲洋对莫大先生的胡琴的评价是“一味凄苦,引人下泪,未免太俗气,脱不了市井的味儿”;刘正风说莫大先生“奏琴往而不复,曲调又是尽量往哀伤的路上走”。
忽然间耳中传入几下幽幽的胡琴声,琴声凄凉,似是叹息,又似哭泣,跟着琴声颤抖,发出瑟瑟瑟断续之音,如是一滴滴小雨落上树叶。
刘正风认为,好曲子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和莫大先生素无往来,只是因为听到他的胡琴,就想避而远之。然而艺术见解上的差别,艺术流派上的不同,并不影响莫大先生和刘正风、曲洋高手之间的敬意。
当嵩山派高手费彬对刘正风和曲洋要赶尽杀绝之时,莫大先生及时出手援救,挥剑搏杀了费彬。莫大先生幽然而来,幽然而去,总是伴着一曲潇湘夜雨,琴声凄凉酸楚,凄苦孤寂,真不知其有何痛憾之事。
莫大先生也是一个艺术家,也许他只有在深深的孤独中,才能保持其艺术人格的独立,他来救援刘曲二人,正是相宜。令狐冲和任盈盈新婚之日,莫大先生在窗外拉了一曲“凤求凰”,胡琴之声虽缠绵宛转,凄清苍凉之意却终究未改。
金庸小说中的许多女主角都精通音乐,都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医相易卜,都是各有专精。这使这些女主角更加可爱,更有独特迷人的魅力。
比如《碧血剑》中的温青青,�长吹洞箫,一曲《眼儿媚》就将袁承志迷住了:
温青青从篮里抽出一支洞箫,说道:“我吹一首曲子给你听。”袁承志点点头,温青轻轻吹了起来。袁承志不懂音律,但觉箫声缠绵,如怨如慕,一颗心似乎也随着婉转箫声飞扬,飘飘荡荡地,如在仙境,非复人间。
温青青吹完一曲,笑道:“你爱什么曲子?我吹给你听。”袁承志叹了一口气道:“我什么曲子都不知道。你懂得真多,怎么这样聪明?”温青青下颚一扬,笑道:“是么?”他拿起洞箫,又奏一曲,这次曲调更是柔媚,月色溶溶,花香幽幽,袁承志一生长于兵戈拳剑之间,从未领略过这般风雅韵事,不禁醺醺然有如中酒。
温青青脾气刁蛮,爱吃醋,耍小性子,缺点不少,但她自然有更多的可爱之处,特别是她吹洞箫之时,箫声是她心声的流露,显现出她少女温柔的情怀,幻美的梦想。
温青青吹洞庭湖箫之时,也是她形象上最可爱之时。
琵琶玎玎,轻柔流荡,一声声挑人心弦,衬着曲词,当真如蜜糖里调油、胭脂中掺粉,又甜又腻,又香又娇。袁承志一生与刀剑为伍,识得青青之前,结交的都是豪爽男儿,哪想得到单是叫这么一声,其中便有这许多讲究,想到曲中缠绵之意,绸缪之情,不禁心中怦怦作跳。青青眼皮低垂,从那歌女手中接过箫来,拿手帕醮了酒,在吹口处擦干净了,接嘴吐气,吹了起来。袁承志当日在石梁玫瑰坡上曾听她吹箫,这时河上波光月影,酒浓脂香,又是一番光景,箫声婉转清扬,吹的正是那“挂枝儿”曲调,想到“我若疼你是真心也,便不叫也是好”那两句,灯下见到青青的丽色,不觉心神俱醉。
令狐冲得曲洋刘正风授《笑傲江湖曲》曲谱,翻了开来,只见全书满是古古怪怪的奇字,竟一字不识。他所识文字本就有限,不知七弦琴的琴谱本来都是奇形怪字,又不会琴弹吹箫,因此决定将曲谱送给婆婆(任盈盈)。
任盈盈细问原由,又弹奏了一曲《清心普善咒》。这曲《清心普善咒》的曲调却是“柔和之至,宛如一人轻轻叹息,又似是朝露暗润花瓣,晓风低拂柳梢”。
《清心普善咒》不仅是一支美妙的琴曲,而且还有疗伤,帮助身体复原,使人安然入睡的神奇催眠功效:
令狐冲听不多时,眼皮便越来越沉重,心中只道:“睡不得,我在聆听前辈的抚琴,倘若睡着了,岂非大大的不敬?”但虽竭力凝神,却终是难以抗拒睡魔,不久眼皮合拢,再也睁不开来,身子软倒在地,便即睡着了。睡梦之中,仍隐隐约约听到柔和的琴声,似有一只温柔的手在抚摸自己头发,像是回到了童年,在师娘的怀抱之中,受她亲热怜惜一般。过了良久良久,琴声止歇,令狐冲便即惊醒,忙爬起身来,不禁大是惭愧,说道:“弟子该死,不专心聆听前辈雅奏,却竟尔睡着了,当真好生惶恐。”
那婆婆道:“你不用自责。我适才奏曲,原有催眠之意,盼能为你调理体内真气。你倒试自运内息,烦恶之情,可减少了些么?”令狐冲大喜,道:“多谢前辈。”
得绿竹翁提示,令狐冲请任盈盈将此曲传给自己,以便自行慢慢调理。任盈盈感令狐冲慨赠妙曲,因此对弹琴一窍不通的令狐冲从头教起。
后来在五霸岗上,令狐冲再次受伤,任盈盈又为令狐冲弹奏了一曲《清心普善咒》:
只听得草棚内琴声轻轻响起,宛如一股清泉在身上缓缓流过,又缓缓注入了四肢百骸,令狐冲全身轻飘飘地,更无半分着力处,便似飘上了云端,置身于棉絮般的白云之上。过了良久,琴声越来越低,终于细不可闻而止。
令狐冲最后也学会了这首《清心普善咒》,他和任盈盈之间的爱情,也在这琴艺的切磋中逐渐的深入、和谐起来。
《碧海潮生曲》
黄药师琴棋书画,医卜兵阵,无所不能。他所创的这套《碧海潮生曲》曲子模拟大海浩渺,远处潮水缓缓推近,渐近渐快,其后洪涛汹涌,白浪连山,而潮水中鱼跃鲸浮,海面上风啸鸥飞,再加上水妖海怪,群魔弄潮,忽而冰山飘至,忽而热海如沸,极尽变幻之能事,而潮退后水平如镜,海底却又是暗流湍急,于无声处隐伏凶险,更令聆曲者不知不觉而入伏,尤为防不胜防。
但谁又能想到,这套《碧海潮生曲》其中又暗藏着极厉害的内功。
郭靖初次听到这支曲子时,是中夜时分,忽听得有人吹箫拍和。郭靖不理道路是否通行,只是跟随箫声,遇着无路可走时,就上树而行,果然越走箫声越是明彻。这时那箫声忽高忽低,忽前忽后。他听着声音奔向东时,箫声忽焉在西,循声往北时,箫声倏尔在南发出,似乎有十多人伏在四周,此起彼伏的吹箫戏弄他一般。他奔得几转,头也昏了,不再理会箫声。箫声调子斗变,似浅笑,似低诉,柔靡万端。郭靖又听得一阵,只感面红耳赤,百脉贲张,当下坐在地土,依照马钰所授的内功秘诀运转内息。初时只感心旌摇动,数次想跃起身来手舞足蹈一番,但用了一会功,心神渐渐宁定,到后来意与神会,心中一片空明,不着片尘,任他箫声再荡,他听来只与海中波涛、树梢风响一般无异,只觉得丹田中活泼泼地,全身舒泰,腹中也不再感到饥饿。他到了这个境界,已知外邪不侵。这时那洞箫声情致飘忽,缠绵宛转,便似一个女子一会儿叹息,一会儿呻吟,一会儿又软语温存、柔声叫唤。郭靖年纪尚小,自幼勤习武功,对男女之事不甚了了,听到箫声时感应甚淡,箫中曲调虽比适才更加勾魂引魄,他听了也不以为意。
刚开始时周伯通听到这套《碧海潮生曲》,也抵抗不住。
箫筝相斗
《射雕英雄传》中有一段写黄药师和欧阳锋箫筝相斗,融武功于音乐中的神奇比武:
秦筝本就声调酸楚激越,欧阳锋的西域铁筝声音更是凄厉;只听得筝声渐急,到后来犹如金鼓齐鸣、万马奔腾一般。郭靖不懂音乐,但这筝声每一音都和他心跳相一致。铁筝响一声,他心一跳,筝声越快,自己心跳也逐渐加剧,只感胸口怦怦而动,极不舒畅。
黄药师的箫声却柔韵细细,一缕箫声幽幽的混入了筝音之中,铁筝声音虽响,却始终湮没不了箫声,双声杂作,音调怪异之极。铁筝犹似巫峡猿啼、子夜鬼哭,玉箫恰如昆岗凤鸣,深闺私语。一个极尽惨厉凄切,一个却是柔媚宛转。此高彼低,彼进此退,互不相下。
黄药师站起身来,边走边吹,脚下踏着八卦方位。这是黄药师平日修习上乘内功时所用的姿势,必是对手极为厉害,是以要出全力对付,再看欧阳锋头顶犹如蒸笼,一缕缕的热气直往上冒,双手弹筝,袖子挥出阵阵风声,看模样也是丝毫不敢怠懈。
箫筝之争因洪七公的啸声加入而告终。
郭靖与箫声
傻郭靖不知是大智若愚,还是运气极好,他明明不懂音律,却因跟老顽童周伯通刚学会了《九阴真经》,听了黄药师、欧阳峰、洪七公三人以箫声、筝声、啸声相斗,竟然立时就能悟到音乐中攻合拒战的法门。
郭靖丝毫不懂音律节拍,因此在第二场比赛中,听到黄药师的箫声,只道考较的便是如何与箫声相抗,因此先以竹枝的击打扰乱黄药师的曲调。他以竹枝打在枯竹之上,发出“空、空”之声,饶是黄药师的定力已然炉火纯青,竟也有数次险些儿把箫声去跟随这阵极难听、极嘈杂的节拍。
黄药师精神一振,没想来郭靖居然有一手,曲调突转,缓缓的变得柔靡万端。
郭靖盘膝坐在地上,一面运起全真派内功,摒虑宁神,抵御箫声的引诱,一面以竹枝相击,扰乱箫声。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三人以音律较艺之时,各自有攻有守,本身固须抱元守一,静心凝志,尚不断乘机抵隙,攻击旁人心神。郭靖功力远逊三人,但守不攻,只是一味防护周密,虽无反击之能,但黄药师连变数调,却也不能将他降服。又吹得半晌,箫声愈来愈细,几乎难以听闻。郭靖停竹凝听,哪知这正是黄药师的厉害之处,箫声愈轻,诱力愈大。郭靖凝神倾听,心中的韵律节拍渐渐与箫声相合。若是换作旁人,此时已陷绝境,再也无法脱身,但郭靖练过双手互搏之术,心有二用,惊悉凶险,当下硬生生分开心神,左手除下左脚上的鞋子,在空竹上“秃、秃、秃”的敲将起来。
黄药师吃了一惊,脚下踏着八卦方位,边行边吹。郭靖双手分打节拍,记记都是与箫声的韵律格格不入,他这一双手分打,就如两人合力与黄药师相拒一般,空空空,秃秃秃,力道登时强了一倍。那箫声忽高忽低,愈变愈奇。郭靖再支持了一阵,忽听得箫声中飞出阵阵寒意,霎时间便似玄冰裹身,不禁簌簌发抖。洞箫本以柔和宛转见长,这时的音调却极具峻峭肃杀之致。郭靖渐感冷气侵骨,知道不妙,忙分心思念那炎日临空、盛暑锻铁、手执巨炭、身入洪炉种种苦热的情状,果然寒气大减。黄药师见他左半边身子凛有寒意,右半边身子却腾腾冒汗,不禁暗暗称奇,曲调便转,恰如严冬方逝,盛夏立至。郭靖刚待分心抵挡,手中节拍却已跟上了箫声。
黄药师知女儿深爱郭靖,一时心软,将音律散入林间,忽地曲终音歇。郭靖呼了一口长气,站起身来几个踉跄,险些又再坐倒,凝气调息后,知道黄药师有意容让,上前称谢。
㈡ 小说中可以当做武器的萧琴笛名字
中国古代的名琴可以啊,萧和笛的话,基本没什么名字,小说中看到过,不过估计都是作者自己杜撰的~
以下为我国古代名琴的介绍,你可以看一下~
满意的话请采纳~
1.周/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春秋/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汉/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4.东汉/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5.唐/春雷
长126cm 高10.8cm 肩宽22.1cm 尾宽17.2cm
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圆」;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6.唐/九霄环佩
琴为伏羲式,杉木斩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髹朱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虬,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势成纳音。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隶书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迹。比照海内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大圣遗音”和北京琴家锡宝臣旧藏之“大圣遗音”,均有“至德丙申”款;辽宁省博物馆藏之“九霄环佩”、中央音乐学院藏之“太古遗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之“枯木龙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二方,篆刻时间略晚于唐代。此琴弦长112.5厘米,音质苍古,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沈迈士先生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处藏,早年流失海外。
7.唐/大圣遗音
这架唐代大圣遗音琴为神农式,桐木斫,髹栗壳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补,纯鹿角灰胎,发蛇腹间牛毛断纹。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圆形龙池、径7.6厘米,扁圆凤沼为12厘米长,1.2米宽,龙池上刻寸许行草“大圣遗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许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两旁刻隶书铭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俱系旧刻填以金漆。腹内纳音微隆起,其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响亮松透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生动,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8.唐/独幽
独幽琴 晚唐 长120.5cm 肩宽20cm 尾宽14cm 湖南省博物馆藏凤嗉式。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龙池上方刻“独幽”,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李静题款。此琴于明末清初为王船山所用,民国时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静珍藏。
9.唐/太古遗音
太古遗音琴 晚唐 长122cm 额宽22cm 尾宽14cm 中央音乐学院藏师旷式。原黑漆,大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曾由已故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
10.明/奔雷
奔雷琴 明 长127.6cm 肩宽19cm 尾宽15.6cm 故宫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11.其他
1>蛇腹
古代名琴,它的断纹很像蛇腹下的花纹。
宋·何远《春渚纪闻·古声遗制》:“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无华饰,以最古蛇腹文为奇。”
2>断纹
古代名琴。琴以古旧为佳,琴身崩裂成纹则证明年代久远,故名断纹。
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琴辨》:“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凡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为弦所激。”
3>峄阳
古代名琴,以峄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南坡(山之南面为阳)所产桐木制成,故名。
《格古要论》:“古琴有阴阳材。盖桐木面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此可验也。”
《尚书·禹贡》:“峄山孤桐”,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孤桐,中琴瑟。”后以“峄阳”为琴之别称。
4>冰弦
古代名琴,以冰蚕丝为琴弦。
王嘉《拾遗记》卷十“员峤山”云:“员峤山,一名环邱山……有木,名猗桑,煎椹以为蜜。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载,寺人白季贞使蜀还,献给杨妃琵琶,“弦乃末诃弥罗国永泰元年所贡者,渌冰蚕丝也,光莹如贯珠瑟瑟。”
一说冰弦为一种素质丝弦,明·项元汴《蕉窗九录·琴弦》:“今只用白色柘丝为上,秋蚕次之。弦取冰者,以素质有天然之妙,若朱弦则微色新滞稍浊,而失其本真也。”
㈢ 武侠小说里所有以萧为兵器的人物
这有很多啦,给你列举几个吧
【黄药师】,外号“东邪”,天下“五绝”之一,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角色。
本性温柔善良,而美丽的江南女子,是陆家庄的表小姐,大家闺秀,陆家庄遭李莫愁屠杀时侥幸得命,被黄药师收为关门弟子。黄药师传授她桃花岛武功和五行阵法。从而程英学到了黄药师不少本领,曾以玉箫与李莫愁动手,足见程英武功不弱:轻功甚是了得,身法轻盈,曾与黄蓉一起夜探蒙古大营,与黄蓉并肩作战恶斗数十个蒙古高手,且全身而退。武学成就颇高。与表妹陆无双相互扶持。与杨过萍水相逢,几次相救后对他心生爱慕。杨过对她极为敬重。绝情谷一役后,小龙女离去,杨过与程陆姐妹义结金兰,三人兄妹相称。十六年后,参与襄阳大战。
等等等等
㈣ 我要几个古代女子使用的武器的名字。拜托了,我要写小说,急用!!!
情人箭
使用者苏浅雪
情人箭是暗器,一种非常歹毒、使人防不胜防的暗器。它总是在夜间,伴随着死神贴一起出现。它是那么神秘、如此邪恶,可又有着这样一个迷人的名字——情人箭。它有多么可怕呢?
语声未了,突听身后传来一声阴侧测的冷笑,道:“还赶得上!”
谭肃风大惊转身,只见一张鲜红的纸柬,飘飘飞来,恰巧飞到他面前,他伸手一抄,凝目望去,帖上一无字迹,只画着一贝狰狞的骷髅。
帖是鲜红,骷髅漆黑,但骷髅的两个眼眶,却是惨碧颜色。
谭肃风全身一阵颤抖,身后却又传来一声冷笑,他霍然转身,只见一双惨碧的眼睛,正瞬也不瞬地望在他身上!
除了这双惨碧的眼睛,他似乎什么都看不到了。而就在这刹那之间一红一黑两枝短箭已无声无息地刺入他心里,就似乎情人的多情眼波一样,教人们永远无法提防,还会敞开心扉去迎接他!
这就是情人箭,有着几多神秘、几多歹毒、几多邪恶的情人箭。
㈤ 我要几个古代女子使用的武器的名字.我要写小说
玉女剑 、越女剑 、峨嵋刺 、淑女剑 、碧水剑 、仙女剑、 芙蓉刀 、柳月刀 、凤鸣刀 、九截鞭 、金蛇鞭 、红缨刀 、荆棘刺、蜻蜓断玉刺 、金刚锥 、月牙刀 、云纹剑 、幽真剑 、流光古剑 、幻舞月隐剑 、冰青剑 、天绝剑 、鸳鸯钺 、流云刀 、青铜奇环、白虹铁环 、映霞钢环 、藏璎环 、瑑琼环 、欣崟巨环 、九金乌圈 、欢云竹环 、茶罗骨环 、天罗咒环 、玄天锁妖圈 、三境仙环、神霄金圈 、青锋剑 、倚天剑 、凌蛇剑 、离情环 、精刚日月圈、天狼抓
刀: 冷月,血刃,屠龙 堰月青龙,斩妖泣血,晓风残月 傲天神刃
剑: 倚天,鱼肠,湛卢 四法青云,魏武青虹,灵犀神剑 绝天魔剑
扇: 太极,玉龙,秋风 逍遥江湖,画龙点睛,秋水人家 凤凰涅磐
枪: 暗夜,梨花,霹雳 五虎断魂,刑天之逆,飞龙在天
锤: 八卦,鬼牙,雷神 鬼王蚀日,九瓣莲花,浑元金锤
斧: 破魄,肃魂,无敌 护法灭魔,五丁开山,元神禁锢
棒子: 沧海,红莲,盘龙 降魔玉杵,青藤玉树,墨玉骷髅
飘带: 彩虹,流云,碧波 幌金仙绳,此最相思,秋水落霞
环圈:如意,乾坤,月光 九天金线,别情离恨,金玉双环
双剑: 阴阳,月光,灵蛇 金龙双剪,祖龙对剑,连理双树
爪刺: 撕天,毒牙,胭脂 九阴勾魂,雪蚕之刺,贵霜之牙
鞭子:龙筋,百花,吹雪 游龙惊鸿,仙人指路,血之刺藤